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最美家庭家庭事迹材料【最美家庭事迹材料六篇汇编】.doc

上传人:de****x 文档编号:57085853 上传时间:2022-11-0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最美家庭家庭事迹材料【最美家庭事迹材料六篇汇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2年最美家庭家庭事迹材料【最美家庭事迹材料六篇汇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最美家庭家庭事迹材料【最美家庭事迹材料六篇汇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最美家庭家庭事迹材料【最美家庭事迹材料六篇汇编】.doc(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最美家庭家庭事迹材料【最美家庭事迹材料六篇汇编】 最美家庭事迹材料六篇 【篇一】 在我们*社区辖区内有一户慈善爱心家庭典范。一家老小五口,*老人今年76岁是一名退休工人,多年来他热心于社会公益慈善事业,尽心竭力地为人民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老人多年来先后被评为市级道德模范,省级文明标兵,国家级先进个人,全国孝亲敬老之星,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等。 *老人多年来一直通过自身捐款、社会筹款等多种渠道融资,为贫困学生贫困家庭和社会公益事业提供资金援助,为困难群体解难,在百姓心中树立了崇高的形象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称赞。多年来在老人的带领下共捐助困难人群资金一百余万元。1995年退休后全身心投入

2、到慈善爱心事业,2020年成立关工委关爱小组,组织社会慈善人士、辖区居民等学习传统文化,让身边有缘人都能传播正能量,以德育人,做事先做人。 在*老人的严传身教下,子孙都热心于慈善事业,懂得厚德载物,家庭和睦,全家齐心协力支持老人的一生的美好事业。 老人的儿子是下岗职工,打工每月收入1300元,儿媳退休金一千余元,加上*老人的退休金不足5000元,就是这样每月至少要必捐500-1000元用来救助贫苦群体,老人的两个孙女自参加工作以来每月自愿要拿出不少于100元用来捐助慈善事业,全家人勤俭持家把省下来的钱都用于关爱社会弱势群体,这一家子人的团结友爱优良传统作风带动辖区百姓都在传播正能量。 儿子儿媳

3、勤俭持家孝道是辖区出了名的楷模,也是团结友爱邻里和睦的典范,夫妻二人多年来 一直默默的支持老人的事业,学习传统文化的学员越来越多,如今肇州学员就有百余人,临县肇源县在老人的带领传承下已经有四个讲堂,参学人员相继有几百人,外地学员来学习吃住是常事,儿子儿媳从无怨言,细心招待,热心奉献。父慈子孝,一代传一代。 老人这一家的善举给肇州人民撑起一片蓝天,如今老人的优秀学员们在传承着,他们在共同努力把优良的文化和正能量传播到千家万户让更多的人受益。 【篇二】 *、*家庭是一个幸福和睦的6口之家,孝顺有出息的儿子、姑娘、姑爷,还有孙女膝下承欢,家庭散发着浓浓的爱心、相亲相爱的天伦之乐。*是肇源县双胜村的妇

4、女主任,大庆市人大代表。丈夫*是肇源镇双胜村村民,女儿在肇源县公安局出入境管理科工作,儿子李春刚是第四中学的学生。 带领姐妹们创业致富,用爱经营事业 *自2020年从民办老师下岗后,在县妇联的帮助下成立了满意家政服务中心,现已有25名工人。2020年,通过众筹建立了“咱姐三”豆包厂,现“咱姐三”豆包不仅在当地享有盛名,远销南方很多地区。不仅自己有了增收的项目,也让姐妹们找到了务工途径,有了稳定的收入。在学校当老师时对待学生如自己的孩子,村上有个孩子家里无人照管,孩子头上生了虱子,*给孩子剪头发、洗头发,让他干干净净的。冬天很冷,有个孩子的鞋大,总是掉脚后跟,她就天天看着孩子的鞋给他把鞋带系好。

5、无论在家政服务中心还是豆包厂对待工人们如自己家人一样,嘘寒问暖,从未因为活多活少与大家争执。逢年过节都会给工人们送些年货,她说:我们都是靠自己劳动挣钱养家,所以不容易要相互帮助和理解。 以身作则孝顺父母,传承优秀家风 *自结婚后就与公婆一同生活,现如今公婆已经过世,公婆都是她为两位老人养老送终的。老人生前她从未和公婆争吵红过脸;老人说想吃韭菜馅饺子,立刻就去院子里割韭菜包饺子;冬天冷,*会把洗脚水端到炕上让老人洗脚。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温暖着老人的心,也传承了中华民族孝顺的传统美德。现如今,二位老人走了,但是孝顺的美德却流传下来。*的一双儿女也非常的孝顺,大女儿已经上班,是妈妈的贴心小棉袄,小儿子

6、更是暖男。*的丈夫*在外边承包渔场,挣了钱都交给妻子,不喝酒不打牌,工作再累也不忘陪家人聊天。他非常支持妻子的工作,尊重她的意见,一家人非常幸福和睦。 【篇三】 *,今年65岁,2020年退休于路管公司,现住在拥军小区。她拥有一个幸福祥和的10口之家,家里有婆婆、母亲、丈夫和两个儿子的小三口之家。人人称羡这个四世同堂的大家庭,殊不知,家庭幸福的构建离不开全体家庭成员的付出和奉献。 自从1999年公公因病去世,*就把婆婆接到家中居住。她每天早上都给老人梳头,晚上帮老人洗脚;担心老人寂寞,有空就陪她聊天。邻居们都说她们婆媳感情好得就像亲母女一样。 2020年*又把自己的母亲接到家中,于是家里有了两

7、位老人,且生活习惯不同。她安排细致、考虑周到,对老人嘘寒问暖,精心照顾她们的生活起居,尽量让她们满意、开心。后来她的两个儿子也陆续结婚,和她们生活在一起,直到小孙女们上学了,才陆续搬出去。在这期间,她和两个儿媳也都相处融洽,从未争吵过,更未红过脸。她“孝”字当先,勇于承担家庭的重担;她“慈”字在心,和丈夫一起为家人打造了温馨的港湾。 如今,她的家里常住只有四口人:91岁的婆婆、84岁的母亲、老伴儿和她自己。老伴的身体不好,所以她成了家里的主要劳动力。儿子、儿媳尽管工作很忙,但是稍有闲暇,就会回家陪伴父母,抢着做家务,帮助照顾奶奶、姥姥,在老人膝前精心尽孝。天气好时,*还会带着孩子们陪两位母亲一

8、起散步、聊天。在这样的家庭熏陶下,两个小孙女从小就懂得尊重长辈。吃饭时,小孙女总是把好吃的菜往太奶奶、太姥姥碗里夹。在全家人的精心照顾下,两位老人的身体非常硬朗,生活得非常快乐。*婆婆说:“她现在身体好,生活舒心,就是因为有个好儿媳啊!” *平时除了照顾家人,还把时间投入到社区的各项公益活动和老年活动队中,而老伴总是她的第一位支持者,无论她排练到多晚,都会陪着她并且说:“秀清,你练吧,我给你当观众。” 牵手相伴四十个春夏秋冬,他们夫妻相濡以沫,共同用真诚、善良和爱打造了家庭的美满、幸福。 什么是幸福和谐家庭的真谛?看看*一家人,就知道了! 【篇四】 *、*家庭共有6口人,夫妻、岳母及三个女儿。

9、*是一名退休教师,爱人*油田退休干部。夫妻秉持家训,休身齐家,受到邻里好评。连续多年被评为让胡路区“五好家庭标兵”和“文明家庭标兵”称号,2020年被大庆油田评为“最美好家风家庭”、被大庆市让胡路区评为“最美文明家庭”。 继承家训树立榜样。*家庭继承了王氏家族“忠孝仁爱,勤俭爱劳,诚实守信,读书立志”的家训,以父母勤俭持家为榜样,*时刻牢记母亲在秋收后场院里拾捡粮食、颗粒归仓的样子,并严格要求女儿们也勤俭持家,使全家人养成了勤俭持家的好家风。 百善孝为先。*夫妻俩各有一位老妈生活在老家,每年回家探亲,没住几天就要分开,俩人商量后将两位老人接到大庆赡养,共享天伦,两位老人相处融洽,晚年幸福。*母

10、亲活过一百岁寿终,*母亲今年94岁,仍健康地生活着。 回报社会奉献余热。*、*结婚四十多年恩爱如初。夫妻间互敬互爱,互相扶持。由于*热爱公益活动,平时的家务事多由*承担,她没有一点怨言。*退休后就加入了小区的义务巡逻队,早晚在接送儿童时他与另外一名老党员守候在幼儿园门前拉上绳子,禁止车辆通过,为孩子们站岗放哨。他还是义务理发员,经常为社区的退休职工理发。他还是小区的宣传员,编写诗歌、快板、歌曲在小区演出,他写的稿件常登载在大庆都市生活报中国石油报.金秋周刊及大庆油田退休生活铁人文学等刊物上。他组织成立了“长青老年文学书画社”,有20多名老同志在这里学习书画,交流、切磋书艺,每年还要举办多次书画

11、展,活跃了小区的文化生活。每年春节他还义务为居民书写对联、福字,受到居民称颂。 和睦邻里与人为善。夫妻俩与领居和睦相处,不论邻里谁家有大事小情他夫妻俩都热情地主动帮忙。孩子结婚他是主持人,*接送亲人;老人病故,他去致悼词,张老师去送葬,安抚家属。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受到邻里们高度称赞。 【篇五】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龙凤区居民*、*一家用爱心演绎着平凡的感动,使邻里之情胜过了“远亲”,街坊邻居“亲如一家”。 *,女,52岁,身患心脏病、糖尿病、高血压等多种疾病,丈夫*患有腰间盘突出,夫妻俩都无法干重活,只能靠城市低保生活,儿子在外打工。提及*、*一家,街坊邻里纷纷称赞其乐于助人,

12、有爱心,都是大好人。*的隔壁邻居是个特殊家庭,单亲爸爸带着14岁的女儿小玉,爸爸下岗,到处打零工,总顾不上孩子,每次回家晚了都是把小玉放在“对门”家看管,热心的*一家从未厌烦,待其如同自己的孩子一样,每次家里包了饺子或做了好吃的一定会给对门送去一盘。 三年前,这位单亲爸爸触犯了法律,被关进了看守所。小玉的妈妈又远在异国重新组建了家庭,大庆无任何亲属。*知道情况后,每次都多做一点饭菜叫小玉过来吃,按他们一家人的话说,就是多一副碗筷的事。后来,得知小玉父亲要几年才能回来,担心孩子一个人在家照顾不了自己,*一家就干脆把孩子接过来住了,像待亲生女儿一样对待这位非亲非故的邻居。 有一次,小玉发烧了,*在

13、床前照顾了将近一夜,拿白酒给她搓手心脚心,用毛巾冷敷,直至退烧。还有一次下大雨,*顾不上给自己的儿子送伞,拿起雨伞就往小玉的学校跑去像这样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小事,真的是太多了,正是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像催化剂一样,使这个“特殊家庭”的感情越来越深厚。*经常像朋友一样跟处在青春期叛逆阶段的她聊天,谈心事,告诉她要好好学习,不要贪玩;她还经常像妈妈一样,与小玉的老师沟通,去学校开家长会等,为孩子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常言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家有难邻里帮”,*一家没有因为邻居进了监狱而嫌弃他们,反而像家人一样细心照料着邻居家未成年的孩子、给她家的温暖。在*一家的带动下,邻居们互帮互助已蔚然成风。*家庭

14、用他们的“小家之爱,邻里之情”温暖着整个小区。 【篇六】 *区的*家庭,是一个外人看来充满绝望的家庭。18年前,她的大儿子患上了渐冻人症。11年前,她的小儿子也患上了和哥哥一样的病。她20年如一日的照顾两个生命残缺儿子,没人能够体会这个家庭有多么的艰难!因为两个孩子的病,前夫整天酗酒,离开了这个家。*独自带着两个孩子生活。她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坚强! 虽然生活困苦,*一家依然坚强乐观,在照顾两个儿子的同时她还担任巾帼志愿者,尽最大可能的帮助其他残疾人家庭。母亲的生活态度教会了孩子们感恩社会,虽然*十分的尽心尽力,可是大儿子嘉宝还是于2020年1月被病魔带走了。他走之前最大的心愿就是为社会做一

15、点贡献,他把自己唯一健康的眼角膜捐献了出去,用这样的方式回报社会。在他去世后3小时眼科医院的大夫将他的眼角膜摘除,成功移植给两名失明患者。完成了嘉宝“与其化为灰烬,不如留下光明在人间”的愿望。 为了让窘迫的生活有所改善,不成为社会的负担,*一家做很多努力,她们在网上开过淘宝店,在QQ空间上卖过十字绣,在大儿子还在世的时候,他费力的用瘦小的手敲击着键盘,接下一个又一个订单,可是日夜操劳严重损伤了*的视力,还患上了腰肌劳损,她们被迫放弃了这个创业途径。 大儿子的去世,曾让*心灰意冷,但是后来她想明白了,就算为了小儿子也要振作。在区妇联的帮助协调下,*参加了免费的美甲培训,现在已经掌握了美甲技术。还在冬季在网上,卖自己包的手工水饺,做起了小有规模的微商,家里的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有一个梦想,就是能够帮助更多的残疾人家庭一同创业,一起闯出一片更加美好的明天。 生活的苦难不但没有摧毁*一家的意志,反倒给了她们珍惜每一天的勇气与决心。自强不息的精神终将会让她们的明天充满阳光!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