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半功倍还是事倍功半.doc

上传人:美****子 文档编号:57989154 上传时间:2022-11-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事半功倍还是事倍功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事半功倍还是事倍功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事半功倍还是事倍功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事半功倍还是事倍功半.doc(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教研“事半功倍还是“事倍功半内容提要: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一定的具体场景,以引起学生情感的体验,从而到达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式。新课程改革以来,?课程标准?让大家了解了新理念,明白了“学生的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还知道了“化学效劳于生活,来源于生活,所以教师们在上课时总想尽量创设一些“有趣的教学情境,牢牢吸引了学生的眼球。动手操作、小组讨论、多媒体课件的演示把戏繁多,越来越多的课堂引入了情境教学的方式。甚至在某些教师的心目中,似乎缺少了情境教学的课堂,就是缺少了油盐酱醋的厨房。可见,不管是教材的编排,还是教师的教学理念,都在这方面发生了

2、质的变化,情境教学成了化学课堂教学的一大热点。主 题 词: 情景教学 化繁为简 贵在得法 化学 作者姓名: 肖剑晨 作者单位: 西城区什刹海体育运动学校发表刊物:体育职业教育研究“事半功倍还是“事倍功半 情景教学误区的转变小小孩子学字母,爸爸妈妈齐上阵。这个字母如何识,创设情景摆姿势。化简为繁事倍功半为了让孩子掌握一个简单的字母M,父母做出一个形象的字母M形状真可谓是“可怜天下父母心这样的父母,堪称“楷模。但是,他们辛辛苦苦营造的“情境教学,换来的却是赏图者的大笑与深深的思考,明明能用语言、图片、实物等来演示的知识,为何要这么辛苦?在我们的化学教学中,有没有类似的“为情境教学而情境教学的“化简

3、为繁现象?我们有没有做过这种“事倍功半的“父母呢?热点分析情境教学的现状何为情境教学?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一定的具体场景,以引起学生情感的体验,从而到达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式。新课程改革以来,?课程标准?让大家了解了新理念,明白了“学生的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还知道了“化学效劳于生活,来源于生活,所以教师们在上课时总想尽量创设一些“有趣的教学情境,牢牢吸引了学生的眼球。动手操作、小组讨论、多媒体课件的演示把戏繁多,越来越多的课堂引入了情境教学的方式。甚至在某些教师的心目中,似乎缺少了情境教学的课堂,就是缺少了油盐酱醋的厨房。可见,不管是教材

4、的编排,还是教师的教学理念,都在这方面发生了质的变化,情境教学成了化学课堂教学的一大热点。化繁为简,事半功倍转变情境教学的误区情境教学有其独特的魅力,它有比一般教学更有效的时候,但课堂教学是丰富多彩千变万化的,屡屡地创设教学情境一定适宜、有效吗?化学知识的传授都要借助情境展开吗?纵观当今的化学课堂,我们面临着这些误区。误区一:为创设情境而创设,混淆视听,偏离了教学重点“情境情境我爱你,就像老鼠爱大米,但“老鼠也有对“大米无可奈何的时候曾听到一位教师气呼呼地说:“我辛辛苦苦找了一段那么有趣的动画片,本以为可以把今天的教学内容上得扎实些。没想到学生看着片子只顾欣赏情节,情绪高昂,居然连根本的学习任

5、务也没完成,反倒要我花费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再次引入教学这样事倍功半的情境教学,何苦?还记得听到这么一节化学课,教师教学“元素的知识,教学重点是理解与掌握元素的意义。教师是这样导入的:古希腊人认为宇宙万物由水、火、土、气组成,称为四元素说,火元素、气元素两种轻元素会向上飘,土元素、水元素两种重元素会向下沉,四种元素按一定的比例组成各种物体。在我们生活中也越来越多的听说“中国元素比方中国书法、篆刻印章、中国结、京戏脸谱、皮影、中国武术、太极拳等等都是中国元素。那么这节课我们来看看化学中的元素是怎样规定的。本课情境导入中的“四元素说、中国元素与化学中“元素意义的探究无关,不仅不能起到情境教学该有的作用

6、,还浪费了时间、混淆了视听。转变化繁为简,紧扣主题从教学的有效性来看,我们创设的情境必须与本节课的教学有严密的联系,并能给学生以启发,甚至从中得出本节课要探究的问题。在探究一氧化碳性质时我采用了这样情景“东莞时间网讯报道:昨日9时许,在一间出租屋内,一名约20岁的男子身亡。蹊跷的是,最近并不冷,但死者房间门窗紧闭,还放着一盆燃尽的炭火,警察分析他可能是一氧化碳中毒而死。一氧化碳是那里来的?它有哪些性质?为什么能杀死年轻人?这些问题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所以都较主动参与本节课的学习活动阅读、观察实验、讨论。教学效果颇佳。紧紧扣住教学的主题,创设与主题密切相关并且不会使主题的“主体地位受到“威

7、胁的情境,甚至能使学生在此情境中自己发现问题思考难点,化繁为简,我们的课堂,就一定会因情境教学而满溢精彩! 误区二:创设的情境高不可攀在有的教师心目中,情境教学“高深得很,因此,课堂上如果要创设情境,那么一定要创设一些“高级一些的情境。于是,有的课堂上就出现了这样的景象有一位教师执教“相对原子质量这一局部知识,他是这么创设情景的:同学们听说过汇率,汇率是国际贸易中最重要的调节杠杆,是一国货币兑换另一国货币的比率,是以一种货币表示另一种货币的价格。由于世界各国货币的名称不同,币值不一,所以一国货币对其他国家的货币要规定一个兑换率,即汇率。世界上以美元为标准,通过汇率就可以评价不同货币的价值。今天

8、我们来学习化学中的“汇率相对原子质量。这位教师想必也是费了一番心思,也许他的目的只是想让他的课堂有个与众不同的情境而已。但是,一群初中的孩子怎能理解汇率的含义?这种远离孩子生活的情景怎能不让他们一头雾水!转变化繁为简,回归生活如上的案例,只要告诉学生相对原子质量只是原子间实际质量的比值,并非真实质量,足矣。我觉得,课堂创设的情境不一定要“高深,可以是学生经历过的、也可以是学生听说过而未必见过的总之,尽量应是学生能够理解的内容。简单的生活化的情境创设有时比那些所谓的“高级的、“与众不同的教学情境更为有效。记得在讲授?化学与生活?课题三?有机合成材料?时教师引用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

9、塑料购物袋的通知?俗称的“限塑令内容要点: 一、从2021年6月1日起,商场、集贸市场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二、加强对限产限售限用塑料购物袋的监视检查三、提高废塑料的回收利用水平四、提倡重拎布袋子、重提菜篮子,重复使用耐用型购物袋,减少使用塑料袋,引导企业简化商品包装,积极选用绿色、环保的包装袋。情景引发的问题组:1、 什么是塑料?2、 像塑料这样的材料我们生活中还有那些?3、 为什么政府要实行“限塑?4、 回收的废塑料如何再利用?仔细品味这个教学片段,没有挖空心思设计的“高级情境,也没有繁复的动画演示,教师借助生活化的语言与来源于生活的情景,简简单单创设了一个教学情境,也就简简单单地引

10、领学生找到本课的重点。这种生活化的情境,学生因熟悉而乐于承受,教学因贴近生活而更为有价值。我们的化学教学,需要的不正是这样回归生活的课堂吗?误区三:放弃传统教学,片面追求现代教学方式不可否认,传统教学肯定有其弊端。传统教学中教师教什么,怎么教,教师在教学过程展开之前就已事先确定,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更多的表达为他与学生相比,对规定的必授知识技能知之更早、知之更多,以“真理的权威的身份居高临下地介入课堂的时空领域。至于学生对即将学习的知识想不想知、知与不知、知之多少以及以何种方式去知效果更好,教师那么很少予以分析,至多也只是凭借以往的教学经历想当然地加以猜想与估计。这样,在教学进展之前就缺少了对于

11、学生的原有根底与学习心向的必要了解以及对学习任务、学习方式的科学分析,那么在此前提下进展的教学终究对于学生的学习适用性有多大,实际的有效性又有多高,不能不引起人们的疑心。因此,有的教师对传统教学存在偏见,继而在教学中把传统教学“一棍子打死,认为新课程就必须“否认传统教学,而其结果呢,那么是一味地追求现代教学方式,想尽一切方法,不顾一切地创设大量的、想当然的课堂教学情境。转变化繁为简,贵在适合其实,这样的理解是极为片面的。比方,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提倡:温故而知新,启发思维,举一反三。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提倡:教育的目的就是开展人的智慧,主张通过与学生的对话辩论中启发学生,引导学生找出正确的答案。前

12、苏联的赞科夫提倡:教育应当在开展上下功夫,学生只有具有开展的能力,才能顺利地掌握他们所不能了解的新知识。所以,传统教学也不是满堂灌或填鸭式的教学,他注重在旧知识的根底上通过归纳推理出新的知识,他注重对知识的掌握与应用。还有,诸如那些化学符号、实验现象等知识,用传统的教学方式直接传授给学生,又何妨?尽管新的教学方式层出不穷,传统的教学方式一次次、一个个受到抨击与质疑,但我认为新的教学方式也不一定完美,传统教学方式也不一定落后,传统教学方式是不能被完全取代的。如创设情境这一教学方式,用得恰当时,能引导学生发现与探究,但它绝不是学生学习的唯一方式,在真正的教学中,传统的讲授法、问答法等也是必需的。可见,新课程、新理念并非否认过去,而是对过去的继承、创新与丰富,要求我们根据学生、教材、环境和教师自己等因素,从实际出发进展有机整合。因此我们所做的应该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继承开展与创新,我们要让我们的课堂更有利于开展学生的化学思维能力,我们要使传统教学方式与现代教学方式两者相互渗透吸收,到达完美的境界。新课程、新课标并非批旧扬新,情景教学也不是照方抓药。“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去粗存精,化繁为简,打造符合时代精神、学生特点的化学课堂。相信真正理解掌握了新课程理念的教师们,是不会去做那种事倍功半的家长的。第 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文案大全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