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doc

上传人:asd****56 文档编号:57153621 上传时间:2022-11-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doc(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摘要: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把需要学习的数学内容以问题的形式有意识地、巧妙地富于各种各样生动具体的情境之中,就容易引起学生的认识失调,激发强烈的学习愿望,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同时问题情境又是有利于学生开展以“问题解决”为主要特征的数学学习活动,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策略得到有效的发展。有效的问题情境的应是趣味性、疑问性、目的性、有效性相统一的,在具体的创设中,老师要讲究策略。本文想就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的具体策略方面做一些探索,以期引起大家的共同思考。关键词:问题情境 有效 策略教学实践证明,学生的认知活动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进

2、行的,积极的思维常常取决于问题的刺激程度,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释疑的强烈愿望,并且善于在特定的情境中,用自己的头脑去发现解决问题的办法,使学生既情绪激昂,又头脑冷静,最终获取新知识。在小学数学的日常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创设以形象为主体、富有感情色彩的问题情境或氛围,为学生提供合适的学习条件和机会,激发和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学习,达到最佳课堂教学效果。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要注意以下的策略:一、抓住问题与已有经验的连接点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学习不是被动的接受外在信息,而是根据先前的认知结构,主动的利用外在信息,建构当前事物的意义。如果选取一些贴近生活实际,学

3、生喜闻乐见的材料作为情境素材,顺着经验引发问题,学生一方面很乐意接受这些信息,另一方面生活经验又为学生解决问题提供了便利。1、 已有经验横向延伸日常生活和以往的学习使学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即使有些问题他们还没有接触过,但学生往往可以基于相关经验和认知,形成对问题的解释。这不仅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动力,借助它,在原有经验上迁延出新问题,能有效地吸引学生去探究 、发现。如“小数的意义”教学中,学生在平时生活中已经接触到一些用小数表示的例子价格、质量、长度等,因此,可以把它们与“小数的意义”放在一条线上进行迁延,引导学生去探究。请看以下案例:教师用多媒体演示某超市的外景、内景。然后用特写显示文具与橡

4、皮的标签文具盒5.20元,橡皮0.80元师:这标签上是什么?生:是价格。生:5.20元是5元2角,0.80元是8角。师:你还在哪些地方见过小数?生:我在菜场的电子秤上见到2.2千克,就是2千克200克。生:我在公共汽车的门上见到1.2米,就是1米20厘米。师:0.6表示什么呢学生基于生活经验,对小数的一些表现形式价格、质量、长度已有了初步的认识。当把它们作为认知的基础有意识地向小数意义迁延时,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就缺乏了,迫切想要弄清楚“小数”在其他领域所表示的意义,从而促使他们主动参与到探究活动中去。2、已有经验纵向对比由于以往的学习生活已经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经验,这些背景知识,一方面为学生的

5、继续学习提供了认知基础,另一方面,原有的学习体验可以为继续学习起着引领作用。如果遇到的问题与某个背景知识有相似之处,学生就会依照过去的学习经验去主动解决问题。如“分数除法”教学中,由于“分数乘、除法”在结构上有相似之处,具备了可比性,于是可以这样创设情境: 先出示一组分数乘法算式: =()=()=()学生很快发现括号内的结果就是分子乘以分子,分母乘以分母。接着教师又出示一组分数除法算式:=()=()=()部分学生从乘除法关系中得出了括号内的结果,于是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分数除法可以怎样计算。学生马上发现:分子、分母可以分别相除。教师又出示=( ),学生发现刚才的方法不行了。抓住这个时机,教师让学生

6、思考“能不能通过数的转化来解决这个问题”。在这个案例中,学生先利用乘除法的联系很快发现:分数除法可以用分子、分母分别相除,但这仅是一种特例,随着新问题的出现,他们马上发现刚才的方法不完备,必须寻找普遍使用的方法,于是各种尝试就自发地出现了。二、利用问题与原有知识的冲突点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会积极、主动的从已有的认知结构中找到与新知识最有联系的旧知识,并以此为基础对新知识加以“固定”或“归属”,从而促使原有认知结构不断的拓展和整合。但是当学生无法从新、旧知识中找出联系点,或者无法确信自己建构的知识是否正确,于是就会强烈的意识到旧方法、旧知识已不适合解决新问题,这种“不成功感”会促使他们产生探究新

7、方法的欲望。1、 新、旧方法的冲突在学习新方法的过程中,每个学习者都会以原有的经验系统为基础,对新的信息进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由于新旧方法在结构或应用范围上存在着差别,当新的信息进入后,就会引起新信息与旧经验间的冲突,导致观念的转变和结构的重组,促进学生去建立新的平衡,使方法的科学性得以提升。这个过程是别人无法代替的,只能是个体在认知矛盾冲突的推动下进行的自主构建。如“长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教学就是充分利用这个特性来创设情境的:师:要知道长方形的面积有哪些方法?生:可以数格子。生:可以摆小正方形。师:要知道操场面积,用这些方法怎么样?生:操场太大,这些方法使用起来太麻烦。师:要知道池塘水面

8、面积,用这个方法又怎么样?生:水面无法摆、小正方形师:那该怎么办?生:可以用算的方法。生:我知道长方形面积可以用长乘宽来计算。在这案例中,学生试图用数格子、摆小正方形的方法得出操场、水面面积,却发现这两种方法是不实用,学生需要重新去审视自己认知结构的合理性,需要对方法进行更新,使方法的科学性实现质的提升。2、新、旧知识的冲突通过构建,学生的知识不断深化、突破和超越,这意味着会给学生的思维方式带来突变,让看似对立的系统走向统一。原有系统的惯性作用也只有通过一系利争议性问题,才能引起学生对原有知识系统的自我反思,发现它在新环境下的缺陷与不合理,唤起更新知识系统的愿望。如“平均数”教学中,可以这样创

9、设情境:课始进行“拍球”比赛,要求:第一组派5个人,第二组派4个人,每人轮流拍球,在规定时间内计算总数比输赢,第一轮比赛结束,根据结果宣布总数多者获胜。这时比不公平,教师就让学生思考在人数不一样的情况下,怎样比才公平。从而使学生引发出需要研究“平均数”这个新的评价方法。三、找到问题对认知兴趣的激发点儿童的认知在相当程度上受到环境因素、情感因素的影响。当需要探究的问题被置于一个生动有趣的情境中,就能使学生的认知因素与情感因素共同参与到解决问题的活动中来,这个过程对儿童来说就是一个情绪满足的过程。另外,学生对数学的热爱是在数学的美充分内化后才萌发出来的,它需要一个与数学进行情感交互的过程。在这个过

10、程中,数学问题必须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借助具体、形象的载体,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的价值,数学的生动性、趣味性,一旦把学生感兴趣的事件、活动作为情境素材,研究数学问题就很自然地变成学生最感兴趣的事情。1、增强问题的趣味性用具体生动的语言、活动去呈现抽象的数学问题,学生会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全身心投入到问题解决的活动中去。如“加法交换律”教学片段:师:从前,有个人养了两只猴,他早上给每只猴子4个栗子,到晚上再给3个栗子,猴子对这样的安排很高兴。可是过了不久,猴子不高兴了,它想,怎么越来越少了?它们对主人提出抗议,要求增加栗子。这个人一想,说:“那好吧,就早上3个,

11、晚上给4个吧。”语音刚落,猴子就马上手舞足蹈,高兴极了。(生哄堂大笑)师:你们笑什么?生:猴子太笨啦!师:为什么?生:3加4等于7,4加3还是等于7。(师板书:3+4=4+3)师:其实猴子是不懂得一个数学规律。(师板书:加法交换律)师:现在你们能举出哪些“加法交换律”的例子该案例中,教师把“加法交换律”纳入“朝三暮四”这个寓言故事中。在谈笑之间,把抽象的数学问题以形象 的方式印在学生脑海中,学生很快就获得“加法交换律”的直观表象。顺着表象展开联想,“加法交换律”就变成一个很具体浅显、容易被学生所容纳的问题,从而推动学生主动地、很有兴趣地参与到问题研究活动中来。另外,增强问题的趣味性,还可以通过

12、游戏活动、童话故事、卡通形象来实现。2、突现问题的挑战性学生对知识的强烈需求,一方面是知识本身对学习者有吸引力,另一方面是原有经验对知识进行“固定”“归属”时突破不成功,受到挑战而产生紧迫感。两者都能激发学生产生解决学生问题的欲望,随着年龄的增长、后者反应强度往往超过前者。除了问题的难度外,这种挑战感还与情境的强度有关,只有当它们达到最佳组合时,学生对问题的探究欲才是最强的。如“比例尺”教学中,可以这样创设情境:教师先让学生在纸上画一条3厘米的线段(学生很快完成)。接着让学生在纸上画一条30厘米的线段部分学生有困难,然后要求学生在纸上画一条3千米的线段学生无从下手。于是教师点拨:“中国国土面积

13、这么大也能画出来,难道你们就没方法?”学生恍然大悟,马上尝试各种解决方法。前两次的成功使学生产生强烈的解决问题的自豪感,正当他们兴奋时,遇到了“画3千米的线段”这个更具难度的问题,强烈的挑战感使学生产生立即解决这个问题的愿望。随着教师的适时启发,学生马上想到地图,联想到缩小,经过各种尝试,“比例尺”的雏形就被发现了。3、创设问题情境的价值性教学不仅是一个认知的过程,也是一个情感过程、意志过程,学生对探索活动的好奇心也经历了激发、维持和指向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由于年龄特点的影响,需要教师进行适时调控,时学生的认知兴奋点具有明确的目标指向,充分认识到解决问题对自我发展与后续学习的价值,这样才能保证学习和问题解决活动能积极进行。在教学中,首先,要发挥情境的价值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其次,在活动中要让学生发现学习能时自己有所收获,体验到探索活动的价值性;第三,让学生亲眼目睹所学知识是能帮助自己解决所有相关问题的,体验到知识的价值性;最后,也要考虑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相信,经过自己努力是会成功的,显示出问题的价值性。只有这样学习,情感才能成为推动学习的动力。参考文献:1、李建平:聚焦新课程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小学数学教育 系列期刊3、教学月刊系列期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