勘察报告 欧罗厂房.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56221873 上传时间:2022-11-0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勘察报告 欧罗厂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勘察报告 欧罗厂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勘察报告 欧罗厂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勘察报告 欧罗厂房.doc(1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目 录1.前 言1.1工程概况1.2勘察依据的技术标准1.3勘察目的1.4勘察手段与完成工作量2场地工程地质条件2.1地形、地貌2.2地基土构成与特征2.3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2.4地下水2.5不良地质现象2.6场地地震效应3.地基土的分析与评价3.1场地稳定性和适宜性评价3.2天然地基3.3桩基3.4基坑工程4.结论与建议 5.附图表序号图名图号张数1综合图例112勘探点平面布置图213工程地质剖面图3-13-41414钻孔柱状图4-14-18185静力触探分层参数表5-15-226静力触探测试成果图表6-16-28287土工试验成果表7-17-10108固结试成果图表8-18-101

2、09土层压缩曲线图表9-19-221.前 言1.1工程概况我公司受上海欧罗投资有限公司委托,对其拟建的生产厂房工程进行详细勘察阶段的岩土工程勘察。拟建场地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机场镇工业园区内,东侧邻近远东大道,南侧靠近远航路。本工程厂区总建筑面积56182平方米,由5栋厂房、2座桥梁、1座箱涵及门卫、垃圾房等组成。各主要拟建建(构)筑物平面位置见勘探点平面布置图,各主要拟建(构)筑物工程性质具体见表1。表1编号工程名称结构类型层数柱间距(m)基础设计是否有地下室形式埋深(m)材料基底平均荷重(KN/m2)11号厂房框架4层9.69.6桩基5.0混凝土801层地下室22号厂房框架3层9.69.0桩

3、基5.0混凝土641层地下室33号厂房框架4层9.09.0桩基5.0混凝土801层地下室44号厂房框架3层8.49.0桩基混凝土4855号厂房框架1层9.09.0桩基混凝土166桥梁简支梁桩基7箱涵天然地基注:3号厂房地下室设有面积230平方米、深度1.5米左右的游泳池。本工程厂房已于2007年进行了勘察工作,并提供详勘报告。现由于设计方案调整,原勘察报告已不能满足规范与设计要求,故进行了本次勘察。本次勘察在充分利用原有勘探资料基础上增布工作量,布置钻探取土孔Z2-Z16、静力触探孔J1-J24、小螺纹孔b1-b84,并将两次取得的勘察成果资料一并提供详勘报告。根据建(构)筑物性质、场地条件和

4、地基土的复杂程度,本工程的勘察等级为乙级。1.2勘察依据的技术标准 1)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岩土工程勘察规范(DGJ08372002)2)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GJ08112010)3)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基坑工程技术规范(DG/TJ0861-2010)4)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建筑抗震设计规程(DGJ0892003)5)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地基处理技术规范(DG/TJ08402010)6)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岩土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深度规定(DGJ087298)7)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8)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9)国家标准岩土

5、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10)国家标准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11)行业标准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12)行业标准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1.3勘察目的 本次勘察的目的:1、查明拟建场地地基土层分布情况,提供地基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评价其工程地质条件;2、对场地类别作出判定,对地基土液化进行判别;3、查明拟建场地范围内明暗浜等不良地质现象;4、查明地下水类型、埋藏条件及其特性,判别地下水和地基土对砼的腐蚀性;5、针对拟建建筑物性质,推荐适宜的基础持力层;估算地基承载力值,提供桩基设计参数,估算单桩竖向承载力

6、值,对沉桩可能性等进行分析评价;6、提供基坑围护结构设计和施工所需的设计参数及有关资料,并对基坑围护措施及施工开挖注意事项提出建议;1.4勘察手段与完成工作量1.4.1勘探工作量布置原则本次勘察根据上海市岩土工程勘察规范(DGJ08-37-2002)的相关条文及设计要求,根据建(构)筑物性质,采用钻探取土和静力触探相结合的勘探方法,经济合理地布置勘探工作量。本工程布置工作量时,充分利用了2007年勘察报告中的成果资料。本工程厂房按桩基勘察要求,勘探孔在平面内呈“梅花形”或“方格网”布置,勘探孔间距控制在35米之内;桥涵部位勘探孔,按桥涵轴线方向布置于桥涵两端。1.4.2勘探手段根据拟建建筑物性

7、质和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岩土工程勘察规范(DGJ08-37-2002)等有关规定,本次勘察采用钻探取土、静力触探试验、标准贯入试验及室内土工试验等多种勘察手段,为综合评价本场地地基土的工程性质提供依据。主要工作方法具体如下:(1)钻探,本工程采用泥浆护壁钻进,分回次钻进,采用自由活塞敞口取土器,根据不同土性及状态分别采用自由活塞敞口取土器、环刀取土器等,原状土样采用连续快速静压和重锤少击方式取土,取土质量等级为级;(2)标准贯入试验,在钻孔内预定深度进行,采用自动落锤装置,锤重63.5kg,落距76cm,贯入器至预定深度后,预打15cm,记录每10cm及累计30cm的锤击数,并采取扰动样。(3)

8、静力触探试验,采用单桥15cm2探头,液压贯入,LMC-D310型记录仪自动记录,数据采集间隔10cm。(4)室内土工试验: 本次试验内容除常规物理力学性试验外还布置K0试验、渗透试验等特殊试验。1.4.3高程系统及高程引测依据勘探点地面标高引测于甲方提供的位于场地南侧远航路北侧的水准点TP2,其高程为3.865米,系吴淞高程系统。勘探点放样,根据建筑物平面布置图所量测的各勘探点的具体坐标,采用GPS进行测放。1.4.4完成工作量本次勘察野外工作于2011年6月27日2011年7月2日完成,室内土工试验于2011年7月6日完成,室内资料整理于2011年7月11日完成。本次勘察具体完成工作量见下

9、表2。表2野 外 工 作室 内 土 工 试 验取土加标贯孔15个611.03m试验项目数量(项/组)试验项目数量(项/组)静力触探试验孔24个950.0m一般物理性试验175常规固结试验105小螺纹孔102个276.5m液塑性试验139直剪(固快)97采取土样不扰动土175个颗粒分析试验96静止侧压力系数K0试验24扰动土59个室内渗透试验48标准贯入试验59次勘探点水准测量102点2场地工程地质条件2.1地形、地貌拟建场区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川沙镇,拟建场地主要为农田,地势较为平坦,勘察期间测得勘探孔孔口标高在3.164.36米之间。场地地貌单元属河口、砂嘴、砂岛。2.2地基土构成与特征 本次

10、勘察所揭露的45米深度范围内地基土均属第四纪全新世(Q4)和上更新世(Q3)沉积物,主要由粘性土、粉性土和砂土组成。根据地基土沉积时代、成因及物理力学性质差异共分为7层,其中第层、第层、第层可分为2个亚层。拟建场地为上海地区正常地层分布区,土层分布总体较为稳定。第层在1号厂房南侧及2号厂房部位层面埋深较大,局部层面埋深大于33米。各土层土性描述与特征详见表3地层特性表,其分布规律和变化详见工程地质剖面图及静探曲线图表。 2.3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各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均进行了分层统计,详见表4(土层物理力学性质参数表),并说明如下:1、表中数据包括本次勘察取得的成果资料和所利用的2007

11、年完成勘探孔的成果资料。2、表中所列为各项指标的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及变异系数等统计参数,设计可根据安全使用情况,结合统计参数酌情采用;3、表中固结快剪试验提供土样的内摩擦角和粘聚力C为峰值抗剪强度;4、标准贯入试验击数N为实测值,静探Ps场地平均值为最小平均值;5、将固结试验成果进行统计,由各级荷载下的平均孔隙比绘制而成的土层eP曲线详见附图表9“土层压缩曲线图表”;6、地基承载力设计值fd根据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GJ08112010)第5.2.3条和本次勘察所获得的地基土的抗剪强度指标,并结合静力触探指标综合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按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

12、B50007-2002)第5.2.3条结合上海地区工程经验确定。各土层地基承载力详见下表5。表5层序土名静探Ps值(Mpa)直剪固快峰值强度设计值fd(kPa)特征值fak(kPa)C(kPa)(o)1褐黄色灰黄色粉质粘土0.782019.585853灰色砂质粉土2.17730.0120120灰色淤泥质粉质粘土0.451116.55555灰色淤泥质粘土0.621011.55050注:1. fd 计算假定条件:基础型式为条基,基础宽度b为3.0米,基础埋深d为1.0米,地下水埋深为0.5米;2.表中fd仅为评价土层工程特性之用,设计时应根据实际基础形状、尺寸、埋深并考虑下卧层强度进行计算;3.上

13、表中fak未经变形验算。2.4地下水2.4.1潜水本场区浅部地下水属潜水类型,地下水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及地表径流,地面蒸发为主要排泄方式。勘察期间测得各钻孔内地下水静止水位埋深一般在0.201.60米,相应标高2.503.26米。上海市平均高水位埋深为0.50.7米,低水位埋深为1.5米。据调查,场地范围及其附近无污染源存在,根据上海市岩土工程勘察规范(DGJ08-37-2002)及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中有关条文判定,地下水及地基土对混凝土具有微腐蚀性。2.4.2渗透系数本次勘察对基坑影响深度范围内各地基土层进行了室内渗透试验室。室内渗透试验

14、成果详见表6。表6土层编号土层名称室内渗透试验Kv(cm/s)KH(cm/s)1褐黄色灰黄色粉质粘土1.2210-71.4710-73灰色砂质粉土1.4110-42.3610-4灰色淤泥质粉质粘土4.3710-71.7710-6灰色淤泥质粘土9.1010-81.1310-72.5不良地质现象据本次勘察结果,3号、4号厂房部位有明浜穿过,浜底最大深度处标高在0.27米左右;1号厂房、2号厂房和5号厂房及1号厂房东侧垃圾房部位有暗浜(塘)分布,浜底最大深度为3.2米,设计和施工时应加以注意,基槽开挖时应加强验槽工作。根据地形图和本次勘察确定的明暗浜分布范围、深度等情况详见勘探点平面图和工程地质剖面

15、图。 2.6场地地震效应2.6.1场地抗震设计基本条件根据本次勘察资料,按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建筑抗震设计规程(DGJ08-9-2003)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的有关条文判别:本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0g,所属的抗震设计分组为第一组,地基土属软弱土,场地类别为类。2.6.2液化判别经勘察,场区浅部20米深度范围内发现有饱和砂质粉土层(3层)分布,根据标准贯入试验和室内土工试验结果,按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岩土工程勘察规范有关条款计算,本场地浅部20米深度范围内分布的第3层砂质粉土,在抗震设防烈度7度条件下,不会产生液化,故本场地为不液化场地

16、。液化判别计算详见下表7。表7孔号土层编号地下水埋深(m)实测深度(m)粘粒含量(%)实测标贯击数N(击)临界标贯击数Ncr(击)判别结果Z230.52.87.79.04.23不液化30.53.87.714.04.61不液化30.54.86.09.05.64不液化30.55.86.18.06.02不液化Z830.52.37.69.04.07不液化30.53.37.317.04.54不液化30.54.37.413.04.89不液化30.55.35.96.05.90不液化Z1130.52.64.49.05.50不液化30.53.32.816.07.08不液化30.54.32.818.07.68不液

17、化30.55.34.413.06.84不液化30.56.32.716.08.88不液化2.6.3抗震地段划分据本次勘察结果,本场地地基土为软弱土,根据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第4.1.1条判别,本场地属抗震不利地段。3.地基土的分析与评价3.1场地稳定性和适宜性评价根据拟建场区的工程地质条件,本场地属稳定场地,虽本场地为抗震不利地段,采取有效处理措施后,适宜建造本工程各类建筑物。3.2天然地基3.2.1天然地基持力层选择根据设计要求,本工程门卫、垃圾房及箱涵拟采用天然地基。根据场地内地基土层分布情况结合建(构)筑物性质,天然地基持力层分别选择如下:门卫、垃圾房:场地

18、内分布的第1层填土,结构松散、均匀性差,工程性质较差,未经处理一般不宜作为天然地基持力层;第1层粉质粘土,可塑状态,中等压缩性,工程性质良好,可选作本工程门卫、垃圾房等轻型建筑物的天然地基持力层。1号厂房东侧垃圾房部位有暗浜分布需进行必要的地基加固处理。箱涵:据本次勘察结果,箱涵基础预计将置于第3层砂质粉土层中。该层呈松散稍密状态、中等压缩性,工程性质良好,地基强度较高,为箱涵良好的天然地基持力层。3.2.2地基处理门卫、垃圾房采用天然地基时,基础宜尽量浅埋。门卫、垃圾房及箱涵基础持力层地基承载力设计值及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可根据具体采用的基础型式、尺寸、埋深等条件,根据规范进行计算并综合考虑类似

19、工程经验确定。基槽开挖,受暗浜影响部位及持力层层面埋深低于基底设计标高需超挖部位,需进行必要的地基加固处理,可采用换填法方案,将松散填土及浜土,清除干净,同时填入级配良好的中、粗砂,分层压实,处理后的地基承载力应满足设计要求,并做好检测工作。3.3桩基3.3.1桩基持力层根据设计要求,本工程厂房拟采用桩基,1号厂房和2号厂房之间的纯地下室部位可考虑采用抗拔桩,桥梁拟采用桩基。桩基持力层选择时应同时满足条件: 1)单桩竖向承载力应满足设计布桩的要求;2)基础沉降量及差异沉降应满足规范及设计要求; 3)需考虑预制桩的沉桩可能性。3.3.1.1主要土层分析评价第1-1层粘土及其以上各土层,由于埋深较

20、浅,且以软弱地基土为主,地基土所提供的单桩承载力难于满足工程要求,故不宜选为桩基持力层。第1-2层粉质粘土,可塑状态,中等压缩性,静力触探比贯入阻力Ps平均值为1.05MPa,工程性质相对较好,分布较稳定,可选作本工程桩基持力层。第层粉质粘土,可塑状态,中等压缩性,静力触探比贯入阻力Ps平均值为2.04MPa,工程性质较好,为上海地区一般桩基工程的持力层,可选作本工程桩基持力层。第层粉砂,静力触探Ps平均值为10.95MPa,平均标准贯入击数42击,密实状态,中等压缩性,地基强度较高,工程性质较佳,也可选为本工程桩基持力层。桩端置于该层可获得较高的单桩承载力,同时可较好的控制桩基沉降。3.3.

21、1.2桩基持力层选择厂房:本工程厂房,柱网跨度较大,单桩荷载较大,其一般采用柱下独立承台桩基础,单桩承载力要求较高并对基础变形控制较为严格。根据本工程地层组合及其工程特性结合类似工程经验,各建筑物持力层选择如下:1号厂房,为4层建筑物、柱网间距9.69.6米,其所处部位的第层或第层均可选作桩基持力层。由于1号厂房所在部位第层层面有一定起伏,西侧部位层面埋深加大,特别J20孔揭露第层层面埋深在33.5米左右、第层层面埋深在37.3米左右。因此 1号厂房选用第层作为桩基持力层,一般桩端入土深度可选在32米左右,在该层埋深较大的西侧部位可适当增加桩端入土深度,桩端入土深度选在34.5米左右;或桩端入

22、土深度选在36米左右,采用统一桩长,同时选择第层和第层做为桩基持力层。2号厂房,为3层建筑物、柱网间距9.69.0米,其所处部位的第层层面有一定起伏,南侧层面埋深在33米左右,故可将桩端入土深度选在32米左右,采用统一桩长,同时选择第1-2层或第层作为桩基持力层。3号厂房,为4层建筑物、柱网间距9.09.0米,一般可选择第层或第层作为桩基持力层。由于在J10孔部位揭露第层层面埋深在30.2米左右,3号厂房在采用第层作为桩基持力层时,一般桩端入土深度可选在30.5米左右,在该层埋深较大的西南角部位可适当增加桩端入土深度,桩端入土深度选在32.0米左右。4号厂房,为3层建筑物、柱网间距8.49.0

23、米,其所处部位地层分布较为稳定,可选择第层或第层作为桩基持力层;5号厂房为1层建筑物,其一般可选择第1-2层作为桩基持力层。需注意,本工程1号和2号厂房桩端有可能同时置于两种土性不同的土层之上,将导致单桩承载力与桩基沉降会有一定差异,设计需结合工程技术要求进行验算,合理布桩,可通过调整承台下的桩数,协调变形。纯地下室:本工程地下车库区域地下水浮力大于上覆荷重,应设置抗拔桩,根据工程经验,考虑桩端置于32米左右,将桩端置于第1-2层及第层中。桥梁:本工程拟建桥梁所处部位的第层粉质粘土和第层砂质粉土分布较为稳定,可选择第层或第层作为桩基持力层。3.3.2桩型的选择预制桩,具有桩身强度高、施工快捷、

24、造价经济、桩身质量易于控制等优点。但预制桩的挤土作用会对周围已有建筑物和道路管线等产生不利影响,须采用有效的防治措施;钻孔灌注桩,具无挤土作用、噪音小等特点,但其造价较高,工期较长,且质量控制过程相对较复杂。本工程场地周边环境相对开阔,根据拟建构筑物性质、桩基特征及工程地质资料,结合类似工程经验,本工程宜优先考虑预制桩桩型;当工程需要时,本工程桥梁部分桩型也可选用钻孔灌注桩。钻孔灌注桩单桩承载力与施工质量密切相关,其施工质量环节较多,施工质量控制难度较大,除选择信誉好有资质的施工单位外,尚需加强灌注桩施工监理及质量检测工作。3.3.3单桩竖向承载力值估算根据本次勘察取得的土工试验和原位测试(P

25、s、N63.5)成果资料结合上海地区经验综合分析后提供各土层桩侧极限摩阻力标准值fs及桩端极限端阻力标准值fp值见表8。表8层序土层名称比贯入阻力平均Ps(MPa)标准贯入试验平均N63.5(击)预制桩灌注桩抗拔承载力系数fs(kPa)fp(kPa)fp(kPa)fs(kPa)1粉质粘土0.7815150.73砂质粉土2.1710.315-6m-3515-6m-250.7淤泥质粉质粘土0.4520150.7淤泥质粘土0.6220150.71-1粘土0.8535600300250.71-2粉质粘土1.0545800400350.7粉质粘土2.04651800900500.7粉砂10.9542.0

26、10050001500700.6根据拟建建(构)筑物性质、场地地基土分布特点及性质结合桩基经济性,本工程可能采用的桩径、桩端入土深度及单桩竖向承载力值估算值参见表9。表9建筑物桩型规格(mm)持力层编号桩顶埋深(m)桩端入土深度(m)桩端进入持力层深度(m)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Rk(KN)单桩竖向承载力设计值Rd(kN)单桩抗拔承载力设计值Rtd(kN)备注1号楼预制桩350350270005.032.01.01380690以Z13孔计算40027000(PHC管桩)5.032.01.01270630350350295005.034.51.01540770以J20孔计算40029500(PHC

27、管桩)5.034.51.01410700350350310005.036.02.51670840以J20孔计算40031000(PHC管桩)5.036.02.51530760350350310005.036.01.422101100以J18孔计算40031000(PHC管桩)5.036.01.4207010302号楼预制桩350350270001-25.032.05.11220610以J19孔计算40027000(PHC管桩)1-25.032.05.11100550350350270005.032.01.41400700以J13孔计算40027000(PHC管桩)5.032.01.412806

28、403号楼预制桩350350270005.032.01.81410700以J10孔计算40027000(PHC管桩)5.032.01.81290650350350255005.030.51.51320660以J8孔计算40025500(PHC管桩)5.030.51.51210600350350300005.035.01.42190109040030000(PHC管桩)5.035.01.4204010204号楼预制桩350350295001.030.52.01410700以Z4孔计算40029500(PHC管桩)1.030.52.01290640350350320001.033.01.62110

29、105040032000(PHC管桩)1.033.01.619709805号楼预制桩350350260001-21.027.01.61000500以C11孔计算40026000(PHC管桩)1-21.027.01.6910450桥梁预制桩40040030002.032.01.21700850以J22孔计算50030000(PHC管桩)2.032.01.21740870400400340002.036.02.32760138050034000(PHC管桩)2.036.02.329101450钻孔灌注桩600300002.032.01.21530760800300002.032.01.221601

30、080600340002.036.02.321701080800340002.036.02.330801540纯地下室预制桩300300270001-25.032.07.0370以J16孔计算350350270001-25.032.07.0440300300270005.032.00.7380以Z10孔计算350350270005.032.00.7450注:1、表中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除以安全系数2即为相应的单桩承载力特征值。2、计算时未考虑桩身结构强度。3.3.4 桩基沉降计算参数野外采取土试样进行室内压缩试验,对各土层的压缩性指标进行了分层统计,按桩基条件采用各土层自重应力至自重应力加附加

31、应力段范围内的压缩模量Es值,同时对砂土结合现场原位测试成果综合分析,推荐沉降计算压缩模量Es见下表10:表10层序1-11-21土层名称粘土粉质粘土粉质粘土粉砂Es建议值6712403.3.5沉桩可能性分析当采用预制桩,选择第1-2层及第层作为桩基持力层时,桩身除在浅部需穿过第3层砂质粉土外,以穿过饱和粘性土为主,根据同类地层工程经验,选用相匹配的沉桩设备和相应的桩身强度,沉桩将较为顺利;在选用第层作为桩基持力层时,桩身需穿过第层粉质粘土硬土层,同时还需进入密实的第层一定深度。根据类似工程经验,局部沉桩也可能会有一定难度,需选用较大能量的沉桩设备并适当加强桩身强度。采用钻孔灌注桩时,成桩一般

32、无难度,为保证成桩质量,需注意采用适宜的施工工艺并注意泥浆配比等。建议通过试沉(成)桩来判定施工可行性和确定施工参数。 3.3.6沉桩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本工程地处市郊,周围环境相对较开阔,沉桩对周围环境影响总体较小。但场地北侧为民宅、西侧和场地中部有河道分布。当本工程桩型采用预制桩(包括PHC管桩)时,由于沉桩时的挤土效应,会引起超孔隙水压力,导致土体隆起和水平位移,会对周围民宅和河道岸坡等产生不利影响,应采取有效措施减轻沉桩挤土影响,如布置应力释放孔、防挤沟等,同时应合理安排沉桩流程和控制沉桩速率,加强监测,做到信息化施工;为避免预制桩施工给周围居民生活、生产带来的振动和噪音的影响,宜采用静压

33、式沉桩。3.4基坑工程3.4.1基坑围护方案本工程基坑开挖深度在5.0米左右,属三级基坑。基坑开挖范围涉及的土层主要为第1层填土、第2层浜土、第1层粉质粘土及第3层砂质粉土。各土层工程性质分述如下:第1层填土和第2层浜土,结构松散,土质不均,直立性较差,开挖易坍塌;第层粉质粘土,可塑状态,土质相对较好,直立能力较好,基坑开挖边坡稳定性较好;第3层砂质粉土,地基强度较高,但其局部砂性较重,渗透性较大,在水头差作用下易产生流砂、管涌、塌坍等现象,基坑开挖边坡稳定性较差。因此,为维护基坑开挖过程中的自身稳定,确保施工安全,应采取基坑围护和降水措施。基坑围护,根据基坑开挖深度、周围环境条件及土体性质并

34、结合上海现有的施工状况及经验可考虑采用水泥土重力式围护墙形式。围护墙入土深度应通过对坑底土的稳定和变形等项目验算确定。3.4.2基坑围护设计参数基坑围护及降水设计参数见下表11。 表11 序号项目13重度o(kN/m3)18.618.617.316.8直剪固快峰值强度C(kPa)2071110()19.530.016.511.5静止侧压力系数Ko0.460.370.470.59渗透系数建议值K(cm/s)5.010-72.510-42.010-62.010-7注:表中渗透系数建议值根据室内试验、工程经验综合确定3.4.3基坑围护设计及施工应注意的问题1)场区潜水埋藏浅,基坑开挖施工过程中应采取

35、降、排水措施,可采取井点降水,疏干坑内的地下水,且需做好止水、隔水工作。2)对明暗浜影响部位,围护结构宜适当加强,可通过适当加大水泥掺入量或插入型钢,以增强围护结构整体刚度和强度。3)基坑开挖至坑底,尽量减少对坑底土体的扰动,在开挖接近坑底设计标高时,宜改为人工开挖。基坑暴露时间不宜过长,及时浇筑垫层。4)搅拌桩在粉性土中的成桩质量在围护结构中至关重要,施工过程中应注意第3层中围护体的施工质量,采取合理的施工工艺,确保此区域围护体的止水效果,避免发生渗漏、流砂、管涌等不良地质现象。 5)3号厂房地下室局部设有埋深在1.5米左右的游泳池,可在地下室垫层施工完毕后再开挖游泳池基坑或设置双轴水泥土搅

36、拌桩加固,以保证游泳池基坑土体稳定,并避免土方开挖造成工程桩偏位的现象。6)在基坑的坡顶或坑边,不得有超过设计规定的堆载。7)本工程基坑开挖面积较大,基坑开挖应按照分层、分段、分块、对称方法依次开挖,避免超挖,确保围护结构稳定。8)施工期间,应进行相关的监测工作,对围护结构体系、地下水、坑壁稳定性和周边环境等加强监测,做到信息化施工。4.结论与建议4.1本场地属稳定场地,为抗震不利地段,采取有效处理措施后,适宜建造本工程各类建(构)筑物。4.2本工程门卫、垃圾房可选择第1层粉质粘土作为天然地基持力层,基础宜尽量浅埋;箱涵可选择第3层砂质粉土作为天然地基持力层。基础具体埋置深度可根据设计要求结合

37、相应部位的工程地质剖面图确定。各持力层地基承载力设计值及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可根据具体采用的基础型式、尺寸、埋深等条件,根据规范进行计算并综合考虑类似工程经验确定。基槽开挖,受暗浜影响部位及持力层层面埋深低于基底设计标高需超挖部位,可采用换填法方案进行地基加固处理。4.3本工程1号厂房可选择第层作为桩基持力层,在其埋深较大的西侧部位适当增加桩长或同时选择第层和第层作为桩基持力层,2号厂房可同时选择第1-2层和第层作为桩基持力层,3号厂房可选择第层作为桩基持力层,在该层埋深较大的西南角部位适当增加桩长或选择第层作为桩基持力层,4号厂房可选择第层或第层作为桩基持力层,5号厂房可选择第1-2层作为桩基持

38、力层;纯地下室部位的抗拔桩可将桩端同时置于第1-2层和第层中;拟建桥梁可选择第层或第层作为桩基持力层。单桩竖向承载力计算所需参数fs、fp见表8,有关单桩竖向承载力值估算见表9。设计时可根据工程地质剖面图结合工程需要调整桩径、桩长,并按表8中参数重新估算单桩竖向承载力。建议进行试沉(成)桩以确定施工参数,单桩竖向承载力建议通过单桩垂直静载荷试验确定,设计可以试验结果确定承载力设计值。4.3本工程桩型采用预制桩时,沉桩宜采用静压方式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桩型采用钻孔灌注桩时,因钻孔灌注桩的承载力与施工质量密切相关,故应加强施工质量的监理及对桩身质量的检测工作。 4.4桩基沉降计算所需参数(Es)

39、可根据实际应力条件按本报告提供的土层压缩曲线(附图表9)确定,也可采用表10中的经验值。4.5本工程基坑最大开挖深度在5.0左右,基坑围护结构可采用水泥土重力式围护墙,并采取适当的降水措施。基坑围护及降水设计所需参数见表11。4.6 建议基坑开挖和桩基施工时考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加强施工监测工作,进行信息化管理。4.7本场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0g,地基土属软弱土,场地类别属类。本次勘察结果表明,场地浅部局部分布的第3层砂质粉土不会产生液化,本场地为不液化场地。4.8因地下水位随季节及气候而变化,设计时按最不利组合考虑,天然地基和基坑工程地下水埋深可按上海市平均水位0.5米计,桩基工程地下水埋深可按年最低水位1.5米计。场地及其周围无污染源,地下水及地基土对混凝土具有微腐蚀性。4.9本工程场地内有明暗浜分布,基坑开挖时,需加强验槽工作。4.10本工程有可能作为桩基持力层的层面局部有一定变化,设计需要时,可进行必要的补充勘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