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分组实验报告单.doc

上传人:一*** 文档编号:568111 上传时间:2018-10-29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分组实验报告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分组实验报告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分组实验报告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分组实验报告单.doc(2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五年级上册科学学生实验报告单五年级_班 指导教师_ 年 月 日一、实验名称:绿豆种子发芽是否需要水的实验二、实验目的:1增强对科学小实验的兴趣。2在实验过程中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3、知道种子发芽需要一定条件。三、实验原理: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如空气、水和适宜温度等。四、实验器材及装置简图:实验器材:绿豆种子、放大镜、镊子。五、实验步骤:1、取两个一次性杯子,下面放上纸巾。2、各放入三颗大小差不多的绿豆。3、一组浇适量的水,一组不浇水。4、定期观察、记录、浇水。.六、数据记载及结论:种子发芽和 水 的关系实验记录表种子变化日 期实验组(充分的水) 对照组 1(少量的水)对照组 2(无水

2、)9 月 8 日 三颗都开始破壳 开始变化 无变化9 月 9 日 伸出豆芽脚 长出豆芽 无变化9 月 10 日 牙脚长得又粗又长 细长的豆芽脚 无变化9 月 12 日 长成嫩绿的子叶 叶黄芽脚歪 无变化对照组一 实验组结论:种子发芽需要充足的水。七、思考题(实验作业):影响豆芽生长的因素还有哪些?八、说明:实验员:.五年级上册科学学生实验报告单五年级_班 指导教师_ 年 月 日一、实验名称:种子发芽实验(二)二、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了解种子的发芽与空气和温度也有关系。三、实验原理:通过观察,用对照实验对比得出结论:萌芽需要充足的空气、水分和适宜的温度。四、实验器材及装置简图:放大镜、镊子、温度

3、计,绿豆种子。有盖的罐头 4 个,小勺 1 个,餐巾纸 8 张,3 张分别标有 1、2、3、4 的标签,胶水,清水五、实验步骤:(1)在第一个罐头里,放入两张餐巾纸,然后用小勺放入 10 粒绿豆,拧紧瓶盖。置于室温环境。(2)在第二个罐头里,放入两张餐巾纸,然后用小勺放入 10 粒绿豆,洒上少量水,使餐巾纸湿润,拧紧瓶盖。置于室温环境。(3)在第三个罐头里,放入两张餐巾纸,用小勺放入 10 粒绿豆,倒入较多的清水,使种子淹没在水中,然后拧紧瓶盖。置于室温环境。(4)在第四个罐头里,放入两张餐巾纸,用小勺放入 10 粒绿豆,洒入少量清水,使餐巾纸润湿,拧紧瓶盖。置于低温环境里。.六、数据记载及结

4、论:我的发现:通过观察,我发现 1、3、4 号罐中种子未发芽,而 2 号罐中种子发芽了。我的结论:通过此次实验,我发现了种子的萌芽需要充足的空气、水分和适宜的温度。七、思考题(实验作业):写一篇观察豆芽生长的作文。八、说明:实验员:.五年级上册科学学生实验报告单五年级_班 指导教师_ 年 月 日一、实验名称:饲养和观察蚯蚓二、实验目的:了解蚯蚓的生活环境和习性,认识生物与环境密切的关系,学习观察生物的方法:三、实验原理:用假设法,观察法了解蚯蚓的生活习性,探究蚯蚓与环境的关系。四、实验器材及装置简图:活蚯蚓,玻璃板,糙纸,棉球,放大镜,制作饲养蚯蚓装置的材料用具五、实验步骤:1.根据生活经验创

5、造一个蚯蚓的生存环境,并观察蚯蚓的生活习性和食性。2.观察蚯蚓的外部形态。(1)取一条活蚯蚓放在玻璃板上,观察它的体形,观察它的身体是否分节。(2)用手触摸蚯蚓体节近腹面处有什么感觉,并用放大镜观察,腹面许多小突起就是刚毛。3.观察蚯蚓的运动。(1)将蚯蚓放在糙纸上,观察它的运动,注意其身体粗细及长短的变化。(2)将蚯蚓放在玻璃板上,观察它的运动及身体变化,并与它在糙纸上的运动作比较。.六、数据记载及结论:观察记录:1.蚯蚓生活在片潮湿、松软的土壤。身体呈长圆柱状,由许多体节组成,体节之间为节间沟。除体前端第 1 和后端的 2、3 节外,每体节中央有一圈刚毛。2、蚯蚓是杂食性动物,除了吃草叶,

6、腐植质、动物粪便、土壤细菌等以及这些物质的分解产物都吃。2 蚯蚓是环节动物,没有腿和脚,是通过身体的伸缩和刚毛的配合运动的。结论:蚯蚓是对自然有益的七、思考题(实验作业):思考:蚯蚓有触觉、听觉、视觉、味觉和嗅觉吗?八、说明:实验员:.五年级上册科学学生实验报告单五年级_班 指导教师_ 年 月 日一、实验名称:光与影子二、实验目的:引导学生用对比的实验探究影子产生的条件,初步解释影子产生的过程。三、实验原理:光源发出的光被遮光物体挡住,从而在背景墙上形成了影子四、实验器材及装置简图:手电筒、橡皮擦、魔方、瓶子五、实验步骤:1、选择背景墙。2、选择遮光体。3、打开光源,观察影子的情况,做好记录。

7、4、更换遮光体,对比实验。.六、数据记载及结论:影子产生的条件实验记录单实验现象实 验 材 料(有无影子)我 的 发 现橡皮擦、魔方、瓶子 有 、 、 才能产生影子 实验结论:光源发出的光被遮光物体挡住,从而在背景墙上形成了影子。七、思考题(实验作业):影子的大小、形状,方位等与光源和遮光物体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八、说明:实验员:.五年级上册科学学生实验报告单五年级_班 指导教师_ 年 月 日一、实验名称:观察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二、实验目的:通过观察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情况,进一步了解光与影的关系。激发探究光的兴趣。三、实验原理:太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在早晚长,中午短。方向也不断发生变化。四、

8、实验器材及装置简图:一根 17 厘米长的铅笔、一块橡皮泥(捏成半球形) 、一块平滑的木板,一张和木板同样大小的白纸,指南针一个。五、实验步骤:1根据已学的方位知识,再利用指南针确定太阳的方向,用简易的日影观察仪放在事先观察好的地方。2每隔 10 分钟观察、记录一次。(测试时间是上午 8 点到 8 点 50 分)填好观察记录表一3每隔 1 小时观察一次,记录一天中上午 9 点到下午 5 点之间的影长,整理记录。4、根据一天中铅笔影长变化的数据设置的柱状图。.六、数据记载及结论:数据记录:1、测试时间是上午 8 点到 8 点 50 分观察时间 太阳位置和方向 影 长8:00 东面 208 厘米81

9、0:00 东面 206 厘米820:00 东偏南 204 厘米830:00 东偏南 199 厘米840:00 东偏南 196 厘米850:00 东偏南 193 厘米2、上午 9 点到下午 5 点之间的影长观察时间 太阳位置和方向 影 长9:00 东偏南 19 厘米10:00 东偏南 172 厘米11:00 东偏南 155 厘米12:00 头顶上 128 厘米13:00 头顶斜上方 142 厘米14:00 偏西 151 厘米15:00 西偏北 164 厘米16:00 西偏北 178 厘米17:00 西面 189 厘米3、根据一天中铅笔影长变化的数据设置的柱状图。cm 9 时 10 时 11 时 12 时 13 时 14 时 15 时 16 时 17 时 结论: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方向是随着太阳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影子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影子长短的变化是随着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的,太阳位置最高时(正午)影子最短,太阳位置最低时(清晨和傍晚)影子最长;同时在实验中也可以发现,影子逐渐变短的是上午,影子最短的是正午(正当头顶时) ,下午影子逐渐变长。七、思考题(实验作业):不同季节,一天中同一时间的影子一样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