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课《诫子书》导学案新人教版.docx

上传人:叶*** 文档编号:56652831 上传时间:2022-11-0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2.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课《诫子书》导学案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课《诫子书》导学案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课《诫子书》导学案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课《诫子书》导学案新人教版.docx(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诫子书?导学案【文章主旨】?诫子书?是三国时期政治家诸葛亮临终前写给他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从文中可以看作出诸葛亮是一位品格高洁、才学渊博的父亲,对儿子的殷殷教导及无限期望尽在此书中。全文通过智慧理性、简练谨严的文字,将普天下为人父者的爱子之情表达得非常深切,成为后世历代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原文】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慆慢那么不能励精,险躁那么不能治性。年及时驰,意及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原文 注释 译文【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夫f】段首或句首发

2、语词,引出下文的议论,无实在的意义。【君子】品德高尚的人。指操守、品德、品行。【行】操行。【修身】个人的品德修养。【养德】培养品德。 君子的行为操守,从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以节省来培养自己的品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淡泊】清静而不贪图功名利禄。内心恬淡,清心寡欲,不慕名利。【明志】说明自己崇高的志向。【宁静】这里指安静,集中精神,不分散精力。【致远】实现远大目标。 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到达远大目标。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才】才干。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学习。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广才】增长才干。【成】达成,成就

3、。 所以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没有志向就无法使学习有所成就。【慆慢那么不能励精】,【险躁】那么不能【治性】。 【淫慢那么不能励精】过度享乐和怠惰就不能振奋精神。慆to慢:漫不经心。慢:懈怠,懒惰。励精:尽心,专心,奋勉,振奋。【险躁】冒险急躁,狭隘急躁,及上文“宁静相对而言。【治性】“治通“冶,陶冶性情。 放纵懒散就无法振奋精神,急躁冒险就不能陶冶性情。年及时【驰】,【意及日去】, 【驰】疾行,这里是增长的意思。【意及日去】意志同时间一起消磨。及:跟随。日:时间。去:消逝,逝去。 年华随时光而奔驰,意志随岁月而流逝。【遂】成【枯落】,【多不接世】, 【遂】于是,就。【枯落】枯枝和落叶,此指像枯

4、叶一样飘零,形容人韶华逝去。【多不接世】意思是对社会没有任何奉献。接世,接触社会,承当事务,对社会有益。有“用世的意思。 最终枯败零落,大多不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悲守【穷庐】,【将复何及】!【穷庐】破房子。【将复何及】又怎么来得及。 只能悲哀地坐守着那穷困的居舍,其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作者简介】诸葛亮181234,三国时期政治家、军事家。字孔明,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人。早年避乱于荆州,隐居陇亩,时称“卧龙。刘备三顾茅庐,他提出联合孙权抗击曹操统一全国的建议。此后成为刘备的主要谋士。刘备称帝后,任为丞相。刘禅继位,被封为武乡候,领益州牧,主持朝政。后期志在北伐,频年出征,及曹魏交战,最后因病

5、卒于五丈原。有?诸葛亮集?。【赏析】这篇文章当作于蜀汉建兴十二年元234年,是诸葛亮晚年写给他八岁的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诸葛亮一生为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为了蜀汉国家事业日夜操劳,顾不上亲自教育儿子,于是写下这篇书信告诫诸葛瞻。古代家训,大都浓缩了作者毕生的生活经历、人生体验和学术思想等方面内容,不仅他的子孙从中获益颇多,就是今人读来也大有可借鉴之处。三国时蜀汉丞相诸葛亮被后人誉为“智慧之化身,他的?诫子书?也可谓是一篇充满智慧之语的家训,是古代家训中的名作。文章阐述修身养性、治学做人的深刻道理,读来发人深省。它也可以看作是诸葛亮对其一生的总结,后来更成为修身立志的名篇。?诫子书?的主旨

6、是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怠惰险躁。文章概括了做人治学的经历,着重围绕一个“静字加以论述,同时把失败归结为一个“躁字,比照鲜明。在?诫子书?中,诸葛亮教育儿子,要“澹泊自守,“宁静自处,鼓励儿子勤学励志,从澹泊和宁静的自身修养上狠下功夫。他说,“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意思是说,不安定清静就不能为实现远大理想而长期刻苦学习,要学得真知必须使身心在宁静中研究探讨,人们的才能是从不断的学习中积累起来的;不下苦功学习就不能增长及发扬自己的才干;没有坚决不移的意志就不能使学业成功。?诸葛亮教育儿子切忌心浮气躁,举止荒唐。在书信的后半局部,他那么以慈

7、父的口吻谆谆教导儿子: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话看起来不过是老生常谈罢了,但它是慈父教导儿子的,字字句句是心中真话,是他人生的总结,因而格外令人珍惜。这篇?诫子书?,不但讲明修身养性的途径和方法,也指明了立志及学习的关系;不但讲明了宁静淡泊的重要,也指明了放纵怠慢、偏激急躁的危害。诸葛亮不但在大的原那么方面对其子严格要求,循循善诱,甚至在一些具体事情上也表达出对子女的细微关心。在这篇?诫子书?中,有宁静的力量:“静以修身,“非宁静无以致远;有节省的力量:“俭以养德;有超脱的力量:“非澹泊无以明志;有好学的力量:“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有励志的力量:“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有速度的力量:

8、“淫慢那么不能励精;有性格的力量:“险躁那么不能治性;有惜时的力量:“年及时驰,意及岁去;有想象的力量:“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有简约的力量。这篇文章短短几十字,传递出的讯息,比起长篇大论,诫子效果好得多。文章短小精悍,言简意赅,文字清新雅致,不事雕琢,说理平易近人,这些都是这篇文章的特出之处。【练习及检测】共30分1.解释下面加点的字10分1静以修身 2非淡泊无以明志 3非宁静无以致远 4非志无以成学 5慆慢那么不能励精 6险躁那么不能治性 7年及时驰 8意及日去 9遂成枯落 10悲守穷庐 2.翻译以下句子10分1静以修身,俭以养德。2非淡薄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3非学

9、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4慆慢那么不能励精,险躁那么不能治性。5年及时驰,意及日去。3.本文作者就哪几个方面进展了论述?从这几个方面又是怎样展开论述的?4分4.作者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2分“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请写出这两句话。2分6?诫子书?跨越了一千七百年时空,仍给人以强烈的震撼,请就此谈谈你读后的体会。(2分)【练习及检测参考答案】1.1用,用来2清静而不贪图功名利禄3实现远大目标4达成,成就5懈怠,懒惰6通“冶,陶冶性情7疾行,这里是增长的意思8消逝,逝去9于是,就10房子2.1从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以节省来培养自己的品德。2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到达远大目标。3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没有志向就无法使学习有所成就。4放纵懒散就无法振奋精神,急躁冒险就不能陶冶性情。5年华随时光而奔驰,意志随岁月而流逝。3.作者就学习和做人两个方面进展了论述;无论做人;还是学习,作者强调的是一个“静字:修身须要静,学习须要静,获得成就也取决于静。把失败归结为一个“躁字,把“静及“躁加心比照,增强了论述效果。4.告诫儿子修身养性,生活节省,以此来培养自己的品德。5.非澹泊无心明志,非宁静无心致远。6可以围绕全文总谈,也可以就某一名句而谈,但不要脱文而空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