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家长不可不知的十大法则.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56286511 上传时间:2022-11-0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家长不可不知的十大法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教师家长不可不知的十大法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师家长不可不知的十大法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家长不可不知的十大法则.doc(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教师家长不可不知的十大法则(转载)一、赏识法则根雕原理根雕常常以其精美的造型,独特的构思,巧妙的加工受人青睐,成为提升家庭文化品位的首选。然而根雕的前身是什么?无非是生于荒野的树根。培根说:“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知识好比是修剪移栽。”作为教育的对象学生,都是活生生的可以造就的生命,我们要用艺术家的眼光对待,即使就是荒野的树根,我们也能否把它变成如根雕一样的艺术品呢?所以教育者应该拥有一种心态,对待学生应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闪光点,哪怕是成绩最差的,在某些方面也可能是金子,是可以造就的人才,教育者不能总是把眼光放到几个优生身上,而是应该运用赏识,让每个孩子都拥有自信,拥有成功。二、多元法则过

2、河原理一次专家乘船到河对岸去,在船上和船夫攀谈起来,竟然发现船夫是一个很难说清楚话的人,于是非常鄙夷他。快到河对岸了,船夫惊呼:“你会游泳吗?”“不会。”“这条船马上要翻了,那你马上就会死的。”专家听了愕然。是呀!社会上流行的“专家是人才,船夫只不过是一小人物而已,当然谈不上是人才”观念。在生命危急的关头,船夫居然救了知识渊博的专家一命。谁是人才,令人思考。其实人真是各有其长,在某个领域有特长的都可以说是人才,在人才的认识上我们要有多元的观念。教育者千万别总是认为只有学习好才叫人才。只有运用多元法则育人,我们这个社会才会变得精彩纷呈。三、全面法则图钉原理图钉分为钉尖和钉帽两部分,若将二者分开,

3、图钉便不好使,钉帽无用,顶尖也无用,只有二者不分离,才能发挥最大效益。这告诉我们教育要注意全面发展,只重视文化课,不重视艺体课,只重视学习成绩,忽视品德教育,只重视优等学生,忽略差等学生,只重视近期利益,忽视孩子的长远发展,都会使教育走入误区。四、鼓励原则蛙跳原理两只青蛙掉到井里,不停地往上跳。站在井边的人不停地说话。一只青蛙以为人们在不停地讽刺他,便泄气不跳而死。而另一只青蛙以为外面人在不停地鼓励她,于是使劲地往外跳,而最终跳了出来。鼓励有多大的力量呀!教育者要善于树立学生的信心,不吝啬鼓励,合理鼓励,合理表扬,夸奖学生很重要。切忌歧视和奚落。五、体贴法则白开水原理现在的大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

4、,家长对孩子的体贴入微,生怕孩子没有穿暖,吃饱,倾尽其所能满足孩子要求。就说给孩子喝的饮料吧,什么百事可乐,健力宝,红牛,一要俱应。然而这种倾向是极端有害的。在今天,教育者要学会给孩子一杯白开水。解渴用白开水,自然是最好的饮料,而且还要适当供应,开始用小瓶品之,这样孩子才会细细品味,并形成一种渴求,假如总是让孩子一味喝个饱,到后来自然变得是食之无味,没有了吸引力。教育者要善于理解孩子心理,根据孩子具体情况,大胆表扬又要多加提醒,让孩子在饥饿中保持新的欲望。六、情感法则钉孔原理有一个孩子总喜欢发脾气,父亲为他出一主意:发一次脾气就订一颗钉子。后来发现自己居然不发脾气了,于是好友再次告知,一天不发

5、,便拔去一钉,直到最后钉子被拔完,留下什么,呀!一个个针孔,钉拔走了,可留下的是伤害。教育者面对学生千万别伤害它们的人格,要学会尊重孩子。若一旦犯错,留给孩子的恐怕是抹不掉的伤痛,也是教育者永远的伤痛。有人说“教育是有痕迹的。”我觉得说得真不错。态度法则温暖孩子。引用一个印度故事。有一个人脾气特别暴躁,经常伤害身边的人,老想改变这个毛病总也改不了。他就问他的父亲,怎么改这个毛病?他的父亲给他出主意说,凡是发一次脾气你就在那木板上钉一颗钉子,提醒自己,过了一个多月后,他高兴地告诉父亲,他已经好几天没发脾气了。他父亲又说,为了巩固你的成绩,今后一天不发脾气就拔掉一颗钉子。过了一个多月,他又回来跟他

6、父亲讲,我把所有的钉子都拔掉了,他父亲非常高兴,夸赞他说,你终于改掉了一个坏习惯,但是他的父亲又拉着他的手走到木板前,指着木板说:“钉子虽没有了,但钉子的孔还留着呢,这说明如果伤害一个人的话,即使你做一点抹平的工作,最后伤痕也会留在他的心上”。七、信任法则罗森塔尔原理这是一个很出名的事例。著名的教育家罗森塔尔做一个发现研究人才的试验,到一所学校,在学生花名册上随意写了18位学生,告诉校长 “这些学生今后前途无量”。校长再告诉学生,8个月后,上了他花名册的学生都有奇迹的进步。孩子的进步都源于教授的一句话。因此,教育者要信任学生,相信学生,给与孩子积极的暗示,消除消极暗示。八、行为法则木碗原理一家

7、四口人,爷爷老了,手抖,吃饭时总是把碗打碎,父亲专门制了一个木碗,小孩看见了,也找来木头雕一木碗,问他做什么。“你们也会老,我给你们做的呀!”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中央电视台的那一则广告“给母亲洗脚”多令人感动,看到母亲天天给奶奶洗脚,孩子也跌跌荡荡的端来一盆水,笑盈盈的送给母亲,您也洗脚。这就是榜样。教育者的以身示范是多么重要,你的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吸烟有害,可自己却是一个烟鬼,注意形象,可自己却是拖沓,这样又怎能服人。所以为师者为父母者都改为自己,做一笔超值的存款,为孩子树立一个榜样。2、木碗法则(行为法则) 在一个小山村里住着这样一户人家,爷爷、儿子媳妇和孙子祖孙三代,每天大人日出

8、而作,日落而归,勤劳耕作;孩子光着屁股,和着泥巴,玩耍嬉戏,一家人幸福美满。可近日,发现爷爷头脑有些糊涂,身体也越来越弱,手经常颤抖,尤其是拿碗时手会不由自主的抖动,还摔坏了好几个碗,这可急坏了儿子。到是媳妇聪明,她请人做了一个木碗,专门跟爷爷吃饭,这下好多了,爷爷的碗再也不怕摔坏了。当媳妇得意地向儿子表功时,看见孙子左手拿着一块木头,右手拿着一把小刀,在那里吭哧的忙乎呢,媳妇不解地问孙子“忙啥呢?”“做木碗呀!”“傻孩子,有一个就够用了,不需要再做了”媳妇笑着说,“不,不够用,我还要再做两个木碗,等将来你们老了给你们用呀!”孙子认真地说,媳妇听了可傻了! 这个故事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常可以见到

9、它的影子。它告诉我们这样的道理:教育者(或者是父母)本人道德行为是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教育者(或父母)自身行为的自觉矫正具有强大的教育震撼力。由此看来,教育者应常对自身的行为习惯做个反思。 我曾听过这样一件事情:在一个中学,一位语文老师作文批改评语是“字迹潦草”,而教师本人的字也十分潦草,学生看了以后故意问老师,说“老师你写的评语是什么,我不认识”,“这还看不清楚吗!字迹潦?” 我们教师应当追求理想的教育,而理想的教育就是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服务,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地反思行为,这样才能不断地完善自我。九、价值法则苹果原理美国时代周刊做过一个调查:童年时,母亲对你影响最大的一件事是什

10、么?一个有商贩经历的人回答道: “小时候,我最喜欢的苹果被母亲抢走给了别人,那时我就知道,人应该是不择手段的。”一个工程师说道:“小时候母亲端来一盘苹果,孩子皆抢,母亲止住:“要得到苹果,得先劳动,才能有所得到。”教育者要让孩子树立要想得到,必先努力,有所付出,才会有所回报。要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1、分苹果法则 有这样一个故事,说的是美国一位心理学家为了研究母亲对人一生的影响,在全美选出50位成功人士和50名有犯罪记录的人,分别给他们去信,请他们谈谈母亲对他们的影响。其中有两封来信谈的都是同一件事:分苹果。 一封信是一个来自监狱的犯人写的:小时候,有一天妈妈拿来几个苹果,大小不同,我非常想

11、要那个又红又大的苹果。不料弟弟抢先说出了我想说的话。妈妈听了,瞪了他一眼,责备他说:好孩子要学会把好东西让给别人,不能总想着自己。于是,我灵机一动,改口说:“妈妈,我想要那个最小的,把最大的留给弟弟吧。”妈妈听了非常高兴,把那个又红又大的苹果奖励给了我。从此,我学会了说谎。 另一封信是一位来自白宫的著名人士写的:小时候,有一天妈妈拿出几个苹果,大小不同。我和弟弟们都争着要大的,妈妈把那个最红最大的苹果举在手中,对我们说:“这个最大最红最好吃,谁都想要得到它。很好,现在,让我们来做个比赛,我把门前的草坪分成三块,你们三人一人一块,负责修剪好,谁干得最快最好,谁就有权得到它。”我们三人比赛除草,结

12、果,我赢了那个最大的苹果。我非常感谢母亲,她让我明白一个最简单也最重要的道理。 前者从妈妈的行为中得到启示,要想得到心爱的东西就要撒谎,结果,他成了罪犯;后者从妈妈的行为中得到启示,要想得到心爱的东西,就必须付出劳动,结果,他成了一个成功人士。 这个故事给我们很多启示:价值观决定人的价值判断和价值行为;价值观的虚伪与扭曲影响人的道德行为;教育者的自身判断影响被教育者的行为; 我们在教育过程中是否在有意、无意地重复前者或后者妈妈的做法,结合你的工作实例谈谈看法或做法。 十、整体法则掰玉米原理一工厂组织员工掰玉米比赛,看谁最先通过玉米地,又不被玉米挂伤。在这中间,队员不仅要讲效率,注意安全,还要重视质量。然而在教育中我们往往只重视孩子的成绩,不重视孩子学习的过程,这是十分有害的。学校一味重视教师教学成绩,而忽视教师平时付出的努力,也是极端的做法。这样不利于教育的发展。我们要把教育看成一个整体,全面发展,和谐教育,才能适应新时代的挑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