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荔湾区教师小课题开题报告表格(纪春丽).doc

上传人:asd****56 文档编号:57162299 上传时间:2022-11-0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8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年荔湾区教师小课题开题报告表格(纪春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3年荔湾区教师小课题开题报告表格(纪春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年荔湾区教师小课题开题报告表格(纪春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年荔湾区教师小课题开题报告表格(纪春丽).doc(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荔湾区教师小课题开题报告表格课题编号:课题名称小学低年级“主题识字 同步读写”的策略研究负责人纪春丽学 科语文课题组成员潘淑玲 张穗娜承担单位广州市荔湾区环市西路小学所属组团西片开题时间2013年10月24日开题地点会议室一、研究的缘(研究什么、为什么研究?)起1、研究的目的与意义识字,不仅是基础教育阶段的基础性教学,也是学生学习的基础,是阅读与写作的基础,是一切语文学习的前提。识字的多少快慢,直接关系到阅读开始的早晚和阅读能力的强弱。但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语文教学出现了书越读越死的趋势,结果使学生的思维变得越来越教条,学生思维固定。造成这一现状的根本原因,正如教育部课程与教材研究所研究员,人

2、教社编审,小学语文教材主编,全国小语会理事长崔峦先生指出:“我国的小学语文教育,历来存在识汉字与早阅读之间的矛盾。由于识字拖了阅读的后腿,我国儿童进入阅读比拼音国家儿童晚,致使我们的母语教育输在了起跑线上。”本课题研究组的成员在小学低年级进行多年的语文教学观察与实践,发现识字量少,阅读晚的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较差。这些学生在课堂上不是保持沉默,就是一问三不知。长此以往,这些学生将会成为后进生,不但语文学科的学习不理想,而且还直接影响到其他学科的学习表现。反之,识字量大,阅读早的学生,往往能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尖子,不但在语文学科的学习表现优秀,而且其他学科的表现也很不错。两者在班级中的

3、显著差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使他们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经过调查分析,我们发现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 学生方面1、学生在幼小时期(幼儿园大班至小学一年级阶段)的识字兴趣与习惯的养成教育没有得到重视,受到的识字教育缺乏目的性和计划性,导致学生的识字意愿不强、习惯不良、识字量少。 2、同步识字、阅读材料不足且缺乏有针对性进行课内外结合的识字、阅读、写话指导,导致学生没有掌握良好的语文学习方法,没有养成在阅读中、生活中增加识字量的习惯。(二)、教师方面1、课内识字、写字教学未能与阅读、写话教学指导有效结合,未能结合汉字的音形义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读写训练,使学生对所学的字容易回

4、生,并出现错用同音字、音近字、形近字等问题。2、未能结合课内识字写字教学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和生活实践中进行拓展性的识字、写字、阅读和写话训练,导致学生的识字量不大、知识面狭窄。3、未能创造性地开发和利用与识字写字同步的阅读和写话的校本教材,教学时偏重于课内识字、写字、阅读和写话训练,使学生的课外知识较贫乏。4、未从激发学生的识字、写字、阅读、写话兴趣及养成与之相关的自主学习习惯入手,学生未能较好地掌握自主识字、写字、阅读、写话的方法,使学生的语文学习目标不明确。5、未能恰当地运用鼓励、强化等策略,提高学生识字写字的积极性,使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未充分调动。(三)教材方面1、现行低年级的语文教材中的

5、识字、阅读和写话内容之间的联系欠紧密,且与学生的知识体系衔接不紧密,导致学生对识字、阅读和写话内容兴趣不浓。2、现行语文教材中的识字、阅读和写话训练和指导学生如何识字、阅读和写话的内容太少,而且没有紧密结合学生的单元学习主题给予具体的指导。以上种种原因最终导致学生的思维固定,缺乏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对祖国的语言文字缺乏热爱之情。为了改变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种种弊端,改革语文识字教学,寻求一种新的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本课题以广州市环市西路小学一、二年级的教师和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根据有关学习方式的心理学和教育学基础,吸取前人的部分研究成果,结合教学实践,并借鉴其他教师的宝贵经验,探索小学低年级“主题

6、识字 同步读写”的有效方法和实践范式,开展小学低年级“主题识字 同步读写” 的策略研究,即研究小学低年级学生主题式识字、写字、阅读和写话兴趣和习惯的养成的策略。2、国内外的研究状况 ()古代的识字教学我国的语文教育自古就把识字教学作为突破口。流传下来的启蒙教材大多数是识字教材,如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综观我国古代的识字教学,具有以下特点:第一,集中一段时间吟诵、识记两千个左右的汉字。王荡在(教童子法中说:“蒙养之时,识字为先,不必逮读书。能识二千字,乃可读书。”崔学古在幼训里也说:“凡训蒙勿轻易教书。识字至千字外,方用后法教书。”而清人潘子声统计发现,连续学习“三、百、千”可以累计识字14

7、52个。因此,从读音、意义以至格式等方面把一些常用字编排起来,在入学之初集中力量学习,应当说是前人确立的既有目的又有方法的一条识字原则。当然,这种集中还不能和现代的集中识字相比,只是停留在字的类属和音韵的层面上,还没有深入到汉字的构形规律层面上。因此,古人对这些集中起来的字主要采取反复吟诵韵语的方法。这正如南宋宁宗时的项安世所言:“古人教童子,多用韵语,如今蒙求、千字文、太公家教、三字训之类。”第二,识字与阅读并重。先集中识一定量的汉字,通过阅读扩大识字量。如在“三、百、千”等教材的基础上学习神童诗可以识字1596个,再读千家诗可以识字2164个,再学大学可以识字2358个,再学中庸可以识字2

8、577个,再学论语可以识字3346个,再学孟子可以识字3903。可见,儿童是在“三、百、千”识字1400多字的基础上才能阅读“四书五经”。总的说来,古代的识字教学主要以背诵记忆和吟诵为主,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强调遵循汉字的构造规律,从而在识字教学科学化的道路上向前迈出了一大步,但是没有完全遵循儿童的心理特点,尚未揭示出识字教学的深层规律。(2)二十世纪上半叶的识字教学这个时期的识字教学经验主要有:随文识字五四运动之后,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发展,小学的国文科改为国语科,加强文字与语言的联系,教材基本上按“以文带字”的原则编排。儿童所要识记的字分布在各篇课文中,边识字边阅读,识字、阅读并进,此谓传统的随文

9、识字。在随文识字教学中,重视生字的理解,方法多样,如:教“坐、跑、笑”等字,可用表演的,就用表演法教;教“黑白、快慢”等字,可用比较法教的,就用实物比较法教;教“窗、椅、书”字可用实物指示的,就指给他们看;教“什么、就”等字,可用证明法教的就用证明法教但是随文识字的数量非常有限。我国著名教育家辛安亭曾经从1904一1959年间的小学语文课本中选了30种,统计发现,一般课本两年只教1200字左右,平均每个学习日学不到三个生字,有限的识字量制约了儿童语言的进一步发展。注音识字五四新文化时期,一些学者认为汉字难认,提出利用注音字母来帮助识字的口号。例如,“先读书,后识字”、“忘其字,写其音”,即在小

10、学语文教学和扫盲识字教学中,先教小学生和文盲熟练地掌握拼音,使他们在阅读和写话时能克服汉字的障碍,早日掌握文化知识。注音字母是与白话文学结合起来,传播文化,普及教育的一种最重要的利器,是要在教授汉字以前教授的,他是给儿童们作汉字的替身的。国民党统治时期,就“注音识字”明文规定“大量编印注音国字之通俗画报及刊物”和“积极推行注音识字运动”,通令全国采用注音符号留声机片及课本,积极推行注音符号。民国九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新法初小国语教科书和中华书局发行的新教育国语读本就是用罗马字来注音的。需要指出的是,注音识字与后来的汉语拼音教学有共同之处,为拼音识字积累了经验。(3)建国后的识字教学建国后识字教学

11、主要的争论焦点是识字与阅读孰先孰后以及应该采用哪种方法的问题。究竟小学语文教学是以识字为主,还是以阅读为主,新中国成立后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如1956年制订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以下简称“1956年大纲”)明确提出识字是阅读的基础,汉字不是拼音文字,识字教学不能在短时间完成,规定小学第一、二学年的阅读教学以识字为重点,在这两年比较集中地教会儿童识记1500个左右的常用汉字。1958年,辽宁地区进行了集中识字教改实验,同音识字一基本字带字一形声字归类,两年内认识了2500字。1963年制订的“大纲”重申了“小学语文教学低年级以识字教学为重点”,总识字量定为3500个左右的常用字,一、二年级以

12、识字为主。半个世纪的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中,识字教学方法的改革非常活跃。据2000年教育部召开的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交流研讨会所征集的材料统计,共有40多种识字教学方法,其中颇有影响的有:集中归类识字法、分散识字法、拼音识字、“注提”识字法、韵语识字法等。2000年11月在北京召开了全国小学识字教学交流研讨会,识字教学各家云集,成果荟萃。其中分散识字,集中识字,字理识字,韵语识字,电脑识字,字族识字,注音识字都在会上一展风采,在识字教学中都显示各自教学识字法的优势。最后,他们一致认为识字教学必须遵循汉字规律进行识字教学,使识字教学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实现识字教学科学化,要求我们不仅要合理地运用研究

13、现有的这些方法,而且还要学习前人已有的成果,利用其他学科提供的方法,进一步提取有益的成分,以利于促进语文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从目前流行较广的几种识字教学方法上看,各有所长,各有所短。2001年语文课程标准出台后,识字教学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即要求儿童顺其自然地识字,拓宽识字的渠道,以及围绕着数字活动而渗透着的深厚的汉字文化及人文教育。近年来,许多教学第一线的教师一直对识字教学方法进行孜孜探求,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其中,李虎(深圳市北京师范大学南山附属学校小学部教科研中心主任, 中学高级教师, 教育部“百千万”工程国家级骨干教师培养对象, 深圳市教育系统首批教育科研专家工作室主持人之一。曾被评为内

14、蒙古自治区优秀教师、教学能手、“321” 人才工程人选。)2004 年开始“自主识字,同步阅读”的实验,该研究 2008 年成为深圳市“十一五” 规划重点资助课题,2010 年成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 规划教育部规划课题。这项实验使中国儿童“6 岁博览群书,7 岁轻松写话” 成为现实, 2009年4月30日,由崔峦老师领衔的5位专家,在现场听课和检测的基础上,对深圳市“十一五”规划重点资助课题小学低年级“自主识字,同步读写”实验研究做出如下鉴定:“这是一项识字、阅读与写话有机结合的语文教学改革。实验探索出一条自主快速识字的路径,创造了自主识字的新方法,实现了识字教材、识字工具、学习方式、评价

15、手段的创新,是我国识字教学的又一次突破!”目前已在全国 50 所学校推广。 2012 年8 月,“一年级自主识字” 作为课程改革成功经验,被确立为“国培计划” 远程教育课程。窦桂梅的主题教学开展了题为语文教育要关注人的发展的教改实验,提出了语文教学的个超越:学好教材,超越教材;立足课堂,超越课堂;尊重教师,超越教师;追求教学艺术的三种审美:语言美、视觉美、空灵美;构建了三个维度:温度恒定性、广度开放性;深度发展性;提出了三个层次建构的课堂流程:文字、文学、文化。窦桂梅的主题教学为小学语文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开辟了一条更为广阔而深远的道路。她认为:语文教学要冲破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

16、教师为中心的藩篱、去超越教材、超越课堂、超越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的积累、情感的积累,为学生的生命奠基,为中华民族的创造力奠基,把充满创新与活力的语文教学带入课堂,让语文学习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让语文学习充满成长的动力,让语文学习绽放智慧的潜力。靳家彦在浸润在文化积淀中的“主题教学”试评窦桂梅老师执教的一文中说:在这里,主题教学的另一个层面自省,进入了学生的精神世界。“自省,即人格或个性的养成,是语文教学追求的重要目标”。它不是把语文教学视为思想灌输,而是引导每一位学生在获得基本认同的前提下,根据个人的独特感受,走上文化积累和精神成长的快车道,并最终建立属于自己的丰富而充满活力的生命世界。窦桂梅

17、的主题教学本着一切从学生需要的角度出发,让学生在主题识字、主题讲读、主题阅读、主题作文、主题诵读中全面地学习语文,让学习回到学生中间去,让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引导学生多读、多思、多写,建构这属于儿童自己的语文学习。张康桥认为窦桂梅的主题教学有着明显的突破与创造:主题教学走向了建构儿童自己语言的更高境界;主题教学尝试探索新的语文素养发展理论;主题教学丰富了小学语文的教学策略。目前,国外尚没有对窦桂梅的主题教学的任何研究。3、研究的目标和内容研究目标(1)设计小学语文低年级系列化的识字、阅读、写话主题(2)汇编与主题识字同步的校本阅读材料(3)研究和设计与主题识字、阅读同步的写话练习研

18、究内容(1)小学低年级识字、写字、阅读和写话教学策略及学生的识字、写字、阅读和写话现状调查和分析;(2)实施小学低年级“主题识字 同步读写”的策略;(3)小学低年级“主题识字 同步读写”的策略的成效分析,以及影响学生“主题识字 同步读写”的策略的因素分析。4、核心概念界定 主题识字“主题识字”就是不仅要让学生会认、会写语文教材里的会认字和会写字,更重要的是能够感受到汉字中的历史与文化魅力。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学生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识汉字,能用音序和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学习独立识字。学生自主识字,有步骤地联系汉字。同步读写“同步读写”:即在“主题识字”的背景下,指导低年级学生根据相关

19、学习主题,进行“同步阅读”和“同步写话”,使识字、阅读、写话同步进行,以提高学生的识字数量和质量,从而使阅读、写话提早,在小学低年级保证学生的“识写”兴趣并形成良好的习惯,使其把掌握的字运用到阅读和写话,实现信息传递,为后期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二、研究的设(怎样研究?)想1、教育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明确“主题识字 同步读写”、“识字、写字、阅读和写话教学”和“识字、写字、阅读和写话习惯”的相关概念及其内涵,了解小学低年级识字、写字、阅读和写话习惯养成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调查问卷法:了解小学低年级识字、写字、阅读和写话习惯养成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个案研究法:观察、分析、总结培养语文学习尖子

20、生的成功经验做法,论证后加以推广;观察、分析、总结语文学习后进生在实验中的转变,教师要积累相关的课题材料,并要对所观察学生的情况及时反思,积累相关资料,进行小学低年级“主题识字 同步读写”习惯养成的策略的成效分析,以及影响学生“主题识字 同步读写”习惯的因素分析。行动研究法:设计“主题识字 同步读写”教学活动,探索并运用小学低年级“主题识字 同步读写”习惯养成的策略对两个一年级的班级的学生进行行动研究。2、实施步骤和总体安排本研究分为五个阶段进行:研究准备阶段、理论研究阶段、教学实验阶段、效果评价阶段和总结反思阶段。每个阶段都紧紧围绕“小学低年级主题识字 同步读写习惯养成的策略”而展开。研究准

21、备阶段(2013.52013.8)运用文献研究法研究和分析相关文献,明确“主题识字 同步读写”、“识字、写字、阅读和写话教学”和“识字、写字、阅读和写话习惯”的相关概念及其内涵,了解小学低年级识字、写字、阅读和写话习惯养成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确定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调查分析阶段(2013.92013.10)运用问卷调查法、质的研究法了解小学低年级学生识字、写字、阅读和写话习惯养成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理论研究阶段(2013.102013.11)运用文献研究法分析归纳“主题识字 同步读写”的内涵和构成,以及小学低年级“主题识字 同步读写”教学的过程和策略,提出促进“主题识字

22、同步读写”兴趣和习惯培养的策略。行动研究阶段(2013.92014.6)运用行动研究法根据对小学一年级学生识字、写字习惯养成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的调查结果,在二年级设计“主题识字 同步读写”教学活动,运用所提出的策略对两个班的学生进行行动研究。效果评价阶段(2014.62014.8)运用评价研究法和质的研究法,定量、定性的综合评价小学低年级学生“主题识字 同步读写”教学策略实施的有效性。以典型学生作为个案研究对象,并对学生的识字、写字、写话作品、教师的教学设计方案、教师个人反思日志和访谈记录进行小学低年级“主题识字 同步读写”习惯养成的策略的成效分析,以及影响学生“主题识字 同步读写”习惯的因素

23、分析。3、人员安排与分工课题指导潘雪梅(分管教学的副校长)人员分工纪春丽:课题负责人,负责课题开展的管理工作,课题论证、开题报告、中期报告、结题报告和研究论文的撰写,收集过程性资料并对资料进行汇总分析。潘淑玲:课题组成员,具体组织课题的开展,制订阶段计划,撰写研究论文、汇总教学案例、随笔,收集过程性资料并对资料进行汇总分析。张穗娜:课题组成员,收集过程性资料,撰写教学案例、随笔、研究论文。三、预期成果形式主 要 阶 段 性 成 果 序号研究阶段(起止时间)阶 段 成 果 名 称成果形式承担人12013.5.-2013.8小学低年级“主题识字 同步读写”的策略研究开题报告小学低年级“主题识字 同

24、步读写”的策略研究教育案例开题报告教育案例纪春丽潘淑玲张穗娜22013.9.-2014.2小学低年级“主题识字 同步读写”的策略研究中期报告小学低年级“主题识字 同步读写”的策略研究研究论文中期报告研究论文纪春丽潘淑玲张穗娜22014.3.-2013.4小学低年级“主题识字 同步读写”的策略研究开题报告小学低年级“主题识字 同步读写”的策略研究教育案例 快乐识字学生主题识字画报集 快乐写话学生主题写话集研究报告学生识字画报集学生写话集纪春丽潘淑玲张穗娜实验班学生最 终 研 究 成 果 (其中必含课题研究报告)序号完成时间最 终 成 果 名 称成果形式承担人12013年小学低年级“主题识字 同步

25、读写”的策略研究教育案例教育案例纪春丽潘淑玲张穗娜22014年小学低年级“主题识字 同步读写”的策略研究研究论文研究论文纪春丽潘淑玲张穗娜32014年小学低年级“主题识字 同步读写”的策略研究研究报告研究报告纪春丽说明:成果形式栏具体内容请选择填写教学反思精品课例教育案例研究报告研究论文校本课程其他四、解决问题及完成研究任务可能存在的困难确保开展研究工作的时间五、参考文献1刘电芝.学习策略研究M.浙江教育出版社,2 窦桂梅著.听窦桂梅老师讲课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3 邹玉珍. 窦桂梅主题教学研究D. 山东师范大学,2009 4陈丹丹.对窦桂梅主题教学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

26、1-04-205张琴.窦桂梅语文教育观初探D.福建师范大学,2010-03-286程锐.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策略研究D. 延边大学, 2010年5月16日7 窦桂梅.“主题教学”的思考与实践J. 人民教育,2004(12)8成尚荣.“超越”理念下的深度建构与智慧表达谈窦桂梅的语文主题教学实践J. 语文教学通讯, 2007-03-01 9郑芳.延伸阅读视野 提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特级教师窦桂梅“主题教学”案例借鉴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09-07-2510吴善虎.走近窦桂梅读窦桂梅与主题教学和玫瑰与教育有感J. 小学教学(语文版),2009-03-0111潘虹.为师者,我们该做些什么读窦桂梅与主题

27、教学有感J.教育文汇,2009-12-05 12 许庆丽.激情燃烧的课堂教学读窦桂梅与主题教学有感J.广西教育,2012-06-1313 孙春福.窦桂梅“主题教学”的课程论观照(上) J.小学教学(语文版), 2007-01-01 13吴善虎.走近窦桂梅读窦桂梅与主题教学和玫瑰与教育有感J. 小学教学(语文版),2009(03)14 李娜.幼儿教育应从快速识字与同步阅读相结合抓起.J 学园:教育科研, 2009年 10期15 顾笑晴.尝试读,学会读,爱上读将语文同步阅读与课前两分钟相结合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2011年 5期16林丽卿.浅议同步阅读读本的课堂同步扩展阅读. 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

28、(A)2010年 3期. 17周春兰自由生活快乐阅读自主写话谈低年级写话教学.神州.2011年108期六、专家与同行的建议该课题研究能在上一年度的荔湾区教师小课题研究幼小衔接中学生识字写字习惯养成的策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研究基础扎实,选题有一定的实践意义,研究对象和内容明确,可操作性强,课题材料规范,表述清楚,文献综述内容具体。建议如下:一、根据语文单元学习主题,精心设计课题的主题和实施方案。二、制订系列化的主题识字、同步阅读和同步写话的计划,并形成有校本特色的系列化的教学资料。三、深入研究两个核心问题。1、研究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主题识字、同步读写好习惯的策略2、研究帮助弱势生养成主题识字、同步读写好习惯的策略四、加强对评价标准和方法的有效性研究。1、研究评价标准2、研究评价方法备注本表上交时需附上开题会的签到表和会议记录表荔湾区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科研部 二O一三年四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