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论学生心理问题的三个表现及教育对策.doc

上传人:de****x 文档编号:57080674 上传时间:2022-11-0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论学生心理问题的三个表现及教育对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2年论学生心理问题的三个表现及教育对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论学生心理问题的三个表现及教育对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论学生心理问题的三个表现及教育对策.doc(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论学生心理问题的三个表现及教育对策 论学生心理问题的三个表现及教育对策 哈尔滨市江畔小学 张 敏 论学生心理问题的三个表现及教育对策 哈尔滨市江畔小学 张 敏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科学性、实践性很强的教育工作。教育部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要立足教育,重在指导,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性与实效性。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难见显效,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对学生心理问题的研究,忽视了心理健康教育的个别性和针对性,未能采取有的放矢的教育策略和转化技巧所致。本文笔者根据多年心理健康教育的经验,结合目前学校现状和学生心理生活实际,对学生心理问题的三个

2、表现及相应教育对策进行了探讨。 一、 学生心理问题的三个表现 学生的主要生活环境是校园,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同时他们又置身于社会迅猛发展并充满着变革、竞争的时代,他们经受更多的是与学习、校园生活及社会变革等相关的心理矛盾与精神挫折。了解和把握学生的特殊心理生活背景,有助于科学考察学生心理问题的层次性。根据我国学校现状和学生心理生活实际,学生的心理问题一般有心理偏差、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三个表现。 1.心理偏差 心理偏差是比较轻微而又极其普遍的心理问题,主要与一个人的不良态度、不良习惯、不良行为倾向与不良生活方式有关。如自卑、骄傲、虚荣、多疑、自我中心、说谎、怯场、懒散、逆反、烦躁、任性、厌学、

3、畏难、多愁善感等。心理偏差,习惯上可称之为心理品质上的缺点或缺陷,大多与个体的曲解、误会及过错行为有关,其心理活动往往呈现出一些背离社会普遍标准的不良倾向。心理偏差是每一个人都不同程度、不同角度地存有的心理问题,它在总人口中的比率为1OO%。人们经常讲的“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就是指的心理偏差在现实人群中的普遍存在性。学生中的心理偏差更是普遍存在。有心理偏差的学生一般能正常地学习、工作和生活,但心理偏差却是一切心理问题发生的起点和最原始的根源,是导致许多严重心理危机的潜在性原因,如不及时加以矫正和消除,往往使个体整体心理的某些方面受到损害,影响个体心理活动的协调性和匹配性,使人的适应能力和活动效

4、率受阻,甚至大为降低。 2.心理障碍 心理障碍是中等程度的心理问题,它是心理偏差与心理疾病之间的过渡阶段,是在诸多心理偏差的基础上累积起来,出现了心理要素的结构性失衡,即认知、情感、意志、欲望、需求等心理要素严重失调、失衡而形成的。如焦虑、恐惧、孤独、苦闷、冷漠、妒忌、狂妄、情绪冲动、心境压抑等。从本质上讲,心理障碍是个体“意识流”流动不畅或阻塞不通而引发的异常心理反应。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往往内在心理冲突、心理矛盾比较激烈,形成了一种无法自我解脱的心理状态,在日常生活中往往表现出许多不适应、不协调、不理智甚至错误的行为反应,如不及时疏导、消除,往往会引发严重的不良后果。实践表明,对于处于心理障

5、碍中的学生,基本上不存在“速成”的解决办法,须作长期的疏导和矫治工作,任何试图以“立竿见影”的方式消除心理障碍的想法都是不现实的,相反可能还会导致危机的加深。 3心理疾病 心理疾病是较严重的心理问题,是个体生理和心理受到了较严重的创伤,出现了诸多有违常理、常情、常规的言论和行为,在日常生活中常表现出许多不可理喻的异态反应。学生的心理疾病与成年人既有共同之处,又有所不同,这是由于生理特点和生活实践不同的缘故。学生中常见的心理疾病主要有精神焦虑症、神经官能症、抑郁性精神病、躁狂性精神病、幻觉、社交恐惧、感知缺损、青春期精神分裂症、病态人格等。据有关资料预测。学生中心理疾病的比率有增长的趋势。这种严

6、重态势要求现代学校必须高度重视和大力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要转变视角,勇于关爱,直面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疾病、这不仅关系到学生的素质培育与成才,更重要的是,它是一项关系到中华民族兴旺发达的新的 “希望工程”。 上述学生心理问题三个表现的划分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它们之间既有差异性,又有内在连续性,在心理危机的程度、心理冲突的广度与深度上均存在着层层加重、逐层“劣化”的趋向。每个表现还可作轻度、中度、重度的划分。 二、针对三个表现和教育对策 针对不同问题,采取相应措施,研究学生心理问题有助于教育工作者对学生心理问题准确“透视”,条分缕析,有效找到解决不同层次心理问题的针对性策略和措施。 1“小题大

7、作”和“大题小作”都不是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有效方略。教育者应采取多种手段,如心理测试、问卷调查、跟踪研究、个案分析等,诊断和弄清学生心理问题的“具体症状”、“隐秘故事”及引发的相应背景,然后“对号入座”,划入某一层次,根据不同层次采取不同的措施。属于心理偏差层次的,重在采用心理辅导和激励学生自我修养、自我调节来解决,如讲授心理辅导课,传授心理科学知识,指导学生自觉主动运用心理防卫机制,通过自我解剖、自我批评、自我训练、自我调控、自我发展与完善等方式激发学生自我矫正,逐步予以消除。属于心理障碍层次的,重在采取心理咨询、心理疏导与心理训练帮助学生走出“心理误区”。心理障碍一般很难自我解脱,需要通过

8、心理咨询,通过接受“名家”或权威人士的“劝导”或指点,找出心理障碍的本质、要害与危害,引发心灵“震撼”,并通过接受师长的指导性训练和长期自我训练,使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状态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才可能逐步淡化与消除。属于心理疾病层次的,则重在采取心理诊断、药物治疗与心理治疗相结合的办法帮助学生解除心理病痛。既要着眼于改变生理状态,又要着眼于改善心理状态,必要时应住院接受系统治疗。对于有心理疾病的学生,学校、老师和家长要充满关爱,在给予治疗的同时要注重创设强烈的“心理场”。和谐的氛围有利于心灵的舒展与愉悦,良好的亲情环境有助于缓释压力,形成良好的心态,长此以往其症状就会逐步缓解和消除。 2力求将心

9、理问题消除在萌芽和起始状态 心理问题最忌讳的就是“累积”,就是“不重视”。心理问题的层次越高,矫正越难,付出的代价越大。心理上一旦出现矛盾和冲突,如不及时疏导和缓释,累积起来就形成心理包袱,由心理偏差进而转化为心理障碍,而后再进一步累积就质变为心理疾病。心理问题有如滚雪球,如不及时扼制,就会越滚越大,因此,学生有了心理问题一定要高度重视,切忌拖延,使之随时发生随时化解。由此看来,经常性地做好学生心理偏差的引导和矫正工作至为重要,学校应重视组织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题讲座和技能训练活动,帮助学生掌握一般的心理保健知识和心理自我保健方法,通过广泛的学习和实践活动,引导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

10、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生活习惯和工作方式。 3积极的自我活动是解决一切心理问题的根本途径 任何心理问题的解决,离不开教育与疏导,但决不能仅仅停留在疏导和教育层面上,还应深入到学生心灵深处,走进学生内心世界,通过“练内功”,引发学生的自我心理活动,改变其身心状态,消除心理问题。因此,注重增强学生自我心理保健素养,不断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自我调控心理状态的能力,努力学会善于运用科学的策略与技巧,有效解决可能遇到的动机冲突与欲求失衡等“致病源”,时时注重以积极的思维、充沛的精力、敏捷的动作、深刻的理解、顽强的意志等,去从事学习和工作,许多心理问题就会迎刃而解。有了经常性的积极的自我心理活动

11、做基础,又有较高水平的心理保健素养作为个体心理发生倾斜时的“平衡器”和“调节器”,就能有效地抵御心理疾病的侵袭,一切可能发生的心理问题就会得到缓冲、化解。 4倾注关爱,全心呵护是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准则 心理问题的层次性特点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教师既要全面了解学生的整体动态,又要了解学生的个别差异;既要善于窥察学生心灵的奥秘,把埋藏在他们灵魂深处的迷惘、误解、困惑等疏理出来,给予正确的引导和恰到好处的训练与培育,又要注重了解和分析学生心理异常早期的“蛛丝马迹”和心理状态的“微格”变化,弄清他们心理问题的层次性特征,从而找到解救的良方。另外,教师要善于运用“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心理咨询与心理疏导技术,对症下药,彻底摒弃和改变传统教育中“齐步走”、“大一统”和“一刀切”的做法。这些都对教师的工作态度、人格品质和教育素养等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 心理问题的形成总是按层次逐步“演进”的,解决它是一项心灵改造与品格塑造的“渐进”工程,需要教育者做艰苦、漫长而又细致的“雨露滋润”和“潜移默化”的工作,最忌讳的就是“一暴十寒”、“急功近利”,如果教育工作者缺乏关爱的情感和全心呵护的教育素养,不仅难收实效,甚至会导致学生心理问题更趋恶化。 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