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多煤体技术优化语文课堂教学(高建新).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56715849 上传时间:2022-11-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巧用多煤体技术优化语文课堂教学(高建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巧用多煤体技术优化语文课堂教学(高建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巧用多煤体技术优化语文课堂教学(高建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巧用多煤体技术优化语文课堂教学(高建新).doc(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巧用多媒体技术 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甘肃省金塔县解放路小学 张玉升钱学森指出:直观性教学是学生产生形象思维的源泉,而形象思维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多媒体以其图、文、形、声并茂的特有优势走进了课堂,带给学生直观、形象、生动、有趣的艺术享受。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给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为提高课堂效益增添了一笔重彩。一、创设情境,激发感情运用多媒体技术,再现课文内容,有助于学生更直观、形象地理解作品,辅之优美的音乐、画面更能深深吸引学生,达到入情、入景、入神的艺术境界。1、声画同步 ,以情激情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利用多媒体播放长安街上男女老少迎送总理灵车的画面,加上深沉、凝重的配乐范读,引

2、发了同学们的哀思,学生的心绪很快融入悲痛之中,仿佛自己就站在十里长街上,一直望着周总理的灵车消失在茫茫的夜色中去了这是一种感悟,也是与文中人物的思想共鸣。同学们个个泪水涟涟,送走了总理的灵车,留在学生心中的是对周总理深深地眷念与爱戴之情。2、再现情景,以景激情教学望庐山瀑布,班内大多数学生并未实地见过瀑布,很难领会“飞流直下”的壮观。教师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那凌空飞下,气势雄伟的瀑布,马上跃入学生的眼帘:红日映照,紫烟缭绕,如入仙境;飞瀑直下,轰然作响,如身亲临。生动、形象、美妙、壮观的画面激发了同学们热爱祖国山川的情怀,同时也领悟了作者的写作意图。3、品赏感悟,以声带情多媒体教学不仅以生动

3、的画面取胜,更能以优美的音乐与听觉享受吸引学生。教学瀑布时,指导学生边观赏瀑布落下的神韵,边配之以轻柔、舒缓的音乐,同时加上录音范读,能把学生置于声画交织的立体感受之中。当朗读到“时时来一阵风,把它吹得“如烟、如雾、如尘”时,学生立刻感受到了作者当时观赏瀑布时如痴如醉的神情。闭上双眼,那飘逸、迷离的画卷马上会浮现眼前,令人回味无穷,联想无限。这是音响效果带给人的享受,虽然眼中并未见到实景,却在脑中再现了画面,胜似亲眼所见。二、激趣释疑,拓展思维1、解题激趣教学古诗时,恰当运用声像媒体,解题释疑,能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感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时,先播放录像,以加深学生对题目的

4、理解。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人们要在这一天全家一起登高远眺,而此时作者独自漂泊他乡,身边无一亲友,不能和家人团聚,悠长的思乡之情油然而生,只好独自一人眺望远方。那深邃的目光,流露出绵绵的思念,此时此刻,也许兄弟们已登上山巅,头上插着茱萸,在一起尽情地谈笑,那爽朗的笑声在山谷中回荡,不知不觉,两行热泪滚落下来。一组组感人的画面,使学生进入课文意境和气氛之中,带着感情去理解课题,加深了对“忆”字的理解。2、破难释疑运用声像媒体还有助于学生对诗句中疑点的理解。教学题西林壁一诗“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两句,含义深刻,富有哲理,教师难以讲清。教学时,教师可出示几幅从不同角度

5、拍摄的画面,于是庐山雄伟、奇异、多姿的景色真实、生动地展现在学生眼前:横看庐山像连绵起伏的山岭;侧看庐山像直插云霄的险峻山峰;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呈现出各种不同的姿态和神奇的魅力。通过观看,让学生讨论,为什么会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呢?原来站在庐山中,从一个观察点看多姿的庐山,当然只能得出反映局部特征的结论;要识庐山真面目,就必须从远、近、高、低多方位,多角度去观察。这样,学生对诗中所蕴含的哲理就不难理解了。3、诱发想象教学飞夺泸定桥时,随着课文情节的展开,教师播出泸定桥的图片,学生在朗读课文的基础上,通过观察,丰富了感性认识,这样有助于体会作者描写泸定桥的“险”,进而想象战士们过桥的

6、“难”和冲锋时的“勇”。此时,学生面对形象生动的画面,展开了想象,仿佛听到了枪声、炮声和战士们冲锋的喊杀声,似乎看到了英雄们高大的形象在闪耀。教学中,只要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观察机会,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为学生开辟驰骋想象的天地,诱发他们去想象,既能起到加深理解课文内容的作用,又培养了想象能力。三、精心设计,自主写作具有形象鲜明,色彩逼真,声音清晰的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出现,为作文教学注入了活力,给作文教学带来了“春天”,对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促进学生自主写作,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1、用音乐渲染宽松的写作氛围选用与写作内容相吻合的音乐,把学生轻松地引领到写作情境中去,激发学生创作的灵感,使学生

7、萌发写作的激情。如记一次公益劳动的习作指导,课前播放节奏明快的劳动最光荣等曲目,就能把学生很快地带入紧张忙碌的劳动情境中去。2、让描写对象形象生动教学时,尽力给学生提供鲜活的写作对象,增加对描写对象的感知,达到自主写作的目的。化静为动。看图作文中的画面是静止的,有些画面尽管动感强烈,可是毕竟无法展示过程,如果学生缺乏直接的感知,在表述时会感到困难。针对此种情况,我们将静止的画面制成三维动画,将过程展示出来。如指导龟兔第二次赛跑时,可让几幅静止的画面动起来,将龟兔第二次赛跑的各个细节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这样学生写作便容易多了。再现真实情境。观察作文,学生往往只留心其过程中热闹的场面、精彩的片段

8、,而没有仔细观察全过程,体验不到位,同时文章未必写得生动、有趣。可是活动不能重新组织,而利用多媒体却可以解决此难题,即可把生活情境拍摄下来,制成课件,然后播放,再现真实场景,学生脑中有“形”,笔下才能有“神”。如记一次游览参观活动的作文指导,便可把游览的真实过程拍下来,以便学生重新体验,写出自己的感受。、设计丰富的感知材料。利用多媒体,采集学生生活中丰富的、较熟知的素材,通过声音、图像、语言的精妙组合,为学生提供直观、形象的感知材料,学生可把自己置身于其中,发挥想象力进行创造性作文。如:课件按顺序播放“呜呜”的风声,满天飞扬的尘土,过后便是一阵阴沉黑暗的天空,接着风卷着雪片到处飞舞,随后便是一

9、场鹅毛大雪,树上、房屋上、田野里一片白茫茫当红日升起时,雪已停了,孩子们的笑声、欢呼声传遍空旷的田野,人们都走出门户,观看这场大雪,脸上露出惬意的微笑。闲不住的孩子们早已在雪地上开始追逐、踢球、打雪仗、堆雪人了真是一幅精美的雪景图呀!这样的情境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很快就能进入写作状态,写出的文章也自然真实、有趣。3、提供自主写作的时机创设宽松的写作环境,最终能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让学生自己探索,自主写作。这就要求教师科学安排环节,为学生提供写作时机,给学生充分的自由。、自选写作内容。半命题、全命题作文为学生选材提供了较大的自由空间,但学生积累的知识不多,情感经验不足,很难拓展开自己的写作思路

10、,把文章写生动。如果教师用课件提供丰富的写作内容,无疑能帮助学生写好作文。例如:“我爱家乡的 ”的作文指导。从本地实际出发,设计以下内容:风景:鸳鸯池水库、金塔公园、塔寺庙景观。特产:李广杏、葡萄、沙枣树、红柳。建筑:鸳鸯池拦水大坝、嘉峪关长城、航天城。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其中的内容来写。多媒体中提供的各种图片、资料,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开阔了视野,而且极大地丰富了他们写作的素材。、寻找相关资料。利用计算机储存量大的特点,教师可在课件里储存大量与写作题材相关的内容。学生一旦需要某方面的资料,便可从中调出范文,或是有关图片、资料等。学生从自身实际和爱好出发,各取所需,愉快作文,收效良好。、建立习作文库。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欣赏水平,从同学、老师提供的资料和课外书中选取材料,利用计算机分门别类地建立自己的“佳作库”,“精美词句库”,还可以根据自己在写作中经常出现的错误建立“常见错误库”,以时时提醒自己。平时,学生就可以把这些文库作为自己写作的得力“助手”。多媒体技术以其独特的先进性,逐步走进了各科课堂教学。只要教师在语文课堂中做到巧用,一定会为提高课堂效益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