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赏析.doc

上传人:一*** 文档编号:578194 上传时间:2018-11-0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赏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赏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赏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赏析.doc(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八年级上册课后古诗赏析长歌行(汉乐府)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昆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1. 作者借百川归海、一去不回来比喻韶光之匆匆易逝,感慨“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劝勉世人要珍惜光阴,有所作。 (惜时劝学) 。2. 写法有何特点? 以景寄情,由情入理。 3. 诗中写大自然的景物目的是什么? 用自然景物由盛到衰,从生到灭的规律暗示人的寿命有限4. 如何理解“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一句? 以江河东流入海不复西归为喻说明光阴一去不返。野 望王 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

2、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1. 说说“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句中那几个词用的好? 这一句着力刻画视野所见山野放归的生动场景,为整个静谧的画面注入一股活力。句中的几个动词“驱”、“返”、“带”、“归”,用的自然而准确,这种动态式的描写愈发衬托出秋日晚景的安详宁静,诗人于一静一动的描写之中,把山山树树、牛犊猎马交织成一幅绝妙的艺术画卷。远景与近景的搭配,自然和谐,令人不能不产生某种遐想,甚至忘情在安逸闲适的田野之中。 2.“徙倚 ”是徘徊的意思。“欲何依”,表现了孤独抑郁的心情。 3.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举目四望,树林和山峦一片秋色,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萧

3、瑟。整个画面萧瑟恬静。4. 本诗写景有特色? 颔联写的是秋野静景,颈联写的是秋野动景,以动衬静,意境更显静谧。5.“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抒发孤独抑郁的心情和避世退隐的愿望。早寒有怀 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 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 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 归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 平海夕漫漫。1.本诗写的是哪个季节? 秋天 2.首联 “木落雁南度, 北风江上寒”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落木萧萧,鸿雁南翔,北风呼啸,天气寒冷,作者活画出一幅深秋萧瑟凄清的景象。3.尾联情景交融,请分析。滔滔江水,与海相平,漫漫无边,加以天色阴暗,已至黄昏。这种景色,完全烘

4、托出作者思乡怀亲之情和前路茫茫欲归不得的愁绪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1.对诗句解说不当的一项是(B) A “涵虚”句中“太清”指天,“混”字写出水天相接的景象。 B “欲济”句中的“济”即渡,这句是说湖大浪高,欲渡不能。 C “端居 ”句中“端居”即闲居,“圣明”指当时的太平盛世。 D 最后两句中借用了“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的古语。 2.对此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C) A 前四句写景,扣“望洞庭湖”之题,后四句抒情,表“赠张丞相”之意。 B 二联是描写洞庭湖的名句。上句以“气蒸”显浩阔,下句以“波撼”显气

5、势。 C 三、四联以欲渡无舟、欲钓不能抒发了有心出世却无人赏识的忧愤不平。 D 这首诗意在表达希望能得到张九龄引荐,但在语言运用上却十分委婉、含蓄。 3.首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八月秋高,湖水盛涨,圆圆满满,与岸齐平;远远望去,烟波浩渺,水天一色,浑然一体。景象极其壮阔。 4.品味 “蒸”与“撼”。 “蒸”字意思是蒸腾,给人以蒸蒸日上的动态感;“撼”字犹如万钧雷霆,“炸”得岳阳城天摇地动,这这两句锤炼词语,以静衬动,凸现洞庭秋水虎吼雷鸣的勃勃生机。 5.后两联一语双关,请分析。 “舟楫”是渡江的工具,顺着上面的写景流转,自然恰切。但诗人巧借“舟楫”,转而言他,不仅不显造作,反而接得天衣无缝

6、,于情于理无碍,可谓一语双关。“舟楫”的另一层意思便应理解成“引荐的人”或“伯乐”。“端居耻圣明”似有奉承阿谀之嫌,但确属诗人肺腑之言。“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申足上文,表示自己愿意出仕。言外之意,希望得到对方的指点引荐,不要落个“转头空”。黄鹤楼 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睛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萎萎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1. 解释下面的词浯。 历历:分明可数;乡关:故乡。 |2. 除 “黄鹤楼”外,被称为江南三大名楼的还有哪两座? 湖北黄鹤楼、湖南岳阳楼、江西滕王阁; 3. 诗的一、二两联借今昔变化之大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抒

7、发人去楼空、世事苍茫的感慨。 4. 品读全诗,展开联想与想象,描绘颈联所展现的画面。 阳光照耀下的汉阳树木清晰可见,鹦鹉洲上有一片碧绿的芳草覆盖。 5. 诗中最能概括作者感情的是哪一个字?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请简要分析诗人在尾联中是如何表达这种感情的。 “愁”字。全诗意境开阔,吊古伤今,虚实相映,情景交融。尾联将“乡愁”之情与“日暮” “烟波 之景相交融,由景生情,融情于景,表达了诗人萦回无尽、百感茫茫的忧思之情。 (日暮怀归之情,用烟波浩渺的长江烘托愁思) 送 友 人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1.首联写送别之景,其中

8、“横”与“绕”写得极妙,试分析。 放眼望去,青翠的山峦横卧于城北,洁白的河水从城东缓缓绕过。“横”字写青山的静,“绕”字写白水的动,用词准确而传神。 2.颔联写送别之事。其中“别”照应诗题中的“送”,“孤蓬”是比喻手法,照应诗题中的“友人”。“蓬”之前用“孤”来限制,准确而生动地描摹出朋友的孤单无依,行迹无定。 3.颈联情景交融,试分析。 “浮云”“落日”之景与“游子”之“意”、“故人”之“情”交融,拓展意境。 4.尾句 “班马鸣”犹作离别之声,衬托了离情别绪。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1.自古 “秋”“愁”难离,马致远有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王绩

9、有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2.“晴空一鹤排云上”,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在秋日晴空中,一鹤凌空而去,冲破了秋天的肃杀氛围,画面积极乐观。 3.本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表达作者乐观豪迈、锐意进取的人生态度。 鲁山山行梅尧臣|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好峰随处改,幽径行独迷。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1.描绘颈联所展现的画面? 傍晚,暮色降临,霜雾弥漫,山林空荡,熊爬到树上逗乐,小鹿跑到溪旁饮水。 2.颔联中“改”与“迷”妙在哪里? “随处改”这个“改”字用的妙。幽静的鲁山,随着观察角度的变化,景色也在变化。因为“行”,所以好峰才处处改,由一个画面换成另一个画面。以“改”

10、字体现“行”,正切合诗题“山行”的意思。“幽静独行迷”,“迷”的原因正是诗中说的,一是曲径幽深,容易走错路,二是独行,自己一个人,无人指路,也容易走错路,于是“迷”了。这里把一个人游山的体验逼真地便显出来了。 3.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闲适自得,愉悦欣喜,热爱大自然。 4.本诗中与“鸟鸣山更幽”意境相类似诗句是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浣溪沙 宋 苏轼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1.从表达方式上看,上片写景,描绘清新明丽的春景,流露出词人愉快心情。下片议论,表达出词人老当益壮、自强不息

11、的精神和乐观豪迈、锐意进取的人生态度。 2.同为 浣溪沙,晏殊却写“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抒发了词人对时光易逝的感伤。(感时伤逝) 3.描绘上片所展现的画面。 山下溪水潺潺,溪边的兰草才抽出嫩芽,蔓延浸泡在溪水中。松柏夹道的沙石小路,经过春雨的冲刷,洁净无泥。时至日暮,松林间的杜鹃在潇潇细雨中啼叫着。.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戌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1.诗中 “僵”与“孤”,写出了诗人当时怎样的处境?它们在诗中有什么作用? “僵”、“孤”意为卧病在床,孤苦无助,其作用是以“僵卧孤村”来反衬“不自哀”, 更显其志坚定不移. 2.本诗表达了作

12、者怎样的愿望? 表达了作者要为光复故土、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强烈愿望和炽热的爱国情怀。 3.本诗表现诗人处境的词语是僵卧孤村,表现诗人情怀的词语是戍轮台。 4.请你对“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一句略作赏析。 “风吹雨”既是现实生活,又象征南宋王朝的命运。诗人从“风吹雨”联想到南宋王朝摇摇欲坠的处境,把现实与梦境自然的联想起来,是“铁马冰河”的梦境和“戍轮台”的平生壮志融为一体,抒发了爱国之情。 |【1】归园田居 归园田居(其三)赏析这首诗是归园田居中的第三首,从表面上看写的是田园劳作之乐,表现的是归隐山林的遁世思想,实质上是表现自己不与那污浊的现实同流合污的愿望。1填空:这首诗前四句

13、描写了种豆锄草的劳动情形,后四句抒发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2说说你对“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两句的理解。这两句诗从表面上看,写的是田园劳作之乐,实际上有它特殊的内涵,即要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想在那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自我,即使做一个农夫也比在官场“为五米斗折腰”强。3陶渊明的诗用语十分平淡自然,这首诗朴素如随口而出,平淡的口语和醇美的诗意和谐地统一起来,质而实绮,癯(q)而实腴(y) ,形成陶诗的艺术特点。1本诗的作者是 东晋 著名的“田园诗人” 陶渊明_。 2.分析本诗的主旨。 表达了诗人隐居躬耕,热爱田园生活,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生活志趣。 3.试描绘“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所展现出的画

14、面。 狭窄的田间小路边草木丛生,皎洁的月光照在草叶上的露水上,亮晶晶的,诗人走在小路上,衣服都被露水打湿了。 4.如何理解“但使愿无违”中的“愿”字的含义?你是如何看待陶渊明归隐“遁世”的? 4 “愿”指诗人隐居躬耕,热爱田园生活,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心愿。 归隐遁世,是他消极地逃避现实的表现或当时社会太黑暗,他无力抗争,只好逃避。 【2】使至塞上 使至塞上的赏析这首诗叙述了作者出使塞上的艰苦行程,描绘了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同时也表现了作者抑郁、孤寂的思想感情。1赏析“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两句诗。|这两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诗人把自己比作“征蓬”一样随风而去,又恰似“归雁”一般进入胡天,生动

15、形象地写出山高路远。这两句既言事又写景,更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3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直”和“圆”两字历来为人称道,请说说这两个字的妙处。“直”字荒凉孤独中透着挺拔雄伟, “圆”字苍茫壮阔中显现柔和温暖。 “直”和“圆”两字准确地描写了沙漠奇异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深切的感受。4 苏轼评价王维诗云“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 。颈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就是一幅美妙的图画。请说说这幅画的美是如何表现出来的。 (可选择一例答题)示例一:图画的构图美。画面空间阔大,层次非常丰富:从天边的落日到空中的烽烟到地下的河流,从近处的烽烟到远处的夕阳到绵延无边的大漠。示例二:图画

16、的线条美。一望无际的大漠上,纵的是烟,横的是河,圆的是落日,寥寥几笔就用简约的线条勾勒出景物的基本形态。示例三:图画的色彩美。广阔无垠的大漠黄沙漫漫,黄昏橘红色的夕阳收敛了光辉,静静地居于天际,辉映着波澜不惊的闪着白光的河水,沙漠上升一缕白色的烽烟,直上高空,雄浑寥廓的边塞风光如在眼前。示例四:图画的意境美。诗句形象生动描绘出壮丽、奇特、别致的塞外风光,动静结合,意境雄浑。“大漠”背景下,有缓缓升起的烽烟,有波澜不惊的“长河”,有即将西下的“落日”。1本诗的作者是 唐 代著名的诗人 王维_。 2.分析本诗的主旨。 表达了诗人被朝廷排挤不得志的飘零、孤寂、愤懑之情和远离故土的思念,以及飘泊天涯的

17、悲壮。 3.从修辞角度赏析“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 山高路远,诗人觉得自己好像“征蓬”一样随风而去,又恰似“归雁”一般进入胡天。在叙事写景中巧用比喻,生动形象地抒发了自己被排挤出朝廷的飘零、孤寂、愤懑之情以及|远离故土的思念。 4.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描绘“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画面。 大漠无边,长天空阔,一缕青烟直上青天,滚滚的黄河呼啸着奔腾而去,在河的尽头,是一轮又红又大的圆圆的落日。【3】渡荆门送别 1本诗的作者是 唐 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仙” 李白_。 2展开联想和想像,描绘“山随平野尽,江人大荒流”所展现的画面。 连绵的群山随着船行逐渐消失了,眼前是一望无际的低平的原野;

18、浩荡的江水奔腾不息,在无尽的原野上滚滚东流。 3请简要分析第二联中“随” “入” “尽”字好在何处。 4 “随”是“随着”的意思,山随着原野的出现逐渐消失了,化静为动(或”以动写静”) ,将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真切地表现出来,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 “入”是“流入”的意思,浩荡的江水奔腾不息,从荆门往远处望去,仿佛流入无尽的原野。写出了江水气势的博大,充分表达了诗人豪情万丈,充满了喜悦的心情和昂扬的激情。“尽”是“消失”的意思,山逐渐消失了,表达了刚从三峡中出来的诗人顿时喜悦开朗的心情。 4赏析“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 船轻快地顺流东下,看到月亮就像飞镜一样向西坠下去,倒映在

19、江水中,晓雾云生,变幻莫测,好像传说中的海市蜃楼。形象奇伟,想象瑰丽,表现出诗人放达洒脱的个性及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6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赋予水以情态,深情为诗人送别,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一往情深、依依惜别。 【】登岳阳楼(其一) 1本诗的作者是 宋 代著名的诗人 陈与义_。 2用生动的语言描绘“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一句所展示的画面。 巍巍岳|阳楼矗立在洞庭之东长江之西,夕阳黄昏,没有晚风卷起,楼阁上的旌旗一动不动。 3分析本诗的主旨。 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破碎的哀伤和顾影自怜、无限悲凉的身世之慨。4谈谈你对“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的理

20、解。 诗人满头白发独立秋风中,面对那枯木沧波怀古伤今、生出无限悲愁。 本句景中有情,情景相生, “风霜”既指秋风,又比喻严峻的政治形势;“老木沧波”既是眼前实景,又包含了诗人历经风霜后的憔悴悲愁,流露出诗人的家国之恨。5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的赏析。首联写岳阳楼的地理位置,先从大处着墨,以洞庭湖和长江为背景,在宏阔视野中隆重推出岳阳楼。 “洞庭之东江水西” ,诗人巧妙地运用了“东” “西”两个方位词,并以湖、江系之,则岳阳楼之所在,如或可见。 “帘旌”为近景, “夕阳”为远景,近景远景合而为一,可以想见诗人的视线由近及远的扫描,逐渐放开,融入那苍茫的暮色中。不动的帘旌,表明湖面风

21、平浪静;缓缓下沉的落日,提示着傍晚的安宁。6 “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的赏析。诗的颔联从静态舒缓的景物描写中振起,转而为强烈的抒情。 “登临吴楚横分地” ,也是在说登临的地理位置,却加入了厚重的历史感;“徙倚湖山欲暮时” ,也是在写黄昏时分登楼观景,却融入了些许怅惘之情。这样的渐变,是一种烘托,一种过渡,一种物我兼融的摹状。7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的赏析。诗的颈联终于以近于直呼的方式,发出了最高亢最强烈的呐喊:“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这两句诗,道出了一个亡国之臣心中的愤懑。 “万里”与“三年”对举,分别从空间、时间的跨度上来叙述其事,收到了双重叠加的艺术效果,读之让人感慨万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