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苏教版】.doc

上传人:de****x 文档编号:56377402 上传时间:2022-11-0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苏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苏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苏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苏教版】.doc(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八年级(上)语文第一单元测试题 (满分100分)一、积累与运用(共33分)1给汉字注音,给拼音写汉字。(4分)猝( )然 抽噎( ) 愠( )怒 焦灼( ) 蓦( )地lin qin( )( ) 荟cu( )2下列词语中有八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人表中然后订正。(4分)千锤百练 徒峭 气势磅薄 翩翩起舞 端祥 酣然入梦万籁具寂 苛绢杂税 调虎离山 帐蓬 围追堵截 有倾错别字订 正3按原文填空。(共6分)(1)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 的,像春蚕在 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 ,像波涛在澎湃。 (2)红军不怕远征难, 。五岭逶迤腾细浪, 。金沙水拍云崖

2、暖,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4结合语境,选出下列句子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 】(2分)A今年“五一”文化消费成为假日经济的黑马。(黑马:指出人意料的获胜者)B“豆腐渣”工程往往是腐败的孪生兄弟。 (豆腐渣:形容质量差)C教育厅要求各高校实行阳光招生。(指公开、公平、公正的招生)D为了满足人们健康的需要,厂家纷纷推出了绿色食品。(指绿颜色的蔬菜) 5仿照示例,从竹子、彩虹、落叶、橡皮、压路机五种物象中任选一个,写出意思褒贬相对的两句话,使之有哲理,有意蕴。(4分)牛 褒扬:每前进一步,都有一个踏实的脚印。 批评:过分地忍耐,终究要生活在皮鞭之下。6仔细观察下面的一组漫画,写出自己

3、的发现.(至少写出两点)(2分)7根据下面几位家长的说话内容,完成题。(3分)甲:现在,真正不打孩子的家长不多。乙:是啊,俗话说得好:“不打不成才。”丙:那可不行,我是从来不打孩子的。丁:本来嘛,孩子是不该打,可一时气急了,就顾不得那么多了。那天,我那小子摔破了邻居家的两个瓷玩具,就挨了一顿揍。丙:克制自己嘛。我认为父母和孩子应打成一片,绝不能动拳头!甲:孩子上小学时,应该打,上中学就不要打了。乙:我认为,为了孩子的明天,父母不要吝啬自己的巴掌!丙:话不能这样说嘛,要尊重孩子,好好说服教育,孩子会听你的。甲:嗯家长们谈话的焦点是 。认为“孩子该打”并且态度坚决的家长是 ,他的理由是 。认为“孩

4、子不该打”的家长是 ,他的理由是 。假如你当时在场,你将如何对家长们说?(要注意自己的身份和当时的场合) 8读红歌会材料,回答问题。(6分)材料一:红歌,为“五四运动”以来中国各历史时期的赞扬和歌颂革命和祖国的歌曲。它不但净化了人们的灵魂,鼓舞了人们参与改革开放的热情,还能启发人们健康向上、乐观大度、勤奋工作、热爱生活,积极投入到创建文明社会和谐社会的行动中去。材料二:目前社会风气浮躁,现实中信仰的流失,使人们觉得需要信念、需要理想、需要进步,而红歌表达了这种情感和需求,这也正是红歌能够红起来的主要原因。(1) 根据上边材料语境,辨析下面加点字的含义。(2分) 而红歌表达了这种情感和需求,这也

5、正是红歌能够红起来的主要原因。 (2)江西卫视“2009中国红歌会”南昌5月23日率先开唱,海外唱区的选拔赛将于2009年6月20日在湾区拉开帷幕。假如你是活动的热心参与者,请你为本次活动拟一条宣传标语。(2分) (3)下面是红歌长征组歌的歌词,请自选一个赏析。(2分)“亲人送水来解渴,军民鱼水一家人。” “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选择(),它妙在: 二、现代文阅读(共24分)(一)精读老山界选段,完成913题。(13分)满天都是星光,火把也亮起来了。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这真是我生平没见过的奇观。在“之”字拐的路

6、上一步一步地上去。向上看,火把在头顶上一点点排到天空;向下看,简直是绝壁,火把照着人的脸,就在脚底下。9“这真是我生平没见过的奇观”一句表达作者什么心情?句中的“奇观”指什么?(4分)_10“一步一步”包含什么意思?(2分)_11这两段景物描写,暗示了老山界山路的特点是:_;老山界山势的特点是:_。(2分)12读第二段景物描写,填写下列内容。(3分)观察点:_观察角度:先_后_13这两段景物描写的表达效果是【 】 (2分)A使人们对登山奇观留下深刻的印象。B使人们对行军队伍拉得很长留下深刻的印象。C使人们对红军不怕山高路险的革命豪情留下深刻的印象。D使人们对“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革命形势留下

7、深刻的印象。(二)比较阅读课外短文,完成1418题。(11分) (甲)市长和女儿 马市长吃罢午饭,在客厅中悠闲地品着茶。女儿笑盈盈地走过来:“爸,我想跟您请教个问题。”“有什么事,就直说罢。”“我们单位有个刚分配来的女大学生,放着清闲的工作不干,偏要到农村搞什么乡镇企业,您说她是不是太傻了?”马市长放下手中的茶杯,望着女儿说道:“现在农村的条件确实挺差,有些人只顾自己的利益和前途,不想到农村去,而这个女大学生敢于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敢于舍弃自己的利益,她这种精神很值得表扬,我们一定要大力支持。” 女儿诡秘地笑了笑:“不过,我认为应该表扬的是她爸爸,因为她爸爸十分支持她。” “哦,那么她爸爸是谁

8、?”马市长问道。 “是您老人家呀!” “什么?”马市长顿时收敛了笑容,“你怎么能这样!这绝对不行!” (乙)一个女市长的遗愿 她仰卧在床上,肩背被高高的枕头垫起,可依旧呼吸困难。她嘴张得老大,脸色惨白。 床前,静立着看护的人,大夫、护士、秘书、丈夫、上小学的女儿芳芳及揣着笔记本的记者。 大夫俯下身仔细地听了她的心跳,然后,缓缓地立起,抬腕看看表,向秘书投去一瞥,那意思是极明白的。难道她就这样地去了?真有点不敢相信。她本是精力充沛的女人。她还没有过45岁,在中级领导层中,她是年富力强的。她担任市长两年多来,使这个小小的江滨城市发生不小的变化:整洁的市容,翻番的产值,还有兴修那为人所不齿却一刻也不

9、能疏忽的公共厕所她为这个城市耗尽了心血。 她本不该这样早早地离去。倘若不是洪水陡涨,倘若不是堤坝决口 她要去了,就这样默默躺在自家的床上,室内,回旋着悲凉的哀思。 她却不肯瞑目,眯缝的眼里透出一种光来,这是一种寻觅和切盼之光。张着的嘴微微翕动,似有话语交代。 众人一阵迷惘。他们环视卧室,想找些所需之物了却她的遗愿,以此慰藉这颗即将停止跳动的心。 秘书速给她常年不离手的提包,那里面装有她批阅过的各类文件,她却依然瞪着眼。 大夫递过几粒药片。她还是睁着眼。是想得到点闪光的言语吧,记者将耳朵贴近她的嘴唇,却一无所获 (11)大家失望了,谁能探索到这个市政府最高女官员的内心奥秘呢? (12)她的丈夫默

10、默地将女儿引至床沿。像是一种回光返照,她脸上突然有了生气,垂着的手缓缓移动,费力地攥住女儿的前襟,随后她闭上眼睛,溘然仙逝了。 (13)记者轻轻地为她放平枕头。这时,他发现枕头下面压着一个绿皮笔记本。大家打开一看,里面是她的防汛日记,在最末的一页,醒目地记着一条:今晚要为芳芳钉扣子! (14)刷目光射向芳芳的衣襟:上面的衣扣已经脱落了两颗。大家记得,那天夜晚,女市长倒在洪水中了。(15)泪,漫过众人的眼眶 注溘(始)然:忽然。 仙逝:登仙而去,称人死的婉辞。14请你分别用一句话概括(甲)、(乙)两篇小说的内容。(2分) (甲): (乙) : 15小说(甲)文结尾马市长说“这绝对不行!”,“这”

11、指代的是什么?(2分)16小说(乙)文段中说女市长“似有话语交代”,结合语境,请你补写出她想要交代的话。(2分)17小说乙12段中用了动作(细节)描写,其中哪个动作(细节)最让你感动?为什么?(2分)18请你用简练的语言分别概括二位市长的形象。(2分) 三、课外文言文阅读(共13分)师旷问学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秉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秉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平公曰:“善哉!” 注释:秉烛:点烛。当时的烛,只是火把,还不是后来的蜡

12、烛。盲臣:师旷为盲人,故自称。 19. 解释下面加点的字。(5分) 问于师旷: () 安敢戏君乎:() 如日出之阳: () 臣闻之: () 20. 将下列文言文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秉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译句: 。 21. 晋平公想学习,却又“恐已暮矣”,他所说的“暮”指什么?他为什么有这样的担心?(2分) 22. 师旷的回答,说明他将“暮”理解成什么意思?他为什么要这样理解?(2分) 23. 这则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什么?(2分)四、作文(30分)24.任选一题作文(30分)题目:(1)他(她)竟流下 的泪 (2)这件事非同一般 要求:如选题目(1),请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写清楚一件

13、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写出人物性格的多面性,600字左右。七年级上第一单元测试题参考答案(1) 一、1诠 chn 裨 ch qn sh mi 肇 猝 臾 湍 sn 2伪危 覆-履 萤莹 题提 3(1)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2)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3)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4)略4戒备他人、封闭自己因人而异的方法 5示例:读一本好书就好像在心中点燃一盏明灯。它能为我们照亮人生前行的道路。寄小读者,我们能感受到作者的拳拳深情,领会作者的殷殷厚望。6 (1)巴金 李尧棠(2)法巴黎圣母院 悲惨世界九三年7(1)把“示威”改成“助威”。把“搜”改成“艘”。(2)“硬实

14、力”:投资、捐赠等物质方面;“软实力”:华侨华人对祖国、对奥运的热情。8(1)材料一突出文学的美丽,材料二突出文学美丽给人以无穷的精神享受。(2)如果把文学比作一列火车,那我就是其中的一小节车厢,是火车头给了我正确的前进方向。 (3)“火花”“文学少年”“萌芽”“文学之星”“新视窗”等示例:韩寒,其对文学执着堪称楷模,其作品在青少年中影响深远。二、(一)9应以满怀着爱的悲哀的感情基调来朗读。可依据“至爱”“含着泪”“爱和悲哀”等词语确定这种感情的基调。10纸船象征飘泊无依的孤独,象征思念母亲、思念祖国的一颗心,象征诗人纯洁、美好的祝愿。11“从来”“妄弃”“留着”“一只一只”“抛” 121、2

15、小节实写,3小节是虚写。13这是远离家乡的游子对母亲的深情呼唤,是献给母亲深情的歌。 14这是一道开放性题目。可联系生活体验,站在母亲的角度深情去回答即可。例:太像了,这小船一定是我的莹莹折的,妈妈知道你很想我,莹莹,我也很想你呀!妈妈一切都好,你不用牵挂,抓紧自己的学习。争取早日学成回国!妈妈等着你回来。(二)15母亲 “母亲呵!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16D 17顺应 应和 18对风雨中的红莲的担心和怜惜。 19烦闷 不适意 不宁 欣慰 感动 20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三、21拿,携带 终于 立即,匆忙 雕刻 22量长短 量好的尺码 自己 从 到 代词,代量好的尺码 23宁可相信尺寸,而不相信自己这是我的剑掉下的地方。或 我的剑从这里掉下去了。24 讽刺了因循守旧、固执己见、不知变通,不懂得根据客观实际采取灵活对策的蠢人。25说明不懂得随着情势的变化而变更自己的观念和方法,就不会获得预期的结果。26答案要点:远离家乡,漂泊江南水上。表达了漂泊中的孤独情怀和思乡之情。27答案要点:时序交替,触景伤情;写景中蕴含哲理(海日生于残夜,旧年未去,江上春色已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