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企业制度同步第七章.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57180685 上传时间:2022-11-0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企业制度同步第七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现代企业制度同步第七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现代企业制度同步第七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企业制度同步第七章.doc(12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P198)激发人的动机,诱导人的行为,使其发挥内在潜力,为实现既定目标而努力的过程是( )A.计划B.榜样示范C.说服D.激励2.(P198)个体缺乏某种东西时产生的一种主观状态是( )A.需求B.动机C.行为D.满足3.(P198)激励的简单模式可以表示为( )A.动机行为满足需求B.需求.动机行为满足C.动机需求行为满足D.需求动机满足行为4.(P199)从管理的本质看,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的过程是( )A.管理B.激励C.控制D.领导5.(P199)人的社会性行为一般是指( )A.生理性行为B.动机性行为C.心理性行为D.需求性行为6.(P200)在所有的激励方式中,最常

2、用的是( )A.奖惩激励B.竞赛与评比激励C.目标激励D.榜样激励7.(P200)那些能满足人们生存与发展,获得自由与幸福的资源与条件是( )A.动机B.激励C.利益D.行为8.(P201)专门研究人类需要满足与行为发生的相互关系的理论是( )A.过程型激励理论B.内容型激励理论C.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D.强化型激励理论9.(P202)下面不属于内容型激励理论的是( )A.双因素理论B.权变理论C.需求层次理论D.成就需要理论10.(P202)马斯洛按照需要产生的先后,将人的需要排序为( )A.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尊重需要、归属需要、自我实现需要B.生理需要、归属需要、尊重需要、安全需要、自我实

3、现需要C.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D.安全需要、生理需要、尊重需要、归属需要、自我实现需要11.(P202)需要层次理论的提出者是( )A.亚当斯B.麦克利兰C.马斯洛D.赫茨伯格12.(P202)马斯洛认为,人们最先产生的需要是( )A.社会需要B.生理需要C.安全需要D.尊重需要13.(P202)人类维持生存最基本的需要是( )A.生理需要B.安全需要C.归属需要D.尊重需要14.(P203)依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人们普遍喜欢熟悉的事与物,而不喜欢陌生或未知的事与物,这反映出人类( )A.维持体内平衡的需要B.谋求安全的动机C.渴望与人建立情感联系D.追求自尊

4、的需要15.(P203)马斯洛认为“渴望与他人建立情感上的联系,需要在社会中占有自我的位置,扮演一定的角色,得到他人的承认“的需要是( )A.生理需要B.安全需要C.归属需要D.尊重需要16.(P203)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的最高层次的需要是( )A.归属需要B.需要C.理与安全需要D.我实现需要17.(P206)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侧重于( )A.需求层次的研究B.社会起因的研究C.行为过程的研究D.行为改造的研究18.(P208)麦克利兰认为,领导者的主要性格特征是( )A.对尊重的追求B.对社会的追求C.对成就的追求D.对权力的追求19.(P208)成就需要理论认为,有效管理者的需要结

5、构通常是( )A.高度成就需要、适度权力需要、低度交需要B.高度社交需要、适度权力需要、低度就需要C.高度权力需要、适度成就需要、低度交需要D.高度成就需要、适度社交需要、低度力需要20.(P208)双因素理论的提出者是( )A.马斯洛B.赫茨伯格C.亚当斯D.麦克利兰21.(P209)赫茨伯格把工作环境因素,及工作本身之外的环境条件称为( )A.激励因素B.满意因素C.保健因素D.环境因素22.(P208)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认为,对主管人员来说,最重要的需要是( )A .权力需要B.社交需要C.成就需要D.安全需要23.(P209)把影响人心理和行为的因素划分为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的是(

6、)A.亚当斯B .赫茨伯格C.麦克利兰D.马斯洛24.(P209)赫茨伯格把生活条件、人际关系、监督方式、工资收入等称之为( )A.满意因素B.保健因素C.管理因素D.激励因素25.(P209)依据双因素理论,下列属于满意因素的是( )A.管理政策B.管理方式C.人际关系D.职业发展26.(P209)赫茨伯格把工作富有挑战性、负有更大责任、职业得到发展等称为( )A.保健因素B.人际因素C.不满意因素D.激励因素27.(P209)双因素理论认为,人的需要可归纳为( )A.成就需要和社交需要B.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C.归属需要和权力需要D.保健需要和激励需要28.(P209)比较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

7、论和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马洛斯提出的五种需求中,属于激励因素的是( )A.生理与自尊需要B .归属、尊重与自我实现需要C.生理与安全需要D.安全与自我实现的需要29.(P212)期望理论属于( )A.过程型激励理论B.行为改造型及理论C.内容型激励理论D.激励理论30.(P212)1964年,美国心理学家弗鲁姆提出的研究需要与目标之间规律的理论是( )A.系统理论B.强化理论C.期望理论D.公平理论31.(P212)期望理论的提出者是( )A. 弗鲁姆B.卡斯特C.马斯洛D.亚当斯32.(P212)期望理论的基本观点可以用公式表示为( )A.M=VB.E= MVC.V=E/MD.E=V/M3

8、3.(P213)期望理论认为调动人员积极性的基础是( )A.正确处理绩效和奖励的关系B.正确处理努力和绩效的关系C.正确处理奖励与满足个人需要的关系D.正确处理努力和满足个人需要的关系34.(P214)不仅体现了需要理论的各种基本观点,而且更完整的反映了工作动机或激励的基本规律的理论是( )A.需求层次理论B.成就需要理论C.双因素理论D.期望理论35.(P215)当人们认为自己的报酬与劳动之比,与他人的报酬与劳动之比是相等的,这时就会有较大的激励作用,这种理论称为( )A.双因素理论B.效用理论C.公平理论D.强化理论36.(P215)公平理论的提出者是美国学者( )A.巴纳德B.亚当斯C.

9、麦卡勒姆D.布莱克37.(P220)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提出( )A.期望理论B.归因理论C.强化理论D.目标设置理论38.(P220)认为人就像一只“黑箱“,其内心状态犹如黑箱内的东西,是未知的、不可知的理论是( )A.内容型激励理论B.过程型激励理论C.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D.调整型及理论39.(P221)王主任通过长期观察,发现办公室李秘书是典型的做表面文章、善于在领导面前表现自己、喜欢打小报告的人,故而在其许多行为常采用视而不见,不予理睬的办法。这种做法在强化理论中称之为( )A.消退B.直接惩罚C.正强化D.积极强化40.(P221)撤销对某种所谓的“积极“行为的强化降低该行为出现概率或

10、消除这种行为的办法称为( )A.惩罚B.消退C.负强化D.正强化41.(P221)作为激励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强化可划分为( )A.正强化和负强化B.主动强化和被动强化C.直接强化和间接强化D.外在强化和内在强化42.(P223)美国行为科学家和心理学家凯利和韦纳等人提出的理论是( )A.期望理论B.归因理论C.公平理论D.强化理论43. (P223)下列关于归因理论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由凯利和韦纳等人提出B.研究内容集中在:人员行为归因;人员心理活动归因;对未来行为的预测C.努力和能力属于内在原因,机遇和任务难度属于外在原则D.努力属于不可控因素,机遇和任务难度是可控因素44.(P224

11、)韦纳关于成功和失败归因模式的理解,可以从三个方面认识。下列不正确的是( )A.内因或外因B.稳定性C.可控性D.确定性45.(P224)“人的行为获得成功或失败主要可归于四个因素,即努力、能力、任务难度、机遇。”这是( )A .善因论的基本观点B.归因论的基本观点C.X理论的基本观点D.Y理论的基本观点46.(P226)韦纳的研究证明,把成功归结为任务难度或机遇等外部原因,会使人感到( )A.满足B.自豪C.自信D.幸运47.(P225)韦纳的研究证明,把成功归结为内部原因,会使人感到( )A.幸运B.感激C.满足D.机遇二.多选题1.(P198)属于生理性需求内容的有( )A.文化艺术B.

12、食物C.友谊交往D.空气E.水分2.(P198)属于社会性需求内容的有( )A. A.文化艺术B.食物C.友谊交往D.政治生活E.信仰3.(P202)马斯洛认为,人的基本需要可以划分为( )A.生理需要B.安全需要C.归属需要D.尊重需要E.自我实现需要4.(P202)马斯洛认为,生理需要是人类维持生存的最基本需要,包括( )A.衣食B.住行C.友谊D.饮水E.婚姻5.(P202)内容型激励理论主要包括( )A.需求层次理论B.公平理论C.成就需要理论001D.期望理论E.双因素理论6.(P203)属于自我实现人的基本特征的有( )A.自动、思想集中与问题B.超然、自治、不死板C.同别人打成一

13、片、具有非恶意的幽默感D.有创造性、现实主义、无偏见、不盲从E.同少数特定的人关系亲密7.(P204)下列对人类需要的表述,正确的是( )A.动态性B.发展性C.高层需求的共同性D.个体差异性E. 底层需求的差异性8.(P204)需求层次论认为,人的各种需要按其重要程度和产生的先后顺序分为五个层次,其中属于物质需要的有( )A.安全需要B.归属需要C.生理需要D.自我实现需要E.尊重需要9.(P204)依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需要有高低层次之分,其中精神需要包括( )A. 生理需要B.归属需要C.尊重需要D.安全需要E.自我实现需要10.(P205)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是激励理论的基础,

14、因为( )A.马斯洛为研究人的行为提供了一个较为科学的理论框架B.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划分为五个层级,揭示了人的需要与行为之间的内在逻辑C.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符合人们心理发展规律D.马斯洛分析了人类需要的多样化和个体差异性,为实践中丰富激励方法、采取灵活多变的激励措施提供了理论依据11(P206)麦克利兰认为,成就需要强烈的人,其行为特征是()A关心事业的成败B愿意承担责任C乐于参加社会活动D具有强烈的控制欲E能够约束自己12(P207)成就需要理论认为,权利需要强烈的人,其行为特征是()A乐于参加社会活动B积极寻求领导岗位C对政治信息兴趣浓厚D乐于承担责任E能够约束自己13(P207)人们成就

15、需要的强度取决于()A童年生活B成长环境C职业经历D社会环境14(P207)麦克利兰认为,具有高度权利欲望的人的行为特征表现为()A积极建立与他人的友爱与亲密关系B寻求领导地位,具有获取权利、行使权利以影响和控制他人的强烈欲望C对组织内外的各种信息,特别是政治信息有着浓厚的兴趣D健谈、直率、头脑冷静、善于争辩、常常提出建议与要求E乐于承担责任,更愿意承担竞争性的工作任务15(P208)具有高度社交需要的人的行为特征有()A能积极寻求建立并保持和他人的友谊和亲密感情关系B善于避免因被某一个体或团体拒绝而带来的痛苦C希望得到他人对自己的肯定与好评D乐于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勇于表现,善于沟通E能够理解

16、人、尊重人,愿意向他人提供安慰和帮助16(P208)赫茨伯格的代表作有()A人类动机理论B领导和决策C工作的激励因素D工作与激励E工作与人性17(P208)麦克利兰认为,社交需要强烈的人,其行为特征是()A愿意帮助他人B权力欲望强烈C关心事业成败D希望得到好评E乐于参加社会活动18(P208)麦克利兰的研究证明,有效管理者合理的需要结构通常包括()A高度权利需要B高度成就需要C高度社交需要D适度成就需要E低度社交需要19(P209)依据双因素理论,保健因素主要包括()A生活条件B安全状况C人际关系D职业发展E监督方式20(P209)赫茨伯格认为,激励因素通常包括()A职业得到发展B管理与监督方

17、式C负有更大责任D工作富有挑战性E工作富有成就感21(P210)下列属于激励需要追求者的心理和行为特点的有()A受环境因素的激励B受工作内容的激励C对较差的保健因素有很高的忍耐力D对保健因素的改善反应微弱E保健因素的改善可产生强烈地满足22(P210)下列属于保健需要追求者的心理和行为特点的有()A当保健因素没有得到改善时,导致强烈的不满B从工作成就中得到的满足微乎其微C对信仰的态度:严肃而坚定D对工作和生活通常表现出玩世不恭的态度E不能从工作经历中获得业务上的进步23(P212)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存在的缺陷有()A实验中调查取样缺乏代表性B影响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两大因素完全分开,不妥当对人类

18、需要层次递进关系的分析过于机械忽略了人们心理活动产生的客观条件没有使用“满足尺度”的概念,过于简单化24(P212)以为满足的需要为出发点的理论有()A公平理论B需要层次理论C期望理论D波特劳勒模式强化理论25(P213)期望理论认为,要调动工作积极性,必须处理好的关系是()A职工与社会的关系B绩效与奖励的关系C个人努力与绩效的关系D个人目标与整体目标的关系E奖励与满足个人需要的关系26(P215)下列对期望理论的评述,正确的是()A忽视了效价对行为动机的作用B忽视了内在心理对行为动机的作用C忽视了惩处在管理控制中的作用D忽视了负强化在管理控制中的作用E以“有限理性人”为假设条件27(P215

19、)管理学者对期望理论的批评集中在()A强调了期望、效价等内在心理对人的行为动机的决定作用,忽视了批评、惩处等负强化因素在管理控制中的作用B人类需要层次的概括过于简单化C影响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两大因素完全分开,不妥当D只注重分配公平,忽视了程序公平E人的行为并非绝对理性,任何人都可因一时冲动而产生非理性行为28(P216)亚当斯认为,不公平条件下人们心理与行为的表现有()A改变自己的投入与收益B改变他人的投入与收益C自我解释与自我安慰D调换对象进行比较E制造人际矛盾29(P217)公平理论不能提供具体标准的原因有()A公平与个人的主观判断有关B公平与个人所有的标准有关C公平与绩效评定有关D公平与评

20、定人员有关E公平与评定对象有关30(P217)波特劳勒模式的提出者是()A莱曼波特B爱德华劳勒C亚当斯D维克多弗洛姆E赫茨伯格31(P219)波特劳勒模式认为激励作用的发挥,必须考虑到的因素有()A奖励内容B奖励制度C组织分工D目标设置E公平考核32(P219)行为改造理论包括()A公平理论B期望理论C强化理论D归因理论E成就需要理论33(P220)依据作用发挥上的差异,强化可划分为()A积极强化B消极强化C惩罚D消退E间断强化34(P221)间断强化即非连续强化,可划分为()A固定比例强化B可变比率强化C固定间隔强化D固定比率强化E可变间隔强化35(P221)发挥抑制、惩戒作用的强化类型是(

21、)A警告B消极强化C消退D积极强化E惩罚36(P223)归因理论的提出者是()A韦伯B凯利C劳勒D韦纳E波特37(P224)凯利的归因模式认为,在人的知觉过程中,可以将人的行为归结为()A知觉者本人的特点B知觉对象的特点C知觉者本人的动机D知觉者本人的需求E知觉者与知觉对象交往时所处的情境38(P224)韦纳认为,人们的行为获得成功或遭遇失败主要归因于()A努力B能力C任务难度D机遇E激励程度三 判断说明题1(P198)激励是一个将外部刺激内化的过程。()2(P198)激励是激发人的动机,诱导人的行为,使其发挥内在潜力,为实现既定目标而努力的过程。()3(P201)内容型激励理论着重研究从机动

22、产生到采取行动的心理过程。()4(P202)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层次由高到低依次排列为:安全需要、自我实现需要、生理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5(P206)麦克利兰认为成就需要强烈的人大都身处在社会的低层。()6(P209)工作环境因素即工作本身之外的环境条件属于不满意因素,即保健因素。()7(P211)工作内容的丰富化是企图在工作中建立起一种更高的挑战性和成就感。()8(P212)内容型激励理论是在过程型激励理念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9(P215-217)亚当斯为我们设计了公平的标准。()10(P223)强化应坚持多用不定期奖励原则。()11(P224)归因理论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人们对公平的认识问题。()四 解答题1(P198)简述激励的含义与模式。2(P207)麦克利兰认为如何强化人的需求,增进人的成就需要?3(P218)简述波特劳勒模式的内容。4(P222-223)简述人事激励中的强化原则。五 论述题1(P202-204)试述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的主要内容。2(P215)依据公平理论,试述人们在产生不公平感时如何重新建立公平感。3(P215)联系实际,试述亚当斯的公平理论对管理中正确处理工作绩效和报酬之间关系的指导意义。4(P220)试述强化理论。5(P224-225)试述人们获得成功或遭受失败的归因倾向,并举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