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输设备安装技术规范书.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56404710 上传时间:2022-11-0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输设备安装技术规范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传输设备安装技术规范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传输设备安装技术规范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输设备安装技术规范书.doc(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传输设备安装技术规范书目录第一章总则1第二章安装技术规范要求1一、槽道、走线架安装1二、光纤护槽的安装要求:2三、机架安装3四、设备子架安装3五、光跳线布放4六、电缆的布放和成端5七、电源线、地线布放5第一章 总则1、本规范为SDH/WDM传输系统工程设备安装规范,由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江西省分公司组织编写,适用于省内二级干线光传输网设备的新建及扩容工程。其他采用同样传输体制的专用电信网,可参照本规定执行。2、本规范未列入的内容应按设计文件办理。3、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严格执行部颁有关施工质量检查的规定。建设单位应加强工程的质量检查,做好随工检验。4、施工单位制订的施工操作规程应贯彻本

2、规范的要求。第二章 安装技术规范要求一、槽道、走线架安装1、槽道和走线架的平面位置应符合施工图设计平面位置要求,偏差不得超过50mm。2、列槽道、列走线架应成一条直线,水平偏差不得超过30mm。高度按照施工图设计要求,施工图未要求高度时,列槽道、列走线架的梁下沿应高出机房规划最高机架50mm,偏差不宜超过20mm。3、连固铁与上粱连接应牢固、平直、无明显弯曲;电缆支架应安装端正、牢固,间距均匀。 4、主槽道(主走线架)宜与列槽道(列走线架)立体交叉,高度符合施工图要求;施工图未要求高度时,可根据主槽道(主走线架)上梁支铁或机房净高度与建设单位代表协商确定。 5、槽道侧板、盖板和底板应平齐完整,

3、零件应齐全,缝隙均匀,没有直观上的凸凹不平现象。 6、列间撑铁应在一条直线上,两端对墙加固应符合施工图设计要求。 7、吊挂安装应牢固,保持垂直,位置符合施工图设计要求,膨胀螺栓打孔位置不宜选择在机房主承重梁上,确实避不开主承重粱时,孔位应选在距主承重粱下沿120mm以上的侧面位置。 8、铁件的漆面应完整无损,如需补漆,其颜色与原漆色应基本一致。二、光纤护槽的安装要求: 1、光纤护槽宜采用支架方式,安装在电缆槽道上或单独安装,应牢固、平直、无明显弯曲。 2、光纤护槽在槽道内的高度宜与槽道侧板上沿基本平齐,尽量不影响槽道内电缆的布放,在主槽道和列槽道过渡处和转弯处可用圆弧弯头连接。3、光纤护槽的盖

4、板应方便开合操作,位于列槽道内的部分,侧面应留出随时能够引出光纤的出口。三、机架安装 1、各种机架的安装位置应符合施工图设计要求,其偏差不大于10mm。2、各种机架的安装应端正牢固,垂直度偏差不应超过机架高度的1.0。3、列内机架应相互靠拢,机架间隙每米偏差不应大于3mm并保持机架门开关顺畅;机面应平直,每米偏差不大于3mm,全列偏差不大于15mm。 4、机架应采用膨胀螺栓对地加固,机架顶部宜采用夹板(或L型铁)与列槽道(列走线架)上梁加固。所有紧固件应拧紧适度,同一类螺丝露出螺帽的长度宜基本保持一致。5、在需要抗震的地区,机架安装按施工图设计要求进行抗震加固。6、光纤分配架(ODF)、数字分

5、配架(DDF)端子板的位置、安装排列顺序及各种标识应符合施工图设计要求。 7、光纤分配架(ODF)上的光纤连接器位置应准确,安装应牢固,方向一致,盘纤区固定光纤的零件应安装齐备。 8、拔盘钥匙、防静电手环、插拔光纤连接器工具等附属零件应安放在方便操作的位置。四、设备子架安装1、设备子架安装位置应符合施工图设计要求。安装的高度一般应根据设备的日常维护操作情况,方便日常维护操作。2、子架与机架的加固应牢固、端正,符合设备装配要求,不得影响机架的整体形状和机架门的顺畅开关。3、子架上的饰件、假面板、零配件应装配齐全,接地线应与机架接地端子可靠连接。4、子架内机盘槽位应符合施工图设计要求,机盘安装应排

6、列整齐,插接件接触良好。 5、子架上和子架内机盘上安装的缆线、光纤应排列整齐美观,标识应清晰、准确、文字规范,方便日常维护操作。五、光跳线布放1、光跳线宜布放在光纤护槽内,应保持光纤顺直,无明显扭绞。无光纤护槽时,光跳线应加光纤保护管,穿有光纤的保护管应顺直绑扎在电缆槽道内或走线架上,并与电缆分开放置。2、从光纤护槽引出的光跳线,应采取防挤压、转死弯措施,宜采用螺纹光纤保护管。3、架内光跳线严禁用电缆扎带直接捆绑,宜用自粘带或光纤捆扎线固定,且绑扎松紧适度。4、光跳线接头处应留一定的富余,余长应依据接头位置等情况确定,能够方便维护、调度和操作即可,一般不宜超过2m。光跳线余长部分应整齐盘放在机

7、架内设计的盘线单元上,曲率半径应不小于40mm。 5、光跳线应整条布放,严禁在光纤护槽及保护管内做接头。 6、光跳线两端接头处,应粘贴标签,标识应清晰、准确、文字规范,同一类的光跳线标签应粘贴整齐一致。六、电缆的布放和成端1、电缆的布放路由、走向应符合施工图设计要求。2、电缆与交流电源线应分走线道布放,若在同一走道或交叉布放时,间距应大于50mm。 3、电缆在槽道内或走线架上布放应顺直,捆扎牢固,松紧适度.没有明显的扭绞。 4、电缆成端处应留有方便检修的富余量,成束缆线留长应保持一致。电缆下弯应均匀圆滑,排列整齐,电缆曲率半径应不小于电缆直径或厚度的10倍 5、电缆开剥尺寸应与缆线插头(座)的

8、对应部分相适合,成端好的接头尾端不应露铜。6、芯线焊接时,焊接的芯线应端正、牢固、焊锡适量,焊点光滑、圆满、不成瘤形。7、屏蔽网剥头长度应一致,并保证与连接插头的接线端子外导体接触良好。 8、组装好的电缆、电线插头(座),应配件齐全、位置正确、装配牢固。 9、架间电缆及布线的两端应粘贴标签,标识应清晰、准确、文字规范。七、电源线、地线布放1、GND、PGND、-48V按规范要求连接正确(数字传输机房的工作接地、保护接地和防雷接地宜采用分开引接方式;工作地线应采用汇流条树干式“T”接至列头柜或由电源分支柜引接至列头柜,列内通过列头地线辐射至各机架;保护地线宜采用电力电缆从电力室地线排或适当接地点

9、直接引接至列头柜,或由电源分支柜地线排引接至列头柜,列内采用树干式“T”接至各机架)。2、PGND保护地线宜采用黄绿色或黄色电缆,GND(BGND)工作地线宜采用黑色电缆,-48V电源线宜采用蓝色电缆。3、地线接地方式、地阻值应符合传输接地规范。联合接地电阻:综合通讯楼1欧姆;普通站5欧姆(恶劣环境地区10欧姆)。 4、地线、电源线要采用整段铜芯材料,中间不能有接头;地线、电源线接头处余长要剪除,不能盘绕。 5、在电源线及地线两头制作铜鼻子时应焊接或压接牢固,且不应将裸线及线鼻柄露出,同时应连接牢固。 6、各类配套设备机架外壳应接保护地,线径10平方毫米。 7、ODF架内终端光缆的金属构件应接

10、防雷地线,防雷地线应单独从防雷接地体引入,并可靠地与ODF架绝缘。 8、DDF架内同轴外导体和机架外壳均应接保护地,DDF架上的接地端子可直接与相邻列头柜的保护地端子相接,同机房内DDF架之间的保护地线可复接或T接。 9、机柜内子架按设计要求正确接地,连接牢靠。 10、机柜门地线使用6mm2的电缆连接到机柜门板接地螺栓上。 11、传输设备所需的48v直流电源系统布线,从电力室直流配电屏引接至电源分支柜、由电源分支柜引接至列柜、再至传输设备机架均应采用主备电源线分开引接的方式。 12、不允许两只小负荷熔丝并联代替大负荷熔丝使用。 13、电源线、地线两端应粘贴标签,局方电源或电源列头柜处的设备供电端子应粘贴标签标识应清晰、准确、文字规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