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讲早期分析哲学实证主义.doc

上传人:美****子 文档编号:58086860 上传时间:2022-11-0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六讲早期分析哲学实证主义.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第六讲早期分析哲学实证主义.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六讲早期分析哲学实证主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讲早期分析哲学实证主义.doc(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六讲 早期分析哲学(实证主义)课题实证主义课时数8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了解实证主义的形式及发展概况,理解实证主义第一代和第二代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特征,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两代实证主义的发展演变。重点实证原则、经济思维原则、约定主义难点孔德实证原则、马赫要素一元论教学要点教学设计1、 实证主义的产生发展2、 实证主义的基本特征3、 实证主义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观点主张4、 简评在讲授过程中,注意采用启发式教学,把讲授与学生的自学结合起来。具体方式如下:1、讲授之前先向学生介绍实证主义的大体内容。2、具体讲授中,结合目前理论界的讨论,注意引导学生分析以下问题:(1) 讲授实证主义哲学的产生与发展演变(

2、2) 讲授实证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主张;(3) 主义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该学派的观点主张。1、 阅读书目及要求:孔德、穆勒、斯宾塞、马赫的主要作品。2、 作业:(1)理解实证原则(2)约定主义的现实意义第六讲 早期分析哲学(实证主义)一、实证主义概述、实证主义的形成实证主义是在尊重科学,尊重事实与经验的名义下,推行不可知论和主观主义的哲学派别。它是现代西方哲学中科学主义思潮的开创性流派,在现代西方哲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广泛的影响。实证主义于十九世纪三十至四十年代产生于法国和英国,先后经历了孔德的实证主义、马赫主义和逻辑实证主义三代。从历史方面看:实证主义是十九世纪中叶为资产阶级调和阶级矛盾

3、、安定社会秩序、统一人的思想与行动的理论学说。从科学方面看:自然科学的发展引起了人们对科学的重视和崇拜,迫切需要哲学思维能够适时总结自然科学的成就,为自然科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指导。从哲学方面看:实证主义是十九世纪中叶英、法两国哲学由古典哲学向现代码哲学转变的结果。、实证主义的基本特征首先,明确表示拒斥传统哲学的思维方式,哲学体系和思辩时凤,主张哲学建立在经验事实和科学证实的基础之上,把哲学的研究对象、方法和任务局限在与科学有关的范围和领域,反对哲学研究世界观、本体论问题。其次,试图用“经验”、“感觉”、“要素”等取代传统哲学中思维与存在、精神和物质的对立,以“中性”哲学自居,回辟对哲学基本问题

4、的回答,试图超越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再次,否认人有认识经验以外实在事物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主张把知识局限在感觉经验和现象的范围之内,宣扬不可知论。最后,推崇人类知识的力量,强调用实证科学改进自然和社会。孔德实证主义、马赫主义、逻辑实证主义各有不同。、实证主义的发展及其影响:实证主义刘现代西方哲学中最持久、稳定和最有影响和流派。法国的孔德(1798-1857)、英国的约翰.穆勒(1806-1873)、赫伯特.斯宾塞(1820-1903)是早期实证主义的代表。奥地利的马赫(1838-1916)、德国的阿芬那留斯(1843-1896)的经验批判主义,被认为是第二代实证主义,二十世纪逻辑实证主义和

5、语言分析的实证主义,被称为第三代实证主义或新实证主义。实证主义在现代西方哲学中首倡实证哲学精神,开拓了现代西方哲学中科学主义的理论先河,对整个西方哲学、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的发展都有较大影响,对马克思主义和工人运动也有一定影响。实证主义对中国产生影响,早期产生了实业救国、科学救国的改良主义,马赫主义不仅影响了欧洲,也引发了中国的“科玄论战”。二、早期实证主义、实证主义基本原则实证主义的基本原则是早期实证主义哲学理论的核心内容,是现代西方哲学中科学主义思潮的理论源头。孔德认为人类理智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科学阶段、形而上学阶段和实证阶段,这是一条根本规律,他认为当时的时代是“实证的时代”,自已的哲学

6、应是以实验科学为根据的,不同于古典西方哲学的一种“科学的哲学”(实证的哲学),它的基本性质是以事实为依据,建立“实证的”、“真实的”知识体系。孔德认为,在实证阶段一切科学知识必须建立在来自观察和实验的经验事实的基础之上。经验是一切知识的唯一来源和基础。除了以观察到的事实为依据的知识之外,没有任何真实的知识。由此哲学和科学都局限在现象的范围之中,哲学史上争论了几千年的哲学基本问题,实际上就是毫无意义的形而上学问题,是非科学的、应该抛弃的东西。这一原则具有一定的合理因素,但他脱离社会实践考察人类认识能力;否认、回避哲学的基本问题,把哲学的任务局限在对于经验事实及观察规律的研究上,存在严重的理论缺陷

7、。2、不可知的实在论斯宾塞认为,近代自然科学,其中主要是牛顿力学和能量守恒转化定律的成就表明,一切物质运动以及时间、空间等科学和哲学研究的对象,都可以归结为一种“恒久的存在”“力”,力是“无始无终的”,“恒久存在的”,“无条件的”,是对经验进行科学组织的基础,“从而是一切知识的基础”。然而,力就其本质而言是绝对不可知的,从而我们可知的科学和哲学就不应超出经验的范围,其研究对象也就只能局限在经验的现象范围之内,只能以有限的、有条件的、相对的、可分类的东西作为自已的研究对象。否则就会使我们陷入荒谬。从而他认为认识可分为可知的和不可知的两部分,并且精神总是存在着超越知识的可能性,故而宗教永远有地盘。

8、3、实证社会学奥古斯特.孔德(1798-1857),法国著名哲学家和社会学家,实证主义创始人,现代西方哲学的鼻祖。孔德的社会学分为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社会静力学是从静态角度研究社会的学说,它探索一般的社会关系、社会结构及其性质,以及它们存在的条件,简言之,研究社会的秩序。孔德把人性作为社会的基础,决定社会的起源和性质,这种人性即人的本能,可分为个人本能和社会本能,分别体现为利已心和利他心,二者都是必要的,可以“并存不悖的”。家庭就是这种调和的楷模,从而社会应该以“普遍的同性”,“普遍的爱”作为运行原则合理利已主义和阶级调合。社会动力学是从动态的角度研究社会的学说,探索社会运动发展的规律,研

9、究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动力问题,他认为推动社会以展的动力是人们的道德和智力进化。斯宾塞则把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运用于社会领域,把社会看作“有机体”,分为营养、分配与循环和调节三大部分,按“生存竟争”,“自然选择”,“适者生存”的原则,在人与人、国与国、种族与种族之间进行生存竟争。大国主义,民族沙文主义。4、实证主义宗教观人道教。三、马赫主义马赫主义又称为“经验批评主义”。本质上是一个主张主观唯心主义的哲学流派。1、马赫 马赫(18381916),奥地利著名物理学家、生物学家、心理学家、哲学家,马赫主义创始人。2、“世界要素论”“世界要素论”也称“要素一元论”,马赫主义的核心。马赫受孔德实证主义原则的

10、影响,认为必须把一切知识建立在通过观察和实验而获得的感觉经验基础之上,这种感觉经验他用一个中性的非心非物、心物同一词“要素”来概括,他认为所谓物体只不过是由“颜色、声音、压力等在时空上联结而成的复合体”,这种复合体是由人的感觉以各种各样的方式相互结合起来的,有的转瞬即逝,有的则相对稳定恒久,被称为物体。马赫把构成世界的“要素”分为三类,以字母表示:ABC-为一类,代表物理要素,表现为颜色、声音等,此类要素组成物体;KLM-为一类,代表生物要素,表现为神经系统、视网膜等,构成人的身体;-为一类,代表心理要素,表现为意志、记忆等,构成人的自我。3、函数关系论马赫主张用函数关系来准确地描述、记录和反

11、映要素与要素之间的关系,他用“感觉的复合”来理解“世界要素论”更优越,能够避免“物自体”之类的形而上学的命题。例如太阳“S”照到物体“K”用函数关系表示为:F(S,A,B,K)=04、“生物主义认识论”“生物主义认识论”也称为“思维经济原则”。马赫主义受生物进化论的影响,认为人与动物一样为维护自已生存必须适应环境。为此,必须使人的思想和科学活动成为最简单、最便捷的活动,这就是:花费尽可能少的思维,对事实作出尽可能最完善的陈述”。阿芬那留斯把它称为“费力最小原则”,他们认为这种经济思维不仅满足实际生活的需要,也是推动科学进化的巨大动力。当我们把各种要素(感觉)看作世界要素的时候,我们如实记录、描

12、述各种要素之间的函数关系的时候,我们就已抛弃了伟统哲学中的无意义的形而上学问题,实现了经济思维原则。5、约定主义约定主义是马赫主义又一重要内容,是由法国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和哲学家彭加勒(18541912)提出来的,是对马赫主义的重要补充。彭加勒指出:科学的进步会导致某些曾经是“最稳定的原则”陷入危机,一切曾经是坚定不移的东西都逐渐失去了其确定性和权威性,变得可以被怀疑了,一个“怀疑时期”已经到来,必须提出新的公约和假设来替代已推翻的公约和假设,其依据在于“实验”,“实验乃是真理的唯一泉源”,这种公约和假设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二者不相一致,但一切公约和假设必须本着简明性和便于推广性的原则

13、。四、评价实证主义产生是西方哲学历史发展中从近代到现代的转变标志,科学主义思潮的兴起发端于此,实证主义哲学反对传统哲学包罗万象的哲学体系和高度思辩的哲学时风,主张哲学建立在来自观察、实验的经验事实和实证科学的基础之上,一定意义上密切了哲学与自然科学的“联盟”,为哲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一些富有启发性的见解的方法,使哲学的科学化成为时代的新潮流,开辟了哲学发展的新方向。赫主义从操作主义观点,进而从生物主义认识论观点出发,指出了人类理智的界限与人类知识的相对性旨在批判科学认识中的教条主义与绝对主义。这对解放思想促进科学的发展有积极意义。但实证主义总体上是主观经验主义派别,回避哲学的基本问题把知识局限在感觉经验和现象的范围内。在认识论上主张不可知论,完全排斥哲学研究世界观、本体论的问题,削弱了哲学作为整体世界观的功能。在社会学上则是庸俗化了的生物进化论,具有比较显明的主观化和片面化思想倾向,实质上是一种社会改良主义。由于实证主义哲学所具有的这种内在矛盾,我使它被其自身启发出来的逻辑实证主义和美国的新实证主义所代替。思考题早期实证主义的原则和基本观点。第 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文案大全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