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综述报告资料.doc

上传人:一*** 文档编号:566334 上传时间:2018-10-2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课综述报告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微课综述报告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微课综述报告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课综述报告资料.doc(1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关于微课的研究摘 要: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利用率低下、效益不高已成为制约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深入推进的重要“瓶颈”之一。本文论述了“微课”的概念、产生、组成、主要特点、优点、不足以及用途和分类,并结合佛山市“微课”资源库建设实践,总结了国内和国外“微课”资源库开发状况,展望了“微课”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前景。关键字:教育信息化;教学资源;微课;建设;应用一、 背景当今社会,生活节奏变得越来越快,与此相应,人们更乐于接受简单、便捷、有趣、高效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因此近年来各种“微”事物不断涌现,微博、微信、 微电影、微小说这些日益壮大的“微”字号队伍俨然宣告着我们已经步人了“微”时代。同时,网络通讯

2、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也强有力地推动着这股“微”潮流,使得各种“ 微”事物可以无孔不入地钻进人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在教育领域,教师的工作更是非常繁忙,很难抽出大量的时间用来集中学习,因此对学习方式的便捷性和高效性要求很高,而微课程恰可以满足教师的这种学习需要。故此,微课程就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1 “微课”的概念国内著名的微课实践研究者佛山市教育信息中心教师胡铁生先生认为, “微课是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有机组合” 。微课在美国又称为短期课程、课程组件。微课程是一个简化了的、细分的教学,学生

3、因而易于掌握。微课程是一个有控制的实践系统,它使学生和教师有可能集中解决某一特定的教学行为,或在有控制的条件下进行.学习。它是围绕某一问题或某一情景而形成的目标明确、内容短小精悍的教学活动,具有内容广、容量小、目标明确的特点 【1】 。2 “微课”的产生面对新课程标准和教学实践要求,教师的工作已经不是简单的把书本上的知识内容交会给学生,而是要在教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中间所采用的教学方式、方法及手段都是为了达到最后的目的教会学生学习。面对这种情况,如何才能吸引学生注意力,如何才能将高深的理论变简单,将简单的问题变有趣?能不能利用零碎的时间短期内完成一次学习?能

4、不能好玩点、有趣点?在这种背景下, “微课”诞生了。微课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方式,满足学生对不同学科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按需选择学习,既可查漏补缺又能强化巩固知识,是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和拓展资源。这一形式在学校一经宣传,迅速成为校园的时尚,受到老师和学生们的热烈欢迎 【1】 。3.“微课”的组成“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 ,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它们以一定的组织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了一个半结构化、主题式的资源单元应用“小环境 ”。因此, “微课”既有别于传统单一资源类型的教

5、学课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教学资源,又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 【2】 。4.“微课”的主要特点(1)教学时间较短:教学视频是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根据中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 “微课”的时长一般为58分钟左右,最长不宜超过10分钟。因此,相对于传统的40或45分钟的一节课的教学课例来说, “微课”可以称之为“课例片段”或“微课例” 。(2)教学内容较少:相对于较宽泛的传统课堂, “微课”的问题聚集,主题突出,更适合教师的需要:“微课”主要是为了突出课堂教学中某个学科知识点(如教学中重点、难点、疑点内容)的教学,或是反映课堂中.某个教学环节、教学主题的教与学

6、活动,相对于传统一节课要完成的复杂众多的教学内容, “微课”的内容更加精简,因此又可以称为“微课堂” 。(3)资源容量较小:从大小上来说, “微课”视频及配套辅助资源的总容量一般在几十兆左右,视频格式须是支持网络在线播放的流媒体格式(如rmvb,wmv,flv等) ,师生可流畅地在线观摩课例,查看教案、课件等辅助资源,也可灵活方便地将其下载保存到终端设备(如笔记本电脑、手机、MP4等)上实现移动学习、 “泛在学习” ,非常适合于教师的观摩、评课、反思和研究。(4)资源组成/结构/构成“情景化”:资源使用方便。 “微课”选取的教学内容一般要求主题突出、指向明确、相对完整。它以教学视频片段为主线“

7、统整”教学设计(包括教案或学案) 、课堂教学时使用到的多媒体素材和课件、教师课后的教学反思、学生的反馈意见及学科专家的文字点评等相关教学资源,构成了一个主题鲜明、类型多样、结构紧凑的“主题单元资源包” ,营造了一个真实的“微教学资源环境” 。这使得 “微课”资源具有视频教学案例的特征。广大教师和学生在这种真实的、具体的、典型案例化的教与学情景中可易于实现“隐性知识” 、 “默会知识 ”等高阶思维能力的学习并实现教学观念、技能、风格的模仿、迁移和提升,从而迅速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学生的学业水平。就学校教育而言,微课不仅成为教师和学生的重要教育资源,而且也构成了学校教育

8、教学模式改革的基础。(5)主题突出、内容具体。一个课程就一个主题,或者说一个课程一个事;研究的问题来源于教育教学具体实践中的具体问题:或是生活思考、或是教学反思、或是难点突破、或是重点强调、或是学习策略、教学方法、教育教学观点等等具体的、真实的、自己或与同伴可以解决的问题。(6)草根研究、趣味创作。正因为课程内容的微小,所以,人人都可以成为课程的研发者;正因为课程的使用对象是教师和学生,课程研发的目的是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手段紧密地联系起来,是“为了教学、在教学中、通过教学” ,而不是去验证理论、推演理论,所以,决定了研发内容一定是教师自己熟悉的、感兴趣的、有能力解决的问题。.(7)成果

9、简化、多样传播。因为内容具体、主题突出,所以,研究内容容易表达、研究成果容易转化;因为课程容量微小、用时简短,所以,传播形式多样(网上视频、手机传播、微博讨论) 。(8)反馈及时、针对性强。由于在较短的时间内集中开展“无生上课”活动,参加者能及时听到他人对自己教学行为的评价,获得反馈信息,较之常态的听课、评课活动, “现炒现卖” ,具有即时性。由于是课前的组内“预演” ,人人参与,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教师的心理压力,不会担心教学的“失败” ,不会顾虑评价的 “得罪人” ,较之常态的评课就会更加客观。5.“微课”的主要优点微课程的第一个特点是“微” ,长度只有几分钟,

10、因此运用微课程,有所谓“5分钟完成一次学习,300秒经历一次思考”这样的说法。时间短的好处是可以让教师最大限度地利用零碎时间进行学习,使得“没有时间学习”不再成为问题。微课程轻松有趣,其内容浅显易懂,简单易记,接受起来不会感到繁难,同时配之以画面和音乐,更显得直观形象、活泼灵动,非常容易调动起学习者的兴趣和注意力,让学习者产生很深刻的印象。微课程使用方便,教师利用电脑,甚至利用手机,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微课程可操作性强,其内容直接指向解决实践问题,学习之后马上就可以应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当中。微课程适用性广泛,可以用来独自学习,也可以用于学校例会、研讨会观看或讨论,同时,微课程每一集内容相对独

11、立,可独立使用,也可嵌入课题当中使用,还可组成系统,综合使用。微课程在开发上也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因为微课程着眼于解决小问题,开发过程中从事的是小研究,所以一线教师着手开发微课程不涉及门槛的问题,并且耗费时间少,教师不会因为工作繁忙而无暇顾及,再有,微课程以PPT(幻灯片)技术为基础,后期转为视频文件,技术上也非常简单,不会让教师产生隔阂感。总之,微课程开发起点很低,简单易学,人.人可做,每一个教师都可以成为微课程的开发者 【3】 。6 “微课”的不足 【4】“微课”所要求的这种特别的授课方式并不是所有老师都能习惯的-在相机前面说话甚至按照提前编好的脚本进行录音。尽管简单的微课录制并不需要很多

12、的准备,也不需要很复杂的设备,无非是智能手机,然而高级一点的微课,有一些复杂的视觉效果或动画可能需要准备时间长一点或者需要额外的大学资源;尽管微课有助于增强课堂讨论效果,然而老师使用时必须能够动态适应新情况;尽管这种动态为在课上实现实际应用和深度讨论提供机遇,但是这样转换常常是很难的。因为从定义上来讲,微课以短为特色,它在广度、深度和复杂度方面存在不足,同时因为它是提前录好的,也不能支持临时性的问题。7. “微课”的用途和类别 【3】微课程按其服务对象与课程目标,可以分作以下用途和类别服务于教师:教师是微课程服务的主体,针对教师的微课程又大体上可分为课堂教学微课程、班级管理微课程、情感沟通微课

13、程、家校合作微课程等类别。服务于学校:与服务于教师的微课程相比,服务于学校的微课程其着眼点在于学校层面的提升,因此其受众不仅包括一线教师,还包括学校管理者。这一类微课程可分为以提升学校校本教研质量为目的的研究型微课程、以推荐简单而有效的研究工具为目的的工具包微课程、以打造学校特色和提升学校知名度为目的的学校品牌微课程、以拓展学校管理者和教师视野为目的的拓展视野微课程等类别。服务于学生:其他类微课程主要指向教学和管理方法,服务于学生的微课程则主要指向知识的学习和思维的训练。面向学生的微课程可分为学科知识微课程、思维训练微课程、学习方法微课程、社会实践微课程、个性成长微课程等类别。服务于家长:很多

14、人认为教育是教师的事情,是在学校中完成的,可实际上给予孩子最初教育的恰恰不是教师,而是家长,孩子获取知识的最初场所也不是学校,而是家庭。因此,随着微课程开发的持续推进,面向.家长和家庭教育的微课也日益丰富起来。这一类微课程可分为家庭教育微课程、亲子沟通微课程、家校合作微课程等类别。二、 关于“微课”的争鸣 【5】1国外的研究及实践现状在国外的研究中,与“微课程”有关的名词有Minicourse、Microlecture、Microlesson等,但其对 “微型课程”的研究取向不完全相同。如美国阿依华大学附属学校于1960年首先提出微型课程(Minicourse) ,也可称为短期课程或课程单元;

15、新加坡教育部于1998年实施 的 MicroLESSONS研究项目,涉及多门课程领域,其主要目的是培训教师可以构建微型课程,其课程一般为30分钟至1个小时,教学目标单纯集中,重视学习情境、资源、活动的创设,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支架,同时也为教师提供一系列支架帮助其进行具体的教学设计;2004 年7月,英国启动教师电视频道 (www.teacher.tv) ,每个节目视频时长15分钟,频道开播后得到教师的普遍认可,资源的积累最多达到35万分钟的微课视频节目;2008年秋,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一分钟教授 ”戴维彭罗斯(David Penrose)因首创了影响广泛的“一分钟的微视频”的“微课

16、程”(Microlecture)而声名远播,其核心理念是要求教师把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紧密地联系起来,以产生一种“更加聚焦的学习体验 ”。可以看出:国外越来越重视“微课程” 、 “微视频”的研究,但其核心组成资源不统一,有的是教案式,有的是视频式;课程结构较为松散,主要用于学习及培训等方面,应用领域有待扩充;课程资源的自我生长、扩充性不够。2国内的研究者的主要观点国内,有高校学者、区域教育研究者、一线教师等对微课程进行了研究或实施,在提法上有“微型课程” 、 “微课程” 、 “微课 ”等;而即使是名称相同,其界定的范围、资源组织模式也不尽相同。广州大学教育学院的田秋华副教授基于对微型课程的内涵及

17、实践分析,将其定义为:基于学校资源、教师能力与学生兴趣,以主题模块组织起来的相对独立与完整的小规模课程,具有“短” 、 “小” 、 “精” 、 “活”的特点,适用于学校教育的各个阶段及各种课程类型。田秋华老师与上海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刘素芹均提出,微课程是校本课程的重要形式,应将其纳入学校的课程体系中。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最为系统的是广东省佛山市教育局教育信息网络中心的胡铁生老师,他也率先提出了“微课”的概念:微课是根据新课程标准和课堂教学实践,以教学视频为主要呈现方式,反映教师在针对某个知识点或环节的教学活动中所运用和生成的各种教学资源有机结合体。“微课”具有主题突出、类型多样、情景真实、

18、交互性强、可生成性强、使用方便等诸多优点。胡铁生老师认为,微课最初是“微型教学视频课例”的简称,它以微型教学视频为核心,是由微教案、微课件、微练习、微反思等组成的一个资源应用生态环境。它强调的是资源的有机组成和可扩充性、开放性、生成性、发展性。而微课程是“微型网络课程”的简称,除了相关的资源外,还包括相应的教学活动,是某门学科知识点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 “微课”的高级阶段或发展趋势,应该是走向 “微课程” 。有研究者认为,微课是国内研究者对微课程这一术语的新解读,使其更加得本土化,更为国内教育教学所接受,同时,其资源组织方式也满足了随时、随地进行移动学习的需求。最为广大一线教师所

19、广泛接受的认识是:微课程是一线教师自行开发、时间在五分钟左右的微小课程,源于教师的教育教学实际,为教师所需,为教师所用,解决了工作中的棘手问题;微课程不仅是一种工具,更是一种教师成长的新范式。这种理解体现了一线教师对这一概念理解的实践性一面,也是微课程得到关注和广泛应用的重要原因。三、国内“微课程”的开展现状及成效 5在不同的理解和定义下,我国多个地区的教学研究人员、一线教师,勇于实践,不断思考反思,不断归纳总结,在实践中成长,也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课程和案例。广东省于2010年建设了“广东省名师网络课堂” ,在认真分析教师、学生应用名师课堂的需求、现实可行性以及应用模式后,确定“名师网络课.堂

20、”建设的内容框架为:以重难点、特色理念的微型课为主(15分钟以内) ,完整课例为辅,使名师课例在时间上更容易被教师和学生接受;以精品专题为主要呈现方式,推出 “信息化教学专题” “精彩导入” “合作学习”“情境探究教学”等专题,突出资源的针对性,辅以学科系列化的资源呈现,增强资源的应用效益和辐射效应。2010年11月,佛山市教育局开展了“佛山市中小学新课程优秀课例片段(微课)征集评选活动”的通知,要求教师在选题设计和拍摄制作视频时针对课堂教学的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以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为核心内容,同时提交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教

21、学支持资源。短短三个月的征集期间就收到近1000位教师提交的各类参赛微课作品 1700多节。2012年3月,佛山市又启动了第二届中小学教师微课作品大赛(活动网站为:http:/) ,该活动已成经佛山教育信息化的口碑项目。佛山市教育信息网络中心在区域实践中不断完善微课的定义、内涵、组成、分类、特点、建设途径和流程、应用方式;从区域层面统筹“微课”的设计、开发和应用等多个核心环节,并进行整体研究、系统思考和顶层设计;与广州市远程教育中心联合开发集上报、管理、点播、交流、研讨、共享等功能于一体的“一站式”区域性微课管理平台,已在实践应用中产生了良好的效益。胡铁生老师主持的研究课题中小学“微课 ”学习

22、资源的设计、开发与应用研究被立项为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 “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2010年,天津市普通高中选修课程“空中课堂”项目实现了向小学拓展。其中习字与书法网络微课程时长在15分钟左右,符合学生学习心理,既适用于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又有利于基于班级授课模式下的集体学习和巩固练习。2010年秋季至2012年春季,天津市小学阶段 习字与书法网络微课程成功录制、 上线发布、推广应用,有效弥补了小学书法师资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的问题,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张宝君老师主持的天津市小学“习字与书法”网络微课程资源的建设与应用研究 被立项为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专项课题,其目标是建

23、.设一至六年级12个学期192条习字与书法网络微课程并推广应用,提高学生、教师、家长的写字能力和鉴赏能力,传承中华文化。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教研中心的李玉平老师长期坚持教学研究,他带领许多地方的中小学教师开展教学策略的深层次研究,并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微课程”设计,他在博客中提供了很多样例,设计了微课程的开发指南,其中对不同类型微课程的课程结构、评价标准、设计策略、开发步骤进行了定义,并提供了相应的设计模版,对于推动中小学教师通过微课程进行教学和研究起到了重要的导向和引领作用。四、微课的区域实践效应及应用前景展望 【6】2010年11月,佛山市教育局启动了首届中小学新课程优秀微课征集评审活

24、动,各级学校和广大教师对这种新型的资源建设和应用模式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兴趣,并积极参与了此项活动。全市共征集到1700多节优质规范的教师微课参赛作品,内容覆盖了小学、初中和高中各学科的教学重点、难点和特色内容,教学形式丰富,微课类型多样,充分展示了广大教师课堂教学中先进的教育理念、娴熟的课程整合能力、扎实的教学功底和个性化的教学风采。全市微课平台展播不到二个月,访问量就超过15万人次,受到广大师生和家长的热捧,成为了第三届(2011年) “佛山教育博览会”上的一个亮点,佛山日报、南方日报、广州日报、 教育信息技术 杂志等众多媒体和网站纷纷予以了报道和转摘。在网络web2.0时代,随着信息与通迅

25、技术快速发展,与当前广泛应用的众多社会性工具软件(如博客、微博、Facebook、Youku 、Tudou等)一样,微课也将具有十分广阔的教育应用前景。对教师而言,微课将革新传统的教学与教研方式,突破教师传统的听评课模式,教师的电子备课、课堂教学和课后反思的资源应用将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基于微课资源库的校本研修、区域网络教研将大有作为,并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对于学生而言,微课能更好的满足学生对不同学科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按需选择学习,既可查缺补漏又能强化巩固知识,是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和拓展资源。特别是随着手持移动数码产品和无线网络的.普及,基于微课的移动学习、远程学习、在

26、线学习、 “泛在学习”将会越来越普及,微课必将成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更是一种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进行探究性学习的平台。五、总结微课作为新兴的教学资源,必将在高校和中小学掀起一股教学变革的风潮,并推进到成人教育、职业教育,影响广度会涉及全社会,我希望也期待着微课教学带来中国教育质量的进一步提升,期待着借助网络信息技术手段消除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受教育机会不均等问题。目前,国内微课还处于起步期、探索期,大规模应用方面的研究和实践模式尚属空白。国内微课主要由专家引领、教师自主开发为主,存在开发应用有限、规模小、利用率低等客观问题。教学资源的充分合理利用及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深度融合是整个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因此,从个体零散的微课开发,逐步走向高集成化、规模化、系统化微课资源开发及应用是微课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我看来,我们需要在以下方面做更多的努力:面向教育、服务社会,充分利用、整合微课资源,为学习者提供更具针对性、互动性的服务,充分研发微课资源,探索优质资源共建共享机制,集成并完成微课资源系统性开发建设,营造与网络时代相适应的数字化学习环境,同时结合先进的云技术,搭建开放式微课教育服务平台,对促进信息环境下教学方式变革,推动教育发展变革和“学习型社会”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