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ppt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58154129 上传时间:2022-11-07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6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章: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第五章: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五章: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章: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ppt(5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五章:测量误差的基本第五章: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知识一、测量误差的来源1测量仪器和工具2观测者3外界条件的影响 由于仪器和工具加工制造不完善或校正之后残余误差存在所引起的误差。由于观测者感觉器官鉴别能力的局限性所引起的误差。外界条件的变化所引起的误差(温度、风力、日光、大气折光)。几个概念:几个概念:1、观测条件:人、仪器和外界条件,通常称为观测条件。2、等精度观测:观测条件相同的各次观测,称为等精度观测;3、非等精度观测:观测条件不相同的各次观测,称为非等精度观测。研究测量误差的目的和意义 确定未知量的最可靠值及其精度制定观测方案、采取措施尽力减少测量误差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二、测量误差的分类

2、粗差偶然误差系统误差1、粗差、粗差 粗差是测量中的错误。粗差在观测结果中是不允许出现的,为了杜绝粗差,除认真仔细作业外,还必须采取必要的检核措施。几个概念:几个概念:测定未知量的最少观测次数;如测定未知量的最少观测次数;如测量三角形内角必要观测为测量三角形内角必要观测为2必要观测必要观测多余观测多余观测多余必要挂侧的观测;如测量三多余必要挂侧的观测;如测量三角形内角观测角形内角观测3个角度,多余观个角度,多余观测为测为1多余观测的作用多余观测的作用1)、构成检核条件,发现粗差)、构成检核条件,发现粗差2)、评定测量精度(用多余观)、评定测量精度(用多余观测差值的大小)测差值的大小)3)发笑超限

3、误差)发笑超限误差2 2系统误差系统误差1)概概念念:在相同观测条件下,对某量进行一系列观测,如果误差出现的符号和大小均相同,或按一定的规律变化,这种误差称为系统误差。2)性质:系统误差在测量成果中具有累积性,对测量成果影响较大,但它的符号和大小又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一般可采用下列方法消除或减弱其影响。3)系统误差的处理办法进行计算改正选择适当的观测方法 案例:钢尺量距钢尺量距,用没有鉴定、名义长为30m、实际长为30.005m的钢尺量距,每丈量一整尺段距离就量短了0.005m,产生-0.005m的量距误差。各整尺段的量距误差大小都是0.005m,符号都是负,不能抵消,具有累积性。系统误差对观测

4、值的影响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找到规律就可对观测值施加改正以消除或削弱系统误差的影响。3偶然误差 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对某量进行一系列的观测,如果观测误差的符号和大小都不一致,表面上没有任何规律性,这种误差称为偶然误差。具有统计规律具有统计规律 三、偶然误差的特性 偶然误差从表面上看没有任何规律性,但是随着对同一量观测次数的增加,大量的偶然误差就表现出一定的统计规律性,观测次数越多,这种规律性越明显。例如,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进行测量,由于观测值含有偶然误差,三角形各内角之和l不等于其真值180。用X表示真值,则l与X的差值称为真误差(即偶然误差),即 现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观测了217个三角形,计算

5、出217个内角和观测值的真误差。再按绝对值大小,分区间统计相应的误差个数,列入表中。偶然误差的统计偶然误差的统计*偶然误差的误差分布图当误差数n,误差区间d0,(1)绝对值较小的误差比绝对值较大的误差个数多;(2)绝对值相等的正负误差的个数大致相等;(3)最大误差不超过27。*偶然误差的四个特性:(1)在一定观测条件下,偶然误差的绝对值有一定的限值,或者说,超出该限值的误差出现的概率为零;(2)绝对值较小的误差比绝对值较大的误差出现的概率大;(3)绝对值相等的正、负误差出现的概率相同;(4)同一量的等精度观测,其偶然误差的算术平均值,随着观测次数n的无限增大而趋于零,即式中 偶然误差的代数和,

6、*第二节 衡量精度的标准 在测量工作中,常采用以下几种标准评定测量成果的精度。中误差相对中误差极限误差*偶然误差分布的数学基础偶然误差分布的数学基础一:一:标准差与中误差标准差与中误差对真值 X 进行了n次等精度独立观测,观测值l1,l2,ln 真误差1,2,n (=L-X)观测值的标准差观测值的标准差n有限时的标准差有限时的标准差m中误差(mean square error),用m表示。式中式中 真误差真误差的平方和,的平方和,例5-1 设有甲、乙两组观测值,各组均为等精度观测,它们的真误差分别为:甲组:乙组:试计算甲、乙两组各自的观测精度。解:比较m甲和m乙可知,甲组的观测精度比乙组高。中

7、误差所代表的是某一组观测值的精度。0m1m2不同中误不同中误差的正态差的正态分布曲线分布曲线二、相对中误差 相对中误差是中误差的绝对值与相应观测结果之比,并化为分子为1的分数,即 例 丈量两段距离,D1=100m,m1=1cm和D2=30m,m2=1cm,试计算两段距离的相对中误差。解三、极限误差1、极限误差的数学基础:用某一事件发生的概率定义为任一正实数,事件发生的概念为真误差绝对值大于真误差绝对值大于1倍倍m的占的占1-0.683=31.7%真误差绝对值大于真误差绝对值大于1倍倍m的占的占1-0.954=4.6%真误差绝对值大于真误差绝对值大于1倍倍m的占的占1-0.997=0.3%小概率

8、事件不会发生小概率事件不会发生结论结论 在一定观测条件下,偶然误差的绝对值不应超过的限值,称为极限误差,也称限差或容许误差。或 如果某个观测值的偶然误差超过了容许误差,就可以认为该观测值含有粗差,应舍去不用或返工重测。2、极限误差的概及表达方式、极限误差的概及表达方式3、超过极限误差的处理方式、超过极限误差的处理方式第三节 观测值的算术平均值一、算术平均值1、定义: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对某量进行多次重复观测,根据偶然误差特性,可取其算术平均值作为最终观测结果。2、表达形式:设对某量进行了n次等精度观测,观测值分别为,l1,l2,ln,其算术平均值为:3、数学基础:设观测量的真值为X,观测值为l

9、i,则观测值的真误差为:将上式内各式两边相加,并除以n,得根据偶然误差的特性,当观测次数n无限增大时,则有 结论:算术平均值较观测值更接近于真值。将最接近于真值的算术平均值称为最或然值或最可靠值。二、观测值改正数 1、定义:观测量的算术平均值与观测值之差,称为观测值改正数,用v表示。2、观测知该正式的表达:当观测次数为n时,有将上式内各式两边相加,得将代入上式,得 3、结论:对于等精度观测,观测值改正数的总和为零。三、由观测值改正数计算观测值中误差1、计算公式2、数学基础-=将下式两边平方后取和 四、算术平均值的中误差 例例5-2 某一段距离共丈量了六次,结果如表下所示,求算术平某一段距离共丈

10、量了六次,结果如表下所示,求算术平均值、观测中误差、算术平均值的中误差及相对误差。均值、观测中误差、算术平均值的中误差及相对误差。148.643148.590148.610148.624148.654148.647148.628-15+38+18+4-26-1922514443241667636130465.2误差传播定律 重点:误差传播的概念与误差传播定律一般函数的中误差的计算方法线性函数的中误差的计算方法误差传播定律的应用1、定义:由独立观测值得中误差求确定其函数得中误差的过程、数学描述一:一般函数误差传播定律、数学推导对函数进行全微分对未知量进行次观测,将会产生个函数误差将等号两边取平方

11、,再相加两端除以根据偶然误差的特性则根据中误差的定义为有限次观测,则伤式,可以写为二:线性函数的中误差一般线性函数 k11k 22 k nn 误差公式 解解 A、B、C满足如下关系C=180AB上式 dCdAdB由式(5-9)可知,f11,f21,代入式(5-11)得:即 =25 c5 本例题由于是线性函数,也可直接套用(5-14)式求得结果。注意,线性函数中不管是“和”函数还是“差”函数,函数中误差都是求平方和之后再开方。在某三角形ABC中,直接观测A和B角,其中误差分别是3,和4,试求中误差。三:误差传播定律的应用为了求某圆柱体体积,今测得圆周长、高及其中误差分别为:周长C2.1050.0

12、02米,高H1.8230.003米,试求圆柱体体积V及其中误差。解 圆柱体体积公式:将观测数据代入上式得 V=0.643 m3 =0.0016m3 即 V=0.6430.0016m3 为了求某圆柱体体积,今测得圆周长、高及其中误差分别为:周长C2.1050.002米,高H1.8230.003米,试求圆柱体体积V及其中误差。解解 圆柱体体积公式:将上式取对数微分得 则 将观测数据代入上式得 V=0.643 m3 =0.0016m3 即 V=0.6430.0016m3 5.4非等精度直接观测值的最可靠值及其中误差 权的概念权的概念 权与中误差的关系定权的方法定权的方法 加权平均值及其中误差加权平均

13、值及其中误差 权的概念 未知量非等精度观测 较可靠的观测值,对最后测量结果产生较大的影响 较可靠的观测值、或精度高的观测值,应对结果产生较大的影响,它所占的“权重”应大一些 权与中误差具有密切关系 权与中误差的关系 权p与中误差m关系权为单位权 中误差称为单位权中误差 定权的方法 未知量进行了两组非等精度观测,但每组内各观测值精度相等 最后结果 实际值 则观测值L1,L2的中误差分别为M1,M2,权为:例:按等精度丈量了三条边,得试求这三条边的权。解 因为等精度观测,即每公里的丈量精度相同,按式(5-16),三 条边的中误差分别为:则它们的权为:式中 为任意常数。由上式可知,在等精度丈量时,边长的权与边长成反 若C=1 则 若C=4 则 加权平均值及其中误差 观测值为li,其相应的权为pi,则加权算术平均值L0为:单位权中误差 在水准测量中,从三得E点的三个高程Hi及各水准路线的长度Li求E点高程的最可靠值HE及其中误差MH。解 取水准路线长度Li的倒数乘以常数(C=1)为观测值的权,计算在表5-4中进行:根据(5-26)式,E点高程的最可靠值HE为:单位权中误差为:同学们可取C=5,验证计算结果是否与本例结果一致。(P=4.25,PVV=405.0 )结束结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