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规》整合修订稿介绍及 建筑防火设计常见问题(二.ppt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56708269 上传时间:2022-11-03 格式:PPT 页数:102 大小:3.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规》整合修订稿介绍及 建筑防火设计常见问题(二.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02页
《建规》整合修订稿介绍及 建筑防火设计常见问题(二.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0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规》整合修订稿介绍及 建筑防火设计常见问题(二.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规》整合修订稿介绍及 建筑防火设计常见问题(二.ppt(102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建规整合修订稿介绍及 建筑防火设计常见问题(二)Still waters run deep.流静水深流静水深,人静心深人静心深 Where there is life,there is hope。有生命必有希望。有生命必有希望内容提要内容提要安全出口的定义疏散门的定义安全出口数量门的开启方向疏散门的类型楼梯形式疏散距离疏散宽度商业建筑疏散商业网点消防电梯高层主体与裙房安全出口的定义安全出口的定义v 建规:供人员安全疏散用的楼梯间、室外楼梯建规:供人员安全疏散用的楼梯间、室外楼梯的出入口或直通室内外安全区域的出口。的出入口或直通室内外安全区域的出口。v高规高规:保证人员安全疏散的楼梯或直通室外地

2、:保证人员安全疏散的楼梯或直通室外地平面的出口。平面的出口。供人员安全疏散的楼梯或直通室内安供人员安全疏散的楼梯或直通室内安全区域、室外地平面的出口。全区域、室外地平面的出口。v 人防:通向避难走道、防烟楼梯间和室外的疏人防:通向避难走道、防烟楼梯间和室外的疏散出口散出口。汽车库人员安全出口汽车库人员安全出口汽车库防火规范汽车库防火规范6.0.5条:条:汽车库室内最远工作地点至汽车库室内最远工作地点至楼梯间楼梯间的距离的距离不应超过不应超过45m,当设有自动灭火系统时,其,当设有自动灭火系统时,其距离不应超过距离不应超过60m。相邻两个防火分区的防火门不算安全出口;相邻两个防火分区的防火门不算

3、安全出口;相邻两个防火分区的疏散楼梯可以共用。相邻两个防火分区的疏散楼梯可以共用。疏散门定义建规v疏散门:房间直接通向疏散走道的门。避难走道避难走道v人防规走道两侧为实体防火墙,设置有防烟等设施,仅用于人员安全通行至室外出口的疏散走道。v建规整合修订稿 走道两侧为实体防火墙,并设置有防烟设施等,用于人员安全通行的走道。避难走道避难走道 建规整合修订稿v避难走道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v1 走道两侧的墙体应为实体防火墙;v2 走道直通地面的出口不应少于2个,并应设置在不同方向;当避难走道仅与1个防火分区相通时,避难走道直通地面的出口可设置1个,但该防火分区至少应有1个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避难走道避

4、难走道v3 避难走道的内部装修应全部采用A级装修材料;v4 防火分区至避难走道入口处应设置防烟前室,前室的使用面积不应小于6m2,开向前室的门应为甲级防火门;v5 避难走道应设置消火栓、消防应急照明、应急广播和消防专线电话。避难走道避难走道 作用v防火分隔v解决大空间公共建筑(商业、展览、医院等)疏散距离过远的问题v属于室内安全区域安全通道(疏散通道)安全通道(疏散通道)按分隔方式:v防火墙安全通道v防火卷帘安全通道v组合式安全通道安全通道安全通道v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v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v基金项目: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子课题“建筑性能化防火设计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v以一个超市工程

5、为实验案例安全通道安全通道 层次分析法、人员疏散模型、FDS模型 结论:结论:v当对建筑的使用功能重视程度很高时,防火卷帘通道是最好的选择;当对人员安全疏散的重视程度大于对使用功能的重视程度时,防火卷帘通道就不再适用,而选择组合式通道;当极为重视人员安全疏散时,防火墙通道是最好的选择。通用性v建规整合修订稿v防火分区间采用防火卷帘分隔时,应符合下列规定:除中庭外,当防火分隔部位的宽度不大于30m时,防火卷帘的宽度不应大于10m;当防火分隔部位的宽度大于30m时,防火卷帘的宽度不应大于该防火分隔部位宽度的1/3,且地下建筑不应大于20m;安全出口的数量安全出口的数量建规建规v每个防火分区、一个防

6、火分区的每个楼层,其相邻2个安全出口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0m。v每个防火分区、一个防火分区内的每个楼层,其安全出口的数量应经计算确定,且不应少于2个。高规高规v高层建筑的安全出口应分散布置,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5m。v建规v民用建筑可设置1个安全出口的条件:建规整合修订稿建规整合修订稿表5.5.3 公共建筑可设置1个疏散楼梯的条件耐火等级最多层数每层最大建筑面积(m2)人 数一、二、三级3层200第二层和第三层的人数之和不超过50人四级2层200第二层人数不超过30人安全出口的数量安全出口的数量v建规5.3.12地下、半地下建筑地下、半地下建筑v当平面上有2个或2个以上

7、防火分区相邻布置时,每个防火分区可利用防火墙上1个通向相邻分区的防火门作为第二安全出口,但必须有1个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v使用人数不超过30人且建筑面积小于等于500m2的地下、半地下建筑(室),其直通室外的金属竖向梯可作为第二安全出口;安全出口的数量安全出口的数量高层建筑可设置一个安全出口的条件:v地下室或半地下室:当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防火分区,且相邻防火分区之间的防火墙上设有防火门时,每个防火分区可分别设一个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安全出口的数量安全出口的数量高层住宅可设置一个安全出口的条件:v6.1.1.1 塔式住宅 十八层及十八层以下、每层不超过8户、建筑面积不超过650m2,且设有一座防烟

8、楼梯间和消防电梯。安全出口的数量安全出口的数量高层住宅可设置一个安全出口的条件:6.1.1.2 单元式住宅单元式住宅v十八层及十八层以下、每个单元设有一座通向屋顶的疏散楼梯,单元之间的楼梯通过屋顶连通,单元与单元之间设有防火墙,户门为甲级防火门,窗间墙宽度、窗槛墙高度大于1.2m且为不燃烧体墙的单元式住宅。v超过十八层,每个单元设有一座通向屋顶的疏散楼梯,十八层以上的部分每层相邻单元楼梯通过阳台或凹廊连通(屋顶可以不连通),十八层及十八层以下的部分单元与单元之间设有防火墙,且户门为甲级防火门,窗间墙宽度、窗槛墙高度大于1.2m且为不燃烧体墙的单元式住宅。单元式住宅设一个楼梯的条件单元式住宅设一

9、个楼梯的条件v18层及18层以下 楼梯出屋面(坡屋顶),并通过屋顶连通;v19层及19层以上 楼梯出屋面,十八层以上的部分每层相邻单元楼梯通过阳台或凹廊连通(屋顶可以不连通);单元式住宅设一个楼梯的条件单元式住宅设一个楼梯的条件 户与户之间的窗间墙:1.2m 单元与单元的窗间墙:2m防火墙 窗槛墙:1.2m,指上下楼层之间的所有窗户,包括厨房、卫生间、客厅、卧室等。跃层式的上下层之间可以不执行1.2m。封闭阳台算房间,执行1.2m;未封闭阳台可以不执行1.2m。做窗间墙、窗槛墙和防火墙有困难时的一种解决办法:采用突出外墙面不小于50cm、耐火极限为2.0h的墙体时,两侧窗口距离不限。高规与住宅

10、建筑规范高规与住宅建筑规范住建规9.4.1窗槛墙高度不低于0.8m;或耐火极限不低于1h防火挑檐,挑出宽度不小于0.5m、长度不小于开口宽度。住建规9.4.2窗间墙楼梯间窗口与套房窗口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间距不应小于1m。安全出口数量安全出口数量住建规9.5 安全疏散安全疏散任一层的面积大于650m2;或任一套房的户门至安全出口的距离大于15m(10层以下)、10m(18层以下);该住宅单元每层的安全出口不少于2个。安全出口数量安全出口数量v住建规9.5.1-3 19层及19层以上的住宅建筑,每个住宅单元每层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2个。安全出口数量安全出口数量v住建规住建规与与高规对安全出口数量的规

11、高规对安全出口数量的规定没有矛盾。定没有矛盾。高规与住宅建筑规范不同之处:层数的计算;住规9.1.6条窗槛墙、窗间墙的规定;住规9.4.1、9.4.2电缆井、管道井是否能设在前室、合用前室内;住规9.4.3.4 高规与住宅规范有矛盾时,执行严格的条款。高规与住宅规范有矛盾时,执行严格的条款。判断:19层住宅设剪刀楼梯,在首层设 一个直通室外的出口。安全出口的数量安全出口的数量汽车库规范6.0.2条:汽车库、修车库的每个防火分区内,其人员安全出口不应少于两个。但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设一个:同一时间的人数不超过25人;IV类汽车库。安全出口的数量安全出口的数量人防规范5.1.1条:每个防火分区的安

12、全出口数量不应少于两个;当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防火分区,相邻防火分区之间的防火墙上设有防火门时,每个防火分区可只设一个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高规6.1.1条:高层建筑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两个。但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设一个安全出口:除地下室外的相邻两个防火分区,当防火墙上有防火门连通,且两个防火分区的建筑面积之和不超过本规范规定的一个防火分区面积的1.4倍的公共建筑。房间疏散门数量v建规建规v公共建筑和通廊式非住宅类居住建筑中各房间疏散门的数量应经计算确定,且不应少于2个,v该房间相邻2个疏散门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0m。房间设一个疏散门的条件房间设一个疏散门的条件建规第5.3

13、.8条:v房间位于2个安全出口之间或袋形走道两侧,且建筑面积小于等于120m2,疏散门的净宽度不小于0.9m;v除托儿所、幼儿园、老年人建筑外,房间位于走道尽端,且由房间内任一点到疏散门的直线距离小于等于15m、其疏散门的净宽度不小于1.4m;v地下室房间建筑面积小于等于50m2,且经常停留人数不超过15人时,可设置1个疏散门;房间设一个疏散门的条件:房间设一个疏散门的条件:高规6.1.8条:公共建筑中位于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房间,当其建筑面积不超过60m2时,可设置一个门,门的净宽不应小于0.90m。公共建筑中位于走道尽端的房间,当其建筑面积不超过75m2 时,可设置一个门,门的净宽不应小于1

14、.40m。走道尽端房间示意图走道尽端房间示意图 高规6.1.12 高层建筑的地下室,房间面积不超过50m2,且经常停留人数不超过15人,可设一个门。人防防火规范 建筑面积不大于50m2的房间,可设一个疏散出 口。门的开启方向门的开启方向 建规7.4.12 民用建筑、厂房的疏散用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人数不超过60人的房间且每樘门的平均疏散人数不超过30人时(甲、乙类生产厂房除外),其门的开启方向不限。库房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门的开启方向门的开启方向 高规高层建筑内设有固定座位的观众厅、会议厅等人员密集场所,其疏散出口的门必须向外开启。人防防火规范设有固定座位的电影、礼堂等的观众厅,其疏散出口的门

15、必须向疏散方向开启。门的开启方向门的开启方向NFPA101(建筑物火灾生命安全保障规范)使用荷载达到或超过50人,则侧铰门或旋转推拉门应朝疏散方向旋转。内储有高危险等级物品空间的门应朝疏散方向旋转。门的开启方向门的开启方向建规5.3.14、高规6.1.11.2、6.1.11.3条:人员密集的观众厅、会议厅等公共场所的疏散门宽度不应小于1.4m,疏散出口的门内、门外1.4m范围内,不应设踏步,且门必须向外开启。疏散门类型疏散门类型q建规7.4.12q民用建筑及厂房的疏散用门应采用平开门,不应采用推拉门、卷帘门、吊门、转门;q仓库的疏散用门应为向疏散方向开启的平开门,首层靠墙的外侧可设推拉门或卷帘

16、门,但甲、乙类仓库不应采用推拉门或卷帘门;疏散门类型疏散门类型高规6.1.16v高层建筑的公共疏散门均应向疏散方向开启,且不应采用侧拉门、吊门和转门。人员密集场所防止外部人员随意进入的疏散用门,应设置火灾时不需使用钥匙等任何器具即能迅速开启的装置,并应在明显位置设置使用提示。疏散门类型疏散门类型v高规5.4.5v疏散走道上不应使用防火卷帘。v条文解释:尽管防火卷帘带停滞功能,但在火灾时,由于防火卷帘启动较慢,对人员疏散影响较大,因此疏散通道上不应使用防火卷帘。楼梯形式楼梯形式封闭楼梯间封闭楼梯间建规5.3.5:v医院、疗养院的病房楼;v旅馆;v超过2层的商店等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v设置有歌舞娱

17、乐放映游艺场所且建筑层数超过2层的建筑;v超过5层的其它公共建筑;v高层厂房、人员密集的多层丙类厂房;建规建规封闭楼梯间封闭楼梯间 5.3.11v通廊式居住建筑当建筑层数超过2层时应设封闭楼梯间;当户门采用乙级防火门时,可不设封闭楼梯间;v其它形式的居住建筑当建筑层数超过6层或任一层建筑面积大于500m2时,应设置封闭楼梯间;当户门或通向疏散走道、楼梯间的门、窗为乙级防火门、窗时,可不设置封闭楼梯间。建规建规封闭楼梯间封闭楼梯间7.4.2封闭楼梯间1 当不能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时,应按防烟楼梯间的要求设置;2 楼梯间的首层可将走道和门厅等包括在楼梯间内,形成扩大的封闭楼梯间,但应采用乙级防火门等

18、措施与其它走道和房间隔开;封闭楼梯间封闭楼梯间建规报批稿建规报批稿 7.4.1疏散楼梯条文解释v当地下、半地下建筑不超过2层时,地下、半地下封闭楼梯间在出地面时有直接开向室外的门或有不小于1.2m2的可开启外窗,可视为具备自然通风条件;v当地上建筑不超过5层时,地上楼梯间出屋面的开口的面积不小于2m2时,可视为具备自然通风条件。高规高规封闭楼梯间封闭楼梯间v6.2.2 裙房和建筑高度不超过32m的二类建筑应设封闭楼梯间;v十二层至十八层的单元式住宅;v十一层及十一层以下的通廊式住宅;高规高规封闭楼梯间封闭楼梯间v6.2.2.1楼梯间应靠外墙,并应直接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当不能直接天然采光和自然

19、通风时,应按防烟楼梯间规定设置。v6.2.2.3楼梯间首层紧接主要出口时,可将走道和门厅等包括在楼梯间内,形成扩大的封闭楼梯间,但应采用乙级防火门等防火措施与其它走道和房间隔开。扩大的封闭楼梯间楼梯形式楼梯形式封闭楼梯间封闭楼梯间v人防防火规范5.2.1人员密集场所v当地下为两层,且地下第二层的地坪与室外出入口地面高差不大于10m时,应设封闭楼梯间;楼梯形式楼梯形式防烟楼梯间防烟楼梯间 高规v一类建筑;v建筑高度超过32m的二类建筑;v塔式住宅;v十九层及十九层以上的单元式住宅;v超过十一层的通廊式住宅;均应设防烟楼梯间。楼梯形式楼梯形式防烟楼梯间防烟楼梯间 高规v8.2.2.1 防烟楼梯间前

20、室、消防电梯间前室及合用前室可开启外窗有效面积不应小于2.00m2;v8.2.2.2 靠外墙的防烟楼梯间、封闭楼梯间每五层内可开启外窗总有效面积之和不应小于2.00m2。楼梯形式楼梯形式防烟楼梯间防烟楼梯间v建规建规v7.4.3 防烟楼梯间v当不能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时,楼梯间应按本规范第9章的规定设置防烟或排烟设施,应按本规范第11章的规定设置消防应急照明设施;v楼梯间的首层可将走道和门厅等包括在楼梯间前室内,形成扩大的防烟前室,但应采用乙级防火门等措施与其它走道和房间隔开。楼梯形式楼梯形式剪刀楼梯剪刀楼梯 高规高规v6.1.2 塔式高层建筑,两座疏散楼梯宜独立设置,当确有困难时,可设置剪刀楼

21、梯,并应符合下列规定:v6.1.2.1 剪刀楼梯间应为防烟楼梯间。v6.1.2.2 剪刀楼梯的梯段之间,应设置耐火极限不低于l.00h的不燃烧体墙分隔。v6.1.2.3 剪刀楼梯应分别设置前室。塔式住宅确有困难时可设置一个前室,与消防电梯合用时其前室建筑面积不小于12.00、短边尺寸不小于2.40m,合用前室的两座楼梯应分别加压送风。(三合一)楼梯形式楼梯形式防烟楼梯间防烟楼梯间 建规v高度大于32m且任一层人数超过10人的高层厂房,应设防烟楼梯间。楼梯形式楼梯形式防烟楼梯间防烟楼梯间v人防防火规范v当底层室内地坪与室外出入口地面高差大于10m时,应设防烟楼梯间;楼梯形式楼梯形式v室外楼梯v与

22、敞开外廊相通的楼梯间(建规整合修订稿)室外楼梯室外楼梯楼梯形式楼梯形式v位于高层建筑投影下的裙房楼梯、和高层划分在同一个防火分区内,此处楼梯仍然可以做封闭楼梯,当不靠外墙时,应设防烟前室。疏散距离的计算疏散距离的计算由两段组成:疏散门内、疏散门外;房间内最远点至疏散门的距离与疏散门至安全出口的距离之和。疏散距离疏散距离建规5.3.13-4 房间内最远一点到该房间直接通向疏散走道的疏散门的距离,按表5.3.13中规定的袋形走道两侧或尽段的疏散门至安全出口的最大距离。疏散距离疏散距离v建规5.3.13-1v直接通向疏散走道的房间疏散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距离应符合表5.3.13的规定;疏散距离疏散距离

23、v建规5.3.13-3v首层v楼梯间的首层应设置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或在首层采用扩大封闭楼梯间。v当层数不超过4层时,可将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设置在离楼梯间小于等于15.0m处。疏散距离疏散距离v观众厅、展览厅、多功能厅、餐厅、营业厅和阅览室等,其室内任何一点至最近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不宜大于30m。v敞开式外廊建筑的房间疏散门至安全出口的最大距离可按本表增加5m。v建筑物内全部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时,其安全疏散距离可按本表规定增加25%;疏散距离疏散距离住宅应为最远房间内任一点到户门的距离;跃层式住宅内的户内楼梯的距离可按其梯段总长度的水平投影尺寸计算。误:房间内设有套间,计算房间内最远一点至房门

24、的距离时不计算套间的距离。误:跃层式住宅室内最远点至户门(疏散门)距离超过规定。疏散距离疏散距离高规高规6.1.7条:条:观众厅、展览厅、多功能厅、营业厅等室内最远观众厅、展览厅、多功能厅、营业厅等室内最远点至最近的点至最近的疏散出口疏散出口的直线距离,不超的直线距离,不超30m;其它房间内最远点至房门的直线距离不超其它房间内最远点至房门的直线距离不超15m。(整合修订稿):(整合修订稿):观众厅、展览厅、多功能厅、营业厅等室内最远观众厅、展览厅、多功能厅、营业厅等室内最远点至最近的点至最近的安全出口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不超的直线距离,不超30m;疏散距离疏散距离v高规 6.1.4 条:高层公

25、共建筑的大空间条:高层公共建筑的大空间设计,必须符合双向疏散或袋形走道的规定。设计,必须符合双向疏散或袋形走道的规定。v6.1.6:跃廊式住宅的安全疏散距离,应从户跃廊式住宅的安全疏散距离,应从户门算起,小楼梯的一段距离按其门算起,小楼梯的一段距离按其1.5倍水平投倍水平投影计算。影计算。高规6.1.4条:高层公共建筑的大空间办公室,应符合双向疏散和袋形走道的规定。疏散距离疏散距离人防防火规范5.1.4条:房间内最远点至该房间门的距离不应大于15m。误:计算疏散距离时,以楼梯间为中心、以规定的疏散距离为半径画圆。正:疏散距离的测量应在步行沿路径的中心线进行。楼梯间在首层至室外出口的距离 建规5

26、.3.8条:楼梯间的首层应设置直接对外的出口,当层数不超过四层时,可将对外出口设置在离楼梯间不超过15m处。高规6.2.6条:疏散楼梯在首层应有直通室外的出口。允许在短距离内通过门厅、走道。相邻防火分区上的防火门是否可视为安全出口?高规、建规地下室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两个。当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防火分区,且相邻防火分区之间的防火墙上设有防火门时,每个防火分区可分别设一个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疏散宽度疏散宽度疏散宽度疏散宽度相邻防火分区上的防火门是否可视为安全出口?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 将相邻防火分区之间防火墙上的防火门视为安全出口。相关条文:5.1.1、5.1.3、5.1.4、5.1.

27、5 如5.1.3条:每个防火分区安全出口之间或安全出口与相邻防火分区之间防火墙上的防火门,宜按不同方向分散设置;当受条件限制需要同方向设置时,两个出口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5m。疏散宽度疏散宽度相邻防火分区上的防火门是否可视为安全出口?5.1.5条:每个防火分区安全出口和相邻防火分区之间防火墙上防火门的总宽度,应按该防火分区容纳总人数乘以疏散宽度指标计算确定。疏散宽度疏散宽度地上建筑是否可以借用相邻防火分区的防火门疏散?疏散宽度疏散宽度 建规整合修订稿:建规整合修订稿: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当其疏散距离或疏散宽度执行本规范第5.5.15条、第5.5.20条确有困难时,可利用相邻防火分区之间防火墙上

28、设置的耐火极限不低于3.00h的防火门作为安全出口,该防火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但该防火分区内设置的直通室外的疏散楼梯或避难走道的疏散净宽度之和不应小于本规范第5.5.20条规定的安全出口总净宽度的70%。疏散宽度疏散宽度v商业建筑v当安全出口数量、距离均满足要求,为了增加疏散宽度时,使用剪刀楼梯。剪刀楼梯间分别设前室,剪刀楼梯间分别设前室,2个前室门相距大于个前室门相距大于5。商业建筑疏散宽度计算商业建筑疏散宽度计算v商店的疏散人数应按每层营业厅建筑面积乘以面积折算值和疏散人数换算系数计算。v地上商店的面积折算值宜为50%70%v地下商店的面积折算值不应小于70%。商店营业厅内的人数换算系数(

29、人/m2)商业建筑疏散宽度计算商业建筑疏散宽度计算v5.3.17百人宽度商店人数计算商店人数计算消防电梯消防电梯v6.3.1 下列建筑应设消防电梯:v6.3.1.1 一类公共建筑;v6.3.1.2 塔式住宅;v6.3.1.3 十二层及十二层以上的单元式住宅和通廊式住宅;v6.3.1.4 高度超过32m的其它二类公共建筑。消防电梯的数量消防电梯的数量v建规整合修订稿:建规整合修订稿:v一类高层公共建筑,建筑高度超过32m的居住建筑和其他二类高层公共建筑应设置消防电梯,并应符合下列要求:v1 消防电梯宜分别设在不同的防火分区内,且每个防火分区不应少于1台。v2 当每层建筑面积不大于1500m2时,

30、不应少于1台;v3 当每层建筑面积大于1500m2但不大于4500m2时,不应少于2台;v4 当每层建筑面积大于4500m2时,不应少于3台。v5 符合消防电梯要求的客梯或工作电梯可兼作消防电梯。消防电梯消防电梯v建规整合修订稿:建规整合修订稿:v消防电梯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v1 消防电梯间应设置前室。前室的使用面积应符合本规范第6.4.3条的规定,前室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v高规高规6.3.3.4 消防电梯间前室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或具有停滞功能的防火卷帘,且在卷帘的两侧设置启闭装置,并应具有自动、手动和机械控制的功能。消防电梯消防电梯v高规修改说明 为保证消防电梯前室(也可能是日常使用

31、的候梯厅)的安全可靠性,前室的门必须是防火门或防火卷帘。但合用前室的门不能采用防火卷帘。但合用前室的门不能采用防火卷帘。火灾时,消防电梯仅供消防队员使用,故允许消防电梯前室设置防火卷帘,为便于消防队员的使用扑救需要,消防电梯前室的防火卷帘两侧应设置启闭装置,并应具有自动、手动和机械控制的功能。消防电梯消防电梯v2 前室宜靠外墙设置,在首层应设置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或经过长度不大于30m的通道通向室外;v3 消防电梯井、机房与相邻电梯井、机房之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不燃烧体隔墙隔开;当在隔墙上开门时,应设置甲级防火门;v4 在首层的消防电梯井外壁上应设置供消防队员专用的操作按钮。消防

32、电梯轿厢的内装修应采用不燃烧材料且其内部应设置专用消防对讲电话;消防电梯消防电梯v5 消防电梯的井底应设置排水设施,排水井的容量不应小于2m3,排水泵的排水量不应小于10L/s。消防电梯间前室门口宜设置挡水设施;v6 消防电梯的载重量不应小于800kg;v7 消防电梯从首层到顶层的运行时间不宜超过60s;v8 消防电梯的动力与控制电缆、电线应采取防水措施。消防电梯消防电梯v消防电梯的楼层停靠仍未明确。商业服务网点商业服务网点v高规(报批稿)v商业服务网点内疏散距离小于20米,楼梯可设置为敞开楼梯;v商业服务网点内疏散距离大于20米不超过30米,且商业服务网点内设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简易自动喷水灭

33、火系统,楼梯可设置为敞开楼梯;v商业服务网点内疏散距离大于30米,商业服务网点内设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简易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楼梯应设置为封闭楼梯。高层建筑与裙房v高层裙房的疏散指标(距离、宽度)按多层执行,前提是符合高规5.1.3条。外墙外保温防火系统外墙外保温防火系统v有机保温材料v模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EPSEPS薄抹灰系统欧洲已使用60年;美国40年;v挤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XPSv硬脂聚氨脂泡沫塑料PU日本使用多,内保温外墙外保温防火系统外墙外保温防火系统v热塑型保温材料(聚苯板)燃烧有熔滴央视火灾XPS熔滴造成从上向下燃烧v热固型保温材料(聚氨脂、酚醛)燃烧无熔滴v燃烧性能:可燃材料 B2、B1级v氧指数1836外墙外保温防火系统外墙外保温防火系统v无机保温材料v岩棉德国建筑高度22,要求使用岩棉。v玻璃棉v燃烧性能:认定为不燃材料A级外墙外保温防火系统外墙外保温防火系统v不惜代价地提高有机保温材料的阻燃性能来以此提高外保温系统的防火安全性;v重点考虑系统整体构造的防火性能,其中主要包括空腔、防火隔断和防火保护面层3个关键要素。v华北标BJ系列专项图集10BJZ38JDHT不燃材料外墙外保温10BJZ38JDHT不燃材料外墙外保温不燃材料外墙外保温JDHT-3防火隔离带防火隔离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