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微生物作业题.doc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80997 上传时间:2018-11-04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畜牧微生物作业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畜牧微生物作业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畜牧微生物作业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畜牧微生物作业题.doc(1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畜牧微生物作业题(一)一、填空题1细菌的基本外型比较简单,仅有(球)状、 (杆)状和(螺旋)状。2测量细菌大小的计量单位是(微米(或m) ) 。观察细菌使用的是(光学)显微镜。使用的物镜是(油镜) 。3革兰氏阳性菌细胞壁较( 薄) ,其主要化学成分主要是(肽聚糖 ) ,革兰氏阴性菌内毒素的主要成分是(类脂A ) ,存在于(脂多糖(或LPS) )中。4有些细菌具有( 荚膜)、 ( 鞭毛) 、 ( 纤毛(或菌毛、伞毛、柔毛) )和(芽孢 )等特殊结构。5产生荚膜或粘液层的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形成(光滑型(或S) )菌落,失去荚膜后形成(粗糙型(或R) )菌落。6根据纤毛的功能可将纤毛分为(普通纤

2、毛) 、 (性纤毛) 。7细菌生长繁殖需要5大营养物质它们是(水 ) 、 ( 碳素) 、 (氮素 ) 、 (无机盐 )和( 生长因素) 。8根据细菌对碳素营养利用的能力不同,可以把细菌分为(自养)菌和(异养 )菌,根据6细菌获得能量的方式不同可分为(光能)菌和(化能 )菌。9病原性细菌在其生长繁殖的(对数 )期致病性最强,在(稳定 )期代谢产物积累最多。细菌以(二分裂)方式进行无性繁殖。10原核型细胞微生物除细菌和蓝藻类外还包括(螺旋体 ) 、 (霉形体 ) 、 ( 立克次氏体) 、 ( 衣原体) 、 ( 放线菌) 。二、选择题1.观察细菌时使用的物镜放大倍数为( D )A 10倍 B 20

3、倍 C 40倍 D 100 倍2. 下面属于单染色方法的有( B )A 革兰氏染色 B 美蓝染色 C 抗酸染色 D 姬姆萨染色3. 实践中常用下列哪种培养基进行分离培养( A )A平板培养基 B斜面培养基 C高层培养基 D斜面高层培养基4. 下面不属于细菌特殊构造的有( C )A荚膜 B 芽孢 C中介体 D纤毛 E鞭毛5. 细菌的四个生长时期内致病性最强的在哪一时期( B )A 迟缓期 B 对数生长期 C 稳定期 D衰亡期三、概念1微生物:是指个体微小,通常须借助显微镜才能看见的生物类群的总称。2芽胞:部分杆菌、个别种类球菌在生长发育的某一阶段,可以在菌体内形成一内生孢子,称为芽胞。3光能异养

4、菌:少数细菌体内含有细菌叶绿素,也能利用光合作用取得能量,可成为光能异养菌。4化能异养菌:异养菌绝大多数是从氧化有机化合物取得能量的,称为化能异养菌。5菌落与菌苔:单个细菌在适宜的固体培养基表面或内部,经过一定时间的培养后,繁殖出数量巨大的菌体,形成一个肉眼可见的、有一定形态的群体,称为菌落。菌落互相连接成片,称为菌苔。 6细菌的双命名法:既有署名家中明,第一个词为属名,用拉丁文或拉丁化的名词,斜体,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第二个词为种名,用拉丁文或拉丁化的形容词或名词所有格。四、问答1、微生物的概念及微生物的类型?(1)微生物是指个体微小,通常须借助显微镜才能看见的生物类群的总称。 ;(2)微生物

5、按核的类型和个体形态,微生物界划分为三大类型:原核微生物 个体为单细胞,含DNA和RNA,DNA分子在细胞质中未形成细胞和结构。原核微生物包括细菌、螺旋体、支原体、衣原体和蓝藻类。真核微生物 个体为单细胞或多细胞,含DNA和RNA,DNA分子在完整的细胞核内。真菌、大多数藻类和原生动物属于真核微生物。非细胞型微生物 个体不呈细胞结构,仅含一种核酸(DNA和RNA)与蛋白质构成简单的颗粒,必须在宿主细胞内才能增殖;或具有传染性的蛋白颗粒。病毒、亚病毒因子属于这种类型。2、微生物学的概念,微生物学的发展阶段,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贡献?(1)微生物学是研究微生物形态,结构,生理,遗传变异,生态分布,分类

6、,与人类、动植物相互关系的科学。 (2)微|生物学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初期形态学阶段 这一阶段从17世纪中后期起至19世纪中期,约经历了200年。1676年吕文虎克用自制的放大200倍的简单显微镜首次观察到了细菌。生理学与免疫学发展阶段 这一阶段从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期,约经过50年。1861年,法国学者巴斯德以著名的弯颈瓶试验,首次揭示灭菌肉汤的腐败变质是由微生物作用引起的。现代微生物学发展阶段 20世纪40年代以来,随着生物学、遗传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电子计算机等理论和技术的迅速发展,推动了微生物学研究迅速深入发展,微生物学更成为整个生命学科中发展最快的前沿学科。3、细菌的基本外形

7、有哪几种?每种外形的细菌都有哪些排列?(1)细菌的外形有三种:球状、杆状、螺旋状(2)各种外形的细菌排列方式:球菌 多数球菌呈球形,亦有呈椭圆似肾形、豆形。按期分裂的方向及分裂后彼此相连的情况,又可分为:双球菌、链球菌、四联球菌、八叠球菌和葡萄球菌。杆菌 一般呈正圆柱形,也有近似卵圆形的,菌体多数平直,亦有稍弯曲的。只有一个与长轴相垂直的横分裂方向,多数杆菌分裂后彼此分离散在称为单杆菌;有些分裂后两两相连成为双杆菌;有的分裂后多个相连成立安装成为链杆菌;少数杆菌分裂后呈铰链样粘连,形成八字形或栅栏样排列。螺形菌 菌体弯曲或呈螺旋状,两端钝圆或呈尖突状。又可分为弧菌和螺菌。4、细菌的基本结构包括

8、哪几部分?各自的功能?(1)细菌基本结构的名称:细菌细胞都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体等基本结构。 (2)基本结构的主要功能:细胞壁主要功能是保持细菌一定的外形,保护细菌免受外界渗透压和有害物质的损害,并与细菌的致病性、抗原性、对噬菌体和药物的敏感性以及革兰染色反应特性等密切相关。细胞膜的功能与真核生物细胞膜相似,参与细菌细胞的呼吸、能量代谢、生物合成,细菌内物质转运、交换等,细胞膜受损伤细菌将死亡。细胞浆功能通常指细菌细胞膜内包含的除合体外的所有物质,主要成分是水、蛋白质、类脂质、多糖、核酸和少量无机盐类等,具有明显的胶体性质,含有许多酶系统、核蛋白体、内含物及质粒,是细菌各种物质贮存、

9、合成、代谢的场所。核体功能细菌核体DNA分子包含的基因很多,控制细菌的生长繁殖和遗传变异。 ,核蛋白体功能是细菌合成蛋白质的场所,其作用与真核细胞的核糖体相同,内含物功能有的细菌细胞质内有不同的内含物。5、细菌的特殊结构包括哪几部分?有何功能?(1)细菌特殊结构:有些细菌在一定条件下还可产生荚膜、鞭毛、菌毛、芽孢等特殊结构。 (2)特殊结构的主要功能:荚膜功能具有保护细菌的功能。鞭毛功能有收缩性能,当有节律的收缩时,可引起细菌运动,是细菌的运动器官。菌毛功能分为普通菌毛和性菌毛,某些致病性细菌通过普通菌毛牢固地附着于动物消化道、呼吸道和泌尿生殖道等黏膜上皮细胞表面,生长繁殖,发挥致病作用,这些

10、菌毛是一种毒力因子,也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性菌毛是由携带一种致育因子的质粒编码产生的, ,也是细菌表面与噬菌体吸附的受体。芽孢功能是某些细菌抵抗不良环境条件以保存生命的一种休眠状态。6、说明革兰氏阳性菌与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结构的差异,并解释革兰氏染色的机理。(1)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主要结构成分的差异:革兰氏阳性菌的细胞壁较厚,达1580mm。其化学成分主要是肽聚糖,站细胞壁总成分的40%95%,形成1550层的聚合体。此外,还有磷壁酸、多糖和蛋白质等。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较薄,其结构和成分较复杂,由外膜与周质间隙组成,无磷壁酸。外膜由脂多糖、磷脂、外膜蛋白质和脂蛋白等组成,脂多糖位

11、于最外层,其中的类脂A是革兰氏阴性菌内毒素的主要成分。周质间隙是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外膜与细胞膜之间狭窄的空隙,其中含有一薄层肽聚糖以及蛋白酶、核酸酶、肽聚糖合成酶、结合蛋白和受体蛋白等多种周质蛋白。 (2)革兰氏染色机理:1.革兰氏染色法, (1)草酸铵结晶紫染色:在已干燥、固定好的抹片上,滴加草酸铵结晶紫染色液,经12min,水洗。这时细菌都染成紫色。 (2)碘溶液助染:加碘溶液于抹片上,作用13min,水洗。这时细菌都呈更深的紫色。 (3)95%酒精脱色:加95%酒精于抹片上,可见标本中一些紫色染料脱出、直至紫色染料不在脱出(时间因细菌抹片厚薄不同而异,大约30s至1min) ,水洗。这时

12、有的细菌原染上的紫色被脱去,呈无色;有的细菌原染上的紫色脱不了,仍保持紫色。 (4)复染:加碱性复红液(或沙黄液或稀释石碳酸复红液)复染1030s,水洗。这时已脱色的细菌复染成红色,未脱色的细菌呈蓝紫色。 (5)油镜观察:将染好的片用滤纸盖上吸干或烘干,油镜观察,呈蓝紫色的细菌为革兰氏阳性菌,呈红色的为革兰氏阴性菌。2.革兰氏染色原理:G菌的细胞壁中含有较多易被乙醇溶解的类脂质,而且肽聚糖层较薄、交联度低,故用乙醇或丙酮脱色时溶解了类脂质,增加了细胞壁的通透性,使初染的结晶紫和碘的复合物易于渗出,结果细菌就被脱色,再经石炭酸复红或沙黄复染后就成红色。G+菌细胞壁中肽聚糖层厚且交联度高,类脂质含

13、量少,经脱色剂处理后反而使肽聚糖层的孔径缩小,通透性降低,因此细菌仍保留初染时的颜色。7、培养真菌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1.真菌生长繁殖的基本营养需要:真菌生长繁殖的基本营养需要和细菌相似,绝大多数为异养菌。对营养要求不严一般|只要供给适当的碳水化合物和无机氮或有机氮就可以良好的生长繁殖。2.温度:大多数真菌的最适生长温度范围为2030。但不同类的真菌对温度要求也不同。一般真菌在0以下停止生长,但并未死亡。也有一些真菌能在0以下生长繁殖,引起冷藏畜禽产品的败坏。而哺乳动物消化道的真菌在37时生长的最好。3.氧气:绝大多数真菌具有需氧呼吸的特点,培养它们时需充足的氧气;有些是兼性厌氧菌,少数是严格

14、厌氧菌。4.湿度与渗透压:真菌适宜生长在潮湿的环境里。某些真菌能生长在炼乳、果酱中,它们耐高渗透压,还有一些真菌,可以在稀薄的溶液中生长。5.PH:大多数真菌喜生长在酸性环境中,他们在pH36之间生长良好,而在pH1.510.0之间也可以生长。8、细菌细胞内外交换物质的方式及其特点?1.单纯扩散:细胞膜两侧的物质靠浓度差,通过细胞膜上含水小孔进行的分子扩散。不需要消耗能量,不是细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方式。水、氧气、二氧化碳、乙醇、甘油、Na及某些脂肪酸、氨基酸等可通过此方式进出细菌细胞。2.促进扩散:某些单糖、氨基酸、维生素或无机盐等先与细菌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特异结合,然后被转运至细胞内。载体

15、蛋白的结合转运具有特异性的选择性,也不需要能量,转运物质的速率也决定于细胞膜两侧的浓度差。3.主动运输:与促进扩散一样,转运的物质需要与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特异结合,能将特异结合的物质“泵”进浓度高的细胞内,因而需要消耗能量。这是细菌吸收营养物质的一种主要方式。4.基团转位:主要是厌氧型和兼性厌氧型细菌中具有一个复杂的转运系统,主要用于糖、脂肪酸、核苷、碱基等的运输。这些物质在运输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也有特异性载体蛋白参与,需要能量,这种方式可使物质源源不断地输入细胞内。畜牧微生物作业题(二)一、填空题1放线菌是界于(细菌)和(真菌)之间的一群单细胞微生物,主要用于(抗生素)的生产。2霉形体又称

16、(支原体) ,是界于(细菌)和(立克次氏体)之间的单细胞微生物3立克次氏体是一类介于( 细菌)和( 病毒)之间的单细胞原核微生物,以( 二等分裂)法繁殖。4细菌的命名采用(双命名)法,第一个词为(属)名,第二个词为(种)名,中文译名则正好相反。5世界上应用比较广泛的细菌分类系统手册是(伯吉氏系统细菌学手册 ) 。6霉菌的菌丝按结构分为(无隔)菌丝和(有隔)菌丝;按功能分为(营养)菌丝、 (气生)菌丝和(繁殖)菌丝。7霉菌的无性繁殖可产生无性孢子有(芽孢子) 、 (节孢子) 、 (厚垣孢子) 、 (分生孢子) 、 (孢子囊孢子) 。8青霉的无性孢子为( 小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其典型形状为(扫帚

17、) ;曲霉的无性孢子为(大分生孢子 )分生孢子,其典型形状为( 球) 。9担子菌在发育过程中形成三种性质不同的菌丝体,分别为(单核菌丝 ) 、 ( 双核菌丝)和(结实性双核菌丝 ) 。在此过程中可以产生一种特殊的结构为( 锁状联合) 。二、选择题1.选择下列物品的相应灭菌方法接菌环( B ) ;包装好的平皿( F ) ;外科手术器械( E ) ;糖培养基( D ) ;牛奶( C ) ;普通培养基( A ) ;A 高压蒸汽灭菌法 B 火焰灭菌法 C 巴氏消毒法 D 流通蒸汽灭菌法 E 煮沸法 F 热空气灭菌 G紫外线消毒法2.青贮饲料中起主导作用的微生物是( C )A.酵母菌 B.肠杆菌 C.乳

18、酸菌 D.丁酸梭菌3.下列哪种微生物可严重影响青贮饲料的品质( D )A.酵母菌 B.肠杆菌 C.乳酸菌 D.丁酸梭菌4.限制秸秆利用率的主要因素是( C )A.纤维素 B.半纤维素 C.木质素 5.正确放置鲜蛋的方法是( D )A.到放 B.斜放 C. 小头向上 D.大头向上三、概念1大肠菌群:是指一群在37培养24h能分解乳糖产酸产气、需氧和兼性厌氧的革兰阴性无芽孢杆菌,包括大肠杆菌属、枸橼酸菌属肠杆菌属、克雷伯菌属中的一部分和沙门菌属肠道亚种的细菌。2内毒素是存在于革兰阴性菌细胞壁最外层的结构成分(脂多糖) ,只有细菌细胞死亡、自溶或被人为地破坏时,才释放|出来。3外毒素是某些病原菌(主

19、要是革兰阳性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并分泌到菌体外的有毒性的蛋白质。4类毒素:外毒素经0.3%0.5%甲醛溶液处理一段时间后可脱去毒性, ,但仍保留良好的抗原性,称为类毒素。5温和性噬菌体: 有的噬菌体感染菌体后,并不复制,也不使细菌细胞裂解,而是将其核酸整合到细菌细胞染色体中去,随着细菌的繁殖,噬菌体的核酸也复制遗传下去,可能到某一世代,才使细菌细胞裂解,这种噬菌体称为温和性噬菌体。6病毒复制:病毒自身没有完整的生物合成系统,只能依靠宿主生活细胞,在病毒基因组控制下合成病毒核酸和蛋白质,并装配为成熟的子代病毒,释放出细胞,再感染其他易感活细胞,病毒的这种增殖方式称为复制。四、问答1为什么厌氧

20、菌在有氧环境下不能生长?所有微生物在有氧环境中O2可转变极微量的氧的自由基(即超氧阴离子) ,超氧阴离子有很强的细胞毒作用,能直接破坏菌体的细胞膜。好氧和耐氧微生物中有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在两种酶的作用下可时毒害性很强的超氧阴离子转变为无害的氧,保护细胞不受氧代谢的毒害作用。而厌氧微生物不具有上述酶类,不能分解超氧阴离子和过氧化氢的毒害作用,因此不能在有O2条件下生长。2细菌的生长曲线分哪几期?有何意义?各期有何特点?1.分四期(1)迟缓期:此期内细菌逐渐适应新的环境,合成增加,菌体增大,细菌数量不增加,碱性染色反应较好,对消毒剂和其他有害物有高度敏感性。 (2)对数期:此期内的菌体生

21、命力强,繁殖速度最快,细菌数以几何级数增加;菌体形态、大小、染色反应均较一致,对不良理化因素和抗菌药物敏感。该期内的病原菌致病力最强。此期内的细菌最适合留作“种子” 。 (3)稳定期:这一时期因营养的消耗,代谢产物的积累等,细菌繁殖速度下降,死亡增多,新生菌数约等于死亡菌数,繁殖与死亡近乎平衡,形态及生理形状常有改变,革兰阳性菌可染成阴性,毒素等代谢产物此时期积累多。 (4)衰亡期:细菌开始大量死亡,死菌数超过活菌数,细菌如不移植至新的培养基,最后将全部死亡。形态上常出现衰老型、退化型或自溶,染色不一致。2.意义:在不同时期中,细菌的繁殖速度不同,形态和生理特性(包括外形、大小、染色反应、发酵

22、活力、代谢产物、抵抗力等)也有变化。了解这种规律,对培养、观察、利用和控制细菌是有意义的。3培养基有哪些种类?各有何用途?(1)培养基是人工配制的基质,含有细菌等生长繁殖所必需的营养物质,常用于分离、培养、鉴定和研究细菌等微生物。(2)培养基的种类:按营养成分分基础培养基及营养培养基前者是由牛肉浸液加适量的蛋白胨、NaCl、磷酸盐,pH调至7.47.6而成,用于培养对营养要求不高的细菌,并用于制备营养培养基。在基础培养基中添加葡萄糖、血液或血清等,即为营养培养基用于对营养要求较高的细菌。按形态分为固体培养基、半固体培养基及液体培养基三类。基础培养基和营养培养基若不加凝固剂即为液体培养基,常用于

23、细菌的扩增培养。在液体培养基中加1%2%的琼脂,煮沸融化,冷却至3840后即凝固成固体培养基,用于细菌的分离、纯化及生物活性检测。正是有了固体培养基,才能进行细菌的纯化及鉴定种类繁多的细菌。若向液体培养基中加0.5%琼脂则为半固体培养基,可做穿刺接种以观察细菌动力等。按照培养基的特殊用途分为鉴别培养基、选择培养基、厌氧培养基。4细菌是如何分类、命名的?(1)细菌分类:细菌的传统分类按细菌的表型进行,分类单元为界、门、纲、目、科、属、种,种以下为亚种、变种、型和菌株。世界公认的权威细菌鉴定分类系统是伯吉氏系统细菌学手册 (2)细菌命名:按国际细菌命名法规定,细菌的学名也采用“双名法” ,即由署名

24、加种名,第一个词为属名,用拉丁文或拉丁化的名词,斜体,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第二个词为种名,用拉丁文或拉丁化的形容词或名词所有格,斜体,小写;写微生物的学名时,第一个署名只写开头一个或几个字母。细菌学名的中文译名则相反,种名在前,属名在后。5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细胞构造和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相比有何异同?原核生物的细胞核没有核膜,即没有真正的细胞核;细胞器略有分化,只具有一种成形的细胞器,即核糖体;DNA上不含蛋白质成分;原核细胞都有细胞壁,细胞壁的成分与真核植物的细胞壁成分不同,其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磷壁酸、脂多糖、脂蛋白及类脂;原核细胞不能进行有丝分裂。真核生物是一大类细胞核具有核膜,能进行有

25、丝分裂,细胞质中存在线粒体或同时存在叶绿体等多种细胞器的生物。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相比,其形态更大,结构更为复杂,细胞器的功能更为专一。真核细胞已发展出许多由膜包围着的细胞器,如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等,更重要的是,它们已进化出有核膜包裹着的完整细胞核,形成了双链DNA与组蛋白密切结合的染色体。|6酵母菌、霉菌和藻类的繁殖方式有哪些?(1)酵母菌的繁殖方式:1.芽殖:酵母菌的出芽繁殖,首先是在成熟的细胞(称母细胞)上长出一个称为芽体的突起,随后细胞核分裂成两个核,一个留在母细胞,一个与其他细胞物质一起进入芽体;当芽体逐渐长大,基部收缩,到一定时间自母细胞脱落,以后可继续成长,再行出芽繁殖产生新

26、个体。2.横分裂:繁殖酵母不能出芽繁殖,无性繁殖是以横分裂法进行,方法与细菌分裂相似。3.子囊孢子形成:或经两性细胞的结合行有性结合或有性繁殖或不经两性细胞的结合而行孤雌生殖。 (2)霉菌的繁殖方式:1.无性繁殖:是指不经过两性细胞的结合而形成新个体的过程。所产生的孢子叫做无性孢子。大多数霉菌是通过无性孢子来进行繁殖的,如芽孢子、节孢子、厚垣孢子、孢子囊孢子、分生孢子,这些孢子萌发后形成新的个体。2.有性繁殖:霉菌的有性繁殖是经过两性细胞结合(质配和核配)后,产生一定形态的孢子来实现的,这种孢子叫有性孢子。包括合子、卵孢子、接合孢子和子囊孢子4种类型。 (3)藻类的繁殖方式:单细胞藻类以二分裂

27、法繁殖。多细胞藻类一般以产生游动孢子和配子的方法进行繁殖。7真菌的生长繁殖条件是什么?1.真菌生长繁殖的基本营养需要:真菌生长繁殖的基本营养需要和细菌相似,绝大多数为异养菌。对营养要求不严一般只要供给适当的碳水化合物和无机氮或有机氮就可以良好的生长繁殖。2.温度:大多数真菌的最适生长温度范围为2030。但不同类的真菌对温度要求也不同。一般真菌在0以下停止生长,但并未死亡。也有一些真菌能在0以下生长繁殖,引起冷藏畜禽产品的败坏。而哺乳动物消化道的真菌在37时生长的最好。3.氧气:绝大多数真菌具有需氧呼吸的特点,培养它们时需充足的氧气;有些是兼性厌氧菌,少数是严格厌氧菌。4.湿度与渗透压:真菌适宜

28、生长在潮湿的环境里。某些真菌能生长在炼乳、果酱中,它们耐高渗透压,还有一些真菌,可以在稀薄的溶液中生长。5.PH:大多数真菌喜生长在酸性环境中,他们在pH36之间生长良好,而在pH1.50.0之间也可以生长。8病毒与其它微生物比较,重要的的特征是什么?(1)病毒颗粒非常微小,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2)病毒颗粒主要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每一种病毒只含一种核酸,或RNA或DNA。 (3)病毒不是以二分裂方式繁殖,只能在活的宿主细胞内复制新的子代病毒。 (4)除利福平可抑制痘病毒复制外,其他抗生素对病毒的作用都不大。 (5)干扰素可抑制多数病毒的复制。9叙述病毒的增殖过程?(1)病毒增殖:病毒完

29、全不同于其他微生物的繁殖方式,只在活细胞内增殖。病毒自身没有完整的生物合成酶系统,只能依靠宿主活细胞,在病毒基因组控制下合成病毒核酸和蛋白质,并装配为成熟的子代病毒,释放出细胞,再感染其他易感活细胞,病毒的这种增殖方式称为复制。 (2)病毒增殖的五个阶段:1.吸附:病毒首先吸附在易感细胞上。这一过程又分两步:先是在有Ca、Mg阳离子存在的条件下,病毒粒子与细胞发生随机静电吸附。此阶段吸附是非特异的、可逆的。接着,病毒粒子特异地吸附到宿主细胞表面,这是病毒粒子的表面分子,完成这一步的病毒吸附是牢固的,非可逆的。2.侵入:病毒吸附在宿主细胞膜后,进入细胞内,称为侵入或穿入。不同种类的病毒侵入细胞的

30、方式不同。多种病毒是通过细胞膜吞入,称为病毒胞饮,形成含病毒的内吞小体,无囊膜的病毒粒子从内吞小体中释放进入细胞质;有囊膜的病毒,其囊膜与内吞小体的细胞膜融合,核衣壳释放到细胞质中。有的病毒在吸附后,其病毒囊膜与宿主细胞发生融合,囊膜留在细胞外面,核衣壳进入细胞质内。有些病毒在进入的过程中同时脱壳。3.脱壳:病毒进入细胞后,迅速在蛋白水解酶的作用下,脱掉衣壳,释放出核酸,称为脱壳。在细胞核内增殖的DNA病毒,可在其核衣壳未被完全脱壳的情况下,核酸通过核孔进入核内。不同病毒从吸附至脱壳所需的时间从数分钟至数小时不等。4.生物合成:各类病毒的生物合成基本上均按下列步骤进行:(1)由亲代病毒早期转录

31、mRNA。 (2)由早期mRNA翻译“早期蛋白” ,这些早期蛋白是病毒复制需要的,此外还有控制宿主蛋白质和核酸合成的调控蛋白等。 (3)在“早期蛋白” (酶)等作用下,亲代病毒核酸复制子代病毒核酸。由于各种病毒核酸类型及股数不同,核酸复制过程各有差异。 (4)主要由子代核酸晚期转录mRNA,在翻译为“晚期蛋白” 。晚期蛋白主要为子代病毒的衣壳蛋白、酶类以及在病毒装备阶段起作用的非结构蛋白等。5.装配和释放:病毒核酸与蛋白质合成完毕后,多数DNA病毒在细胞质内合成的结构蛋白迁移到胞核内,与在胞核内合成的病毒DNA装备成核衣壳,RNA病毒几乎都在细胞内装配形成核衣壳。有囊膜的病毒,形成核衣壳后,通

32、过细胞核膜或细胞膜时获得囊膜,并以“出芽”的方式释放。有些病毒,很少释放出细胞外,它们通过细胞间桥或细胞膜融合,在细胞间传播。大多数无囊膜病毒在宿主细胞内装配成核衣壳后,即为成熟的病毒颗粒,它们通过宿主细胞破裂的方式释放出来。10人工培养病毒的方法有哪些?各有何特点及用途?(1)鸡胚培养法:鸡胚培养病毒具有简单、方便、经济的特点。可进行病毒分离、鉴定、也可增殖大量的病毒,制备抗原或疫苗。 (2)细胞培养法:比鸡胚法更经济、效果更好、用途更广。可用于多种病毒的分离、增殖、病毒抗原或疫苗|制备、中和试验、病毒控斑(数量)测定及克隆纯化等。(3)实验动物培养法:这是一种古老的方法,可用于病毒病原性的

33、测定、疫苗效力试验、疫苗生产、抗血清制备及病毒性传染病的诊断等。实验动物难于管理、成本高、个体差异大,所以许多病毒的培养已由细胞培养法或鸡胚培养法代替。11什么是病毒的干扰?是怎样产生的?(1) 病毒干扰现象:一种病毒感染动物机体(或细胞)后,能产生抑制他种病毒再感染的作用,这种现象称为病毒的干扰现象。干扰现象发生的原因,可能是干扰病毒先占据或损坏了易感细胞上能为被干扰病毒吸附的受体;或者在细胞内复制时,先占用了有关的细胞组成和代谢功能或复制部位,使被干扰病毒不能利用。 (2)干扰素:几乎所有的细胞受病毒感染后,都可被诱导合成分泌一种小分子的糖蛋白,这种蛋白具有干扰病毒复制的作用,称为干扰素。

34、按产生细胞及性质不同,干扰素基本分3型:干扰素干扰素干扰素。干扰素产生后可扩散到附近细胞,也可进入血流,带至全身。当干扰素被吸收进入未感染的细胞后,能诱导细胞产生另一种具有抑制病毒复制作用的蛋白质,称为抗病毒蛋白,阻止病毒mRNA的翻译,从而可抑制多种病毒(无论是DNA病毒或RNA病毒)在细胞内的复制。因此,干扰素对病毒的干扰具有广谱作用。12什么是噬菌体及其分类,有何意义?(1)噬菌体:感染细菌、支原体和螺旋体的病毒统称为噬菌体。 (2)噬菌体的分类:分为温和性噬菌体和烈性噬菌体,增殖后能使细菌细胞裂解的噬菌体称为烈性噬菌体。有的噬菌体感染菌体后,并不复制,也不使细菌细胞裂解,而是将其核酸整

35、合到细菌细胞染色体中去,随着细菌的繁殖,噬菌体的核酸也复制遗传下去,可能到某一世代,才使细菌细胞裂解,这种噬菌体称为温和性噬菌体。 (3)意义一种噬菌体只对相应种类的细菌、支原体或真菌发生特异性感染和寄生,故可利用噬菌体鉴定细菌和治疗细菌性疾病,但在抗生素生产和其他发酵工业中,也可因噬菌体感染发酵菌而造成危害。13什么是亚病毒,包括哪些,各有何特点?(1)亚病毒概念及种类:亚病毒是个体更微小,结构和化学组成更简单,具有感染性的致病因子,又称为亚病毒因子。包括卫星因子、类病毒和朊病毒。 (2)特点:(一)卫星因子:是必须依赖宿主细胞内共同感染的辅助性病毒才能复制的核酸分子,有的卫星因子也有外壳蛋

36、白包裹,这些又称卫星病毒。它是一种单股DNA病毒,在宿主细胞内复制时必须有腺病毒和孢疹病毒的辅助。 (二)类病毒:是一类感染植物引起病害的感染因子。它们的结构只有单股环状的RNA分子,没有蛋白质外壳,RNA的基因组很小,不编码任何蛋白质,复制必须完全依赖宿主细胞的酶系统,复制过程只是RNARNA的直接转录。因为这类感染因子的结构、性质与常规病毒不同,称为类病毒。 (三)朊病毒:是一类人感染人类与哺乳动物、引起亚急性海绵样脑病的感染因子,它们的结构主要是蛋白质,尚未确切证实是否含有核酸,故目前定名为朊病毒,或蛋白侵染因子。朊病毒是细胞正常蛋白变构后形成的具有感染性的蛋白。对各种抗菌药物、消毒药物

37、、不利理化因素都不敏感,无免疫原性,不引起宿主的免疫应答,也不诱导干扰素。畜牧微生物作业题(三)一、填空题1(核酸)和(衣壳)统称为病毒的核衣壳。2病毒的基本结构包括(核酸)和(衣壳) ,有的病毒在最外面还包有一层或几层(囊膜) 。3动物病毒中最大的病毒是(痘病毒) ,最小的病毒是(圆环病毒) 。测量病毒大小的计量单位是(纳米(或nm) ) 。4病毒的复制过程包括(吸附 ) 、 (穿入 ) 、 ( 脱壳) 、 ( 生物合成)和(组装和释放 )五个连续的过程。5噬菌体根据被其感染的细菌是否可以被裂解可分为(烈性 )噬菌体和( 温和性)噬菌体。6目前亚病毒包括(卫星因子 ) 、 (类病毒 )和(朊

38、病毒 ) 。二、概念1干扰素:几乎所有的细胞受病毒感染后,都可被诱导合成分泌一种小分子的糖蛋白,这种蛋白具有干扰病毒复制的作用,称为干扰素。2抗原:是指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中的免疫细胞发生免疫应答,产生免疫产物(效应细胞或抗体) ,或者能与免疫产物发生特异性反应的物质。3抗体:机体受到抗原刺激后,由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增殖分化为浆细胞,由浆细胞合成分泌于体液中的免疫球蛋白。4免疫调理作用:IgG的Fab与细菌或靶细胞(病毒感染细胞、肿瘤细胞)特异结合后,Fc段可与吞噬细胞的Fc受体结合,可加强吞噬细胞对细菌的吞噬和消化。5ADCC作用:即抗体依赖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指具有杀伤活性的细胞如NK细

39、胞通过其表面的Fc受体识别结合与靶抗原|上的抗体的Fc段,直接杀伤靶抗原。6人工主动免疫:通过人为的给动物接种疫苗,使动物机体主动产生免疫应答获得免疫力,称为人工主动免疫。7天然被动免疫 :给母畜母禽进行人工主动免疫后,幼雏从母畜的初乳(幼禽从卵黄)获得母源抗体而获得免疫力,称为天然被动免疫。三、问答1哺乳动物体内正常菌群的意义?消化道的微生物区系也称为正常菌群。在正常情况下,区系中的各种微生物在种类、数量及栖居部位等方面,在微生物之间以及它们与宿主动物之间,处于一个相互依从、相互制约的理想的动态平衡,这种平衡是宿主动物保持健康和发挥正常生产性能的必要条件,具体表现在在营养、免疫和拮抗三个方面

40、。 (1)营养:消化道的正常菌群在消化道获取营养的同时,通过对日粮特别是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等的消化和代谢,合成有利于动物吸收和利用的养分,促进动物生长。另外,消化道中的正常菌群还有助于破坏饲料中某些有害物质并防止其吸收。 (2)免疫:正常菌群对其宿主机体免疫器官提高免疫功能方面有重要的作用。 (3)拮抗:消化道的正常菌群对非正常菌群的侵袭具有很强的屏障作用和拮抗作用。2说明瘤胃微生物是如何消化粗纤维的?粗纤维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在瘤胃中饲料的粗纤维成分,各种纤维素和半纤维素,首先经瘤胃微生物产生的酶降解成各种单糖,然后立即被微生物吸收并进行代谢,最终产生

41、挥发性脂肪酸,被动物利用。出了代谢产生挥发性脂肪酸,瘤胃微生物还利用饲料降解产生的单糖和双糖合成糖原,储存于微生物体内,待其进入小肠被消化后,这种糖原又可被利用作为动物体的葡萄糖来源之一。乳牛吸收入血液的葡萄糖约有60%被利用来合成牛乳。3瘤胃如何消化蛋白质? 瘤胃微生物能产生多种蛋白酶和肽酶,饲料蛋白质经过这些酶的作用水解成肽和氨基酸其中一些氨基酸又进一步降解为有机酸、氨和二氧化碳另一方面,瘤胃微生物利用水解生成的和饲料来源的氨、一些简单肽类和游离氨基酸,合成微生物蛋白质。当这些微生物转移到皱胃和小肠时,它们的细胞蛋白质被消化、吸收、利用。因为瘤胃微生物既能水解饲料蛋白质合成氨,又能利用氨合

42、成蛋白质,因此对反刍家畜的蛋白质供给具有调节作用。可通过添加尿素或铵盐来提高瘤胃微生物合成蛋白质的能力,通过化学处理使优质饲料蛋白质不易被瘤胃微生物分解从而得到保护,待进入小肠后在被消化吸收,因此可提高饲料蛋白质的利用效率。4瘤胃微生物的种类及其作用?(一) 瘤胃微生物的种类:(1)瘤胃细菌:种类很多,一般按其作用归类。有分解纤维素的、发酵淀粉和糖类的、合成蛋白质的、合成维生素的。 (2)瘤胃产甲烷菌:是严格厌氧菌,其细胞壁革兰染色呈阳性或阴性,细胞壁为假胞壁质、异多糖或蛋白质,不含胞壁酸、二氨基庚二酸或磷壁酸,脂肪是甘油醚。 (3)瘤胃厌氧真菌:瘤胃中具有大量厌氧真菌菌丝体和游动孢子。瘤胃真

43、菌在瘤胃中经过长期进化一直定居在瘤胃中,是严格厌氧的微生物,没有线粒体,不能通过呼吸产生能量,但能通过供氢体产生能量,同时产生氢气。具有降解纤维和半纤维的能力,有的还具有降解淀粉、蛋白质的能力。 (4)瘤胃原虫:瘤胃中存在的原虫虽然在数量上比细菌少得多,但体积大,故其总体积可与细菌相当。 (二)瘤胃微生物的作用:(1)粗纤维的消化:粗纤维是反刍家畜粗饲料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决定粗饲料消化率的主要因素,由于反刍家畜自身不分泌能降解粗纤维的酶,因此瘤胃微生物产生的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对反刍家畜粗饲料的消化非常重要。粗纤维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在瘤胃中饲料的粗纤维成分

44、,各种纤维素和半纤维素,首先经瘤胃微生物产生的酶降解成各种单糖,然后立即被微生物吸收并进行代谢,最终产生挥发性脂肪酸,被动物利用。出了代谢产生挥发性脂肪酸,瘤胃微生物还利用饲料降解产生的单糖和双糖合成糖原,储存于微生物体内,待其进入小肠被消化后,这种糖原又可被利用作为动物体的葡萄糖来源之一。乳牛吸收入血液的葡萄糖约有60%被利用来合成牛乳。 (2)蛋白质消化:瘤胃微生物能产生多种蛋白酶和肽酶,饲料蛋白质经过这些酶的作用水解成肽和氨基酸其中一些氨基酸又进一步降解为有机酸、氨和二氧化碳另一方面,瘤胃微生物利用水解生成的和饲料来源的氨、一些简单肽类和游离氨基酸,合成微生物蛋白质。当这些微生物转移到皱

45、胃和小肠时,它们的细胞蛋白质被消化、吸收、利用。因为瘤胃微生物既能水解饲料蛋白质合成氨,又能利用氨合成蛋白质,因此对反刍家畜的蛋白质供给具有调节作用。可通过添加尿素或铵盐来提高瘤胃微生物合成蛋白质的能力,通过化学处理使优质饲料蛋白质不易被瘤胃微生物分解从而得到保护,待进入小肠后在被消化吸收,因此可提高饲料蛋白质的利用效率。 (3)脂肪的代谢:日粮中脂肪进入瘤胃后可被微生物脂肪酶水解成游离脂肪酸,其中不饱和游离脂肪酸可被瘤胃微生物进一步氢化,氢化后的终产物为硬脂酸。 ,有些不饱和游离脂肪酸需经过异构化,产生的共轭物中间产物在被氢化。 (4)维生素合成:瘤胃微生物能合成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K等,所以

46、成年反刍家畜一般不依赖从饲料中供给这些维生素。一些瘤胃微生物还可产生植酸酶,使植酸磷变为无机磷,有助于动物体对磷的有效利用。某些瘤胃细|菌还能产生降解植物有毒物质的酶,使瘤胃起到解毒作用。5单胃动物盲肠、大肠、结肠微生物的种类及作用?(1)粗纤维的发酵:单胃草食动物都能消化利用饲料中的部分粗纤维,特别是盲肠是主要的消化部位。有相对发达、庞大的盲肠,其中的微生物除细菌外还有厌氧真菌,大肠中进行的微生物消化与反刍家畜瘤胃内发生的微生物消化相似,产生挥发性脂肪酸并被吸收,也生成甲烷和其他气体。 (2)其它有机物的发酵:在小肠内未完全消化吸收的淀粉,进入大肠后可引起剧烈发酵,这类淀粉因此也被认为是抗性

47、淀粉。过度的发酵会降低可消化营养的利用,甚至会引起肠臌气病,对动物有害。 (3)大肠内的腐败作用:大肠内存在着多种能分解蛋白质和对氨基酸有脱氨基和脱羧基能力的微生物。当蛋白质和未完全吸收的氨基酸进入大肠后,可引起腐败作用,产生一些有害物质。 (4)有机物的合成:大肠微生物的繁殖,可合成大量菌体蛋白,它们不能被消化利用,而是随着粪便排出体外。 6简述土壤、空气和水中的病原微生物对畜牧生产和人类生活有何影响,如何应对?(1)土壤中:除了固有的微生物种群外,还有一些随着动、植物尸体及人、畜排泄物、分泌物、污水、垃圾等废弃物一起进入土壤的微生物。对大多数病原微生物来说,并不是生长繁殖的适宜环境,这是因

48、为土壤缺乏病原微生物需要的特殊营养物质和适宜的理化因素,而且还有土著微生物对病源微生物的拮抗作用等,故大多数病原微生物只能在土壤中生存较短的时间。只有少数抵抗力强的芽孢菌能在土壤中生存数年甚至数十年以上,当其他条件同时具备时,随时都可能使家畜感染相应的传染病,成为土壤感染传染病的来源。为了防止“土壤感染”传染病的发生,应该设法避免病原微生物污染土壤,对患病畜、禽的粪便、垫草应堆积发酵后再施入土壤。怀疑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必须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对于患传染病死亡的畜、禽尸体,能焚烧的必须焚烧,或者深埋地下2m深处作无害处理,以免传播传染病。(2)空气中:一般没有病原微生物存在,只有在病人、病

49、畜、患病植物附近,医院和兽医院周围,当病人、病畜喷嚏、咳嗽时喷出含有病原体的微细泡沫以气溶胶的形式飞散到空气中,或者其带有病原体的分泌物和排泄物干燥后随尘埃进入空气中,则该处空气中暂时带有病原微生物,健康人或动物往往因吸入而感染,分别称为气沫传染和尘埃传染,总称空气传播。进入空气中的病原菌一般很易死亡,只有一些抵抗力较强的病原微生物可以在空气中生存一个时期。带有病原微生物的飞沫和尘埃被易感的人和动物吸入后容易引起呼吸道传染病,有时可使新鲜创面发生化脓性感染。有些病原微生物经空气的传播可引起广大范围的传染病流行,因此,为了减少空气传染,应该注意畜舍的通风、换气、空气消毒及对病畜进行隔离。 (3)水中:含有病原微生物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