笃行篇导学案.doc

上传人:asd****56 文档编号:57151298 上传时间:2022-11-0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笃行篇导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笃行篇导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笃行篇导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笃行篇导学案.doc(2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安阳市第五中学 七 年级语文 学科课时导学案 (第 6 周 第 1 课时 总第 35 课时)班级: 姓名:课题:传统文化之“笃行”篇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 星期 设计人: 备课组长签字:海淑欣 年级领导签字:肖红静学习目标重点难点一、领会“笃行”的含义及其对人生的重要作用。二、通过交流,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做到“笃行”。一、预习导学“笃行”名言点粹1.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宪问解释:孔子说:“说得多,做得少,君子(指有才德的人)以此为耻辱。”2.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中庸解释:要广泛地多方面学习,详细地询问,慎重地思考,明确地分辨,踏踏实实地履行。3临渊羡鱼

2、,不如退而结网。汉书礼乐志解释:人只是站在河边,望着河中肥美的鱼,徒然羡慕,是永远得不到鱼的,还不如回家结网来捕鱼。4.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解释:从书本上学来的知识终究是有限的、浅薄的,若要真正了解掌握,必须亲自去实践。二、词沙流金脚踏实地 慎思笃行 事必躬亲 厚积薄发锲而不舍 笃实好学 废寝忘食 孜孜不倦三、例说笃行(一)孟母断织孟子之少也,既学而归,孟母方绩,问曰:“学何所至矣?” 孟子曰:“自若也。”孟母以刀断其织。孟子惧而问其故。孟母曰:“子之废学,若我断斯织也。夫君子学以立名,问则广知,是以居则安宁,动则远害。今而废之,是不免于斯役,而无以离于祸患也。

3、何以异于织绩食?中道废而不为,宁能衣其夫子而长不乏粮食哉?女则废其所食,男则堕于修德,不为盗窃则为虏役矣!”孟子惧,旦夕勤学不息,师事子思,遂成天下之名儒。君子谓孟母知为人母之道矣。 选自列女传译文孟子小的时候,有一次放学回家,他的母亲正在织布,(见他回来,)便问道:“学习怎么样了?”孟子(漫不经心地)说:“跟过去一样。”孟母(见他无所谓的样子,十分恼火,)就用剪刀剪断织好的布。孟子害怕极了,就问他母亲这样做的原因。孟母说:“你荒废学业,如同我剪断这布一样。有德行的人学习是为了树立名声,好问才能增长知识。所以平时能安宁,做起事来就可以避开祸害。如果现在荒废了学业,就不免于做下贱的劳役,而且难于

4、避免祸患。凭什么跟织布为生不一样?(意思是还不如织布为生!)我半途而废,难道可以让你长期有衣服穿有粮食吃?女人如果荒废了生产家里需要的生活必需品,男人放松了自己的修养和德行,那么一家人不做强盗小偷就只能做奴隶劳役了!”孟子听后吓了一跳,自此,孟子从早到晚勤奋学习不休息,把子思当做老师,终于成了天下有大学问之人。有德行的人认为孟母懂得做母亲的法则。通假字1. 问则广知 知:通智,智慧。2. 今而废之 而:通尔,你。3. 男则堕于修德 堕:通惰,放松。启示孟母三迁以后,虽然为儿子的成长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但孟母并没有因此而万事大吉。她认为,如果主观上不勤奋努力,还是成不了才的。所以她抓紧对儿子的教育

5、,督促他勤奋学习。她用织布来比喻学习,用断织来比喻废学,很有说服力。孟子对学习漫不经心,孟母采取“断织”的措施,使孟子受到极大的刺激,从而改变“废学”积习。孟子后来成为一个闻名天下的大儒,同他母亲的教育是分不开的。(二)为(wi)学 彭端淑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吾资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圣人之道,卒于鲁也传之。然则昏庸聪敏之用,岂有常哉!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

6、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译文天下的事情有困难和容易的(区别)吗?努力去做这件事,那么困难的事也变得容易了。不做这件事,那么容易的事也变得困难了。人们做学问有困难与容易的(区别)吗?(只要)去学,那么难的学问也变得容易了;(如果)不学,那么容

7、易的学问也变得困难了。我天资愚笨,赶不上别人;我才能平庸,赶不上别人。我每天不停地学习,长时间不懈怠,等到学成了,也就不知道自己是真的愚笨还是真的平庸了。我天资聪明,超过别人;我才思敏捷,超过别人。如果摒弃而不用,那跟愚笨和平庸的人就没有什么区别了。孔子的学问最终是靠不怎么聪明的曾参传下来的。既然这样,那么愚笨平庸,聪明敏捷的功用,难道是永远不变的吗?四川的边境有两个和尚,其中一个贫穷,一个富有。穷和尚对富和尚说:“我想要去南海,怎么样?” 富和尚说:“你凭借什么前往(南海)?”穷和尚说:“我只要带一个瓶子和一个饭钵就足够了。”富和尚说:“我几年来(一直)想要雇船南下,还没能够去成呢,你凭借什

8、么前往(南海)?” 到了第二年,穷和尚从南海回来,把这件事告诉了富和尚。富和尚脸上露出了惭愧的表情。四川的西部距离南海,不知道有几千里的路,富和尚不能到南海,而穷和尚到了。人们立志求学,难道还不如四川边境的那个穷和尚吗?因此聪明与有才学,可以依赖而又不可以依赖;(那些)自以为聪明,有才学但并不学习的人,是自己毁了自己。昏庸与愚钝,可以限制而又不可以限制;(那些)自己不受昏庸限制而用心学习、不倦怠的人,是靠自己努力学成的。启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我们只有立下了目标,努力去实现,才会获得成功。主观努力是成败的关键。人贵有志,事在人为。人要立长志,不要常立志。人之为学,贵在立志,无论客观条件的好坏,天

9、资的高低,关键在于主观努力。文中“吾一瓶一钵足矣”的两个“一”字表现贫者对物质要求极低,一个“足”字体现了他战胜困难的坚定信心,表现了贫者面对困难知难而进的勇气和实现远大理想的坚定信念,以及无所畏惧的坚强意志和敢于大胆实践的精神。成功靠行动,坚持靠立志。文中以四川两个和尚去南海的故事为例,生动形象地说明了难与易的辩证关系,告诉我们做事情贵在立志,事在人为的道理。联系到我们自身,就是要发奋学习,四、“笃行”名言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2.锲(qi)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3.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战国荀况4.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汉班超5.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三国诸葛亮诫子书6.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唐韩愈进学解7.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王之涣8.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宋苏轼杂说送张琥9.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明董其昌画旨10.与其咒骂黑暗,不如燃起一支明烛。美 安娜路易斯斯特朗11.少说些漂亮话,多做些平凡的事情。苏 列宁12.十个空谈家抵不上一个实干家。中国谚语13.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川上的桥梁。俄 克雷洛夫五、“老牛亦解韶光贵,不待扬鞭自奋蹄。”请牢记有关“笃行”的名言并真正“笃行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