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法勘探.ppt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58146372 上传时间:2022-11-07 格式:PPT 页数:153 大小:9.4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法勘探.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53页
电法勘探.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法勘探.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法勘探.ppt(15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电法勘探电法勘探电阻率法什么是电阻率法 电阻率法是以地壳中岩石和矿石的电阻率差异为物质基础,通过观测与研究人工电场的分布规律达到解决地质勘查的目的。电阻率法是传导类电法勘探方法之一电阻率法的电场是人工电场电法勘探分类应用领域(1)金属与非金属矿(2)石油与天然气(3)水文与工程地质(4)煤田电法空间或工作场所空间或工作场所(1 1)航空电法)航空电法(2 2)地面电法)地面电法(3 3)地下电法)地下电法(4 4)海洋电法)海洋电法电法勘探分类 以岩、矿石的导电性、电化学活动性(激发极化特性)、介电性和导磁性的差异为物质基础,使用专用的仪器设备,观测和研究地下电(磁)场的变化和分布规律,来研究

2、地质构造、寻找有用矿产资源、解决工程、环境、灾害等地质问题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第一节 电阻率法的理论基础岩、矿石的电阻率1.电阻率(resistivity)的基本公式电阻(resistance)是表征某一物体导电能力的物理量;其与物体长度、横截面积有关;r为电阻率,是表征岩石导电性 的物理量,在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组成的横截面积为一平方米、长度为一米的导体所具有的电阻数值。电阻率的大小代表着岩石导电的难易程度;岩、矿石的电阻率电阻率的单位电导率 将电阻率的倒数称为电导率,用s表示。二、岩石和矿石的电学性质 1 岩石和矿石的电阻率 1)岩石电阻率的测定 铜板铜丝 2)岩石的导电方式岩石的导电方式大致

3、可分为四种:(1)电子导电:金属、石墨电阻率低;(2)半导体导电:大多数金属硫/氧化物电阻率低;(3)晶体离子导电:大多数造岩矿物,石英、云母、方解石等电阻率高;(4)离子导电:含水矿物电阻率低;不同种岩石的电阻率一般不同电法勘探基础;但不同种矿物电阻率的范围有可能部分重合电法勘探的局限性;二、岩石和矿石的电学性质二、岩石和矿石的电学性质3)影响岩石电阻率的因素 二、岩石和矿石的电学性质沉积岩石电阻率的相互关系 泥岩或粘土页岩细砂岩或粉砂岩中砂岩粗砂岩砾岩。3)影响岩石电阻率的因素 (6)岩石电阻率与层理的关系层理构造是 大多数沉积岩和变质岩 的典型特征,如砂岩、泥岩、片岩、板岩以及煤层等,它

4、们均由很多薄层相互交替组成。这种岩石的电阻率具有明显的方向性,即沿层理方向和垂直层理方向岩石的导电性不同,称为岩石电阻率的各向异性。岩石电阻率的各向异性用各向异性系数来表示.3)影响岩石电阻率的因素3)影响岩石电阻率的因素代表垂直层理方向上的平均电阻率(横向电阻率);代表沿层理方向的平均电阻率。(纵向电阻率)图1-1-1层状结构岩石模型以上两种电阻率是如何得来的?rn的获得设岩石由两种岩性地层组成,电阻率和厚度分别为:r1,h1和r2,h2Sr rt的获得设岩石由两种岩性地层组成,厚度和电阻率分别为:r1,h1和r2,h2lbr rn和r rt 的关系垂直层理方向的电阻率总是大于沿着层理方向的

5、电阻率!二、稳定电流场的基本规律电位、电场强度与电流密度间的关系电流密度与电场强度成正比 j j为电流密度矢量,E为电场强度矢量,r为该点岩石的电阻率,s为该点的电导率;电场强度:单位正电荷在所研究点所受的电场力。点电源场的建立 为了建立地下电场,将A、B两个电极向地下供电,A、B被称为供电电极;当供电电极大小比供电电极间距小得多时,可以将两个供电电极看成是两个“点”,所以将A、B称为点电源;1.点电源时的电场一个点电源时的电场 电流密度 设在地面A点向地下供电,电流强度为I,地下半空间的电阻率为r。地下距A点距离为R的M点处的电流密度为?j与电流强度I呈正比,与距离平方成反比;电场强度电压为

6、标量,在此为正值;电场强度为矢量,有方向;电场强度的减小速度要比电压的减小速度快。电位:电场中某点的电位在数值上等于将单位正电荷从无穷远处移到该点反抗电场力所作的功。M点的电位是将单位正电荷从无穷远处移到电场中该点所做的功,则:即:电位值与电流强度I和岩石电阻率r成正比,与A到M点间距离成反比;点电源A(+I)处电位值最大。地表正、负两个点电源的正常电流场 叠加原理:当多个点电源同时存在时,任意一点M的电位是各电源单独在该点产生的电位之和;任意一点的电场强度(或电流密度)是各电源单独在该点产生的电场强度(或电流密度)的向量和。如图所示,在均匀半空间表面布以电极A和B并分别以+和-向介质中供电,

7、根据电场的叠加原理,可写出A、B两个点电流源在M点形成的电位。2.地表正、负两个点电源的正常电流场主断面内电位及电流分布 为了弄清电流场在地下的分布情况,AB不变,主断面(A、B连线的中垂面上)电流密度的变化情况。当h=0时,AB中点O处的电流密度用j0表示主断面内电位及电流分布 当h0时,l大部分电流都集中在近地表地层内!主断面内电位及电流分布结论:当hAB/6时,jh/j0=85%,因此,在此范围内,可以近似认为是均匀场;当h=AB时,jh/j0=8.9%,此时,如果有异常体存在时,很难识别异常;当h35%,如果有异常体存在时,可以识别;因此,勘探深度hr2,MN0 AMN在界面左侧远离界

8、面时,此时:三极装置逐渐接近直立接触面时(K12x):因为K120):当AMN刚过界面时,由于介质由于介质1 1为高阻的排拆作用,为高阻的排拆作用,j jMNMNjj0 0,所,所以以r rsrr2 2。当当d=0d=0时,取极大值时,取极大值2 2 r r1r r2 2/(/(r r1+r r2 2);随着d的增大,视电阻率逐渐减小。当AMN在界面右侧,远离界面时界面的排拆作用逐渐减小,r rsr r2 2;曲线出现新的渐近线。;曲线出现新的渐近线。AMN三级装置过垂直接触面时的rsA剖面线r1r2 MN=0MNB三极装置过直立接触面时,r1 r2,MN0 当MNB远离界面时,jMNj0,r

9、 rsr r1 1;曲线出现的渐近线。;曲线出现的渐近线。当当B B逐渐接近界面时,介质逐渐接近界面时,介质2 2对电流具有吸引作用,对电流具有吸引作用,MNMN的的电流密度减小,此时视电阻率的计算公式为:电流密度减小,此时视电阻率的计算公式为:即:随着即:随着B B接近界面,视电阻率逐渐减小;当接近界面,视电阻率逐渐减小;当B B在界面上时,在界面上时,视电阻率取最小值。视电阻率取最小值。实电源与虚电源电流线方向相反!当电极B位于介质2中,而MN还在介质1中时,有:此时,视电阻率为一个常值,视电阻率曲线为平直线。当MNB刚过直立界面时,由于介质1的排拆作用,jMN突然减小,视电阻率突然减小当

10、d=0,即MN在界面上时,视电阻率最小。MNB三级装置过垂直接触面时的rsB剖面线r1r2 MN=0rsA和 rsB剖面线叠合结果图r1r2 MN=0电极距AB对曲线异常幅度无影响,只影响曲线异常的宽度!电极距MN影响曲线异常幅度,对曲线异常的宽度无影响!表层浮士对曲线的影响,r1r2 MN=0浮土越厚,异常幅度越小.两种岩石直立接触面上的联合剖面法rs曲线形态rs曲线的特点:1.在距界面很远的地方,rs A和rsB分别趋近于r1和 r2;2.在界面上,rs A和rsB分别出现最大值或最小值,并发生急剧跳跃;3.在界面两侧跳跃的幅度与r1/r2的比值成正比;4.异常极值的大小不受AO大小的影响

11、,AO大小只影响异常范围;5.MN增大时,rs曲线变得平滑,极值相对界面位移了MN/2;6.地表有浮士时,rs曲线变得平缓,极值变小,接触面位于陡曲线上部1/3位置处。直立良导体矿脉对电流场的屏蔽作用良导矿体吸引电流线,并把电流沿走向和向深部导走,正是这种“屏蔽作用”使点电源电流场产生很大的畸变,可引起明显的视电阻率异常。直立低阻薄矿脉上联合剖面rs曲线曲线关于矿脉中心对称,矿脉宽度等于最大最小值间上部1/3处的连线。(2)直立良导体上的rs曲线影响良导矿脉上联合剖面rs曲线的因素1.电阻率差异对rs曲线的影响:矿体电阻率与围岩电阻率差别倍数越大,异常越明显。2.矿体顶部埋深H对rs曲线的影响

12、:当AO较小时,H,rs A和rsB两条曲线分离带和异常幅度均减小。3.矿脉走向长度L和延深长度d对rs曲线的影响;4.极距AO对rs曲线的影响:当AO很小时,AO异常幅度;当AO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异常幅度不再增大,反而减小。5.倾斜程度对rs曲线的影响:6.MN大小对rs曲线的影响:MN,rs曲线幅度陈同俊ChinaUniv.ofMining&Tech.可以通过不同极距AB的联合剖面视电阻率曲线追踪倾斜界面。(3)高阻直立矿脉上的rs曲线(1)此时rsA和rsB曲线关于高阻矿脉对称;(2)曲线相交方式与低阻矿脉时刚好相反称为反交点;AB(3)高阻倾斜矿脉上的rs曲线(3)高阻直立矿脉上的rs

13、曲线特点曲线关于高阻直矿脉左右对称。在矿脉上方出现高阻反交点,即;远离交点的供电电极供电时的视电阻率较小,靠近交点电极供电时的视电阻率较大。在本例中,交点左侧rsBrsA,右侧rsB围岩视电阻率r1。当高阻矿脉斜时,交点向下斜方向偏移;倾角越小,不对称性越强。随着极距增大,曲线变得复杂大极距时高阻直立矿脉的rs曲线大极距时高阻直立矿脉的rs曲线特点:2.在矿脉左侧,rsA有一不明显极小值,rsB有一较明显的极小值和次级极大值;在矿脉右侧有类似情况,只不过rsA 和rsB 情况互换。1.在反交点左侧,rsA和rsB同步上升,在反交点右侧rsA和rsB 同步下降。陈同俊ChinaUniv.ofMi

14、ning&Tech.不同极距时球体异常上的视电阻率曲线(4)联合剖面法资料解释及应用实例确定直立岩石接触面(断层等)的位置利用rsA陡度最大处或极小值到极大值幅度的2/3处来确定。AB(4)联合剖面法资料解释及应用实例追索破碎带走向,确定倾向 在剖面平面图上,低阻正交点的联线即为破碎带走向;在剖面平面图上,低阻正交点的联线即为破碎带走向;rsA和和rsB不对称,说明破碎带倾斜,倾向的确定可根据极小值点大小和不同极不对称,说明破碎带倾斜,倾向的确定可根据极小值点大小和不同极距距AOAO时正交点的偏移方向来判断。时正交点的偏移方向来判断。剖面平面图:所谓剖面平面图:将测线按一定的水平比例尺绘在平面

15、图上,然后选择合适的参数比例尺绘出每条测线的rs剖面曲线。1.包含异常的剖面分布特点;2.包含异常平面上的变化规律;v能直观地反映整个测区在一定深度范围内电性异常体的分布规律。ChinaUniv.ofMining&Tech.1测线;测线;2基线;基线;3测点;测点;4曲线;曲线;5 正、反交点;正、反交点;6低阻正交点异常轴;低阻正交点异常轴;7反交点异常轴;反交点异常轴;8岩性接触带岩性接触带1.3.2 对称四极剖面法对称四极装置如图所示因此,可以将对称四极装置看作是两个三级装置的组合,对称四极剖面法的测量结果和相同极距联合剖面法的测量结果存在以下关系,即:对称四极剖面曲线等于相同极距联合剖

16、面曲线的平均值。对称四极剖面与联合剖面曲线的关系直立低阻体(1)关于直立低阻体左右对称(2)最小视电阻率r0,r1对称四极剖面法曲线直立接触面理论曲线地表有浮土时实际曲线对称四极剖面法rs曲线定性分析图高阻突起复合对称四极剖面法对称四极剖面法存在的问题多解性 如左图的中间上升段,可解释为:高阻基岩的隆起,也可以解释为低阻基岩的凹陷多解性。对称四极剖面法的缺陷!复合对称四极剖面法复合对称四极剖面法解决方法 设计两个不同极距AB的对称四极装置,并保持测量电极MN极距不变,同时使用这两种对称四极装置进行测量的方法称为复合对称四极剖面法。比较两个不同极距AB的测量结果即可解决对称四极剖面法的多解性问题

17、。设:大极距AB,视电阻率曲线rs;小极距AB,视电阻率曲线rs。极距,视电阻率,上部地层电阻率下部地层,即为低阻凹陷!复合对称四极剖面法应用解决地质构造形态(背斜、向斜、断层位置等)地质填图圈定倾斜煤层的露头位置等高阻异常?低阻异常?横穿古河道的对称四极剖面rs曲线1砂砾岩;2坚硬砂岩1.3.3 中间梯度法装置特点AB=(7080)H H 浮土厚度MN=(1/301/50)AB工作过程 供电电极AB不动,测量电极MN间距离不变,在AB中部1/31/2范围内沿测线逐点移动,观测MN间的电位差,并计算各测点(MN中点)的视电阻率rs=K U/I。每次测量时装置系数K相同吗?1.3.3 中间梯度法

18、由于中间梯度法的装置系数K在每一个测点都不同,因此,在施工之前应将各测点的K值计算出来。中间梯度法rs曲线对高/低阻矿脉的响应特征 测线垂直直立高阻矿脉:高异常;测线平行直立高阻矿脉:无异常;测线过水平高阻矿脉:无异常;测线垂直于低阻薄矿脉:无异常;rs曲线对高/低阻矿脉的响应特征 测线平行于低阻直立矿脉:低异常;测线过水平低阻矿脉:低异常;中间梯度电阻率剖面法的特点优点:最大限度地克服了供电电极附近电性不均匀体的影响,AB大,中间电流场均匀,移动AB的次数少。rs的变化反映了MN电极附近地下电性的变化。工作效率高。缺点:AB移动时,曲线不连续;每点的勘探深度略有变化。中间梯度法主要用来寻找陡

19、倾的高阻体,如石英脉、伟晶岩中间梯度法主要用来寻找陡倾的高阻体,如石英脉、伟晶岩脉等。上图是我国东北某矿区采用中间梯度法所得的脉等。上图是我国东北某矿区采用中间梯度法所得的r rs剖面平面剖面平面图。图中两条连续的图。图中两条连续的r rs高峰值带就是由石英脉引起的。高峰值带就是由石英脉引起的。1.3.4 偶极剖面法装置特点单边轴向偶极剖面oo为电极距1.3.5 各种电剖面法应用范围和比较探测的地电断面优点缺点联合剖面法陡立良导体高阻岩脉接触面异常幅度大,分辨力强异常曲线清晰(比偶极好)效率低地形影响大对称四极剖面法构造、基岩起伏、厚岩层、接触面(普查)异常幅度大,易读数轻便、效率高不均匀体、

20、地形干扰小不易发现陡立良导薄脉异常幅度小中间梯度法陡立高阻矿脉测接触面(详查)不均匀体、地形干扰小效率高勘探深度小不易发现陡立良导薄脉偶极剖面法良导体、陡立高阻脉接触面(详测)异常幅度大,灵敏轻便、效率高假异常大,不易分辨不均匀、地形影响大费电1.3.6 地形影响及校正地形影响地形影响地形起伏相当于在原来均匀半空间中的地表附近叠加一个不均匀地电体。山谷(凹地)叠加高阻体山脊 叠加低阻体地形校正地形校正实例a地形校正后曲线b模拟地形影响曲线c野外实测曲线1白云岩;2含矿断层破碎带二、电测深法电阻率测深法:测量电极MN固定,不断增大供电 电极AB电极距,逐次观测。特点:随供电电极距的加大,逐次观测

21、的视电阻率 反映了地下电性层随深度增大变化的分布特 征。但在实际测量中,AB极距不断加大,测 量电极MN固定不变,UMN 将逐渐小到不可测,通常要求:1、电阻率测深法的实质电阻率测深大多采用对称四极装置特点:特点:AM=BN,取,取MN中点为记录点中点为记录点双对数坐标纸 2、电测深曲线水平二层电测深曲线类型 G G型:D D型:水平三层电测深曲线类型图H H型:Q:Q型:A A型:K:K型:水平二层电测深曲线量板及其使用水平三层电测深曲线量板3、电测深曲线的解释(1)电测深曲线类型分析(2)电测深曲线特征研究(3)断层在电测深曲线上的反映(4)电测深曲线的定量解释4、电测深定性图件的绘制及解

22、释(1)曲线类型图(2)等视电阻率断面图(3)等视电阻率平面图5、电测深法的应用 电 阻 率 测 深 的 应 用 电阻率测深断面图1-1-粘土;2-2-泥灰岩;3-3-岩溶泥灰岩 4-4-砂层;5-5-粘土;6-6-电阻率等值线7-7-断层;8-8-煤层第四节 高密度电法1、高密度电法原理2、高密度测量系统3、数据传输与转换4、Res2dinv反演方法及步骤5、物理模拟6、高密度电阻率的野外工作7、高密度电法应用1、高密度电法原理高高密密度度电电法法原原理理是是以以常常规规直直流流电电阻阻率率法法为为基基础础,在在探探测测断断面面上上同同时时布布置置多多个个电电极极(如如60或或120个个),

23、由由人人工工向向地地下下发发送送电电流流,使使地地下下形形成成稳稳定定的的电电流流场场,通通过过自自动动控控制制转转换换装装置置对对所所布布设设的的断断面面进进行行自自动动观观测和记录的一种物探方法。测和记录的一种物探方法。图图 2-2-1 2-2-1 高高 密密 度度 电电 法法 系系 统统 示示 意意 图图1、高密度电法原理1、高密度电法原理高密度电阻率法与常规电法相比较有以下特点:1电极布设一次完成,减少了因电极设置而引起的故障和干扰,为野外数据的快速采集和自动测量奠定了基础。2能有效地进行多种电极排列方式的扫描测量,因而可获得较丰富的关于地电断面结构特征的地质信息。3野外数据采集实现了

24、自动化或半自动化,不仅采集速度快,而且避免了由于手工操作所出现的错误。4对资料进行反演处理,通过彩色分阶显示使地质异常更加突出更加直观。5与传统的电阻率法相比,高密度电阻率法效率高,信息丰富,解释方便。1、高密度电法原理三电位电极系是将三电位电极系是将温纳四极、隅极及温纳四极、隅极及微分装置按一定方微分装置按一定方式组合后所构成的式组合后所构成的一种统一测量系统。一种统一测量系统。该系统在实际测量该系统在实际测量时,只须利用时,只须利用电极电极转换开关转换开关、便可将、便可将每四个相邻电极进每四个相邻电极进行一次组合。从而行一次组合。从而在一个测点便可获在一个测点便可获得多种电极排列的得多种电

25、极排列的测量参数。测量参数。图图2-1 三电位电极系三电位电极系点距点距x=1m,极距,极距a=2x,隔离系数,隔离系数n=21.1、高密度电阻率法的装置形式、高密度电阻率法的装置形式1、高密度电法原理1.2视参数及特点1.2.1视电阻率参数各装置形式的视电阻率公式,分别为:式中、分别为、三种排列的视电阻率。1、高密度电法原理对于温纳四极排列,也可增设无穷远极,从而增加联合三极测深的测量方式,相应的视电阻率参数的计算公式为:;1、高密度电法原理各装置形式的视电阻率之间的关系为:各装置形式的视电阻率之间的关系为:1、高密度电法原理1、高密度电法原理图1-1-3 在同一地电模型上方视电阻率参数及视

26、比值参数的断面等值线图1、高密度电法原理(2)比值参数Ts:另一类比值参数是直接利用三电位电极系的测量结果并将其加以组合而构成的,考虑到三电位电极系中三种视参数的分布规律,我们选择并设计了以偶极和微分两种电极排列的测量结果为基础的一类比值参数.1、高密度电法原理地下石林模型上方视电阻率及视比值参数断面等值线图地下石林模型上方视电阻率及视比值参数断面等值线图2、高密度测量系统DUK-2A型高密度电法仪-重庆地质仪器厂高密度电法仪是普通的电测仪电极转换开关,为多电极测量系统。2、高密度测量系统-AGI大多数电测仪与电极转换开关分开 2002年12月份,美国的AGI公司出品的一款新仪器才将电测量主机

27、与开关单元结合在一起.近年来,我国陆续出现这种结合高密度电法仪器,体积小,重量轻。内置电极开关箱内置电极开关箱2、高密度测量系统-E60D型高密度电法仪3、数据传输与转换原始数据格式DUK-2fix-12003.10.2810:201800.0411616031552316.4325.52 49.87302.6425.01 45.64363.3229.23 43.75375.0428.18 43.49瑞典格式温纳剖面法0.041552100.060.0438.030.10.0445.570.140.0440.570.180.0440.860.220.0442.220.260.0442.180.

28、30.0442.87李晓琴格式37.438.4936.2838.7737.1637.9538.0936.5239.7136.8438.2839.2237.0638.1538.9936.2939.5337.44E60D型数据采集软件E60D型高密度电法仪采集软件为EMS2008.EXE,该软件具有数据采集、数据文件存盘、数据文件的回放调用等功能。如果测线较长,可以设置拼接采集方式,即根据拼接要求,系统自动选择起止测点并提示移动电缆条数,以达到节省时间便于操作的目的。另外,该软件还可以设定隔离系数(层数)范围,以及设定使用电极数等灵活的采集功能E60D型数据采集软件E60D型高密度电法仪可直接保存

29、所需数据格式 文件在保存时自动存了两种数据格式,分 别 为 仪 器 可 调 用 的 txt格 式 和Res2dinv数据格式dat,需要注意的软件默认的文件名为数据保存时的时间:时分秒_年_月_日,因此建议在野外记录好班报。4、Res2dinv反演算法圆滑约束最小二乘法使得大数据量下的计算速度较常规最小二乘法快10倍以上,且占用内存较少。4、Res2dinv反演-步骤A、运行RES2DINV点 击 开 始 程 序 Res2dinvRes2dinv,运 行RES2DINV程序。B、调入数据点击fileRead data file,屏幕提示输入数据文件(RES2DINV格式)名,选中转换的RESD

30、2DINV格式文件,再点击打开,该文件即被调入。4、Res2dinv反演-步骤C、反演点击InversionLeast-squares inversion,RES2DINV软件便开始用默认反演参数对调入的高密度视电阻率数据进行反演,屏幕显示出反演过程,反演过程依数据量大小可能要花几分钟十几分钟时间,请耐心等待。直到屏幕底行出现“Inversion Completed”,表明反演过程结束。屏幕上显示出反演结果图件。4、Res2dinv反演-步骤D、保存反演图件点击printSave Screen as PCX or bmp file,屏幕提示输入文件保存路径及文件名,点击保存,即完成反演图件的存

31、盘,该文件可用其它图像编辑软件打开并编辑(如加入汉字标注).5、物理模拟5.1物理模拟-垂直塑料板5.2物理模拟-水平塑料板5.3物理模拟-倾斜塑料板5.4物理模拟-水平塑料管5.5物理模拟-两个塑料管5个极间隔6、高密度电阻率的野外工作(一)测区的选择和测网的布设1测区的选择地球物理工作的测区一般是由地质任务确定的,测区选择应遵循的原则大体上是一致的。6、高密度电阻率的野外工作2测网的布设测网布设除了建立测区坐标系统外,还包含技术人员以多大的网度和怎样的工作模式去解决所给定的工程地质问题。6、高密度电阻率的野外工作(二)装置和极距的选择1装置的选择高密度电阻率法采用了三电位电极系,电极排列方

32、式有:温纳四极排列;联合三极排列;偶极排列和微分排列等多种排列。上述电极排列既可联合使用,也可根据需要单独使用。6、高密度电阻率的野外工作2极距的确定极距的大小取决于地质对象的埋藏深度,由于高密度电阻率法实际上是一种二维探测方法,所以在保证最大极距能够探测到主要地质对象的前提下,还要考虑围岩背景也能在二维断面图中得到充分的反映。根据上述考虑,三电位电极系的极距设计为:a=nx,其中n为隔离系数,可以由改变到15,也可任选,x为点距。显然a=1/3AB,它和勘探深度之间存在某种系数关系。6、高密度电阻率的野外工作 图2-4野外工作中导线敷设采用重庆地质仪器厂生产的DUK高密度电法测量系统,当用6

33、0根电极时,野外工作中的导线敷设见图2-4。3.导线敷设导线敷设6、高密度电阻率的野外工作4测点分布高密度电阻率法由于地表电极总数是固定的,因此,随着隔离系数的增大,测点数便逐渐减少,当N=115变化时,对于60路电极而言,一条剖面的测点总数可由下式计算6、高密度电阻率的野外工作测点分布示意图测点分布示意图6、野外实习实例某防空洞温纳排列实测数据反演图 7.高密度电法应用高密度电阻率法可以广泛地应用于交通、能源、城建、工业与民用建筑、地质环境调查、环境灾害评价、堤防隐患探测等领域。Underground Cave-Texas,U.S.ALandslide-Cangkat Jering,Mala

34、ysiaOld Tar Works-U.K.industrial land rehabilitatedHoles in clay layer-U.S.A.地裂缝上的综合勘测剖面图后套木嘎古遗址探测-XZ切片高密度电法延时性勘探 高密度电阻率法延时性勘探理论其核心思想是通过对同一地点不同时间的地下介质的电阻率进行测量,针对目的区域进行实时性跟踪勘探,对比不同时间的地下介质的电阻率变化,结合工程地质、环境分析以及其他物探资料,判断引起电阻率变化的地质工程与环境意义,从而确定真正的隐患部位。隐患勘探与监测。Time-lapse water infiltration survey-U.K.pollutants and leakage,water table changes结束结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