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编写组书后习题参考内容答案(大学期末复习预习资料).doc

上传人:一*** 文档编号:570763 上传时间:2018-10-30 格式:DOC 页数:79 大小:1.4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方经济学》编写组书后习题参考内容答案(大学期末复习预习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9页
《西方经济学》编写组书后习题参考内容答案(大学期末复习预习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方经济学》编写组书后习题参考内容答案(大学期末复习预习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方经济学》编写组书后习题参考内容答案(大学期末复习预习资料).doc(7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导 论1. 如何界定西方经济学? 试述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西方经济学的界定。 (1)时间上,20 世纪 30 年代以来的理论;(2)地位:流行于西方国家学术界并影响着政府经济政策的理论;(3)立场上: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相对立的;(4 )内容上: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5 )理论来源:新古典经济学为主的微观经济学,新古典主义和新凯恩斯主义并立的宏观经济学;(6)方法上:主要以方法论个人主义的方法根据理性与自利假设展开演绎分析。研究对象。 (1)研究由稀缺性所引起的资源配置与利用问题。 (2)具体问题有:微观层面的市场运行、价格决定和调节、资源配置问题,包括生产什么、如何生产、

2、为谁生产;宏观层面的收入与就业决定理论,也就是资源利用理论,包括:经济波动与增长问题、失业问题、通货膨胀问题、宏观经济政策等。研究方法。研究方法要从三个方面来理解。 (1)根本研究方法:从方法论个人主义出发对个体行为展开研究,假设个体行为是理性的和自利的,通过研究最优化或均衡实现的条件和特征来对现实进行解释,对未来进行预测。 (2)具体研究技术包括:演绎法和归纳法;建立模型;利用数学工具。 (3)根据研究问题的性质而选择不同的技术方法: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局部均衡分析和一般均衡分析;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边际分析。2. 西方经济学是如何产生、发展和演变的?(1)西方经济学经历了重商

3、主义、古典学派、新古典学派和当代西方经济学四个大的阶段;(2)西方经济学的演变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和发展有关;(3)西方经济学的演变也与资本主义经济的矛盾发展有关。3. 为什么和如何了解和研究西方经济学? 为什么要学习西方经济学?(1)西方经济学研究市场经济的运行,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因此西方经济学中的有用成分有助于我们理解、解释和解决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2)西方经济学在分析市场经济的运行过程形成了一套完善的研究方法和分析工具。 (3)西方经济学为我们理解世界的运行和经济活动提供了一个有用的视角,对其他理论至少是一个有用的补充。.如何了解和研究西方经济学?(1)坚持用

4、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方法来了解和研究,认识到其阶级性和非科学性;(2)吸收西方经济学中的有用的成分;(3)根本立场上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具体方法上借鉴西方经济学的成熟工具,立足中国国情,研究中国问题;(4)将对西方经济学的了解与对资本主义的发展了解结合起来。第 一 章1. 你 对 早 餐 牛 奶 的 需 求 是 如 何 决 定 的 ? 列 出 决 定 牛 奶 需 求 的 诸 因 素 , 并 运 用 这 些 因 素 讨论 需 求 量 与 需 求 变 动 之 间 的 联 系 与 区 别 。解答:和对其他商品的需求一样,我们对早 餐 牛 奶 的 需 求 也 主 要 是 与 其 价 格 有 关 。

5、特 别是 , 随 着 早 餐 牛 奶 价 格 的 下 降 , 我 们 对 它 的 需 求 会 有 所 增 加 , 反 之 亦 然 。 除 此 之 外 , 我 们 对 早餐 牛 奶 的 需 求 还 与 我 们 对 它 的 偏 好 、 收 入 水 平 、 预 期 、 其 他 相 关 商 品 的 价 格 以 及 政 府 的 政 策等 因 素 有 关 。 例 如 , 当 其 他 因 素 不 变 时 , 我 们 对 早 餐 牛 奶 的 需 求 随 我 们 对 它 的 偏 好 、 收 入 水平 的 增 加 而 增 加 ; 又 例 如 , 如 果 预 期 将 来 的 收 入 会 增 加 ( 即 使 目 前

6、收 入 没 有 增 加 ), 我 们 也 会增 加 对 早 餐 牛 奶 的 需 求 。 为 了 区 别 起 见 , 我 们 把 由 早 餐 牛 奶 价 格 变 动 引 起 的 早 餐 牛 奶 购 买 量的 变 动 称 为 需 求 量 的 变 动 , 而 把 由 所 有 其 他 因 素 ( 包 括 偏 好 、 收 入 水 平 、 预 期 、 其 他 相 关 商品 的 价 格 以 及 政 府 的 政 策 等 ) 变 动 引 起 的 早 餐 牛 奶 购 买 量 的 变 动 称 为 需 求 的 变 动 , 并 用 沿 着需 求 曲 线 的 移 动 和 需 求 曲 线 本 身 的 移 动 来 分 别 表

7、 示 它 们 。2. 什么是供给规律?它有没有特例?谈谈你对经济学中经济规律的看法。解答:与需求一样,生产者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商品的数量与价格之间也具有一定的关系。一般而言,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种商品的价格越高,生产者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就越大;反之,商品的价格越低,供给量就越小。这一特征被称为供给规律。供给规律表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供给量与价格之间成同方向变动的关系,因而生产者对一种商品的供给曲线就向右上方倾斜。与需求规律一样,供给规律也存在一些例外。例如,供 给 曲 线 可 能 是 一 条 垂 直 于 数 量轴 的 直 线 。 这 类 形 状 的 供 给 曲 线 表 明 , 无

8、论 商 品 的 价 格 有 多 高 , 生 产 者 只 提 供 既 定 数 量的 商 品 。 又 例 如 , 供 给 曲 线 也 可 能 是 一 条 平 行 于 数 量 轴 的 直 线 。 这 类 形 状 的 供 给 曲 线 表 明 ,在 一 个 特 定 的 价 格 下 , 生 产 者 愿 意 供 给 任 意 数 量 的 商 品 。由此可见,并不是所有生产者对所有商品的供给都满足供给规律。这从一个侧面说明,经济学中的规律并不像自然科学中那样精确。正如马歇尔所说,经济学中的规律“不过是.一种多少是可靠的和明确的一般命题或倾向的叙述而已” 。3. 均衡价格是如何决定的?并以此为例说明均衡的静态分析

9、和比较静态分析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解答:市场均衡是指市场供给等于市场需求的一种状态。当一种商品的市场处于均衡状态时,市场价格恰好使得该商品的市场需求量等于市场供给量,这一价格被称为该商品的市场均衡价格。换句话说,市场处于均衡的条件是,市场需求量等于市场供给量,此时的价格为均衡价格。静态分析亦称为均衡分析。它讨论均衡状态是如何决定的。例如,在一种商品或服务的市场上,市场需求和供给相互作用使得市场价格趋向于均衡。如果价格太高,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数量相对于生产者愿意并且能够出售的数量不足,生产者不能实现在该价格下的目标,从而就会降低价格;相反,如果价格太低,消费者的需求量相对于生产者的供给量过剩

10、,消费者就不能购买到想要(且买得起)的数量,从而就会提高价格。当供求力量相抵时,市场价格倾向于保持不变,此时市场处于均衡状态。比 较 静 态 分 析 的 目 的 则 在 于 揭 示 影 响 均 衡 的 因 素 发 生 改 变 时 如 何 使 得 均 衡 状 态 发生 变 动 , 其 变 动 方 向 如 何 。 例 如 , 消 费 者 的 收 入 增 加 将 导 致 均 衡 价 格 提 高 , 该 结 论 即为 比 较 静 态 分 析 的 结 果 。4. “需求曲线越陡,价格弹性就越小;需求曲线越平缓,价格弹性就越高。 ”这句话对吗?试举例加以说明。解答: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可以借助如下关于点弹性的

11、公式:点 EP- dQ在上式中,P 和 Q 一起对应着需求曲线上的既定点,而 dQ/dP 是这一点上需求量关于价格的导数,即需求曲线的斜率,所以上述弹性系数只与需求曲线上该点处的性质有关。根 据 这 个 公 式 , 在 同 一 条 需 求 曲 线 上 , 弹 性 值 不 仅 取 决 于 需 求 曲 线 的 斜 率 , 而 且 与 需 求曲 线 上 的 特 定 点 有 关 系 。 在 P 和 Q 给 定 的 条 件 下 , 需 求 曲 线 斜 率 dQ/dP 的 绝 对 值 越 大 , 即 需求 曲 线 相 对 于 价 格 轴 越 陡 峭 、 相 对 于 数 量 轴 越 平 缓 , 价 格 弹

12、性 值 就 越 大 ; 反 之 , 需 求 曲 线 相对 于 价 格 轴 越 平 缓 、 相 对 于 数 量 轴 越 陡 峭 , 需 求 的 价 格 弹 性 就 越 小 。 这 适 用 于 对 过 同 一 点 的.两 条 需 求 曲 线 的 弹 性 进 行 比 较 。5. 某国政府准备在每辆汽车销售时征收 1 000 美元的税,请问,向购买者和销售者征收后果是否相同?请画图加以说明。解答:先来看政府向销售商征税的情况。假定无论现有市场价格有多高,政府对销售商按每单位商品征收固定数额的销售税。参见图 1。设征税前市场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分别为 D 和 S,政府征收的定额销售税为 T=1 000

13、美元。那么,政府征税将导致供给曲线向上平行移动到 S,在每一个数量上移动的距离都等于 T。于是,征税前后市场均衡分别为 E 和 E,而均衡价格则由 PE 提高到了 PE。对 征 税 前 后 市 场 均 衡 的 状 况 进 行 比 较 之 后 不难 发 现 , 从 每 单 位 商 品 的 角 度 来 看 , 征 税 前 市 场 价 格 为 PE, 而 在 征 税 后 市 场 价 格 为 PE,因 此 在 每 单 位 商 品 上 , 消 费 者 多 支 付 ( PE-PE) , 而 销 售 商 获 得 的 价 格 则 由 PE 下 降 到 PE,减 少 ( PE-PE) 。 因 此 , 在 每 单

14、 位 商 品 征 收 的 税 收 T 中 , 原 有 的 均 衡 价 格 PE 成 为 消 费 者 和生 产 者 分 摊 税 收 的 分 界 点 。 基 于 此 , 从 税 收 总 量 来 看 , 政 府 获 得 税 收 总 额 为 TQE, 在 图中 为 长 方 形 P E PEEA 的 面 积 , 其 中 消 费 者 负 担 的 部 分 为 PEPEEB 的 面 积 , 总 额 为 ( PE-PE) QE, 而 销 售 商 负 担 的 部 分 为 PPEBA 的 面 积 , 总 额 为 ( PE-P) QE。图 1 销售税分摊再 来 看 政 府 向 消 费 者 征 收 消 费 税 的 效

15、应 。 参 见 图 2。 设 对 应 于 任 意 的 现 行 价 格 , 比如 PE, 政 府 向 消 费 者 每 单 位 商 品 征 收 消 费 税 T=1 000 美元, 则 消 费 者 实 际 支 付 的 价 格 为( PE T) , 此 时 消 费 者 的 需 求 量 为 Q1。 也 就 是 说 , 对 于 征 税 前 的 任 意 市 场 价 格 P, 在 征税 后 该 价 格 对 应 的 需 求 量 恰 好 是 ( P T) 对 应 的 需 求 量 , 即 征 收 消 费 税 T 导 致 需 求 曲 线D 向 左 下 方 移 动 T 个 单 位 到 D。 市 场 需 求 D与 市 场

16、 供 给 S 在 E处形成新的均衡。比较 E.与 E 后发 现 , 每 单 位 商 品 征 收 消 费 税 T, 导 致 市 场 均 衡 数 量 由 QE 减 少 到 QE, 价 格 由 PE下 降 到 PE。 由 于 价 格 下 降 到 了 PE, 故 销 售 商 承 担 的 税 负 为 ( PE-PE) , 而 消 费 者 承 担 的税 负 为 剩 余 的 ( PE-PE) 。由 此 可 见 , 无 论 是 向 销 售 商 征 收 销 售 税 还 是 向 消 费 者 征 收 消 费 税 , 都 是 在 买 者 支 付的 价 格 与 卖 者 得 到 的 价 格 之 间 镶 嵌 了 一 枚 楔

17、 子 , 这 枚 楔 子 被 买 者 和 卖 者 共 同 分 担 , 且 在两 种 情 况 下 分 摊 比 例 相 同 。图 2 消费税分摊6. 试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对供求均衡理论进行分析评论。解答: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看,这里的供求均衡论至少存在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供求均衡论为了得到均衡的存在性,对市场运行条件和经济当事人施加了若干不切实际的假设。如市场上存在一个可以自由涨落的价格,面对这一价格信号,需求和供给自发变动,买者和卖者相应地调整自身的需求或者供给数量;买者与买者、卖者与卖者之间相互竞争,最终使得需求与供给相一致。这里我们着重指出,在现实经济中某些市场并不总能处于需求等于供给的

18、均衡状态,价格调整也并不总是需求和供给调整的唯一信号。其次,供求均衡论并没有真正说明均衡的实现问题。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偏离均衡的状态趋向于均衡的速度,即价格的调整速度。在以静态形式出现的供求均衡模型中,西方经济学通常的处理方式是,当供大于求时,价格下降,而当供小于求时,价格上升。但是,这并不能保证市场供求一定趋向于均衡价格,一种可能的情况是,价格在供大于求和供小于求之间变动。最 后 , 这 里 的 供 求 均 衡 模 型 是 一 种 局 部 均 衡 。 在 分 析 某 一 种 商 品 的 价 格 如 何 达 到 均 衡.时 , 供 求 均 衡 模 型 假 定 均 衡 状 态 只 取 决 于

19、 商 品 本 身 的 供 求 状 况 。 而 涉 及 需 求 或 者 供 给 的 分 析 ,“假 定 其 他 条 件 不 变 ”则 是 必 要 的 前 提 。 这 就 意 味 着 , 除 了 影 响 需 求 量 或 者 供 给 量 的 价 格 因素 之 外 , 其 他 商 品 或 要 素 的 价 格 以 及 技 术 、 偏 好 等 因 素 都 保 持 不 变 , 结 果 , 这 些 因 素 就 被 排除 在 了 决 定 一 个 市 场 均 衡 状 态 之 外 。第二章1简要说明总效用和边际效用之间的关系。解答:总效用是指在一定时间内消费者从消费商品或服务中获得的效用满足总量;边际效用是指在一定

20、时间内消费者从增加一单位商品或服务的消费中所得到的效用增加量。总效用是消费者在这一时间内所消费的每一单位商品或服务得到的效用加总。很显然,一个消费者消费特定商品获得的总效用取决于消费商品的数量。边际效用是消费者增加的一单位商品消费所产生的增加的效用,消费商品的数量不同,增加的效用也不同,所以边际效用与消费商品的数量密切相关。边际效用表示了总效用的改变率,而每一单位商品的边际效用之和构成了这些商品的总效用。2无差异曲线具有哪些特点?试解释其经济意义。解答:第一,无 差 异 曲 线 有 无 数 多 条 , 每 一 条 都 代 表 着 消 费 者 消 费 商 品 组 合 可 以 获得 的 一 个 效

21、 用 水 平 , 并 且 离 原 点 越 远 , 无 差 异 曲 线 代 表 的 效 用 水 平 就 越 高 。第二,任 意 两 条 无 差 异 曲 线 都 不 会 相 交 。 如 果 两 条 无 差 异 曲 线 相 交 , 就 会 导 致 逻 辑上 的 错 误 。第三,无差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它表明,随着一种商品数量的增加,减少另一种商品的数量,消费者也可以获得与原来相同的满足程度。因此,在效用水平保持不变的条件下,一种商品数量的增加对另外一种商品产生了替代。所以,无差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表明两种商品之间存在替代关系。第四,无 差 异 曲 线 凸 向 原 点 。 凸 向 原 点 意 味 着 ,

22、 随 着 一 种 商 品 数 量 增 加 , 另 外 一 种商 品 减 少 的 数 量 越 来 越 小 , 即 一 种 商 品 对 另 外 一 种 商 品 的 替 代 能 力 越 来 越 弱 。3 什 么 是 商 品 的 边 际 替 代 率 ? 它 为 什 么 会 出 现 递 减 ?解答:一种商品对另外一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定义为:在效用满足程度保持不变的条件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一种商品的消费可以代替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从 几 何 意 义.上 说 , 商 品 的 边 际 替 代 率 是 无 差 异 曲 线 斜 率 的 绝 对 值 。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是指在保持效用水平不变的条件下,随着

23、一种商品消费数量的增加,消费者增加 1 单位该商品的消费而愿意放弃的另外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逐渐减少,即随着一种商品数量的增加,它对另外一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商品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反映出了两种商品对消费者而言稀缺程度的相对变动,即反映出了它们满足消费者偏好的相对能力的变动。商品之间的替代使得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在保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条件下,随着第一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第二种商品的数量随之减少。结果,第一种商品相对充裕,而第二种商品相对稀缺,因而消费者就会更偏爱第二种商品。在这种情况下,增加 1 单位相对充裕的第一种商品,消费者愿意放弃的相对稀缺的第二种商品数量就会越来越少。4什

24、么是消费者均衡?效用的基数和序数假设所得出的均衡条件有什么联系和区别?解答:消费者均衡指的是消费者选择的能够使其效用达到最大的商品组合。从几何上说,该均衡是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的切点所代表的商品组合。其条件是:在既定的收入约束之下,为了获得最大的满足,消费者所选择的最优商品数量组合应该使得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这两种商品相应的价格之比。借用边际替代率与边际效用之间的关系,上述的消费者均衡条件可以变换成我们更加熟知的条件,即两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之比等于它们的价格之比,或者,消 费 者 每 单 位 货币 支 出 购 买 任 意 一 种 商 品 所 得 到 的 边 际 效 用 都 相 等 。 这 也

25、进 一 步 说 明 , 效 用 的 基 数 度 量或 者 序 数 表 示 并 不 是 问 题 的 关 键 , 二 者 的 实 质 相 同 。5正常品的需求曲线为什么向右下方倾斜?解答:正常品价格对正常品的需求有两个方面的影响,即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从替代效应来看,正常品价格下降使得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反之,正常品的价格上升使得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因此,正常品价格变动对其本身需求所产生的替代效应使得需求量与价格呈反方向变动。从 收 入 效 应 来 看 , 正 常 品 价 格 下 降 使 得 消 费 者 的 实 际 收 入 增 加 , 而 伴 随 着 收 入 增 加 , 消 费者 对 正 常

26、物 品 的 最 优 消 费 数 量 也 增 加 。 因 此 , 作 为 正 常 品 的 价 格 下 降 对 该 商 品 需 求 所 产 生 的 收入 效 应 一 定 使 得 该 商 品 的 需 求 量 增 加 , 反 之 , 正 常 品 的 价 格 上 升 使 得 对 该 商 品 的 需 求 量 减 少 。 因此 , 正 常 品 价 格 变 动 对 其 本 身 需 求 所 产 生 的 收 入 效 应 使 得 需 求 量 与 价 格 呈 反 方 向 变 动。.由于无论从替代效应还是从收入效应上看,正常品价格的下降都会使得对它的需求量增加,故正常品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6何为吉芬物品?其需求

27、曲线形状如何?试利用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加以说明。解答:吉芬商品是一种特殊的低 档 物 品,对这种低档物品来说,它的需求量与价格是成同方向变动的关系。于是,对吉芬商品来说,其需求曲线不再像通常所见到的那样向右下方倾斜,而是相反,向右上方倾斜。吉 芬 商 品 的 需 求 曲 线 之 所 以 向 右 上 方 倾 斜 , 是 因 为 对 吉 芬 商 品 来 说 , 其 价 格 变 化 的 收 入效 应 对 需 求 量 的 影 响 与 替 代 效 应 刚 好 相 反 , 且 其 强 度 还 大 于 替 代 效 应 。 例 如 , 在 上 一 章 正 文中 提 到 的 土 豆 就 是 这 样 的 一 种

28、吉 芬 商 品 。 的 确 , 当 土 豆 的 价 格 上 升 之 后 , 人 们 倾 向 于 用 更 多的 其 他 商 品 比 如 牛 肉 来 替 代 土 豆 , 即 价 格 变 动 的 替 代 效 应 使 得 土 豆 的 需 求 量 减 少 ; 但 由 于 低收 入 家 庭 中 土 豆 的 消 费 量 占 有 相 当 大 的 比 重 , 因 而 当 土 豆 价 格 上 升 之 后 , 使 得 这 些 家 庭 的 收入 购 买 力 急 剧 下 降 , 已 无 力 购 买 虽 相 对 降 价 但 仍 很 昂 贵 的 牛 肉 , 转 而 不 得 不 购 买 更 多 的 土 豆 。不 仅 如 此

29、, 收 入 效 应 的 强 度 远 大 于 替 代 效 应 , 因 而 在 土 豆 价 格 上 升 之 后 , 这 些 低 收 入 家 庭 不仅 不 会 减 少 而 是 增 加 土 豆 的 购 买 。7以保险市场为例,说明消费者在不确定条件下是如何进行选择的。解答:假定消费者考虑为一项价值为 a 的财产投火灾保险,投保需要支付的数额为Q。为了简单起见,设火灾发生,消费者的损失为 b,并且只要火灾发生,保险公司就向投保人支付价值为 q 的补偿金。于是,消费者购买保险这一行为的结果是:若发生火灾,其财产价值为 a1=abQ+q;若没有发生火灾,其财产价值为 a2=a Q。若假定发生火灾的概率是 ,

30、则消费者购买保险的期望效用为:U(a1)+(1-)U(a2)再定义每获得 1 单位补偿需要支付的费用为保险的价格,即 P=Q/q,并假定它是由市场供求所决定的一个常数。这样,消费者在既定的价格下,选择适当的 Q 以便效用为最大。利用 Q=Pq,则消费者购买保险的行为可以描述为:U(a b Pq+q)+(1 )U(a Pq)mxq根 据 效 用 最 大 化 的 条 件 , 上 式 右 面 关 于 q 的 一 阶 导 数 为 0, 所 以 有 :U(a1)(1-P)-P(1-)U(a2)=0.其中,U(a 1)和 U(a2)分别为消费者在 a1 和 a2 处的边际效用。经过整理可以得到: ()1U

31、P上式中,U(a 1)/U(a2)可以理解为消费 a1 和 a2 时的边际替代率,而 和(1 -)分别是发生和不发生火灾的概率,于是,它的左边是不确定性条件下的边际替代率,而右边则是购买保险在出现火灾和未出现火灾时的价格之比。与确定性条件下的选择一样,上式既是消费者获得效用最大化的条件,也决定了消费者对保险数量的需求(函数) 。因此,不确定性条件下的选择只不过是确定性条件下的选择的一个推广。8试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对效用价值论进行分析评论。解答:效用价值论将商品的价值归于效用,即商品的使用价值。效用价值论包括客观效用价值论和主观效用价值论。前者更强调使用价值的客观属性,而后者则强调使用价值的心

32、理测度。效用价值论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在价值观上存在根本对立。无论是客观效用价值论还是主观效用价值论,都否定价值的客观属性,将价值形成与决定同劳动割裂开来,从而不可能科学地解释价值的内涵和价值的源泉。事实上,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商品的有用性,它对不同的消费者或者是同一消费者的不同用途就有不同的功效,以消费者的心理评价给出的“价值”就不会相同。商品交换需要有一个价值尺度。那么,交换价值标准是什么,它由什么因素所决定?显然,效用价值论并没有对这些问题给出令人信服的答案,因而也就不可能成为科学的价值理论。相 反 , 马 克 思 的 劳 动 价 值 论 通 过 区 分 劳 动 的 二 重 性 , 将 价

33、值核 心 归 结 到 了 一 般 的 人 类 劳 动 之 上 , 从 而 科 学 地 阐 明 了 价 值 源 泉 。第三章1. 企业的经营目标有哪些?如何认识利润最大化是企业的基本目标?解答:企业经营的目标包括:第一,利润的最大化。这里,利润指的是经济利润,它等于企业的收益减去成本。第二,销售收益最大化。在很多情况下,判定一个经理是否成功的标志常常是销售额 。 销 售 额 也 是 一 个 标 志 企 业 健 康 状 态 的 晴 雨 表 , 经 理 的 薪 水 、 权 力 和声 誉 大 都 直 接 取 决 于 销 售 额 。 这 样 , 销 售 收 入 最 大 化 就 可 能 超 越 利 润 最

34、 大 化 成 为 企 业 占 统 治地 位 的 目 标 。第三,增长最大化。有时,管理者寻求的是销售收入或企业资本价值在一定.时间内的最大增长。伴随着企业扩张,每个人的晋升机会就会增加,这往往又意味着更高的薪水,更加豪华舒适的办公环境,更加受人瞩目的社会知名度。所以,管理者的利益冲动或许超过了企业的利润最大化目标。需 要 指 出 , 虽 然 企 业 的 经 营 目 标 不 尽 相 同 , 但 一 般 认 为 , 企 业 最 重 要 的 目 标 是 利 润 , 因为利润是一个企业长期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条件。 另 外 , 利 润 最 大 化 分 析 也 为 其 他 最 大 化 目标 下 的 企 业

35、行 为 理 论 提 供 了 基 础 。 所 以 , 西 方 主 流 经 济 学 在 考 察 企 业 行 为 时 , 仍 假 定 其 目 标是 利 润 最 大 化 。2. 什么是边际报酬递减规律?这一规律适用的条件有哪些?解答:所谓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是指,在技术水平保持不变的条件下,当把一种可变的生产要素连同其他一种或几种不变的生产要素投入到生产过程之中,随着这种可变的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增加,最初每增加 1 单位该要素所带来的产量增加量是递增的;但当这种可变要素投入量增加到一定程度之后,增加 1 单位该要素的投入所带来的产量增加量是递减的。简言之,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意味着,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种

36、可变投入在增加到一定程度之后,它所产生的边际产量递减。边际报酬递减规律适用的条件有三个方面:第一,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发挥作用的条件是生产技术水平保持不变。这一规律只能在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技术没有发生重大变革的前提下才可能成立。否则,如果出现技术进步,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可能不再成立。第二,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只有在其他生产要素投入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才可能成立。如果在增加可变要素投入的同时,增加其他生产要素投入,那么这一规律也可能不再成立。第三,边际产量递减在可变要素投入增加到一定程度之后才会出现。边际产量并非一开始就会出现递减,原因在于,生产过程中存在着固定不变的要素投入,在可变要素投入数量很低时,不变要素投入相对过剩,增加 1 单位可变要素投入可以使得固定不变的生产要素得到更加有效的使用,因而产量的增加也会增加。但随着可变要素投入不断增加,不变要素投入相对不足,从而对产量增加形成制约。在这种情况下,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就会出现递减。因此,边际报酬递减规律要在可变要素投入增加到一定程度之后才会发挥作用。3. 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区是如何决定的? 解答:例如,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劳动的边际产量曲线及其与平均产量曲线的关系,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