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词复习及词类活用1.ppt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57950952 上传时间:2022-11-06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16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词复习及词类活用1.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实词复习及词类活用1.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实词复习及词类活用1.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词复习及词类活用1.ppt(4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实词复习及词类活用1 Still waters run deep.流静水深流静水深,人静心深人静心深 Where there is life,there is hope。有生命必有希望。有生命必有希望阿母阿母谢谢媒人,媒人,“女子先有誓,老姥岂敢言?女子先有誓,老姥岂敢言?”侯生视公子色终不变侯生视公子色终不变,乃乃谢谢客就车。客就车。(史记史记信陵君窃符救赵信陵君窃符救赵 旦日不可不早自来旦日不可不早自来谢谢项王。项王。公子往数请之公子往数请之,朱亥故不复朱亥故不复谢谢,公子怪公子怪之。之。(史记史记信陵君窃符救赵信陵君窃符救赵 多多谢谢后世人,戒之勿慎忘。后世人,戒之勿慎忘。及花之既及花之

2、既谢谢,亦可告无罪于主人矣亦可告无罪于主人矣父母俱存,兄弟无父母俱存,兄弟无故故(事,事故)(事,事故)以以故故法为其国与此同(旧,与法为其国与此同(旧,与“新新”相对)相对)暮去朝来颜色暮去朝来颜色故故(衰老)(衰老)君安与项伯有君安与项伯有故故(老朋友,引申为交情)(老朋友,引申为交情)既克,公问其既克,公问其故故(原因,缘故)(原因,缘故)故故遣将守关者(故意,特意)遣将守关者(故意,特意)此物此物故故非西产(原来非西产(原来 ,本来),本来)故故臣复取璧(所以,因此)臣复取璧(所以,因此)而从六国破亡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故事(故事:旧事,前列)事(故事:旧事,前列)二、古今异义 现代汉语

3、是由古汉语发展而来的,随着时间推移,许多现代汉语是由古汉语发展而来的,随着时间推移,许多词的意义古今有很大差别。词的意义古今有很大差别。有的词义扩大了,如有的词义扩大了,如 河河 古代指黄河,现泛指一般河流。古代指黄河,现泛指一般河流。有的词义缩小了,如:有的词义缩小了,如:妻子妻子 古代指妻子儿女,现指丈古代指妻子儿女,现指丈夫的配偶夫的配偶 有的词义转移,变化了,如有的词义转移,变化了,如 二豪贼劫持二豪贼劫持 中中 贼贼,原指,原指强盗,现指小偷强盗,现指小偷;齐人固善盗乎齐人固善盗乎 中中 盗盗,原指小偷,原指小偷,偷盗,现指强盗,偷盗,现指强盗,贼贼盗盗 二字意义古今正好调了个位。二

4、字意义古今正好调了个位。有的单音节词连用,易与现在双音节词混淆,如:有的单音节词连用,易与现在双音节词混淆,如:“痛痛恨恨”古指古指“痛心,遗憾痛心,遗憾”。虽然、以为、可以、于是。虽然、以为、可以、于是、以便以便、指示指示(1 1)特征特征:特别征召。:特别征召。例:大将军、三公并辟,又举敦朴,公车特征,例:大将军、三公并辟,又举敦朴,公车特征,起家拜少府,皆不就。后汉书起家拜少府,皆不就。后汉书党锢列传党锢列传(2 2)故事故事:按旧例。:按旧例。例:故事,天子当挂服举哀。(例:故事,天子当挂服举哀。(19981998年高考卷)年高考卷)(3 3)下车下车:官吏初到位。:官吏初到位。例:衡

5、下车,治威严。张衡传例:衡下车,治威严。张衡传妻子、行李、夫人、丈夫、大方、非常、细说、妻子、行李、夫人、丈夫、大方、非常、细说、可怜、颜色、舅姑、卑鄙、便宜、地方、结束可怜、颜色、舅姑、卑鄙、便宜、地方、结束 向前向前(5 5)中外中外:朝廷内外。:朝廷内外。例:帝虚己委居正,居正亦慨然以天下为己任,中例:帝虚己委居正,居正亦慨然以天下为己任,中外想望风采。明史外想望风采。明史列传第一百一列传第一百一(6 6)横行横行:纵横驰骋。:纵横驰骋。例:收其豪杰而用之,以横行天下。三国志例:收其豪杰而用之,以横行天下。三国志魏魏书书王卫二刘傅传王卫二刘傅传(7 7)首领首领:脑袋,性命。:脑袋,性命

6、。例:得全首领以没,尚当追削官秩例:得全首领以没,尚当追削官秩(8)(8)实欲连兵实欲连兵南面南面而王齐而王齐南面:不是南面:不是“南边南边”古人单说古人单说“南南”为为“南面南面”古人以面朝南为尊位,君主临朝南面而坐,因此把古人以面朝南为尊位,君主临朝南面而坐,因此把为君称为为君称为“南面为王南面为王”,句中的意思是想谋反为王。,句中的意思是想谋反为王。“南面南面”与与“败北败北”“”“北面北面”相对。相对。1行李:古,出使的人,如行李:古,出使的人,如“行李之往来,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共其乏困”;今,行装。;今,行装。2夫人:古,那个人,如夫人:古,那个人,如“微夫人之力不及微夫人之力不及

7、此此”;今,人的妻子。;今,人的妻子。6丈夫:古,男子,如丈夫:古,男子,如“丈夫二十不娶,其丈夫二十不娶,其父母有罪父母有罪”,今,妻子的配偶。,今,妻子的配偶。18细说:古,小人的谗言,如细说:古,小人的谗言,如“未有封侯之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赏,而听细说”;今,详细说明。;今,详细说明。33可怜:古,可惜,如可怜:古,可惜,如“楚人一炬,可怜楚人一炬,可怜焦土焦土”;今,对他人的不幸表示感谢怜悯;今,对他人的不幸表示感谢怜悯38颜色:古,脸色,如颜色:古,脸色,如“断头置城上,颜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色不少变”;今,色彩。;今,色彩。55风流:古,风韵,如风流:古,风韵,如“却有一段自

8、然的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风流态度”;今,风采特异,业绩突出。;今,风采特异,业绩突出。80舅姑:古,公公婆婆,如舅姑:古,公公婆婆,如“既而将诉于既而将诉于舅姑舅姑”;今,舅舅和姑姑。;今,舅舅和姑姑。89妻子:古,妻子和儿女,如妻子:古,妻子和儿女,如“兄弟妻子兄弟妻子离散离散”;今,只指妻子,不指儿女。;今,只指妻子,不指儿女。95变色:古,变了脸色,如变色:古,变了脸色,如“同子参乘,袁丝变同子参乘,袁丝变色色”;今,变了颜色。;今,变了颜色。100卑鄙:古,地位低,见识浅,如卑鄙:古,地位低,见识浅,如“先帝不以臣先帝不以臣卑鄙卑鄙”;今,品德低下。;今,品德低下。101便宜:古,方

9、便,适合,如便宜:古,方便,适合,如“可以便宜从事可以便宜从事”;价格低廉。;价格低廉。111结束:古,整装,如结束:古,整装,如“婉贞于是率诸少年结束婉贞于是率诸少年结束而出而出”;今,完结。;今,完结。131以便:古,以便带来便利,如以便:古,以便带来便利,如“将在外,主令将在外,主令有所不受,以便国家有所不受,以便国家”;今,表目的的连词。;今,表目的的连词。133以为:古,把以为:古,把当作,如当作,如“昔者先王以为东昔者先王以为东盟主盟主”;今,认为。;今,认为。137指示:古,指出,给指示:古,指出,给看,如看,如“璧有瑕,请璧有瑕,请指示王指示王”;今,上对下申明处理问题的原则和

10、方;今,上对下申明处理问题的原则和方法。法。向前:古,先前,如向前:古,先前,如“凄凄不似向前声凄凄不似向前声”;今,;今,向前方向前方 1 1。通假字:。通假字:通假字是汉语在同一历史时期的用字分歧现象。通假字是汉语在同一历史时期的用字分歧现象。通假通假 的意思是通用,假借,就是用一个读音相同或相近的意思是通用,假借,就是用一个读音相同或相近(有有时形体也相似时形体也相似)的字来代替另一个字使用。的字来代替另一个字使用。例:具答之,便要还家。例:具答之,便要还家。(通假字:通假字:具具,要要本本字:字:俱俱,邀邀)识别通假字可从下面几方面看:识别通假字可从下面几方面看:音同形似音同形似。如:

11、。如:满坐宾客无不伸颈满坐宾客无不伸颈。坐坐 通通 座座,意思是,意思是 座位座位 音近形似音近形似。如:。如:属予作文以记之属予作文以记之。属属 通通 嘱嘱,意思是,意思是 嘱咐嘱咐 音同形异音同形异。如。如 已后典籍皆为板本已后典籍皆为板本已已 通通 以以,意思是,意思是 以后以后 音近形异音近形异。如:。如:河曲智叟亡以应河曲智叟亡以应亡亡 通通 无无,意思是,意思是 没有没有 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虽有槁暴,不复挺者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距关,毋内诸侯距关,毋内诸侯张良出,要项伯张良出,要项伯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愿伯具

12、言臣之不敢倍德也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属予作文以记之属予作文以记之至莫夜月明至莫夜月明三、词类活用(一)(一)名词名词:(1)、活用为动词(2)、名词作状语(3)、名词的使动用法。(4)、名词的意动用法(二)动词(二)动词:(1)、动词活用作名词(2)、动词作状语(3)、动词的使动用法(4)、动词的意动用法三、形容词三、形容词:(1)、形容词作名词(2)、形容词用作动词(3)、形容词的为动用法(4)、形容词的使动用法(5)、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四、数词活用:词类活用是指古汉语中某些实词的特殊用

13、法。这些词词类活用是指古汉语中某些实词的特殊用法。这些词在特定的语境中,临时具有某种语法功能,相应具有某在特定的语境中,临时具有某种语法功能,相应具有某一新的意义,有的临时改变了词性。因此,离开了某一一新的意义,有的临时改变了词性。因此,离开了某一特定的语言环境,活用就不存在了。词类活用情况主要特定的语言环境,活用就不存在了。词类活用情况主要有:有:1 1名词活用。名词活用。名词活用为动词,就具有动词的一名词活用为动词,就具有动词的一般特点。名词活用为状语,有表示时间、处所、方式、般特点。名词活用为状语,有表示时间、处所、方式、工具、比喻等方面的意义。一般说,当名词直接用在动工具、比喻等方面的

14、意义。一般说,当名词直接用在动词谓语之前,而两者在意义上又并不构成主谓关系时,词谓语之前,而两者在意义上又并不构成主谓关系时,这个名词即活用为状语,用来修饰或限制它后面的动词这个名词即活用为状语,用来修饰或限制它后面的动词谓语。谓语。2 2形容词活用形容词活用。形容词不能带宾语,如果形容词。形容词不能带宾语,如果形容词带上宾语,那么这个形容词就用做动词。用做名词的形带上宾语,那么这个形容词就用做动词。用做名词的形容词,表示某一性状、性质的人或物,在句中居主语或容词,表示某一性状、性质的人或物,在句中居主语或宾语的位置,具有名词的意义。宾语的位置,具有名词的意义。3 3动词活用动词活用。有时动词

15、在句中被当做一件。有时动词在句中被当做一件事物或名称,这时它就活用为名词。动词活用事物或名称,这时它就活用为名词。动词活用做名词,常做句子的主语或宾语。做名词,常做句子的主语或宾语。4 4数词活用数词活用。数词可以做句子的谓语,对。数词可以做句子的谓语,对主语起说明作用,这是活用为动词。也可以用主语起说明作用,这是活用为动词。也可以用做名词。做名词。5 5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名词、形容词、。名词、形容词、不及物动词通常是不带宾语的,带上宾语就有不及物动词通常是不带宾语的,带上宾语就有可能成为使动用法或意动用法,带上宾语是这可能成为使动用法或意动用法,带上宾语是这类词语灵活运用

16、的标志,但是,意动用法和使类词语灵活运用的标志,但是,意动用法和使动用法有时在形式上没有区别,要根据上下文动用法有时在形式上没有区别,要根据上下文细加分辨。一般说,使动用法强调的是客观实细加分辨。一般说,使动用法强调的是客观实际,意动用法强调主观意识:际,意动用法强调主观意识:一、名词活用(1)、)、活用为动词活用为动词 因为能愿动词只能修饰动词,所以,如果因为能愿动词只能修饰动词,所以,如果名词前紧接名词前紧接能愿动词能愿动词时,即可判断它是活用成时,即可判断它是活用成了动词;因为只有动词能带宾语和介宾补语,了动词;因为只有动词能带宾语和介宾补语,所以,如果所以,如果名词后紧接代词或处所名词

17、、介宾名词后紧接代词或处所名词、介宾短语短语,即可判断它是活用成了动词;同理,如,即可判断它是活用成了动词;同理,如果果两个名词连用两个名词连用,二者之间既非并列关系,也,二者之间既非并列关系,也非修饰关系,其中必有一个活用成了动词。非修饰关系,其中必有一个活用成了动词。能愿动词能愿动词,也叫,也叫“助动词助动词”,是表示可能、,是表示可能、必要、必然、意愿、估价等意义的动词。例必要、必然、意愿、估价等意义的动词。例如:如:表示可能表示可能:能:能 能够能够 会会 可可 可能可能 可以可以 得以得以 表示意愿表示意愿:愿意:愿意 乐意乐意 情愿情愿 肯肯 要要 愿愿 想要想要 要要想想 敢敢

18、敢于敢于 乐于乐于 表示必要:表示必要:应应 应该应该 应当应当 得(得(deidei)该该 当当 须须得得 犯得着犯得着 犯不着犯不着 理当理当 表示估价表示估价:值得:值得 便于便于 难于难于 难以难以 易于易于 能愿动词能愿动词主要用在动词和形容词前面作状语,主要用在动词和形容词前面作状语,不能直接带名词性宾语。不能直接带名词性宾语。1 1、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过秦论、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过秦论2 2、道芷阳间行鸿门宴、道芷阳间行鸿门宴3 3、则思江海下百川谏太宗十思疏、则思江海下百川谏太宗十思疏4 4、或师焉师说、或师焉师说 5 5、楚人一炬,可怜焦土阿房宫赋、楚人一炬,可怜焦土阿房宫赋6

19、 6、族秦者秦也阿房宫赋、族秦者秦也阿房宫赋7 7、乳二世项脊轩志、乳二世项脊轩志8 8、以、以事事秦之心秦之心礼礼天下之奇才天下之奇才 9 9、今王、今王鼓鼓乐于此乐于此1 1、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名词、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名词“帝王帝王”带省略介词带省略介词“于于”的补语的补语“于万世于万世”,用作动词:称帝称王)过秦论,用作动词:称帝称王)过秦论2 2、道芷阳间行(名词、道芷阳间行(名词“道道”带宾语带宾语“芷阳芷阳”用作动词:取用作动词:取道)鸿门宴道)鸿门宴3 3、则思江海下百川(方位名词、则思江海下百川(方位名词“下下”,带宾语,带宾语“百川百川”,用作动词:居于用作动词:居于之下

20、)谏太宗十思疏之下)谏太宗十思疏4 4、或师焉(、或师焉(“师师”充当充当“或或”的谓语,用作动词:从师)的谓语,用作动词:从师)师说师说 5 5、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名词、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名词“炬炬”处于谓语的位置上,处于谓语的位置上,用作动词:放火)阿房宫赋用作动词:放火)阿房宫赋6 6、族秦者秦也(名词、族秦者秦也(名词“族族”带宾语带宾语“秦秦”,用作动词:灭,用作动词:灭族,杀死合族的人)阿房宫赋族,杀死合族的人)阿房宫赋7 7、乳二世(名词、乳二世(名词“乳乳”带宾语带宾语“二世二世”,用作动词:用乳,用作动词:用乳汁喂养)项脊轩志汁喂养)项脊轩志8 8、以、以事事秦之心秦之心

21、礼礼天下之奇才天下之奇才 9 9、今王、今王鼓鼓乐于此乐于此(2)(2)名词作状语名词作状语 从句法关系看,谓语动词在句中总是出从句法关系看,谓语动词在句中总是出现在主语、状语后,所以,如果名词出现在现在主语、状语后,所以,如果名词出现在动词前,而句子已有明确的主语时,即可判动词前,而句子已有明确的主语时,即可判断名词活用成了状语。断名词活用成了状语。:谈笑间,樯橹谈笑间,樯橹灰灰飞飞烟烟灭灭例:例:1 1、1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2 2、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劝学、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劝学3 3、顺流而东行、顺流而东行4 4、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

22、、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 过秦论过秦论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时间名词、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时间名词“日日”放放在动词在动词“参省参省”的前面作状语,表示动作的经的前面作状语,表示动作的经常性:每天)劝学常性:每天)劝学2、上食埃土,下饮黄泉(方位名词、上食埃土,下饮黄泉(方位名词“上上”和和“下下”用在动词用在动词“食食”和和“饮饮”的前面作状语,的前面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向:向上、向下,指在地面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向:向上、向下,指在地面上,在地下)劝学上,在地下)劝学3、顺流而东行(方位名词、顺流而东行(方位名词“东东”,作动词,作动词“行行”的状语:朝东,向东)的状语:

23、朝东,向东)4、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名、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名词词“席席”“包包”“囊囊”分别作分别作“卷卷”“举举”“括括”的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像席子那的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像席子那样,像包裹那样,像口袋那样)过秦论样,像包裹那样,像口袋那样)过秦论5 5、天下云集响应过秦论、天下云集响应过秦论6 6、赢粮而景从、赢粮而景从7 7、内立法度、内立法度外连衡而斗诸侯过秦论外连衡而斗诸侯过秦论8 8、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于是项伯复夜去于是项伯复夜去鸿门宴鸿门宴9 9、日夜望将军至鸿门宴、日夜望将军至鸿门宴 1010、辇来于秦阿房宫

24、赋、辇来于秦阿房宫赋5、天下云集响应(名词、天下云集响应(名词“云云”“响响”分别作分别作“集集”“应应”的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像云那样,的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像云那样,像回声那样)过秦论像回声那样)过秦论6、赢粮而景从(名词、赢粮而景从(名词“景景”作作“从从”的状语,表示的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像影子那样)动作行为的状态:像影子那样)7、内立法度、内立法度外连衡而斗诸侯(方位名词外连衡而斗诸侯(方位名词“内内”“外外”分别作分别作“立立”“连连”的状语,表示行为动的状语,表示行为动作的方向:对内,对外)过秦论作的方向:对内,对外)过秦论8、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项伯乃夜驰之沛

25、公军/于是项伯复夜去(名词于是项伯复夜去(名词“夜夜”充当充当“驰驰”“去去”的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的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当夜,当晚)鸿门宴当夜,当晚)鸿门宴9、日夜望将军至(时间名词、日夜望将军至(时间名词“日日”“夜夜”充当动词充当动词“望望”的状语,表示动作的经常性:每日、每夜)的状语,表示动作的经常性:每日、每夜)鸿门宴鸿门宴 10、辇来于秦(名词、辇来于秦(名词“辇辇”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来来”所用的工具:用车子,乘车)阿房宫赋所用的工具:用车子,乘车)阿房宫赋(3)、名词的使动用法名词的使动用法。名词的使动用法可按。名词的使动用法可按“使宾语怎么样

26、使宾语怎么样”这一关系来判断这一关系来判断 例:例:1 1、徐孺、徐孺下下陈蕃之榻滕王阁序陈蕃之榻滕王阁序2 2、荣荣于身后五人墓碑记于身后五人墓碑记3 3、以、以夭夭梅梅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病梅馆记梅为业以求钱也。病梅馆记(3)、名词的使动用法名词的使动用法。名词的使动用法可按。名词的使动用法可按“使宾语怎么样使宾语怎么样”这一关系来判断这一关系来判断 例:例:1 1、徐孺、徐孺下下陈蕃之榻(方位名词陈蕃之榻(方位名词“下下”,带宾语,带宾语“榻榻”,用如使动词:使,用如使动词:使放下)滕王阁序放下)滕王阁序2 2、荣荣于身后(名词于身后(名词“荣荣”后省宾语后省宾语“之之”,作,作使动词:

27、使使动词:使得到荣誉)五人墓碑记得到荣誉)五人墓碑记3 3、以、以夭夭梅梅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病,名词的使梅为业以求钱也。(病,名词的使动用法:使动用法:使生病)病梅馆记生病)病梅馆记(4)、名词的意动用法、名词的意动用法1、孔子师郯子、苌弘、师囊、老聃、孔子师郯子、苌弘、师囊、老聃2、吾从而师之师说、吾从而师之师说3、后人哀之而不鉴之阿房宫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阿房宫赋(4)、名词的意动用法名词的意动用法1、孔子师郯子、苌弘、师囊、老聃、孔子师郯子、苌弘、师囊、老聃/吾从而师吾从而师之(名词之(名词“师师”带宾语,用作意动:以带宾语,用作意动:以为师)师说为师)师说2、后人哀之而不鉴之(鉴:

28、以、后人哀之而不鉴之(鉴:以为鉴;借为鉴;借鉴)阿房宫赋鉴)阿房宫赋 名词活用。名词活用。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活用为动词,就具有动词的,就具有动词的一般特点。一般特点。名词活用为状语名词活用为状语,有表示时间、,有表示时间、处所、方式、工具、比喻等方面的意义。一处所、方式、工具、比喻等方面的意义。一般说,当名词直接用在动词谓语之前,而两般说,当名词直接用在动词谓语之前,而两者在意义上又并不构成主谓关系时,这个名者在意义上又并不构成主谓关系时,这个名词即活用为状语,用来修饰或限制它后面的词即活用为状语,用来修饰或限制它后面的动词谓语。动词谓语。判断名词的活用,要从整个句子来考虑,判断名词的活用,要

29、从整个句子来考虑,如果按名词解释,上下文的意思不通,就可如果按名词解释,上下文的意思不通,就可能是名词活用:同时要看这个名词前后与哪能是名词活用:同时要看这个名词前后与哪些词组合,构成什么样的语法关系,据此来些词组合,构成什么样的语法关系,据此来推断它是否活用为动词或做状语推断它是否活用为动词或做状语。二、动词二、动词(1)(1)、动词活用作名词、动词活用作名词:动词在句中常出现在主语、状语之后作谓语,动词在句中常出现在主语、状语之后作谓语,所以,如果在谓语动词前或后出现了动词,且所以,如果在谓语动词前或后出现了动词,且具有明显的表示人或事物的意义时,即可判断具有明显的表示人或事物的意义时,即

30、可判断动词活用成了名词。这一名词一般出现在句中动词活用成了名词。这一名词一般出现在句中主语或宾语的位置上,有时前边有主语或宾语的位置上,有时前边有“其其”字。字。1、追亡逐北过秦论、追亡逐北过秦论2、此亡秦之续耳、此亡秦之续耳3、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游褒禅山、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游褒禅山记记4、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游褒禅山记、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游褒禅山记1、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动词、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动词“赐赐”作动词作动词“为为”的宾语,的宾语,用作名词,恩惠)烛之武退秦师用作名词,恩惠)烛之武退秦师2、于是从散约败(动词、于是从散约败(动词“约约”与与“败败”组成主谓结构,组成

31、主谓结构,用作名词:盟约、联盟)过秦论用作名词:盟约、联盟)过秦论3、追亡逐北(动词、追亡逐北(动词“亡亡”“北北”处在动宾结构的宾语处在动宾结构的宾语位置,用作名词:逃跑的军队、败北的军队)过秦位置,用作名词:逃跑的军队、败北的军队)过秦论论4、此亡秦之续耳(动词、此亡秦之续耳(动词“续续”,受定语,受定语“亡秦亡秦”的修饰,的修饰,用作名词:继承者,后续者)用作名词:继承者,后续者)5、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动词、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动词“至至”,处在主语,处在主语的位置,用作名词:到的人)游褒禅山记的位置,用作名词:到的人)游褒禅山记6、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传,动词作名词:

32、流传文、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传,动词作名词:流传文字)游褒禅山记字)游褒禅山记(2)动词的使动用法动词的使动用法 所谓使动用法,就是谓语动词具有所谓使动用法,就是谓语动词具有“使宾语使宾语怎么样怎么样”的意思。的意思。不及物动词带了宾语不及物动词带了宾语,一般而言可以断定活,一般而言可以断定活用成了使动。如:项伯杀人,臣用成了使动。如:项伯杀人,臣活活之之 另外,及物动词如果跟它的宾语之间不是支另外,及物动词如果跟它的宾语之间不是支配和被支配关系,宾语不是动作的承受者,而是配和被支配关系,宾语不是动作的承受者,而是动作的实施者时,也可判断为用作使动动作的实施者时,也可判断为用作使动 如:如

33、:1、沛公旦日、沛公旦日从从百余骑见项王百余骑见项王1、烛之武退秦师烛之武退秦师烛之武退秦师烛之武退秦师2 2、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劝学、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劝学3 3、外连衡而斗诸侯过秦论、外连衡而斗诸侯过秦论4 4、流血漂橹、流血漂橹5 5、吞二周而亡诸侯、吞二周而亡诸侯6 6、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1、烛之武退秦师(退,带宾语、烛之武退秦师(退,带宾语“秦师秦师”,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退却)烛退却)烛之武退秦师之武退秦师2、木直中绳,輮以为轮(輮,动词的使、木直中绳,輮以为轮(輮,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动用法:使弯曲)劝学弯曲)劝学3、外连衡而斗诸侯

34、(斗,动词的使动用、外连衡而斗诸侯(斗,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法:使相斗)过秦论相斗)过秦论4、流血漂橹、流血漂橹/5、吞二周而亡诸侯、吞二周而亡诸侯/6、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7 7、却匈奴七百余里、却匈奴七百余里8 8、序八州而朝同列、序八州而朝同列9 9、欲止不内鸿门宴、欲止不内鸿门宴1010、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滕王阁、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滕王阁序序1111、李牧连却之六国论、李牧连却之六国论1212、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伶官、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伶官传序传序7、却匈奴七百余里、却匈奴七百余里/8、序八州而朝同列、序八州而朝同列(句中的句中

35、的“漂漂”“亡亡”“亡亡”“却却”“朝朝”都是动词的使动用法都是动词的使动用法)9、欲止不内(句中的、欲止不内(句中的“活活”“从从”“止止”都是使都是使动用法)鸿门宴动用法)鸿门宴10、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动词、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动词“腾腾”“起起”用如使动词:使蛟龙腾空,使凤凰飞起)滕王阁用如使动词:使蛟龙腾空,使凤凰飞起)滕王阁序序11、李牧连却之(却:使、李牧连却之(却:使退却;击退)六国退却;击退)六国论论12、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兴兴”“亡亡”,动词使动用法,使,动词使动用法,使兴盛;使兴盛;使灭亡)伶灭亡)伶官传序官传序(3)动词

36、的意动用法动词的意动用法1、乐盘游(乐,以乐盘游(乐,以为乐)谏太宗十思疏为乐)谏太宗十思疏2、后人哀之而不鉴之(鉴:以、后人哀之而不鉴之(鉴:以为鉴)阿房为鉴)阿房宫赋宫赋三、三、形容词活用形容词活用(1)、形容词作名词形容词作名词:形容词用为名词时,形容形容词用为名词时,形容词一般出现在句中宾语的位置上,翻译时应该词一般出现在句中宾语的位置上,翻译时应该补出中心词,而以形容词为定语补出中心词,而以形容词为定语。1、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秋水、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秋水2、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鸿门宴鸿门宴3、此其志不在小鸿门宴、此其志不在小鸿门宴4、

37、居安思危、居安思危/择善而从之择善而从之5、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师说、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师说6、小学而大遗师说、小学而大遗师说1、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形容词、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形容词“美美”,作介词,作介词“以以”的宾语,用作名词:美景)秋水的宾语,用作名词:美景)秋水2、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形容词:、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形容词:“贤贤”“富富”,作动词,作动词“有有”的宾语,用作名词:的宾语,用作名词:德才,财富)鸿门宴德才,财富)鸿门宴3、此其志不在小(形容词、此其志不在小(形容词“小小”和介词和介词“在在”组成组成介词结构,用作名词:小处,小的方向)鸿门宴

38、介词结构,用作名词:小处,小的方向)鸿门宴4、居安思危、居安思危/居域中之大居域中之大/人君当神器之重人君当神器之重/盖在殷盖在殷忧忧/则思正身以黜恶则思正身以黜恶/择善而从之择善而从之/(“安安”“危危”“大大”“重重”“殷忧殷忧”“恶恶”“善善”,用作名词:安,用作名词:安乐的环境,危难,大位,重权,深重忧虑的时候,乐的环境,危难,大位,重权,深重忧虑的时候,奸恶的人,好的意见。)奸恶的人,好的意见。)5、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形容词、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形容词“惑惑”放在动词放在动词“解解”之后充当名词:圣人、愚人)师说之后充当名词:圣人、愚人)师说6、小学而大遗(形容词、小学而大遗(形容

39、词“小小”“大大”,处于主语位,处于主语位置,用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师说置,用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师说(2)(2)形容词用作动词形容词用作动词 按一般语法,形容词不能带宾按一般语法,形容词不能带宾语,所以,如果形容词出现在语,所以,如果形容词出现在代词代词前面,就可以前面,就可以判断它活用成了动词;同理,如形容词出现在名判断它活用成了动词;同理,如形容词出现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前,而它和后面的名词或名词性词或名词性短语前,而它和后面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之间又构不成偏正关系,那么这个形容词就短语之间又构不成偏正关系,那么这个形容词就活用成了动词。活用成了动词。1、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

40、恐不胜、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2、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3、火尚足以明也游褒禅山记、火尚足以明也游褒禅山记4、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记 5、借书满架项脊轩志、借书满架项脊轩志 1、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形容词、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形容词“举举”“胜胜”均受否定副词均受否定副词“不不”和助动词和助动词“能能”修修饰,用作动词:用尽)鸿门宴饰,用作动词:用尽)鸿门宴2、奈何取之尽锱珠(形容词、奈何取之尽锱珠(形容词“尽尽”带宾语带宾语“锱珠锱珠”,用作动词:取尽)阿房宫赋,用作动词:取尽)阿房宫赋3、则

41、其好游者不能穷也(形容词、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形容词“穷穷”受否定副受否定副词词“不不”与助动词与助动词“能能”修饰,用作动词:走到修饰,用作动词:走到头)头)4、火尚足以明也(形容词、火尚足以明也(形容词“明明”受副词受副词“尚尚”和和“足足”修饰,用作动词:照明)游褒禅山记修饰,用作动词:照明)游褒禅山记5、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形容词、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形容词“极极”带宾语带宾语“夫游之乐夫游之乐”,用作动词:尽情享,用作动词:尽情享受)游褒禅山记受)游褒禅山记 6、借书满架(形容词、借书满架(形容词“满满”处在谓语位置,用作处在谓语位置,用作动词:装满)项脊

42、轩志动词:装满)项脊轩志(3)、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1、假舆马者,非利足也劝学、假舆马者,非利足也劝学2、会盟而谋弱秦、会盟而谋弱秦3、以弱天下之民、以弱天下之民4、于是废先王之道以愚、于是废先王之道以愚黔首黔首5、士不敢弯弓而报怨过秦论、士不敢弯弓而报怨过秦论6、拔剑撞而破之、拔剑撞而破之7、必固其根本谏太宗十思疏、必固其根本谏太宗十思疏(3)、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1、假舆马者,非利足也(形容词、假舆马者,非利足也(形容词“利利”、受否定副、受否定副词词“非非”修饰,作使动词:修饰,作使动词:“使使快快”)劝学)劝学2、会盟而谋弱秦、会盟而谋弱秦/以弱天下之民(

43、弱,形容词使动用以弱天下之民(弱,形容词使动用法:使法:使弱,削弱)弱,削弱)3、于是废先王之道以愚、于是废先王之道以愚黔首黔首/4、士不敢弯弓而报怨(句中的、士不敢弯弓而报怨(句中的“愚愚”“弯弯”都是形都是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容词使动用法:使愚昧;使愚昧;使弯)过秦论弯)过秦论4、拔剑撞而破之(破:使、拔剑撞而破之(破:使破)破)5、必固其根本、必固其根本/(固:使(固:使稳固;谏太宗十思疏稳固;谏太宗十思疏(4)、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形容词的意动用法1、而耻学于师、而耻学于师/则耻师焉则耻师焉/不耻相师(形容词不耻相师(形容词“耻耻”带宾语带宾语“学于师学于师”“师师”“相师相师”,用,用作意

44、动:以作意动:以为耻)为耻)2、吾妻之、吾妻之美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3、三军莫不、三军莫不壮壮之之 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名词、形容词、不及名词、形容词、不及物动词物动词通常是不带宾语的,带上宾语就有可能通常是不带宾语的,带上宾语就有可能成为使动用法或意动用法,带上宾语是这类词成为使动用法或意动用法,带上宾语是这类词语灵活运用的标志,但是,意动用法和使动用语灵活运用的标志,但是,意动用法和使动用法有时在形式上没有区别,要根据上下文细加法有时在形式上没有区别,要根据上下文细加分辨。一般说,使动用法强调的是客观实际,分辨。一般说,使动用法强调的是

45、客观实际,意动用法强调主观意识。意动用法强调主观意识。数词的活用数词的活用一、数词用作动词一、数词用作动词 在文言文中,数词往往用来担在文言文中,数词往往用来担当谓语,陈说事情的状况,或表示具有某个数量的当谓语,陈说事情的状况,或表示具有某个数量的事物。如:事物。如:六王毕,四海一六王毕,四海一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二、数词用作形容词二、数词用作形容词余观乎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余观乎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蚓无爪牙之利蚓无爪牙之利用心一也用心一也二三其德二三其德三、数词用作名词三、数词用作名词 1 1其一犬坐于前其一犬坐于前一:一:统一(动词)统一(动词)贰:背离(动词)贰

46、:背离(动词)一:全、满(形容词)一:全、满(形容词)一:专一(形容词)一:专一(形容词)二三:不专一,不忠诚(形容词)二三:不专一,不忠诚(形容词)一只狼(名词)一只狼(名词)1 1、孟子谓齐王曰:、孟子谓齐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其友而之之楚游者,比楚游者,比其反其反也,则也,则冻馁冻馁其妻其妻子,则如之何?子,则如之何?”王曰:王曰:“弃之。弃之。”曰:曰:“士士师师不能治士,则如之何?不能治士,则如之何?”王曰王曰“已已之之”曰: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王顾左右王顾左右而言他。而言他。2 2、永之氓咸善游。一日,水暴甚,有五六、

47、永之氓咸善游。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水船绝湘水,中济,船破,一氓尽力而不氓乘水船绝湘水,中济,船破,一氓尽力而不能能寻常寻常,其侣曰:,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后何为汝善游最也,今后何为?”曰:曰:“吾吾腰腰千钱重,是以后。千钱重,是以后。”曰:曰:“何何不去之?不去之?”不应,摇其首,有顷,益怠;已济不应,摇其首,有顷,益怠;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者,立岸上呼且号曰:“汝遇之甚!蔽之甚!汝遇之甚!蔽之甚!且死,何以且死,何以货货为?为?”又摇其首,遂溺死。又摇其首,遂溺死。1 1、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不知其善善也

48、。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然后能自反也;知困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也。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缤纷。渔人甚异异之,复前行,欲之,复前行,欲穷穷其林。其林。2 2、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刿曰:“肉食者鄙,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乃入见。问:“何以战?何以战?”公曰:公曰:“衣食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对曰:“小惠未徧,民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弗从也。”公曰: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对曰:“小信未孚,神弗小信未孚,神弗福福也。也。”公曰:公曰:“小大之小大之狱狱,虽不能察,必以情。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战则请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