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八下第七章第二节“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2 .pdf

上传人:Q****o 文档编号:56656239 上传时间:2022-11-02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64.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八下第七章第二节“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2 .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2年八下第七章第二节“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2 .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八下第七章第二节“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2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八下第七章第二节“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2 .pdf(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第七章南方地区第二节“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教学目标与要求】1、了解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运用长江三角洲图评价长江三角洲地理位置的优越性。2、以长江三角洲地区和成都平原为例,认识河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学重难点】读图分析和评价长江三角洲地区处于江海交汇之地的地理位置优越性。【课前准备】课前收集有关长江三角洲的视频资料,制作本课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师生活动教学流程二次备课导入:(创设情境,明确任务)展示一段关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风光片,激发学生关注。问:影片中所描述的区域在哪里?长江是我国的第一大河,万里长江由西向东奔向大海,江水滔滔直下,所携带的泥沙在入海

2、口不断淤积,沧海桑田,历经千万年,终于形成坦荡、宽阔的三角形的陆地长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是长江中下游平原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自然环境优越物产富饶,经济繁荣发达在全国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被誉为中国的“金三角”,本课就让我们走进这里来一个深度了解。展示交流,自主构建一、江海交汇之地1、学生观察图 7.13“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地形”,说说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范围和位置。(长江几角洲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濒临黄海和东海,地处江海交汇之地。长江三角洲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南部、浙江省北部地区。)该地区的地势如何?(大部分地区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湖泊星罗)该地区的气候属于什么类型?有何特点?(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

3、多雨,冬季温暖湿润)2、结合图 7.14“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景观”,说说为什么长江三角洲地区被称为“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南方亚热带地区,地势低平,气候湿润。最适合种植的粮食作物是水稻,大米产量高,加上这里河网密集水域面积大,淡水养殖在生产中占有较大的比例,这里的人们生活主食以大米为主,喜食水产,因此自古就有“鱼米之乡”之称。)3、结合图7.13 读图找到“海”“江”,理解“江海交汇之地”的含义,结合图 7.15,说出长江三角洲地区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依托长江干支流发达的水运,可以联系广大的内陆地区;同时又是我国南北海上航运的中枢,并通过远洋航线通往世界的主要港口。)4、学生思考:长江

4、三角洲有些什么优势?对地区经济的发展有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1)位置:长江的下游地区,濒临黄海,地处江海交汇之地。范围:上海市、江苏省南部、浙江省北部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3)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知识脉络江海交汇之地(2)鱼米之乡大部分地区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湖泊星罗,自古以来就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依托长江干支流发达的水运,可以联系广大的内陆地区;同时又是我国南北海上航运的中枢,并通过远洋航线通往世界的主要港口。展示交流,自主构建哪些影响。(提示学生从自然地理优势、社会经济条件分析)(自然地理优势:位于中国海岸线的中部地区,是长江的入海口,河海相连,水上运输便利,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气候宜人水

5、源充足,适合居住和发展农业;社会经济:农业发达为工业发展作支撑;交通设施发达,人口众多,市场广阔,产品能通过便利的交通出口到世界各国和国内的大部分地区。)5、活动:以长江三角洲地区和成都平原为例认识河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以长江三角洲为例补充说明河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根据图文资料认识河流对成都平原发展的影响 说说岷江对成都平原发展的利与弊。(利为成都平原提高充足的水源;弊水量大的时候闽江会泛滥成灾,对成都的农业造成损失)说说都江堰工程对成都平原农业发展的作用。(成都平原主要由岷江及其支流冲积而成,像一把扇子平铺在四川盆地的西部,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都江堰水利工程修建于战国时期,有效的控制了岷江

6、进入成都平原的灌溉水量,使岷江沿岸地区既有便利的灌溉水源,又免受水患灾害。由此,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讨论:长江下游和上游地区河流对区域发展影响的差异。上游:主要体现在农业、发电和运输上;下游:主要体现在农业、运输居民生活和旅游,对外交流、城市规划和发展上。课 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长江三角洲优越的地理位置、范围、优势并将长江三角洲和成都平原进行了比较,了解了河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下节我们将继续讲解长江三角洲。教 学反思板书设计: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第二课时【教学目标与要求】1、了解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是我国最大的城市群,并能利用资料说出上海对长江三角洲对其他区域的带动作用。2、分析同城效益对

7、生活方式的影响。3、说出长江三角洲地区丰富的旅游资源及发展旅游业的优势。【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是我国最大的城市群,并能利用资料说出上海对长江三角洲对其他区域的带动作用。难点:说出长江三角洲地区丰富的旅游资源及发展旅游业的优势。【课前准备】课前布置学生收集整理的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著名旅游点图片和资料,制作成 PPT进行现场展示和介绍。【教学过程】师生活动教学流程二次备课新 课导入长江三角洲地区地理优势明显,气候宜居,农业发达,这里也是城市密集地带,有著名的古都南京、杭州、苏州、扬州、无锡等,更有中国的金融中心上海。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二、我国最大的城市群1、学生读图 7.19“长江

8、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分布”。了解最大的城市群及主要城市(1)目前,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城市分布最密集、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形成了我国最大的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城市群。(2)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有我国著名的古都南京、杭州,还有苏州 _、扬州等许多的历史文化名城。观察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和人口分布有什么特点?(很多城市都是沿江、沿河、或者沿海分布,大城市多,人口密集)(3)上海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人口2300 万,是我国最大的城市,也是我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城市。学生说说对上海有哪些了解?让学生阅读阅读材料“崛起的浦东”并读图7.21“浦东新区”,了解浦东新区的崛起过程和感受上海的发展。小结:上海不

9、仅对长江三角洲地区,而且对长江流域乃至全国都有辐射带动作用特别是浦东地区的开发,使上海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辐射作用进一步增强。2.区域经济发展对人们生活方式的影响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生活工作在一个地方,但经济的发展、城市功能的日益扩大,给人们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的空间,交通时间的缩短使得人们在不同的城市生活工作成为可能。读上海与杭州的“同城效益”图与资料,回答问题:同城效益:此图反映了近年来,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之间的联系口益密切,交流日益频繁。借助发达的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这里的人们人们往返于不同城市之间,就像生活在同一个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城市,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阅读资料:张予墨的家在昆

10、山,爸爸在上海工作,妈妈在苏州工作。张予墨的爸爸、妈妈每天晚上都回到昆山的家。7.1 表列出来昆山到上海、苏州的不同交通方式所需要的时间。探究?思考与传统的生活方式相比,张予墨一家人的生活方式有什么不同?这样的生活方式有哪些利弊呢?在外城工作家庭收入会高一些,居住地没有工作地经济发展水平高,生活成本也就低一些;这样可以提高家庭收入的水平;这样的生活方式也会导致城市归属感降低,家庭成员间的交流减少,本城人际关系生疏;由于家庭成员接触的环境不同,还可能导致家庭成员观念上的分歧这种生活方式依据的条件是什么?(高度发展的交通)你身边的人们有没有类似的生活方式呢?如果有,请给同学讲一讲。过渡俗话说“上有

11、天堂,下有苏杭”,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带的苏杭地区既是历史文化名城,又是著名的旅游地。展示交流,自主构建三、水乡的文化特色与旅游1、学生观察图 7.22:“长江三角洲地区旅游资源分布”。了解主要景点及特色文化(1)世界文化遗产:长江三角洲众多的旅游景点中,苏州园林建筑精巧别致,文化内涵丰富,是我国园林艺术的典范。杭州西湖以其秀美的湖光山色和众多的名胜古迹驰名中外,他们都属于世界文化遗产。(2)水乡风貌:江苏的周庄、同里。浙江的乌镇、西塘等,因为保存着传统的水乡风貌和较为完整的古建筑,现已成为著名的旅游胜地。(3)特色文化:长江三角洲地区传统的戏曲文化、茶文化、和饮食文化,满足了不同人群的旅游需求。2、学生欣赏图片并看图片旁的文字说明,了解相关的旅游景点的特色和文化底蕴。3、学生课堂展示:课前收集整理的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著名旅游点图片和资料,制作PPT 进行现场展示和介绍。感受本区更多的旅游文化。4、同学间交流和讨论:家乡旅游业发展后带来的影响。(利与弊)课堂小 结本节课我们知道了长江三角洲地区分布着我国最大的城市群,了解了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区域发展状况以及本区密集的旅游景点。教学反思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梳理归纳文化特色与旅游区位优势城镇发展城市分布上海城镇发展对生活的影响园林艺术水乡风貌其他文化:戏曲、茶、丝绸、饮食等(江海交汇、南北海上中枢)长江三角洲地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