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循环教学案例.doc

上传人:美****子 文档编号:58035613 上传时间:2022-11-0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循环教学案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水循环教学案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循环教学案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循环教学案例.doc(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水循环教学案例教师姓名:李媛 任教年级:高二 学科:地理 案例背景水循环是自然界中一种重要的物质与能量循环,与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的关系十分密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结合教材的图文进展自主学习,探究水循环的过程与地理意义,能正确理解与表达水循环的过程,掌握水循环过程中的能量转化。本节活动题的设计旨在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关注生活,学以致用,了解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可在课后让学生分小组收集有关家乡河流的相关资料,以增强感性认识与危机意识。这局部内容学生很难通过自身的体验来获得感性认识,教师可在课前收集一些直观性较强的图片、视频材料以及文字、数字资料,使学生能更具体、直观地认识与理解水循

2、环的意义。案例介绍【课标解读】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与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教学内容分析】本节教学设计采用的教材是湘教版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从水的三态转化到水的空间分类,通过图文与活动设置介绍水循环的环节与类型。水循环联系地球四大圈层,具有重要的地理意义。结合实例说出人类对水循环各环节的影响,探究水灾产生的原因及治理措施。【学情分析】高一学生已在第二章学习降水的形成与原理、热力环流等相关知识,具备一定的知识迁移能力。水在现实生活中都可以接触,心理上有亲切感,只是缺乏现象与地理原理规律的联系。【教学目标】(一) 知识与技能1、了解水循环的过程与环节。2、理解水循环的

3、意义。3、分析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二过程与方法 1、运用图解方法正确表示出水循环的全过程,据图说出水循环的主要环节,培养学生读图分析、地理空间思维与动手能力。2、通过学习水循环,用简练的语言表达水循环的过程与地理意义,培养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分析人类对水循环各个环节的有利与不利影响,树立正确的人地观与科学开展观。2、增强水循环的忧患意识,树立科学的开展观,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教学重点】水循环的过程、环节与意义【教学难点】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多媒体播放视频资料“地球上的水,让学生思考、理解本课卷首导语。以情景问题的方式导入。师 地球因为有了水

4、与水的运动才变得丰富多彩,生机盎然。那么,地球上的水是如何运动的呢?推进新课课件显示:师 从动画中我们可以看到自然界中的水在不断地进展着连续的循环运动,这就是我们下面要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水循环。请大家结合屏幕上的问题,阅读教材P59图239“大规模水循环示意图,注意图文结合,观察图中每一个箭头的含义。 请同学们一下问题1.什么是水循环?2.水循环将哪几个圈层联系了起来?3.水循环的能量是什么?学生阅读思考后,答复下列问题。生1地球上的水循环是指水在地理环境中空间位置的移动,以及与之相伴的运动形态与物理状态的变化。生2水循环联系了水圈、大气圈、岩石圈与生物圈四大圈层。生3太阳能、重力能。师 总结

5、在太阳能与地球重力的作用下,水在陆地、海洋与大气间通过吸收热量或放出热量,以固、液、气三态的形式转化形成了总量平衡的循环运动。请大家再阅读图水循环示意图,观察水循环有哪些根本环节?生 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等。师 太阳能推动水循环的同时,伴随着能量在地理环境中的大规模转化与交换。所以说,水循环既是物质更是能量的传输、储存与转化过程。请大家思考:在水循环的每个根本环节中,能量是如何转化的?学生阅读教材、独立思考后,展开讨论。教师鼓励学生发言生 在蒸发环节中,水由液态转化为气态,消耗热能;在凝结降水环节中,水由气态转变为液态,释放潜热;由降水转化为地表径流与地下径流的过程,

6、是将太阳能转化为势能进而转化为动能的过程;水汽输送那么可以实现大气中的热量交换。师 人类利用水力发电是利用了水循环中的哪一个能量转换?生 海拔较高的地区,将太阳能转化为势能。练习:学生绘制水循环的过程图,并标注各环节的能量转化形式。师 从刚刚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水循环实质上就是物质与能量的转换。那么,在这种物质与能量的转换过程中,对地表环境有什么样的影响?播放视频:“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师 是什么力量使黄土高原形成今天这种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生 这里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流动的地表径流对高原面的长期侵蚀形成了今天黄土高原的地表特征。(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60阅读材料“黄河输沙造陆水循环改变地形,

7、印证水循环对地表环境的塑造)师 地壳运动奠定了全球海陆分布,以及陆地外表上高山、河谷、盆地、平原等地表形态的根本轮廓。水循环过程中的流水以持续不断的冲刷、侵蚀作用、搬运与堆积作用,以及水的溶蚀作用,在地质构造的根底上重新塑造了全球的地貌。请大家举例说明。生 两极与高山地区的冰川地貌,滨海地区的海岸地貌,河流冲积、堆积地貌,千姿百态的岩溶地貌。师 水循环除了能够塑造地表形态之外,还有什么地理意义?请大家看影像结合以上分析作总结。课件显示:“奔腾不息的长江学生积极讨论,教师鼓励发言,教师最后用课件展示结论水循环的地理意义:促进水资源更新,维持水量平衡;促进能量交换与物质迁移;塑造地表形态;影响全球

8、气候与生态。师 水循环促使地球上的各种水体得到不断的更新,因此有人说:水资源可以永续利用,并且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请大家讨论以上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学生讨论后发言,教师纠偏持正。师 水资源的永续利用是以水资源开发利用后能获得补充、更新为条件的。一旦水循环的开发强度超过地区水循环更新速度或者遭受严重的污染,那么就会面临水资源缺乏,甚至枯竭的严重局面。所以对于特定的地区来说,水循环的数量是有限的,必须重视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只有在开发利用强度不超过地区水循环更新速度以及控制水污染的条件下,水资源才能不断获得更新,才能永续利用。师 另外还有一个原因,请大家通过看以下的影像材料,来进一步讨

9、论总结。课件显示:“干旱的撒哈拉“印度的水灾生 积极讨论,踊跃发言师 总结水循环在地球外表各个区域是不平衡的,有些地区水循环比拟旺盛,那么水资源比拟丰富,如热带雨林气候区;有些地区水循环过弱,就会出现水资源短缺,如干旱的沙漠地区。师 不同地区水循环往往不平衡,那同一地区不同时间水循环有差异吗?请以我国为例说明。生 是有差异的,例如我国夏秋季节,水循环强度大;冬春季节,水循环强度就小。师 由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水循环的强度存在时空上的不平衡,这也就导致了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也就产生了各地的水灾或旱灾。那么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去解决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呢?学生阅读教材第60页,讨论后发言

10、:跨流域调水、修建水库、增加或减少地表蒸发、人工增雨等。师 很好,譬如我国正在实施的南水北调工程。 承转大家来看我们刚刚列举的这些措施改变了水循环的哪些环节? 生 地表径流、蒸发与降水等环节。师 可见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方式,去影响水循环的个别环节。承转人类可以通过改变水循环的某些环节,促进水循环的形成,但是人类的一些活动也会对水循环产生不良影响。请看下一案例。课件显示:“济南泉水断流的有关图文聚焦趵突泉现代地质工作者调查研究认为,济南泉水来源于市区南部山区。大气降水渗漏地下顺岩层倾斜方向北流,至城区遇侵入岩体阻挡,承压水出露地表,形成泉水。降水量的多少与季节分配直接影响着泉水的变化。济南属暖温带

11、季风气候,多年平均降水量650700毫米。由于夏季风的影响,降水量季节分配不均,23的降水量集中在夏季,秋季缺乏15,冬春两季降水很少。随着降水量的“少多少的季度变化,泉水水位与流量也相应地出现“低高低“与“小大小的季节变化,不过在时间上较降水的季节变化推迟一些。一般年份,泉水变化过程是自年初始,流量逐渐减少,至6月出现最小量与最低水位;7月份随降水量增加而流量开场增大,8、9月出现最大流量与最高水位。一般规律是年降水量多,当年泉流量大,水位高;年降水量少,当年泉水的流量也小,水位也低。大气降水对泉水动态变化所起的主导作用,是人工开采量不超过泉水流量的情况下显示出来的,如果开采量大于泉流量,雨

12、量因素那么处于次要地位。开采量的多少,直接影响泉水的动态变化。据山东省水文地质队资料,19731977年,市区水位下降225米。所以从1976年以后,雨季后不到1个月,泉水流量就逐渐减少。趵突泉自1981年以来,连续3年在3月上旬至9月初断流,干涸达半年以上。问题1.请分析济南泉水断流的主要原因。2.请提出确保泉水长流的措施。学生阅读图文,分组展开充分的讨论,并推荐代表发言第一组代表上台发言生 济南近几十年来的泉水断流现象,主要与人为因素有关,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对地下水的过量开采与使用,导致地下水位的下降。第二小组上台发言生 确保泉水长流的措施,一方面可以从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入手,如通过增加植

13、被的覆盖率,保持水土等措施,增加地下水的渗入量;另一方面应采取果断而有效的措施,如关闭自备水井,实行地下水开采许可证制度等,合理利用地下水资源,防止对地下水的过度开采。师 人们过度抽取地下水使地下水位明显下降,导致地面沉降、地下水漏斗区出现、泉水枯竭在全国很多地区极为常见。随着对水资源需求的增加,人们常常不顾客观自然规律,盲目向自然界要水,必然会对水循环产生不良影响。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水循环是自然界中一种重要的物质与能量循环,与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关系密切,必须认识水循环的运动变化规律,在日常生产与生活中保护水资源,合理利用水资源,使其永续利用,不断更新。投影:本节内容的知识

14、构造活动与探究探究课题:调查家乡的一条河流探究内容:1河流的根本概况:源地、流向、长度、注入的海洋或湖泊或消失在什么地方、流经的地形区、流域范围、流域内气候与植被的根本状况。2河流的补给类型(水源)、汛期长短、水位变化大小及原因、流量与水位变化造成的灾害。3河流水质状况:含沙量大小、污染情况及沿岸居民使用河水的情况。 4河流的开发利用状况:灌溉、航运、养殖、发电等方面的效益如何 探究过程、方法:调查方式主要有实地勘察、走访有关部门、查阅有关资料、登录相关网站。将全班同学分成4个小组,每组10人左右,可安排每个小组进展其中的一项。考前须知:1调查之前,集思广益,列出一张调查访问的清单或表格。2去

15、河流实地勘查应注意平安,防止掉进河里。案例分析原因、启示等水循环是自然界中一种重要的物质与能量循环,与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的关系十分密切。需要学生透彻的了解,本节活动题的设计旨在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关注生活,学以致用,了解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以增强感性认识与危机意识。这局部内容学生很难通过自身的体验来获得感性认识,我在课前收集一些直观性较强的图片、视频材料以及文字、数字资料,使学生能更具体、直观地认识与理解水循环的意义,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认识到1.教学要充分利用图片进展教学,会收到很好的效果.2.要设计有效的问题,环环相扣,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3.教师一定要熟悉教材,这样才能很好的驾驭课堂,更好的组织课堂,是教学效果到达最正确效果。第 9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文案大全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