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V实验室风险评估-.doc4.doc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81380 上传时间:2018-11-0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9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HIV实验室风险评估-.doc4.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HIV实验室风险评估-.doc4.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HIV实验室风险评估-.doc4.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HIV实验室风险评估-.doc4.doc(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HIV 抗体初筛实验室风险评估报告1.评估目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的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性传播疾病,临床实验室工作人员每天处理着大量血液标本,因此他们面临着严峻的HIV 职业暴露危险,保护临床检验人员的健康,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此次评估的主要目的是在实验活动中根据 HIV 可能对个体或群体或实验环境造成危害的高低来制定相应措施的安全防范制度和操作程序,选择相应等级的生物实验室及设备配置,实验人员使用相应措施的防护措施和使用相符的安全防护设备,以及在发生意外泄漏或意外事故时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来达到确保实验工作人员不被感染和实验环境不被污染

2、的目的。2.评估依据2.1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2.2 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 GB19489-20082.3 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2.4 WHO 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2.5 艾滋病防治条例2.6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2.7 可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运输管理规定2.8 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 2009 年修订版3、危害程度分类 3.1 分类等级在卫生部公布的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中将此病毒列为第二类病原微生物,属能引起人和灵长类动物发病逆转录病毒科的慢病毒属,但一般情况下对未与 HIV 无症状携带和艾滋病患者有性接触和血液传播的健康工作者、群体、家畜

3、或环境不会引起危害的病原微生物。3.2 不同实验操作生物安全实验室级别要求HIV 抗体检测(包括筛查和确证实验) 、抗原检测和相关的免疫学检测应在符合级生物安全实验室(BSL-2)要求的艾滋病检测实验室中进行。本实验室是 HIV 初筛实验室,应用ELISA 方法进行 HIV 抗体筛查。根据名录的规定,未经培养的感染材料的操作可在BSL-2 实验室进行。4、生物因子的特性4.1 HIV 在病毒分类中属逆转录病毒科慢病毒属中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组。迄今为止,根据血清学反应和病毒核酸序列测定,全球流行的 HIV 可分为 2 型:HIV 1 型和 HIV 2 型。在 HIV 1 型内,根据编码包膜蛋白的

4、 env 基因和编码壳蛋白的 gag 基因序列的同源性又进一步分为 3 个组:组(主要组) 、组(外围组)和组(新组或非 M 非 O 组) ,组内又可分为 10 个亚型。在 HIV 1 型和 HIV 2 型之间,其核苷酸序列有 45的同源性,并且存在免疫交叉反应。应用免疫印迹法(West blot)可以将二者明确地区别开来。4.2 环境中的稳定性:HIV 对理化因素抵抗力较弱,56加热 30min 可被灭活,但在室温下可存活 7 天。经化学消毒剂 0.5%次氯酸钠、10%漂白粉、50%乙醇、0.3%H2O2、5%来苏儿处理 10min 可被灭活。紫外线对该病毒无杀灭作用。4.3 变异性:HIV

5、 基因组可发生变异,最易发生变异的基因编码包膜糖蛋白 env 和调节基因nefc,根据 env 基因序列异同可将 HIV -1 型分为 A、B、C、D、E、F、H、O8 个亚型。Env的变异率为千分之一。|4.4 传染源:主要的是 HIV 携带者及 AIDS 患者。4.5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血液传播、母婴传播、性传播、医源性感染。4.6 易感性:免疫功能低下者、结核病患者、器官移植者、输血及用血液制品者、性滥者、同性恋、吸毒者高危性人群易感。4.7 潜伏期:是从 HIV 感染到出现艾滋病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时间。平均潜伏期(50的 HIV感染者进展到艾滋病期的时间)为 7 年8 年。在感染后的一般

6、需要 2-12 周,平均 45 天左右血液中才可检测到 HIV 抗体。从感染到机体产生抗体的这一段时间检测不到 HIV 抗体,医学称之为窗口期。在窗口期虽测不到 HIV 抗体,但若被感染,体内同样有 HIV 病毒,同样具有传染性。4.8 剂量-效应(反应)关系:血液中 HIV 浓度达 1.00104拷贝/ml,被 HIV 污染环境的锐器剌伤而感染的比率为 0.3%;可致人患艾滋病4.9 致病性: HIV 病毒侵入人体后,其表面糖蛋白 gp120 与细胞表面受体蛋白 CD4 以高亲和力结合,吸附到宿主细胞上;gp120 再与宿主细胞表面辅助受体相互作用,使病毒与宿主细胞膜更接近;gp41 产生一

7、系列构象变化,其 N 端的融合肽片段插入宿主细胞膜,导致病毒包膜与细胞膜的最终融合,病毒 RNA 进入细胞。在 HIV 感染后,最先能够监测到病毒RNA、然后是 p24 抗原,最后是抗体。在感染后的 1014 d 内,病毒 RNA 水平是呈指数上升,随后下降并保持在持续稳定的水平上,进入 HIV 无症状期。p24 抗原水平随着病毒 RNA水平的发展而发展,在急性感染期就可以出现,被认为是病毒复制的间接标志,但由于检测方法的灵敏度不够而使得其检出时间要比 RNA 晚。从 HIV 感染到能够检测出 HIV 抗体这一时期,被称作“窗口期” 。在窗口期,能够通过病毒 RNA、p24 抗原和 CD4 淋

8、巴细胞水平来确定 HIV 感染。CD4 淋巴细胞水平随着感染的发展而逐渐下降,当其在血液中细胞下降到 200 个/mL 时,就会发生严重的免疫缺陷,患者就被确诊为艾滋宿主范围:宿主范围较为广泛。5、流行病学、诊断、治疗和预防5.1 流行病学自 1981 年美国首次报告艾滋病以来,被西方人成为“20 世纪的瘟疫” 。这种病以侵袭人体免疫细胞 CD4 为主,造成细胞免疫功能缺陷,并继发体液免疫功能缺陷。自1985 年我国首次报道例以来艾滋病在我国的流行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目前已进入快速增长期。随着艾滋病流行趋势的日益严重,临床就诊的患者也越来越多,患者和无症状病毒感染者是本病的传染源。病毒主要存在于

9、感染者的血液、精液、子宫和阴道分泌物中,也可在乳汁、唾液、尿液和眼泪中分离到病毒,但以血液、精液、子宫和阴道分泌物中的病毒滴度最高,而其他体液(唾液、尿液和眼泪)由于病毒滴度低而不足以构成传染。高危人群有静脉注射毒者、性病患者、暗娼、HIV 感染者的婴儿、部分有偿供血者、多次输血和血制品者及血透者。HIV 传播的先决条件为大量而完整的传染性病毒进入易感者的恰当门户,感染 HIV 的可能程度取决于接触患者体液的机会、接触次数、病毒量以及是否采取保护措施。5.2 临床表现从感染艾滋病病毒到发病有一个完整的自然过程,临床上将这个过程分为四期:急性感染期、潜伏期、艾滋病前期、典型艾滋病期。不是每个感染

10、者都会完整的出现四期表现,但每个疾病阶段的患者在临床上都可以见到。5.2.1 急性感染期窗口期也在这个时间。HIV 侵袭人体后对机体的刺激所引起的反应。病人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还会发生乏力、出汗、恶心、呕吐、腹泻、咽炎等。有的还出现急性无菌性脑膜炎,表现为头痛、神经性症状和脑膜刺激症。|5.2.2 潜伏期感染者可以没有任何临床症状,但潜伏期不是静止期,更不是安静期,病毒在持续繁殖,具有强烈的破坏作用。潜伏期指的是从感染 HIV 开始,到出现艾滋病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时间。艾滋病的平均潜伏期,现在认为是 2-10 年。这对早期发现病人及预防都造成很大困难。5.2.3 艾滋病前期潜伏期后开始出现与

11、艾滋病有关的症状和体征,直至发展成典型的艾滋病的一段时间。主要的临床表现有: .淋巴结肿大 此期最主要的临床表现之一;全身症状 病人常有病毒性疾病的全身不适,肌肉疼痛等症状;各种感染 此期除了上述的浅表淋巴结肿大和全身症状外,患者经常出现各种特殊性或复发性的非致命性感染。5.2.4 典型的艾滋病期有的学者称其为致死性艾滋病,是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最终阶段。此期具有三个基本特点:严重的细胞免疫缺陷;发生各种致命性机会性感染;发生各种恶性肿瘤。艾滋病的终期,免疫功能全面崩溃,病人出现各种严重的综合病症,直至死亡5.3 实验室诊断5.3.1HIV 抗体检测检测 HIV 抗体是常规使用的 HIV 病原学诊

12、断的方法。HIV 抗体检测方法有初筛试验和确认试验组成。初筛试验结果阳性者再做确证试验以明确诊断。目前的 HIV抗体检测都是使用新一代试剂,可同时检测 HIV1 型和 HIV2 型。初筛检测的方法有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明胶颗粒凝集试验(PA)和金标法(SPOT),确认检测的方法为蛋白印迹试验(WB)。 医生一般会根据病人的感染史,如供血史、受血史、性接触史、吸毒、高危职业等结合临床体征对病人进行 HIV 检测。检测出 HIV 抗体的时间取决于HIV 感染者的反应性和 HIV 病毒的特性,一般在感染后 13 个月出现 HIV 抗体。HIV 抗体初筛结果阴性者或可疑者,半年后可进行

13、第二次检测,但不需要多次检测。HIV 抗体初筛结果阳性者,须进一步做确证试验。确证试验报告 HIV 抗体可疑的病人,应在 3 个月后进行复查。确证结果阳性者都具有 HIV 特异的带型,确认结果是可靠的。 5.3.2 P24 抗原检测 P24 抗原检测是诊断早期 HIV 感染的一种方法。HIV 感染者多数在感染 13 个月才出现 HIV 抗体,抗体出现之前的这个时期称为“感染后窗口期”。在窗口期,HIV 抗体是检测不到的。P24 抗原的检测有助于多数急性感染者血清 HIV 抗体阳转之前的诊断,大约可以使抗体窗口期缩短 1 周,因为估计检测 P24 抗原到检出 P24 抗体间隔只有 1 周时间。但

14、由于不是所有新近感染的人都可以检出 P24 抗原,加上该项检测费用较高,所以一般不作为常规诊断项目。 5.3.3 白细胞和淋巴细胞检测医生对 HIV 抗体确认为阳性者进行临床分期或治疗时,才需要做一些辅助性实验室检查,如白细胞和淋巴细胞检测。 AIDS 病人周围白细胞及淋巴细胞总数是下降状态,淋巴细胞的变化可用于评价机体免疫系统损害的程度,CD4 值对于评价 HIV 感染的病期及预后极为重要,特别是病程后期更为重要。 (1)WBC、Hb 下降。 (2)CD4T 淋巴细胞总数下降,200/mm3,或为 200500/ mm3。 (3)CD4/CD8 比值1(正常时,CD4/CD8 比值1)。 (

15、4)测定 2 微球蛋白,AIDS 病人明显增高。 5.3.4 PCR 检测 HIV 核酸 聚合酶链反应(PCR)是检测特定的 DNA 和 RNA 片段的非常敏感的方法。定量 PCR 技术是测定 HIV 载量、预测疾病进程的主要方法。尽管 HIV 和 PCR 检测有上述一些用途,但是它不能作为 HIV 感染的常规诊断方法,只能用于特殊情况下的早期 HIV 感染、判断婴儿 HIV 感染,以及血清学不确定结果的验证和补充。在 HIV 的基础研究如测定 HIV 载量、分析 HIV 基因的亚型和变异等方面,PCR 方法具有重要的用途。 |5.3.5 病毒分离 培养及分离 HIV 需要在特定的 P3 实验

16、室进行,且 HIV 的分离率在 30%60%,这项试验仅用于 HIV 株的保存和科学研究。 5.4 诊断原则艾滋病和 HIV 感染是因感染 HIV 引起人体产生以免疫缺陷为主要特征的慢性综合病症,流行病学资料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临床表现特异性不强,需与其他病因引起的类似症状相鉴别,但有些特殊的机会性感染和肿瘤可作为诊断和临床分期的指征。HIVAIDS 的诊断原则是以实验室检测为依据,结合临床表现和参考流行病学资料综合进行。5.5 艾滋病诊断标准:5.5.1 艾滋病病毒抗体阳性,又具有下述任何一项者,可为实验确诊艾滋病病人。(1)近期内(3-6 个月)体重减轻 10%以上,且持续发热达 38一个月

17、以上;(2)近期内(3-6 个月)体重减轻 10%以上,且持续腹泻(每日达 3-5 次)一个月以上。(3)卡氏肺囊虫肺炎(PCR)(4)卡波济肉瘤 KS.(5)明显的霉菌或其他条件致病感染。5.5.2 若抗体阳性者体重减轻、发热、腹泻症状接近上述第 1 项时,可为实验确诊艾滋病病人。(1)CD4/CD8(辅助/抑制)淋巴细胞计数比值1,CD4 细胞计数下降;(2)全身淋巴结肿大;(3)明显的中枢神经系统占位性病变的症状和体征,出现痴呆,辩别能力丧失,或运动神经功能障碍。5.6 治疗:应用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药物:叠氮胸苷(ACT) 、2,3-双脱氧肌酐(DDI) 、拉米夫定能干扰病毒 DNA

18、合成。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药物:德拉维丁、耐维拉平、赛科纳瓦、瑞托纳瓦、英迪纳瓦还有鸡尾酒疗法。5.7 预防:因现无艾滋病疫苗接种,实验室工作人员加强生物安全防范意识,规范操作,同时锻炼身体,增强机体免疫力,尽量避免暴露事件的发生。5.7.1 避免共用针筒 远离毒品。 切勿共用针筒注射毒品。5.7.2 减少血液接触 不少疾病,如艾滋病、乙型肝炎等都会透过血液传染,因此,但凡处理伤口:避免皮肤、眼睛或口腔接触到别人的血液。 先戴上用完即弃的胶手套,才替别人护理伤口。 5.7.3 防止母婴感染 做母亲的,只有确保自己没有染上 HIV,才能令婴儿免受感染。假如夫妇未能确定彼此是否带有病毒,在决定怀

19、孕前应先进 HIV 抗体测试。5.7.4 避免性滥,使用安全套。 6、实验室常规活动和非常规活动过程中的风险识别及风险控制风险识别 风险范围 性质 时限 发生概率降低风险措施 风险可接受性1.常规活动1.1 样品的接收与开启:由于打开盛装标本容器瞬间可能产生气溶胶。仅限于本实验室中等 很短 易发生 已建立HIV 抗体筛查实验室技术操作责任制度必须在生物安全柜中打开样本和加样。可接受|1.2 加样时操作不当污染容器外部产生气溶胶。1.3 废弃物处理不当,造成污染。1.4 样品运输过程中发生泄漏,造成污染。已制定HIV 抗体筛查实验室生物安全要求见附件。已制定 HIV 抗体筛查实验室废弃物处理和消

20、毒制度见附件。已制定 HIV 抗体筛查标本接收及运送标准操作程序 和HIV抗体筛查实验室筛查阳性本送检制度见附件。2.非常规活动2.1 进修实习人员参与实验活动。2.2 外来人员误入工作区域,被感染。仅限于本实验室中等 很短 较低 已制定实验室人员准入制度(见附件)可接受3.意外事故3.1 盛装标本容器破碎、溢出瞬间可能产生气溶胶。3.2 锐器如注射器、加样枪头误伤造成血液传播。仅限于本实验室严重 很短 较低 已制定HIV 抗体筛查实验室意外事故处理制度(见附件) 。已建立HIV 抗体筛查实验室职业暴露后的预防措施尽量减少锐器使用,用后要放入耐针剌、不渗漏的锐器盒中,避免误伤。可接受|4.已发

21、生实验室感染案例分析。美国曾报道有 16 例,云南省德宏州发生过 1 例经实验室暴露事故而感染。其中主要原因有工作人员被带有 HIV 的针头或玻璃损伤;或有伤口的部位接触到被含HIV 病毒血液标本感染。针剌暴露概率0.4%,粘膜暴露概率 0.1%;完整皮肤暴露概率为 0;一旦发暴露,应立即服用阻断艾滋病病毒传播的药物,可使被感染率降低 75。仅限于实验室极严重 很短 极低 本实验室已制定HIV 抗体筛查实验室生物安全要求 、 HIV 抗体筛查实验室意外事故处理制度和HIV 抗体筛查实验室职业暴露后的预防措施见附件。分析资料来源见本报告中:9、主要参考文献中的 9.11 和 9.12可接受5.设

22、施5.1 实验室分区不合理:无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的设置,可造成整个区域污染。仅限于本实验室严重 很长 极低 已根据全国艾滋病检测工作管理办法附件1艾滋病实验室的基本标准中对 HIV 实验室的要求分区设置。可接受6.设备6.1 生物安全柜: 6.1.1 送风口被物品阻挡、气溶胶不能被有效排出。6.1.2 生物安仅限于本实验室一般 很短 较低 已制定HIV 实验室级生物安全柜使用标准操作程序 (见附件)定期更换除菌滤膜,定期检测高效过滤器一旦有泄漏必须由可接受|全柜中的中效过滤器和高效过滤器,使用一段时间后就会被污染。6.2 酶标仪被污染。6.3 离心机:离心时离心管暴裂产生气溶胶。厂家处理

23、或更换。实验室中所使用的酶标仪、生物安全柜和移液器等强制检验校准仪器,已通过上级计量部门定期检测校准。 已建立酶标仪标准操作程序 、KA1000C 离心机标准操作程序(见附件)可使用封闭式的离心桶。7.人员岗位7.1 未经培训的技术人员,无证上岗。7.2 人员健康状况低下,易感性高。7.3 实验操作时个人防护装备不全或破损未及时更换。仅限于本实验室一般 很短 较低 已建立HIV 抗体筛查实验室检测人员管理与培训制度见附件。已建立人员健康监护管理程序和员工体检管理制度 (见附件) 。建有实验室安全防护制度和HIV 抗体筛查实验室人员安全保健制度见附件。可接受8.外来供应品需求8.1 检测试剂灵敏

24、度低,阳性漏检。8.2 检测未经灭活的质控品对仪器环境造成污染。仅限于本实验室一般 很短 较低 购买三证齐全,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试剂用于样本检测。要求用三证齐全已灭活的室内质控品,对外部室间质评标本按照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2009 进行。可接受|9.水、电、火灾及自然灾害。9.1 自来水管暴裂,污染物随水外泄。9.2 电源线破露造成触电。9.3 电器、电源老化,用火不当等发生火灾。9.4 发生地震等自然灾害。9.5 化学品安全。仅限于本实验室一般 很短 较低 已制订实验室火灾、水灾、地震自然灾害事故处置程序 、 意外事故处理管理程序 (见附件) 。已制定危险品管理程序见附件可接受10.误用1

25、0.1 样本误用:HIV 阳性标本被当作阴性标本使用。10.2 消毒剂误用:消毒时将不同浓度消毒液用错,达不到消毒效果。10.3 紫外线开启时人员不知情进入造成伤害。仅限于本实验室一般 很短 较低 已建立实验室安全保卫制度对保管阳性标本冰箱实行双人双锁,并设有明显的标识。已制定消毒剂配制标准操作程序对不同浓度都有明显的标识,并对消毒剂的使用做出明确规定。紫外线使用时,设使用置标识,防止误入。可接受11.恶意使用HIV 阳性标本被盗、被抢用于损害他人的恐怖活动。涉及范围较广很严重 很长 极低 制定实验室安全保卫制度对保管阳性标本的冰箱双人双锁,设有监控,一 但发生立即启动实验室生物安全应急预案可

26、接受|7、应急措施7.1 本实验室制定有实验室生物安全应急预案.组织健全,人员分工明确,一旦发生生物安全事故立即启动预案。7.2 实验室安全培训:每年请消防队警官做 1 次消防安全知识和自救知识培训。7.3 预防演练: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生物安全事故和水灾、火灾、自然灾害进行一次模拟演练。7.4 应急设施:设紧急濆淋装置、洗眼器各 1 个,是应对标本溅洒污染实验人员皮肤和眼睛而采取的应急措施。7.5 设有急救药箱,还配有二氧化碳灭火器等消防设施8、评估结论:为加强 HIV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保护实验室工作人员和公众的健康,所以对 HIV 抗体初筛实验室进行风险评估。在卫生部公布的人间传染的病原微

27、生物名录中将此病毒列为第二类病原微生物,属能引起人和灵长类动物发病逆转录病毒科的慢病毒属,根据名录的规定,未经培养的感染材料的操作可在 BSL-2 实验室进行。本实验室是按二级生物建设和装备的 HIV 抗体初筛实验室,应用 ELISA 方法进行血清 HIV 抗体筛查。本次评估是从 HIV 病毒生物因子的特性开始,并对实验室常规活动和非常规活动存在的风险和潜在的风险进行评估,并对所能产生的风险制定了相应的消除、减少或控制风险的管理措施和技术措施,并对所涉及的设施、设备、人员进行了评估,制定了一系列相应文件,已经将可知和未知的风险降到了可接受程度,实验室具备开展 HIV 抗体初筛的能力。9、.主要

28、参考文献9.1 倪语星,尚红.主编临床微生物学与检验.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9.2 叶应妩,王毓三主编.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9.3 贾文祥主编.医学微生物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9.4 耿贯一主编.流行病学(第四版).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9.5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 2009 年修订版9.6 丛黎明主编.二级生物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浙江文艺出版社,20089.7 许钟麟,王清勤主编.生物安全实验室与生物安全柜.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9.8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 242 号9.9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GB50346-20049.10 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 ,2002 年版9.11云南省德宏州 2004-2009 年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状况分析 中国艾滋病性病2011年第 2 期9.12 HIV 实验室生物安全 2011 (1).8.8(PPT )百度文库.荆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初筛实验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