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doc

上传人:asd****56 文档编号:57150550 上传时间:2022-11-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doc(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导学单一、学习目标:1、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及其对于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2、理解本文从正反两方面运用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的论证方法。3、结合自身学习实际,积极争取做一名注重实践、有开拓精神的人。 教学重点:1、理解作者观点,整体把握课文内容。2、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二、预习导学1、根据课文下注释了解作者。丁肇中(1936)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36年生于密执安州的安阿伯。1962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69年后任马萨诸塞理工学院教授,主要从事高能物理学研究。1974年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实验中发现新粒子(J粒子),并导致了一系列与之相关

2、的新粒子的发现,使粒子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现阶段。因此于1976年与里克特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2、初读课文,掌握重点词语(1)生字: 肇( zho ) 埋没( m ) 彷徨( pang hung)(2)理解词义。格物:推究事物的道理。格,探究、穷尽。致知:致,推及;知,认识。就是使心中已知之“理”,推开拓展,使认识达 到无所不知的极限。彷徨:走来走去,犹豫不决,不知该往何处去。袖手旁观:比喻置于事外或不协助别人。一帆风顺: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挫折。3、文学常识填空 (1)“四书”指的是 论语、孟子、大学、中庸(2)“五经”指的是 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4、再读课文,归纳本文结构。归纳提示

3、:可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三个部分来列提纲。第一部分(l段):提出问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要格物致知。第二部分(212段):分析问题: 第一层(25段):分析中国教育不重视格物致知的社会根源。举例王阳明的格物是格已,这种观点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 第二层(612段):分析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第三部分:(13段)解决问题:强调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的意义并对我们这一代提出希望。三、预习收获和障碍四、合作交流议一议(一)预习交流 (二)精读课文,学生六人一组讨论交流,然后各组选一名代表作总结交流展示。 1、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什么?作者所说的真正的格物致知的意义是

4、什么?明确:(1)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 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 2、传统的中国教育为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传统的中国教育有什么弊端?明确:传统的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传统的中国教育“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缺乏对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3、为什么要提倡“格物致知”的精神?有何现实意义? 明确:原因有以下三点:第一,这是由中国传统教育导致的中国学生的弱点

5、决定的;第二,这是科学发展的历史和实验过程证明了的:第三,这是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必不可少的。作者提倡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即培养学生的实验精神,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这对于今天素质教育中要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有重要的指导意义。4、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格物致知”精神的关键是什么? 明确: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格物致知”的精神,关键看他是否有对事物客观的、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积极的、主动的探索,也就是我们平日所说的“努力探索”的精神、“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的精神。不具备这些就不具备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5、明确本文论证方法A. 引用论证法:开头引用大学,指

6、出“格物致知”的基本意思,第三段引用大学介绍“格物致知”的目的,解释“格物致知”真意被埋没的原因。B. 举例论证法:借王阳明“格”竹苦思头痛的失败的事例,论述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借通过实验了解竹子性质的事例,论述实验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借中国学生成绩好而面临研究工作却束手无策的事例论述了中国学生偏向于理论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思维而不愿动手;借作者的亲身经历论述以埋头苦读应付一切对于实际需要毫无帮助。C. 对比论证:中国传统教育埋没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强调知识的获得是通过内心体验和自我检讨,与科学进展的历史说明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得到形

7、成鲜明的对比; 明朝大理论家王阳明“格”竹,把探究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终因头痛失败的事例,与通过科学实验了解柱子的性质的事例进行对比,突出知识的获得只能通过实验。6、在自己的学习生活中,怎样培养“格物致知精神”?五、反思提升六、中考链接,阅读文章,完成以下问题。 最苦与最乐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失意吗?不是;老吗?死吗?都不是。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人若能知足,虽贫不苦;若能安分(不多作分外希望),虽失意不苦;老、病、死,乃人生难免的事,达观的人看得很平常,也不算什么苦,独是人在世间一天,便有一天应该做的事;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的重担子压在肩头,再

8、苦是没有的了。为什么呢?因为受那良心责备不过,要逃躲也没处逃躲呀。答应人办一件事没有办,欠了人的钱没有还,受了人的恩惠没有报答,得罪了人没有赔礼,这就连这个人的面也几乎不敢见;纵然不见他的面,睡里梦里都像有他的影子来缠着我。为什么呢?因为觉得对不住他呀,因为自己对于他的责任还没有解除呀。不独是对于一个人如此,就是对于家庭,对于社会,对于国家,乃至对于自己,都是如此。凡属我受过他好处的人,我对他便有了责任。凡属我应该做的事,而且力量能够做得到的,我对这事便有了责任。凡属我自己打主意要做一件事,便是现在的自己和将来的自己立了一种契约,便是自己 对于自己加一层责任。有了这责任。这良心便时时刻刻监督在

9、后头。一日应尽的责任没有尽,到夜里头便是过的苦痛日子。一生应尽的责任没有尽,便死也是带着苦痛往坟墓里去。这种苦痛却比不得普通的贫、病、老、死,可以达观排解得开。所以我说,人生没有苦痛便罢;若有苦痛,当然没有比这个更重了。翻过来看,什么事最快乐呢?自然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古语说得好,“如释重负”;俗语亦说得是,“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人到这个时候,那种轻松、愉快,真是不可以言语形容。责任越重大,负责的日子越久长,到责任完了时,海阔天空,心安理得,那快乐还要加几倍哩。大抵天下事,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是真乐。人生须知道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任的乐处。这种苦乐循环,便是这有活力的人间一

10、种趣味。不尽责任,受良心责备,这些苦都是自己找来的。一翻过来,处处尽责任,便处处快乐;时时尽责任,便时时快乐,快乐之权,操之在已。孔子所以说“无入而不自得”,正是这种作用。有人说:既然这是从负责任而生的,我若是将责任卸却,岂不是就永远没有苦了吗?这却不然。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人生若能永远像两三岁小孩本来没有责任,那就本来没有苦。到了长成,那责任自然压在你头上,如何能躲?不过有大小的分别罢了。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你若是要躲,倒是自投苦海,永远不能解除了。1按已给空格用原文填空。在作者笔下,贫而不苦的原因是 ,失意不苦的原因是 ,老、病、死不苦的

11、原因是 。作者认为真正的痛苦源自 知足 安分 达观(“难免”不得分)没有尽应尽的责任2请从最后一段中找出与“快乐之权,操之在己”内涵相符的一句。答:.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3你认为,文章最后所说的“卸却”责任与“解除”责任有何不同?(1)“卸却”责任指 (10字以内) 未尽责任,丢开不管(“推卸责任”和“逃避责任”亦可)(2)“解除”责任是 (10字以内) 尽了责任,再无负担(“解除掉责任”不得分,“解决责任”得1分)4用精练的语言概括出本文的中心论点。(10字以内)答:人人必须尽责任(或“人必须对生活负责”;“尽责虽苦却乐”)(就“最苦”或“最乐”某一方来表述,不得分)5本文以“最苦与最乐”为题,而不以“苦与乐”为题,为什么?明确:本是从“最苦”和“最乐”两个侧面来谈“人要尽责任”的道理。6读完全文后,你对“责任”是怎样看待的?(1)每一个人都有责任;(2)尽责任是我们生活的全部内容;(3)尽责任,就会快乐,否则,就会陷人痛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