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两章知识点整理精选.doc

上传人:de****x 文档编号:56282730 上传时间:2022-11-0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孔孟两章知识点整理精选.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孔孟两章知识点整理精选.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孔孟两章知识点整理精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孔孟两章知识点整理精选.doc(1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孔孟两章知识点整理 篇一:孔孟两章知识点学生版 季氏将伐颛臾知识点归纳 一、通假字: 1无乃尔是过与:“与”通“欤”,表揣测的句末语气词 二、古今异义: 1昔着先王以为东蒙主:以为:古义 今义认为 2季氏将有事于颛臾:有事:古义 ; 今义有事情 3丘也闻有国有家者: 国:古义 ; 今义国家 家:古义 ; 今义家庭和住所 三、一词多义: 1、为:例:何以伐为 例:昔着先王以为东蒙主 例:后世必为子孙忧 例: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2、相:例:那么将焉用彼相矣 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 3、过:例:无乃尔是过与 例:且尔言过矣 例:是谁之过与 例: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晏子使楚) 例:过犹不及(

2、论语?先进) 例: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小石潭记) 例:大母过余曰(项脊轩志) 4、安:例:不患贫而患不安 例:既来之,那么安之 5、疾:大。例: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 例: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例: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触龙说赵太后) 妒忌。例:膑至。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 小病,轻病。例:君有疾,在奏理,汤熨之所及也。(扁鹊见蔡桓公) 6、止:例: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例: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愚公移山) 只,副词。例: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狼) 7、而:例:危而不持,颠而不扶。 例: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 例: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 四、词类活用: 1、后世必为子孙忧:

3、忧: 2、既来之,那么安之:来、安: 3、那么修文德以来之:来: 4、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来: 五、特别句式: 1、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季氏将于颛臾有事 2、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 】虎兕于柙出,龟玉于椟中毁 3、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而于邦内谋动干戈 4、是社稷之臣也:【】 6、无乃尔是过与:【】无乃尔过与 7、何以伐为:【 】以何伐为 8、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昔者先王以(之)为东蒙主 六、固定句式: 1、无乃尔是过与? 无乃?与=可能?吧? 2、何以伐为? 何(以)?为=为什么?呢?(表反征询) 七、重点词语: 1、季氏将有事于颛臾:有事: 2、无乃尔是过与:过:3、陈力就

4、列,不能者止: 陈:力: 就: 列:止: 4、固而近于费:固: 5、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疾: 辞: 6、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患: 八、重点翻译: 1、无乃尔是过与:译: 2、何以伐为: 译: 3、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 译: 4、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译: 5、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译: 九、相关成语 1.祸起萧墙: 2.分崩离析: 3.开柙出虎: 4.既来之,那么安之: 5.大动干戈: 6.虎兕出柙: 7.扶颠持危: 十、默写 1、 2、夫如是,故远人不服,。 3、吾恐季孙之忧,。 4寡人之于国也知识点梳理 一、注音(给加粗的字注音) (1)王好战:(2)弃

5、甲曳兵:(3)数罟: 不入洿池: (4)衣帛: (5)鸡豚: 狗彘:(6)庠序: (7)饿莩: (6)申之以孝悌之义: 二、一词多义 1.凶: (1)不吉祥,不幸。例:应之以治那么吉,应之以乱那么凶(荀子) (顺应自然的变化,采取正确的措施就吉利;顺应自然的变化采取错误的措施就凶险) (2)例:河东凶亦然(寡人之于国也) (3)凶残、残暴。例:攘除奸凶(出师表) (4)恐惧而吵嚷骚动。例:敌入而凶(国语)(由于敌人入侵因恐惧而吵嚷骚动) 2.察: (1)观察、细心看。例:徐而察之(石钟山记) (2)例: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察邻国之政(寡人之于国也) (3)调查后推荐。例:察

6、臣孝廉(陈情表) (4)明智、精明。例:水至清那么无鱼,人至察那么无徒(东方朔答客难) (1)例:兵刃既接 (寡人之于国也)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过秦论) (2)例:兵者,国之大事 (孙子兵法) (3)例:赵亦盛设兵以待秦 (廉颇蔺相如列传) (4)例:可汗大点兵 (木兰) (1)与“弯”相对。例:木受绳那么直(劝学) (2)正确的、正直的。例:与贵酋处二十日,争曲直(指南录后序) (3)面对、遇到。例:与单于相直(汉书) (与单于相面对) (4)价值,后写作“值”。例:系向牛头充炭直(卖炭翁) (5) 例: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寡人之于国也) (6)副词,径直、不断。例:侯生摄敝衣冠,直上

7、载公子上坐(信陵君窃符救赵)(7)副词,竟然。例:可以为富安天下,而直为此廪廪也(论积贮疏) (1)(Sh)数目、数量。例:愿令得补黑衣之数(触龙说赵太后) (2) 例: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狼) (3)命运。例:那么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六国论) (4)( )例:数罟不入洿池(寡人之于国也) (5)( )例:蒙冲斗舰乃以千数(赤壁之战) (6)(Shu)屡次。例: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 三、通假字(找出通假字并解释字义) (1)那么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2)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3)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四、词类活用 名词活用作动词 (1)填然鼓之: (2)树之

8、以桑: (3)七十者衣帛食肉: (4)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5)王无罪岁: 动词作名词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 描绘词作动词 谨庠序之教: 五、特别句式 (指出以下各组的特别句式) 1.( ) (1)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2)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3)非我也,岁也 2.() (1) 那么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2) 申之以孝悌之义:篇二:必修四根底知识整理 必修四根底知识整理 第一单元 一、字音 烙印lo(炮烙酽yn 匮乏ku 皈依u 阖家h? lu?) 酽 二、成语 一视同仁:同样对待,不分厚薄。 眼花缭乱:眼睛看到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 匪夷所思:指言谈行

9、动超出常情,不是一般人所能想像的。(夷:平常) 礼尚往来:在礼节上讲究有来有往。现在也指你对我如何样,我也对你如何样。 捉襟见肘:拉一下衣襟就露出胳膊肘,描绘衣服破烂。也比喻困难重重,应付不过来。 矫揉造作:描绘过分做作,极不自然。矫,把弯的变直。揉,把直的变弯。 相形见绌(ch):跟另一人或事物比较起来显得远远不如。 第二单元 一、字音 自诩头k 脑髓如p 孱头cn 蹩进bi? 茅厕构d x 磕su 譬ca/si(厕ca所) 缔捋起袖子lu 攫取ju? 丰腴然jin 回溯y 迥s 二、成语 波涛壮阔:比喻声势雄壮浩大(多用于诗文、群众运动等)。 分道扬镳(bio):指分道而行。比喻因目的不同

10、而各奔各的前程或各干各的事情。 飞短流长:造谣惹事,搬弄是非。“飞”也作“蜚”。 不可思议:不可想像,不能理解。(不可理喻:不可以用道理使他明白。描绘愚昧或态度蛮横, 不讲道理。 顺理成章:描绘写文章或做事条理明晰。 五花八门:各种各样。 第三单元 一、字音 怔忡君杀父sh 口讷zhnchn(怔怔zhan) 惶悚sn 思忖cn 弑na 虫豸zh 小觑顶qi?n 裨将p(裨益b) 隳心i 辎重z 攒动cun(积累q 穹hu 垓zn)噱头xu? 抻一抻chn 二、成语 暴殄(tin)天物:任意糟蹋东西。(殄:灭绝。天物:指自然界的鸟兽草木等。) 同仇敌忾(ki):全体一致地仇恨敌人。 莫明其妙:没

11、有人能说明它的微妙(道理),表示事情特别惊奇,使人不明白。(名:说出。) 掎(j)角之势:比喻作战时分兵牵制或合兵夹击的情势。 第四单元 一、孔孟两章(一)季氏将伐颛臾 1解释以下句子中加点的实词。 (1)无乃尔是过与:用于前置宾语之前,起提宾作用,助词;责备。 (2)是社稷之臣也:此,指示代词。 (3)且尔言过矣:错误。 (4)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过错。 (5)陈力就列,不能者止:施展;居,充任;不去(就任)。 (6)那么将焉用彼相矣:辅助盲人走路的人。 (7)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辅佐。 (8)是谁之过与:此,指示代词。 (9)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憎恨。 (10)盖均无贫,和无

12、寡,安无倾:倾覆。 2解释以下各句中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1)季路见于孔子曰:引出对象,介词。 (2)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对,介词。 (3)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把,介词。 (4)且在邦域之中矣:况且,表递进,连词。 (5)何以伐为:表反征询,语气词。 (6)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指“伐颛臾”,代词。 (7)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却,表转机,连词。 (8)那么将焉用彼相矣:那么,连词。 (9)虎兕出于椟中,龟玉毁于椟中:从,介词;在,介词。 (10)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表并列,连词;和,介词。 (11)后世必为子孙忧:成为,动词。 (12)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表并列,连词。 (1

13、3)那么修文德以来之:就,连词;来,表目的,连词。 (14)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却,表转机,连词。 (15)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却,表转机,连词;在,介词。 (16)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表并列,连词。 3解释以下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1)那么修文德以来之:使?来,动词的使动用法。 (2)既来之,那么安之:使?安定,描绘词的使动用法。 4解释以下成语。 (1)祸起萧墙:祸乱发生在家里。比喻内部发生祸乱。 (2)分崩离析:描绘集团、国家等分裂瓦解。 (二)寡人之于国也 1解释以下句子中加点的实词。(1)河内凶,那么移于其民于河东:荒年。 (2)邻国之民不加少:更加。 (3)弃甲曳兵而

14、走:兵器;逃跑。 (4)或百步而后止:有的人。 (5)直不百步耳:只是。 (6)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尽。 (7)数罟不入洿池:(网眼)细密。 (8)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不满。 (9)五亩之宅,树之以桑:栽种。 (10)五十者可以衣帛矣:穿。 (11)鸡豚狗彘之畜:喂养。 (12)百亩之田,勿夺其时:耽误。 (13)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慎重,认真从事;反复(告诉)。 (14)然而不王者:统一天下,名词作动词。 (15)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约束。 (16)涂有饿殍而不知发:开仓赈民。 (17)非我也,岁也:年成,收成。 (18)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归罪,名词作动词。 2指出以下

15、各句中的通假字,并写出本字。 (1)王如知此,那么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无,通“毋”。 (2)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通“斑”。 (3)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涂,通“途”。 3解释以下各句中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1)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关于,介词。 (2)那么移其民于河东:到,介词。 (3)河东凶亦然:如此做,指移民移粟,代词。 (4)无如寡人之用心者: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助词。 (5)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为什么,疑征询代词。 (6)王好战,请以战喻:用,介词。 (7)填然鼓之:象声词尾。 (8)弃甲曳兵而走:表修饰,连词。 (9)以五十步笑百步,那么何如:用,凭,介词。 (10)斧斤

16、以时入山林:按照,介词。 (11)五亩之宅,树之以桑:的,助词;代五亩之宅,代词。 (12)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凭着,介词。 (13)申之以孝悌之义:用,介词。 (14)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在,介词。 (15)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却,表转机,连词;如此的情况,代词。 (16)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却,表转机,连词。 (17)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和,跟,介词。 (18)斯天下之民至焉:这里,代词。 4解释以下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1)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击鼓,名词作动词。 (2)五亩之宅,树之以桑:栽种,名词作动词。 (3)五十岁者可以衣帛矣:穿,名词作动词。 (4)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17、:统一天下,名词作动词。 (5)王无罪岁,期天下之民至焉:归罪,名词作动词。 5解释以下成语。 (1)弃甲曳兵:丢弃盔甲,拖着兵器逃跑。描绘打了败仗狼狈逃跑的模样。 (2)五十步笑百步:比喻本人跟别人有同样的缺点或错误,只是程度上轻一些,却嘲笑别人。 6指出以下句子的句式特点 (1)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状语后置句) (2)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宾语前置句) (3)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状语后置句) 二、劝学 1解释以下句子中加点的实词。 (1)学不可以已:停顿,完毕。 (2)木直中绳:符合。 (3)金就砺那么利:靠近。 (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广泛地学习。 (5)声非加

18、疾也,而闻者彰:强,大。 (6)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借;到达。 (7)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横渡。 (8)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道德修养的最高境地。 (9)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专注。 (六王毕,四海一:统一。一死生为虚诞:把?看成一样。) (10)非蛇鳝之穴无可寄予者,用心躁也:寄居托身。 2指出以下各句中的通假字,并写出本字。 (1)车柔 以为轮:车柔 ,通“火柔 ”。 (2)虽有槁暴:有,通“又”;暴,通“曝”。 (3)那么知明而行无过矣:知,通“智”。 (4)君子生非异也:生,通“性”。 3解释以下各句中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从,介

19、词;比,介词。 (2)车柔 以为轮:把,介词。 (3)故木受绳那么直:就,连词。 (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那么知明而行无过矣:表递进,连词;对,介词;表并列,连词。 (5)吾尝整天而思矣,不如顷刻之所学也:表修饰,连词;的,助词。 (6)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表转机,连词。 (7)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引出对象,介词。 (8)积土成山,风雨兴焉:于此,兼词。 (9)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了,语气助词。 (10)故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没有用来?的方法。 (11)锲而舍之,朽木不折:表假设,连词。 (1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后置的标志,助词。 (13)蟹六跪而二螯:表

20、并列,连词。 (14)非蛇鳝之穴无可寄予者,用心躁也:的,助词。 4解释以下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1)其曲中规:弯曲度,描绘词作名词。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每天,名词作状语。 (3)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游泳,名词作动词。 (4)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向上,名词作状语;向下,名词作状语。 5解释以下成语。 (1)青出于蓝:比喻学生胜过老师,后人胜过前人。 (2)锲而不舍:雕刻一件东西,不断刻下去不放手。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三、过秦论 1解释以下句子中加点的实词。 (1)秦孝公据崤函之固:险固的地势。(独夫之心,日益骄固:顽固。) (2)内立法度,务耕织:制度;

21、致力于,专力从事。 (3)孝公既没:亦作“殁”,死去。 (4)蒙故业,因遗策:继承;沿袭。 (5)因利乘便:趁着。 (6)因河为池:凭借。 (7)西举巴蜀:攻取。 (8)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吝惜;招致,招纳。 (9)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朋制其兵:统率,指挥;军队。 (10)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制服。 (11)履至尊而制六合:操纵。 (12)秦无亡矢遗镞之费:丧失。 (13)追亡逐北:逃跑的军队。 (14)吞二周而亡诸侯:使?灭亡。 篇三:寡人之于国也季氏将伐颛臾知识点整理 季氏将伐颛臾知识点归纳 一、通假字: 1无乃尔是过与:“与”通“欤”,表揣测的句末语气词 二、古今异义:

22、 1昔着先王以为东蒙主:以为:古义以+为=让担任;今义 认为 2季氏将有事于颛臾:有事:古义指有军事行动;今义有事情 3丘也闻有国有家者:国:古义诸侯的封地;今义国家 家:古义卿大夫的封地;今义家庭和住所 4不患贫而患不安:不安:古义社会不安定;今义 不安定,不安 宁客套话,表歉意和感谢 三、一词多义: 为:语气词,呢。例:何以伐为 动词,担任。例:昔着先王以为东蒙主 动词,成为。例:后世必为子孙忧 介词,替。例: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相:名词,辅助盲人走路的人。例:那么将焉用彼相矣 动词,辅佐。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 过:动词,责备。例:无乃尔是过与描绘词,错误。例:且尔言过矣 名词,

23、过错。例:是谁之过与 走过,通过。例: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晏子使楚) 超过。例:过犹不及(论语?先进) 过于。例: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小石潭记) 访征询,探望。例:大母过余曰(项脊轩志) 安:描绘词,安定。例:不患贫而患不安 使动用法,使安定。例:既来之,那么安之 疾:大。例: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 憎恨。例: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快。例: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触龙说赵太后) 妒忌。例:膑至。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 小病,轻病。例:君有疾,在奏理,汤熨之所及也。(扁鹊见蔡桓公) 止:停,动词。例: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制止,动词。例: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愚公移山) 只,副词。例:

24、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狼) 四、词类活用: 1、后世必为子孙忧:忧:动作名,所忧患的事物2、既来之,那么安之:来、安:使动用法,使来,使安 3、那么修文德以来之:来:使动用法,使来。 五、特别句式: 1、季氏将有事于颛臾:【状语后置】季氏将于颛臾有事 2、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状语后置】虎兕于柙出,龟玉于椟中毁 3、而谋动干戈于邦内:【状语后置】而于邦内谋动干戈 4、是社稷之臣也:【推断句】 6、无乃尔是过与:【宾语前置】无乃尔过与 7、何以伐为:【宾语前置】以何伐为 8、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省略句】昔者先王以(之)为东蒙主 六、固定句式: 1、无乃尔是过与?:无乃与=可能吧?

25、 2、何以伐为?:何(以)为=为什么呢?(表反征询) 七、重点词语: 1、季氏将有事于颛臾:有事:有军事行动 2、无乃尔是过与:过:责备 3、陈力就列,不能者止:陈:摆出,施展。力:才能。就:居,充任。列:职位。止:不去4、固而近于费:固:稳固 5、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疾:痛恨辞:托辞,借口 6、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患:担忧 八、重点翻译: 1、无乃尔是过与:可能要责备你吧 2、何以伐为:为什么要攻打它呢 3、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 译:猛虎犀牛从笼子里跑了出来,(占卜用的)龟甲、(祭祀用的)宝玉毁坏在匣子里 4、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译:有道德的人厌恶那种不说本

26、人想去做却偏要编造借口 5、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译:(财物)平均分配就无所谓贫,(人与人)和睦相处就不会人, 上下相安无事(国家)就没有倾覆的危险 九、相关成语 祸起萧墙:指祸乱发生在家里。指内部发生祸乱。 2.分崩离析:倒塌解体,四分五裂。描绘国家或集团分列瓦解。 3.开柙出虎:原址负责看管的人未尽责任。后多比喻放纵坏人。 4.既来之,那么安之:原意是既然把他们招抚来,就要把他们安排下来。后指既然来了,就要在这里安下心来。 5.大动干戈:原指大规模的进展战争,后比喻大张声势的行事。 6.虎兕出柙:比喻坏人逃脱或做事不尽责,主管者应负责任。 7.扶颠持危:指挽救危亡颠覆的场面。寡人之于国

27、也知识点梳理 一、注音 (1)王好战:ho(2)弃甲曳兵:y (3)数罟:cg 不入洿池:w(4)衣帛:b (5)鸡豚:tn狗彘:zh(6)庠序:xing(7)饿莩:pio (6)申之以孝悌之义:t 二、一词多义 凶: (1)不吉祥,不幸。例:应之以治那么吉,应之以乱那么凶(荀子) (顺应自然的变化,采取正确的措施就吉利;顺应自然的变化采取错误的措施就凶险) (2)庄稼收成不好。例:河东凶亦然(寡人之于国也) (3)凶残、残暴。例:攘除奸凶(出师表) (4)恐惧而吵嚷骚动。例:敌入而凶(国语)(由于敌人入侵因恐惧而吵嚷骚动) 察: (1)观察、细心看例:徐而察之(石钟山记) (2)调查。例: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3)调查后推荐。例:察臣孝廉(陈情表) (4)明智、精明。例:水至清那么无鱼,人至察那么无徒(东方朔答客难) 兵 (1)兵器、武器。例:兵刃既接 (寡人之于国也)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过秦论) (2)军事、战争。例:兵者,国之大事 (孙子兵法) (3)军队。例:赵亦盛设兵以待秦 (廉颇蔺相如列传) (4)士兵。例:可汗大点兵 (木兰诗) 直 (1)与“弯”相对。例:木受绳那么直(劝学) (2)正确的、正直的。例:与贵酋处二十日,争曲直(指南录后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