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末结转会计分录.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56401623 上传时间:2022-11-0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7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月末结转会计分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月末结转会计分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月末结转会计分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月末结转会计分录.doc(12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一、 计提职工福利费、职工教育费、工会经费 1、按工资总额14%提取职工福利费 借:管理费用-福利费 贷:应付福利费 2、按工资总额1.5%提取职工教育费 借:管理费用-职工教育费 贷:其他应付款-职工教育费 3、按工资总额2%提取工会经费 借:管理费用-工会经费 贷:其他应付款-工会经费 二、提固定资产折旧 借:管理费用-折旧费 贷:累计折旧 三、摊销费用 借:管理费用(或营业费用等) 贷:待摊费用(或长期待摊费用) 四、计提税金 借: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金-营业税 贷:应交税金-城建税 贷:其他应交款-教育费附加 五、结转各种收入 1、结转主营业务收入 借:主营业务收入 贷:本年

2、利润 2、结转其他业务收入 借:其他业务收入 贷:本年利润 3、结转营业外收入 借:营业外收入 贷:本年利润 六、结转成本、支出、税金 1、结转成本 借:本年利润 贷:主营业务成本 2、结转其他业务支出 借:本年利润 贷:其他业务支出 3、结转营业外支出 借:本年利润 贷:营业外支出 4、结转税金 借:本年利润 贷: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七、结转各项费用 1、结转管理费用 借:本年利润 贷:管理费用 2、结转财务费用 借:本年利润 贷:财务费用 3、结转营业费用 借:本年利润 贷:营业费用 八、季度计提所得税 1、提取时 借:所得税 贷:应交税金-所得税 2、结转所得税 借:本年利润 贷:所得税

3、 3、上缴所得税 借:应交税金-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或现金 目前我国商品零售企业广泛采用的售价金额核算法,实际上是零售价法在我国会计实务中的具体运用。售价金额核算法的具体账务处理程序如下: (1)平时商品存货明细账的进销存均按售价记账,售价与进价的差额记入“商品成本差异”账户。 (2)期末,计算进销差价率,其计算公式如下: 进销差价率=(期初库存商品进销差价+本期发生的商品进销差价)(期初库存商品售价+本期发生的商品售价)100 具体计算时也可按以下方法计算: 进销差价率=月末分摊前“商品进销差价”账户余额(月末“库存商品”账户余额+月末“受托代销商品”账户余额+本月“主营业务收入”账户贷方发

4、生额)l00 (3)根据进销差价率计算本期已销商品应分摊进销差价,其计算公式如下: 本期已销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本期商品销售收入进销差价率 或, =本期“主营业务收入”账户贷方发生额进销差价率 (4)调整本期已销商品的销售成本。 本期已销商品实际成本=本期商品销售收入本期已销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 【例2】接例1,本期购销业务及有关的计算程序,在“售价金额核算法”下的会计处理如下(有关增值税的分录略): (1)结转入库商品成本: 借:库存商品 80 600 贷:材料采购 620 000 商品进销差价 l86 090 (2)本期销售商品: 借:银行存款 820 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820

5、000 (3)平时结转商品销售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820 000 贷:库存商品 820 000 (4)计算进销差价率: 进销差价率=(70 520+186 000)(360 000+806 000)l00%=22% 已销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820 00022%=180 400(元) (5)根据已销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冲转销售成本: 借:商品进销差价 180 400 贷:主营业务成本 180 400 经过调整,本期商品销售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639 600(=820 000180 400)元;“库存商品”的期末借方余额为346 000元,“商品进销差价”账户的贷方余额为76 120元。企业

6、在会计期末编制资产负债表时,存货项目中的商品存货部分,应根据上两个账户的期末余额的差额列出。上述两个账户期末余额的差额为269 880(=346 00076 120)元,该项数额与按存货成本率计算的期末存货成本完全一致。商业会计科目表2007-10-24 14:11资产类负债类损益类编号科目名称编号科目名称1.收入类101现金201短期借款102银行存款203应付票据103其他货币资金204应付账款编号科目名称111短期投资206预收账款501商品销售收入121应收票据209代销商品款541其他业务收入122应收账款211其他应付款571营业外收入125坏账准备(贷)215应付工资561投资收

7、益126预付账款216应付福利费增加:贷 减少:借 余额:贷129其他应收款221应交税金131商品采购229其他应交款131库存商品231预提费用2.支出类141受托代销商品245应付利润143商品进销差价(贷)251长期借款编号科目名称144商品削价准备(贷)增加:贷 减少:借余额:贷511商品销售成本145加工商品521商品销售税金及附加149分期收款发出商品517经营费用155包装物所有者权益551管理费用157低值易耗品555财务费用159待摊费用545其他业务支出161长期投资编号科目名称579营业外支出171固定资产301实收资本550所得税175累计折旧(贷)311资本公积增加

8、:借 减少:贷 余额:借176固定资产清理313盈余公积179在建工程321本年利润185递延资产(长期待摊费用)341利润分配损益类科目平时的余额在月末都要转入到“本年利润”科目中 月末无余额191待处理财产损益增加:贷 减少:借 余额:贷增加:借 减少:贷余额:借根据小企业会计制度,我也就没有分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原营业费用),就直接把除财务费用以外的所有费用记入营业费用。 销售费用和营业务成本是两个平等的概念。所以,到月末: 借:本年利润 贷:主营业务成本 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销售费用 财务费用1、销售费用,企业在销售商品过程中发生的费用,包括销售过程中发生的运输费、装卸费、包装费、保险费

9、、展览费和广告费,以及为销售本企业商品而专设的销售网点的职工工资及福利费、类似工资性质的费用、业务费等经营费用。 2、管理费用,指企业为组织和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所发生的管理费用。 3、财务费用,指企业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而发生的费用,包括应当作为期间费用的利息支出、汇兑损失以及相关手续费不管什么行业,只要发生的经济业务涉及到管理费用、营业费用内容的,都要按照会计核算要求设置会计科目。但是,对于一些小单位,业务量不多的企业,可以不单独设置“营业费用”科目,税务部门不会干涉的。增值税是属于价外税,而“商品销售税金及附加”科目核算的是商品销售时候的费用性税金,所以这科目下不包括增值税的核算。税金及附

10、加包括城建 税,营业税,关税,消费税,教育费附加月末会计的结转分录 一、计提职工福利费、职工教育费、工会经费 1、按工资总额14%提取职工福利费 借:管理费用-福利费 贷:应付福利费 2、按工资总额1.5%提取职工教育费 借:管理费用-职工教育费 贷:其他应付款-职工教育费 3、按工资总额2%提取工会经费 借:管理费用-工会经费 贷:其他应付款-工会经费 二、提固定资产折旧 借:管理费用-折旧费 贷:累计折旧 三、摊销费用 借:管理费用(或营业费用等) 贷:待摊费用(或长期待摊费用) 四、计提税金 借: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金-营业税 贷:应交税金-城建税 贷:其他应交款-教育费附加

11、五、结转各种收入 1、结转主营业务收入 借:主营业务收入 贷:本年利润 2、结转其他业务收入 借:其他业务收入 贷:本年利润 3、结转营业外收入 借:营业外收入 贷:本年利润 六、结转成本、支出、税金 1、结转成本 借:本年利润 贷:主营业务成本 2、结转其他业务支出 借:本年利润 贷:其他业务支出 3、结转营业外支出 借:本年利润 贷:营业外支出 4、结转税金 借:本年利润 贷: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七、结转各项费用 1、结转管理费用 借:本年利润 贷:管理费用 2、结转财务费用 借:本年利润 贷:财务费用 3、结转营业费用 借:本年利润 贷:营业费用 八、季度计提所得税 1、提取时 借:所得

12、税 贷:应交税金-所得税 2、结转所得税 借:本年利润 贷:所得税 3、上缴所得税 借:应交税金-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或现金 问题补充: 每月一定得计提职工福利费、职工教育费、工会经费吗?所得税按季计提吗?固定资产折旧按什么标准计提,具体怎样做分录? 1、按照会计制度规定,福利费、职工教育费、工会经费要计提的,提取的费用可以列入成本费用中。如果你不提取的话,成本费用少列支,加大利润,出现利润要缴纳所得税的。 2、固定资产折旧标准,会计制度上有相关的规定,不同的固定资产使用年限不一样,而且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有很多种,所以,每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额是不同的。 3、所得税,一般都是季度计提预缴,年终

13、汇算清缴。如果季度没有利润或收入的话(所得税征收方式:查账征收、核定征收),就不用计提所得税二、三、 一、按工资总额,计提工资、职工福利费 14%、职工教育费 2.5%、工会经费 2%,可以税 前扣除(但必须据实列支) 1、计提 借:管理费用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福利费(可不设,直接列入工资) -职工教育费(据实列支) -工会经费(据实列支) 二、提固定资产折旧 借:管理费用 贷:累计折旧 三、摊销费用 借:管理费用(或营业费用等) 贷:待摊费用(或长期待摊费用) 四、计提税金 借: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金-营业税 贷:应交税金-城建税 贷:其他应交款-教育费附加 五、结转各种收

14、入 1、结转主营业务收入 借:主营业务收入 贷:本年利润 2、结转其他业务收入 借:其他业务收入 贷:本年利润 3、结转营业外收入 借:营业外收入 贷:本年利润 六、结转成本、支出、税金 1、结转成本 借:本年利润 贷:主营业务成本 2、结转其他业务支出 借:本年利润 贷:其他业务支出 3、结转营业外支出 借:本年利润 贷:营业外支出 4、结转税金 借:本年利润 贷: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七、结转各项费用 1、结转管理费用 借:本年利润 贷:管理费用 2、结转财务费用 借:本年利润 贷:财务费用 3、结转营业费用 借:本年利润 贷:营业费用 八、季度计提所得税 1、提取时 借:所得税 贷:应交税

15、金-所得税 2、结转所得税 借:本年利润 贷:所得税 3、上缴所得税 借:应交税金-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或现金 问题补充: 每月一定得计提职工福利费、职工教育费、工会经费吗?所得税按季计提吗?固定资产折旧 按什么标准计提,具体怎样做分录? 1、按照会计制度规定,福利费、职工教育费、工会经费要计提的,提取的费用可以列入成 本费用中。如果你不提取的话,成本费用少列支,加大利润,出现利润要缴纳所得税的。 2、固定资产折旧标准,会计制度上有相关的规定,不同的固定资产使用年限不一样,而且 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有很多种,所以,每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额是不同的。 3、所得税,一般都是季度计提预缴,年终汇算清缴

16、。如果季度没有利润或收入的话(所得 税征收方式:查账征收、核定征收),就不用计提所得税。四、五、 每月月底企业要做的费用计提与结转项目有:一、月底涉及的计提分录:1、提取职工教育经费(按工资总额2.5%计提)借:管理费用-职工教育经费贷:其他应付款-职工教育经费字串52、提取工会经费(按工资总额2%计提)借:管理费用-工会经费贷:其他应付款-工会经费3、提取固定资产折旧借:管理费用-折旧费贷:累计折旧4、提取贷款利息借:财务费用贷:应付利息(或预提费用)二、月末涉及的结转分录:(收入 ,费用,成本支出,税金)1、结转各项收入借: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贷:本年利润2、期间费用的结

17、转借:本年利润贷:管理费用、营业费用、财务费用3、成本支出的结转借:本年利润贷: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支出、营业外支出4、税金的结转借:本年利润贷: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所得税。年末结转会计分录一、计提职工福利费、职工教育费、工会经费1、按工资总额14%提取职工福利费 (已取消)借:管理费用-福利费贷:应付福利费2、按工资总额1.5%提取职工教育费借:管理费用-职工教育费贷:其他应付款-职工教育费3、按工资总额2%提取工会经费借:管理费用-工会经费贷:其他应付款-工会经费二、提固定资产折旧借:管理费用-折旧费贷:累计折旧三、摊销费用借:管理费用(或营业费用等)贷:待摊费用(或长期待摊费用)四、计

18、提税金借: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贷:应交税金-营业税贷:应交税金-城建税贷:其他应交款-教育费附加五、结转各种收入1、结转主营业务收入借:主营业务收入贷:本年利润2、结转其他业务收入借:其他业务收入贷:本年利润3、结转营业外收入借:营业外收入贷:本年利润六、结转成本、支出、税金1、结转成本借:本年利润贷:主营业务成本2、结转其他业务支出借:本年利润 字串7贷:其他业务支出3、结转营业外支出借:本年利润贷:营业外支出4、结转税金借:本年利润贷: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七、结转各项费用1、结转管理费用借:本年利润贷:管理费用2、结转财务费用借:本年利润贷:财务费用3、结转营业费用借:本年利润贷:营业费用八、

19、计提所得税1、提取时借:所得税贷:应交税金-所得税2、结转所得税借:本年利润贷:所得税3、上缴所得税借:应交税金-所得税贷:银行存款或现金结转编辑结转,或期末结转,指期末结账时将某一账户的余额或差额转入另一账户。这里涉及两个账户,前者是转出账户,后者是转入账户,一般而言,结转后,转出账户将没有余额。目录1概述2案例供应过程式生产过程式销售过程式财务成果式年终账项式1概述1所谓“结转”,是会计工作中重要的具体业务,通常它是把一个会计科目的发生额和余额转移到该科目或另一个会计科目的做法,这个做法叫结转。结转的目的大体有四个:其一是为了结出本会计科目的余额;其二是为了计算本报告期的成本;三是为了计算

20、当期的损益和利润的实现情况;其四是为了保持会计工作的连续性,一定要把本会计年度末的余额转到下个会计年度。2案例下面分别举例说明之:首先为了结出余额,如对存货“产成品”会计科目,要结转本月的生产成本即注销已销产品的成本,目的就是求出产成品的当前余额;其次,为了计算本期的成本,需要结转的成本费用类的科目很多,诸如制造费用、基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等都要结转到生产成本科目;再次,为了计算利润,要把当期的销售收入、销售成本、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成本、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所得税、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期间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等科目的发生额都要结转到本年利润科目;最后,要在会计年度末把

21、所有会计科目的余额结转到下个会计年度。另外市场销售方面有结转项目一说,指的是上一年度的项目转计入本年度销售的项目。【结转】-加工贸易加工贸易企业可以向海关申请将剩余料件结转至另一个加工贸易合同项下生产出口,但应当在同一经营单位、同一加工厂、同样的进口料件和同一加工贸易方式的情况下结转。加工贸易企业申请办理剩余料件结转时应当向海关提供以下单证:企业申请剩余料件结转的书面材料;企业拟结转的剩余料件清单;海关按规定需收取的其他单证和材料。下面以制造业为例,结合资金运动的过程,对基础会计中的结转分录作一探讨。为简便起见以下例题不考虑增值税。供应过程式供应过程是生产原料的储备阶段是指企业支付货款到材料验

22、收入库的采购过程。例1:东方公司采购甲材料5000公斤,单价10元,采购费用500 元,开出转账支票支付货款,材料尚未入库。编制分录:借:物资采购(或在途材料)50500,贷;银行存款50500。例2:上述材料验收入库,按其实际成本转账。借:原材料50500,贷:物资采购50500。此笔结转分录初学者可以这样理解,在途材料减少,库存材料增加,即将在途材料转至库存材料。这里需要说明两点:其一,在基础会计中由于不涉及材料成本差异,不存在计划成本,所以物资采购可视同在途材料。其二,材料的采购成本应包括买价和采购费用两部分。生产过程式生产过程是制造业生产经营过程的中心环节,其核算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三

23、个字:料、工、费,分别指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该过程主要设置生产成本和制造费用等账户。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直接计入生产成本,借:生产成本,贷:应付工资、原材料等,制造费用则间接转入生产成本。如何理解制造费用的间接转入?制造费用是一个集合分配账户,企业生产车间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先通过制造费用归集,借:制造费用,贷:原材料、应付工资等,期末再按一定的标准(如生产小时)分配结转到生产成本中,即借:生产成本,贷:制造费用。需要说明的是企业通常生产多种产品,制造费用的核算不仅是为了成本控制,而且要满足企业计算损益的需要。为此,制造费用必须按适当的标准分配计入各成本核算对象的

24、产品成本。当然,若企业生产单一产品,制造费用可直接计入产品成本,不存在分配的问题。经过一定的生产加工过程,生产费用归集在“生产成本”账户的借方,该借方发生额并非本月完工产品的成本,而是本月发生的生产费用,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的分配比较复杂已超出了基础会计的范畴,为便于理解,我们通常假定当月产品全部完工入库,这样结转本月完工入库产品的实际成本。例3:东方公司生产A、B两种产品(单位成本10元),生产成本的借方发生额A:10000元,B:20000元,A产品全部未完工,B产品2000件全部完工,编制结转分录为借:库存商品B 20000,贷:生产成本B20000。生产完工之后,生产成本

25、归集的费用(料、工、费)全部结转到库存商品账户中。A产品全部未完工,则不予结转,留待下月继续加工。企业的生产经营耗费需要从收入中得到补偿,库存商品进入市场流通,实现货币的回笼,这样便进入下一环节销售过程。销售过程式简单地说,销售过程的业务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销售收入的增加,借:应收账款、银行存款等,贷:主营业务收入。二是库存商品的减少,即结转已经销售商品的生产成本。此处结转初学者在理解上往往存在一定的偏差。有些同学编制分录借:主营业务成本,贷:生产成本,问题主要出在知识的前后衔接上,生产成本已结转至库存商品中去了,这样处理犯了重复结转的错误。销售的是库存商品,应该将库存商品转至销售成本。在

26、制造成本法下,商品的销售成本=单位生产成本销售数量。例4:东方公司销售1000件结转其销售成本,借;主营业务成本10000(101000),贷:库存商品10000。此外销售过程中还会发生销售费用,销售税金(指消费税、营业税、城建税等)等业务。这里值得一提的是销售税金的结转。例5:结转东方公司应上交的销售税金1000元。大多数初学者对此业务无从下手,企业负担的销售税金计入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帐户的借方,应交未交税金形成一项债务计入应交税金的贷方,故分录为借: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1000,贷:应交税金1000,需要提醒同学们注意的是一般纳税人的增值税是价外税,与当期损益无关,所以增值税不通过主营业务税

27、金及附加账户核算。至于销售过程发生的其他业务在此不作详述。财务成果式利润是工业企业一定期间的经营成果,是综合评价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指标,财务成果的结转主要是两笔分录。其一是各收入、收益类账转至本年利润的贷方;其二是费用支出类账结转至本年利润的借方,分别表现为借: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投资收益,贷:本年利润和借:本年利润,贷: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支出、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费用、营业外支出等。对此结转分录,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收入类账户增加本年利润,故转至其贷方,支出类账户减少本年利润,故转至其借方。我们亦可从另一角度理解,与本年利润账户发生关系的都是损益

28、类账户,各损益类账户结转后都没有余额。收入类账户平时发生时登记在贷方,为将其转平,应该结转其相反方向借方,根据借贷记账规则,借:收入类账户,贷:本年利润。至于费用、支出账户的结转则与之相反。通过上述两笔结转分录,本年利润账户的贷方与借方轧差,便可计算出利润总额(若借方大于贷方则为亏损)。以此为基础,便可计算结转所得税,所得税是一项费用,同样应冲减本年利润,即借:本年利润,贷:所得税,经过此笔结转,本年利润的贷方余额则为净利润。年终账项式本年利润账户的余额表示年度内累计实现的净利润或净亏损,该账户平时不结转,年终一次性地转至利润分配一未分配利润账户,借:本年利润,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如为亏损则作相反分录。年终利润分配各明细账只有未分配利润有余额,需将其他明细账转平,借:利润分配一未分配利润,贷:利润分配 提取盈余公积、向投资者分配利润等。至此,所有结转分录可以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最后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工作中,账册登满一页时,发生额合计和余额转入下页,以及年终将旧账余额转入新账,亦称结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