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一期末测试题3页.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57392398 上传时间:2022-11-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8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一期末测试题3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一期末测试题3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一期末测试题3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一期末测试题3页.doc(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高一期末考试(地理)一、 单项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1.在下列天体系统中不包括月球的是( )A.总星系 B.银河系 C.河外星系 D.太阳系2. 太阳活动最强烈的显示是( )A、太阳黑子 B、耀斑爆发 C、太阳辐射 D、核聚变反应读下图回答3-4题:3属于巨行星的是( )A、 B、 C、 D、 4.类地行星中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是( )A.金星 B.土星 C.水星 D.天王星 5.下列河岸中,冲刷严重的是(箭头表示水流方向,数字表示沿岸) ( ) 南半球 北半球 北半球 南半球 A、 B、 C、 D、6库尔勒和上海两地的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相比较,正确的

2、叙述是( )A.两地的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 B.两地的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不相同 C.角速度相同,线速度上海大于库尔勒 D.线速度相同,角速度上海小于库尔勒7.岩石圈是指( )A.整个地壳 B.地壳和软流层 C.地壳和上地幔部分 D.地壳和上地幔顶部8.元旦期间太阳直射点在( )A.在北半球,向北移动 B.在南半球,向南移动 C.在北半球,向南移动 D.在南半球,向北移动9.地球上经度相同的地方,则: ( ) A季节相同 B. 正午太阳高度相同 C. 昼夜长短相同 D地方时相同10.大气运动中最简单的、最基本的形式是:( )A三圈环流 B大气环流 C热力环流 D季风环流11. 关于气压带和风带的移

3、动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B.夏季南移,冬季北移 C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而移动 D随地球自转运动而移动12. 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 )A空气的上升或下沉 B地转偏向力 C气压差异 D地区间的冷热不均13. 下图中,昼夜温差最小的是:( )读锋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冷暖冷暖14.所示两图中表示暖锋的图是( )A.图 B.图 C. 图.图都是暖锋 D. 图.图都不是暖锋15.两图所示天气系统过境后,出现的共同天气现象是( )A.气温降低,气压升高 B.气温升高,气压降低C.都出现连续性降水 D.天气转晴 16.以下天气现象是由气旋引起的是( ) A.东南沿海

4、夏季的台风 B.华北平原秋高气爽的天气C.北方冬半年爆发的寒潮 D.长江中下游出现的梅雨天气 古诗云黄河之水天上来,百川归大海,何日复西归。据此,回答1718题。17.从河水补给角度看,黄河之水天上来可理解为黄河的主要补给水源是( )A大气降水 B.地下水 C.湖泊水 D.冰雪融水18.从水循环角度分析,后句说的是哪种类型的水循环( )A.海陆间循环 B.陆上内循环 C.海上内循环 D.三者都不是19图3.10是洋流流经某中低纬海区的海水等温线图,指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南半球暖流北半球暖流南半球寒流北半球寒流 B南半球寒流北半球寒流北半球暖流南半球暖流 C北半球暖流南半球寒流北半球寒流南

5、半球暖流 D北半球寒流南半球暖流南半球寒流北半球暖流20.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是( )A盛行风 B地球自转偏向力C海水密度的差异 D陆地的形状 21.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的特点是( )东南多,西北少 西北多,东南少夏秋多,冬春少 冬春多,夏秋少A. B. C. D.22. 造成“狮身人面像”缺损严重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河流侵蚀作用 B风化和风蚀作用C喀斯特作用 D海蚀作用 23.下列地理现象中,在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下形成的是( )A断块山地 B背斜成山C火山地 D沧海桑田 24.河漫滩平原常常形成于:( )A. 河流上游山前地带 B. 河流中游地带 C. 河流下游地带 D. 河源地带25下

6、图所示的地质构造或地貌景观中,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 )A. B. C. D. 读1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国10,回答2526题。26A、B两点的气压状况正确的是()AA是高气压,B是低气压 BA是低气压,B是高气压CA、B都是高气压 DA、B都是低气压27图中亚洲东部C点的风向是()A东南风B西北风C东北风D西南风28陆地环境整体性表现在: ( )A各地理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B某一地理要素的变化不一定导致其他要素的变化C气候会影响植被,但不会影响土壤D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与植被破坏无关29“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诗句反映的是()A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B从沿海

7、到内陆的地域分异C垂直地域分异 D非地带性30.我国内蒙古地区的自然带,自西向东依次出现荒漠草原荒漠森林草原,其自然带的分布规律是: ( )A纬度地带性 B经度地带性 C垂直地带性 D非地带性二、综合题(共4题,每题10分)31、读“太阳光照图”(阴影表示黑夜,非阴影表示白天),回答下列问题。(10分)(1) 图中EF线的名称叫_。(晨线、昏线)(2) 该图表示北半球的节气为_, 其判断依据是_。(3) 此时此刻,A、B、C、D四点中太阳高度小于0的是 ,等于0的是 。(4) 该日A、B、C、D四点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小的是_,白昼时间最长的是_。(5) 此时此刻,A点的地方时是_,D点的日出时

8、间是_。这一天C点的昼长是 _。32.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A、B、C、D表示气压带A是 带, B是 带, C是 带, D是 带。(2)E、F表示风带E是 带, F是 带(北半球)。在D气压带控制下常形成_气候,此气候类型特点为终年_。 在C气压带与E风带交替控制下会在中纬度地区形成_气候,在E风带控制下会形成_气候。33. 读“世界某洋流分布图”,完成下列要求(1)请用箭头标出洋流运动方向(只标出A、B、C、D区域即可)(2分)(2)按洋流性质分E、F两洋流中,属暖流的是_,属寒流的是_。(3)若A海区发生石油泄漏,洋流对其有利的影响是_ ,G不利影响是_ _。 HFE(4)如果图中海

9、域为大西洋,G洋流的名称是_。B渔场的名称是 _。(5)如果图中海域为太平洋,则B处渔场为_渔场,形成原因是_。34.读下面地质构造图,回答下列问题。丙乙(1)图中甲、乙、丙、丁四处,属于背斜的是 ,属于向斜的是 。属于断层的是_。(2)从地貌形态来看,图中乙处是 地貌,丁处是 地貌,它们的形成,除了地壳运动的原因之外,还与 作用有关。(3)乙处地质构造顶部岩层缺失的原因是 。(4)丁处地貌形成原因是 。(5)建设地下隧道应选址在甲、乙、丙三处的 处为好,其中 处最不适合建大型工程。附加题1图B-05为中国及周边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回答问题。(10分)图B-05图B-05(1)图中、两

10、处的气压值分别为: hPa; hPa。(2分)(2)用“”在图中、两处画出此时的风向。(2分)(3)图中M、N两个锋面中,表示暖锋的是 ,表示冷锋的是 。(2分)(4)若图中锋面N快速移至乌鲁木齐,乌鲁木齐将可能出现的天气现象是 _。(2分)(5)当图中锋面M过境时出现的天气现象是_,锋面M过境后天气状况是_。(2分)地理必修一答案卷一、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CBCCBCDDDC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CDDBDAAACA题号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BBBBAABACA二、综合题:(共4题,每题10分)

11、31、读“太阳光照图”(阴影表示黑夜,非阴影表示白天),回答下列问题。(10分)(1) 图中EF线的名称叫_晨线_。(晨线、昏线)(2)该图表示北半球的节气为冬至日,其判断依据是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出现极夜现象。(3) 此时此刻,A、B、C、D四点中太阳高度小于0的是 D ,等于0的是 CB 。(4) 该日A、B、C、D四点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小的是_C_,白昼时间最长的是B_ 。(5) 此时此刻,A点的地方时是_12点_,D点的日出时间是6点。这一天C点的昼长是 8小时 。32.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A、B、C、D表示气压带A是极地高气压带, B是副极地低气压带,C是副热带高气压带,D

12、是赤道低气压带。(2)E、F表示风带E是盛行西风带, F是东北信风带(北半球)。在D气压带控制下常形成热带雨林气候,此气候类型特点为终年高温多雨。 在C气压带与E风带交替控制下会在中纬度地区形成地中海气候,在E风带控制下会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33. 读“世界某洋流分布图”,完成下列要求(1)请用箭头标出洋流运动方向(只标出A、B、C、D区域即可)(2分)(2)按洋流性质分E、F两洋流中,属暖流的是E_,属寒流的是_F_。(3)若A海区发生石油泄漏,洋流对其有利的影响是_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G不利影响是_扩大了污染的范围_。(合情合理即可) HFE(4)如果图中海域为大西洋,G洋流的名称是_北大西洋暖流。B渔场的名称是 纽芬兰 渔场。 (5)如果图中海域为太平洋,则B处渔场为北海道渔场,形成原因是_寒暖流交汇。34.读下面地质构造图,回答下列问题。丙乙(1)图中甲、乙、丙、丁四处,属于背斜的是乙,属于向斜的是丁。属于断层的是_丙_。(2)从地貌形态来看,图中乙处是谷地地貌,丁处是 山岭 地貌,它们的形成,除了地壳运动的原因之外,还与外力 作用有关。(3)乙处地质构造顶部岩层缺失的原因是 背斜顶部受张力,容易被侵蚀。(4)丁处地貌形成原因是 向斜槽部受挤压,岩层变得更紧实,不容易被侵蚀。(5)建设地下隧道应选址在甲、乙、丙三处的乙处为好,其中丙处最不适合建大型工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