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课程整合研究研究方案.docx

上传人:叶*** 文档编号:56668588 上传时间:2022-11-0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9.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课程整合研究研究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课程整合研究研究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课程整合研究研究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课程整合研究研究方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漯河市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 教学成果评选材料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课程整合研究研究方案成果名称 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课程整合研究 申报姓名 索国有 杨建华 所在单位 召陵区老窝二中 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课程整合研究研究方案一、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及价值1、课题研究的目的:(1)迅速高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本课题研究依托信息技术环境,引进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以及当代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探索运用信息技术构建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双向交流,通过把信息技术融入语文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收集、分析、综合信息的能力,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使学生迅速高

2、效地提高语文素养。(2)迅速提高语文教师素质和科研水平利用信息技术学习语文是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语文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加强教育理论的学习与研究,进一步提高认识,更新观念,树立正确的教师观、学生观和质量观,尽快实现教育观念和教学角色的转变。在语文教学中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探索出一条运用信息技术构建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创新模式,促进学习方式与教育方式的变革,为学生生动、活泼、自主学习创造新的空间与条件。2、课题研究的意义:(1)理论意义:1、是完全符合了当前基础教育的精神,把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提高到优化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重要地位加以重视。 2、是对“综合性课程”的开设和“

3、研究性学习”的开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现代教育技术下的学习非常讲究自主发现、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学生在斑斓多姿的现代教育技术环境学习中求知欲望被激发到最高境 3、是本课题成果具有广阔的运用前景。在网络技术日趋成熟的知识经济时代,技术学习越来越多地影响着知识学习。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必然会传统语文学习进行一次革新,还会对其他学科的知识实施网上组织管理机制提供有实践意义的运作原则和方法。 (2)实践意义:.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创新能力、让信息技术为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型人才发挥应有的作用。.全面提高教师的语文信息素养,促进教师教育思想的不断更新,不断提高教师个人素质与教学能力。.为进

4、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科研水平、办学效益与办学水平开辟新的途径,寻求语文教学的新模式。3、课题研究的理论价值:(1)以课题研究带动信息化建设水平,以信息技术带动创新教育教学活动。通过课题的研究与实践,带动学校信息化建设水平的提高。通过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推动信息技术环境下课程改革的推进。通过课题的研究与实践,促进学生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2)课题研究所总结出的研究成果,可以丰富优质教育理论,为广大中小学应用信息技术实施优质教育提供可供借鉴的经验,为信息技术在中小学优质教育实施过程中的应用提供有利的指导。二、课题的界定:1、信息技术指利用多媒体、网络等信息技术作为教育教学的手段,营造良好的学习环

5、境。2、整合就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显得科技成果,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教与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与实践。3、新型教学模式是对教师的教学过程、学生学习过程进行科学总结的方法及表现形式,新型教学模式能使教学构想变成教学过程;新型教学模式具有高度理论概括性和教学实施的可操作性;新型教学模式是教学模式基础上的典范化追求,它包括的要素有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和师生关系等方面在原有的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有合理的创新。4、学习方式是指学生获得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的基本途径,本课题研究过程中,学习方式包括有意义的接受式、探究式、合作式、自主式

6、等具体五、研究对象和方法研究对象:在整合模式研究中,课堂教学结构涉及的各个行为主体都是研究的对象。包括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环境、教学方式和过程等,其中主要是研究教学过程中教师用什么方式进行主导、学生主体地位如何体现。研究方法:本课题的研究主要综合采用文献法、调查法、检测法和经验总结法。在现代教育技术运用过程中,善于抓典型、树榜样,以点带面。坚持边学习、边实践、边研究、边交流,不断及时总结经验,经过再研究上升到理性的认识。 1、文献法。通过专题辅导、培训学习、参观访问等途径,学习现代教育技术、创新理论方面的论文、经验总结等,借鉴前人研究成果以指导课题研究,夯实课题研究成员的理论基础。 、调

7、查法。通过调查辅导组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找出课堂教学中不利于学生自主探究、主动发展的症结所在,找准实验的最佳切入口和有效途径。 、检测法。通过前期检测,了解实验前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技能和非智力因素等发展状况,通过实验,掌握最有说服力的数据,以证实实验的效果。 4、经验总结法。将课题研究内容、过程加以归纳,进行综述,撰写相关的阶段性小结,及时肯定实验成果,修正实验方案,撰写有关论文 三、研究目标(一)理论假设1.学生中心观: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认为,知识是通过“建构意义”而获得。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建构意义就是要帮助学生对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

8、深刻的理解。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构建者;而教师则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主动建构意义的引导者、帮助者、促进者。教,更重要的是培养认知主体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学会合作。2.教学过程互动观: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和互动就不可能发生真正的教学。3.情境建构观: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在一定的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联想思维,使学习者能利用原有的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和索引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从而使新旧知识建立起联系,并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4.协作

9、学习观:建构主义专家指出,协作学习环境以及学习者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对于学习内容的理解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这是建构主义的核心概念之一。 如果在建构主义理论、多元智能理论、人本主义理论的指导下,通过我们一系列的研究,即将信息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科学有机的进行融合,那么就能变革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充分、合理、有效地发挥信息技术的功能效益和优势,优化语文课堂教学,使语文课堂教学焕发出勃勃的生机,使教学工作更上一层楼。(二)研究目标1、改变语文教师的工作方式,让语文老师上课更多的是注重学生的信息素养和自主探究学习,充当学生学习的协助者和合作伙伴。2、改变学生的学

10、习方式,让学生通过网络教育及时了解国内外新闻,培养学生关心国家、关心社会、关心人类、关心自然的人文精神。同时也为学生创设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3、探索如何把信息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有机地融合,变革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充分、合理、有效地发挥信息技术的功能效益和优势,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4、通过课题研究,培养和造就一支符合知识经济时代素质要求,具有较强业务能力和熟练掌握信息技术,并且能把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进行有机地整合的科研型的语文教师队伍。 5、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自学能力、创新能力、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等,为学生的终生学习奠

11、定坚实的基础。四、研究内容1、关于应用信息技术优化中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的思想、理论的研究;2、关于应用信息技术优化中学语文作文教学过程的思想、理论的研究;3、关于应用信息技术优化中学语文综合性教学过程的思想、理论的研究;4、关于应用信息技术优化中学语文口语交际、识字与写字教学过程的思想、理论的研究;研究内容:5、关于利用已有资源,进行信息教学资源建设,开发一批高质量的信息教学课程资源的研究。6、通过专题学习网站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探索信息环境下的语文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特别要探索和总结学生学会利用信息进行语文学习的方法和途径。7、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使学生初步学会在信息环境下学习语文,初步学会利

12、用工具进行创造学习,查找搜集处理信息,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发展。8、研究专题学习网站在信息环境语文科教学中的应用,探索优化语文科教学的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方法。五、研究步骤(一)研究的基本思路:教育教学的创新是一个学校发展的灵魂。随着现代化教学设备的大量投入,如今在硬件设备上都具备了信息技术的教学环境,然而这些设备的作用有没有被充分发挥,投入与效果是否成正比,信息技术环境下采取何种合理的教学模式和有效的教学方法,是非常值得我们探讨的一个问题。我们要充分发挥现有信息化设备的功能,以行动研究法为主,结合我校教育教学实际,立足教学,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调动教师开展信息技术与环境下教

13、学的积极性,改变教师陈旧的教学观念,培养教师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能,在资源共享和教学手段上发挥信息技术环境的优势,充分利用现代教学设备辅助课堂教学,体现课程的“即时性”和“双向交流性”,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并最终转化为课堂效益。将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进行整合,最大程度的把传统教学模式与信息教学模式的优势进行互补,最终探索出一条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之路。(二)研究的基本步骤和具体措施: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1、制定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课程整合研究课题研究方案;2、建立语文课题组,确定课题组人员及分工; 3、组织专家对课题方案进行论证;4、配置相应的课题研究信息技术教育环境;5、组织课题

14、组教师学习课题研究的理论、方法及现代教育理论与信息技术;主要采用文献法、调查法对课题提出的背景、课题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等进行全面、深入的论证。这个阶段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是:加强理论学习,学习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学习创新教育理论。收集相关资料。初步提出核心概念和基本观点,撰写相关论文,完成课题申报报告和课题立项论证报告,.完成前期现状调查报告,根据研究需要增加硬件设备。 第二阶段:课题实施、中期评估阶段。1、学校研究课题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课程整合研究方案申报;2、对各班学生进行课题实施前的有关专题问卷调查与测试;3、对参加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课程整合研究专项课题组成员组织培训

15、、交流、研讨活动;4、确定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新型教学模式框架;5、接受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课程整合研究专项课题组中期评估。本课题正式立项后,将根据专家提出的建议进一步明确研究方向、理清研究内容、调整研究方案。这个阶段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是: 进一步探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学术创新思维的概念和理论问题。完成相关论文。 第三阶段:深入开展课题研究,交流、推广研究成果阶段。1、修订完善课题研究方案; 2、实践课展示、检测、评估与小结;3、完成实践课录像资料及测试资料的收集和整理;4、撰写个案分析、专题研究文章或研究论文;5、继续深入开展本课题研究,交流、研讨、推广研究成果。依据初步提出的行动研究方案,

16、开展课题研究。课题组成员既是研究者,又是行动者;在不断的实践中反思、调整,探究相对优化的策略,总结每一点行动研究的经验。这个阶段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是:对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基本技能培训。在大量扎实的日常教学实践中,提炼出具有代表意义的、涉及多种教学形式的典型学科教学案例,编辑成学科案例集。在实践过程中,收集数据和资料,不断完善先前提出的理论模型和构想,并给予操作化、系统化,最终提出较完整的教学策略体系,完成相关的研究报告。 第四阶段:课题总结阶段。将课题的研究成果再进行汇总、整理,最终完成整个课题的研究目标。这个阶段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是:1、撰写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学生

17、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报告。2、展示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课堂教学案例。阶段负责人:曹金良 3、展示学生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研究下的系列成果。4、申请结题,进行成果推广和运用。 六、具体要求: 1、制作多媒体课件,高效地辅助语文课堂教学的开展;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料自主学习。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去设计、制作符合学生认知规律、认知结构的科学、合理的语文课件,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找出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目标、教学手段、教学过程结合的最优化规律。希望能达到:通过多媒体信息的参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认知、理解、记忆,达到课堂教学高效、大容量,教学过程与媒体结构整合

18、的目的,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2、开办语文课程辅导网站和制作课件,并利用该网站辅助课堂教学。在第二阶段结束后,对学生进行调查、分析,并对第二阶段实施情况及时总结。以前两阶段课题研究成果为基础,开办课程辅导网站和制作课件。初步利用网络,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自由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寻找资料,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运用较复杂的软件,设计出交互性强的互动课件,针对语文课堂教学的重难点,进行有效突破,形成“主体主导主线”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3、用多媒体教室制作大型网络课件,并建立语文学科网站和语文课堂教学资料库,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进一步提高,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充分利用网站

19、资源,提供与课本相关的作家简介、作品欣赏、课外阅读、专题研究等专栏。教会学生上传资料,利用网站进行师生交流、同学对话,在交互性强的学习环境中,完善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课外延伸、自主探究等学习环节,达到课堂教学的高效率,提高教学质量。七、最终成果形式及完成时间1、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课程整合研究课题研究方案;2、实践课的优秀个案或教学设计;3、实验过程中资料收集与检测。八、课题研究小组成员及分工组 长:索国有(中学高级教师)成 员:杨建华,徐伟娟,王站力,九、课题研究的参考文献(1)宋成栋现代教育技术全书(中国华侨出版社)(2)祝智庭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模式:理论框架与案例研究(3)米竞必然抉择: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中国电化教育)(4)李子运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整合(中国远程教育)(5)李克东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核心(电化教育研究)(6)何克抗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思考(中小学电教)(7)杜作润课程整合的现实性解说(现代大学教育)(8)余胜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何处是大道(中国教育报)12 / 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