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我国轮滑马松赛事发展状况调查及新赛事模式的探究.pdf

上传人:刘静 文档编号:57972221 上传时间:2022-11-06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441.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1.2)--我国轮滑马松赛事发展状况调查及新赛事模式的探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1.1.2)--我国轮滑马松赛事发展状况调查及新赛事模式的探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2)--我国轮滑马松赛事发展状况调查及新赛事模式的探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1.2)--我国轮滑马松赛事发展状况调查及新赛事模式的探究.pdf(1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我我国国轮轮滑滑马马松松赛赛事事发发展展状状况况调调查查及及新新赛赛事事模模式式的的探探究究作作者者简简介介:厉厉中中山山(1986),男男,辽辽宁宁沈沈阳阳人人,讲讲师师,研研究究方方向向为为体体育育教教育育训训练练学学、冰冰雪雪运运动动。摘要:轮滑马拉松作为一项极具魅力的体育赛事,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办好轮滑马拉松赛事对推动、普及轮滑项目,促进全民健身计划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对我国轮滑马拉松发展程度、赛事吸引因子、制约因素进行总结并找出发展对策,为了打造有影响力的品牌轮滑马拉松赛事,应遵循该项目办赛规律,把握轮滑马拉松的赛事特点

2、,可适当增加在我国北部地区办赛次数,建立以马拉松赛为平台的新型联合办赛模式。关键词:轮滑、轮滑马拉松、马拉松、办赛模式The investigation and new race mode of the skating marathon in ChinaLI zhongshan(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Northeast University,Shenyang 110819)Abstract:Skating marathon as an attractive sports events,more and more people like to runs

3、kating marathon to promote and popularize the inline skating,promote has very importantsignificance of national fitness program.By using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mathematical statistics,questionnaire survey method,interview method,logic analysis method of roller skating marathondevelopment degree,Ch

4、ina attracts factor,restrictive factors are summarized and find out thecountermeasures,in order to create the influential brand skating marathon,should follow theproject to do the race rules,grasp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oller skating events the marathon,may beappropriate to increase in Chinas north

5、ern region office game number,establish a marathon forthe new combined platform run game mode.Keywords:Inline skating;skating marathon;marathon;race mode轮滑马拉松赛是轮滑公路赛的正式比赛项目,比赛是利用轮滑工具在“开放式”的公路跑道上进行 42.195 公里的竞速类滑行比赛1,是欧美地区最盛行、参赛“门槛”较低、参与人数最多的轮滑比赛和活动形式,1983 年轮滑运动在我国作为正式体育项目开展以来,经历三十多年的发展,从国家对该项目重视程度、参

6、与人数、每年举办竞赛次数、轮滑相关产业都出现大幅提升2,虽然轮滑马拉松项目相比其他轮滑竞速类项目起步较晚,但是轮滑马拉松凭借着项目独特魅力和赛事优势越来越受到轮滑管理部门的重视与轮滑爱好者的喜爱。1.我我国国举举办办轮轮滑滑马马拉拉松松比比赛赛统统计计中国轮滑协会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非营利性全国群众性体育社会团体,是代表中国参加国际轮滑组织的唯一、最高的合法组织,所以中国轮协主办的轮滑竞赛是我国轮滑项目最高级别的赛事,至 2006 年我国在杭州太湖首次举办世界轮滑马拉松比赛以来3,中国轮滑协会举办的各级各类轮滑马拉松赛事共计 17 次,为了下文便于做统计分析,每场比赛都有编号,通过表一总结如下

7、:表一 我国举办轮滑马拉松赛事数据统计4Table 1 China hosted skating marathon年份编号时间比赛名称举办地参赛人数200619 月 9-12世界杯环太湖轮滑马拉松赛苏州1139200721 月 25全国速度轮滑场地公开赛暨全国轮滑马拉松公开赛海口20635 月 3全国少年轮滑马拉松公开赛激情开赛北戴河40046 月 24中国哈尔滨“太阳岛杯”亚洲轮滑马拉松锦标赛哈尔滨6157 月 4-8世界杯环太湖轮滑马拉松赛苏州3000200867 月 9-13中国苏州轮滑世界杯环太湖马拉松赛开赛苏州30002011710 月 5世界杯轮滑公路马拉松赛海宁323201388

8、 月 10中国苏州吴中环尹山湖轮滑世界杯马拉松赛苏州2000910 月 27中国(武夷山)第一届公路轮滑马拉松公开赛武夷山7911011 月 2丽水国际轮滑公开赛马拉松赛丽水2002014118 月 22丽水国际轮滑公开赛丽水250129 月 28第16届亚洲轮滑锦标赛马拉松项目海宁1341311.21-23中国(武夷山)第二届马拉松公开赛武夷山100020151411月28-29第三届武夷山国际轮滑马拉松公开赛武夷山15002016156 月 4中国哈尔滨“舒华杯”速度轮滑马拉松公开赛哈尔滨515169月10-18世界轮滑锦标赛南京6021711 月 27第四届武夷山国际轮滑马拉松公开赛武夷

9、山20002.基于我国举办轮滑马拉松比赛统计进行数据分析基于我国举办轮滑马拉松比赛统计进行数据分析2.1 我国举办轮滑马拉松我国举办轮滑马拉松参赛参赛人数统计人数统计的的数据分析数据分析通过对中国轮滑协会近十年举办的 17 次不同级别的轮滑马拉松赛统计可以看出,仅在2006-2008 这三年间就在不同地区共举办了 6 次不同级别的轮滑马拉松赛,尤其是 2007 和2008 两年的世界杯环太湖马拉松赛参赛总人数都达到了 3000 人,而且在所有的这些比赛当中参赛人数过千人的比赛几乎占到半数,开局就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对这 17 次比赛参赛人数的数据分析得出,整体指数呈现上涨趋势,表示出我国轮滑

10、马拉松比赛的参赛人数不断增加。由于轮滑马拉松独特的魅力,使得参与人数越来越多,社会反响强烈,对宣传轮滑项目和轮滑马拉松赛事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图一 我国近十年马拉松参赛人数统计Figure 1 The number of Marathon participants in China in recent ten years2.2 我国举办轮滑马拉松参赛者竞技水平统计我国举办轮滑马拉松参赛者竞技水平统计的的数据分数据分析析由于轮滑马拉松赛的对于参赛者的技术水平要求不是很高,所以办赛宗旨就是让更多大众轮滑爱好者参与赛事其中,宣传当地特色文化,增强民众体质水平。通过对我国十年举办轮滑马拉松赛中所有比赛总

11、参赛人数进行筛选,把系统参加轮滑训练的专业选手数量和轮滑业余爱好者参赛数量进行对比得出,业余爱好者近 12000 人,占总参赛人数的 41%,专业级别的轮滑选手近 8200 人,占总参赛人数的 59%,可以明显看出,我国轮滑马拉松赛事还有很大的开发潜力,这些轮滑马拉松赛大部分都是由系统训练的专业选手参加,应加强对赛事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业余爱好者参加比赛,才会让轮滑马拉松赛事更好的持续发展。图二 我国轮滑马拉松参赛选手中专业与业余人数对比Figure 2Comparison of the number of our professional andamateur skating marathon

12、 contestants2.3 我国我国各地区各地区举办轮滑马拉松赛次数统计举办轮滑马拉松赛次数统计的的数据分析数据分析我国在近十年的时间里共在 8 个城市举办过比赛,经过统计可以看出,在苏州及武夷山举办的次数最多,苏州是我国早期国家级训练基地,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利于开展轮滑马拉松活动,除这一因素之外,由于两地的自然风光及气候都非常宜人,也是考虑比赛选址的最大因素,所以可以总结出,由于轮滑马拉松比赛的特性,选择举办地对文化、旅游、风景、气候条件要求较高。图三 各地区举办轮滑马拉松赛次数Figure 3The number of Hold the skating marathon area2.

13、4 我国举办轮滑马拉松办赛层次统计我国举办轮滑马拉松办赛层次统计的的数据分析数据分析体育比赛的赛事级别高低是决定吸引参赛者竞技水平和人数多少的一个关键因素,通过对我国近十年举办轮滑马拉松赛事层次进行分析得出,国家级轮滑马拉松赛事占 29%,国际级马拉松赛事占 71%,可以看出,我国轮滑马拉松赛事平台很高,为了让更多海内外轮滑选手和爱好者参与,绝大多数的比赛都办成国际级标准,这为进一步扩大轮滑马拉松赛事参与人数与宣传举办地都是极有利的发展条件。图四 我国轮滑马拉松赛事级别统计Figure 4The level of skating marathon in China2.5 我国举办轮滑马拉松办赛

14、地域分布统计我国举办轮滑马拉松办赛地域分布统计的的数据分析数据分析通过对举办地的区域划分对比得出,官办轮滑马拉松赛在我国南部地区举办次数占 82%,在我国北部地区举办次数占 18%,呈现出一边倒的特征,由于南部地区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及群众基础深厚的轮滑氛围,我国南部地区是官办轮滑马拉松办赛的热门区域。图五 我国马拉松办赛地域分布Figure 5Regional distribution of marathon running in China3、轮滑马拉松赛参赛的吸引因子分析轮滑马拉松赛参赛的吸引因子分析3.1 通过发放调差问卷得出轮滑马拉松办赛吸引因子通过发放调差问卷得出轮滑马拉松办赛吸引因

15、子3.1.1 调查问卷的设计调查问卷的设计为了归纳总结出影响轮滑爱好者参加轮滑马拉松赛的吸引因子,设计多选式的问卷并采取随机抽样调查的方式,对我国各地区活跃度高的轮滑发烧友进行问卷调查,以保证每个对象的基础性、真实性。发放问卷 100 份,回收 100 份,回收率为 100%,有效问卷 100 份,有效率为 100%。为了确保统计指标的有效性,咨询轮滑届专家对举办马拉松赛的各项因素进行可行性论证和总结,归纳出最具代表性的诸如办赛级别、举办地气候条件等 19 个方面,具有较高的效度。3.1.2 我国我国轮滑爱好者参与轮滑爱好者参与轮滑马拉松赛轮滑马拉松赛吸引因子分析吸引因子分析在保证比赛质量的前

16、提下,规模大,人数多,是现今我国举办轮滑马拉松赛的首要任务,那么一个赛事是否能够吸引很多的轮滑爱好者是轮滑相关管理部门办赛前要明确的,通过图六对各地区的轮滑爱好者的调查发现,举办地的气候条件关注度最高为 66%、举办地是否为旅游圣地、赛事的安全保障、赛道的路面质量是轮滑爱好者最关心的,这也与轮滑马拉松赛的定为是面向广大群众,兼具休闲娱乐性的特点所契合,所以好的比赛选址地是成功办赛的前提。图六 我国轮滑马拉松赛参赛吸引因子Figure 6Chinas skating marathon competition attracted factor4、现今现今我国我国举办举办轮滑马拉松赛事的影响因素轮滑

17、马拉松赛事的影响因素4.1 安全设施保障与封路办赛成最大障碍安全设施保障与封路办赛成最大障碍由于轮滑马拉松赛事的滑行路线很长,所以最理想的滑行地点就是在举办地的机动车道路上进行,但是无论是马拉松还是轮滑马拉松,都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比赛路线的交通管制5,相比马拉松,轮滑马拉松由于项目的影响力及参与人数不是很多,这就导致上级管理部门很难把城市道路封闭进行轮滑比赛,同时,轮滑马拉松在比赛的时候滑行速度较快,这就加大比赛过程如发生碰撞、摔倒的致伤几率,主办方在安全设施布置上就要更加用心、严格,这两点也是轮滑项目发展 30 年轮滑马拉松比赛数量不多的一个制约因素。4.2 轮滑马拉松赛办赛缺乏特色,赛事组

18、织与服务有待提高轮滑马拉松赛办赛缺乏特色,赛事组织与服务有待提高在对我国近十年的举办的所有轮滑马松比赛总结发现,轮滑马拉松的办赛缺乏特色、主题不够鲜明,几乎所有竞赛都是以锦标为主,使得原本略显枯燥的轮滑马拉松赛事不能够吸引占有较大基数的轮滑爱好者参与其中,只有赛事有特色,主题鲜明,才能让广大轮滑爱好者参与集中,乐在集中,享受其中。在我国轮滑马拉松赛尙属起步阶段,所以赛事的组织与服务没有形成统一的规范标准,赛会服务细节需进一步细化,一个优秀的轮滑马拉松赛事应该以人为本,应考虑参与者从到达比赛地、准备比赛、比赛中、赛后诸多方面的服务需求,这些赛会的组织与服务是一个较大的系统工程,需要科学的安排,细

19、致的管理,高效的组织才能保障赛事的圆满完成。4.3 赛道设计吸引力弱,赛事包装须进一步加强赛道设计吸引力弱,赛事包装须进一步加强轮滑马拉松赛事的赛道设计是集科学与艺术于一身的系统工程,因为轮滑马拉松的赛道不规则,在赛道的设计上要注重细节的安排,这关乎到滑行过程的安全,因为轮滑马拉松是集体出发,很多时候都是上百人或上千人同时通过同一路段,所以既要保证滑行的速度,又要保证参赛者的安全。所谓赛道设计的艺术在于滑行路线沿途的风光、景致是否可以让参赛者享受其中,愉悦心情,缓解心理疲劳,通过对我国轮滑马拉松赛道的总结发现,为了保证安全和便于管理,主办方都会缩小赛道的范围或者修建专门环形的马拉松赛道,这样在

20、比赛过程中就会非常枯燥,对轮滑爱好者没有足够的吸引力,是影响轮滑马拉松参赛人数的一个因素。轮滑马拉松的比赛逐渐增多,但总体的赛事包装程度较弱,会影响到一部分人群的参与意愿,赛事级别、办赛地点这些要素固然重要,但随着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水平不断增高,参加轮滑马拉松赛更多是在享受这一过程,所以广大轮滑爱好者在参与轮滑马拉松的赛事的时候也越来越在意诸如赛事网站、赛事 LOGO、赛道周边布置、奖品、纪念品这些这些影响赛事的品质要素,参与轮滑马拉松的选手的身心希望获得全方位、高品质的赛事体验。4.4 办赛地点是否为旅游胜地是轮滑马拉松参与人数的影响因素办赛地点是否为旅游胜地是轮滑马拉松参与人数的影响因素通

21、过对文献资料的查阅发现几个热门马拉松的办赛地点分别为北京、上海、厦门、大连6,根据上文图三统计得出轮滑马拉松的热门举办地为苏州、武夷山,根据表二的总结不难发现,两项的举办地都存在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都是国家的旅游胜地,因为无论是参加马拉松还是轮滑马拉松的选手大部分都本着娱乐消遣,兼具旅游的参赛目的7,所以办赛地点是否为旅游胜地是轮滑马拉松办赛参与人数和比赛规模的一个影响因素。表二 我国著名马拉松、轮滑马拉松赛事举办地旅游城市级别Table 2Chinas famous marathon skating marathon held tourism city level4.5 轮滑马拉松以官办为

22、主,市场化运作水平较低制约发展轮滑马拉松以官办为主,市场化运作水平较低制约发展根据统计,我国轮滑马拉松基本以政府独办为主,政企协办为辅,中国轮滑协会主办,各地方轮滑协会承办的赛事举办模式,由于以政府主导的办赛模式存在较大的财政压力,所以在办赛过程中由于经费原因会导致诸多方面存在疏漏,例如人员不足、赛事服务、后勤接待、赛事宣传等问题阻碍轮滑马拉松的发展。应积极引进社会资金,采用市场化机制,企业独办的模式可以轮滑马拉松赛中试水8,充分发挥各方面社会资源,确立政府的政策保障机制,使得商业运作渗透到轮滑马拉松赛的各个环节,可以使政府减轻压力,增强轮滑马拉松的办赛活力。5 我国轮滑马拉松未来发展对策我国

23、轮滑马拉松未来发展对策5.1 基于基于我国轮滑人口我国轮滑人口数量应加大该项赛事的重视程度数量应加大该项赛事的重视程度体育赛事的发展程度与从事项目的人数有直接关系,纵观我国优势体育项目其背后都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9,轮滑马拉松在比赛过程中路线基本由直道为主,对轮滑的技术水平要求相对场地赛较低,比赛的参与度较高,所以无论是系统训练的专业选手还是业余的轮滑的爱好者都可以同场竞技,根据查阅资料了解到轮滑是世界发展最快的运动之一,参与人数暴增10,这么庞大的基数为轮滑马拉松赛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办赛是普及轮滑运动一项重要手段,应加大对轮滑马拉松的重视程度,在不用地域举办高品质、有特色的赛事。5.2 利用

24、赛道低成本优势,应扩大办赛范围利用赛道低成本优势,应扩大办赛范围轮滑马拉松的赛道与马拉松赛的特点相同,都是在城市公路,相比举办轮滑场地赛成本低,在赛前不用专门修建比赛场地,省去了建造场馆的费用与赛后场馆的维护费用11,凭借着这一优势,大范围的举办赛事提供了广阔空间,由于赛道在城市的道路上,沿途滑行就是对该项目最好的宣传,可以说是流动的广告,对轮滑运动的推广有着积极的作用。5.3 民间自发轮滑马拉松和长距离滑行盛行,民间自发轮滑马拉松和长距离滑行盛行,应借力应借力打造品牌经典轮滑马拉松打造品牌经典轮滑马拉松近几年民间轮滑马拉松运动悄然兴起,轮滑爱好者自发组织了很多具有影响力的轮滑马拉赛事名称举办

25、地举办地旅游城市级别北京国际马拉松北京国家级旅游城市上海国际马拉松上海国家级旅游城市厦门国际马拉松厦门国家级旅游城市大连国际马拉松大连国家级旅游城市苏州世界轮滑马拉松苏州国家级旅游城市武夷山轮滑马拉松武夷山国家级旅游城市松和长距离滑行活动。5.3.1 我国民间自发组织轮滑马拉松介绍我国民间自发组织轮滑马拉松介绍125.3.1.1 环青海湖环青海湖 365 公里超级轮滑马拉松公里超级轮滑马拉松环青海湖轮滑马拉松始于 2012 年,滑行总长度约 360 公里,活动基本都在每年的 7月的最后一个星期举办,总时长为 5 天,线路是围绕青海省青海湖的环湖线路,根据线路的长度合理分配每天滑行的距离,活动的

26、服务也非常周到,有专门后援保障部门,由于环青海湖沿线壮丽的自然风光及优良的路面质量,这一活动每年参加的人数都在增多,可谓是民间自发举办轮滑马拉松中最富盛名的一个。5.3.1.2 北京到天津北京到天津 120 公里城际超级轮滑马拉松公里城际超级轮滑马拉松在欧美国家非常盛行城际之间的轮滑马拉松活动,例如美国的 Athens to Atlanta 就是其中一个久负盛名的城际轮滑马拉松活动,我国早在 2007 年就组织了北京到天津 120 公里城际超级轮滑马拉松,到 2016 年已经连续举办 10 届,参与人数随着活动的不断宣传已达到数百人,此活动不仅成为京津翼轮滑爱好者每年一度的赛事,也吸引了很多国

27、外轮滑爱好者前来参加,是我国民间自发组织的比较重要的一项轮滑马拉松活动。5.3.1.3 粤港城际轮滑百里行粤港城际轮滑百里行始于 2007 年的粤港城际轮滑百里行活动至 2016 年已经连续成功组织 10 届。活动路线是在深圳和广州两个城际间进行滑行,总长度达到 180 公里,活动时间定于每年农历新年的大年初三初四举行,参与者主要来自香港和中国内地很多城市的数百轮滑爱好者。5.3.1.4 怀柔轮滑马拉松怀柔轮滑马拉松怀柔轮滑马拉松是我国首个拥独立知识产权的标准 42.195 公里的轮滑马拉松赛事。本着为怀柔区构建一个品牌群众体育赛事,为公路轮滑爱好者搭建一个展示自我运动技能平台,为体育经纪人创

28、键一个体育经纪示范项目的宗旨,活动由北京北京聚力体育经纪公司创立,2013 年 6 月举办了第一届比赛,该赛事成功举办激发起北京地区广大轮滑爱好者参与轮滑马拉松活动和比赛的热情。5.3.1.5 2016 北京白河峡谷(百里画廊)北京白河峡谷(百里画廊)100 公里超级轮滑马拉松公里超级轮滑马拉松2016 年 10 月 22 日,在素有“百里画廊”之称的北京延庆白河峡谷举办了 100 公里超级轮滑马拉松活动,活动共有 22 人参加,12 人完成比赛,第一位到达终点并完成全程滑行选手耗时 4 小时 19 分 25 秒,活动路线风景优美,尤其是百里画廊的秋天,层林尽染,色彩斑斓,为每名参加活动的轮滑

29、爱好者都留下了深刻的回忆。5.3.1.6 北京杯轮滑马拉松巡回赛北京杯轮滑马拉松巡回赛北京杯轮滑马拉松巡回赛由北京的轮滑马拉松爱好者在 2014 年创立,旨在为了满足北京及周边地区广大轮滑马拉松爱好者对于该项活动的热爱,该赛事在北京的延庆、顺义、门头沟举办了成功举办了三站比赛,效果甚佳,在广大参与者共同努力下总结经验形成了独立规范的活动体系。5.3.1.7 2016 烟台轮滑马拉松赛烟台轮滑马拉松赛中国北岸(烟台)轮滑马拉松始于 2015 年,凭借两届成功办赛经验已经积攒广大轮滑爱好者良好的口碑。此项活动由于优越的地理位置及高标准的赛事定位,吸引了全国各地近百余名选手参加,比赛赛道安排在烟台开

30、发区金沙滩海滨路,紧贴浩瀚渤海,沿途景色迷人,这些因素都决定了烟台马拉松赛在众多民间自发轮滑马拉松活动中有着很大的发展潜力。5.3.1.8 2016 大庆大庆-哈尔滨城际公路轮滑哈尔滨城际公路轮滑 183km 超级马拉松之旅超级马拉松之旅首届大庆-哈尔滨城际轮滑 183KM 超级马拉松在 2016 年 4 月 23 号拉开帷幕,活动路线总长 183 公里,分两天完成,近百名轮滑爱好者参加,起点在美丽的油化之都百湖之城大庆时代广,途径安达市、兰西县、哈市呼兰区、终点哈尔滨市政府广场,这一活动开创了黑龙江省公路轮滑超级马拉松的先河,为促进全民健身,推广轮滑马拉松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5.3.2 重

31、视民间赛事特点,重视民间赛事特点,借力借力打造品牌经典轮滑马拉松打造品牌经典轮滑马拉松这些民间自发组织的轮滑马拉松活动都是非常有特色的,活动滑行路线都是以安全为第一要则,选择机动车少,路况好的地段,其次必须是沿途风光秀美,景色宜人,进行马拉松滑行时还可以欣赏美景,随着每次活动后有力的宣传,参加这些民间自发组织的轮滑马拉松活动的爱好者也是越来越多。通过对这些马拉松的举办地域进行统计得出,我国北部地区民间自发马拉松活动举办次数占 71%,我国南部地区占 29%,可见,我国北方民间轮滑爱好者非常活跃,对轮滑马拉松非常喜爱,与中国轮协轮滑马拉松举办地大部分选择南部地区举办产生反差,通过图五与图七的数据

32、对比可以得出我国北部地区相比南部地区开展轮滑马拉松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和文化氛围,建议我国相关轮滑管理部门可以多在北部地区举办轮滑马拉松赛,这样就会得到很好的办赛效果。图七 民间自发举办轮滑马拉松区域分布Figure 7Skating marathon held a spontaneous regional distribution5.4 借助我国各类马拉松建立轮滑马拉松举办新模式借助我国各类马拉松建立轮滑马拉松举办新模式通过对轮滑马拉松的制约因素分析,举办比赛封路是最大的阻碍,我国轮滑相关部门可以因势利导,借助火爆的马拉松赛为平台进行合作办赛是轮滑马拉松的新方向。5.4.1 把握机遇,借助马拉

33、松把握机遇,借助马拉松赛赛优势,为轮滑马拉松优势,为轮滑马拉松赛赛提供平台提供平台随着国家体育政策的有力推动,每年举办的不同级别的大大小小的马拉松赛的数量出现爆炸式增长,中国田径协会 2015 年注册备案的马拉松赛达到 189 场,这一数字是 2011 年注册备案的 22 场马拉松赛的 8 倍,短短五年我国马拉松赛的涨幅就呈直线增长,举办地覆盖区域十分广泛,涵盖了 4 个直辖市和 23 个省、自治区的 79 个城市13,而且举办地多以旅游城市为主,赛事的市场化运作程度较高、媒体宣传的重视程度比轮滑马拉松要好,同时,在举办马拉松赛的城市,政府都十分重视并大力支持,赛道也主要以城市公路为主,把当地

34、的旅游景点贯穿在路线中14,比赛当天对赛道周边会采取封道的交通管制,所以应借助马拉松赛蓬勃的发展现状为平台,建立新的轮滑马拉松比赛联合举办模式,增加每年轮滑马拉松的举办次数,让更多的轮滑爱好者参与其中,为提高我国轮滑人口,推动轮滑项目产生积极的影响。5.4.2 马拉松与轮滑马拉松两项赛事优势互补,交相辉映马拉松与轮滑马拉松两项赛事优势互补,交相辉映马拉松赛的火爆从推进全民健身及提高体育经济效益上都有显著的效果,但是过热的马拉松赛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其中最显著当属由于赛事过多,赛事的特色缺失,具有品牌效应的马拉松赛事较少15,针对这一问题,轮滑马拉松赛与马拉松赛的联办会给传统的马拉松赛增添许多特

35、色和增加经济效益,马拉松赛的优势在影响面大、关注度高、政府重视、赛事运作专业16。轮滑马拉松赛的优势在于轮滑项目新颖时尚,抓人眼球,富有特色17,由于滑行速度比跑步要快,所以轮滑马拉松赛的整体时间也比马拉松赛要短,在一场马拉松赛中安排轮滑马拉松赛只要科学合理安排,对办赛的整体日程安排不会有太大影响,这为两赛联办增添了很大的可行性,两项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弥补自身的劣势,互利互惠,使得两项融合交相辉映,为马拉松赛和轮滑马拉松赛举办提供新的模式。5.5 国外著名轮滑马拉松赛对我国办赛的借鉴意义国外著名轮滑马拉松赛对我国办赛的借鉴意义德国柏林轮滑马拉松赛是世界最大规模和最具影响力的轮滑马拉松赛事,

36、每届的参与者近万人,柏林轮滑马拉松是以世界六大满贯之一的著名柏林马拉松赛为平台,借助这一赛事,扩大了轮滑赛事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两赛合一的比赛形式提高了当地政府办赛效率,降低了办赛成本,同时也增添了赛事特色,凭借着主办方多年的办赛经验,使得两项赛事组织周密、运行高效,最大限度的降低这一传统大型赛事对城市日常运行的影响。之所以被称为最负盛名的轮滑马拉松赛事,有诸多因素构成,比赛定为每年的九月中下旬举办,柏林的九月秋高气爽,温度事宜,这一气候条件非常利于参赛选手发挥最好的体能状态,通过图八可以看出,赛道经过专业设计团队制定,非常注重细节的把握,每段直道和弯道可能出现选手数量和滑行速度都经过反复测算,

37、保证了选手们的安全和滑速,世界最快赛道由此得名,同时,赛道环绕整个柏林城,把柏林当地著名的景点和城市风貌完全展现给每一位参赛选手,为了激励每一位选手创造佳绩,政府鼓励民众在赛道周边鼓舞选手,每经过一段距离还布置当地特色的乐队为选手打气,置身其中,滑行全程更多的是一种赛事带来的享受。赛事的服务非常到位,从参赛选手到达柏林直至赛后离开的全过程可谓无微不至,处处都彰显着人文关怀,由于成熟的商业化赛事运营,每届柏马都会获得不菲的收入18,我国应借鉴柏马成功的办赛经验,打造我国有品牌特色的轮滑马拉松赛事,吸引国内外更多的轮滑爱好者参与轮滑马拉松赛事中来。图八 2016 年柏林轮滑马拉松赛道图Figure

38、 8 The course of 2016 Berlin inline skate marathon6、结语结语6.1 我国轮滑马拉松赛经过 30 年的发展,办赛次数和赛事规模的数据经过统计分析呈上升趋势,凭借着我国轮滑项目深厚的群众基础和轮滑马拉松赛的自身魅力、优势,应进一步大力推广轮滑马拉松赛事,为推动轮滑项目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通过对官办赛事和民间自发马拉松活动的对比,建议我国相关轮滑管理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加大在我国北部地区的办赛力度,6.2 在打造有品牌的特色赛事上,应遵循赛事的吸引因素这一规律,从办赛的地点选择、选手对赛事的要求上都应考虑广大民众的意见,增加比赛的参赛人数,使得举办成

39、极具吸引力的成功赛事。6.3 现阶段我国轮滑马拉松赛事还存在着办赛制度、赛事安全、赛事服务、赛事组织管理、赛事细节等方面的制约因素,轮滑相关管理部门应借鉴国外著名轮滑马拉松赛的办赛经验建立新的办赛模式,注入商业化运营机制,借力而行,建议与火爆的马拉松赛联合办赛,发挥两项赛事各自的优势,使得两项赛事交相辉映,加快轮滑马拉松赛事的发展速度。参考文献参考文献1中国轮滑协会.速度轮滑竞赛规则与裁判通则z.中国轮滑协会,2006,7-8.2屈强.屈家乐.轮滑运动的起源与发展J赤峰学院学报.2015,31(2):157-158.3孙显墀.对国内外速度轮滑运动发展现状和趋势的分析 J.冰雪运动,2006,2

40、(1):34-35.4http:/.中国轮滑协会官方网站.5陈尔洁.中国马拉松赛事对城市发展影响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4,47-48.6石磊.城市营销背景下我国马拉松赛事的发展态势研究J.山东体育科技,2016,3(38),3-4.7蔡瑶.论我国马拉松热对全民健身的影响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6,4,201-202.8褚孝勇.对北京国际马拉松赛市场化运作的探讨D.北京体育大学,2007,9-10.9薛明陆.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制约因素的调查分析与对策研究D.曲阜师范学院,2001,2-3.10温志宏.轮滑运动特点及在全民健身运动中发展前景研究J.搏击-体育论坛,2011,3(11):55-56.11田香玲.马拉松火爆的原因_问题及发展路径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6,3(15):89-90.12htt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