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概观作业及答案.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56303045 上传时间:2022-11-0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作业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作业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作业及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传统文化概观作业及答案.doc(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国传统文化概观作业第一次作业一、单项选择题1、古代从神本文化向人本文化转变,有几方面的表现。下面所列有一个不是这一转变的表现,它是:( A )A 从铁器的出现可以看出B 从卜筮的方法可以看出C 从周人重德的风尚可以看出D 从周代的宗法制度可以看出。2、战国时期,我国士文化首度崛起,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不属于这种原因是 ( D )A 当时的经济基础出现了大的变化。B 教育从巫那里下放,出现了私学。C 当时诸侯为求富国强兵,纷纷延纳贤士。D 征伐战争使得原来的奴隶获得人身自由,成为士。3、先秦文化终至统一,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 C )A 诸子学术逐渐消亡 B 秦始皇统一了文字C 政治上的大一

2、统 D 汉武帝独尊儒术4、道教的出现是在 ( D )A 先秦时期 B 秦汉之际C 西汉时期 D 两汉之际5、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是(D)A 先秦时期 B 秦汉之际C 西汉时期 D 两汉之际6、魏晋时期玄学兴盛,其所谓玄主要是源自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此语出自(B )A 论语 B老子C庄子D周易7、唐代寒士崛起在制度文化上的保证是(B)A太宗对道教的崇奉D科举制的实施C武则天的圆融三教D韩愈的排佛8、唐代吸收外来文化最集中的地方是(D)A敦煌B洛阳C河北D长安9、唐代文化高度发达,代表性的种类也很多,下面所列不能代表唐代文化的是( B )A诗歌B钟鼎C书法D舞蹈10、心性本觉是( C )佛教的思想A

3、 印度 B 西藏 C 中国 D 南亚11、我国历史上文化南移经过了几个时期,其中第二个时期是( B )A 战国时期楚文化的兴起 B 唐代的安史之乱C 永嘉之乱 D 靖康之难12、宋型文化格调雅,神韵超然体现在( D )A 宋画的淡远 B 宋诗的浅易 C 宋词的俚俗 D 宋文纡徐委备13、元朝灭亡南宋,导致了( C )A 东部文化的西移 B 西部文化的东移C 江南文化的大量北移 D 北方文化的南移14、体现元杂剧抒情性特征的手段是( A )A 唱 B 念 C 做 D 打15、与宋代绘画相比,元代绘画显示出的特征是( B )A 更加浓墨重彩 B 更重意趣与心境C 更显富丽堂皇 D 以人物素描为主1

4、6、从整个封建社会发展历史看,明清时代可以称之为( C )A 轴心时代 B 黄金时代 C 蜕变时代 D 鼎盛时代17、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中国知识界对西学的态度出现差异,其中较为科学的是( B )A 以徐光启为代表的全面接受B 以方以智为代表主张以冷静的态度对待西学,吸取优点弃其伪妄C 以儒学为本兼取西学中的神学部分D 只取西学中的神学部分18、安史之乱造成文化的南移,其结果是( A )A 南方经济远远超过北方,为文化南移埋下伏笔B 南方经济与北方经济持平C 南方成为政治中心 D 南方文化远远超过北方19、四库全书的修订是有深层的历史背景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 B )A 清王室急于向历史学习

5、,以便掌握汉人的统治之术B 由明入清的知识分子有反清言论,借修书以毁书C 用修书的办法表示清统治者已经完全汉化D 为了跟明代的永乐大典比较,显示清廷的强大20、在崇实尚性的思想大潮影响下,清代学术思想表现出对宋代以来的性理之学的怀疑,在学术思想上呈现出( A )A 汉代朴学的倾向 B 明代王阳明心学倾向C 佛学化的倾向 D 道教化的的倾向第二次作业第二次作业一、单项选择题1、清朝后期,为了维护业已衰化的封建肌体,清王朝对外采取的政策是( D )A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B 全盘西化C 对外开放 D 闭关锁国2、作为现代新文化运动标志的书刊是( D )A 邹容的革命军 B 陈天华的猛回头C 陈天华

6、的警世钟 D 陈独秀的新青年3、对于传统文化的未来,我们认为可取的科学态度应该是(B )A 像民族虚无主义者那样全面倒向西方B 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传统,对待现实和未来C 像民粹主义者那样,死守着传统不放D 学习西方但不脱传统底色,取狭隘的民族态度4、外儒内法的统治思想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导致的结果是( D)A 儒法二家思想的分离 B 儒家的法家化C 法家的儒家化 D 伦理的法制化5、下面关于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A 所有的德都是善德 B 与天道相悖之德称德C 德有凶吉之分 D 合于天道之德称吉德6、关于八卦的起源,下面的说法不正确是( A )A 河图所出的形状 B 上古时期结绳改书契时留下遗迹

7、C 是一种生殖崇拜 D 是一种占卜的方法7、对于和在中华文化史上的巨大作用,我们可以看出( A )A 和成为民族文化融合的动因 B 和也是不同,就是要求别人同己C 和与模棱两可一样,是消极的 D 和不利于文化特质的保存8、在传统儒家文化特别是宋明理学中,性主要是指( C )A 性欲 B 情感 C 天性 D 爱9、在东西方文化中,对爱的理解,有一定的一致性,它们是( C )A 都专指男女间的感情 B 含有一种欲望C 情感的专注 D 都讲究大公无私10、礼向内圣方面发展,由外在行为规范入于人心中在( C )时期出现的。A 孔子论语中 B 庄子一书中C 宋学兴起之时 D 明代王阳明心学兴起之后11、

8、儒家思想中所谓的仁,究其根本,是( B )A 对普通百姓的统治手段 B 对人际关系的一种道德约束C 对封建统治政治的要求 D 对士人的要求12、儒家所谓的智是指( C )A 科学地分析世界的手段 B 明智的政治态度C 带有一定的伦理色彩的认知手段 D 客观的分析事物的能力13、 在忠、信、诚三者之间,诚更表现出( B )A 跟忠的意思较近 B 更注重主体性C 有外在约束的意味 D 与信的观念相同14、恕的本意是指 ( B )A 原谅别人的过失 B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C 严格地要求自己 D 严格地要求别人15、我们现在恭敬连用,古代恭、敬二者的关系应该是( A )A 敬是内在根本,恭是外在表现

9、B 恭是内在根本,敬是外在表现C 恭也就是敬 D 恭、敬二者的意义完全相反16、与儒家相比,佛教所谓的孝是指(B )A 给父母尽孝 B 为自己的法身尽孝C 为自己尽孝 D 为师父尽孝17、侠文化在中国有着深远的影响,究其原因主要有(D )A 自古以来就是侠士的天下 B 侠文化有着特殊的土壤C 侠作为墨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墨家影响大而增加了影响D 反映了封建社会里普通百姓的良好愿望18、在先秦跟儒学一样的显学,墨家思想中最强调的一点是( D )A 术 B 仁 D 博爱 D 兼爱19、中国古代的仕官文化虽然一度表现了其先进性,但最终却显得落后了,而且还有许多负面效应,下面所列不属于仕官文化负

10、面效应的有( B )A 不利于国家的强大 B 不利于封建制度的稳定C 不利于政治家的培养 D 不利于法制的建设与完善20、在封建社会里,清官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有着很深的历史文化背景的。下面所说正确的是(C )A 封建社会里清官是一种普遍现象 B 封建社会里清官是压迫者的心愿C 封建法制不健全 D 封建法制十分健全第三次作业一、单项选择题1、关于我国古代的法制,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B )A 历朝统治者都建立了健全的法制 B 古代中国从没有实现过法律面前人人平等C 封建法律只针对百姓而不对官吏D 封建法制是相当严密的,只是与现在相比显得落后了。2关于老子无为而无不为的说法,下面认识正确的是( B

11、)A 什么也不用做 B 不生事扰民就能达到天下大治的状况C 不做什么也就等于什么都做了 D 做尽所有的事也就等于什么都没有做3佛教在中国民间流行起来的时间是( B )A 两汉之际 B 东汉末年 C 魏晋时期 D 隋唐时期4琴在古代中国之所以成为一种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形态,根本性的原因是( D )A 古代只有琴这样一种乐器 B 古代帝王对琴有特别的喜爱C 琴作为原始图腾代表着上天的意志D 自古以来,乐教即被视为至神至妙的统治术,而琴是其重要组成部分5自然山水在古代文化中被赋予了丰富的人文内涵,究其原因,最根本的一点就在于( A )A 天人合一的思想 B 山水本身的秀丽C 热爱祖国的情结 D 没有必

12、然的联系,山水人文气息是近现代人加入的。6古老的仙文化在后来跟道教有着密切的关系,但究其源头,却可从多个方面看出二者之间的差别,下面所列,不正确的是( C )A 先秦时期神仙之说就已广泛流行B 仙文化与原始天文学有关C 仙文化表现出万物有灵的思维,是道教所不具备的。D 仙文化中有祖先崇拜与图腾崇拜的迹象,跟先秦道家学说很不一样。7在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酒文化的高峰是( A )A 殷商时期 B 魏晋时期 C 隋唐时期 D 两宋时期8从地域上讲,茶文化主要代表了哪个亚文化圈的文化现象( C )A 东北亚文化圈 B 中原亚文化圈 C 南方亚文化圈 D 西北亚文化圈9作为一个重统的国家,在文化层面上有着

13、各种各样的统系意识,那么,其中最根本的统系观念是( A)A 正统 B 道统 C 文统 D 佛统10对止于至善,正确的理解是( A )A 在善地停止下来 B 停下来即是至善C 不可能到至善之境 ,因此永不能停止D 到了至善之境就停止下来11魏晋人艺术表现出来最大的特点是( A )A 气韵生动 B 朴质浑厚 C 小巧精美 D 怪诞离奇12宋代理学思想的核心内涵是( C)A 礼 B 义 C 理 D 法13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主张的人是( C )A 魏源 B 冯桂芬 C 郑观应 D 孙中山14下面关于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C)A 先秦诸子都坚持道一元论的观点B 道家对道的理解特别强调无为的思想C 儒

14、家对道的理解特别强调无为D 宋代道学家的道学思想中杂有佛学因素15义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成为普通人之间的一种关系,指( D )A 侍仆对主人的忠诚 B 大臣对皇帝的尽忠C 江湖间人的一种气概 D 彼此间的一种信任16贞在最初是从易中元亨利贞的运化变易思想中来,后来才成为妇女的一种约束,其思想根本在于:( C )A 是古代一种变态的性意识 B 本质上是一种讲究卫生的思想C 以贞洁为万物之始的思想 D 以女子童贞为吉祥的思想17在隐逸文化中,所谓大隐是指( C )A 远避于深山老林与世隔绝 B 出仕朝廷随波逐流C 身在市朝却保持着隐退的情怀 D 因为隐居而出大名18中国艺术追求意境,从根本上讲,意

15、境是指( D )A 是一种虚幻的图画景象 B 由创作主体心造之境C 就是现实的物境 D 是经过创作主体之意加工过的现实世界19从本源上讲,炼丹是( C )的思想A 道家 B 道教 C 神仙家 D 佛教20先秦时期诸子百家中属于显学的是( C )A 法家 B 道家 C 墨家 D 阴阳家第四次作业问答题1为什么说“孝”在现代社会里还有提倡的必要?答题要点:孝是儒学伦理中重要的内容,它具体规范了封建时代子女必须对父母及其他长辈履行的义务。“孝”作为子女对父母应尽的义务,还是应该提倡的,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是如此。“孝”作为传统美德,在维护亲情方面,有其独特的作用,是值得大力提倡的。2中国酒文化的特

16、征有哪些方面?答题要点:(1)酒文化与原始宗教和政治统治结合起来。(大型祭祀中,酒是必不可少之物,巫史接着酒劲,才敢跟神交通,也只有在酒醉迷狂之中才会发生与神交通的幻觉。)(2)理性化特征;(3)士文化特色。3如何正确认识“中庸”这一哲学思想?答题要点:(1)中庸思想表现在文化上,就是文化的亲和力,能求同存异,万流并包。(2)中庸的思想表现在社会生活中,就是不偏颇、不怨尤,入情尽理、内外兼顾。(3)中庸如同调和剂,消解了封建社会的各阶层之间的矛盾,促成了其稳定与平和。(4)“中庸”文化,对中国的民族心理影响至为深重。在中庸的基础上形成了“官本位”文化,极大催发出中国人的主奴性。(5)中庸扼杀了

17、个体的个性,由于中庸之道讲求传统的延续性和恒久性,因此,中庸往往跟保守密切相关。4谈谈你对君子这一文化现象的看法。答题要点:(1)从文化特性上讲,中国古代的君子被界定为道德修养极高的人,君子必须表现出“谦谦”的风范;在封建法制结合得越来越紧密的时候,君子被看成是社会的中坚力量,以道德人格感召着社会成员,从而达到稳定封建统治的目的。(2)君子与“小人”的划分被“义”“利”之别,因此,在新的经济生活中,萌生出新的“君子”,他们有经济事例,以融通的观念看待义利,于关键食客,能舍利取义,在精神上与“君子”相通,却又具有时代气息。(3)今天我们谈到君子,不再指那种受过上等封建教育的谦谦君子,而更注重个体

18、的人格魅力和出众的才华。5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如何才能更好地发挥传统文化中“和”的精神?答题要点:(1)“和”是非常重要的文化基因。特别是在民族文化融合的过程中,“和”所起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正因为有一种“和”的博大精神,所在才能对外来文化产生巨大的亲和力,才会吸收、改造其他民族文化,使之称为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的有机组成部分。这时的“和”以显示汉文化的亲和力为主。(2)从全球一体化格局来看,“和”已经成为世界文化交汇融通的大潮,任何一种古老的文化,想孤立于这大潮之外,已不可能,只有适应这一潮流,不断更新和改造,才会有光明的前途。不是如何排外或媚外,而是如何更好地发挥我们文化中“和”的传统。6

19、中国画的两大特色是什么?答题要点:(1)写意是中国画最主要的特色;(2)散点构图是中国画的另一特色;7试述中国茶文化的独特特征?答题要点:(1)中国茶文化的地域特性。从地域上讲,可以将茶归于南方亚文化圈。南方多山,终年云雾缭绕,有所谓的“瘴气”,是茶生长的优良环境,江南水乡也因其四季分明而称为茶叶生长得天独厚的条件。(2)茶作为一种文化现象,除具有地域特性之外,还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群体,就是文士、清客。从某种程度讲,茶体现着士大夫的审美情趣。自古以来,茶成了名士高人的随身必备之物,进而称为他们的象征。8如何理解中国发达的山水文化,其意义何在?答题要点:(1)从一开始山水就作为中国人灵感的源泉而存

20、在。道家主张隐遁山林,儒家则追求与大自然和谐相处,融合无间。(2)对于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古代中国人而言,自然山水的美景,不仅仅是其寄情抒怀的地方,而且还可以通过改造山水赋予其人文内涵。于是,文人雅士高道名僧,纷纷隐山遁山,给自然山水以人文特色。(3)将自然与人工融为一体,且彼此借鉴,互相映发,如江南园林的建筑中体现出的融人文于自然之中的独特构造。总的来说,中国的山水文化追求着“天人合一”至高境界,与天堂媲美,也不逊色。9作为一个现代人,如何理解“情”字?答题要点:(1)简单地说,情就是人的思想感情。“发乎情、止乎礼”,被定为每个社会成员都必须遵守的道德标准。(2)先秦儒学将“情”与“礼”相

21、对举,情的外延相当广泛,概指一切思想情感。但宋儒明“天理”“人欲”之辩,情被界定为与人的本性相冲突的后天的欲望,于是“情”与“欲”合而为一。到了明清理学家的脑子里,情几乎是人欲的代名词了。(3)但作为一个现代人,应当正确理解“情”的涵义,我们反对禁欲主义,但也绝不主张打着“情”字招牌,行纵欲之实。10试述中国古代龙凤的象征意义及其所特有的龙凤文化。答题要点:(1)从文化原型上进行溯源,龙凤都是远古初民部落的图腾,龙主要是中原各族图腾物的结合体,凤则为南方各族图腾物的结合体。后来炎黄二帝经过战争合并为一体,结成了炎黄部落联名为主体的华夏族,并形成了共同的图腾龙。(2)凤作为炎帝部落联盟的图腾,也是南方部落的图腾,为火鸟,行火德,龙飞于天,腾云驾雾,行水德,水火相克,可一旦交合,也就相生,标志着新纪元的开始。(3)上古时代,中国人即形成了一阴一阳平等对立观念,以龙为阳,以凤为阴,龙凤相配,主要象征阴阳和合,因此,龙凤成了阴阳的象征。(4)从天来讲,阴阳和合意味着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从人类社会来讲,龙凤呈祥,也就标志着国运昌盛、人民安居乐业。作为一种文化现象,龙凤对中国人的影响是至为深刻的,在至高无上的后宫,皇帝是真龙天子,娘娘则是凤。总而言之,龙凤文化在民间具有较皇室更为广泛的引申和象征意义。他们任何时候都象征着吉祥如意,表达着中国人对和平、团圆、幸福、美满生活的企盼和向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