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格律十讲.doc

上传人:一*** 文档编号:577894 上传时间:2018-11-01 格式:DOC 页数:39 大小:42.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词格律十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诗词格律十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诗词格律十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词格律十讲.doc(3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诗词格律十讲第一讲 诗韵和平仄诗写下来不是为了看的,而是为了“吟”的。古人所谓“吟” ,跟今天所谓朗诵差不多。因此,诗和声律就发生及其密切的关系。诗词的格律主要就是声律,而所谓声律只有两件事:第一是韵,第二是平仄。其中尤以平仄的规则最为重要;可以说没有平仄规则就没有诗词格律。现在先请大家读几首唐诗:登鹳雀楼 王之涣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相思 王维红豆生南国, 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 此物最相思。江南曲 李益嫁得瞿唐贾, 朝朝误妾期。早知潮有信, 嫁与弄潮儿。这是三首五言绝句。在这些诗里,逢双句押韵。所谓押韵,就是把同一收音的字放在同一位置上,一般是放在句尾。韵

2、的作用是构成声音的回环,也就是形成一种音乐美。例如登鹳雀楼 , “流”字读 li, “楼”读 lu,都是收音于ou 的;相思 , “枝”字读 zh,思字读 s,都是收音于 i的。这就显得非常和谐了。|有时候,依照现代普通话的语音去读并不和谐,这是因为时代不同,语音有了发展。例如江南曲 , “期”字读q, “儿” 字读 r,很不和谐,但是如果依照上海话的白话音来读“儿”字,就十分和谐了,因为上海白话“儿”字念 n,在很大程度上保存了唐代的古音。至于讲到平仄规则,就必须先说明什么是平仄。古代有四个声调,即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平声以外,共余三声都是仄声(仄就是不平的意思) 。平声大约是比较长的音

3、,而且是一个平调,不升也不降;其余三声大约是比较短的音,有升有降,因此形成了平仄的对立。诗人们利用这种对立来造成诗的节奏美。上面所引的三首五言绝句是依照同一个平仄格式写成的。每首只有二十个字,其平仄格式如下:(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字外带圈表示可平可仄,字外带框的表示押韵,下同。 )有一件事值得注意:在普通话里,平声已经分化为阴平和阳平;入声已经消失了,分别归入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平声好办,只要把阴平和阳平同等看就是了。入声归入上声、去声的也都好办,反正上、去两声也都是仄声。唯有归入阴平、阳平的入声字就非查字典不可(可查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同音字典 ) 。大概

4、平仄格式上标明仄声而|普通话读平声的字,多半是古入声。这三首诗中的入声字是“白” 、 “日” 、 “入” 、 “欲” 、 “目” 、 “一” 、 “国” 、 “发” 、“撷” 、 “物” 、 “得” 、 “妾”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国” 、 “发”、 “撷” 、 “得” ,它们在普通话里都变了平声,而它们所在的位置是规定要用仄声字的。这三首诗是严格依照平仄格式写成的。一般地说,每句的第一个字可以不拘平仄。试看第一句第一个字, “白” 、 “嫁”是仄,而“红”是平,第三句和第四句的第一个字,这里三首诗都是用了仄音,但是在其他唐诗中也有用平声的。唯独像“平平仄仄平”这样一个五言平仄句式(在这三首诗

5、中是第三句) ,第一个字只能用平声,不能用仄声,否则叫做“犯孤平” 。这一讲所讲的是最基本的东西。讲的虽然是五言,但是可以类推到七言。讲的虽然是绝句,但是可以类推到律诗。讲的虽然是诗,但是可以类推到词。诗词格律十讲 第二讲 五言绝句绝句都是四句。五言绝句可以分为律绝和古绝两种。现在先谈律绝。律绝一般之用平声韵,而平仄格式则有四种。第一讲里所讲的平仄格式是第一种:(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这里有四种句式:第一种句式是平仄脚,第二种句式是仄|平脚,第三种句式是仄仄脚,第四种句式是平平脚。这四种句式是所有变化的基础,四种五言绝句都是由这四种句式错综变化而成的。第二种五言

6、绝句只是把第一中的前半首和后半首对调了一下:(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听筝 李端鸣筝金栗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第三种五言绝句基本上和第一种相同,只因首句用韵,所以首句改为平平脚:(仄)仄仄平 平 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塞下曲 卢纶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行宫 元稹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溪居 裴度门径俯清溪,茅檐古木齐。|红尘飞不到,时有水禽啼。第四种五言绝句基本上和第二种相同,只因首句用韵,所以首句改为仄平脚:(平)平仄仄 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闺人赠远 王

7、崖花明绮陌春,柳拂御沟新。为报辽阳客,流芳不待人。在四种平韵五言律绝当中,以第一种最为常见,其次是第三种。其余两种都是少见的。去了平韵律绝之外,还有一些仄韵律绝。现在只举一个例子:(平)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平平平仄仄忆旧游 顾况悠悠南国思,夜向江南泊。楚客断肠时,月明枫子落。律绝只有四种句式,即使是仄韵的五言律绝,也不超出这个范围。依照这四种句式写成的诗句叫做律句,凡不用或基本上不用律句的五言绝句可以称为“古绝” 。古绝不拘平仄,在押韵方面即可押平声韵,也可以押仄声韵。例如:夜思 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拜新月 李端开帘见新月,即便下阶拜。细语

8、人不闻,北风吹裙带。夜思是平声韵, 拜新月是仄声韵。 “疑是”句“平仄仄仄平” , “细语”句“仄仄平仄平” , “北风”句“仄平平平仄” ,都不是律句。诗词格律十讲 第三讲 七言绝句七言绝句也是四句,总共二十八个字。七言律绝是以五言律绝为基础的。跟五言律绝一样,七言律绝共有四种平仄句式,这只是在五字句的前面加两个音:如果是仄起的五字句,就把它变成平起的七字句,如果是平起的五字句,就把它变成仄起的七字句。试看下面的比较表:平仄脚:五字句(仄)仄平平仄七字句(平)平(仄) 仄平平仄仄平脚:五字句平平仄仄平七字句(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脚:五字句(平)平平仄仄七字句(仄)仄(平) 平平仄仄|平平脚:

9、五字句(仄)仄仄平平七字句(平)平(仄) 仄仄平平七言绝句也有四种平仄格式,跟五言绝句是相一致的。不过,七言绝句以首句押韵为比较常见,所以次序应该改变一下。第一种七言绝句是:(平)平(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 平)平平仄仄 (平)平( 仄)仄仄平平早发白帝城 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题金陵渡 张祜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州。将赴吴兴登乐游原 杜牧清时有味是无能,闲爱孤云静爱僧。欲把一麾江海去,乐游原上望昭陵。泊秦淮 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第二种七言绝

10、句是把第一种的前半首和后半首对调,并且|使首句仍然收平脚,第三句仍然收仄脚:(仄)仄平平仄仄 平 (平) 平(仄)仄仄平平(平)平( 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 平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乌衣巷 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赤壁 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秋夕 杜牧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第三种七言绝句是第一种的变相,只是把首句改为不押韵(这一种比较少见):(平)平( 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 平 (

11、仄)仄( 平)平平仄仄 (平)平( 仄)仄仄平平忆江柳 白居易曾栽杨柳江南岸,一别江南两度春。遥忆青青江岸上,不知攀折是何人。|第四种七言绝句是第二种的变相,只是把首句改为不押韵:(仄)仄( 平)平平仄仄 (平)平( 仄)仄仄平平(平)平( 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 平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仄韵七绝颇为罕见,这里不举例了。七言绝句每句的第一字都是不拘平仄的,第三个字在许多情况下也不拘平仄,因此相传有这样一个口诀:“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12、 ”但是,这个口诀是不全面的,在正常的情况下,第五个字不能不论;更重要的是仄平脚的句子第三字不能不论,否则犯了孤平。凡是不合于这里所讲的都是变格,在第六讲里还要谈到。诗词格律十讲 第四讲 五言律诗和长律我们在第二讲中讲了五言绝句,这里再讲五言律诗就非常好懂了。五言律诗共有八句,四十个字,比五言绝句(指律绝)的字数多一倍,可以说两首五言绝句合起来就是一首五言律诗。按发展情况说,应该说五言绝句是五言律诗|的一半;但是,为了说明的方便,我们说五言律诗是五言绝句的双倍也未尝不可。跟五言绝句一样,五言律诗也有四种平仄格式。第一种五言律诗等于第一种五言绝句的两首:(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塞下曲 李白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春望 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第二种五言律诗等于第二种五言绝句的两首:(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