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语》教学片断.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56691107 上传时间:2022-11-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鸟语》教学片断.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鸟语》教学片断.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鸟语》教学片断.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鸟语》教学片断.doc(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言意兼得:把阅读对话进行到底鸟语教学片断实录与反思鸟语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中的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叙述了“我”与鸟儿交谈、倾听并揣摩鸟语的情景。课文语言生动活泼,富有童真童趣。文中的第7自然段,有一个59字的长句子“从终日忙碌的燕子那里,我认识到勤劳的可贵;从飞行整齐的大雁那里,我懂得了纪律的重要;从搏击风雨的苍鹰那里,我学到了勇敢顽强的精神”这句话内蕴丰富,解读空间很大,且言语形式独特,值得引导学生在此驻足品味。笔者在教学这个长句子时,引导学生做了一番尝试:“一唱三叹”,在文本之中走个来回;“言意兼得”,把阅读对话进行到底。现将该教学片断实录如下:【教学片断】 一唱三叹:在文本之中走个

2、来回(大屏幕出示重点句。)师:一齐来读读这个长句子,看看句中写了哪几种鸟?(生齐读。)生1:写了燕子、大雁、苍鹰三种鸟。(大屏幕点红“燕子”、“大雁”、“苍鹰”。)师:再请一位同学朗读这句话,看看燕子、大雁、苍鹰各有什么特点呢?(指名朗读。)师:谁来说说“燕子”的特点?生2:燕子终日忙碌,很勤劳。师:结合你平时的观察,燕子都在忙些什么呢?生2:它们在忙着捉害虫。生3:它们在忙着搭窝筑巢。生4:它们忙着在微风中,在阳光下斜着身子飞行。师:谁来说说“大雁”的特点?生5:大雁飞行整齐,很守纪律。师:看到过大雁飞行的画面吗?生6:秋天,大雁往南飞,有时候排成个“人”字形,有时候排成个“一”字形,很整齐

3、。生7:我看到过一本介绍鸟儿的书上说,大雁是一种候鸟,每年春天飞回北方繁殖,秋天再飞往南方越冬。因为行列整齐,人们称之为“雁阵”。大雁的飞行,路线是笔直的。师:那么,“苍鹰”又有什么特点呢?生8:苍鹰搏击风雨,有勇敢顽强的精神。生9:苍鹰是鸟类中的王者,它飞得又高又远,好像一次能飞行几千里。师:这个长句子向我们介绍了燕子、大雁、苍鹰的可贵之处。现在,请大家再来好好读一读,看看你能从句子的形式中发现些什么?(生自读。)生10:这是一个排比句。师:了不起的发现!说说你怎么读出是个排比句的。生10:它有三个小句子,每一个小句子都是写“从谁那里,我怎么样”。师:来,我们读读看。从终日忙碌的燕子那里生(

4、齐):我认识到勤劳的可贵;师:从飞行整齐的大雁那里生(齐):我懂得了纪律的重要;师:从搏击风雨的苍鹰那里生(齐):我学到了勇敢顽强的精神师:这样三个句式一样的句子,叫排比句。请大家在这句话旁写上“排比句”三个字。(生批注。)师:注意到这句话最后的省略号了吗?它表示生11:表示还有很多鸟也给作者启示。师:想一想,还有哪些鸟,给我们什么启示呢?请大家运用“从那里,我”,写一两句话。(生练笔。)生12:从声声催促的布谷鸟那里,我懂得了勤劳刻苦的重要。生13:从预报喜讯的喜鹊那里,我感受到生活的希望和乐趣。生14:从终日忙碌的啄木鸟那里,我明白了无私奉献的快乐。生15:从用身体破冰的天鹅那里,我学到了

5、齐心合力的精神。【教学反思】 言意兼得:把阅读对话进行到底上述教学片断中,针对这个长句子,我引导学生一次次深入文本之中,反复进行对话,对话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言语内容到言语形式,真正地将阅读对话教学进行到底。就总体而言,这一教学片断中的阅读对话经历了两个层次:一是,与言语内容对话,得意;二是,与言语形式对话,得言。把阅读对话进行到底,就是追寻既得意又得言的过程,从而达到“言意兼得”的阅读教学效果。第一层次,与言语内容对话这个长句子有59个字,在课文中占了4行,对四年级的学生而言,解读这个长句子的言语内容是有一点困难的。因此,在上述教学片断中,我首先引导学生把阅读对话的重点聚焦在这句话的言语内

6、容解读上“一齐来读读这个长句子,看看句中写了哪几种鸟?”“再请一位同学朗读这句话,看看燕子、大雁、苍鹰各有什么特点呢?”课上,学生们循着这两个对话的话题,较轻松地走进文本的言语内容之中,读出了燕子终日忙碌勤劳可贵、大雁飞行整齐很守纪律、苍鹰搏击风雨勇敢顽强。在引导学生与燕子、大雁、苍鹰的“特点”对话中,由文本中的内容,向学生的课外阅读与生活经验作适度的拓展延伸,让学生已有的生活知识积累适时地充实在文本内容解读之中,从而对燕子、大雁、苍鹰留下更鲜明深刻的印象。与文本言语内容对话,要找准话题切入口,沿着话题展开的路径“入乎其内”,慢慢咀嚼,细细品味,把长文读短凸显内核,把短文读长诠释内涵。第二层次

7、,与言语形式对话阅读教学要追寻言意兼得的教学目标,得意不能忘言,尤其是针对这个言语形式富有特色的长句子的教学。这个长句子有三个分句,每一个分句的表达形式都是“从那里,我”,这是一个典型的排比句。此外,在这个长句子的最后作者用的是省略号,其中的内涵是很丰富的,可以引发读者的遐想,这是文本中的一个空白点,教学中应予以关注。课上,我引导学生们由言语内容的对话,转向言语形式的对话“这个长句子向我们介绍了燕子、大雁、苍鹰的可贵之处。现在,请大家再来好好读一读,看看你能从句子的形式中发现些什么?”学生们一下子就读出了“这是一个排比句”。但,我并没有满足于这个标准答案,而是引导学生细细地品味这个排比句的独特

8、的言语形式“从那里,我”。继而,进一步引导学生在师生朗读中,体会这个排比句整齐的句式。这里,采用老师引读的方式,可以很好地引导学生在读中体会排比句的语言特点。而这样反复地品味朗读,又为下面的练笔作了有效的铺垫。接下来,引导学生与省略号进行对话,在文本中三个分句言语形式的示范下,仿照着“从那里,我”这样的句式,表达出自己从熟悉的鸟儿那所得到的启示。这样的练笔设计,可以引导学生把言语形式内化在自己的心中与笔下,这样的读写对话显得自然而高效。与文本言语形式对话,是引导学生“入乎其内”之后的“出乎其外”,从“读”的视角转换到“写”的视角,赏析并领悟作者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等表达策略,有人把这叫做“阅读教

9、学的第二回合”。“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不能浅尝辄止,要在“言”与“意”这两个方面统筹兼顾,而这一点与老师在其间发挥的引领作用有很大的关系。把阅读对话教学进行到底,就是在老师的智慧引领下,让学生与文本言语的内容与形式,作零距离的交流,近些,再近些;深些,再深些。阅读对话教学既要“入乎其内”得其意,具体形象地解读好文本内容;也要“出乎其外”得其言,因文因人地解读好文本形式。“言意兼得”,其实是一个双赢的阅读对话过程,对“意”的解读,是循着“言”的轨迹在行进;而对“言”的追寻,反过来又可以更深刻地引领学生对“意”进行回味。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倡导“言意兼得”的阅读对话教学,惟有“言意兼得”,才能将阅读对话教学真正进行到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