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镇江市2023-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初语文试题及答案统编版高三总复习.docx

上传人:八戒 文档编号:56636789 上传时间:2022-11-0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5.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镇江市2023-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初语文试题及答案统编版高三总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江苏省镇江市2023-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初语文试题及答案统编版高三总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镇江市2023-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初语文试题及答案统编版高三总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镇江市2023-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初语文试题及答案统编版高三总复习.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江苏省镇江市2023-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初语文试题及答案 统编版高三总复习2023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初试卷语文 注意:本试卷共8页,23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请按照题号将答案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相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将答案直接书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智慧社区作为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和智慧城市建设的缩影,是推动基层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抓手。“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要推进智慧社区建设,打造社区线上数字化平台及线下服务机构,建设便民惠民智慧服务圈,提供线上线下融合的社

2、区生活服务、社区治理及公共服务、智能小区等服务,努力在智慧养老等领域实现重点突破。 智慧社区建设涉及多主体、多要素,其建设成功与否与外部环境因素以及社区自身因素息息相关。因此,不能单从资金、人力、技术等要素的粗放式投入模式去打造智慧社区,需要在宏观分析框架下统筹协调、适配建设,通过社区资源要素的重组和整合进行集约式发展,打造“麻雀社区”。 智慧社区建设需要形成包括政府、社区、企业、居民、社会组织、高校在内的治理共同体,链接政策、资金、人才、信息、技术、服务等六项资源。具体而言,其目标是通过信息化技术手段将政府、社区等多元治理主体汇集到社区数字平台,通过整合重组社区多主体资源,在维持社区情感及共

3、同利益的基础上打造治理共同体。其中的关键在于集合多元主体,发挥其积极作用,整合不同主体的资源,形成治理合力。 上级政府承担着制定智慧社区发展战略的重要责任,包括智慧社区建设的技术标准、主要内容、组织保障、评价指标及适配措施等,同时政府强有力的资金支持也是智慧社区建设项目落地的关键。要打通社区、企业、居民三方的合作渠道。严格市场准入,激发企业作为专业的服务供给方的活力,提高企业服务的智慧化程度与服务质量。社区是治理共同体建设的资源协调者,是其他主体间达成沟通合作的粘合剂,解决矛盾冲突的中间人。社区需要充分调研居民需求,避免相邻社区服务同质化现象,以社区间联合为手段引入差异化智慧服务企业,进一步扩

4、大社区企业的服务半径、拓展社区居民可享受的服务资源。企业通过合法渠道向辖区居民购买“健康”数据等,实现智慧养老、健康医疗等数字产业服务链的发展。社区是区域内广大居民的自治组织,居民是社区治理的重要主体。居民在打造智慧社区过程中扮演了建设者及消费者的双重角色。社会组织具有优质的志愿者服务资源,调动社会组织参与建设人文智慧社区,可有效避免因技术变迁而忽视以老年群体为代表的“边缘群体”。高校承担着培养新型社区治理人才的重要责任。基层社区既为高校人才提供理论实践场所及成果转化平台,也为社区吸纳复合型人才做准备。 (摘编自方伶俐基于PEST-SWOT模型的智慧社区建设策略探索) 材料二: 家庭养老适应中

5、国的传统文化,可以使得老人享有家人的亲情与照顾,经济成本比较低。机构养老,则是一种养老院模式,相对成本高,对于缺少子女照顾的老人相对比较适合。智慧社区居家养老则可以兼顾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以社区为平台,通过信息技术为社区的老人提供更加专业的服务并降低了服务成本,在兼顾老人精神需求的同时,不需要子女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 构建智慧社区养老管理原则的前提是智慧化社区的改造和建设,但是智慧化社区对社区的通信设施、传感设备、数据库建设要求较高,所以各级政府的财政支持尤为重要。开放智慧社区养老管理市场,引入社会资本,破除社区的“封闭”壁垒。通过公建民营、民办公助、政府购买服务等多种模式,提高社区养老服务

6、的质量。鼓励更多的公益组织、志愿者组织加入到社区养老中来,促进社区养老服务的多样化,为老人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 基于智慧社区居家养老管理的服务内容、构建原则和调查分析,构建智慧社区居家养老管理模式(图1)。该管理模式由六大主体构成,分别是政府、老人及家属、护工、服务组织、服务培训及评估组织、社区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在该管理模式下政府是主导者,负责总体规划和资金支持,并负责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服务组织主要负责雇佣护工和采集老年人的相关信息,并提交给社区养老服务信息平台;服务培训及评估组织则需要制定相应的服务评估标准和体系并对护工进行专业的上岗培训,还需要收集老人及家属对服务的反馈信息,录入社

7、区养老服务信息平台;社区服务信息平台则需要将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汇总,建立社区内每位老人的档案,及时对老人的服务需求做出反应,并将需求转介给服务组织,再由服务组织派遣护工为老人提供相应的服务。 (摘编自嵇知明智慧社区居家养老管理模式的构建)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打造“麻雀社区”需要社区资源集约式发展,不需要资金、人力、技术等的粗放式投入。 B.集合多元主体,整合不同主体资源,形成治理合力,是打造智慧社区治理共同体的关键。 C.相较于家庭养老、机构养老,智慧社区养老在降低服务成本、减少子女花费上更具优势。 D.接收老人及家属提出需求,雇佣适合的护工并为老人提供服

8、务是服务组织的主要职责。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谈到了智慧社区的建设,不过二者论述的重心并不相同。 B.只有完成智慧化社区的改造和建设,才有可能构建智慧社区养老管理原则。 C.只要引入社会资本,就能从根本上破除社区“封闭”壁垒,解决养老问题。 D.智慧社区居家养老管理模式是由相对独立、又相辅相成的六大主体构成的。 3.根据“十四五”规划要求,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智慧社区建设的一项是() A.上海爆发疫情后,全市机关党员干部、基层社区工作者、普通市民化身志愿者奔赴防疫一线,筑起同心抗“疫”的志愿堡垒。 B.深圳福田区“志愿者网络之家”于2023年3月正式投

9、入使用,该网络平台可以志愿者提供临时住宿、诊疗等相关服务信息。 C.2023年3月镇江市京口区聘请辖区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负责人作为首批“公益观察员”,网格长成为各类诉讼线索的公益守护者。 D.某小区为促进社区智慧养老服务质量提升,通过引进民营企业建立养老服务驿站,努力打通老年人养老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4.请结合材料一谈谈社区在构建智慧社区建设中应发挥怎样的作用。 5.某小区为解决居家老人养老不便的问题,努力构建智慧社区居家养老管理模式。假如你是这个模式中的政府工作人员,请结合材料二及图1谈谈你应该履行哪些工作职责。 (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10、广陵散【注】(节选) 陈翔鹤 在魏朝最末一个皇帝,少帝曹奂的景元二年(公元261年)的某一个初冬早晨,当时被称为“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同他十三岁的女儿阿凤,八岁的儿子阿绍和婢女阿勤,正在他住宅外院里打铁。这个小小的铁工场,就设在那棵枝条茂密,绿荫几乎遮遍半个院子的巨大的柳树下面。铁砧墩的旁边不远就是一口深井。井旁边有个石水缸,正好作为打铁时“淬火”或“退火”之用。一到夏天,嵇康还喜欢将井水汲起来,灌注到那围绕着大柳树的沟渠里去。这一泓清汪汪的沟水,使人看了觉得十分凉爽。而烧铁炉和附带的一个鼓排(风箱),以及煤滓铁块、大锤小锤等物,统统被安置在靠柳荫的一个墙角落间,上面还搭有席篷,看来倒有点像间

11、小屋子。 时间虽然已到初冬,但洛阳的天气却并不怎样寒冷,柳树也还没有脱叶,因此嵇康此刻只露髻、短褐、马裤、赤脚草履,正挥动着大锤,在被阿凤用长铁钳子紧紧夹着的一块红铁上,一锤一锤地直打了下去。在起初几锤,铁花子还几乎如浪涛般飞奔四散,不过愈到末后,铁花子便愈加减少了,嵇康的锤下得也并不如以前的有力。这时阿凤才如释重负似的轻轻地吐了一口气。 “怎样,不行了吧?我就是在开头的几大锤上,特地需得人帮忙,并且也就只有觉得开头的几大锤有意思。阿凤,你看,这有多好啊:铁滓子好像流星一般四下乱溅,这一锤一锤的,简直就像打在自己的心尖尖上一样,多有意思!阿凤,现在好啦,你站过一边,就让我自己一个人打吧!” 嵇

12、康说罢,便将阿凤手中的铁钳子接了过来,另外换上一个手锤,自己一下一下地继续去打那块已不大冒火花的红铁,看来他是想把这块铁打成一个锄头的毛坯子。阿凤站在一旁注视着她父亲的动作,有时用手去拢一拢自己额上掉下来的头发,或者擦一擦汗珠。这个发育得比她实际年纪还要健壮高大的女孩,身材的窈窕均匀颇有点像她的母亲,可是因为自来就娇生惯养的,所以在神气上却总不免要时常带着几分娇纵直憨之气。但对于打铁,她倒也很感兴趣,算得是嵇康的一个好助手,不过体力有些不及阿勤罢了。 “姐姐,你去看看,阿勤总是爱在炉子里边乱翻乱抄的,她动得,就不许我动!向家叔叔又不来,他来了就不要阿勤管啦!”阿绍走了过来,面带严肃地说。这个身

13、穿绀青色绢袄子的八岁小孩,头上梳着两个丫角,平时总不大轻于言笑,身体却并不比他姐姐健康。他脸色有点苍白,而且经常带着一种严肃而又很自信的表情。因此,全家人都叫他“小大人”。 “好啦,好啦,不用你管,你去玩吧。”嵇康扬起头来说。 “真是,阿秀叔叔许久都不来啦,讨厌!”阿凤说时,还用娇憨的语气“呸”了一口。 “这不好。小孩家可不准这样!拿去,换一块新的来。不要紧,没有阿秀,我们也可以办得了!”嵇康认真地说。 于是阿凤便将那块现在已经发黑的铁夹了过来,送到火炉里面,去换阿勤已经烧好了的另外那一块。 他们父女和站在炉边烧铁的婢女阿勤,就像这样地继续工作着,大约有一个多时辰之后,大家都静默无声,严肃而且

14、兴味盎然。这期间,只偶然可以听见从嵇康口中发出来的嗬嗬的声音。这就算是他在工作中的一种表情,而且也算是他对于铁和火花的一种礼赞! 关于朝廷的中散大夫嵇康爱打铁的特殊嗜好,在当时国都洛阳城,特别是在诸名士中间,固然早就流传开,而且已成为众所周知的事实了。不过流传得最快,而且被当时人视为美的,却在嵇康与贵公子钟会两人之间的关系上。据说有一天,嵇康正在家里打铁,他的好朋友向秀还在一旁“鼓排”。这时正为大将军司马昭所宠信的贵公子钟会便带着一大批宾从,声势煊赫、人呼马拥地到嵇康家里来了。他本来是想来同嵇康交朋友的。不想嵇康却毫不理睬他,竟至旁若无人似的各自挥锤不顾。向秀也仍旧鼓自己的排,同嵇康一样连头都

15、不抬一抬。 等到钟会碰了一鼻子灰,起身要走时,嵇康才忽然问了他一句:“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那个来客也回答得很好:“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从此以后,他们两家便再也不曾见面,大约算是决裂了。 “了不起!这一问一答都很好,真可谓一语破的,旗鼓相当,盛名之下,话不虚传啊!” “也只有像嵇叔夜这样的名流,才敢于得罪钟会这样的当权得势的阔人啦!一般人哪里敢呢!” “打铁不好,这很有失中散大夫的身份。而且也因此会得罪人。” “他们两家不会因此便兴怨修怨吗?嵇中散也太纵情任性啦,予人以难堪,这实在是太不应该的。” 当时洛阳城里的人们,就这样纷纷评论着这个在嵇、钟两人之间所发生的特殊事端。 【注】历史

16、小说广陵散发表于1962年10月,叙述建安文学之后两个有代表性的人物阮籍、嵇康及嵇康被杀的经历。小说共四部分,选文为第一部分,后几部分中主要描写了嵇康与向秀对饮、夫妻分别、临刑顾日弹琴等几个场面。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嵇康住宅外院的铁工厂打铁设施齐全、安排得当,与后文“朝廷的中散大夫嵇康爱打铁的特殊嗜好”相照应。 B.阿绍向阿凤埋怨阿勤乱动却不许他动,阿凤埋怨向秀叔叔许久不来,两个孩子虽然个性不同,但同样纯真可爱。 C.阿凤负责夹换铁块,阿勤负责在炉边烧铁,嵇康负责出力气打铁,分工明确合宜,侧面说明了打铁是家中常事。 D.小说情节运行张弛有度,比

17、如写嵇康打铁生活就比较舒缓自然,而写嵇康与钟会见面时的冲突就比较紧张激烈。 7.关于文中钟会登门拜访嵇康的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嵇康与向秀不能接受钟会的行事作风,二人对他的无视是无言的排斥。 B.嵇康与钟会的一问一答如出一辙,说明二人具有清高自傲的相同品性。 C.嵇康与钟会决裂,表面上是二者相见的不快,实则是二者志趣的不同。 D.洛阳城中人们对此事的评论,真实而生动展现了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 8.请结合文章中洛阳城里人们对嵇、钟两人之间所发生的特殊事端的评论,简要分析嵇康的性格特点。 9.胡适认为,短篇小说的写作应当追求“经济”二字。所谓“经济”,就是“不可增减,不可涂饰,处处

18、恰到好处”。陈翔鹤的广陵散已经臻于“经济”境界,结合小说,谈谈“经济”一词在文中的体现及其作用。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张孟谈既固赵宗,广封疆,发五百,乃称简之涂以告襄子曰:“昔者,前国地君之御有之曰:五百之所以致天下者,约两主势能制臣,无令臣能制主。故贵为列侯者,不令在相位,自将军以上,不为近大夫。今臣之名显而身尊,权重而众服,臣愿捐功名、去权势以离众。”襄子悢然曰:“何哉?吾闻辅主者名显,功大者身尊,任国者权重,信忠在己而众服焉。此先圣之所以集国家、安社稷乎!子何为然?”张孟谈对曰:“君主所言,成功之美也。臣

19、之所谓,持国之道也。臣观成事闻往古天下之美同臣主之权均之能美未之有也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君若弗图,则臣力不足。”怆然有决色。襄子去之。卧三日,使人谓之曰:“晋阳之政,臣下不使者何如?”对曰:“死僇。”张孟谈曰:“左司马见使于国家,安社稷,不避其死,以成其忠,君其行之。”君曰:“子从事。”乃许之。张孟谈便厚以便名,纳地释事以去权尊,而耕于负亲之丘。故曰,贤人之行,明主之政也。 耕三年,韩、魏、齐、燕负亲以谋赵。襄子往见张孟谈而告之曰:“昔者知氏之地,赵氏分则多十城,复来,而今诸侯孰谋我,为之奈何?”张孟谈曰:“君其负剑而御臣以之国,舍臣于庙,授吏大夫,臣试计之。”君曰:“诺。”张孟谈乃行,其妻之楚

20、,长子之韩,次子之魏,少子之齐。四国疑而谋败。 (节选自战国策.赵策一)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臣观成事闻往古/天下之美同/臣主之权均之能美/未之有也/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 B.臣观成事/闻往古/天下之美/同臣主之权均之能美/未之有也/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 C.臣观成事/闻往古/天下之美同/臣主之权均之能美/未之有也/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 D.臣观成事闻往古/天下之美/同臣主之权均之能美/未之有也/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赵宗,与“唐太宗”的“宗”含义相同,都是指古代帝王庙号之一,有德

21、者称宗。 B.社稷,土、谷为古代中国立国之本,社稷为土谷之神,文中用来代指国家或朝廷。 C.晋阳,山之南、水之北谓“阳”,因城在晋水之北故名晋阳,是当时赵国的都城。 D.舍,本文中的“舍”和“舍相如广成传”中的“舍”用法相同,都是做动词使用。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孟谈名声显赫身份尊贵,权力大而众人服从,却主动要求放弃权势、功成身退。 B.赵襄子听到张孟谈的请求后悲愤交加,坚决不让他离开,甚至准备要杀死张孟谈。 C.张孟谈最终说服了赵襄子,抛弃了重权和美名,交纳了封地,回到负亲之丘耕种。 D.赵国有难,张孟谈为赵襄子出谋划策,分别派遣妻儿前往四国,让四国计谋

22、落败。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闻辅主者名显,功大者身尊,任国者权重,信忠在己而众服焉。 (2)左司马见使于国家,安社稷,不避其死,以成其忠,君其行之。 14.张孟谈是如何说服赵襄子同意自己退隐要求的?请简要概括。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花心动.偶居杭州七宝山国清寺冬夜作 宋赵鼎 江月初升,听悲风、萧瑟满山零叶。夜久酒阑,火冷灯青,奈此愁怀千结。绿琴三叹朱弦绝,与谁唱、阳春白雪。但遐想、穷年坐对,断编遗册。 西北欃枪未灭。千万乡关,梦遥吴越。慨念少年,横槊风流,醉胆海涵天阔。老来身世疏篷底,忍憔悴、看人颜色。更何似

23、、归欤枕石漱石。 【注】赵鼎:历经靖康之难,南渡后曾两度拜相,被后世誉为南宋中兴贤相之首。欃枪:彗星别名,古人认为是凶星,喻指叛乱、动乱。枕石漱石:语出世说新语,意指隐居生活。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人夜宿山寺,从视觉、听觉和心理感受等角度营造出凄清冷寂的环境氛围,寓情于景。 B.酒阑人静,词人想抚琴排遣孤独,奈何琴弦却断了,只能通过看书来消解对友人的思念。 C.词人将自己年少时的横槊风流、意气风发,与年老时的四处漂泊、面容憔悴进行了对比。 D.现实中,词人过着看人脸色的生活,这和自己想象中枕石漱石的隐居生活有较大的差距。 16.请结合全词,简要概括作者“愁”

24、的原因。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古人认为乌鸦是孝鸟。本草纲目曰:“长则反哺六十日,可谓慈孝矣。”陈情表中以此为喻的句子是“_,_”。 (2)归去来兮辞“_,_”两句,用草木茂盛、溪水漫流,描绘出一幅春水始动、万物欣荣的早春图景。 (3)古人常用鸥鸟、渔夫表隐居之意,黄庭坚登快阁中借类似意象表达归隐之意的句子是“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读书记忆是温馨的。那个时代百废待兴,一切都是开放而自由的。我们正当年轻,对于各种书籍、各方面

25、的知识,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消化力,就像大旱之后干裂的田地,突然遇到充沛的时雨。当时,陈景润因为徐迟一篇报告文学歌德巴赫猜想而成为全国人民的偶像,而李泽厚则是许多大学文科生的崇拜对象。美的历程的初版是1981年,出版后洛阳纸贵,居然成为一版再版的畅销书。这不仅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学术现象。人们从长期压抑中解放出来,表现出对美的强烈诉求,这也是思想解放运动思潮中的一朵浪花。那时,李泽厚还是一位年轻学者。许多大学生地赏读、讨论这本书,给人的感觉就像一班去春游的小孩,尾随着老师,在鲜花怒放的郊外,观察的春天。那种兴奋和激动,实在难以言传。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9.文中波浪线的句子

26、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美的历程的初版是1981年,出版后洛阳纸贵,居然成为一版再版的畅销书。这不仅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学术现象。 B.美的历程的初版是1981年,出版后洛阳纸贵,居然成为一版再版的畅销书。这不仅是一种学术现象,也是一种社会现象。 C.1981年初版的美的历程,出版后洛阳纸贵,居然成为一版再版的畅销书。这不仅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学术现象。 D.1981年初版的美的历程,出版后洛阳纸贵,居然成为一版再版的畅销书。这不仅是一种学术现象,也是一种社会现象。 20.文中画横线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 (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2小题

27、,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北京将永定河治理列为全市水生态环境建设一号工程,持续推进治理修复。为了助力北京段再现水清岸绿的自然风貌,多家科研院所献计献策,提供方向指引与技术支撑,破题水生态修复。 天然水沙过程塑造了形态各异的河槽纵横断面,造床流量将水沙过程和河槽断面直接联系起来,对塑造河流形态具有重要作用。那么,?科研人员基于模型预测分析了下游河槽水流流势后再在生态补水前通过实施人工疏挖沟槽水流分流方案的方式来引导水流,疏通主流流向,充分发挥水力冲淤效力,重塑河形。 水流经河槽断面时会有高渗透性,流量过急,则会把河岸冲开,而流量过缓,。从卢沟桥往下的河道中间有大量采砂坑,最大的砂

28、坑达1800万立方米,相当于一个中型水库容积。因此,也就是脉冲泄水,才能冲击河槽淤积,疏通河道廊道。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22.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读者杂志作为当之无愧的国民刊物,它不仅承载了几代人的成长岁月,更是书写了无数人生故事。在没有智能手机的时代,是它掷地有声地告诉追梦的年轻人,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闪闪发亮的远方。但是自2008年以来,万座报刊亭被拆除,实体书店零售码洋下降,报刊

29、杂志的“关停潮”此起彼伏,裹挟在其中的读者也无法幸免,在互联网大潮中渐行渐远,销量急剧下降,读者也渐渐失去了读者。 对于读者杂志的困境,有观点认为这是不可避免的趋势,时代的产物,总会无可避免地被下一个时代取代。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人们被不同渠道的海量信息淹没,时效性更强的新闻门户网站、呈现多元价值观的公众号更受欢迎。也有观点觉得,现在的读者自身问题更多。读者的风格早已不再受到青睐,读者既没有留住老读者的“利器”,也缺少吸引新读者的“法宝”。 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和感悟?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30、。 2023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初试卷语文 注意:本试卷共8页,23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请按照题号将答案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相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将答案直接书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智慧社区作为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和智慧城市建设的缩影,是推动基层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抓手。“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要推进智慧社区建设,打造社区线上数字化平台及线下服务机构,建设便民惠民智慧服务圈,提供线上线下融合的社区生活服务、社区治理及公共服务、智能小区等服务,努力在智慧养老等领域实现重点

31、突破。 智慧社区建设涉及多主体、多要素,其建设成功与否与外部环境因素以及社区自身因素息息相关。因此,不能单从资金、人力、技术等要素的粗放式投入模式去打造智慧社区,需要在宏观分析框架下统筹协调、适配建设,通过社区资源要素的重组和整合进行集约式发展,打造“麻雀社区”。 智慧社区建设需要形成包括政府、社区、企业、居民、社会组织、高校在内的治理共同体,链接政策、资金、人才、信息、技术、服务等六项资源。具体而言,其目标是通过信息化技术手段将政府、社区等多元治理主体汇集到社区数字平台,通过整合重组社区多主体资源,在维持社区情感及共同利益的基础上打造治理共同体。其中的关键在于集合多元主体,发挥其积极作用,整

32、合不同主体的资源,形成治理合力。 上级政府承担着制定智慧社区发展战略的重要责任,包括智慧社区建设的技术标准、主要内容、组织保障、评价指标及适配措施等,同时政府强有力的资金支持也是智慧社区建设项目落地的关键。要打通社区、企业、居民三方的合作渠道。严格市场准入,激发企业作为专业的服务供给方的活力,提高企业服务的智慧化程度与服务质量。社区是治理共同体建设的资源协调者,是其他主体间达成沟通合作的粘合剂,解决矛盾冲突的中间人。社区需要充分调研居民需求,避免相邻社区服务同质化现象,以社区间联合为手段引入差异化智慧服务企业,进一步扩大社区企业的服务半径、拓展社区居民可享受的服务资源。企业通过合法渠道向辖区居

33、民购买“健康”数据等,实现智慧养老、健康医疗等数字产业服务链的发展。社区是区域内广大居民的自治组织,居民是社区治理的重要主体。居民在打造智慧社区过程中扮演了建设者及消费者的双重角色。社会组织具有优质的志愿者服务资源,调动社会组织参与建设人文智慧社区,可有效避免因技术变迁而忽视以老年群体为代表的“边缘群体”。高校承担着培养新型社区治理人才的重要责任。基层社区既为高校人才提供理论实践场所及成果转化平台,也为社区吸纳复合型人才做准备。 (摘编自方伶俐基于PEST-SWOT模型的智慧社区建设策略探索) 材料二: 家庭养老适应中国的传统文化,可以使得老人享有家人的亲情与照顾,经济成本比较低。机构养老,则是一种养老院模式,相对成本高,对于缺少子女照顾的老人相对比较适合。智慧社区居家养老则可以兼顾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以社区为平台,通过信息技术为社区的老人提供更加专业的服务并降低了服务成本,在兼顾老人精神需求的同时,不需要子女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 构建智慧社区养老管理原则的前提是智慧化社区的改造和建设,但是智慧化社区对社区的通信设施、传感设备、数据库建设要求较高,所以各级政府的财政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