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新源动力详细勘察报告.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56403596 上传时间:2022-11-0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9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新源动力详细勘察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江苏新源动力详细勘察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新源动力详细勘察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新源动力详细勘察报告.doc(12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工程名称江苏新源动力有限公司厂区勘察编号勘察阶段详细勘察工程地点宜兴市文庄路与长乐路交叉口东南角建设单位江苏新源动力有限公司勘察单位宜兴市宏源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单位地址宜兴市宜城街道迎宾路11号出图章栏 责任人表工程负责人陈俊伟报告编写人陈俊伟 乔俊校 核朱 静审 核唐圣原批 准王 皓联系电话0510-、-805勘察日期2009年6月10日6月18日报告日期2009年6月28日 目 录(文字部分)1. 概述1.1. 工程概况1.2. 勘察目的和任务1.3. 执行的规范和标准1.4. 勘察方法和完成的勘察工作量1.5. 测量、定位放线依据2. 环境地质2.1. 气象水文2.2. 区域地质3. 拟

2、建场地工程地质条件3.1.地形、地貌3.2.土层分布及岩性特点4. 地基土的物理力学制表4.1.静力触探试验4.2.标准贯入试验 4.3.波速试验4.4.室内土工试验5. 地下水及腐蚀性评价5.1.地下水水位5.2.防洪5.3.地下水腐蚀性分析6. 场地和地基的地震效应7. 场地工程地质评价 7.1. 对场地土层分布特点的评价 7.2. 地基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评价 7.3. 地基基础方案评价 7.4.基坑工程评价 8. 场地稳定性评价8.1.区域稳定性8.2.不良地质作用9. 结论及建议(图表部分)1.勘探点一览表 5张2. 综合图例 1张3. 勘探孔平面布置图 1张4. 工程地质剖面图 46

3、张5. 钻孔柱状图 7张6. 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统计表 3张7. 土工试验成果报告表 3张8. 分层土工试验成果报告表 3张9. 综合固结试验成果图 3张 (附件部分) 1.地基土层剪切波速测试报告 1份2. 水质检验报告 1份1. 概述受江苏新源动力有限公司委托,由我院为其拟建的江苏新源动力有限公司厂区进行岩土工程勘察,本次勘察阶段为详细勘察。拟建场地位于宜兴市文庄路与长乐路交叉口东南角。该工程由宜兴市宏源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设计。1.1.工程概况根据设计提供资料,各拟建建筑物结构特点一览表如下: 表1建筑单体名称地上层数地下层数基础板底埋深现自然地面下(m)结构类型行车吨位拟采用基础形式建筑物尺

4、寸(mm)行车厂房一101.50排架10吨天然地基139.860行车厂房二101.50排架10吨天然地基149.948厂房一401.50框排架天然地基厂房二401.50框排架天然地基厂房三401.50框排架天然地基14032厂房四401.50框排架天然地基11832厂房五4501.50框排架天然地基厂房六401.50框排架天然地基15032食堂101.50框架天然地基51.87.6宿舍一501.50框架 桩基础5616宿舍二501.50框架天然地基5616科研楼501.50框架天然地基5616办公楼31202.0框架桩基础6026 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拟建工程12层办公

5、楼部分重要性等级为二级,其它建筑物重要性等级为三级;拟建场地复杂程度等级为二级,地基复杂程度等级为二级,本工程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地基基础设计等级12层办公楼部分为乙级,桩基设计等级为乙级,其它建筑物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宿舍一桩基设计等级为丙级。本工程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1.2. 勘察目的和任务 本次勘察主要目的是查明拟建场地不良地质作用并进行评价;查明土层分布及岩性特点,提供各层土的物理力学指标;查明地下水类型、埋藏条件、提供地下水位及其变化幅度、判定水和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对场地土类型和场地类别进行划分;提出安全、经济、可行的地基基础方案建议;预估拟建物沉降量;对基坑边坡稳定

6、性进行评价并对支护提出建议方案。1.3. 执行的规范和标准本次勘察根据建筑物规模、性质和设计要求,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年版)、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4、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静力触探技术标准(CECS 04:88)、原状土取样技术标准(JGJ89-92)、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制标准(CECS 99:98)和宜兴地区地方勘察经验成果开展工作。1.4.

7、 勘察方法和完成的勘察工作量勘察方法采用机械钻探、单桥静力触探、双桥静力触探及波速试验。野外钻探工作自2009年6月10日开始,至2009年6月18日结束,共计完成工作量见下表。 勘察方法及勘探工作量一览表 表2序号勘察手段勘察设备及勘察方法主要目的实施工作量1单桥静探手摇式3T单桥静力触探机械,10cm2单桥探头,有效侧壁长度57mm,进场前探头均已经过标定。用于土的力学分层,估算地基的承载力,土压缩性189孔,进尺2145.9m。2双桥静探采用20吨液压静力触探车施工,双桥探头侧壁面积300cm2,锥尖锥角为600,进场前探头均已经过标定。用于土的力学分层,估算地基的承载力,土压缩性3孔,

8、进尺98.4m。3钻探1台GXY-1型岩芯钻机,泥浆护壁,全断面取芯。根据不同土性和状态,分别采用单动二重管回转取土器和薄壁取土器,采取原状土样等级级。用于土性鉴别和描述,取土样和标准贯入试验等12孔,进尺280m,取原状土样99件。4小口径麻花钻用于土性鉴别和描述3孔,进尺15.0m,5标准贯入试验按国标GB50021-200110.5条,其中贯入器长度500mm,内径35mm,外径51mm,管靴长度50mm,刃口角度20度。用于粉土、砂性土密实度和有关力学指标经验估算标贯42次。6波速试验采用单孔检层法,地面激振,孔内3分量检波器接受剪切波,记录仪采用笔记本电脑,测点间距1m。确定各土层剪

9、切波速、场地覆盖层厚度及划分建筑场地类别。5孔7水质分析按国标GB50021-200112.1条,引用邻近场区内水样,并进行水化学分析判别水(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引用邻近资料8土工试验按国标GB/T50123-1999,除常规土试验外,还进行快剪、颗粒分析等试验提供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常规99件,快剪80件,颗分30件9测量采用拓普康332N全站仪用于勘探孔放样207点次10测量采用NAL132水准测量仪用于勘探孔口标高测量 207点次 1.5. 测量、定位放线依据勘探孔测量主要依据业主提供的总平面图,采用全站仪进行定位放线。高程基准点设置于场地北侧的文庄路路面上,该点黄海高程为BM =4.

10、11m,各孔孔口标高均由此处引测,测量精度满足规范要求。具体见勘探点平面位置图。2. 环境地质2.1. 气象水文宜兴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全年温暖湿润。年平均气温约为15.7oC,夏季最热月平均气温约28.3 oC。年平均无霜期240多天,生长期可达250天左右,日照较足,78月日照时数最多;且降水丰沛,全年有雨,年平均降雨日136.6天,年平均降雨量1207.7毫米,其中年最大降雨量1738.4毫米(1957年),年最小降雨量679.1毫米(1978年)。雨期主要集中在6月、7月、8月和9月,占年降水量的48.5。宜兴地区降水量大于蒸发量,大气降水是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

11、源。一年中以东南季风最多,其次是偏东风和西北风。年平均风速3.3m/s,其中4月份是全年风速最大月,平均风速3.9m/s。10月为全年风速最小月,平均风速2.6m/s。宜兴属江南水乡,地表水系特别发育,地表水均向南流入大溪河,再向东流入东氿,最后汇入太湖。宜兴城区常年平均河水位为1.31米(黄海高程),历年高水位平均值为2.11米,出现在69月,历史最高洪水位为1991年7月14日的3.39米;历年低水位平均值为0.69米,出现在12月至次年的2月,历史上最低水位为1934年8月25日的-0.43米。2.2. 区域地质宜兴地区区内地质构造较为复杂,所表现的各类褶皱和断裂构造形迹彼此交错,主要出

12、现在西南山区,北部平原区因被第四系所覆盖,构造多为隐伏状,形迹不甚明确。本区属扬子准地台下扬子坳陷南部,区内地层发育较为齐全。境内白垩系前地层具有褶皱、断裂及推覆构造。3. 拟建场地工程地质条件3.1. 地形、地貌拟建场地位于宜兴市城东新区文庄路与长乐路交叉口东南角。场地原为农田,有两条并排的贯穿场地南北走向的水渠通过。整个场地基本平坦,该场地在区域上属太湖流域湖积冲积平原地貌单元。3.2. 土层分布及岩性特点:据钻探揭露,最大勘察深度40.0m以浅地基土除表层耕土外,主要由粉质粘土、粘土、粉土、粉砂夹粉土等岩土层组成。勘察揭露的岩土体根据其成因和物理力学性质,划分为15个工程地质层,各岩土层

13、由上至下分述如下:(1)耕土:灰黄色,含植物根茎,以粘性土为主,湿润松散,局部地段含淤泥、砖渣等,场区普遍分布。厚度:0.502.70m,平均0.88m;层底标高:1.014.13m,平均2.86m。(2)粉质粘土:灰色,软塑,切面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无摇振反应,场区局部分布,在场地的区内。厚度:0.806.10m,平均2.67m;层底标高:-3.431.30m,平均层底标高-0.56m。压缩系数1-2= 0.70MPa-1,属高压缩性土。(3)粉质粘土:灰灰黄色,可塑,含少量灰白色高岭土条纹,局部地段夹有少量粉土,切面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无摇振反应,场区局部分布,在场

14、地的区内。厚度:1.306.30m,平均3.22m;层底标高:-4.201.72m,平均层底标高-1.68m。压缩系数1-2= 0.40MPa-1,属中偏高压缩性土。(4)粘土:黄褐色,可硬塑状态,含铁锰结核,切面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无摇振反应,场区局部分布,在场地的区内。厚度:1.504.40m,平均2.98m;层底标高:-1.691.47m,平均层底标高-0.07m。压缩系数1-2= 0.22MPa-1,属中等压缩性土。(5)粉质粘土:黄褐色,可塑状态,夹有少量粉土,切面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无摇振反应,区内均有分布,区内局部分布。厚度:0.504.10m,平均1.68m;层

15、底标高:-4.740.23m,平层底标高-1.76m。压缩系数1-2= 0.32MPa-1,属中等压缩性土。(6)粉土:灰黄色,很湿,稍密状态,摇振反应迅速、无光泽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含云母片,局部夹薄层粉质粘土。局部地段分布,厚度:0.903.00m,平均2.26m;层底标高:-4.58-2.36m,平均层底标高-3.75m。压缩系数1-2= 0.23MPa-1,属中等压缩性土。(7)粉质粘土:灰色,软流塑,切面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无摇振反应,场区局部分布。厚度:0.903.20m,平均2.28m;层底标高:-7.40-2.55m,平均层底标高-5.31m。压缩系数1-2=

16、0.67MPa-1,属高压缩性土。(8)粉土:灰黄黄色,很湿,中密状态,摇振反应中等、无光泽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含云母片。场区局部地段缺失,厚度:0.605.80m,平均1.91m;层底标高:-9.59-0.77m,平均层底标高-4.10m。压缩系数1-2= 0.18MPa-1,属中偏低压缩性土。(9)粉砂夹粉土:灰黄色,中密状态,饱和,主要矿物成份为石英、云母片,局部相变为粉土,场区普遍分布。厚度:3.0011.80m,平均7.03m;层底标高:-15.39-10.76m,平均层底标高-12.82m。压缩系数1-2= 0.17MPa-1,属中偏低压缩性土。(10)粉质粘土:灰色,软塑,切

17、面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无摇振反应,场区局部分布。厚度:1.303.40m,平均2.07m;层底标高:-18.79-16.60m,平均层底标高-17.38m。压缩系数1-2= 0.71MPa-1,属高压缩性土。(11)粘土:灰灰黄色,可塑,切面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无摇振反应,场区个别地段缺失。厚度:2.604.00m,平均3.34m;层底标高:-15.75-15.24m,平均层底标高-15.41m。压缩系数1-2= 0.21MPa-1,属中等压缩性土。(12)粉质粘土:灰黄色,可塑状态,切面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无摇振反应,该层及其下土层仅在12层办公楼地段有揭露。厚度

18、:2.706.30m,平均5.60m;层底标高:-21.80-21.35m,平均层底标高-21.51m。压缩系数1-2= 0.27MPa-1,属中等压缩性土。(13)粉土:灰色,湿,中密状态,摇振反应中等、无光泽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含云母片,偶见砾石。12层办公楼地段普遍分布,厚度:2.804.00m,平均3.66m;层底标高:-25.45-24.60m,平均层底标高-25.17m。压缩系数1-2= 0.18MPa-1,属中偏低压缩性土。(14)粉质粘土:灰灰黑色,可塑状态,含较多贝壳,切面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无摇振反应。12层办公楼地段普遍分布,厚度:2.203.40m,平均

19、2.86m;层底标高:-28.55-27.25m,平均层底标高-28.03m。压缩系数1-2= 0.39MPa-1,属中偏高压缩性土。(15)粉质粘土:灰色,可塑,局部夹薄层粉土,切面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无摇振反应,12层办公楼地段普遍分布。该层未钻穿,揭露最大厚度为9.1m。压缩系数1-2= 0.21MPa-1,属中等压缩性土。4. 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指标地基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由单(双)桥静力触探试验、标准贯入试验、波速试验和室内土工试验获得。4.1. 静力触探试验采用单(双)桥静力触探测定各土层的Ps值或锥尖阻力qc和侧壁摩阻力fs,采用CTS-1型内存式静探微机自动记录试验成果

20、,详见工程地质剖面图。静力触探资料的统计单孔采用厚度加权平均值,多孔为平均值,其成果详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统计表。4.2. 标准贯入试验为测定粉土、粉砂的力学性质,共进行标准贯入试验42次,使用导向杆变径自动脱钩自动落锤法进行,其成果详见工程地质剖面图及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统计表。4.3. 波速试验为划分拟建场地的场地类别,分别在7、72、98、163和176号中对拟建场地进行了波速试验,测试深度为20m,其成果详见附件中的剪切波波速测试报告。4.4. 室内土工试验对取得的原状土样除进行一般的常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测试外,对压缩土层还进行了直剪试验,其成果详见土工试验成果报告表。一般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的

21、统计按国家规范进行,数据取舍采用Chauvenent法,统计分析成果详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统计表。5. 地下水及腐蚀性评价5.1. 地下水水位拟建场地地处太湖流域湖积冲积平原,有地下水埋藏,钻探期间有上层滞水和微承压水存在。本场地上层滞水主要赋存于(1)耕土中,主要受大气降水的入渗补给,通过蒸发排泄,动态特征表现为气候调节型。勘察期间测得上层滞水静止水位在地表下0.61.7米,年变化幅度为1.0米。微承压水主要赋存于第(6)、(8)粉土、(9)粉砂夹粉土、(13)粉土层中,该层水量丰富,补给源主要为径流和运河水的侧向补,测得稳定水位为黄海高程为0.00m左右。贯穿场地南北走向有两条并排的水渠通过

22、,渠深0.60m左右,勘探期间水渠内无水通过。根据宜兴水文站资料,本地区历史最高洪水位为1991年的3.39米(黄海标高);历史最低水位为1934年的-0.43米(黄海标高)。5.2. 防洪根据宜兴水文站资料,本地区历史最高洪水位为1991年的3.39米,防洪水位可采用黄海高程3.49米。本工程抗浮设计水位可采用3.49m。5.3.地下水腐蚀性分析据现场调查,场地及场地附近较大范围内无污染源,根据收集的大气环境类似,水系相近的宜兴市新东氿大桥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工程编号:2006-1-1,勘察单位:宜兴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地块工程的水腐蚀性分析成果,如下表3所示: 水质分析结果表 表3项 目孔号K

23、+Na+ mg/lCa2+ mg/lMg2+ mg/lCl- mg/lSO42- mg/lHCO3- mg/lHCO3- mmol/lCO32- mg/l侵蚀CO2 mg/l总矿化度mg/lPH值J12#30.1765.4313.7226.8318.72278.514.570.000.00294.107.0J28#36.2968.7513.0430.5321.47291.564.780.001.30315.867.0腐蚀性评价如下:5.3.1受环境类型影响,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的腐蚀性判别,根据附录G场地环境类型为类。本工程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无腐蚀性;5.3.2受地层渗透性影响,地下水对混凝土结

24、构的腐蚀性判别,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12.2.2条场地地下水为B型。本工程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无腐蚀性; 5.3.3地下水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的腐蚀性判别,在干湿交替条件下,地下水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无腐蚀性。5.3.4. 地下水对钢结构具有弱腐蚀性。由于本工程地下水位受大气降水影响,基础深度范围内土长期浸泡在地下水中,土中离子溶解于地下水中,故地基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可参考地下水的腐蚀性评价。综上分析,地下水和场地土对混凝土结构以及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不具腐蚀性,对钢结构具有弱腐蚀性。6. 场地和地基的地震效应宜兴市属于抗震设防烈度6度区,设计基本地震加速

25、度值为0.0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根据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4规定:本工程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年版) 第4.3.1条,本场地饱和砂土和饱和粉土可不进行液化判别和处理。在拟建地块,选择了5只钻孔进行波速测试,7号孔Vse= 249.9(m/s),72号孔Vse= 249.8(m/s),98号孔Vse= 215.0(m/s),163号孔Vse= 200.9(m/s),176号孔Vse= 228.6(m/s),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年版)表4.1.3进行划分,拟建场地地表下20m深度

26、内的土层平均等效剪切波速Vse=228.8米/秒,可确定场地土类型为中软场地土。根据临近场地勘探资料,本场地覆盖层厚度50m,根据规范4.1.6条及表4.1.6关于建筑场地类别的划分,当140Vse250 m/s、覆盖层厚度50m时,可确定场地为类场地,设计特征周期为0.45s。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2001(2008年版)第4.1.1条,拟建场地地貌单一,为可进行建设的一般场地。 7. 场地工程地质评价 7.1. 对场地土层分布特点的评价据钻探揭露,拟建场地除(1)耕土、(2)、(3)粉质粘土为外,其余土层均为太湖流域湖积冲积形成年代较老的土层,场地各土层除(2)、(3)、(7)、

27、(10)粉质粘土以及(6)粉土层局部分布外,其余土层基本稳定,分布情况详见各工程地质剖面图。7.2. 地基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评价各土层承载力是根据室内土工试验成果、野外原位测试、理论公式计算、结合工程实践经验,综合确定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桩基设计参数根据土的物理力学指标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和本公司在宜兴地区积累的经验确定。物理力学指标、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以及桩基设计参数详见各土层主要力学指标推荐表6。7.3. 地基基础方案评价根据场地土层分布情况及岩性特点,结合建筑物规模,根据设计提供的基础埋深等资料,对拟建物地基基础方案分析如下:7.3.1. 拟建建筑物天然地基承载力评价7.

28、3.1.1行车厂房一、厂房一、厂房二、厂房三、厂房四、厂房六、科研楼:基础埋深在(4)粘土层上,该层土为黄褐色、状态良好、厚度较大,建议采用天然地基,以(4)粘土为基础持力层。7.3.1.2行车厂房二、宿舍二:行车厂房二基础埋深大部分在(2)、(3)粉质粘土层上,仅南侧地段在(4)粘土层上;宿舍二基础埋深绝大部分在(4)粘土层上,仅南侧中部地段在(2)粉质粘土层上。(2)粉质粘土:灰色,软塑,状态较差;(3)粉质粘土:灰灰黄色,可塑,状态尚可,建议这两栋建筑物采用天然地基,将(2)粉质粘土挖除,以(3)粉质粘土或状态良好、厚度较大的(4)粘土为基础持力层,对于局部超挖部分可采用级配砂石分层回填

29、并碾压至基础设计标高,级配砂石回填后的密实度应进行检测,检测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可作为基础持力层使用。为减小地基不均匀沉降,建议对上部结构采取加强措施。 7.3.1.3. 厂房五、食堂:厂房五基础埋深绝大部分在(4)粘土层上,仅东北角局部地段在(3)粉质粘土层上;食堂部分基础埋深位于(2)粉质粘土上,由于(3)粉质粘土:灰灰黄色,可塑,状态尚可,而食堂部分为一层,荷载不大。因此建议这两栋建筑物采用天然地基,厂房五根据基础底面所在的位置以(3)粉质粘土或(4)粘土层为基础持力层;食堂部分以(2)粉质粘土层基础持力层。为减小地基不均匀沉降,建议对上部结构采取加强措施。7.3.1.4.宿舍一:基础埋深绝

30、大部分在(2)粉质粘土层上,仅西北角165号钻孔附近基础位于(4)粘土层上,(2)粉质粘土层底埋深在1.504.40m,平均在3.50m以上,持力层不能满足基底压力要求,且层厚较大,因此不宜采用天然地基,建议采用桩基础。7.3.1.5. 312层办公楼:基础埋深在(4)粘土层上,主楼部分荷载大,建筑物东侧地段下卧层为(5)粉质粘土,黄褐色,可塑状态,而西侧地段第一下卧层为(7)粉质粘土,该层土灰色,软流塑,经验算下卧层承载力不能满足基底压力要求,因此不宜采用天然地基,建议采用桩基础;裙房3层楼部分可采用天然地基,建议以(4)粘土层为基础持力层。7.3.2.天然地基均匀性评价行车厂房一、厂房一、

31、厂房二、厂房三、厂房四、厂房六、科研楼地基持力层为(4)粘土;食堂部分地基持力层为(2)粉质粘土,根据拟建物所在的地质剖面图,持力层底面坡度10%,参照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 72-2004 8.2.4条判定为均匀地基;行车厂房二、厂房五、宿舍二地基持力层均不在同一土层上,持力层底面坡度10%,参照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 72-2004 8.2.4条判定为不均匀地基,应采取适当措施防止地基不均匀沉降。7.3.3.宿舍一和12层办公楼部分桩基础方案评价7.3.3.1桩型桩长及单桩承载力评价和建议可采用的桩型有PHC预应力混凝土管桩、预制混凝土方桩、钻孔灌注桩等,根据建筑物规模和场

32、地土层分布特点,通过从桩基质量控制、造价、沉桩可能性、施工周期等各方面因素的比较,适合的桩型建议采用静压式PHC管桩,桩径500mm。适合的桩端持力层为(9)粉砂夹粉土和(11)粘土层。根据两栋建筑物的规模、可作桩端持力层的土层情况和下卧层的土质情况,结合沉桩的可能性,现提供单桩承载力方案,供设计参考,详见下表4。宿舍一和12层办公楼部分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表 表4楼号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KN)桩径(mm)桩顶黄海标高(m)桩端黄海标高(m)桩长(m)桩端持力层宿舍一12505001.5-9.511(9)粉砂夹粉土12层办公楼15005001.7-11.313(9)粉砂夹粉土1800

33、5001.7-13.315(9)粉砂夹粉土、(11)粘土对于办公楼,具体采用哪种桩长,请设计单位根据对单桩承载力的要求确定。7.3.3.2. 沉桩可行性分析沉桩时,对于宿舍一:桩身穿过中密状态的(8)粉土2.5m左右,进入中密状态的(9)粉砂夹粉土0.91.6m,根据经验,沉桩难度不大;对于12层办公楼:桩长若为13m,桩身穿过中密状态的(8)粉土4.0m5.8m,进入中密状态的(9)粉砂夹粉土3.04.0m,沉桩有一定的难度;桩长若为15m,建筑物大部分地段桩身尚需穿过中密状态的(9)粉砂夹粉土1.0m左右,进入(11)粘土层,而建筑物东南侧地段桩身仍在(9)层土中,根据经验,沉桩有难度很大

34、。桩基施工时,由于桩身范围内地基土多为粉土和粉砂,孔隙水压力消散较快,因此地下水对桩基施工影响不大。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施工措施,才能保证桩端到持力层,压桩机必须有足够的压桩力。建议采用600吨静压桩机,16点抱桩器,总配重不小于450吨。为减小挤土效应,施工中应合理安排沉桩顺序,可从场地中部向四周进行,施工时应控制沉桩速度,减少沉桩对周围环境影响。沉桩时以标高控制为主,压桩力控制为辅。7.3.3.3.沉降估算:宿舍一设计等级为丙级,可不进行沉降计算,这里对12层办公楼部分进行沉降估算。根据经验,若针对短桩方案的沉降计算满足规范要求,因长桩的附加压力比短桩的要小,而桩端下又无软弱土,长桩的沉降计

35、算结果亦能满足规范要求,如需要计算,请设计者自行计算。故本报告只对13米的短桩方案进行沉降计算。变形估算结果:建筑物基底压力暂按190Kpa考虑,按照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附录R,图R.0.3(b)计算桩端处的附加压力。采用公式 S=pS/=p(ZiZi-1)对建筑物的角点沉降进行计算。估算拟建建筑物的平均沉降量和整体倾斜值见下表5。办公楼平均沉降量和倾斜值计算结果 表5楼号办公楼层数12平均沉降量(mm)29.45规范要求200倾斜值0.001规范要求0.0030结论平均沉降量和倾斜值满足要求办公楼部分有3层的裙房与主楼基础相连,裙房和主楼之间有差异沉降,建议采用后浇带

36、等结构措施进行处理。 7.4. 基坑工程评价 7.4.1.基坑工程安全等级评价 基坑开挖深度小于3m;基坑开挖破坏后果不严重,建议安全等级按三级考虑。7.4.2.基坑周边地质情况根据基坑周边勘探孔资料和地质调查,经查明土层与拟建场地基本一致。7.4.3.基坑降、排水措施拟建场地基坑开挖深度在自然地面下1.52.0m,经计算不会发生基坑突涌,但基础施工期间应采取临时措施以防止雨水及地表水灌入基坑内而造成坑内大量积水导致基础上浮,可采用集水坑进行排水。7.4.4. 基坑边坡稳定性评价本工程基坑开挖深度在自然地面下1.52.0m,坑壁土体有(1)耕土、(2)粉质粘土,(1)耕土结构松散,易坍塌;(2

37、)粉质粘土软塑,须采取防坍塌措施,拟建场地四周比较开阔,有放坡余地,建议均按1:0.7放坡处理,同时要防止水体浸润坑壁。7.4.5周边环境对基坑的影响 本场地基坑距周边道路较远,基坑施工条件较好。7.4.6基坑设计参数本工程基坑设计参数见物理力学性质统计表。8. 场地稳定性评价 8.1区域稳定性本地区区域构造于白垩纪晚期基本定型,进入新生代,地壳运动总趋势为山区缓慢上升,平原区缓慢沉降。根据历史记载,宜兴地区历史上未发生大于5级以上破坏性地震;场地内未发现地裂缝等影响场地稳定性的不良地质作用,故认为本场地属稳定场地。8.2不良地质作用根据本次勘察资料,场地及附近未发现影响拟建工程稳定性的不良地

38、质作用。9、结论及建议9.1. 本工程所分的区为(1)耕土层以下正常沉积的黄褐色(4)粘土层的地段,区为后期沉积灰色的(2)、(3)粉质粘土地段。9.2. 各建筑单体地基方案评价建议 行车厂房一、行车厂房二、厂房一厂房六、食堂、宿舍二、科研楼、办公楼的3层部分等建筑物建议采用天然地基;宿舍一、办公楼的12层部分建议采用静压式PHC管桩基础,对于办公楼,具体采用哪种桩长,请设计单位根据对单桩承载力的要求确定。各单体建筑物地基方案评价详见7.3章节。9.3. 拟建场地及附近无污染源影响,地下水和地基土对混凝土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不具腐蚀性。9.4. 拟建场地的场地类别为类场地,特征周期值为

39、0.45s。拟建场地无不良地质作用,属于稳定场地,可以建筑。建筑地段为可进行建设的一般场地。 9.5. 各土层的设计参数见表(6),物理力学指标见各土层物理力学指标统计表。 9.6. 在桩基施工时,以桩端标高控制为主,压桩力控制为辅。场地土承载力必须满足压桩机的机底压力,以防桩机施工过程中发生陷机。 9.7. 按规范要求,应进行单桩竖向承载力静载荷试验,并根据试桩结果对报告提供的单桩承载力特征值进行修正。具体试桩位置的确定建议由勘察、设计、试桩单位和建设单位共同商定。9.8. 基坑开挖时,如遇上层滞水或积水可采用集水坑进行排水,微承压水对施工无影响。9.9. 办公楼部分的3层的裙房与主楼基础相

40、连,存在差异沉降,建议采用后浇带等结构措施进行处理。9.10. 基坑开挖时,应及时通知我方验槽。 各土层主要力学指标推荐值表 表13土层名称静力触探指标土工试验指标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fak(kPa)修正后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fa(kPa)桩的承载力特征值压缩模量建议值标 贯击数标准值qc(MPa)fs(kPa)重度剪切试验q剪切试验uu按静力触探指标计算按土工试验指标计算按标贯试验指标计算建议值静压预制桩的侧阻力特征值qsia(kPa)静压预制桩的端阻力特征值qpa(kPa)桩侧抗拔阻力特征值qsia(kPa)Es1-2(MPa-1)N(击)(KN/m3)Ck(kPa)k(度)Ck(kPa)k(

41、度)(1)素填土80100(2)粘土1.88210119.6885.027031028030033239.47(3)粉质粘土2.26510119.4754.0260260260310342310.03(4)粉土5.96412117.516.025.0280300280503511.8914.6(5)粉砂7.61712618.516.027.0290320300573916.1220.9(6)粉砂14.51717818.816.031.040038039010640007420.4626.9(7)粉土10.62815418.32031.042050043087300014.5628.9(8)粘土3.16511319.7755.04102703405010.32(9)粉土5.83317418.726252704003004910.1222.8(10)粉质粘土2.3736619.1165.0270270346.37(10-1)粉质粘土1.4302618.6170170235.77(11)粘土3.34910419.7735.04102703405410.44(12)粉土4.40017018.916272203502503741007.4821.3(13)粉砂14.41419619.017.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