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山西中考语文押题卷部编人教版九年级总复习.docx

上传人:八戒 文档编号:56645584 上传时间:2022-11-0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6.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山西中考语文押题卷部编人教版九年级总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22年山西中考语文押题卷部编人教版九年级总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山西中考语文押题卷部编人教版九年级总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山西中考语文押题卷部编人教版九年级总复习.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山西中考语文押题卷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总复习2022年中考语文临考押题卷山西地区专用 (满分120分) 一、读.书(12分) 1.“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之一。请赏读下面这幅关于节气的书法作品,用楷体将其中含有节气名称的一句正确、规范地书写在田字格内。(2分) 2.读古诗文,感受中华之韵。读下面语段,将空缺处的古诗文原句书写在横线上。(10分) (1)古诗文是中华文明花园中的一朵奇葩:清新自然如诗经中的“关关雎鸠,_”;淡雅纯净如陶渊明饮酒(其五)中的“_,悠然见南山”;热烈似火如陆游游山西村中的“莫笑农家腊酒浑,_”。 (2)古诗文是中华文明宝库中的一剂良药:治愈离

2、愁,它是王勃送别友人时“_,天涯若比邻”的乐观洒脱;劝学励志,它是宋濂劝勉同乡后学时“以中有足乐者,_”的现身说法;针砭时弊,它是邹忌讽喻齐王时“由此观之,_”的委婉劝谏。 (3)古诗文是中华文明风骨中的一种姿态:木兰诗中,“_,_”描绘出木兰奔赴战场时的飒爽英姿;满江红中,“_?_”传达出秋瑾不惧磨难的无畏精神。 二、读.思(38分) (一) 2022年春节,各地响应号召“就地过年”。班级开展“就地过年,过文化年”语文实践活动。 【活动一:走进博物馆了解华夏文明】 山西是华夏文明的摇篮,五千年文明从此开始。人文滥觞,山河激荡,在煌煌上古史中山西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中华历史有多么丰富灿烂,山

3、西历史就有多么悠远厚重。炎黄阪泉之,实现华夏民族融合,并称华夏始祖。尧舜禹三代的历史脚步踏出华夏文明的发展轨迹。商周汉唐宋元明清,三晋大地商品、生产发达的盛世气象,精美绝伦、巧夺天工的青铜器,见证了华夏文明根祖的博大和雄浑。这些珍贵文物都是山西华夏文明发祥地的历史见证者,是五千年盛世伟业的华美篇章,折射出晋商辉煌五百年的伟岸身影。晋商的起源与辉煌,从这里找到诠释和坐标。 3.晓宇同学从博物馆摘抄了以上有关晋商源流的文字,下列与其相关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三晋”的“晋”是上下结构,部首为日,共10笔,第7笔是横折。 B.文中加粗词语“融合”“见证”“折射”都是动词。 C.“精美

4、绝伦、巧夺天工的青铜器”中“精美绝伦”“巧夺天工”是不同类型的短语。 D.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中宾语中心语是“见证者”。 【活动二:走进图书馆感受经典魅力】 4.就地过年,太原图书馆推出线上名著讲座活动。老师用连环画介绍骆驼祥子,请你结合原著中的相关内容填空。(3分) 孙侦探告诉祥子,曹先生是_。以此为借口,孙侦探拿走了祥子的闷葫芦罐,实际上也就断绝了祥子第二次买车的希望,他是祥子_的直接原因。 【活动三:走进美术馆传承传统文化】 贴完最后一张, 奶奶喜上眉梢。 刚扫过的院子, 等着春风落脚。 那些离开家乡的人, 就快要回来了。 一张张的年画, 像一张张车票。 杨柳青青,春又来到。 一年年深情描画

5、的故事, 只为画出你的味道! 桃花灼灼,祝福安好。 一刀刀痴心雕刻的时光, 刻在我们心上,永远不老。 5.美术馆举办年画展,晓萱同学看完展览后在留言簿上写下了自己的感受。结合上面诗歌,仿照晓萱同学的留言;写下你对年画艺术的感受。(2分) 晓萓同学留言:年画是一种文化,是寄给春天的请柬,邀请春风落脚干净的院落。 我的感受:_ (二)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6-7题。 两根竹子 犀牛伯伯家东边有一小片树林,一年春天,树林中冒出两根竹笋。这两根竹笋好像一对兄弟,沐浴着阳光,一起茁壮成长。几年后,他们都长成了修长的竹子。 一天早晨,竹子弟弟被犀牛伯伯一刀砍下。“哥哥,我走了,再见了!”“弟弟,你去哪里?

6、”“不知道,只要能派上用场,无论去什么地方,我都愿意。”竹子弟弟被用来当晾衣竿,每天都有花花绿绿的衣服晾在他的身上。没过几天,竹子哥哥被犀牛伯伯的孩子小犀牛看中,被加工成了一支笛子。 小犀牛喜欢吹笛子,他带着被做成笛子的竹子哥哥去各地演出,用笛子吹奏出优美的乐曲,引来百鸟争鸣,广受好评。而竹子弟弟经历了风霜雨雪、烈日寒冬,渐渐抱怨起自己的命运。一天,小犀牛把吹了好久的笛子清洗一番,挂在了晾衣竿上。 被做成晾衣竿的竹子弟弟对被做成笛子的竹子哥哥说:“哥哥,你一定去过好多地方,见过好多世面,登过大雅之堂,也收获过不少热烈的掌声!可我却这么平凡,冬天陪着衣服喝西北风,夏天与衣服一起忍受烈日的煎熬,雨

7、天就更不用说了” 竹子哥哥沉默了一会儿,说:“弟弟,你知道吗?你成为一根晾衣竿,只挨了一刀。可我呢?为了成为笛子,可是挨了上千刀啊!” (作者:郭希华。有改编) 6.你最从最后竹子哥哥的话中,明白了怎样的道理?(3分) 7.读了这篇文章,同学们有许多话想对竹子弟弟说。(10分) 小向说:“与其抱怨命运的不公,不如做晾衣竿里最出色的那一个。” 小勇说:“不要只看到别人的长处,要善于发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 小强说:“居其位,安其职,哪怕是一颗平凡的螺丝钉,也能创造出巨大的价值。” 你最认同哪位同学的话?请写一段议论性文字,表明你的观点并加以阐述。不少于100字。 (三) 诗言情,文表意。请阅读下

8、面的古诗文,完成下题。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马说 韩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8.请给下列句中的加粗字标注读音。(2分) (1)独怆然而涕下_ (2)骈死于槽枥之间_ 9.下列加粗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9、)(3分) A.一食或尽粟一石食之不能尽其材 B.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之不能尽其材 C.虽有千里之能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D.策之不以其道执策而临之 10.完成下列语句的翻译。(4分) (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翻译:_,(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2)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翻译:_?_! 11.比较阅读的过程是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的过程,有助于开拓思路。请将下面的表格补充完整。(3分) 选文登幽州台歌马说 求异之写法直抒胸臆。未描写登台所见,直接抒发对古今人事和浩茫宇宙的感慨。_。 求同之情感都表达了作者_。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10、。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北海若曰:“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_;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_;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_。今尔出于崖涘,观于大海,乃知尔丑,尔将可与语大理矣。” (选自庄子.秋水。有改编) 【注】秋水时至:指秋雨按时而降。泾流:水流。渚:水中小块陆地。辩:同“辨”。分别,分辨。河伯:传说中的黄河之神。旋:转。若:海神名。大方:大道理。曲士:乡曲之士。比喻囿于有一隅、孤陋寡闻的人。大理:大

11、道理。 12.为文中空缺处依次选择恰当的内容,正确的一项是()(3分) 拘于虚(同“墟”)也束于教也笃于时也 A. B. C. D. 13.见识到北海的无穷后,河伯望洋而兴叹,由此可看出河伯是一个_的人。阅读本文后,我明白了一个道理:_。(3分) 三、读.写(70分) 14.光明中学开展“健康运动快乐身心”活动,家住全顺馨城的悠太同学为响应学校运动号召,打算每天去南海子公园晨练。请你根据下面的路线示意简图,用简洁的语言告诉悠太同学怎样到达南海子公园。(6分) 写作提示:说明地点、道路、方向等信息;80字左右。 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第15题。 诚实致富记 我的外祖父是个和蔼可亲的人。可是当初神使

12、分发智力的时候,他准是不在场。我直到现在还奇怪,靠他挣得的那么一点儿钱,外祖母是如何维持一家人的生活的。 从前我们一家老小都挤在一幢小房子里,一个个骨瘦如柴。我们孩子吃起饭来从来不用大人哄!实际上我每次从母亲那儿吃过午饭之后,总要到楼上外祖母那儿再吃一顿,然后去看望姨妈。她和我们仅隔几个门。这样我就可以在她那儿再找补点儿。 有一天,财神爷突然冲着外祖父笑了:外祖父乘的火车出了车祸。 假如你有幸也遇到一次车祸,而又没有送命的话,那么谢天谢地,你就不愁吃和穿了:铁路局要付赔偿费了!那些走运的乘客完全懂得该怎么办。他们开始呻吟,在地上打起滚来,等待医生和担架到来。只有外祖父没这么做! 他的饭量比我们

13、全家人的加起来还要大,他从不放过一餐饭。他是不会因为区区事故而少吃一顿的,于是他砍了根结实的树枝作拐杖,一路走回家足足走了三个小时! 这时,火车出事的消息已经传到村里了,电报说“无人死亡”。 外祖父果然大步流星、风尘仆仆地走了回来。虽然他走了长路,显得有点儿累,可仍旧手脚利索,笑容满面,因为他恰妤赶上吃午饭。见此情景,外祖母脸上表情的变化简直难以描述。起初她见丈夫安然无恙地回来了,心里的一块石头总算落了地,然后这种宽心的情绪里滋生了丝怒意,最后变成了勃然大怒。 外祖父错过了一个千载难逢的发财良机!因此,外祖母秋风扫落叶似的行动起来。还没等外祖父弄清是怎么回事,外祖母就剥掉了他的裤子,把他按倒在

14、床上,无视他的苦苦哀求。外祖母把一块湿毛巾搭在他头上,母亲找来了油我们家仅有的药蓖麻油。 外祖父恐惧地叫着,使劲缩进被窝去。可是母亲还是捏住他的鼻子,把蓖麻油一股脑儿灌进了他嘴里。可怜的老头!其实他所要的不就是一顿饭吗? 忙完了这阵“护理”,她们就派一个孩子去请医生。一会儿,医生来了,给外祖父做了全面检查。医生正要祝贺他完全健康时,母亲就突然出来干预了。 .母亲坚定地朝医生面前一站,昂首挺胸。她毫不含糊地告诉医生,外祖父遭到严重撞击后得了脑震荡,而且神志完全失常,要不然怎么解释他竟放弃了一个千载难逢的致富机会呢? .医生向母亲那神色坚定而又严肃的脸上瞥了一眼。他曾和我母亲打过交道,领教过她的厉

15、害,所以只得退让三分,按母亲的话写了诊断书,然后走掉了。 .接着她们就耐心等待。两个女人竭尽全力将外祖父安顿在床上,仔细地教他在铁路调查员来的时候要说什么,不要说什么。而外祖父则调皮地点点头,答应和她们配合。 .外祖父像条鳗鱼,不时地溜下床来,弄得娘儿俩毫无办法,只好把他的裤子藏了起来。他却买通一个孩子替他找来裤子,因此还是下了床。 .就在他下床之际,外面突然响起了一阵等待己久的喧闹声。透过窗户,我们看见了那些铁路调查员,全村老小毕恭毕敬地跟在他们后面,想看看有什么结果。 .慌忙中,外祖父连同他的裤子、靴子等统统被塞进了被窝,被子一直被拉到他的下巴,帐子也被放了下来,那只蓖麻油的瓶子放在床上最

16、显眼的地方。然后调查员们才被请进屋来。 .外祖父早把她们反复嘱咐的事忘得一干二净。他微笑着欢迎贵宾们的到来,接着就向他们庄严大方地说了几句恭维话,然后又把话题转到天气和庄稼上。好不容易,调查员们才插上嘴问他究竟哪儿受了伤。这时,母亲指着自己的脑袋拼命向他提示。 .“哎呀!”外祖父微笑着说道,“只要给我十万盾,我的伤就可以治好了。” .母亲当场就晕了过去,外祖母则尖叫着冲出屋去。这可苦了那几位赔款调解人,他们笑得前俯后仰,半天直不起腰来。他们好不容易忍住笑,设法使我那可怜的母亲苏醒过来,然后给了外祖父五千盾这下外祖父成了村里最富有的人! .可是直到临死,外祖父都没弄清,调查员们为什么要给他那笔钱

17、。 (作者:埃.赞特涅夫。选自世界幽默小小说精选。有改编) 15.在学习小说单元后,语文老师推荐了诚实致富记这篇文章,要求大家完成课后探究任务。 (1)调查员们为什么要给外祖父那笔钱?请你说说原因。(5分) (2)老师在板书中列出了下面两个探究任务,要求大家写一段赏析性文字阐述自己的探究所得。(10分) 探究任务一:孤独之旅与诚实致富记主题的表现方法 探究任务二:变色龙与诚实致富记的喜剧效果 写作提示:请从以上探究任务中任选一个;结合文章内容,联系课内所学进行闸述;不少于100字。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第16题。 材料一:【目标与人生】 成功在一开始,仅仅就是一个选择。你选择什么样的目标,就可

18、能有什么样的成就,就可能有什么样的人生。 哈佛大学曾经进行了一项关于目标对人生影响的跟踪调查,调查对象是一群智力、学历、成长环境等条件都差不多的年轻人。调查结果如下: 目标情况清晰、长期清晰、短期模糊无 占比3%10%60%27% 生活状况社会各界的顶尖人士社会中上层,生活状态稳步上升社会中下层,生活与工作安稳,没什么特别的成就社会最底层,生活不如意,常常失业,靠社会救济,并常常抱怨他人、抱怨社会 材料二:【如何制订有效目标】 SMART法则是管理学的目标管理法则,在管理中普遍用于制订项目目标,是一种应用非常广泛而有效的目标制订法则。SMART法则同样适用于我们的目标制订。 .Specific

19、(明确具体的),即目标是清晰的,而不是模糊的。“学习英语”的目标是模糊的,因为学习英语会有很多疑问:是学习语法,学习阅读,还是学习听写?应该清楚要学什么,如“学习英语语法”就是清晰的。 .Measurable(可衡量的),即目标是可以清楚地知道完成度是多少的。如“学习英语语法”还不够,应加上“学习5个英语语法”,5个就是可衡量的。 .Attainable(可实现的),即目标是可以实现的。目标是根据你所制订目标的背景条件制订的。如果你是一个刚学习编程的新手,制订“一个小时自己安装完软件”的目标显然不现实。我们制订目标就必须保证我们是能完成的,否则这个不可能完成的目标就会把我们带入制订目标的恶性循

20、环中。 .Relevant(相关联的),即这个目标必须为你的大目标服务。就像长期计划和短期计划一样,大目标是“今年掌握熟练的沟通能力”,那么“这周参与一场演讲比赛”就是为你的大目标服务的小目标。 .Timebased(有时限的),即目标是有截止日期的。如“掌握熟练的沟通能力”不是一个科学的目标,“今年掌握熟练的沟通能力”才是一个科学的目标。 材料三:【达成目标的步骤】 第一,选择可行的方法。只要是一个合适的目标,就会有实现的方法,甚至还有很多方法。你可以选择单刀直入,也可以选择百转迂回。既然有这么多种方法,到底选择哪种呢?标准有两个:一、这个方法能满足你的关键需求;二、这个方法的成本让你可以承

21、受,甚至损失最少。 第二,将目标分解成可重复执行的简单任务。分解任务的基本要求就是把任务划分为可以重复执行的简单动作,每一个动作都要有一个明显的完成标志,比如有一个量化的指标。当把目标分解为任务时,你就可以用一个等式来表达你的目标和任务了。等式如下: 目标=(任务1+任务2+任务n)/单位时间.时间 比如:3个月拿下英语6级=(100个单词+5篇阅读)/天.90天。 有的时候,任务需要分阶段,那么一个目标的完成就可以用下面的等式来表达: 目标=(任务1+任务2+任务n)/单位时间.时间+(任务1+任务2+任务n)/单位时间.时间+(任务1+任务2+任务n)/单位时间.时间 比如:3个月拿下英语

22、6级=(100个单词+5篇阅读)/天.80天+2套模拟试卷/天.10天。 为了方便执行,建议任务和阶段都尽量单一,最多不要超过3个。如果过多的话,就代表你的目标制订得并不合理,你可以把目标继续划分,形成多个小目标,比如可以把减肥的目标划分为2个:全身减重10公斤的目标和打造紧实曲线的目标。 第三,坚持执行。坚持执行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当你的执行力达不到时,那就把全部力量集中起来,全力攻克这个难关,完成这个目标。 16.班级召开“明目标,动起来”开学动员班会,你收集并整理了以上材料。 (1)观察材料一中的调查表,用一句话说说你获得了什么启示。(2分) (2)活动中,数学成绩一直不太理想的小江为

23、自己制订了一个目标:我要夯实数学基础知识,期末考试前,我要把九年级上册教材课后习题重新做一遍请阅读材料二,说说他制订的目标是否有效。(6分) (3)班会结束后,你与好朋友小夏聊天时听见她说:“我想提高学习效率,给自己制订一个目标,可是不知道该怎么制订;有时候目标制订出来了,又不知道怎么去实现它,好苦恼啊!”针对小夏的烦恼,你会说什么?请把你要说的话写下来。(6分) 写作提示:从材料中筛选有用信息;思路清晰;语言得体;不少于100字。 17.很多时候,成长是缓缓进行的,在雨雪风霜的洗礼中,在翰墨书香的浸润中但有时,成长只是一瞬间的事,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一次没有掌声的尝试,一句触动心灵的话语都可

24、能是成长的催化剂,助你完成华丽的蜕变。无论哪种成长,都是岁月的馈赠,都会镌刻出更美的你。 请从以下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35分,含书写分5分) 题目一:_陪我慢慢长大 题目二:成长就在一瞬间 写作提示:除诗歌外,文体不限;避开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书写规范,卷面整洁;如果选择题目一,请务必补全题目。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或或 解析: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和书法作品赏读。作答本题,考生要先找出含有节气名称的诗句,根据对“二十四节气”相关知识的了解,不难判断田字格内所填诗句为“白露为朝霜”。然后将其用楷体正确、规范地书写在田字格内。书写时,既可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自

25、左向右用简体字或繁体字书写;也可以按照古人的书写习惯,自右向左,用繁体字书写。 2.答案:(1)在河之洲采菊东篱下丰年留客足鸡豚 (2)海内存知己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王之蔽甚矣 (3)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 解析:本题考查古诗文默写。第(1)(2)题为直接型默写题,考生围绕题干中给出的上句或下句答出相应的下句或上句即可。第(3)题为理解型默写题,考生抓住题干中给出的古诗文篇目和“奔赴战场”“不惧磨难”等关键信息不难作答。默写时注意“洲”“豚”“蔽”“戎”“襟”等易错字的书写。 3.答案:A 4.答案:乱党;梦想破灭或走向堕落; 5.答案:年画是一种乡愁,像一张张车票,

26、招引那些离开家乡的人快快回家。 6.答案:不要总是羡慕别人的荣耀,要想想自己付出了多少努力;有付出,才会有收获。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文章主旨的把握。解答此题,要重点理解最后竹子哥哥说的话,“只挨了一刀”与“挨了上千刀”象征着付出程度的不同。据此,考生可围绕“付出与收获”拟写答案。 7.答案:我认同小强同学的话。晾衣竿虽小,对一个家庭而言却是不可或缺的。居其位,安其职,哪怕平凡渺小,一样能够成就精彩人生。守岛英雄王继才与妻子以海岛为家,与孤独相伴,在没水没电、植物都难以存活的开山岛上默默坚守32年,用无怨无悔的坚守和付出,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了不平凡的人生华章。古人云:“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

27、其外。”只要端正心态,全心全意做好分内之事,便能在平凡中创造出不凡的精彩。 解析:本题考查议论文的微写作。解答此题,考生要先从题干已给的三位同学的话中选出自己最认同的那一个;然后根据自己的素材积累,选取典型的事例或名言警句进行论述;最后表明自己的观点。作答时,注意观点要明确,逻辑要清晰,字数要符合要求。 8.答案:chungpin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古诗文中重点字读音的把握。解答此题,既要结合平时对字词的积累,也要结合具体的语境。第(1)题,注意“怆”不要注作“cng”;第(2)题,注意 “骈”不要注作“bng”。 9.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词语含义的辨析。A项,完/竭尽;B项,均是通

28、假字,同“饲”,“喂”的意思;C项,才能/能够;D项,用马鞭驱赶/马鞭。 10.答案:(1)想要和普通的马相等尚且不能办到 (2)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其实是(他们)真不识得千里马啊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解答此类题,一定要在把握语段整体意思的基础上,根据前后文内容理解句意,并力求以直译为主。翻译时要做到字字落实,文从字顺,不能只翻译大概而不求精准,特别是关键词语和特殊句式要翻译到位。如第(1)题要注意“且”“等”等词的意思,第(2)题要注意“其邪”的反问句式。 11.答案:托物寓意。以千里马不遇伯乐,比喻贤才难遇明主怀才不遇的苦闷与愤懑之情 解析:本题考查古诗文的比较阅读。认真阅读马说可知

29、,作者借伯乐和千里马的传说,将人才比作千里马,将愚妄浅薄、不识人才的统治者比作食马者,运用了托物寓意的手法,意在表达对埋没、摧残人才的统治者的讽刺与鞭挞。据此,不难写出第空的答案。作答第空,既要理解诗文内容,又要了解诗文的创作背景。陈子昂屡次进言,不被采纳,还被贬为军曹,登幽州台歌就是他在这种极度苦闷的情况下登上燕昭王为招纳贤士而建的幽州台时写下的。韩愈初登仕途便不得志,曾多次上书宰相希望得到重用,皆被冷落,马说就是韩愈郁郁不得志下的“鸣不平”之作。据此可知,登幽州台歌和马说都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的苦闷和愤懑之情。 12.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根据文意选填语句的能力。解答本题,需先结合注释

30、理解文段大意,然后认真审读横线前的语句,抓住句中的关键词进行分析。由第一句中的关键词“井蛙”“海”可知,第一处橫线上的内容应与地域或空间有关,故填句;由第二句中的关键词“夏虫”“冰”可知,第二处横线上的内容应与时间或季节有关,故填句;由第三句中的关键词“曲士”“道”可知,第三处横线上的内容应与学问或教学有关,故填句。据此,答案选B。 13.答案:善于反省(或知错能改)人的见识是有限的,要懂得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或不可拘泥于一己之见而故步自封;或要保持谦虚的态度,要懂得满招损,谦受益)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人物形象的把握及对文章主旨的理解。仔细阅读选文可知,未到北海之前,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

31、美为尽在己”;见识到北海的无穷后,河伯才认识到自己可能会“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由此可知河伯善于反省(或知错能改)。庄子善于通过寓言故事来揭示哲理。本文中,孤陋寡闻的河伯在见识到北海的无穷后,认识到自己的无知,意识到“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开始自我反省。据此,考生不难写出第二空的答案。 【参考译文】 秋雨按时而降,众多河流灌入黄河。水流浩大宽广,两岸及水中陆地之间,连牛马都不能分辨。于是乎河伯欣然自得,以为天下的美景都集中在自己这儿了。(他)顺着水流向东前进,到达北海,面朝东方望去,看不见北海的尽头。于是乎河伯这才转变他自得的态度,仰起头对着海神若感叹道:“俗话说:听了很多道理,总觉得都不如自已

32、高明。说的就是我这种人啊。现在我亲眼见到了你的大海难以看到尽头,我若不来到你的门前那就危险了,我将永远被懂得大道理的人讥笑。” 北海海神若说:“对井底之蛙,不能和它谈论大海,(这是因为)它局限在井中很小的地方;对夏天的昆虫,不能和它谈论结冰的事情,(这是因为)它受时令的局限;对孤陋寡闻的人,不能和他谈论大道理,(这是因为)他被世俗之学所東缚。现在你从河岸走了出来,看到了大海,方知你自己的孤陋寡闻,这将可以同你谈论一些大道理了。” 14.答案:示例1:悠太同学,从全顺馨城出发,先沿着旧城街向西行走至南海街,然后沿南海街向南走,最后向西转至新海巷,沿着新海巷继续向西走,便可到达南海子公园的南门。 示例2:悠太同学,从全顺馨城出发,先沿南海东街南一巷向北行走至南海东街,接着沿南海东街向西行至南海西街,然后向北转入水西门南二巷,最后沿水西门南二巷向西北方向行走,便可到达南海子公园的北门。 解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题目要求考生根据路线示意简图说明到达公园的路线。写作时,考生要仔细观察路线示意简图,根据路线示意简图的方向标、道路名称等指明行走路线即可。此外,还要注意语言的简洁流畅和字数的要求。 15.答案:(1)本题采用分层赋分的方式。 示例1:外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