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国际赛车场.doc

上传人:美****子 文档编号:57997986 上传时间:2022-11-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国际赛车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上海国际赛车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上海国际赛车场.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国际赛车场.doc(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上海国际赛车场 在世界范围内,没有第二条赛道像上海国际赛车场这样,以自身所在城市的名字进展赛道构图、它已变成一张醒目的城市名片,为这座国际化大都市提高声望。或许,这就是上赛场诞生的原因之一,但幸好这“上字型设计并未因此而显得牵强,诡异的螺旋状弯道,超长的大直道、漂亮的发卡弯,这一系列的组合令上赛道赢得了车坛的一致好评。毫无疑问。在未来很长一段历史时期里,这里都将是中国的赛车圣地。 F1赛场破土而出确立赛车中心地位 有关上海国际赛车场的故事,要追溯到2002年。当年10月份,这条以建立国际一流赛道为目标的大型工程在上海嘉定区破土开工,吸引了世界车坛关注的目光,“举办F1中国站。承接各类国际性大赛

2、,实现中国赛车与国际接轨,对于中国车迷来说,这无疑是一个极为振奋人心的消息。 上海国际赛车场由国际著名的赛道专业设计公司德国惕克(Tilke)公司设计主赛道呈“上字型,取自于“上海地名中的上字,也蕴涵着“蒸蒸日上,乘势而上之意。主赛道上摊铺了国产沥青,竖立了国产沥青产品成功使用在F1赛道上的标杆。当然,这条赛道的建立还与城市开展息息相关,作为嘉定汽车城的头号名片,上海国际赛车场同时也发挥着标志性作用。 2004年3月这条赛道根本建成,仅是雄伟的主看台就能令人侧目。主看台长400米。宽40.6米,底层由250 根柱子支撑。设计中还透现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痕迹,主看台两根红色立柱与相对应的两座塔楼,组

3、成中国的“门与左右两边的“守门石狮。看台顶部透光孔设计构思取自中国灯笼。同时,看台座椅以鲜艳的红、黄为主色,这正是中国传统颜色,代表着幸运与力量。此外,还有副看台成片的荷叶状遮阳顶蓬,这是借鉴了江南水乡楚楚动人的荷叶造型。采用耐高温抗腐蚀材质建造,并安置即时排水系统,从而适应上海的多雨气候。在维修区后面的车队生活区中,漂亮的玻璃幕墙建筑构成一座小园林。具有着江南“小桥流水人家的风格,也是古典与现代的结合体。 从赛道设施上看,用世界一流的赛车场来形容上海国际赛车场毫不为过。与很多国外具有悠久历史的赛车场相比,上赛场现代化的设施,确实让它们难以望其项背。不过,尽管设备一流,但并不成熟的中国赛车文化

4、气氛,却成为了上赛场充分发挥其作用的瓶颈。如何培育中国车迷,如何引领中国赛车消费。这样颇具宏观性质的问题也成为了赛场的工作内容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为上海国际赛车场揭开“处女赛面纱的,并不是F1,而是一项真正的中国外乡赛事,首届全国汽车场地锦标赛。全新的赛场与全新的赛事,这一巧妙的组合冥冥中宣告了中国汽车运动新时代的到来。 此后,凭借自身优势,上赛场又开场不断引入国际高端赛事。随着2004年F1中国大奖赛的举办,各种国际顶尖的成熟赛事也鱼贯而入。MotoGP大奖赛,澳大利亚V8房车赛,丰富多样的赛事令中国车迷大饱眼福,同时也使上海国际赛车场在很短的时间内成为了中国赛车运动的中心。 螺旋型弯道旋

5、转的百慕大 “它是目前F1赛事中最具气势最为优美的赛道,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刺激、最惊险、难度最高并最具挑战性的赛道之一。在F1官方对于上海国际赛车场的评述中,有这么一段话。尽管这连续几个“最字显得有些夸大,但上赛道的经典设计确实值得全世界的车手们细细研究。 其中。最为出彩之处当属1号到3号弯(T1-T3)以及11号弯到13号弯(T11-T13)之间所组成的螺旋型弯道。有人甚至把T1-T3称作“旋转的百慕大,因为车王舒马赫就曾在这里被“吞噬。 弯道具体数据为:螺线型收缩的弯道(弯道T1到T3),其半径从R=93.90m变为R=31.8m;螺线型展宽的弯道(弯道T11到T3),其半径从R=8.80m

6、增加到R=120.55m。在这些弯道中,坡度的变化也极为有趣,配合大收大放的宽度变化,是对车手掌控技术的全面考验。 以F1赛车过T1到T3为例,从主看台前的大直道冲出起跑线,赛车可提速到6挡305kmh,直线段底端的T1弯就马上出现在眼前。“上字形赛道起跑直线段的底端与T1处弯道之间是属上坡路段,这就意味着赛车起跑时抢得的位置是相当重要。车手如果起跑失误,不仅影响到赛车过T1弯后,各赛车先后排位的利弊,而且还可能会影响到车手完赛后的排位名次。 赛车在到达赛道T1弯前,脚踩刹车退到5挡234kmh的速度向右过弯,赛车在T1弯有超车的时机点。接着赛车迎面过来的是个连续的复合右-左-左弯道(T2-T

7、4),这个连续弯道前后有着惊人的12m垂直落差,T1弯与右(T2)-左(T3)连续弯道同属螺线型收缩的弯道,半径迅速收缩。车手在过这个连续的复合右-左-左弯道时要特别慎重,赛车的平衡性要把握得非常正确,弹跳与转向缺乏都会让赛车偏离最正确走线,稍有不慎赛车甚至在出弯时发生相撞或冲出赛道。车手大脚重踩刹车,将车速退换到2挡“115kmh切线过第一个右弯(T2),在接下来的左弯(T3)赛车可以用107kmh过弯,随后赛车再稍踩油门以3挡156kmh通过后一个左弯(T4)。 除了这几个弯道,还有两处急转弯道, 曲线半径分别为R=18.70m(T6)与R=10.07m(T14),其中,T14是上赛最著名的一个发卡弯,连接着全场最长的大直道。在今年的MotoGP大奖赛中,杜卡迪车队的斯通纳正是凭借发动机动力强劲的优势,在上赛的大直道中占尽廉价,而雅马哈车队的小飞侠罗西,只能凭借自己的过弯技巧来追赶,但最终斯通纳还是夺得了冠军。这至少说明,要在上赛场跑出好成绩,必须先具备一颗足够狂野的“心脏,而这条直道尽头的发卡弯,那么用最频繁的追尾与失控事故,告诉副看台的观众,赛车。不仅要开得快,更要刹得住!第 4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文案大全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