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考研真题及详尽答案(共60页).docx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5659084 上传时间:2022-01-13 格式:DOCX 页数:70 大小:219.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郑州大学考研真题及详尽答案(共60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郑州大学考研真题及详尽答案(共60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郑州大学考研真题及详尽答案(共60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郑州大学考研真题及详尽答案(共60页).docx(7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水利与环境学院工程水文学历年真题工程水文学2004-2014年试题(特别说明:2003年考的是水利水能规划,这个现在不考了;2015和2016年的考试真题现在学校已经不往外透漏了,但是经过2015届的学长回忆和我所做的2016年真题,这些题和往年的重复率很高,把这些真题吃透彻考取高分完全没问题。)专业课高分组合:真题+真题答案(真题和真题答案切记需要吃透)+工程水文学书(马细霞、宋孝玉主编,第一版,黄河水利出版社)+工程水文学题库及题解(宋星原等主编,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这个有时间的话可以做做,没的话把真题多看几遍)郑州大学2014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试题学科、专

2、业: 水文学及水资源 水利水电工程 水利工程 水利信息技术考试科目名称:工程水文学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水资源是一种()A.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 B.再生资源C.非再生资源 D.无限的资源2.水文现象的发生、发展,都具有偶然性,因此,它的发生和变化()A.杂乱无章 B.具有统计规律C.具有完全的确定性规律 D.没有任何规律3.流域面积是指河流某断面以上()A.地面分水线和地下分水线包围的面积之和 B.地下分水线包围的水平投影面积C.地面分水线所包围的面积D.地面分水线包围的水平投影面积4.某河段上、下断面的河底高程分别为725m和425m,河段长120Km,则该河段的河

3、道纵比降()A.0.25 B.2.5 C.2.5% D.2.55.水文预报方案的评定和检验,是()A.采用制定预报方案时的全部实测资料进行B.采用作业预报过程中的实测资料进行C.用以上两种资料进行D.用制定预报方案中使用的资料进行评定,而用没有参加方案编制的预留资料进行检验6.甲乙两流域,除流域坡度甲的大于乙的外,其它的流域下垫面因素和气象因素都一样,则甲流域出口断面的洪峰流量比乙流域的() A.洪峰流量大、峰现时间晚 B.洪峰流量小、峰现时间早C.洪峰流量大、峰现时间早 D.洪峰流量小、峰现时间晚7.某流域有两次暴雨,除暴雨中心前者在上游,后者在下游外,其它情况都一样,则前者在流域出口断面形

4、成的洪峰流量比后者的()A.洪峰流量大、峰现时间晚 B.洪峰流量小、峰现时间早C.洪峰流量大、峰现时间早 D.洪峰流量小、峰现时间晚8.某流域有甲、乙两个雨量站,它们的权重分别为0.4,0.6,已测到某次降水量,甲为80.0mm,乙为50.0mm,用泰森多边形法计算该流域平均降雨量为()A.58.0mm B.66.0mm C.62.0mm D.54.0mm9.对设计流域自然地理、水利化措施历年变化情况调查研究的目的是()A.检查系列的一致性 B.检查系列的可靠性C.检查系列的代表性 D.检查系列的长短10.一般情况下,对大流域由于下述原因,从而使径流的年际、年内变化减小()A.调蓄能力弱,各区

5、降水相互补偿作用大 B.调蓄能力强,各区降水相互补偿作用小C.调蓄能力弱,各区降水相互补偿作用小D.调蓄能力强,各区降水相互补偿作用大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水文现象的产生和变化,都有其相应的成因,因此,只能应用成因分析法进行水文计算和水文预报。2.河川径流来自降水,因此,流域特征对径流变化没有重要影响。3.降雨过程中,降雨强度大于下渗能力时,下渗按下渗能力进行;降雨强度小于下渗能力时,下渗按降多少下渗多少进行。4.流域蒸发由流域的水面蒸发、土壤蒸发和植物蒸散发组成,因此,通常都采用分别实测这些数值来推求。5.变差系数Cv是衡量系列相对离散程度的一个参数。6.设计频率为50%的平

6、水年,其设计径流量等于多年平均径流量。7.流域上游修建引水工程后,使下游实测资料的一致性遭到破坏,在资料一致性改正中,一定要将资料修正到工程建成后的同一基础上。8.干旱地区降水量较少,年蒸发系数较大,从而使年径流量与年降水量关系密切。9.在同一条河流上,上游站洪峰系列的Cv一般比下游站洪峰系列的Cv值要小。10.系列长度相同时,由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的精度高于由流量资料推求设计洪水的精度。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河川径流的成分包括()、()、()。2.计算日平均流量的日分界从()时到()时。3.流量测量工作实质上是由()和()两部分工作组成。4.河流中的泥沙,按其运动形式可分为()

7、、()和()三类。四、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20分)1.水位 2.径流模数 3.S曲线 4.河道平均纵比降 5.设计暴雨 6.含沙量 7.径流 8.蓄满产流 9.重现期 10.下渗能力五、问答题(每小题8分,共40分)1.展延年径流系列的关键是选取参证变量,简述参证变量应具备的条件。2.何谓前期影响雨量?如何计算?计算中应注意哪些问题?3.试述设计洪水推求的途径及其适用条件。4.现行水文频率计算配线法的实质是什么?简述配线法的方法步骤。5.利用相应水位法作预报方案,加入下游站同时水位做参数的目的是什么?这种方法如何制作?六、分析计算题(每小题8分,共40分)1.某水库坝址断面处有1960年至

8、2013年的年最大洪峰流量资料,其中最大的三年洪峰流量分别为8500m3/s、6200m3/s和3600m3/s。由洪水调查知道,自1898年到1959年间,发生过一次特大洪水,洪峰流量为7800 m3/s,并且可以肯定,调查期内没有漏掉6000m3/s以上的洪水,试采用独立样本法和统一样本法计算各次洪水的经验频率。2.经过对某流域降雨资料进行频率计算,求得该流域频率P=1%的中心点设计暴雨,并由流域面积F=44Km2,查水文手册得相应的点面折算系数F,一并列入表1,选择某站1967年6月23日开始的3天暴雨作为设计暴雨的过程分配典型,如表2。试用同频率放大法推求P=1%的三日设计面暴雨过程。

9、表1 某流域设计雨量及其点面折算系数时段6h1d3d设计雨量(mm)192.3306.0435.0折算系数F0.9120.9380.963表2 某流域典型暴雨过程线时段t=6h123456789101112合计雨量(mm)4.84.2120.575.34.42.62.42.32.22.11.01.0222.83、某流域面积为625Km2,流域中心最大24h点雨量统计参数为:X24=130mm、Cv=0.50,Cs=2.0,线型为P-型曲线,频率为1%相应的值为3.61,暴雨点面折算系数为0.87,设计历时为24h。24h内以3h为时段的设计雨量时程分配的百分比依次为:5.0、8.0、11.0、

10、13.0、44.0、8.0、6.0、5.0。降雨初损25mm,后损率f=1.0mm/h,试求该流域百年一遇设计净雨过程。4、某流域6h10mm单位线如表3,该流域7月23日发生一次降雨,地面净雨过程列于表3中,洪水基流为50m3/s,求该次暴雨在流域出口形成的洪水过程。表3 某流域6h10mm单位线和一次地面净雨过程时间(日.时)23.223.823.1423.2024.224.8单位线(m3/s)0208050250地面净雨(mm)10205、某闭合流域,流域面积1000Km2,多年平均降水量1400mm,多年平均流量15m3/s,蒸发器测得多年平均水面蒸发值为2000mm,蒸发器折算系数为

11、0.8,水面面积为100Km2,试求多年平均陆面蒸发量。郑州大学2013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试题学科、专业: 水文学及水资源 水利工程 0815Z2 水利信息技术考试科目名称:工程水文学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水文预报,是预计某一水文变量在()的大小和时程变化 A、任一时期内 B、遇见期内 C、以前很长的时期内 D、某一时刻2、土层的包气带是指() A、土壤的表层 B、地下潜水面以下的土层 C、地面以下的整个土层 D、地面到地下潜水面之间的土层3.流域面积是指()A.地面分水线和地下分水线包围的面积之和 B.地下分水线包围的水平投影面积C.地面分水线所包围的面积D.地面分

12、水线包围的水平投影面积4.某河段上、下断面的河底高程分别为725m和425m,河段长120Km,则该河段的河道纵比降()A.0.25 B.2.5 C.2.5% D.2.55、某流域两次暴雨,除降雨强度前者大于后者外,其它情况均相同,则前者形成的洪峰流量比后者的() A、峰现时间早、洪峰流量大 B、峰现时间早、洪峰流量小 C、峰现时间晚、洪峰流量小 D、峰现时间晚、洪峰流量大6、百年一遇的洪水,是指大于或等于这样的洪水多年间() A、每隔100年可能发生一次 B、平均100年可能发生一次 C、每隔100年必然发生一次 D、100年之内一次也不发生7、选择典型暴雨时,经常选择暴雨核心部分偏后的暴雨

13、过程,主要是考虑() A、接近设计条件 B、过程的一致性 C、过程的代表性 D、工程的安全8、下渗能力曲线是指() A、土壤的下渗累计过程 B、土壤在充分供水条件下的下渗过程线 C、充分湿润后的土壤在降雨期间的下渗过程线 D、降雨期间的土壤下渗过程线9、城市化地区一般不采用直接由流量资料推求设计洪水的方法,主要原因是流量资料不满足()A、可靠性 B、代表性 C、一致性 D、随机性10.一般情况下,对大流域由于下述原因,从而使径流的年际、年内变化减小()A.调蓄能力弱,各区降水相互补偿作用大 B.调蓄能力弱,各区降水相互补偿作用小C.调蓄能力强,各区降水相互补偿作用大D.调蓄能力强,各区降水相互

14、补偿作用小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设计洪水的标准是根据工程的规模及其重要性,依据国家有关规范选定的。2、水文现象的变化既有确定性又有随机性,因此水文计算和水文预报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采用成因分析法或数理统计法或二者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3、枯水期径流量主要是来自枯水期的降水。4、由于校核洪水大于设计洪水,因而校核洪水控制了水工建筑物的尺寸。5、垂直平分法假定雨量站所代表的面积在不同降水过程中固定不变,因此与实际降水空间分布不完全符合。6、流域蒸发由流域的水面蒸发、土壤蒸发和植物蒸散发组成,因此,通常都采用分别实测这些数值来推求。7、设计频率为50%的平水年,其设计径流量等于多年平

15、均径流量。8、单位线假定考虑了净雨地区分布不均匀对其形状的影响。9、一般来说,设计洪水的径流深应大于相应天数的设计暴雨深,洪水的Cv值应小于相应暴雨的Cv值。10、我国在水文频率分析中选用皮尔逊型曲线,是因为已经从理论上证明皮尔逊型曲线符合水文系列的概率分布规律。三、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20分)1、闭合流域 2、水位 3、重现期 4、设计洪水 5、蓄满产流6、河道纵比降 7、前期影响雨量 8、单位线 9、径流 10、下渗能力四、问答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1、工程水文学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各个阶段有何作用?2、现行水文频率计算配线法的实质是什么?简述配线法的方法步骤。3、简述具有实测径

16、流资料情况下,设计年径流量及其年内分配的方法步骤。4、人类活动对流域产沙有何影响?怎样才能有效地减少河流泥沙?5、简述典型洪水过程选择的原则,并叙述推求设计洪水过程的方法。五 分析计算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1、已知某流域某次实测的暴雨洪水资料如下表1(该流域的的面积为100Km2),试分析该场暴雨洪水的6小时单位线(采用水平分割基流)。现已知该流域100年一遇的地面净雨过程见表2,试推求其100年一遇的设计洪水过程。表1 流域实测降雨径流资料时间实测流量(m3/s)流域面雨量(mm)日时18020610122520186075190401562012101810表2 设计地面净雨过程时

17、段(6hr)123设计净雨量(mm)2030102、某水库坝址断面处有1960年至2011年的年最大洪峰流量资料,其中最大的三年洪峰流量分别为8500m3/s、5300m3/s和3800m3/s。由洪水调查知道,自1898年到1959年间,发生过一次特大洪水,洪峰流量为9200 m3/s,并且可以肯定,调查期内没有漏掉6000m3/s以上的洪水,试计算各次洪水的经验频率,并说明理由。3、已求得某流域百年一遇的一、三、七日设计面暴雨量分别为336mm、560mm和690mm,并选定典型暴雨过程如表3,试用同频率放大法推求该流域百年一遇的设计暴雨过程。表3 某流域典型暴雨资料时段(t=12h)12

18、34567891011121314典型雨量(mm)15132010050806010003001254、某流域的流域面积为F=1500Km2,其中湖泊等水面面积F水=400Km2,多年平均降雨量P=1300.0mm,多年平均水面蒸发值为E水=1100.0mm,多年平均陆面蒸发量E陆=700.0mm。拟围湖造田200Km2,那么围湖造田后的多年平均流量变化有多大?郑州大学2012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试题学科、专业: 水文学及水资源 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水工结构工程 水利水电工程 水利工程 水利信息技术考试科目名称:工程水文学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水资源是一种()A.取之不

19、尽、用之不竭的资源 B.再生资源C.非再生资源 D.无限的资源2.水文现象的发生、发展,都具有偶然性,因此,它的发生和变化()A.杂乱无章 B.具有统计规律C.具有完全的确定性规律 D.没有任何规律3.流域面积是指河流某断面以上()A.地面分水线和地下分水线包围的面积之和 B.地下分水线包围的水平投影面积C.地面分水线所包围的面积D.地面分水线包围的水平投影面积4.某河段上、下断面的河底高程分别为725m和425m,河段长120Km,则该河段的河道纵比降()A.0.25 B.2.5 C.2.5% D.2.55、某流域两次暴雨,除降雨强度前者小于后者外,其它情况均相同,则前者形成的洪峰流量比后者

20、的() A、峰现时间早、洪峰流量大 B、峰现时间早、洪峰流量小 C、峰现时间晚、洪峰流量小 D、峰现时间晚、洪峰流量大6、十年一遇的枯水,是指小于或等于这样的枯水多年间()A、每隔10年可能发生一次 B、平均10年可能发生一次 C、每隔10年必然发生一次 D、10年之内一次也不发生7、选择典型暴雨时,经常选择暴雨核心部分偏后的暴雨过程,主要是考虑() A、接近设计条件 B、过程的一致性 C、过程的代表性 D、工程的安全8、下渗能力曲线是指() A、土壤的下渗累计过程 B、土壤在充分供水条件下的下渗过程线 C、充分湿润后的土壤在降雨期间的下渗过程线 D、降雨期间的土壤下渗过程线9、城市化地区一般

21、不采用直接由流量资料推求设计洪水的方法,主要原因是流量资料不满足()A、可靠性 B、代表性 C、一致性 D、随机性10.一般情况下,对大流域由于下述原因,从而使径流的年际、年内变化减小()A.调蓄能力弱,各区降水相互补偿作用大 B.调蓄能力强,各区降水相互补偿作用小C.调蓄能力弱,各区降水相互补偿作用小D.调蓄能力强,各区降水相互补偿作用大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设计洪水的标准是根据工程的规模及其重要性,依据国家有关规范选定的。2、水文现象的变化既有确定性又有随机性,因此水文计算和水文预报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采用成因分析法或数理统计法或二者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3、枯水期径流量主

22、要是来自枯水期的降水。4、由于校核洪水大于设计洪水,因而校核洪水控制了水工建筑物的尺寸。5、垂直平分法假定雨量站所代表的面积在不同降水过程中固定不变,因此与实际降水空间分布不完全符合。6、流域蒸发由流域的水面蒸发、土壤蒸发和植物蒸散发组成,因此,通常都采用分别实测这些数值来推求。7、设计频率为50%的平水年,其设计径流量等于多年平均径流量。8、单位线假定考虑了净雨地区分布不均匀对其形状的影响。9、一般来说,设计洪水的径流深应小于相应天数的设计暴雨深,洪水的Cv值应小于相应暴雨的Cv值。10、系列长度相同时,由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的精度高于由流量资料推求设计洪水的精度。三、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

23、共20分)1、闭合流域 2、水位 3、重现期 4、设计洪水 5、蓄满产流6、河道纵比降 7、包气带 8、单位线 9、径流 10、下渗能力四、问答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1、工程水文学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各个阶段有何作用?2、现行水文频率计算配线法的实质是什么?简述配线法的方法步骤。3、简述具有短期实测径流资料情况下,设计代表年法推求设计年径流量及其年内分配的方法步骤。4、土壤地质条件类似的地区,为何有植被的地方下渗能力一般大于裸地的下渗能力?5、设计洪水过程线的同频率放大法和同倍比放大法各适用于什么条件?五 分析计算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1、已知某流域某次实测的暴雨洪水资料如下表1

24、(该流域的的面积为100Km2),试分析该场暴雨洪水的6小时单位线(采用水平分割基流)。现已知该流域100年一遇的地面净雨过程见表2,试推求其100年一遇的设计洪水过程。表1 流域实测降雨径流资料时间实测流量(m3/s)流域面雨量(mm)日时18020610122520186075190401562012101810表2 设计地面净雨过程时段(6hr)设计净雨量(mm)1202302、某水库坝址断面处有1960年至2011年的年最大洪峰流量资料,其中最大的三年洪峰流量分别为8200m3/s、6800m3/s和3800m3/s。由洪水调查知道,自1898年到1959年间,发生过一次特大洪水,洪峰

25、流量为9200 m3/s,并且可以肯定,调查期内没有漏掉6000m3/s以上的洪水,试计算各次洪水的经验频率,并说明理由。3、已求得某流域百年一遇的一、三、七日设计面暴雨量分别为336mm、560mm和690mm,并选定典型暴雨过程如表3,试用同频率放大法推求该流域百年一遇的设计暴雨过程。表3 某流域典型暴雨资料时段(t=12h)1234567891011121314典型雨量(mm)15132010050806010003001254、某平原流域,流域面积F=360 Km2,其中水面面积占21.0%,从有关水文手册中查得该流域的多年流域平均降水量P=1115.0mm,多年平均陆面蒸发量E陆=7

26、50.0mm,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E水=1040.0mm,试求该流域的多年平均流量为多少?郑州大学2011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试题学科、专业: 水文学及水资源 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水工结构工程 水利水电工程 工程安全与管理 水利信息技术考试科目名称:工程水文学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自然界中的水文循环的主要环节是() A、植物截留、填洼、下渗、蒸发 B、蒸发、降雨、下渗、径流 C、植物截留、下渗、径流、蒸发 D、蒸发、散发、降水、下渗2、暴雨形成的条件是() A、该地区水汽来源充足,且温度高 B、该地区水汽来源充足,且温度低 C、该地区水汽来源充足,且有强烈的空气上升运动

27、D、该地区水汽来源充足,且没有强烈的空气上升运动3、在洪水频率分析计算中,进行历史洪水调查是为了提高洪水系列的() A、可靠性 B、一致性 C、代表性 D、以上答案都不对4、如果流量频率分布曲线的均值和Cv不变,减小Cs值,则百年一遇流量设计值将会()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无规律5、降雨形成地面径流的必要条件是() A、雨强等于下渗能力 B、雨强大于下渗能力 C、雨强小于下渗能力 D、雨强小于等于下渗能力6、水文统计的任务是研究和分析水文随机现象的() A、必然变化特性 B、自然变化特性 C、统计变化特性 D、以上答案都不对7、在水文频率计算中,我国一般选配皮尔逊型曲线,这是因为

28、() A、已从理论上证明它符合水文统计规律 B、已制成该线型的值表供查用,使用方便 C、已制成该线型的Kp值表供查用,使用方便 D、经验表明该线型能与我国大多数地区水文变量的频率分布配合良好8、城市化地区一般不采用直接由流量资料推求设计洪水的方法,主要原因是流量资料不满足()A、一致性 B、代表性 C、可靠性 D、随机性9、用配线法进行频率计算时,判断配线是否良好所遵循的原则是() A、抽样误差最小的原则 B、统计参数误差最小的原则 C、理论频率曲线与经验频率点据配合最好的原则 D、设计值偏于安全值10、在典型年的选择中,当选出的典型年不只一个时,对水电工程应选取() A、灌溉需水期的径流比较

29、枯的年份 B、非灌溉需水期的径流比较枯的年份 C、枯水期较长,且枯水期径流比较枯的年份 D、丰水期较长,但枯水期径流比较枯的年份 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水文现象的产生和变化,都有某种程度的随机性,因此,都要应用数理统计法进行水文计算和水文预报。2、小流域的多年平均年径流深一般比同一气候区内较大流域的多年平均径流深小。3、河川径流来自降水,因此,流域特征对径流变化没有重要影响。4、推求水工建筑物设计洪水时,洪峰系列的组成常采用一年多次法。5、推求设计洪水过程线时,选择典型洪水过程线常采用长时段包含短时段的方法。6、蓄满产流的下渗水量全部为降雨径流过程的损失量。7、降雨过程中,土壤

30、实际下渗过程始终是按下渗能力进行的。8、相应水位法的预见期为洪水波在河道中的传播时间。9、变差系数是刻划随机变量分布离散程度的一个指标。10、一条垂线上测三点流速计算垂线平均流速时,应从河底开始,分别施测0.2h、0.6h、0.8h(h为水深)处的流速。三、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20分)1、闭合流域 2、水位 3、重现期 4、设计洪水 5、超渗产流6、蒸发能力 7、预见期 8、单位线 9、径流 10、前期影响雨量四、问答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1、缺乏实测资料时,怎样推求设计年径流量?2、试述具有充分暴雨资料情况下,设计洪水推求的方法步骤。3、试述由流量资料推求设计洪水的方法步骤。4、现

31、行水文频率计算配线法的实质是什么?简述配线法的方法步骤。5、怎样进行水文相关分析(以简相关为例)?它在水文上解决哪些问题?五 分析计算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1、某中型水库流域面积为300Km2,50年一遇设计暴雨过程及单位线如下表,初损为10mm,后损率为2.0mm/h,设计情况下基流为10m3/s,试推求50年一遇设计洪水过程线。表1 某水库50年一遇设计暴雨时段(6h)1234合计设计暴雨(mm)201805510265表2 某设计流域6h单位线时段(6h)012345670合计单位线(m3/s)07196027158301392、某水库坝址处有1960-1992年实测洪水资料,其

32、中最大的两年洪峰流量为1480 m3/s、1250 m3/s。此外洪水资料如下:经实地洪水调查,1935年曾发生过流量为5100 m3/s的大洪水,1896年曾发生过流量为4800 m3/s的大洪水,依次为近150年以来的两次最大洪水。经文献考证,1802年曾发生过流量为6500m3/s的大洪水,为近200年以来的最大一次洪水。试用统一样本法推求上述各项洪峰流量的经验频率。3、已知某流域年径流深(R)与年降雨深(P)呈直线相关趋势。该流域多年平均降雨深为1310mm,多年平均径流深为787mm,相关系数为0.95,年径流深均方差与年降雨深均方差之比R/P为1.1。试求流域年径流深为850mm时

33、,年降雨深为多少?4、某流域的流域面积为1500Km2,其中湖泊等水面面积400Km2,多年平均降雨量P=1300.0mm,多年平均水面蒸发值为E水=1100.0mm,多年平均陆面蒸发量E陆=700.0mm。拟围湖造田200Km2,那么围湖造田后流域的多年平均流量为多少?郑州大学2010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试题学科、专业: 水文学及水资源 水利信息技术考试科目名称:工程水文学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在流域径流消退过程中,()退水速度最快。 A、地表径流 B、壤中径流 C、浅层地下径流 D、深层地下径流2、十年一遇的枯水,是指小于或等于这样的枯水多年间()A、每隔10年可能

34、发生一次 B、平均10年可能发生一次 C、每隔10年必然发生一次 D、10年之内一次也不发生3、选择典型暴雨时,经常选择暴雨核心部分偏后的暴雨过程,主要是考虑() A、接近设计条件 B、过程的一致性 C、过程的代表性 D、工程的安全4、我国年径流深分布的总趋势() A、自东南向西北递减 B、自西南向东北递减 C、自东南向西北递增 D、自西南向东北递增5、水资源是一种()A、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 B、无限的资源C、非再生资源 D、再生资源6、水文统计的任务是研究和分析水文随机现象的() A、统计变化特性 B、自然变化特性 C、必然变化特性 D、以上答案都不对7、决定土壤稳定下渗率大小的主要因

35、素是() A、降雨强度 B、降雨初期的土壤含水量 C、降雨历时 D、土壤特性8、城市化地区一般不采用直接由流量资料推求设计洪水的方法,主要原因是流量资料不满足()A、可靠性 B、代表性 C、一致性 D、随机性9、降雨在流域上分布不均匀是单位线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当暴雨中心在上游时,分析出的单位线() A、峰值小,峰现时间早 B、峰值小,峰现时间迟 C、峰值大,峰现时间早 D、峰值大,峰现时间迟10、大坝的设计洪水标准比下游防护对象的防洪标准() A、低 B、高 C、一样 D、不能肯定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在水利工程规划设计阶段,水文计算的任务是确定工程规模。2、小流域的多年平均

36、年径流深一般比同一气候区内较大流域的多年平均年径流深大。3、枯水期径流量主要是来自枯水期的降水。4、推求水工建筑物设计洪水时,洪峰系列的组成常采用一年多次法。5、推求设计洪水过程线时,选择典型洪水过程线常采用长时段包含短时段的方法。6、蓄满产流的下渗水量全部为降雨径流过程的损失量。7、设计暴雨的前期影响雨量可以任意取一固定值。8、相应水位法的预见期为洪水波在河道中的传播时间。9、平均数是刻划随机变量分布离散程度的一个指标。10、不同时段暴雨统计参数与历时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一般来说,离势系数随历时增长而减小。三、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20分)1、流域 2、水位 3、重现期 4、设计洪水 5、

37、超渗产流6、河道纵比降 7、径流模数 8、S曲线 9、河川径流 10、下渗能力四、问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分析并描述一个闭合流域内大规模城市化前后流域出口流量过程的改变及其原因。2、根据流域资料条件及工程设计要求,设计洪水计算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试简要叙述各种计算方法及其适用条件。3、试述缺乏实测年月径流资料情况,设计年径流量及其年内分配计算的方法步骤。五、论述题(共20分)某大型水电站坝址断面具有30年充分流量资料,其中包括2次实测特大洪水,并调查到1次历史特大洪水。详细叙述:1、用现行频率分析方法推求设计频率为1%的设计洪峰流量Qm,1%的步骤。2、已知设计洪峰Qm,1%,最大

38、1日、3日、7日的设计洪量分别为W1,1%,W3,1%,W7,1%,如何推求7日设计洪水过程?要求: (1)写出方法名称、必要公式及其符号意义,绘必要示意图。 (2)统计参数的估计采用距法估计值公式。六、分析计算题(共3小题,共40分)1、已知某流域某次实测的暴雨洪水资料如下表1(该流域的的面积为100Km2),试分析该场暴雨洪水的6小时单位线(采用水平分割基流)。现已知该流域设计频率为2%的地面净雨量见表2,试推求其设计地面径流过程。表1 流域实测降雨径流资料时间实测流量(m3/s)流域面雨量(mm)日时18020610122520186075190401562012101810表2 设计地

39、面净雨过程时段(6hr)设计面净雨量(mm)1102503152、某流域面积1000Km2,多年平均降水量1200mm,多年平均流量20 m3/s。问该流域多年平均蒸发量是多少?若流域出口断面修建一水库,由此增加的水面面积为100Km2。当地蒸发器实测的多年平均蒸发值1100mm,蒸发器折算系数0.8.该流域原来的水面极微,可忽略。若修建水库前后流域的气候条件保持不变,试问建库后该流域多年平均流量为多少?3、某流域3、6、24小时设计暴雨深分别为90.0、130.0、190.0mm,所选典型暴雨过程见表1所列,试采用同频率法计算流域设计暴雨过程。表1 典型暴雨过程时间(h)2:00-5:005

40、:00-8:008:00-11:0011:00-14:0014:00-17:0017:00-20:0020:00-23:0023:00-2:00典型暴雨(m m)7.06.020.060.010.025.00.02.0郑州大学2009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试题学科、专业: 水文学及水资源 水利信息技术考试科目名称:工程水文学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在流域径流消退过程中,()退水速度最快。 A、地表径流 B、壤中径流 C、浅层地下径流 D、深层地下径流2、百年一遇的洪水,是指大于或等于这样的洪水多年间() A、每隔100年可能发生一次 B、平均100年可能发生一次 C、每隔100年必然发生一次 D、100年之内一次也不发生3、选择典型洪水时,经常选择主峰偏后的洪水过程线,主要是考虑() A、接近设计条件 B、工程的安全 C、过程的代表性 D、过程的一致性4、我国年径流深分布的总趋势() A、自东南向西北递减 B、自东南向西北递增 C、自西南向东北递减 D、自西南向东北递增5、水资源是一种()A、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 B、再生资源C、非再生资源 D、无限的资源6、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教育教学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