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审题立意点拨.pptx

上传人:ge****by 文档编号:5745791 上传时间:2022-01-16 格式:PPTX 页数:44 大小:400.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审题立意点拨.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一、审题立意点拨.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审题立意点拨.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审题立意点拨.pptx(4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一、审题立意点拨一、审题立意点拨新材料作文精读材料,选准角度,准确立意时评类作文针砭时弊,激浊扬清,善于挖掘组合型材料作文巧妙组合,有机勾连,全面阐发漫画类作文揣摩要素,立足画面,联想拓展新材料作文一直是高考作文命题的主要趋势,其材料类型灵活多样,但不管是何种类型的材料,其主题虽然明确,思考角度却并非唯一。这也是为什么针对同一类型的材料,考生能写出观点不一、各具特色的文章。这也要求考生要整体分析材料、全面认识问题,避免写作视角的片面性。写好新材料作文,关键是熟练掌握其审题立意的方法技巧。一、确定“三要素”材料的含意、创设的情境和写作任务三要素中,“材料的含意”主要关涉材料本身,“创设的情境”主

2、要关涉材料本身和引导语,“写作任务”则关涉材料本身、引导语和写作要求。看到作文题后,首先要读懂材料,弄清事实,抓住材料核心;然后确定创设的情境,明确题目将“自己”带入怎样的交际环境、特定氛围、时空地点或处境中写作;最后确定写作任务,这需要明确写作者的身份、写作对象、写作目的、文章主题、文体等。典例1 2021安徽六校开学素质测试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据世说新语记载,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观。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班级计划举行演讲会,围绕上述材料展开讨论。管宁和华歆二人,你对哪个感触最深

3、?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演讲稿。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思考角度对应分析材料含意材料写了两个人、两件事。两个人:管宁与华歆。两件事:一是二人锄菜时看到片金,管宁视为瓦石,华歆捡起后才扔掉;二是门外有官员乘车前呼后拥而过,管宁读书如故,华歆却放下书跑出去观看。于是,管宁便与华歆“割席分坐”。管宁如此做的原因,从二人对待“片金”和过往官员的态度可知,管宁想要结交的朋友不是华歆这种和自己志趣不同的人,而是和自己一样淡泊名利的人。创设情境“班级计划举行演讲会,围绕上述材料展开讨论”,所以,“演讲会”是主要情境。写

4、作任务“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演讲稿”,作文要写出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并注意演讲稿的格式要求。立意角度管宁认为华歆拾起金而后又扔掉,这不是真正的漠视金钱;华歆忍不住放下书本跑出去看门外乘车而过的官员,这是“心慕名利”。据此,可立意为:我们应该结交怎样的朋友;志同道合才能做朋友;道不同,不相为谋。二、整体分析命题材料新材料作文题的命题材料的内容具有多元化特点,包括历史典故、名人名言、时政热点、社会百态等;材料呈现形式有漫画式、图表式、单则材料式、多则材料式等。面对新材料作文题,考生需要仔细阅读命题材料,整体把握命题材料的含意,切中命题材料的中心和实质,不要只抓住其中的只言片语,以局部代替整体。典

5、例22020浙江卷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坐标,也有对未来的美好期望。家庭可能对我们有不同的预期,社会也可能会赋予我们别样的角色。在不断变化的现实生活中,个人与家庭、社会之间的落差或错位难免会产生。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注意】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不得少于800字。不得抄袭、套作。【思路解析】三段材料全面理解,整体把握,三个层面的内容有机勾连并衔接一层:个人,说的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坐标和对未来的美好期望二层:家庭和社会,说的是家庭对个人有预期,个人在社会上也会担当不同的角色三层:影响与结果,即落差与

6、错位全面理解,整体把握,三个层面的内容有机勾连并衔接【误区警示】不少考生因对材料缺少整体性分析,或对个人理想与家庭、社会期待之间的落差或错位只简单提及;或没有完整理解材料核心内涵,只看到材料第三句的内容,大谈个人、家庭和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或只抓住材料中的某一个词,大谈人生坐标、社会责任心等;更有甚者,大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脚踏实地,仰望星空”等,这样作文内容与材料就完全没有关系了。三、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句,精准立意命题材料中的一些高频词句,如关涉影响、原因、对策等内容的提示词或限制词、关联词前后的句子,以及论述性的语句等,通常指向材料的主旨,抓住这些词句,并将其作为审题立意的突破口,往

7、往能事半功倍。典例32020北京卷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作文。2020年6月23日,北斗三号的最后一颗卫星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完成全球组网部署。整个系统由55颗卫星构成,每一颗都有自己的功用,它们共同织成一张“天网”,可服务全球。材料中“每一颗都有自己的功用”,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联系现实生活,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晰。【思路解析】关键句对应分析精准立意整个系统由55颗卫星构成,每一颗都有自己的功用此句是对组成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55颗卫星的总体论述;隐喻了“个体和团

8、体”之间的关系,由单颗卫星和全部卫星的关系联想到个体和团体的关系;写作话题可由此句提炼而出以“小我”成长助推“大我”发展;做五彩斑斓里的那一抹亮色;灿烂星空,我是耀眼一颗;做一颗严丝合缝的螺丝钉;青春之我,无愧时代四、运用思维分析法,高效立意思维分析法包括联想分析法、因果分析法、辩证分析法、求同求异分析法、层层深入分析法等,采用这些方法,能快速从命题材料所叙述的现象、表现中分析出事物的本质,进而快速立意。典例42020上海卷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世上许多重要的转折是在意想不到时发生的,这是否意味着人对事物发展进程无能为力?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思考。要求:(1)自拟题目;

9、(2)不少于800字。【思路解析】这道作文题立意的核心是回答材料中的问题,分析个体、社会乃至国家在发展进程中的“转折”,引导考生思考“转折”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考生在写作时要想对“转折”有深刻的“认识和思考”,可以将联想分析法和层层深入分析法结合起来进行挖掘。首先明确“世上许多重要的转折”涵盖哪些方面。其次要注意这些“转折是在意想不到时发生的”,由此可以联想到此次波及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对个人、社会、国家乃至全球的各个领域来说,都是意想不到的重要“转折”;最后思考“这是否意味着人对事物发展进程无能为力”,思考人对事物发展进程是无能为力的还是大有可为的。这样,可以确定立意方向为:面对世界上意想不到

10、的转折,人是可以有所作为的,人是能够改变和影响事物发展进程的,人在转折中是能发挥重要作用的。当然,还可以运用辩证分析法,探寻“可为”与“不可为”的辩证关系,论述在“不可为”或“难以为”的境遇面前,应勇敢为之。五、立意要有“我”,不能脱离特定的实际写作要立足实际生活需求、实际应用,体现处理信息的能力,避免言之无物、大而无当。典例52020全国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人们用眼睛看他人、看世界,却无法直接看到完整的自己。所以,在人生的旅程中,我们需要寻找各种“镜子”、不断绘制“自画像”来审视自我,尝试回答“我是怎样的人”“我想过怎样的生活”“我能做些什么”“如何生活得更有意义”等重要问题。毕

11、业前,学校请你给即将入学的高一新生写一封信,主要是“如何为自己画好像”,与他们分享自己的感悟与思考。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思路解析】作文题中设定了“毕业前,学校请你给即将入学的高一新生写一封信”这一写作情境,设定了考生的写作身份为该校即将毕业的高三学生,考生必须在这一前提下立意行文。然而,写作身份虽然被设定,但是考生立意时仍要有“我”,在围绕“如何为自己画好像”这个主题进行写作时,可以通过“画像”,正确地审视自我,正确地看待自己、认识自我,分享自己的感悟;可以写对“我是怎样的人”“我想过怎样的生活”“我能做些什么”

12、“如何生活得更有意义”等重要问题的思考,还可以从自己的个人品质、个人生活、个人理想等角度切入,着手写作。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时的4大误区1.混淆概念,观点不清。不能准确把握作文材料中所涉概念蕴含的基本义、引申义或比喻义等,从而对这些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界定不清,导致混淆概念。或立意时替换了作文材料原本的核心词或关键词,导致观点不清晰。2.只看表面,立意宽泛。审题时,只看到命题材料的表面意思就盲目立意,未能深入挖掘材料的核心内涵,导致立意宽泛,没有切中命题材料的核心。3.审题不清,偏题跑题。没有全面把握命题材料,或对命题材料分析不到位,导致文章立意偏离主题,甚至跑题。4.主题杂糅,难以分清。由于审题不

13、准,在写作时,一篇作文内出现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写作主题,让人难以分清哪个是作文的核心主题,使得文章中心不集中,主题不鲜明。时评,即时事评论,是一种对新近发生的社会新闻及时进行评说的议论文体。它有较强的时效性和社会针对性,能及时探讨现实生活中人们最关心的问题。这些问题,常常发生在我们周围,报刊、广播、屏幕上的一句话、一个事件,都反映着社会的动态、观念的碰撞等。这就要求考生具有高度的敏感性,能准确捕捉有意义的评论对象,发掘有意义的思想内涵。同时,还要求考生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通过评论社会生活,弘扬民族精神,传播正能量,或者揭露某种社会弊端,收到矫世变俗、发人深思的社会效果。时评类作文题的审题立意

14、,可从以下几点展开:一、突破现象看本质,由表及里挖内涵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有现象和本质两个方面,现象是本质的外在表现,本质是现象的理性概括。对待任何事物,我们只有善于透过现象看清本质,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对于时评类作文题的材料,我们应该在纷纭复杂的事物表象中,剥去现象的外壳,抓住问题的核心,高屋建瓴地确立自己的观点。这方面,高中语文课堂已经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如对小说的人物形象的分析和主题的挖掘、对议论性文章的论据作用的分析等。而所谓时事本质,从表达的视角看,也就是一件具体的时事所蕴含的道理、规律或精神品质,了解了这一点,写起文章来就会顺手很多。典例12020天津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5、中国面孔”是全球热播纪录片里充满家国情怀的杜甫,是用中医药造福人类荣获诺贝尔奖的屠呦呦,是医务工作者厚重防护服下疲惫的笑脸,是快递小哥在寂静街巷里传送温暖的双手也是用各种方式共同形塑“中国面孔”的你和我。走过2020年的春天,你对“中国面孔”又有什么新的思考和感悟?请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自拟标题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不得套作【思路解析】这是一道时评类作文题,考生要关注的不是表面的“面孔”,而是要看到“面孔”背后的实质。材料部分提出“中国面孔”是怎样的,考生对“中国面孔”所举的几个事例可以分类理解。其中纪录片中的杜甫和用中医药造福人类的屠呦呦,他们的故

16、事是近年的热点新闻素材,是站在国家、社会的大层面来阐述的事例;医务工作者、快递小哥是人物群像,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这是站在微观的、个体的角度来阐述的事例。由此可见,“中国面孔”不仅可以用“大人物”作注解,还可以是生活中平凡的“小人物”。正是这两类人,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为我们诠释了“时代精神”“中国精神”“家国情怀”。写作情境部分标注了具体要求。考生在写作时要扣住“2020年的春天”这个大的时代背景,同时放眼过去与现在、中国与世界,将“中国面孔”在当代的“模样”描绘出来,凸显其现实意义及精神价值,这才抓住了材料的本质。因此,考生可从这些榜样人物中提炼出他们的人生价值观,学习他们面对困

17、难的勇气,甘于平凡不计较利益的高尚情操等。二、走出立意小天地,放眼家国、世界大舞台“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的确,如果我们的视线仅止于个人成败,而脱离家国、世界大舞台时,对时事的认识也就拘泥于小天地了,何谈立意的高远?何谈文气的宏大?唯有立足于当下,放眼世界,才能有博大的情怀和宽阔的胸襟。典例22020广州模拟考试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携手同行,互联互通,一个人可以激励一群人,一群人可以影响一个人;精准扶贫,共建共享,一群人可以帮助一户人,一户人可以带动一村人。青山一道同云雨,世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地球村;明月何曾是两乡,人类是休戚与共、守望相助的命运共同体。对个体、

18、群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人们有很多的感受和认识。请结合上述材料内容,完成写作。要求:结合材料内容,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贴合背景;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三段材料 主旨立意胸怀世界,由局部到整体,由个别到一般材料分析第1段:侧重个体和群体形成的互帮互助的共同体递进第2段:共同体范围扩大到全世界、全人类第3段:启发句,引导考生思考人类命运共同体精彩立意:携手同行,命运与共人与人构成命运共同体;休戚与共,守望相助国与国构成命运共同体;放飞青春,建功立业到基层去,到西部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为实现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三、以联系、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19、,合理预测时事的发展培养学生对时事的发展进行合乎情理的预测和推想,也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在时事评论写作中,对富含正能量或负能量的社会时事,不仅要能准确地给其定性,还要能预判其发展趋势,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对时事的发展趋势进行合乎情理的预测和推想,也正是对时事认识深刻的表现。典例32020全国新高考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面对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国家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果断采取防控措施,全国人民紧急行动。人们居家隔离,取消出访和聚会;娱乐、体育场所关闭;政务服务网上办理;学校开学有序推迟;公共服务场所设置安全“一米线”。防疫拉开了人们的距离。城乡社区干部、志愿者站岗值守,防疫

20、消杀,送菜购药,缓解燃眉之急;医学专家实时在线,科学指导,增强抗疫信心;快递员顶风冒雨,在城市乡村奔波;司机夜以继日,保障物资运输;教师坚守岗位,网上传道授业;新闻工作者深入一线,传递温情和力量。抗疫密切了人们的联系。请综合以上材料,以“疫情中的距离与联系”为主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思路解析】(1)材料分析:材料第一段强调的是国家层面上的防疫措施;材料第二段表明社会层面采取的防疫措施,点出由此而带来的距离;材料第三段交代各行各业具体人物的防疫行动,点出由此而密切了联系。(2)主题分析:主题“疫情中的

21、距离与联系”,“疫情”点明时代背景,“距离”点明空间关系,“联系”点明心理关系,比如党和人民,社会和个人。考生在写作时可结合疫情这一特定背景,既可从国家、民族、英雄人物等大处着手,也可从家人、朋友、师生等身边人物着手。(3)时事分析:在防疫抗疫中人们物理空间加大,但依然守望相助、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疫情拉开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但同时又缩短了人们之间的心灵距离。时评类作文审题立意的3大误区1.停留于时事或新闻表面,不做深入挖掘,蜻蜓点水,泛泛而谈。文字停留在就事论事的一般性分析的层面上,没有展开,也没有深入挖掘这一新闻事件的内涵、本质,这样就难以引起人们的共鸣。2.沉迷个人小天地,缺少家国大情怀。

22、在自我的天地里吁长叹短,没有宽广的胸襟和宽阔的视野,字里行间看不到家国情怀。3.以静止的眼光看待事物,对一些新事物,总是看不到它的发展方向和未来趋势。 组合型材料作文不同于多则材料作文,二者的区别在于多则材料作文一般要求考生要从整体上把握材料,不需要考生自由选择、组合材料。组合型材料作文是通过对所供材料的恰当选择、有机组合,然后提炼观点进行写作的一种形式。组合型材料作文的任务指令依然明确,但是考生的取舍多样化了,因此立意的选择就更多了,发挥的空间就更大了。然而,要使得选定的组合具有有机联系,文章就要有一个一脉相承的主线,将选定的组合贯串起来。另外,组合型材料作文给定的内容往往与考生的学习、生活

23、联系紧密,这也是为了让大多数考生都有话可说、有话可写。组合型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要注意以下几点:一、读懂组合项,明确指令要求,形成多样化和个性化的组合组合型材料作文题干:往往提供了若干关键词句,考生在写作时要读懂选项,全面准确地阐释其内涵和外延,从某种角度适当加以组合。这种作文题旨在引导考生结合自己的切身感受与思考,在充分理解、多元选择的基础上进行自主组合,具体组合方法有求同法和合异法。求同法指针对内容指向相同的材料,可以从它们的相同点出发提炼观点。合异法指同向互补叠加,异向整合并归。有些材料从表面看它们的意思大相径庭,其实是互为补充的,只有将它们叠加起来,才能提炼出更为全面深刻的观点。在审题立

24、意时,有效运用这两种方法,可以快速找到切入点。典例12021湖北四地六校联考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网课期间,陪伴我们的除了老师、同学,还有书本里的人物。班级计划举行以“书本内外,青春成长”为主题的读书会。第一组:庄子、诸葛亮、杜甫、郭橐驼第二组:鲁迅、巴金、海明威、卡西莫多请你从上面两组人物中,各选一个人物,并使之形成有机联系,并以“我读某某与某某”为副标题,写一篇发言稿。要求:结合读书会主题,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思路解析】写好这篇文章,首先要理解这两组人物的主要形象特征和性格特点,考生应尽量选择自己比较熟悉或了解的人物

25、。这两组人物中,有的是考生熟悉的文学家,有的是考生熟悉的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如,第一组中,郭橐驼是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中的人物,他相貌异于常人,因高超的种树本领而闻名乡里;第二组中,卡西莫多是小说巴黎圣母院里的人物,他长相丑陋,却有着一颗善良的心,是“真善美”的代表。写作时,可以采用“求同法”进行组合,如把郭橐驼和卡西莫多组合在一起,他们丑陋的外表下都有一颗美丽的心灵。也可以采用“合异法”进行组合,如把庄子和海明威组合在一起,庄子顺其自然的人生态度,海明威奋斗拼搏、不甘失败的人生态度,然后讲述自己的人生观。组合之后,再联系社会生活展开论述,写成发言稿即可。典例22020浙江宁波模拟阅读下面的材料,

26、根据要求写作。华盛顿邮报评选出的最新世界10大奢侈品有:生命的觉醒和开悟;一颗自由、喜悦、充满爱的心;走遍天下的气魄;回归自然;安稳平和的睡眠;享受属于自己的空间和时间;彼此深爱的灵魂伴侣;任何时候都真正懂你的人;身体健康和内心富足;感染并点燃他人的希望。读了上述材料,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个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运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思路解析】材料分析求同组合立意参考这里的“奢侈品”显然不是世俗意义上的物质,而是指独特、稀缺、珍奇、与物质金钱无关的东西。:指向人的内心世界,重要的是身心健康,内心富足,充满爱心。

27、:指向人要走出去,走向自然,增长见识。:要有自己的时空,能够安排好自己的生活。:指向与别人的关系,要互相理解,互相影响,点燃他人。立意一:人要拥有强大而富足的内心。立意二: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勇敢地走出去。立意三:如何高质量地运用和享受属于自己的时间和空间。立意四:人与人应该互相尊重和理解,呼唤人际关系的和谐。二、恰当选择,有机关联,勾连素材在多个材料组合中,挑选最富“有机关联”的组合,并且勾连自己的素材库,选择自己擅长的、有内容可写的组合下笔行文。典例32020广州模拟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2020年秋季高一学生将使用新的高中语文统编教材。在新的高中语文课本的编写过程中,设定哪些单元

28、主题、选择哪些作品才能使语文学习更符合新时代立德树人的要求,曾引起广泛讨论。有网友列出以下主题,供大家探讨:生命赞歌家国情怀审美鉴赏科学之趣文化传承英雄情结思辨创新自然之美请从中选择两个主题,并结合学过的语文课文,以即将毕业的高三学生的身份给高中语文教材主编写一封信,表达你对语文教材与高中生良好品格养成关系的认识与思考。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思路解析】(1)材料分析:要求从材料列出的八个主题中选择两个,两个主题之间要有一定的关联性;需要结合学过的语文课文;需要阐释自己对语文学习与立德树人的关系、语文教材与高中生良好品格养成关

29、系的认识与思考。(2)关联分析:所选两个主题之间的有机关联;所选两个主题与新时代立德树人要求、高中生良好品格养成之间的有机关联。(3)勾连素材:文化传承和思辨创新:如中国建筑的特征和拿来主义都反映了作者对文化传承和创新的思考,考生可以表达对国家传统文化精华和糟粕的态度,培养文化认同感和理性精神。家国情怀和英雄情结,如沁园春长沙苏武传等都说明爱国精神离不开对英雄的致敬和学习,对英雄的致敬和学习反过来可以激发学生深厚的爱国情感。审美鉴赏和自然之美。如荷塘月色赤壁赋等说明人格的熏陶离不开美育,教材中很多涉及自然的诗词散文也能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中日月山川、虫鱼鸟兽等的丰富与美丽,学习美,欣赏美,进一步

30、培育美好的情操。组合型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3大误区1.主题把握不准,胡乱组合。组合型材料作文中的每一则材料所表达的主题都不一样。一般来说,考生可根据作文要求选择相近的主题立意,但绝不是随便将几个材料进行组合,从而造成文章主题不明确。2.思路堵塞,另起炉灶。由于思路堵塞,在行文过程中放弃自己原来所选组合表达的主题,另起炉灶,另外选用其他的材料,导致“中心”易位。3.行文失重,题意偏颇。确定材料组合后,立意或行文时只侧重其中一个主题,而忽略了其他主题,造成题意偏颇。漫画类作文就是根据漫画的内容和命题的要求进行作文。漫画类作文实际上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材料作文,只不过是用漫画材料来代替文字材料而已。漫画类

31、作文要求考生对漫画表达的含意、目的、价值取向等做出全面分析,考生要全面审视画面、把握人物(或动物)的身份、行为动机、情节过程、结局以及画中人物(或动物)的语言、画外文字提示等。另外,还要关注画面特征及构图要素之间的关系,从特征中找“话题”,从关系中找“情节”,从而弄懂画面的显性主题。同时,还要认真观察画面,重点关注那些经过夸张、变形手法处理过的画面元素,敏锐捕捉具有象征意义的形象或具有时代意义的细节内容。考生通过关注画面中的细节部分和形象特征,感知画面蕴含的更深层次的生活内容或社会内容。一、弄清画面构图要素及联系,整体把握画面内容对于漫画类作文,要先仔细分析漫画中的单个元素,包括人物及其神态、

32、动作、外貌,漫画背景,漫画标题,以及漫画表达的情感和价值导向等,抓住漫画的主要元素(主要元素往往隐含着创作者的态度倾向),进而确定人物之间、人物与背景之间的关系,以便准确地把握漫画所传达的信息,把握创作者的意图。另外,漫画的构图要素不是孤立无依的,而是互相联系、互相支撑的,若是多幅漫画,则要注意各幅漫画之间的互相联系。二、仔细揣摩漫画文字信息及人物身份漫画的题目,是创作者创作意图最明确的外露,而画面中的文字,有交代背景如时间、地点、环境等作用。结合漫画的文字信息来思考,能够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漫画的内容,揭示漫画的主旨。另一方面,漫画中人物的身份地位也隐含着创作者的观点态度,审题时不可忽略。典例

33、 2020贵州适应性测试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作。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漫画元素内容阐释文字信息所有的岁月静好都不过是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提示主题,它阐明了岁月静好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有人为你付出才得来的人物信息一个走在前面的孩子,一个跟在后面的成年人孩子:无忧无虑地奔跑,满脸愉悦成年人:身负两包重物,满头大汗,仍然为孩子撑起一把伞,并用身躯为孩子挡下危险联系孩子与成年人的角色代表着安然享受的被保护者和甘之如饴的保护者主题反思二者的关系,指出被保护者应当体谅保护者的艰辛,心怀感恩并不断反省自己的言行三、立足画面

34、,充分展开联想、想象和引申漫画大多以夸张、变形为主要创作手段,委婉含蓄地把要表达的意思显示出来。因此,在分析漫画时,不能只停留在漫画的表面,要充分调动自己的观察、思考能力,借助想象、联想,仔细推敲,挖掘出漫画的深层含义。如上面“典例”中,漫画各元素表述很清晰,考生要写出令人眼前一亮的作文,关键在于分析人物之间的关系。往小处说,可以是为人子女者和父母;往大处说,可以是个人和国家。后者在为前者“我”遮风挡雨的同时,身为前者的“我”也应该懂得感恩,懂得反思,不辜负后者的辛苦付出。重点突破漫画类作文写作的两个误区1.偏离题旨,考生往往观察漫画不够仔细,不能准确抓住画面的主体,同时对漫画中各元素之间的关系把握不准确。2.联想拓展不够,仅仅停留在漫画本身,缺少联想与拓展,没有联系社会生活现象,没有上升到理性的思考,揭示出一定的人生哲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语文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