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井井场布置.doc

上传人:美****子 文档编号:58053795 上传时间:2022-11-0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钻井井场布置.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钻井井场布置.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钻井井场布置.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钻井井场布置.doc(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一、井场布置原那么:1、 根据自然环境、钻机类型及钻井工艺要求确定钻井设备的安放位置。2、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有利生产、方便施工、节约用地。3、确保平安生产,符合HSE规定,到达防喷、防爆、防火、防毒、防冻等要求。4、井场上应有两个以上出入口便于应急时采取抢救措施与疏散人员。井场周围应设置两到三处临时平安区,一个位于当地季节风的上风方向处一般为生活区方向,其余与之成90120分布。如图1-1所示井场必须划设逃生路线图与紧急集合点。二、井场方向与面积的规定1、以过井口为中心,与井场两边垂直的直线为基准线,划分井场的前、后、左、右。人站立在井口,面向钻机坡道的方向为井场前面,反面为井场的后面;人站

2、在井场前面,面对井口,左手为井场左面,右手为井场的右面。2、井场面积应符合附件一的要求。3、 丛式井井场面积应符合附件二的要求。三、 井场布置技术要求1地面井位地面井位确实定应符合油气井井口距高压线及其它永久性设施不小于75m,距民宅不小于100m,距铁路、高速公路应不小于200m,距学校、医院与大型油库等人口密集性高危性场所应不小于500m的要求。含硫油气井井场应选择比拟空旷的位置,宜在前后或左右方向能让盛行风通行。2井架大门方向及道路大门方向应考虑风向、风频,大门方向一般应面向当地季节主要风向;一般情况下的井架大门方向要朝向南或东南;大门方向应面向井场的道路;含硫油气田的井架大门方向,应面

3、向盛行风;井场及场内道路:山岭丘陵地区选定井场道路应避开滑坡、泥石流等不良地质地段;通往井场的道路,应满足建井周期内各型车辆平安通行,特别应考虑满足抢险车辆的通行;油气田的干路公路宜采用规定的三级公路标准;油气田单井井场道路宜采用规定的四级公路标准;根据油气田地质构造与井位布局确定道路走向;特殊地区与沙漠、草原、海滩的井可修建能满足运输通行条件的道路;高含硫油气井宜修有一条备用应急通道,以便一旦出现硫化氢或二氧化硫的紧急情况下可根据风向选择从现场撤离。四、 井场主要设备的布置根据大门方向与不同的钻机类型布置井架底座、动力机组、钻井泵、钻井液净化系统、发电房、油罐区与井控设备的位置。柴油机、发电

4、机组、辅助发电机组排气管出口不得指向油罐区。4.2含硫油气田的井在钻台上、井架底座周围、振动筛、液体罐与其它硫化氢可能聚集的地方,应使用防爆通风设备如鼓风机或风扇。井场所有用电线路、设备、照明器具的铺设与安装:井场至水源处的电源线应架设在电线杆上,高度不小于3m,并设有漏电保护装置,电缆线应有防止金属摩擦的保护措施;井场电路假设需架空时,应分路架设在专用电杆上,高度不小于3m距柴油机、井架绷绳不小于2.5m;配电房输出的主电缆宜从后部绕行铺设在距地面200mm高的金属电缆桥架内,或采用直埋电缆,其深度不小于30mm,直埋电缆上下缆沟应铺设软土或细沙,过路地段应设有电缆保护钢管或车辆过桥。机房、

5、泵房的供电线路应高于设备2.5m.;钻井液罐外侧应焊接电缆与电缆穿线钢管,线路铺设在电缆桥架与电缆穿线钢管内,其上固定的防爆电气控制想及防爆降压启动箱不应高于罐面500mm;钻井液罐的防爆插件连接后,应放置密闭的分线盒内;电缆的铺设位置应充分考虑防止受损或机械伤害;电气设备应有可靠的接地保护,接地电阻不大于4。距井口 30m以内所有电器设备都应具有防爆性能.对于低压21MPa以下开发井或者稠油井距井口 15m以内的电器设备必须就有防爆功能。.发电机组、柴油机及油罐区:a)主发电机组应布置在井场的前方;b)辅助发电机组应布置在井场的左方或者前方;c)柴油机布置在井架底座的前方;d)油罐区应布置在

6、井场的左前方,距井口不小于30m,距发电房不小于20m,距井控房不小于5m;生活区离井口不小于300m,e)发电机组距离井口不小于30m。钻井液净化系统:a)循环罐布置在井场的右侧,其中心线距井口中心11m18m,从1号循环罐依次设置;b)井场沉砂池、污水池位于井场的右侧。井控设备的设置:a) 防喷器远程控制台应布置在井架大门的左侧,距离井口不小于25m,距放喷管线应有1m以上的距离,10m范围内不应堆放易燃、易爆、腐蚀物品;b)压井管汇设置在井架底座左侧;c)节流管汇设置在井架底座右侧;d)放喷管线出口应避开电力线、油罐区、宿舍及其他障碍物。E)除气器排气管接至罐区15m以外。除气器排气管直

7、径应不小于出口通径,排气管应畅通无阻;除气器排气管接至离罐区15m以外。F)硫化氢含量大于1.5g/m3的天然气探井宜安装双四通、双节流、双液气别离器。新区第一口探井与高风险井宜安装双四通、双节流、双液气别离器。4.7井场主要用房:a)综合录井房、地质值班房、钻井液化验室、工程值班房、干部值班房、材料房、工程监视房、药品房摆放在井场前方左右两侧;b)含硫油气田的井,地质值班房、井场值班室、工程室、钻井液室、气防器材室等应设置在井场主要风向的上风方向。应将风向标设置在井场及周围的点上,一个风向标应挂在容易被正在工地上的人员以及任何临时平安区的人员都能容易地看得见的地方。安装风向标的可能的位置是:

8、绷绳、工作现场周围的立柱、临时平安区、道路入口处、井架上、气防器材室等。风向标应挂在有光照的地方。c)电控房MCC/VFD/SCR应布置在井场的前方;d)消防房应布置在井场左侧,在油罐区与辅助发电机组之间。警示标识在井场大门处与H2S易聚集的区域,如井口、循环池、污水池等处应按要求设置明显清晰的警告标志。具体如下:挂绿牌:表示当前H2S浓度15mg/m3(10ppm),井处于受控状态,但存在对生命安康的潜在或可能的危险;挂黄牌:表示当前位置H2S浓度在15mg/m3(10PPm) 30mg/m3(20ppm),对生命安康有影响;挂红牌:表示H2S浓度大于或等于30mg/m3(20ppm),对生

9、命安康有威胁。作业人员在这些位置时,要特别注意挂牌情况,并根据挂牌情况来决定自己的活动。挂黄牌的区域,不是抢险人员不能进人;挂红牌的区域,不是应急人员,绝不能进人。保证井场通风畅通在钻台上、井架底座周围、振动筛、液体罐与其他H2S可能聚集的地方应使用防爆通风设备如鼓风机或风扇,以驱散工作场所弥散的H2s。在确定井位任一侧的临时平安区的位置时,应考虑季节风向。当风向不变时,两边的临时平安区都能使用。当风向发生90变化时,那么应有一个临时平安区可以使用。当井口周围环境H2S浓度超过平安临界浓度时,未参加应急作业人员应撤离至平安区内。在钻进含硫油气层前,应将泵房、循环系统及二层台等处设置的防风护套与

10、其他类似围布撤除。寒冷地区在冬季施工时,对保温设施可采取相应的强制通风措施,保证工作场所空气流通。用于硫化氢环境的管材的使用应符合SY/T 0599、SY/T 6194及API Spec 5D规定。选用规格化并经回火的管材、方钻杆用于含硫油气井作业;在没有使用特种钻井液的情况下,高强度的管材不应用于含硫化氢的作业环境,对高于646.25MPa(95000pSi)的管材含钻杆)应淬火或回火处理。钻井液回收管线、防喷管线与放喷管线应使用经探伤合格的管材。防喷管线应采用螺纹与标准法兰连接。钻井井口与套管的连接及防喷管线、放喷管线不允许在现场焊接。放喷管线至少应接两条,布局要考虑当地季节风风向、居民区

11、、道路、油罐区、电力线及各种设施等情况,其夹角为90 180,保证当风向改变时至少有一条能平安使用;管线转弯处的弯头夹角不小于120;管线出口应接至距井口 100m以外的平安地带。地层压力不小于70Mpa、日产量不小于50104m3的油气井,管线出口不允许有弯角。放喷管线出口不能正对井场附近的居民住宅,距各种设施不小于100m,具备放喷点火的条件。压井管线至少有一条在季节风的上风方向,以便必要时连接其他设备如压裂车、水泥车等,作压井用。有点火条件的平安地带。井口、放喷管线出口、液气别离器及除气器的排气管线出口,应位于可能的火源(如发电房、锅炉房等与人员相对集中的区域如值班房、生活区等的下风位置

12、。液气别离器及除气器的排气管线通径不小于排气口通径,其出口接至距井口 75m以外,相距各种设施不小于50m出口端安装防回火装置,进液管线通径不小于78mm,真空除气器的排气管县应接出罐区,且出口距钻井液罐15m以上。录井仪器房与地质值班房放置于井架右前方靠震动塞一侧,录井仪器房靠近井口端,距井口30m以外场地,并留有逃生通道;在录井仪器房明显位置安装声光报警仪,架设高度应超过录井仪器房顶0.3m,测井施工现场戒备区域一般长度不小于35m,宽度与小于15m,放射性作业时,宽度不小于25m;测井车辆应先选择在上风方向,其次选择侧风方向,绞车与井口距离应大于25m。水泥车组摆放在钻台跑道井口正前方井场空旷地面,保持车头朝井口入口方向,水泥车组之间保持1.5m以上距离,作为平安通道;仪表车摆放在钻台跑道井口两侧空旷地面,保持车头朝井场入口方向;井口管汇车或组合压风机车摆放在钻台跑道井口两侧空旷地面,保持车头朝井场入口方向。其它设施的布置:a)工业用水设施布置在井场右前方,沉砂池与井场边缘之间;b)盘式刹车与辅助刹车的强制冷却装置、钻机防冻保温装置布置在井架底座的左侧。C测井车等辅助设备与机动车辆应尽量远离井品,宜在25m以外。第 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文案大全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