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票经济的根源.doc

上传人:美****子 文档编号:58020619 上传时间:2022-11-0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1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门票经济的根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门票经济的根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门票经济的根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门票经济的根源.doc(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门票经济的根源一、宏观原因:我国旅游业现状及管理制度1、我国旅游业发展还处于初级化阶段(1)观光性旅游占主导近年来,虽然有相当一些游客不再到景点观光,而是选择了休闲度假、购物购房、读书游乐等其他消费,但由于游客的绝对量在成倍增加,总体上对观光产品的需求并未减少,观光性旅游供不应求,很多景区依旧游人如织、人满为患。这是导致门票涨价的主要市场性因素。目前我国的旅游景区主要以自然类和历史文化类景区为主,占全国各类旅游景区的41.82%,传统观光型景区仍是旅游景区的主体。截止2011年底,各类旅游景区中,自然景观类景区4801家,占各类旅游景区的22.89%;历史文化类景区3971家,占各类旅游景区的

2、18.93%;而度假休闲类景区2144家,仅占各类旅游景区的10.22%;主题游乐类景区970家,在各类旅游景区占比重还不足5%,仅为4.62%;博物馆类景区1716家,占各类旅游景区的8.18%;乡村旅游类景区4980家,占各类旅游景区的23.74%;工业旅游类景区687家,占各类旅游景区的3.28%;红色旅游类景区1280家,占各类旅游景区的6.10%;科技教育类景区302家,占各类旅游景区的1.44%;其他类型景区125家,占各类旅游景区的0.60%。若将自然景观类、历史文化类、主题游乐类、博物馆类、工业旅游类、红色旅游类景区归为观光性旅游,则该类旅游景区在我国的旅游景区中所占比重为64

3、%(2)“弹性消费”比重低放眼全国,不发达地区,景区门票偏贵;发达地区,景区门票相对便宜甚至免费,原因恐怕也在于此。我国旅游业欠发达的一些地方,仍处于从单一观光型旅游向文化休闲度假的转型期,可供游客参与体验、文化休闲娱乐的项目不多,旅游产业链不长,结构不合理,辐射带动作用未能充分发挥,旅游购物、旅游娱乐、旅游餐饮等“弹性消费”比重较低,“门票依赖症”自然比较严重。总体来看休闲游客认为交通费用占总花费比重最大,但与出境、入境游客不同,较多国内游客的景区门票占总花费比例最高,其次是交通花费,分别占21.92%、20.92%,随后是购物、餐饮、住宿、文化娱乐,分别占19.00%、16.37%、11.

4、52%、9.83%。(3)景区门票定价市场化。上世纪90年代初以前,旅游景区数量较少,门票定价基本由政府部门统一管理;之后,除政府物价部门监控的部分景区外,一律实行景区自主定价,体现了旺季涨价、淡季降价的市场规律。在黄金周等旅游需求明显高涨和集中的时段,市场需求量大,供应相对不足,景区门票的价格提升,既可增加景区收益,客观上也能抑制一些过旺需求,也有利于旅游温冷地区的旅游升温。然而,近年来我国许多旅游景区的涨价是刚性的,并呈现出不可逆的特征。自主定价成为门票经济产生的诱因。2、管理制度存在漏洞(1)有关部门监管不力政府有关部门对开发利用国有资源的各类景区和社会公益性的参观场所有价格监管的责任。

5、然而,虽然对各地景区涨价的情况,有关部门适时出台了“限涨令”,但面对景区价格上涨,常常无所作为,游客则成了“待宰的羔羊”。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首先,多年来,我国公共资源类旅游景区普遍实行的是分权化管理体制,在这样的管理体制下,地方政府具有管理权、经营权和所有权。加上国家缺乏法律、制度上的监督措施,使得地方政府成为景区管理中最重要的环节。其次,较低级别的地、县政府不可能站在全国的立场上考虑问题,而只能从局部的利益和地方政绩出发;相关地方政府还将部分门票收入纳入了地方财政收入,通过门票价格上涨,对公共资源过度利用以赚取更多收益。(2)旅游景区多头管理、体制不清目前,我国的各大旅游风景区管理权限混乱

6、。主要表现有:多头管理、多重目标,条块分割、秩序混乱。比如国家风景名胜区由建设部管辖;文物单位由国家文物局管辖;国家森林公园属林业局;国家自然保护区分属环保总局、农业部、林业局、海洋局、地矿局、水利部等部门,如此繁杂的管理部门,致使各个景区产权不明晰,利益主体不明确。地方政府常常以为当地谋取最大利益为出发点,不惜以国家利益为代价,充分发挥其自由度,利用景区大做文章。这样,涨价行为就再所难免了。二、微观原因:景区对于利益与成本的考量1、过分追逐经济利益(1)景区的经营目的错位公共资源类旅游景区具有公共性、公益性和非营利性等社会属性,应该为全体人民共同享有,不能仅为少数付得起费用的人享有。而在我国

7、,很多公共资源类景区的经营管理者把景区的经营目的放在经济创收功能上,忽略了景区的社会价值和功能。(2)旅游业的繁荣假象门票价格在涨,景区人流不减反增,收入不降反升,旅游产业亦在小步前进,许多景区管理者也早已摸透了游客的心思,很多人外出旅游,一般一个景区一辈子也就来一次,宰了就宰了。2、成本障碍(1)弥补经费不足景区企业位于产业链的上游景区把游客吸引来,旅行社、餐饮、住宿、购物、娱乐、交通等均能获利。但目前国内绝大多数地方,都还没有建立起对景区企业的外部贡献进行合理回报的机制和渠道,也就是说,景区拉动了周边餐饮住宿效益的提高,但这一拉动贡献景区自身却赚不到一分钱。在此情况下,门票就成了景区增收的

8、主要手段。此外,据资料统计,国家每年对177个重点风景名胜区的财政拨款总和仅1000万人民币左右,远远不能维持景区的正常运营。国家只给政策、不给经费,靠门票收入自收自养的世界遗产地和风景区在全国很普遍。(2)运营成本连年上涨以北海涠洲岛为例,广西壮族自治区物价局商品价格管理处负责人分析,涠洲岛门票涨价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从2009年以来运营成本不断提高。2009年运营成本需要1000多万元,2010年升至2000多万元,而涠洲岛的景区投入在2010年就达到了1.5亿元,较高的运营成本给涠洲岛的运营带来很大压力,涨价有望缓解压力。另外,近日,扬州瘦西湖门票涨价的消息成为公众讨论的热点。瘦西湖涨价的主

9、要原因之一是因为游览面积的扩大,景区负责人严肃认真地说,“就像去商场买东西,以前是克装,现在变成克装,价格自然不一样,所以要重新核定价格。”景区的态度很明确,瘦西湖长“胖”了,门票价格就要变“胖”。这些景区为了抵消因资源保护、基础设施的新建扩建、物价上涨等因素带来的运营和管理成本的增加,不是积极地挖掘景区潜力、延长景区产业链,积极主动地多渠道筹集资金,而是利用门票涨价来弥补经费不足,缓解运营矛盾和增加景区收入。(3)不愿支付转型成本跳出门票经济,让游客慢下来、留下来,在“吃住行游购娱”上愿意花钱、舍得花钱,需要地方政府和景区管理层在完善接待设施、改善消费环境、整治市场秩序上作大量“功课”,需要

10、耐心地“放水养鱼”,吸引相关产业要素向景区集聚。这一过程中,地方财政不得不面对门票收入下降与其他服务性收入反哺之间出现的空白期。在转型“吃力不讨好”面前,相关部门更愿意通过“门票涨价”这种简单粗暴的方式,轻松获得“看得见的直接收入”,最终走进误区。三、其他原因1、控制拥挤、保护景区的需要 随着日益攀升的大众旅游需求,国内外游客数量与日俱增,公共资源类旅游景区的环境问题逐年显化,旅游容量一再被人为突破,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实践中受到了大众旅游的挑战。再加上我国的休假体制过于集中,人为地促进旅游者大量集中出游,导致旅游市场供求矛盾的加剧。这种集中性的供不应求的局面也是造成了门票价格上涨的原因之一。 由

11、国家旅游局获悉,受超长假期、免收高速公路费、部分景区门票减免等多重利好因素影响,在2012年中秋国庆黄金周期间国内传统热点景区游客持续爆满: 故宫博物院仅10月2日一天就接待游客数超18万人次,创造了历年接待游客最高值;四川省九寨沟、黄龙等21个传统景区(点)共接待游客234.4万人次,按可比口径增长17.95%;湖北各旅游景区10月2日4日先后迎来旅游接待最高峰。而仅仅长假第一天,全国纳入监测的119个直报景区共接待游客212.04万人次,门票收入9883.12万元。其中,九华山共接待游客1.39万人次,同比增长228.97%;张家界共接待游客1.25万人次,同比增长28.86%;黄山风景区

12、接待游客8961人。本轮“大通票”风潮中,不少景区给出的理由是有利于景区实行全面的管理,也能提升景区的品质。以凤凰古城为例,从2002年到2012年,凤凰古城参观游客从57万人次增长到690万人次。然而,统计显示,来凤凰古城游玩的旅客中每年却只有40万至60万人次购买了景点参观门票,很多人都是在沱江旁玩玩就走。而古城管理方认为,几百万人在古城游览,仅产生的生活垃圾和城市污水就让人头疼。凤凰古城旅游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叶文智介绍,目前凤凰古城开发无序、行业操作不规范及服务体系不完善等问题日益凸显,游客对于景区脏乱差、噪音扰民等问题的投诉也持续上升。将凤凰古城纳入景区范围,可以更好地维护古城秩序,也能让游客享受到更优质的景区资源和服务。然而,而通过提高票价门槛来限制客流量,事实证明效果并不理想。客流量多少很多时候并不取决于票价高低,关键是要做好信息服务,实现游客的合理分流。 2、不跟风就是自降身价3月8日起,江西婺源景区的通票价格从180元上调到了210元;3月16日起四川峨眉山旺季门票价格从150元调整到185元,淡季价从原来的90元调整到110元;4月10日起,广西涠洲岛景区门票价格从90元上涨至120元最高涨幅达到了167%。众多知名景区争相涨价为哪般?“在涨价大潮之下,如果不跟风,会显得自己档次低”华东师范大学旅游系主任杨勇分析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文案大全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