二十个著名的心理学实验.doc

上传人:一*** 文档编号:582672 上传时间:2018-11-04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55.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十个著名的心理学实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二十个著名的心理学实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十个著名的心理学实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十个著名的心理学实验.doc(1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01 斯坦福监狱实验斯坦福监狱实验(Stanford prison experiment)是 1971 年由美国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领导的研究小组,在设在斯坦福大学心理学系大楼地下室的模拟监狱内,进行的一项关于人类对囚禁的反应以及囚禁对监狱中的权威和被监管者行为影响的心理学研究,充当看守和囚犯的都是斯坦福大学的在校大学生志愿者。囚犯和看守很快适应了自己的角色,一步步地超过了预设的界限,通向危险和造成心理伤害的情形。三分之一的看守被评价为显示出“真正的” 虐待狂倾向,而许多囚犯在情感上受到创伤,有 2 人不得不提前退出实验。最后,津巴多因为这个课题中日益泛滥的反社会行为受到警告,提前终止了整个

2、实验。斯坦福监狱实验经常被拿来与米尔格拉姆实验进行比较,米尔格拉姆实验是于 1961 年在耶鲁大学,由津巴多中学时代的好友斯坦利米尔格拉姆进行的。 津巴多作为监狱长。死亡实验是一套故事基于斯坦福大学监狱实验的电影。津巴多模拟监狱实验斯坦福大学(Stanford) 的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Philip Zimbardo)和他的同事在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系办公大楼地下室里建立了一个“监狱” ,他们以每天 15 美元的价格雇用了 24 名学生来参加实验。这些学生情感稳定,身体健康,遵纪守法,在普通人格测验中,得分属正常水平。实验者对这些学生随意地进行了角色分配,一部分人为“看守” ,另一部分人为“罪犯

3、”,并制定了一些基本规则。然后,实验者就躲在幕后,看事情会怎样发展。两个礼拜的模拟实验刚刚开始时,被分配做“看守” 的学生与被分配做 “罪犯”的学生之间,没有多大差别。而且,做“看守 ”的人也没有受过专门训练如何做监狱看守员。实验者只告诉他们“维持监狱法律和秩序”,不要把“罪犯” 的胡言乱语(如“罪犯”说,禁止使用暴力)当回事。为了更真实地模拟监狱生活, “罪犯” 可以像真正的监狱中的罪犯一样,接受亲戚和朋友的探视。但模拟看守 8 小时换一次班,而模拟罪犯除了出来吃饭、锻炼、去厕所、办些必要的其他事情之外,要日日夜夜地呆在他们的牢房里。“罪犯”没用多长时间,就承认了“看守” 的权威地位,或者说

4、,模拟看守调整自己,进入了新的权威角色之中。特别是在实验的第二天“看守” 粉碎了“罪犯”进行反抗的企图之后, “罪犯”们的反应就更加消极了。不管“看守” 吩咐什么, “罪犯” 都唯命是从。事实上, “罪犯”们开始相信,正如“看守”所经常对他们说的,他们真的低人一等、无法改变现状。而且每一位 “看守”在模拟实验过程中,都作出过虐待“罪犯” 的事情。例如,一位 “看守”说, “我觉得自己不可思议我让他们互相喊对方的名字,还让他们用手去擦洗厕所。我真的把罪犯 看作是牲畜,而且我一直在想, 我必须看住他们,以免他们做坏事。 ”另一位“看守” 补充说, “我一到 罪犯所在的牢房就烦,他们穿着破衣服,牢房

5、里满是难闻的气味。在我们的命令面前,他们相对而泣。他们没有把这些只是当作一次实验,一切好像是真的,尽管他们还在尽力保持自己原来的身份,但我们总是向他们表明我们才是上司,这使他们的努力收效甚微。 ”这次模拟实验相当成功地证明了个体学习一种新角色是多么迅速。由于参加实验的学生在实验中表现出病态反应,在实验进行了 6 天之后,研究人员就不得不终止了实验。|不过剧集里的实验没有这么变态,只是一个 48 小时的游戏太平洋里有一个布拉特岛,在这个岛的水域中,有一种鱼,叫王鱼。王鱼分为两种,一种有鳞,一种没有鳞,有鳞没鳞,全是由自己来选择。如果王鱼从小到大都没有鳞,就比较好活,一生都较为平静。但有的王鱼会选

6、择另一条道路,让自己慢慢有鳞。它有一种本领,能吸引一些较小的动物贴附在自己身上。王鱼先给这些小动物一点自身的分泌物,当它们被吸引后,王鱼便把它们吸干,慢慢地吸收为自己身上的鳞片 其实那不是鳞,只是一种附属物。当王鱼有了这种附属物后,会比没有鳞的王鱼最少大出四倍。可怜的是,有鳞的王鱼,生命进入到后半生时,由于身体机能退化,那些附属物会慢慢脱离,使王鱼重没有鳞,那是一件痛苦难堪的事情,因为无法再适应这个世界,表现得异常烦躁,每一天每一刻都在绝望中挣扎。这时的王鱼,常会自残,往岩石上猛撞,那场景,真是惨不忍睹。越是身上附属物多的王鱼,后来就会越痛苦。到生命的最后,常常会浮上水面,跳上跳下,挣扎数日,

7、而后死去。死时的王鱼,身上红肿,到处是腐烂,眼睛也被自己撞瞎。王鱼的悲剧给我们各种启示,有人说它启示我们不要为各种浮名俗利所累,有人说它启示我们不要过自己不需要的生活。但我们在这里说的是,王鱼其实象征着生活中的某一类人,这类人因为环境给予的各种包装和名衔,真的以为自己是如何如何了,一旦除掉那些耀眼的东西,就变得一文不名。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并不是人们所说的什么劣根性的问题,在它的背后是着一个重要的心理学定律:那就是人们对自己的某种假设,很快会成为现实。这称为一种自我实现效应。晋国有个名叫乐广的人,有一次,他邀请一位朋友到家里喝酒。当这个朋友举起酒杯却忽然看到酒杯里有条小蛇,可是已经晚了,他把它

8、喝下去了。回家以后这人就生起病来,他认为是蛇作怪。乐广听说朋友病了便前去探望。朋友于是就告诉他得病的原因。乐广百思不得其解,好好的酒里怎么会有蛇呢?他把朋友安慰了一番后回到家里,突然看到墙上挂着一张弓,他心里一亮,想到蛇一定是弓倒映在酒杯中的影子。第二天,乐广又邀请那个朋友在原地饮酒,斟满了一杯酒,恭敬地请朋友喝。朋友一看连忙说:“杯里有蛇,我不喝! ”这时乐广哈哈大笑,指着墙上挂着的弓让朋友仔细看,那位朋友顿时明白,没几天病就好了。正是由于乐广的这位朋友一心把自己定位为一个吞下了一条蛇的病人,于是果然就实现了。为了研究人及环境因素对个体的影响程度,心理学家津巴多于 1972 年设计了一个模拟

9、监狱的实验,实验地点设在斯坦福大学心理系的底下室中,参加者是男性志愿者。他们中的一半随机指派为“看守” ,另一半指派为“犯人”,实验者发给他们制服和哨子,并训练他们推行一套“监狱”的规则。剩下的另一半扮演“犯人”角色,他们穿上品质低劣的囚衣,并被关在牢房内。所有的参加者包括实验者,仅花了一天的时间就完全进入了实验。看守们开始变得十分粗鲁,充满敌意,他们还想出多种对付犯人的酷刑和体罚方法。犯人们垮了下来,要么变得无动于衷,要么开始了积极的反抗。用津巴多的话来说,在那里“现实和错觉之间产生了混淆,角色扮演与自我认同也产生|了混淆”。尽管实验原先设计要进行两周,但它不得不提前停止。 “因为我们所看到

10、的一切令人胆战心惊。大多数人的确变成了犯人 和看守 ,不再能够清楚地区分角色扮演还是真正的自我。 ”这个颇受争议的模拟实验表明,一个简单假设的角色可以很快进入个人的社会现实中,他们从中获得自我认同,无法从他们扮演的角色中清楚自己的真实身份。心理学实验 02:定位速效法将一个班的学生分成三组,前去 10 公里外的村庄。甲组学生不知道村庄有多远,只让他们跟着导游走,刚走二三公里,就有学生叫苦,走了一半路学生开始抱怨,情绪低落而且开始散乱,以致溃不成军。乙组学生仅知道距离目的地有 10 公里,中途没有路牌,他们只跟着向导走,走了多少,还剩多少一概不知。结果行走到不到一半就有人叫苦不迭,速度也越来越慢

11、。丙组学生不仅知道距离目的地有 10 公里,而且能不时看到路牌,上面写有里程,他们走了多少还剩多少心中都很清楚。结果这一组学生一路上精神饱满,每当他们疲劳时,看看路牌,都为自己已走过的路程感到振奋,没人叫苦。实验的最终结果显而易见,丙组最快,乙组次之,甲组最慢。心理学把这种按计划工作、目的明确、效率增高的现象叫“定位速效法” 。心理学实验 03:蔡格尼克效应心理学家蔡格尼克(Zeigarnik )曾做过的一个有趣实验:他要求一些参加实验的人去完成20 件指定的工作,其中半数工作最终允许其完成,而另一半的工作则中途人为地加以阻止,使其无法完成。当这些人完成实验任务后,要求他们对所做的工作进行回忆

12、。实验结果发现参加实验的人对未完成工作的回忆要优于对以完成工作的回忆,前者的回忆量几乎是后者的两倍。心理学把这种现象称为“蔡格尼克效应 ”,是指人们对于尚未处理完的事情,比已处理完成的事情印象更加深刻。启示:人类有追求完美的倾向,有时甚至是强迫自己追求完美。这使得我们有时会无法容忍一些没有完成的事情,以致于让那些没做完的事情给自己造成压力。但更现实的是,并非所有事情对我们或我们的工作都如此重要,事情也并非因为其未被做完而变得更加重要。因此,时常停下来思考什么是我们需要花更多时间来完成的事情很重要。心理学实验 04 :反馈效应实验心理学家罗西和亨利曾做过一个著名的反馈效应心理实验:他们把一个班的

13、学生分为三组,每天学习后就进行测验,测验后分别给予不同的反馈方式:第一组每天告知学习结果;第二组每周告知一次学习结果;第三组只测验不告知学习结果。8 周后将第一组和第三组的反馈方式对调,第二组反馈方式不变,实验也进行 8 周。反馈方式改变后第三组的成绩有突出的进步;而第一组的学习成绩逐步下降;第二组成绩稳步上升。 这则实验说明,学习者对自己学习结果的及时了解,对学习积极性有强化作用,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反馈方式不同,对学习的促进作用也不同。及时知道自己的学习成绩对学习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而且及时反馈比远时反馈效果更好。心理学实验 05:迟延满足实验 发展心理学研究中有一个经典的实验,称为“迟延满

14、足” 实验。实验人员给一些 4 岁小孩子每人一颗非常好吃的软糖,同时告诉孩子们可以吃糖,如果马|上吃,只能吃一颗;如果等 20 分钟,则能吃两颗。有些孩子急不可待,马上把糖吃掉了。另一些孩子却能等待对他们来说是无尽期的 20 分钟,为了使自己耐住性子,他们闭上眼睛不看糖,或头枕双臂、自言自语、唱歌,有的甚至睡着了,他们终于吃到了两颗糖。在美味的奶糖面前,任何孩子都将经受考验。这个实验用于分析孩子承受延迟满足的能力,所谓的延迟满足,就是能够等待自己需要的东西的到来,而不是想到什么就要什么,这是一个很通俗的解释。 这个实验后来一直继续了下去,那些在他们几岁时就能等待吃两颗糖的孩子,到了青少年时期仍

15、能等待,而不急于求成;而那些急不可待,只吃了一颗糖的孩子,在青少年时期更容易有固执、优柔寡断和压抑等个性表现。 当这些孩子长到上中学时,就会表现出某些明显的差异。对这些孩子的父母及教师的一次调查表明,那些在 4 岁时能以坚忍换得第二颗软糖的孩子常成为适应性较强,冒险精神较强,比较受人喜欢,比较自信,比较独立的少年;而那些在早年已经不起软糖诱惑的孩子则更可能成为孤僻、易受挫、固执的少年,他们往往屈从于压力并逃避挑战。对这些孩子分两级进行学术能力倾向测试的结果表明,那些在软糖实验中坚持时间较长的孩子的平均得分高达 210 分。研究人员在十几年以后再考察当年那些孩子现在的表现,研究发现,那些能够为获

16、得更多的软糖而等待得更久的孩子要比那些缺乏耐心的孩子更容易获得成功,他们的学习成绩要相对好一些。在后来的几十年的跟踪观察中,发现有耐心的孩子在事业上的表现也较为出色。心理学实验 06:恐惧是如何形成的1920 年,早期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华生及其助手进行了心理学史上著名的一次实验。该实验揭示了在一个婴儿身上是如何形成对恐惧的条件反应的。 实验对象是一个叫阿尔伯特的小男孩,当他还只有 9 个月大的时候,研究者把一只白色的老鼠放在他身边,起初他一点都不害怕;可是,当用一把锤子在他脑后敲响一根钢轨,发出一声巨响时,他猛地一打颤,躲闪着要离开,表现出害怕的神态。给他两个月的时间使这次经历淡忘,然后

17、,研究者又开始实验。当一只白鼠放在阿尔伯特的面前,他好像看到了一个特别新奇有趣的玩具,伸出手去抓它;就在孩子的手在碰到白鼠时,他的脑后又响起了钢轨敲响的声音,他就猛地一跳,向前扑倒,把脸埋在床垫里面。第二次试的时候,阿尔伯特又想用手去抓,当他快要抓住的时候,钢轨又在身后响起。这时,阿尔伯特跳起来,向前扑倒,开始啜泣。 此后,又进行了几次这样的试验,把老鼠放在阿尔伯特身边,钢轨在他脑后震响,阿尔伯特对老鼠形成了完全的恐惧条件反应,华生后来在实验报告中写道: “老鼠一出现,婴儿就开始哭。他几乎立即向左侧猛地一转身,倒塌在左侧,作四肢撑起身体快速地爬动,在他到达试验台的边缘前,用了相当大的劲才抱住他

18、。 ” 更进一步的实验显示,阿尔伯特对其它毛乎乎的东西也产生了恐惧:兔子、狗、皮大衣、绒毛玩具娃娃,还有华生装圣诞老人戴的面罩。 停止一个多月以后,又对阿尔伯特进行试验,正如研究者所预测的,他哭了起来,对老鼠和一切展现在他面前的毛乎乎的刺激都感到害怕,这时候,并没有任何钢轨敲击的声音。 华生行为主义心理学思想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受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学说的影响,华生认为,狗可以通过训练建立条件反射,人也有类似的情况。如果我们经常给人的某中行为施以正强化(奖励) ,那么这种行为就会巩固下来;如果不给强化或给以负强化(惩罚) ,那么该行为就会减弱或不再出现。因此,强化很重要。华生认为,我们

19、只要找到|不同事物之间的联系或关系,再根据条件反射原理加以强化,使刺激和反应之间建立起牢固的关系,那么就可以预测、控制和改变人的行为。心理学实验 07:感觉剥夺实验1954 年,加拿大麦克吉尔大学的心理学家首先进行了“感觉剥夺 ”实验:实验中给被试者戴上半透明的护目镜,使其难以产生视觉;用空气调节器发出的单调声音限制其听觉;手臂戴上纸筒套袖和手套,腿脚用夹板固定,限制其触觉。被试单独呆在实验室里,几小时后开始感到恐慌,进而产生幻觉在实验室连续呆了三四天后,被试者会产生许多病理心理现象:出现错觉幻觉;注意力涣散,思维迟钝;紧张、焦虑、恐惧等,实验后需数日方能恢复正常。这个实验表明:大脑的发育,人

20、的成长成熟是建立在与外界环境广泛接触基础之上的。只有通过社会化的接触,更多地感受到和外界的联系,人才可能更多地拥有力量,更好地发展。著名心理学实验 08:米尔格拉姆实验 米尔格拉姆实验(英语:Milgram experiment) ,又称权力服从研究(Obedience to Authority Study)是一个非常知名的针对社会心理学的科学实验。实验的概念最先开始于1963 年由耶鲁大学心理学家斯坦利米尔格拉姆在变态心理学杂志 (Journal of Abnormal and Social Psychology)里所发表的 Behavioral Study of Obedience 一文,

21、稍后也在他于 1974 年出版的 Obedience to Authority: An Experimental View 里所讨论。这个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测试受测者,在遭遇权威者下达违背良心的命令时,人性所能发挥的拒绝力量到底有多少。实验开始于 1961 年 7 月,也就是纳粹党徒阿道夫 艾希曼被抓回耶路撒冷审判,被判死刑后的一年。米尔格拉姆设计了这个实验,便是为了测试“艾希曼以及其他千百万名参与了犹太人大屠杀的纳粹追随者,有没有可能只是单纯的服从了上级的命令呢?我们能称呼他们为大屠杀的凶手吗?”(Milgram, 1974)米尔格拉姆在他的文章“服从的危险 ” (1974 年)里写道:“在

22、法律和哲学上有关服从的观点是意义非常重大的,但他们很少谈及人们在遇到实际情况时会采取怎样的行动。我在耶鲁大学设计了这个实验,便是为了测试一个普通的市民,只因一位辅助实验的科学家所下达的命令,而会愿意在另一个人身上加诸多少的痛苦。当主导实验的权威者命令参与者伤害另一个人,更加上参与者所听到的痛苦尖叫声,即使参与者受到如此强烈的道德不安,多数情况下权威者仍然得以继续命令他。实验显示了成年人对于权力者有多么大的服从意愿,去做出几乎任何尺度的行为,而我们必须尽快对这种现象进行研究和解释。 ”实验小组在报纸上刊登广告并寄出许多广告信,招募参与者前来耶鲁大学协助实验。实验地点选在大学的老旧校区中的一间地下

23、室,地下室有两个以墙壁隔开的房间。广告上说明实验将进行约一小时,报酬是$4.50 美元(大约为 2006 年的$20 美元) 。参与者年龄从 20岁至 50 岁不等,包含各种教育背景,从小学毕业至博士学位都有。参与者被告知这是一项关于“体罚对于学习行为的效用” 的实验,并被告知自身将扮演 “老师”的角色,以教导隔壁房间的另一位参与者 “学生” ,然而学生事实上是由实验人员所假冒的。参与者将被告知,他被随机挑选为担任“老师” ,并获得了一张 “答案卷”。实验小组并向他说明隔壁被挑选为“学生”的参与者也拿到了一张“题目卷” 。但事实上两张纸都是“ 答案卷”,而所有真正的参与者都是“老师 ”。 “老

24、师” 和“学生”分处不同房间,他们不能看到对方,但能隔着墙壁以声音互相沟通。有一位参与者甚至被事先告知隔壁参与者患有心脏疾病。|“老师”被给予一具据称从 45 伏特起跳的电击控制器,控制器连结至一具发电机,并被告知这具控制器能使隔壁的“学生 ”受到电击。 “老师” 所取得的答案卷上列出了一些搭配好的单字,而“老师” 的任务便是教导隔壁的“学生” 。老师会逐一朗读这些单字配对给学生听,朗读完毕后老师会开始考试,每个单字配对会念出四个单字选项让学生作答,学生会按下按钮以指出正确答案。如果学生答对了,老师会继续测验其他单字。如果学生答错了,老师会对学生施以电击,每逢作答错误,电击的伏特数也会随之提升

25、。参与者将相信,学生每次作答错误会真的遭到电击,但事实上并没有电击产生。在隔壁房间里,由实验人员所假冒的学生打开录音机,录音机会搭配着发电机的动作而播放预先录制的尖叫声,随着电击伏特数提升也会有更为惊人的尖叫声。当伏特数提升到一定程度后,假冒的学生会开始敲打墙壁,而在敲打墙壁数次后则会开始抱怨他患有心脏疾病。接下来当伏特数继续提升一定程度后,学生将会突然保持沉默,停止作答、并停止尖叫和其他反应。电压 “学生” 的反应 75 V 嘟囔 120 V 痛叫 150 V 说,他想退出试验 200 V 大叫: “血管里的血都冻住了。 ” 300 V 拒绝回答问题 超过 330 V 静默 到这时许多参与者

26、都表现出希望暂停实验以检查学生的状况。许多参与者在到达 135 伏特时暂停,并质疑这次实验的目的。一些人在获得了他们无须承担任何责任的保证后继续测验。一些人则在听到学生尖叫声时有点紧张地笑了出来。若是参与者表示想要停止实验时,实验人员会依以下顺序这样子回复他:请继续。这个实验需要你继续进行,请继续。你继续进行是必要的。你没有选择,你必须继续。如果经过四次回复的怂恿后,参与者仍然希望停止,那实验便会停止。否则,实验将继续进行,直到参与者施加的惩罚电流提升至最大的 450 伏特并持续三次后,实验才会停止。结果米尔格拉姆为整个实验过程和其结果录制了纪录片,纪录片名便是服从,纪录片的正版拷贝目前已经很

27、难找到了。他接着与 Harry From 制作了 5 部一系列受到这次实验影响的社会心理学影片。这些影片都可以在宾夕法尼亚州立媒体中心找到。在进行实验之前,米尔格拉姆曾对他的心理学家同事们做了预测实验结果的测验,他们全都认为只有少数几个人 10 分之 1 甚至是只有 1%,会狠下心来继续惩罚直到最大伏特数。结果在米尔格拉姆的第一次实验中,百分之 65(40 人中超过 27 人)的参与者都达到了最大的 450 伏特惩罚 尽管他们都表现出不太舒服;每个人都在伏特数到达某种程度时暂停并质疑这项实验,一些人甚至说他们想退回实验的报酬。没有参与者在到达 300 伏特之前坚持停止。后来米尔格拉姆自己以及许

28、多全世界的心理学家也做了类似或有所差异的实验,但都得到了类似的结果。为了证实这项实验,也有许多更改了架构的实验产生。马里兰大学巴尔的摩州立分校(University of Maryland Baltimore County)的 Thomas Blass 博士(也是米尔格拉姆的传记 电醒全世界的人的作者)在重复进行了多次实|验后得出了整合分析(Meta-analysis)的结果,他发现无论实验的时间和地点,每次实验都有一定比率的参与者愿意施加致命的伏特数,约在 61%至 66%之间。对于实验结束时的情况所知不多,依据菲利普津巴多(Philip Zimbardo)的回想,当时那些没有达到最高伏特数

29、的参与者却也都没有坚持这项实验本身应该结束,也没有至隔壁房间探视“学生” ,离开时也都没有询问实验人员的同意。对实验的反应实验本身受到了关于在科学实验上的伦理质疑,因为这项实验对参与者施加了极度强烈的情感压力(虽然这种压力可以说是由他们本身自由操作所造成的) ,尽管这项实验带来了对人类心理学研究的宝贵发现,许多现在的科学家会将这类实验视为是违反实验伦理的。米尔格拉姆则辩护道,之后的调查发现当时的参与者中有 84%称他们感觉“ 高兴”或“非常高兴”参与了这项实验,15%参与者选择中立态度(有 92% 的参与者做了事后的调查) ,之中许多人事后还向米尔格拉姆表达谢意。而且米尔格拉姆还不断接到这些前

30、参与者想要再次协助他进行实验,甚至想加入他的研究团队。六年后(也就是越战规模最大的时期) ,其中一个前参与者与米尔格拉姆联系,表示为何他们会感觉“高兴”参与了这项实验:“1964 年当我在进行实验时,虽然我相信我是在伤害某个人,但我完全不晓得我为什么要这样做。当人们根据他们自己所信仰的事物并顺从的服从权力者行动时,很少人会意识到这点. 请允许我这样认为,我被权力机关征召入伍,而这将会让我做出一些连我自己都会害怕的坏事. . 如果我拒绝服兵役的良心申请(Conscientious Objector)不被权力机关所批准,我已经准备因此而去坐牢,这对我的良心而言是唯一的选择。我唯一的希望,是我那些同

31、样被征召的伙伴们也能如此发挥他们的良心.”不过,实验的经验并不是对每个参与者都有终身的改变。许多参与者都没有依据现代的实验标准被告知细节,离去时的面谈也显示许多参与者看起来仍没有理解到这项实验的真实情况。实验所引起最主要的评论不在于实验方法的伦理争议,而在于实验所代表的意义。一位在1961 年的耶鲁大学参与者在 Jewish Currents 杂志上写道,当他在担任“老师” 的中途想要停止时,便是怀疑到“整个实验可能只是设计好,为了测试寻常美国民众会不会遵从命令违背道德良心 如同德国人在纳粹时期一样”而这便是实验的初衷之一。米尔格拉姆在他服从的危险一书中便称:“我们所面临的问题便是,我们在实验

32、室里所制造的使人服从权力的环境,与我们所痛责的纳粹时代之间有怎么样的关联。 ”09 霍桑效应霍桑效应 Hawthorne Effect,当被观察者知道自己成为观察对象,而改变行为倾向的效应。来自于 1927 年至 1932 年埃尔顿梅奥在霍桑(Hawthorne)工厂进行的一系列心理学实验。实验内容研究是在 1924 年至 1933 年进行的。Fritz J. Roethlisberger 和 William J. Dickson 给出了大量实验细节,但是很少解释。1927 年哈佛商学院的心理学教授埃尔顿梅奥作了简短总结,包括表述了不管照明条件等因素如何,只要给予工人积极关注和自我管理权都可以

33、因创造了积极的群体氛围而提高产量。霍桑研究是一系列对工人在改善各种条件下(薪酬、照明条件、工间休息等)其生产效率变化情况的研究 ,但在一段时间后发现,这些条件的改善并未对生产率上升产生明显效果,有些甚至回到初始的状况。 这个现象在单个工人以及群|体测试中都存在。实验者设计的变量既不是唯一的也不是显著的主导生产率变化的因素。由梅奥教授等作出的一个解释是:“六个个人组成了一支团队,这个团队在实验中诚心且自发的进行了合作 。 ”此即后来提出的“ 非正式群体”概念。 1955 年 landsberger 重新解释了实验成果并定名为“霍桑效应 ”。实验结论改变工作条件和劳动效率之间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提

34、高生产效率的决定因素是员工情绪,而不是工作条件;关心员工的情感和员工的不满情绪,有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10 波波玩偶实验波波玩偶实验是美国心理学家阿尔波特班杜拉于 1961 年进行的关于攻击性暴力行为研究的一个重要实验。他在 1963 年和 1965 年又对此专题继续进行深入研究。波波玩偶是与儿童体形接近的一种充气玩具。波波玩偶实验对于班杜拉研究观察学习、创建其社会学习理论起了关键作用。在该实验中,班杜拉选用儿童作为实验对象,因为通常儿童很少有社会条件反射。班杜拉试图使儿童分别受到成人榜样的攻击性行为与非攻击性行为的影响。然后将这些儿童置于没有成人榜样的新环境中,以观察他们是否模仿了成人榜样的

35、攻击性行为与非攻击性行为。班杜拉为这个实验制定了 4 个假设:目击攻击性成人榜样行为的被试,将试图模仿或实施类似的攻击性行为,即使榜样不在现场。此外,他相信这些孩子的行为将会与那些目击非攻击性成人榜样行为的被试以及没有观察任何榜样的孩子(控制组)大为不同。榜样不在现场时,观察非攻击性成人榜样行为的被试所表现出来的攻击性行为,将不仅少于目击攻击性成人榜样行为的被试,而且少于没有观察任何榜样的孩子。儿童将更乐于模仿同性榜样的行为,因为儿童通常更为认同同性的成人与家长。由于攻击性行为更多地具有男性化的特征,男孩们将会更乐于展示攻击性行为,尤其是观察富于攻击性的男性榜样的男孩。在该实验中,班杜拉让斯坦

36、福大学幼儿园年龄介于 3-6 岁之间的 36 名男孩和 36 名女孩观看一位榜样殴打一个波波玩偶。控制组、第一实验组和第二实验组各包括 24 名儿童,分别观看攻击性行为,以及观看非攻击性行为。第一实验组和第二实验组再按性别再次分组。然后再分别观看同性榜样和异性榜样。11 阿希实验“阿希实验“ 是研究从众现象的经典心理学实验,它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所罗门 阿希在 40多年前设计实施的。所谓从众,是指个体受到群体的影响而怀疑、改变自己的观点、判断和行为等,以和他人保持一致。阿希实验就是研究人们会在多大程度上受到他人的影响,而违心地进行明显错误的判断。阿希请大学生们自愿做他的被试,告诉他们这个实验的目的

37、是研究人的视觉情况的。当某个来参加实验的大学生走进实验室的时候,他发现已经有 5 个人先坐在那里了,他只能坐在第 6 个位置上。事实上他不知道,其他 5 个人是跟阿希串通好了的假被试(即所谓的“托儿“ ) 。阿希要大家做一个非常容易的判断-比较线段的长度。他拿出一张画有一条竖线的卡片,然后让大家比较这条线和另一张卡片上的 3 条线中的哪一条线等长。判断共进行了 18|次。事实上这些线条的长短差异很明显,正常人是很容易作出正确判断的。然而,在两次正常判断之后,5 个假被试故意异口同声地说出一个错误答案。于是许多真被试开始迷惑了,他是坚定地相信自己的眼力呢,还是说出一个和其他人一样、但自己心里认为

38、不正确的答案呢?结果当然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程度的从众倾向,但从总体结果看,平均有 33的人判断是从众的,有 76的人至少做了一次从众的判断,而在正常的情况下,人们判断错的可能性还不到 1。当然,还有 24的人一直没有从众,他们按照自己的正确判断来回答。一般认为,女性的从众倾向要高于男性,但从实验结果来看,并没有显著的区别。设想一下,你在这个实验中会是什么样的表现呢? 12 罗森塔尔实验“丑小鸭实验“ 可能是翻译不同。在心理学历史上,有关期望和信心对人的影响的实验,最著名的当属“罗森塔尔实验 “了。1966 年,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通过实验,研究了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对学生成绩的影响。他在实验中发现的

39、“皮格马利翁效应“ ,不仅影响了人们的教育观念,而且对人们的其他社会性行为都产生了深远的意义。罗森塔尔的实验并不复杂:他来到一所乡村小学,给各年级的学生做语言能力和推理能力的测验,测完之后,他没有看测验结果,而是随机地选出 20的学生,告诉他们的老师说这些孩子很有潜力,将来可能比其他学生更有出息。8 个月后,罗森塔尔再次来到这所学校。奇迹出现了,他随机指定的那 20的学生成绩有了显著提高。为什么呢?是老师的期望起了关键作用。老师们相信专家的结论,相信那些被指定的孩子确有前途,于是对他们寄予了更高的期望,投入了更大的热情,更加信任、鼓励他们,反过来这些孩子的自信心也得到了增强,因而比其他的 80

40、进步得更快。罗森塔尔把这种期望产生的效应称之为“皮格马利翁效应 “。皮格马利翁是希腊神话中的一位雕刻师,他耗尽心血雕刻了一位美丽的姑娘,并倾注了全部的爱给她。上帝被雕刻师的真诚打动了,使姑娘的雕像获得了生命。这个实验告诉我们,你对他人的期望会间接地产生多么巨大的效果。我们以积极的态度期望别人,别人可能就会朝着积极的方向改进;相反,我们对他人的偏见也能产生消极的结果,尤其对那些缺乏自知和自控能力的未成年人。13 考尔伯格道德实验 个性心理学的实验个性心理学的研究期望能揭示使每人不同于他人的那些特徵,并找出产生这些特徵的来源。他是怎么样的一个人?人们问的是那个人比较持久的一些品质,由这些品质可推断

41、出他会有的一些行为。一个人的道德原则常常在他对事情的决定中起作用。而人们的道德原则又常常是那么不同。何为道德?心理学家说那就是人们用来辨别事情对错的看法和信仰。一个人的道德观念是由那个人生长在其中的社会文化所阐明的行为准则所决定,并把它内化了。道德观并不是一出生就有的。随着人的成长,由儿童,青少年而至成年,人的道德观也逐渐形成。那么这种道德观是怎样形成的呢?社会文化怎么影响一个人的道德形成呢?在道德形成的心理研究中最有名的是皮亚杰和考尔伯格了。考尔伯格继承了皮亚杰的工作。他在芝加哥大学所做的研究工作围绕着这样一个主题:一个儿童是怎样从无道德意识而变为有道德观的。他想证明的是,人的道德判断能力是

42、在儿童时代分阶段发展起来的,这与皮亚杰所说的人的智力是分阶段发展的一样。换句话说,一个儿童只有达到了一 定的智力水平才有可能发展那一阶段的道德观。|考尔伯格是这样设计他的实验的。他有这样一些问题:1) 乔的爸爸对他说他可以用他自己挣的五十元钱去夏令营,但后来他爸爸又改了主意,并要他把钱上交。乔告诉他爸爸他只挣了十元并准备用那剩下的四十元去夏令营。在走之前,他把整件事告诉了他弟弟。这弟弟该不该把哥哥撒谎的事告诉他爸爸呢?2) 在欧洲的一个地方,有个妇女得了一种癌症并快要死了。医生说只有一种药可能会救她。那个镇上有个药剂师发明了这种药。虽然这种药很难造,那药剂师的要价比他实际化费的要高了许多。他买

43、原料化了 200 元,他要价 2000 元才卖一小瓶制成的药。那丈夫到所有他认识的人那里去借钱,才刚借到了 1000 元。他告诉那药剂师他妻子要死了,请他卖便宜一点或以后再还。那药剂师说,我造出了这种药,就是指望它卖大价钱的。那丈夫走投无路,晚上撬门进去把那药偷了出来。问题:这丈夫该不该这样做呢?考尔伯格找了 72 个分别为十岁、十三岁、十六岁的男性少年儿童,每个年龄组有一半来自中上层家庭,另一半来自中下层家庭。这些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只是看孩子们怎么回答。他们是这样回答这些问题的。丹尼,十岁,回答问题 1) -我想乔告发他哥哥是对的,不然他爸爸要生气打他。但是不说也可能是对的,因为说了他哥哥要

44、揍他。唐,十三岁,回答问题 2) -那确实是药剂师的不对。他那样做是不公平的,想要高价,看着别人死。那丈夫想要救他的妻子才那样做的,任何人都会这么做。我想法官不会把他关进监狱,法官会全面考虑,而看到那药剂师是要价太高了。安迪,十三岁,回答问题 1) -如果我不说哥哥的事,我爸爸以后发现了,他就不会信任我了。但我说了,我哥哥就不信任我了。但我情愿哥哥不信任我。乔治,十六岁,回答问题 2) -我不认为那丈夫应该那样做,如果那药剂师有权定药价的话。我不能说那丈夫所做的是对的,尽管我想人人会为他妻子那样做。看来他情愿为救他妻子进监狱了。在我看来他这么做是有正当的理由,但在法律看来他是错的。我只能说这么

45、多了。考尔伯格根据被试的回答总结出道德观发展的三个水平,六个阶段。一,前道德水平阶段一:对错是根据行为产生的后果来决定的(受不受大人惩罚) 。在这阶段儿童还没有认识到其他人的利益,做好事主要是怕不这样会受惩罚。阶段二:对错根据是否满足本身快乐需要。孩子做好事只是为取得同样的回报,为了本身的需要。二,道德观与传统要求一致水平阶段三:遵照好男孩好女孩 标准,使大人满意就是好的。这阶段儿童开始认识到别人的利益需要,及自己在同别人关系中的作用。儿童想要满足大人的期望,并保持那种信任的关系。阶段四:遵照外界权威的标准,如法律,命令等。 把完成规定的义务作为好 的标准。这时人开始按社会的观点来判断,认为好的行为就是遵守法律的行为。在这点上,考尔伯格认为遵守社会次序没错,但相信法律说的都对,就有疑问了。三,形成自己的道德原则阶段五:开始把那些公众同意的法律和条约作为对与错的标准(尊重社会价值和公民权力) ,人的道德判断开始超越已有的社会规定,认识到有些法律比另一些好,有时合道德的并不合法,或合法的并不合道德。在这阶段,被试认为应为社会和谐而遵守该法律,不过会按规定程序寻求改变那些法律。他或她会感到道德和法律统一中的冲突。阶段六:形成以普世公理为准则的自己的世界观,认为有适用于全体人的道德原则,他或她的道德判断也应基于此。当一个特定的法律与其相左,他或她会按照自己的道德准则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