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寿一中南校区第十三次诊断生物试题.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56542877 上传时间:2022-11-0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仁寿一中南校区第十三次诊断生物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仁寿一中南校区第十三次诊断生物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仁寿一中南校区第十三次诊断生物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仁寿一中南校区第十三次诊断生物试题.doc(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仁寿一中南校区第十三次诊断生物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研究发现,某些植物在秋冬受低温袭击时,呼吸速率先升高后降低;持续的冻害使根生长迟缓,吸收能力下降,但细胞内可溶性糖的含量有明显的提高。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A冻害初期呼吸作用增强,放出的热量有利于抵御寒冷B低温持续使淀粉合成酶活性减弱,影响可溶性糖合成淀粉C持续低温使细胞内结合水含量降低,自由水含量增加,以适应低温环境D低温使细胞呼吸减弱,限制根细胞吸收矿质营养,导致吸收能力下降2.下图曲线表示农田中,:昼夜温度变化;:光照强度;:植物吸收CO2的变化,请判断下列说法

2、中不正确的是 ()A在曲线与时间轴交点c和e时,光合作用吸收CO2和呼吸作用释放CO2量相等Ba点的形成是由夜间的低温造成的C从时间轴上的c点开始合成有机物,到e点有机物的合成终止D增大曲线与时间轴所围成的正面积措施包括提高光照强度,CO2浓度和充足的水分供应等4. 右图表示细胞膜的结构和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A. 在图ae过程中,代表细胞分泌Na过程的是eB. 在图所示的结构中,A和B物质大都不是静止的C. 与图中曲线相符的过程是图中的过程a或eD. 在图所示的结构中,主要由A物质决定着不同生物膜的功能差异3下列为细胞分裂的几种模式图及其每条染色体的DNA含量在分裂过程中

3、的变化。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甲图最可能为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每条染色体的DNA含量对应丁图的CD段乙图是有丝分裂中期,乙图与丙图不可能来自同一种生物丙图可能是雌配子,每条染色体的DNA含量对应丁图的BC段乙图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丙图所在的个体为单倍体A B C D4人类的X基因前段存在CGG重复序列。科学家对CGG重复次数、X基因表达和某遗传病症状表现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调查研究,统计结果如下(注:丙氨酸密码子GCC):CGG重复次数(n)n50n150n260n500X基因的mRNA(分子数/细胞)50505050X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分子数/细胞)10004001200症状表现无症状轻度中度

4、重度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ACGG重复次数不影响X基因的转录,但影响蛋白质的合成BCGG重复次数与该遗传病是否发病及症状表现有关CCGG重复次数可能影响mRNA与核糖体的结合D遗传病症状的轻重与蛋白质中丙氨酸的多少有关14. 生物的某些变异可通过细胞分裂某一时刻染色体的行为来识别。甲、乙两模式图分别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出现的“环形圈”、“十字形结构”现象,图中字母表示染色体上的基因。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甲图所示现象是因为发生了个别碱基对的增添或缺失B. 甲图所示现象是因为发生染色体片段的缺失C. 乙图所示现象是因为非同源染色体之间进行了交叉互换D. 乙图所示现象是因为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

5、色单体之间发生交叉互换11. 下列有关神经传导的叙述错误的是( D)A. 在突触前膜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B. 突触后膜内的Na会通过主动运输方式到突触后膜外C. 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通过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D. 突触后膜受体与相应神经递质结合后,就会引起Na通过被动运输内流到细胞内23. 有一个随机交配的种群,在没有迁移等条件下,两年内该种群的基因型频率的变化如下表,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年AA(%)Aa(%)aa(%)13040302255025A. 该种群的生物没有发生进化B. 该种群发生基因突变的频率很高C. 该种群的生活环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D

6、. 若该种群在第2、3年连续自交,则A的基因频率会明显增加5如图所示是一对近亲结婚的青年夫妇的遗传分析图,其中白化病由基因a控制,色盲由基因b控制(图中与本题无关的染色体省略),据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E细胞和F细胞的DNA数目都是23条,含有1个染色体组B从理论分析,图中H为男性的概率是50%C该对夫妇所生子女中,患病概率为7/16 DH个体和G个体的性别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6将、两个植株杂交,得到,将再作进一步处理,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若的基因型为AaBbdd,则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总数的1/4B由到的育种过程中,遵循的主要原理是染色体变异C由到过程一定发生了基因

7、突变D由到过程可能发生突变和基因重组,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29.(10分)某实验小鼠适宜生活在25左右的环境中,为探究低于适宜温度的环境(如10)对小鼠能量代谢的影响(能量代谢的强弱用单位时间的耗氧量表示),请依据所给的实验装置(如图)、实验材料和用品,在给出的实验方法和步骤的基础上,继续完成探究实验,预测可能的实验结果和结论,并回答问题。实验室温度:25左右材料和用品:小鼠、冰袋、秒表等方法和步骤:步骤1:将小鼠放入广口瓶的笼子内,加塞密闭。打开夹子(A)、(B)、(C),片刻后关闭夹子(B),用注射器抽取10毫升氧气备用。关闭夹子(C),打开夹子(B),使水检压计液面左右平齐

8、。步骤2: 步骤3: 结果预测和结论: 30.(7分)如图表示某高等植物细胞部分结构,请据图回答问题。 (1)大气中的CO2在图中所示细胞器 (填字母)内的 (填数字)处合成有机物,含碳有机物可以在图中所示的 (填字母)和 (填字母)被分解为CO2。 (2)生态系统中有一类生物,虽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但能通过 作用合成有机物,这类生物的细胞与高等植物细胞相比,主要特点是 。 (3)甲、乙两支大小相同的试管,都盛有等量的丙酮酸和NaHCO3的混合溶液,向甲试管中加入从高等植物细胞内提取的完整细胞器A,向乙试管中加入从高等植物细胞内提取的完整细胞器B,然后给予充足光照,两支试管都会产生气泡。这两种气

9、泡成分是不一样的,请解释原因: 。31(12分)油菜细胞中有一种中间代谢产物简称为PEP,其运输到种子后有下图所示的两条转化途径。科研人员根据PEP的转化途径培育出了高油油菜(即产油率由原来的35%提高到了58%),请回答下列问题。(1)基因A与物质C在化学组成上的区别是前者含有_和_。(2)据图可知,油菜含油量提高的原因是_的形成,抑制了酶b合成中的_过程。此外,图中信息还提示可采取_措施提高油菜的含油量。(3)油菜的花色有黄、白之分,种子中芥酸含量有高、低之分,成熟时间有早、晚之分。黄花低芥酸早熟和白花高芥酸晚熟油菜杂交,F1全部为白花高芥酸早熟,F1自交得到F2。请回答下列问题。三对相对

10、性状中显性性状是_。若三对基因遵循遗传的自由组合定律,则F2的表现型有_种。F2中高芥酸早熟个体的比例为_,其中单杂合子占_。F2中杂合的黄花低芥酸早熟个体的比例为_。 32(10分)动物中缺失一条染色体的个体叫单体(2n1)。大多数动物的单体不能存活,但在黑腹果蝇(2n8)中,点状染色体(4号染色体)缺失一条也可以存活,而且能够繁殖后代,可以用来进行遗传学研究。(1)某果蝇体细胞染色体组成如图,则该果蝇的性别是_,从变异类型看,单体属于_。(2)4号染色体单体的果蝇所产生的配子中的染色体数目为_。(3)果蝇群体中存在短肢个体,短肢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将短肢果蝇个体与纯合正常肢个体交配得F1,

11、F1自由交配得F2,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如表所示。据表判断,显性性状为_,理由是_。短肢正常肢F1085F279245(4)根据判断结果,可利用非单体的短肢果蝇与正常肢(纯合)4号染色体单体果蝇交配,探究短肢基因是否位于4号染色体上。请完成以下实验设计。实验步骤:让非单体的短肢果蝇个体与正常肢(纯合)4号染色体单体果蝇交配,获得子代;统计子代的性状表现,并记录。实验结果预测及结论:若_,则说明短肢基因位于4号染色体上;若_,则说明短肢基因不位于4号染色体上。(5)若通过(4)确定了短肢基因位于4号染色体上,则将非单体的正常肢(杂合)果蝇与短肢4号染色体单体果蝇交配,后代出现短肢果蝇的概率为_。(

12、6)图示果蝇与另一果蝇杂交,若出现图示果蝇的某条染色体上的所有隐性基因都在后代中表达,可能的原因是_(不考虑突变、非正常生殖和环境因素);若果蝇的某一性状的遗传特点是子代的表现总与亲代中雌果蝇一致,请尝试解释最可能的原因_。36.(15分)月季有花中皇后之称,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观赏植物种类之一。野生月季多是二倍体(2n=14),而几乎所有栽培品种都是四倍体(4n=28)。下图是月季花药离体培养产生花粉植株的两种途径,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1)选择合适的花粉发育时期是提高诱导成功率的重要因素。这是因为并不是任何时期的花粉都可以经过培养产生愈伤组织或胚状体。在花粉发育过程中,只有某一个时期对离体

13、刺激敏感。一般来说选用_期的花粉成功率最高。选择花粉时,一般要通过_来确定花粉是否处于合适的发育期,这时需要对花粉的细胞核进行染色,某些植物的花粉细胞核不易着色,需采用焙花青-铬矾法,这种方法能将花粉细胞核染成 色。(2)上图中花药经脱分化产生胚状体还是愈伤组织主要取决于_。(3)由栽培品种脱分化形成的胚状体或愈伤组织细胞内含有 个染色体组,最终长成的植株称为 倍体。(4)无菌技术也是成功诱导出花粉植株的重要因素,请说明下列各项需要消毒,还是需要灭菌。需要灭菌的是_(填编号)、需要消毒的是_(填编号)。培养基培养皿接种环花蕾实验操作者的双手三角锥形瓶(5)常用的灭菌方法有_灭菌、高压蒸汽灭菌和

14、_灭菌。(6)菊花的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基本操作的正确顺序是 。外植物消毒制备MS培养基接种培养栽培移栽ABCD29. (8分)下图表示某种抗原递呈细胞(APC)在免疫调节中的作用。据图回答:(1) 该种APC能表达TLR蛋白,进而激活免疫反应。研究表明,如果使TLR基因发生突变而丧失功能,小鼠就不能识别到细菌的存在。据此推测TLR在免疫中具有_作用。若TLR蛋白过多,免疫系统会攻击人体正常细胞,引发_病。(2) 受病原体刺激后,APC会启动核内相关基因_合成相应的蛋白质白介素等免疫活性物质并释放到细胞外,直接消灭入侵的多种病原体,参与该过程的相关的细胞器是_。(3) 从图中可以看出APC还能摄取

15、、加工病原体蛋白,并将其呈递给T细胞,可见APC可能参与_免疫。(4) 直接发育成APC的细胞一般属于_能干细胞。(5) 2011年Steinman发现了一种免疫反应中的“哨兵”树突状细胞而获得诺贝尔奖,树突状细胞是目前已知功能最强大的抗原递呈细胞,树突状细胞的作用,被形象地称为“通报敌情”和“发动战争”。根据上述资料和免疫学知识写出下图中的细胞、物质和免疫类型:A为_;是_。29. (8分)(1) 识别自身免疫(2) (选择性)表达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3) 特异性(或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少一项扣1分)(4) 多(5) 淋巴因子体液免疫33. (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16、:科学家发现在两栖类的某些蛙中,雄性个体的性染色体组成是XY,雌性个体的性染色体组成是XX。如果让它们的蝌蚪在20左右发育时,雌雄比率约为11;如果让这些蝌蚪在30左右发育时,不论具有何种性染色体组成,蝌蚪都发育成雄性。(1) 请你推测温度(30)改变这种蛙性别的原因: 可能是只改变性别的表现型; 可能是_。若是后者,该变化是否会一定遗传给后代?_。(会、不会、不一定)(2) 若温度(30)只改变性别的表现型,两只XX的蝌蚪分别在30和20条件下发育成青蛙,能否交配产生后代?_。若不能写出理由,若能请写出交配后产生的后代在20条件下的性别是_。(3) 若要证明以上两种推测哪一种正确,科研人员设

17、计了以下实验,请完善实验:. 材料、用具:用一双亲产生的适量的蛙受精卵、相同的饲料、显微镜、各种试剂等。. 实验步骤: 取同一双亲产生的适量的蛙受精卵,平均分成两份,处理:实验组甲和对照组乙的处理分别是:_。 在每个组中随机选取若干只成蛙编号(如120,要求样本足够大),分别从其体内选取有分裂能力的细胞经过分散处理后,再进行_,最后制成装片; 在显微镜下观察_时的_并进行统计; 预期实验结果并进行实验分析:a. 实验预期:若甲、乙两组实验的装片被观察到蛙细胞的性染色体组成均是XXXY11;结果分析:略b. 实验预期:_;结果分析:_。33. (10分)(1) 改变了发育着的蝌蚪(XX)的性染色

18、体组成而使之改变性别。不一定(2) 能雌性(3) 实验组甲:在30左右条件下;对照组乙:在20左右条件下,每天饲喂相同的等量的饲料将蝌蚪培养成成蛙 染色 有丝分裂中期性染色体组成(染色体组成,并进一步做染色体组型分析) b实验预期:若甲组实验的装片被观察到蛙细胞的性染色体组成都是XY,乙组实验的装片被观察到蛙细胞的性染色体组成是XXXY11结果分析:较高的发育温度使发育着的蝌蚪(XX)性染色体组成变成XY,从而改变了性别的表现型。答案123456CCBDCC29. (10分)步骤2:待小鼠安静后,关闭夹子(A),记下时间,将注射器向前推进5毫升(推进数量合理即可),水检压计液面左侧升高,关闭夹

19、子(B),待水检压计的液面左右平齐时,记录时间。得到在25环境中小鼠消耗5毫升氧气所用时间。步骤3:将冰袋放在广口瓶周围,调节距离,使瓶内的温度稳定在10,待小鼠安静后,重复步骤1、2中的有关操作。得到在10环境中小鼠消耗5毫升氧气所用时间 消耗5毫升氧气所用的时间10少于25,说明小鼠的生活环境从25降为10时,能量代谢会加强。 消耗5毫升氧气所用的时间10多于25,说明小鼠的生活环境从25降为10时,能量代谢会减弱。 消耗5毫升氧气所用时间10等于25,说明小鼠的生活环境从25降为10时,能量代谢不受影响。30.(1)B 4 A C (可颠倒)(2)化能合成 无成形的细胞核(3)因为丙酮酸

20、在线粒体中进行有氧呼吸,产生CO2,而叶绿体利用HCO3-进行光合作用,产生O231.(12分) (1)胸腺嘧啶(T)脱氧核糖(2)物质C(双链RNA)翻译提高酶a的活性(抑制酶b的活性、诱变使基因B不表达等)(3)白花、高芥酸、早熟89/164/91/3232. (10分) (1)雄性染色体变异(2)4条或3条(3)正常肢F1全为正常肢(或F2中正常肢:短肢3:1)(4)子代中出现正常肢果蝇和短肢果蝇,且比例为1:1子代全为正常肢(5)1/2(6)与之交配的(雌)果蝇的有关染色体上的相应的(有关)基因都是隐性基因控制该性状的基因在线粒体中生物参考答案36.(15分)(1)单核镜检(显微镜观察)蓝黑 (2)激素的种类及其浓度配比(3)2 单 (4) (5) 灼烧干热(6)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