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国学,穿越时空的经典.doc

上传人:de****x 文档编号:57076872 上传时间:2022-11-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国学,穿越时空的经典.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2年国学,穿越时空的经典.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国学,穿越时空的经典.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国学,穿越时空的经典.doc(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国学,穿越时空的经典摘 要:经典古诗文作为民族智慧与民族精神的载体,是人类文明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魂与根。而国学经典教育是培养学生高尚人格, 塑造良好行为习惯, 提高留守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我校是一所典型的农村初级中学,历年来留守学生的比例居高不下,留守学生作为学校一大特殊群体,一直受到各级领导的关怀与重视,目前学校课题组成员努力探究,并结合我校近几年来开展的创新国学经典教育课题研究活动,为我校“关爱留守学生”工作取得良好的成效。关键词:创新 经典教育 留守学生 人文素养 实践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20)08-0-01一、背景社会领

2、域提出“关注弱势群体”“关爱留守学生”,教育领域中留守学生的教育问题研究已成为科学研究中的一大热点。搜索近年来相关研究成果:国内已有比较成熟的关于国学经典教育与留守学生的教育问题的研究与探讨。随着国家层面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大力弘扬,使得国学经典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一是围绕小学留守学生的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产生问题的原因等方面着手,基于如何解决留守学生的教育问题,改变当前教育现状的研究相对较少;二是从宏观角度看,自上而下的国学经典教育推广与学校有力结合,形成了合力;三是从微观角度看,国学经典教育走进校园,走进课堂,正在促进学生养成教育,完善学生品格,有利于学生文化素养的提升。但是,对留守学生人文

3、素养的关注显然过少,解决留守学生教育问题是当前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诵读国学经典、开展国学主题活动能否促进留守学生教育的助推器,因此学校课题组开展多元化的经典活动,让孩子感受经典的同时浸润经典,力行经典。以此来打造学校“守望之家”文化特色,提升留守学生人文素养进行实践与探究。二、实践1.创新家教合作与社会力量相结合学校成立留守学生“守望之家”多年,为留守学生进行各项活动提供了专门场所,学校图书馆专门购进了一批国学方面的相关书籍,并定时开放阅览室、文体活动室等为留守学生服务。同时,学校充分利用教学楼走廊、教室内墙壁、教室黑板报、学校的围墙、公布栏等等地方对学生进行国学熏陶,使学生在一举手、一抬

4、足的瞬间,能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并在潜移默化中进行道德情操的提升。留守学生的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综合性的工程,仅仅依靠学校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我们在学校的支持下专门召开了留守学生监护人会议,通报留守学生在校情况,并对留守学生监护人进行专门的培训,教给他们行之有效的监管孩子的方式方法。部分留守学生不仅缺乏父母精神上的关爱,物质条件也相当匮乏,学校针对这一部分学生除了免除一切费用外,还大力寻求社会力量的帮助。 今年暑期,在课题组负责人的积极努力下,联系北京萍聚京城社会公益组织,邀请到了北大北师大学子来我校进行支教活动。学校发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课题组全程参与服务,为我校留守学生举行了

5、为期七天的夏令营活动。2.创新综合实践与国学经典专题教育结合创新国学经典综合实践,进行特色教育的目的是传承经典, 指导言行, 营造经典氛围, 打好诵读根基。我们惊喜地看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毓秀钟灵已渐渐融入学校“守望之家”的方方面面。学校组织完成留守学生国学经典教育的创新实践研究,如:主题国学经典讲座、周末经典阅读会、中华传统知识赛、立德树人道德讲座、论语一百读书会、书香萍乡全民阅读公益读书活动、快乐成长国学夏(冬)令营、萍乡文化大讲堂、参观历史文化馆、博物馆、红色纪念馆、雷锋馆等方面进行研究。如暑假萍乡市“蒲公英快乐成长国学夏令营”顺利结营;“关爱留守儿童,举行赏花游学诵读经典公益活动

6、”、“走进万龙山开展“亲子共读,牵手关爱”活动、“开卷有益,益彰全城全民阅读书香萍乡大型公益活动”,带领七年级优秀学生到秋收广场开展红色之旅,带领留守儿童走进长沙植物园赏花学国学,与麦田计划一起携手开展关爱青春期女生公益活动,长平中学留守学生“诵读经典、牵手关爱”走进凤凰山社区守望之家与小朋友一起过年等活动,参观博物馆、秋收广场、安源纪念馆等红色教育基地留下了国学师生的身影,学生在活动中收获知道,也收获了快乐。3.创新第二课堂与国学经典普及教育相结合学校组织教师对留守学生学习国学经典的课本教本素材选材研究 (在先秦文学、诸子百家、唐诗宋词、四书五经中华优秀教本中精选论语大学弟子规唐诗三百首中学

7、生古诗文诵读本最美的诗最美的词等结合语文课本课外古诗文。并对学生诵读的读本进行深入研究, 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 立足于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立足于经典故事与当代事迹相结合, 立足于实际践行与心灵感悟相结合, 立足于诵读经典与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相结合, 针对留守学生的年龄特征, 通过独特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安排, 引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让孩子们的学习和阅读延伸到课外。三、思考促进孩子们提高国学素养,我们可以怎么做呢?当前存在诸多困境,如师资队伍不齐,乡村学校学习环境有限,外出条件和安全也得不到保障。困此,在课题研究中,有以下几方面值得改进:1.政府層面要设置专门的电视频道、电波频道、网络和报纸等充分利用

8、各种渠道和网络传播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校要定期举办各种大型创作竞赛、背诵竞赛等活动;班主任,科任教师都要强调学习的重要性,构建学习型社会。2.把国学经典的学习列入学习的必修课,重培优,重表扬,进而带动更多的家长充分认识到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学校要配置优质的音响视听设备和书籍,让孩子在语文课堂,在课间,在课余都可以聆听国学经典,并融合音乐经典。3.在语文课堂,让孩子多读多背国学经典;多策划、组织和举办国学经典表演、诵读竞赛等活动;老师一同多听多读多看多背经典,教学相长;家庭中可以配置优质的音响视听设备和书籍,让孩子在课余都可以多听多读多看多背国学经典,并融合音乐经典,加强“家园互动”和“家家互动”。四、结束语弘扬与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是我们的宗旨, 培养热爱中华文化的一代新人是我们的目标。我们将继续努力创新国学经典教育, 引导留守孩子们立志修身、传承美德,不但要与留守学生共同学习,诵读,更要领会其中的内涵,将共转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做一个仁、义、礼、智、信的人。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