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美术教学教案.doc

上传人:一*** 文档编号:577991 上传时间:2018-11-01 格式:DOC 页数:45 大小:1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美术教学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美术教学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美术教学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美术教学教案.doc(4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3-2014 学年第一学期三年级美术教案汴塘中心小学:王素涛2013、9|三年级上册美术学科教学计划(任课教师:王素涛)一、学生情况分析:三年级共有 90 名学生,分为两个班级。其中女生有 36 名。这些学生大多对画画感兴趣,但是他们只是仅仅限于涂画,而对美术的基本原理却一窍不通。所以作为教师,应该做到:1、要认真地钻研教材,精心地备好每一堂课,上好每一节课,优化课堂结构,尽量让学生学得既轻松又有实效。另外,也要及时地写好教学反思,及时地总结自己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2、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及时地帮助他们解决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

2、题。教给他们好的学习方法,注重让学生在教师的指点下自己探究知识,而不是教师一味地说教。二、教材简析:本册美术教材共有 20 课,教材分造型与表现、设计与应用、欣赏与评述、综合与探索等课型,其中综合与探索课比重较大,主要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绘画及手工制作技能的探索。二、教学目标:(一)绘画1、学习蜡笔水彩画作画方法,了解掌握水彩画的性能及工具的使用方法,利用水彩画形式表现生活中和自然中的事物,再现生活美和自然美。2、学会运用各种色彩。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创造力和表现力。(二)工艺|1、进行纸工制作,培养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2、进行泥工制作,培养立体造型能力和想象力、概括力。(三)欣赏1、

3、欣赏世界名画,提高鉴赏能力。2、欣赏优秀学生作品,开阔学生视野,培养美术兴趣,提高表现力。三、教学重点:1、掌握水彩画的性能及工具的使用,能较熟练地运用水彩画方法表现生活美和自然美。2、在课堂教学中(特别是绘画练习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创造力和表现力。3、进行工艺制作,培养动手能力,立体造型,想象力和概括力。4、提高学生欣赏水平,培养美术兴趣。四、教学难点:1、在绘画中要求大胆想象,用色大胆较真实,造型较生动自然。2、在纸工制作中培养其动手制作的能力,动手的协调性,在泥塑中培养空间想象力。3、在绘画、工艺教学中,使学生的观察力、创造力和表现力得到进一步发展,其动手能力,立体造型,空间想象

4、力也有所加强。4、在学科中渗透法制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噪声污染防治法。5、在学科中渗透法制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稀有保护法。五、教学措施:1、通过课堂讲评作业,教绘画技能与工艺制作相结合,来调动学生的兴趣,提高技能表现。2、多给学生欣赏优秀美术作品,开阔视野,在平时教学中进行各种技法渗透,各种美术知识技能渗透,以提高学生作品的表现力。|3、本学期时,要求学生在绘画创作时直接作画,不再使用黄色构图,以提高绘画进度,培养学生大胆作画的信心和决心。4、加强对学生美术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整体性的渗透,采取好学生带动差学生的方法。5、要求在构图时饱满,画满,画大,画得有生气,有意趣。6、教学中体现理想

5、课堂。在教学中积极投入课改当中;在不断的研究和学习中提高对课改精神的理解,树立符合课改精神的美术观、学生观、教学观、评价观等;美术教学中要全面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审视自己教学行为。教学课时:约 30 课时|三年级上册美术学科教学进度计划周次 课时 内 容 教具 备注1 1 魔幻的颜色 颜料2 2 万花筒3 2 大人国与小人国4 2 前前后后5 2 天然的斑纹6 2 校园里的花最受尊敬的人7 2 今天我值日8 2 有趣的鞋9 2 团包手工巧巧手 废纸102 变废为宝梦幻中的城堡 废用品112 我设计的自行车122 星空的联想 132 新颖的电脑1 2 电脑美术|4152 会响的玩具162 美术小

6、记者172 迷人的动画 课件182 测试第 1 课 魔幻的颜色总第 1 课时教学内容:学习 魔幻的颜色教学目标:1、认识三原色。2、观察两个原色调和之后产生的色彩变化,说出由两原色调出的第三个颜色(间色)|3、能够调出预想的色彩,并用它们涂抹成一幅绘画作品。教学重点:学习认识三原色,能够调出预想的色彩,并用它们涂抹成一幅绘画作品。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教具:水彩画工具,色彩卡片,图片,范作。2、学生准备学具:水彩画工具。二、课堂教学1、让学生认识三原色。2、实践操作将纸弄湿,将调出的色彩涂抹在作业纸上:让学生用两个指定的原色调出教师出示的那个间色。学生调出颜色胡色相一定会有差异,让

7、学生比一比。说说原因。教师分别出示两个间色。让学生自己寻找两种颜色调出它。学生继续尝试调出喜欢的颜色并填在画面的空白处。3、收拾与整理可以留出十分钟左右的时间,主学生将水彩画工具清洗整理好,然后再进行作业展评。三、课后拓展在课堂练习的基础上,可让学生做以下练习:绘出七色彩虹,绘出春天(或夏天,秋天,冬天)的感觉,表达心情,天气,味道第 2 课 万花筒总第 2 课时教学内容:学做万花筒|教学目标1、了解万花筒的图案是对称的,并能描述它的对称方式。2、用绘画,剪纸,拼贴等方式表现类似于万花筒的图案。3、试着按自己的设计来表现色彩。教学重、难点:了解万花筒的图案是对称的,用绘画,剪纸,拼贴等方式表现

8、类似于万花筒的图案。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教具:一些有万花筒图案的图片,中心对称的图案。示范用的纸。笔,剪刀,胶水等工具。2、学生准备学具:有万花筒的学生将其带到课堂。带好彩色纸,剪刀,绘画笔等。二、课堂教学1、引导阶段让学生看看万花筒然后讨论:万花筒里的“花”有什么特点?主要引导学生观察万花筒的花样是如何对称的。引导学生观察万花筒中归亮的那个六角形图案,它是由六个三角形组成的。其中有一个三角形的花样是真实的。其余五个都是镜子反射出来的,它们都是相同的并且围绕一个中心点对称。2、发展阶段首先可以让学生讨论一下思路:我们要创作一个:“真实的”三角形花样,可以剪,可以画;再制作其余五个

9、“镜子里的”花样,组成要做的图案。然后让深长思考用什么方法使图案对称。(将纸叠在一起剪,用印的方法来画)学生很难将对称表现得精确,这并不重要,对于三年级的学生只要能表现出万花筒的图案就可以了。|色彩也是考虑的一个方面,可以让学生再一次观察万花筒,将其中认为最漂亮的一个色彩组合记住。并且将它表现出来。3、收拾与整理学生应该已经习惯将剪下的纸屑放在纸篓中。那么结束时只要再检查一下周围是否有纸屑就可以了。第 3 课 大人国与小人国总第 3 课时教学内容:学习绘画(制作)“大人国”或“小人国”教学目标1、能够举例说明大小是通过相互比较才可以体现出来的。2、能够用比较的方法,绘画(制作)“大人国”或“小

10、人国”教学重、难点能够用比较的方法,绘画(制作)“大人国”或“小人国”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教具:一些玩具汽车,房子,人物等迷你型的物品,一些与这些物品大小较匹配的景物图片,有条件的可以准备一些有关的动画片,电影等影像资料。2、学生准备学具:学生将自己过家家用过的各种玩具“娃娃,动物,积木,汽车,厨具)带来。带齐绘画工具。二、课堂教学1、引导阶段|让学生回忆看过的有关大人国或小人国的故事,简要说明一下故事内容。然后讨论故事是如何表现主人公来到了大人国(小人国)的?请学生将带来的各种物品放在不同的背景前,说说感觉并讨论:是什么原因使同一样物体看起来有时候显得非常大,有时候又显提非常小,

11、让学生举例说明。教师也可以用一些图片,影像资料告诉学生:大小是通过相互比较才可以显示出来的。2、发展阶段学生思考:你想表现大人国还是小人国?你想有那几样物体的大小反差来表现主人公来到了大人国或小人国?继续启发学生思考:画面的主体是什么?用什么背景来衬托它的大或者小?学生根据自己的创意开始作业。3、收拾与整理4、学生的创作往往要两课时才能完成,在第一课时结束的时候,教师可将作业收起来。三、课后拓展用泥塑的形式,配以一些玩具,模型,背景图表现立体的大人国或小人国。第 4 课 前前后后总第 4 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 前前后后教学目标1、通过回忆,观察与比较,能够概括出“同样大小的物体会显现近大远小的现象”这一规律。2、能够运用“近大远小”的规律,绘画或拼贴一幅表现物体的前后关系的作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