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人教出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全册教学教程.doc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62154 上传时间:2018-10-28 格式:DOC 页数:83 大小:1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人教出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全册教学教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3页
新课标人教出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全册教学教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课标人教出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全册教学教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人教出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全册教学教程.doc(8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观潮 教学目的: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丽和雄奇,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 情。2、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引导学生从中学习怎样积累材料。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会用“逐渐” “恢复”造句。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三、四自然段。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中有关“潮来之时”的描写,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描写潮来时的几个句子。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现实生活中或从电影、电影中可能看到过海潮,但是,你们看到过江 潮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观看江潮的课文观潮 。二、引导初读课文。提出要求:轻声读课文,自学生

2、字新词,边读边想象“潮来前” “潮来时” “潮 来后”的景象,尝试给课文分段。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三、检查交流。1、这篇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2、哪部分是写潮来前的景象?哪部分写潮过后的景象?3、因此,我们可以把课文分成几段?为什么这样分?四、讲读课文。(一)读第一段。1、齐读第一段,问: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观哪儿的潮?2、这一段是从哪些方面来写钱塘江大潮的?(二)讲读第二段。1、指名读第二段,思考:人们是在什么地方观看钱塘江大潮的?江潮还没来,作.者看到了什么?2、默读第二段,思考:潮来前江面是什么样子的?人们的心情怎么样?并动手画 句子。3、指名读句子。4、 “人山人海”说明什么?“等着、

3、盼着”说明人们心情怎样?(三)讲读第三段。1、学生自学。2、交流讨论。(1)课文是怎样描写江潮声音的?想象一下闷雷什么时候响起来?江潮到近前时, 声音是怎样的?(2)指导朗读。(3)师生评议,加深理解。(4)指名读描写江潮形状的句子。为什么把江潮比作“一条白线”?理解词语 “横贯” 。 “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这句话把江潮比作什么?两 丈多高有多高?“那浪潮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这句话 把江潮比作什么?“浩浩荡荡”说明什么?(5)指导朗读。(四)讲读第四段。1、大潮来的时候是这样的,潮过后是什么样子的?齐读最后一段,思考:这一 段共有几句话?每一句

4、讲了什么?2、交流讨论。五、课堂小结:钱塘江大潮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第二课时一、复习旧知。二、补充介绍钱塘江大潮。三、学习课文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1、 观潮的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观察的?这种观察方法体现了大潮本身发展变 化的特点。2、大潮到来的时候有哪两个方面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课文主要抓住潮水发.展变化的特点,是从声音和形状两个方面体现的。四、巩固生字新词。五、课堂练习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把描写潮来时声音和形状的句子抄写下来。3、练习背诵第三段。六、布置作业:熟练地背诵第三、四自然段。板书设计:声 形潮来前 平静闷雷滚动 一条白线11观潮 潮来时 越来越响 横贯江面山崩地裂

5、白色城墙潮过后 风号浪吼 漫天卷地恢复平静 水涨船高.2*雅鲁藏布大峡谷 教学目标:1、认识并正确、规范地书写本课的5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有感情的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雅鲁藏布大 峡谷的美丽伟大,感受祖国山河的壮丽。3、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以提纲的形式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导入,激发学生兴趣1、课件出示西藏图片,教师配乐解说,激发学生兴趣。2、西藏除了雪域高原的牦牛、金壁辉煌的寺庙和藏族同胞之外,还有更加奇特的景 观,那就是雅鲁藏布大峡谷。 (板题,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全文、整体感知1、学

6、生自由朗读课文,把生字词圈、划出来读正确,把不好读的句子多读几遍,读 通顺。2、检查读词及课文的情况。3、师:哪位同学说一说,你对雅鲁藏布大峡谷有哪些了解?(提纲式)4、小结。 三、学习课文,理解重点部分。1.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想一想:雅鲁藏布大峡谷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请你把有关 的句子画下来。2. 重点练习朗读和复述:你喜欢雅鲁藏布大峡谷吗?请认真读一读课文,然后同位.互相讲一讲,说说你的理由。3. 练读: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读一读,说说你的感受。 (适时板书)4. 指导朗读:美读4、5自然段。 四、总结全文1、学完课文你想说点什么吗? 2、说一说你这节课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五、布置作业

7、作业超市:1、写一处自己喜欢的景观。2、课外阅读3、搜集一些关于祖国壮丽河山的文章,将优美句段记到自己的“小小笔杆子”本上。第二课时 (一)总体把握:1、熟读课文,有感情的朗读描写雅鲁藏布大峡谷的景色的句子。2、结合课文,说说你对奇观的理解。 (二)内容探讨:你能说说雅鲁藏布大峡谷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是从哪些方面体会到的? (三)听写生字生词,纠错(四) 小练笔:描写自己见过的奇观板书设计: 雅鲁藏布大峡谷神奇世界之最 世界最后一块密境.3.鸟的天堂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有感情朗读课文有关部分,背诵课文第7、8自然段,感受大榕树的 奇特和美丽以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

8、热爱美的感情。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会用“陆续”、“应接不暇”造句。 3、体会课文描写景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 教学重点: 1、感受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以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 2、体会课文描写景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 教学难点: 1、有感情朗读课文有关部分。 2、想象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以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揭题,激发兴趣 1作者简介。 2揭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 .要求:(1)读正确;(2)读通顺。 思考:谈谈你对“鸟的天堂”的认识。 2检查反馈。 (1)课堂交流:你对“鸟的天堂”的认识。 (2)个别读课文,随机学习生字和部分新词

9、。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脉 1速读课文。 思考:课文可以分成两个部分,怎样分?为什么? (1)自己读读、划划、想想。 (2)小组讨论,重点讨论“为什么?” 2检查反馈。 四、精读课文,感受情趣 1轻声读课文第5、7、8自然段,想象所描写的情景。 2质疑:在这些句段中,有那些你不太理解的问题? 3在这些句段中,选择你最喜欢的有感情朗读。 (1)尝试有感情朗读。 (2)朗读指导。 (3)有感情朗读有关句段。 4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背诵7、8自然段。(机动) 第二课时 一、精读课文,感受情趣 1有感情朗读(背诵)课文第一部分的第5、7、8自然段。 (1)比较:这三段话之间有什么不同点? (2)尝试将这

10、三段话按树根、树枝、树叶的顺序改写成一段话。 2自由读课文第12、13自然段。 (1)思考:用一句话表达你的感受,并想想你的感受来自于课文的什么地方? (2)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点拨: 理解“我们继续拍掌有的在扑翅膀”一句。 .A想象句子所描写的情景。 B有感情朗读句子。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应接不暇”。 二、熟读课文,体会写法 1自由读课文第一、第二部分有关课文。 比较:两个部分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有感情朗读课文第一、第二部分有关句段。 三、延伸课文,鼓励探索 1置疑。 2介绍“鸟的天堂”的地理位置、历史与现状,鼓励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美。 四、作业 1背诵课文12、13自然段。 2尝试用静态

11、、动态描写的方法描写一处景物。(选做题) 4.火烧云 教学目标(1)了解火烧云颜色变化快的特点,背诵第三自然段。(2)学习火烧云开关变化的特点,仿写一段话。(3)感情朗读,感受火烧云的景色美,初步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按提纲背诵第三自然段。 教学难点抓住火烧云形状变化的特点展开想像,尝试写一段话。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尝试铺垫看图回顾火烧云上来时霞光映照在大地上的生动现象,交代这节课的主要任务。 二、尝试学习,学会按提纲背诵第三自然段(1)激发兴趣,尝试学习火烧云颜色变化的特点。尝试题(一): 自由朗读第三自然段,了解火烧云颜色变化的特点。.尝试背诵这一段。(2)学生尝试练习

12、。(3)指名背诵,交流学习方法,揭示色彩词语的特点:(4)小结学法,抓住特点完整提纲。(5)第二次尝试:按提纲背诵第三自然段。指导有感情地背诵(指名背、齐背)(6)小结学法,并用一个词来说说火烧云颜色变化的特点。 三、尝试学习火烧云形状的变化特点,指导感情朗读(1)出示投影,观察火烧云变化时不同的形状,再次激发尝试学习的兴趣。尝试题(二) 自由朗读第4-6自然段; 火烧云形状变化有哪些特点; 说说你最喜欢的一种火烧云的样子是怎样变化的。 (2)学生尝试学习,进行四人组讨论。 (3)交流学习过程:一会儿 过了两三秒钟 马变化快 忽然 形状变化多 狗一转眼(静态动态) 狮子 (4) 指导有感情的朗

13、读。 (5)小结,再用一个词说说火烧云形状变化又多又快的特点。 四、抓住火烧云形状变化快的特点尝试写一段话 (1)千变万化的火烧云接着还会像什么呢?展开想像.你想尝试描绘这美丽的景象 吗?尝试题(三):(任选一题)抓住火烧云形状变化快的特点,写一种你最喜欢的火烧云样子的变化过程。抓住火烧云形状变化多又快的特点,用上“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 .”的句式仿照第三自然段写一段话。(2)学生尝试写,教师个别指导。(3)投影反馈,订正。 .五、课堂小结(略) 5、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能借助注释理解生词; 2、读懂诗句意思,体会作者诗中的哲理; 3、背诵古诗,默写题西林壁。 教学重、难点

14、: 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读背古诗; 难点:理解诗中包含的哲理,有所启发,体会作者细心观察,用心思考的观察方法。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流程:.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学习题西林壁 二、教学过程: (一)复习古诗的学习步骤及学习方法 学习步骤:初读感知 理解诗题 理解诗句 品读悟意境 熟读成诵 三、按上述学习步骤学习题西林壁。 1、初读感知,读通读正确。 学生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读通读正确,然后抽读 2、了解作者,理解读题 (1)让学生课前查阅苏轼有关资料,课上互相交流。 (2)结合注释理解读题目的意思 3、重点引导学生理解读句意思 补充:激趣导课 世间尤物丰富多彩,美不貹收,而且有着千丝成缕

15、的联系,如果细心观察,用心思考, 就有可能发现万物的奥秘,认识万物的联系,本课两首诗就是作者细心观察,用心思考 发现万物的奥秘,思维两首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 3、重点引导学生理解诗句意思 (1)分组合作学习,在组内各自交流自己对诗句的理解,理解诗句时,既要借助注释, 又要联系上下文,既要联系课文插图,又要补充诗中没有的一些词句,才能正确理解诗 句意思,这是理解诗句的一般方法,让学生明确方法后各自试着理解诗句大意,然后与 组内同学互相探讨。 (2)全班交流 在全班交流过程中,教师适时点拔、启发、小结等,并与朗读有机结合,使学生在朗读 中加深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朗读情感。 4、品读悟意境 (

16、1)启发谈话悟意境:作者浏览了庐山,不只是看,而是细心观察庐山的特点:横看成 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用心思考,为什么同样是庐山,却有不同的面目呢?经过 思考,作者发现其中的奥秘:只缘身在此山中。.这首诗写了庐山的千姿百态,身处山中也难以看清它的真实面目,你从中悟出了一个什 么道理? (对于比较复杂的事物,如果不能客观地、冷静地进行分析就可能被局部的现象所迷惑, 不能全面地正确认识这个事物。 (2)品读诗名,读书读意 1、反复练习古诗 2、指名朗读,读后评价 3、学生齐读 4、熟读成诵第二课时 (学习第二首诗游山西村) 一、复习第一首古诗 1、指名背诵读诗 2、指名说诗句意思 二、学习游山西

17、村 1、初读感知 2、了解作者,理解诗题 (1)学生互相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陆游的资料,教师补充。 (2)根据注释理解诗题 3、理解诗句大意,方法同学首一首古诗 4、品读悟哲理 5、就读成诵 6.爬 山 虎 的 脚 教学目标: 1、能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爬山虎的特点; 2、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培养细致、有序的观察习惯。 3、学习生字、词语,积累好词好句。 教学重难点:了解爬山虎的特点,学习作者细致的观察方法。.教具准备: 1、实物展示台。2、学生准备水彩笔。3、爬山虎实物。 教学课时:2第一课时 一 出示实物,引入:认识这种植物吗?对,它叫爬山虎。你们知道它什么特点吗?谁能 给大家介绍介绍。看来

18、你真是个会观察的孩子。叶圣陶爷爷不仅喜欢观察,而且会观察。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笔下的爬山虎的脚。齐读课题。看看作者是怎么观察的,又是怎么写的,自由读课文。 二、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 三、反馈读书情况。 1、出示词语让学生认读。 2、朗读课文,可以让学生小组互读,可以请学生读自己喜欢的段落,或其他形式。重点 检查生字、词语的读音。 四、 初步了解爬山虎的特点。读了叶圣陶爷爷的文章,你知道了爬山虎的什么特点?你有什么感受?叶爷爷为什么 会把爬山虎写得那么生动具体?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第二课时 引入语:同学们,大自然是神奇的,你们曾跟随老师一起领略过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 欣赏了世界上最深最长的河

19、流峡谷;感受了被称为鸟的天堂的大榕树给我们带来的欢 乐今天老师带同学们更加仔细地去观赏一种植物爬山虎。读课题。 一、请同学们看实物。 1、你看到了什么? 2、有什么特点? 3、你能用一两句话把这些特点连起来说说吗? 4、叶圣陶爷爷笔下的爬山虎的叶子怎样呢?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 5、读了有什么感受?(美)哪些地方写的美?你喜欢哪句? 6、自己感受一下风吹时爬山虎叶子的美。做一做拂过、漾起的动作,你能读好这句话吗? 想欣赏一下风吹爬山虎的样子吗? 7、老师指导读出美来。可以采取老师读前半句,学生补充后半句的读法,也可以男女生.分组读,让学生充分感受爬山虎叶子的美。 8、作者为什么把叶子写的这么美呢

20、?(认真观察)所以我们要学习作者认真仔细地观察 事物的方法,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爬山虎的叶子之所以生机勃勃地铺满墙,这跟它的 脚有密切的联系,爬山虎的脚又是什么样的呢? 二、请同学们拿出手中爬山虎的脚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观察: a、脚的样子; b、脚的形状; c、颜色 1、谁来告诉老师你观察的结果。 2、书上又是怎样写的呢?找出写脚的句子读一读。 3、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4、根据自己的观察和学习,请画出爬山虎的脚,看谁画得最好。 5、这一段哪一个词说明作者进行了认真仔细的观察?(注意) 因为作者注意了,所以把爬山虎脚的特点写得这么具体。爬山虎有自己独特的爬的本领, 想尽快知道答案吗?那就

21、请你们赶快学习第四自然段吧。聪明的你一定会找到答案的。 三、根据以下几个方面自己分组学习,看哪一些同学学得认真,学得更快。(老师巡视) a、找出爬山虎爬的句子来;b、找出爬的动作词;c、自己演示爬的过程(怎样爬) 1、谁来告诉老师你们学懂了些什么?(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其它学生补充,教师充分表 扬) 2、哪一组的同学能上来给大家演示一下怎么爬的吗? 你们同意他的这种爬法吗?(抽表演得不同的同学演示) 3、你们想知道究竟怎么爬的吗? 4、你们知道答案了吗?谁正确? 5、它是不是只往上爬的?你怎么知道的? 它不只往上爬,还往左爬,右爬,爬满整个墙,所以才有叶圣陶爷爷在第二自然段中所 描写的“一阵风吹

22、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的很”。真是会读书的孩子,懂得 运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触着墙的爬山虎的脚能爬,没触着墙的爬山虎的脚又怎么样呢? 四、学习第五自然段。 学完了这段,你知道了什么?(自由说).(没触着墙的脚萎了,触着墙的牢固,脚与墙有密切关系。) 2、课文哪一个自然段还说明了这种关系呢?(第一自然段) 作者运用了首尾照应的方法,使文章的结构显得更加完整,把一自然段和第五自然段读 一读。五、发散思维。 1、学了这课,你知道了些什么? 2、你要向叶圣陶爷爷学习什么?(留心细致地观察周围的事物) 3、生活中,还有哪些与爬山虎相似的植物呢?(葡萄、冬瓜、牵牛花)说说你它们 的特点,好吗?(学

23、生说).7.蟋蟀的住宅 教学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住宅、隐蔽”等15个词语,摘抄把蟋蟀 当作人来写的句子。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住宅的修建过程,领悟作者的一些表达方法。 4.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和它修建的过程,学习抓住特点形象生动地说明事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现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我们大家所住的房子也越来越漂亮了。今 天,我们就一块来说说

24、有关“住宅”的话题。 (板书:住宅) 谁来向大家夸一夸自己的住宅?(指名学生) 说得真棒,看来你平时一定是一个善于仔细观察的孩子。现在有一位朋友想和大家比一 比住宅。是谁呢?(板书:蟋蟀) 齐读课题。 读了课题,有没有什么问题提出来? 学生质疑,师整理归纳。 二、整体感知,解决问题 1.生自读课文,了解蟋蟀的住宅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特点。 要求:读课文的同时自学生字、词,把不理解的词语画上记号。 2.随机检查自学情况。 3.解决问题。 一般来说,我们人类住的地方叫住宅,动物住的地方,叫窝、巢、穴等。而蟋蟀是一.种昆虫,为什么这里蟋蟀住的地方也把它叫住宅呢? (作者在这里采用了拟人的手法,表现了

25、作者对蟋蟀的喜爱。这也是本文最大的写作特 点。 )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蟋蟀“不肯随遇而安”?它的住宅为什么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 ? 4.小组合作学习读课文,看一看作者是怎样描写蟋蟀的住宅的,找出描写蟋蟀住宅特点 的有关段落。 每组派代表交流学习情况。 选择住址方面:排水优良,有温和的阳光,说明蟋蟀不肯随遇而安。 (板书:选址) 住宅是什么样子的,找出有关词语。(提示采用拟人的手法) 住宅的特点有哪些,找出有关段落和词语。 (板书:特点) 师小结,生齐读5、6两个自然段,感受一下蟋蟀住宅的特点。 三、动手实践,巩固新知 蟋蟀的住宅有这么多的特点,现在就请大家用手中的彩笔把它画出来,注意我们刚才

26、找 的一些词语,如:倾斜的隧道、有多深、多宽、出口、平台等等,看谁画得最漂亮。画 完以后,把自己当成小蟋蟀,向同桌或朋友夸夸你的住宅。第二课时 一、复习课文 1.自读课文,巩固所学的生字和词语。 2.本文围绕蟋蟀的住宅写了哪两方面的内容。 二、再读课文,深入理解 1.画出不理解的生词,讨论词义。 联系课文,学生理解哪个词的词义就讲哪个词,重点指导学习“随遇而安” 。 随遇而安,从字面看是什么意思?(随便找个地方就安顿下来) 课文中谁喜欢“随遇而安” ,从哪儿看出的?谁不喜欢“随遇而安” ,从哪儿看出的? 2.了解蟋蟀是怎么建房的? 作者分几个层次来写蟋蟀建房的过程?说说每个层次的意思。 找出描

27、写蟋蟀建房的句子。画出表示动作的词语。 作者能够把蟋蟀建房的过程写得如此生动具体,说明了什么?(说明:蟋蟀认真.工作、坚持不懈、辛勤劳动;作者仔细观察、注意研究。 ) 3.找出文中把蟋蟀的巢穴比作人的住宅、把蟋蟀比作人的句子,读一读,想一想这样写 的好处。 (这样写把本来比较枯燥的内容变得生动、形象,使读者产生亲切感,引起阅读的兴趣。 ) 4.齐读课文,整体梳理课文内容。 三、归纳总结,掌握方法 四、作业设计 1.抄写文中把蟋蟀当作人来写的句子。 2.以我的住宅为题,用第一人称介绍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修建过程。.8*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七个生字,能借助字典和联系上下文,

28、理解不懂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体会科学家勇于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执着精神,并能把课后的感受和同学交流。 教学重点难点: 从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说的过程中领悟观察、思考、论证的重要。 课时安排:一课时 学法指导:自读自悟,讨论交流。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师:同学们,我们地球分为五大洲四大洋,你能说出它们的名字吗?(学生回答)可 是,五大洲是怎么形成的呢?现在,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了解吧! 2、分学习小组学习课文: 1)自读课文,边读边查阅工具书,理解生字新词,初步感知内容,并提出不懂的问题。 2)小组内交流不懂的问题,再读课文,思考:魏格纳的奇

29、妙想法是怎样产生的?有了这 个想法后,他做了些什么? 3、用自己的语言简要的复述课文,并说说读了课文之后的感受。 二、探究课文,领悟道理 1、指导学生观察世界地图,找到巴西和几内亚湾的位置,看看巴西大陆突出部分的形状 和几内亚湾凹进去的海岸线形状,是不是像书上说的那样惊人的吻合。 .2、反复读第5自然段,了解魏格纳的“假想”是什么,理解“大陆漂移”的意思;并联 系上下文,体会魏格纳的这一假想是在反复地、仔细地端详地图上的一块块陆地和一条 条海岸线的形状之后才得出来的。 3、 读第7自然段,要让学生理解,魏格纳发现了一 个什么重要的证据,证明他的假想是正确的。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理解作者是如何推

30、 理的 中龙既见于巴西东部,也见于非洲西南部。 中龙是爬行动物,不可能飞渡重 洋。 中龙当时是生活在同一块大陆上的。 所以,巴西和非洲大陆以前是连在一起的。 三、总结课堂,迁移升华 1、交流学习了课文,有什么感受和启示。围绕“魏格纳的重大发现靠的是什么”让学生 体会到: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反复论证,是魏格纳获得成功的不可缺少的几个因素。 2、 学生可以继续交流查阅到的有关大陆漂移学说的其他资料。 9.巨人的花园 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懂得快乐要和大家分享的道理。4能在读的过程中,想象出文章的画面,并用比较优美的文字写出来。 教学重点:1会写1

31、0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1懂得快乐要和大家分享的道理。2能在读的过程中,想象出文章的画面,并用比较优美的文字写出来。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新课童话那动人的故事和优美的语言,总能把我们带入美好的情境,使我们受到真、 善、美的熏陶。今天,我们就将进入童话单元的学习。齐读课题,提问。学情估计:学生会提到巨人的花园是怎样一座花园?这个问题,教师以此展开教 学。.学习课文一、粗读感知1自读课文。要求:采用比赛等方式,让学生仔细读课文,并作简单的批注。2谈谈读后的感受。3认读生字二、重点阅读,体会道理1再读课文,思考:这是怎样一座花园?学情估计:学生会说这是一

32、个美丽的花园,这是一个神奇的花园。 。 。 。 。 。2从哪里看出这个花园很美丽,很漂亮?3能通过你的朗读来让大家感受到这个花园的漂亮、迷人吗?注:在这里,教师指导学生反复阅读,方式要多样,如:赛读、品读。4为什么又说这是一个神奇的花园呢?方法:学生再次读课文,并自己做简单的分析,教师巡视指导。(1)第6自然段:春天到村子里时,巨人的花园还是隆冬。A反复读34句,要读出村子和花园不同景色所蕴涵的不同情感。B同是春天巨人的感受是什么?想象孩子们又在做什么?学情估计:如果学生能说到孩子们想到他们的乐园花园里去,教师可以 点拨:巨人在里面日子过得并不好,孩子们也想进去玩,现在最好的是什么?(2)第7

33、自然段:孩子们在时,花园草翠花开;孩子们离开后,花园冰雪覆盖。A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B体会“与此同时” 。C朗读本段。(3)第89自然段:小男孩用手摸了一下树枝,桃树开花了,巨人明白了其中的 原因。A巨人终于明白了,他究竟明白了什么?B讨论:“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是什么意思?5句型训练,理解中心(1)唤来寒冬的,是我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唤来春天的, 。.(2)从这句话你体会到了什么?注:要结合讨论的结果,让学生体会,教师要引导。(3)反复阅读这两句话,在读中深化感受。三、学习生字1认读要求学会的生字2师板书左右结构的字:溢、墙、牌方法:先让学生自由识字,再汇报交流,教师根据出现的情况

34、做有针对性的 讲解。需要重点讲解的字:溢:满;拆折。3指导书写:“酷”左右差不多,其他的是左窄右宽。4学习剩下的生字“允、覆、 ” “允”和“充”可辨析, “覆”的上面部分同“西” 辨析。本课小结“把爱拿走,我们的地球就变成一座坟墓。 ”诗人白朗宁也曾这样说,在这里我衷 心大家能人人都付出一点爱,让世界将变得更美好。第二课时导入新课快乐需要和大家一起分享,不然,会出现什么情况呢?请大家结合上节课你所 懂得的道理来说一说。明白了道理,那你还有不懂的问题吗?请大家再读读课文。学习新课一、解决细节问题1自读课文要求:提出不懂的问题。2全班交流需要指导的有:(1)花园里常年洋溢着孩子们欢乐的笑声。方法

35、:洋溢是什么意思?可以换成哪个词语?(荡漾)从这句话你体会到了 什么?(2)不知怎么,巨人看着他的眼神,心里感到火辣辣的。.方法:巨人为什么感到火辣辣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的内容回答, 必要时要引导。(3)巨人第一次感到了温暖和愉快。方法:从第一次你体会到了什么?二、想象画面,并用自己的语言说、写1读课文,要求:看在读什么地方时脑袋里会出现相应的画面。读写结合的点:(1)巨人推倒围墙前后的情景。(2)巨人生活在隆冬中的情景。(3)孩子们在花园中玩耍的情景。(4)巨人和孩子们一起生活、玩耍的情景。2交流汇报建议:学生说的时候,要进行语言规范性的指导,同时要引导学生尽量用积累 的好词佳句。

36、3把刚才说的写下来。三、分角色朗读课文语言积累抄写喜欢的句子段落。本课小结童话读起来不仅有趣,而且还能让我们明白许多道理,以后可以多读读,在后面 的活动课上我们要举行一次讲童话、演童话的比赛。推荐童话:豪夫童话选 、 一千 零一夜等。板书设计:9巨人的花园分享冬春(孩子).10.幸福是什么 教学要求1.使学生懂得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 人们从你的劳动中得到了好处和快乐,你也就得到了幸福。2.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并说说课文的中心思想,培养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三个牧童对幸福各有怎样的体会,从而懂得真正的幸福是什么。 教学难点:理解智慧的女儿两次话

37、语中的深刻含义。 教学时间: 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课前谈话,引入课文每个人都想得到幸福,那么同学们有没有认真想过幸福到底是什么呢?今天我 们学的这篇课文题目就是“幸福是什么” 。 (板书课题) 二、指名朗读全文,检查预习情况,纠正不正确的字音 三、自己出声读全文,思考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写三个牧童把一口老喷泉挖成一口小水井,因而得到了智慧的女儿的祝福, 并让他们自己去弄明白幸福是什么。十年以后,三个青年与智慧的女儿在小井旁边再次 相遇,他们通过自己的劳动亲身体会到了幸福。 )2.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并说说课文的起因是什么?(把一口老喷泉挖成 了一口小水井) (板书:挖小

38、水井) 四、分析课文的起因1.默读课文起因部分,思考三个牧童是怎么干的?2.指名几个学生说说他们挖小水井的过程。3.他们挖小水井时心情怎么样?把表现他们心情的语句划出来。4.读所划的语句,说说他们为什么这么快乐?结合上下文说一说。(因为他们看到自己的劳动有了成果并且给别人带来好处。 ) 五、朗读课文起因部分,读出他们快乐的心情 六、朗读全文,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 七、布置作业读熟课文;查字典弄懂自己不理解的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提问,引入本课时,激发兴趣1.三个牧童挖小水井的目的是什么?(为了让别人喝。 )2.由挖小水井引出了一个问题是什么?(幸福是什么?)3.那么幸福究竟是什么呢?三个

39、牧童弄懂这个问题了吗?下面我们继续学习这篇课 文。.二、默读全文,想想三个牧童分手后,各自都做了些什么(学做医生,为人治病;勤恳工作,对人有用;耕地种麦,养活多人) (板书) 三、十年后,三个牧童已经变成三个青年,回答他们对幸福各有怎样的体会?请你朗读课文后说说。说后再回答:这些体会是怎么 得到的?(通过劳动得到的。 ) 四、朗读全文,把智慧的女儿两次说的话划下来读这两段话,结合三个青年的体会说说幸福是什么?(通过自己的劳动,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给人们带来快乐,这 就是幸福。 )说说什么叫“有益”?(益就是好处。 ) 五、朗读全文体会“幸福”的含义,并想想课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1

40、.自己思考;2.小组讨论;3.大家讨论得出:本文告诉我们幸福是靠劳动,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从而做出 对人们有益的事情,给人们带来快乐。 六、谈谈你学了课文后有什么收获 七、总结深化今天,我们知道了什么叫真正的幸福。我想同学们今后一定会努力学习,将来好好 工作,好好生活。这样,我们每个人都会尝到幸福和快乐。 11.去年的树 教学目标:1学会1个生字,会写4个字。2理解课文内容,能有感情地朗读对话,培养语感。感受童话的语言美、思想美、.意境美。3体会小鸟与大树之间的真挚情谊,感悟真正的友谊是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的。 教学重难点:1指导学生朗读、领悟课文中的情感。2懂得童话故事蕴涵的道理。 教学准备:

41、学生课前预习课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揭题导入,课题质疑。1导入课题;齐读课题。 2课题质疑。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2检查字词掌握情况。3默读课文,画出感受最深的句子。生进行交流。 三、研读课文,训练朗读。1去年的树和鸟在一起是怎样的情形?自由读14自然段,你的感受是什么?重点体会:天天唱、天天听;分手时的约定 指导学生朗读。2鸟是怎样寻找大树的?你的体会是什么?默读714自然段,概括鸟的寻找过程,反复朗读小鸟询问的话,体会小鸟的 心情。3 (教师范读最后三个自然段)生说感受或疑问。(1)鸟儿为什么睁大眼睛,

42、盯着灯火看?她看到了什么?学生带着各自的体会 朗读。(2)鸟儿唱完了歌,又对着灯火看,它在想什么?.四、总结升华,布置作业。1结合学生发言,师进行小结。 2根据学情,设计作业。板书预设:大树(图) 小鸟(图)珍惜友情 信守诺言第二课时一、谈话激趣,复习巩固。1谈话激趣。2小结上节课情况。二、分角色表演故事。1四人小组自由分角色读。2指名一小组上台表演。3全班进行评价:你认为谁读得好,好在哪儿?你认为谁读得还不够,你能读读 吗?三、指导四个生字的书写。1指导观察字形,说说写时要注意什么?2学生自由书写。3小结书写情况。.11.小木偶的故事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

43、,了解故事所蕴含的道理。 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能根据故事情节展开联想,续编故事。 教学重 难点:了解故事所蕴含的道理,续编。提高阅读能力。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 读课题,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今天请同学们自己来读懂这篇课文。 二、回忆学法、自学课文 想想读懂一篇文章的步骤是什么? (a)借助拼音、读通课文。(b)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c)围绕问题读课文,理解课文。(d)感情朗读,谈体会。 三、反馈 a)同桌互读 b)抽生读,检测读音 c)说:小木偶身上发生了什么事? d)谈体会:从课文的最后一句话,你体会到了什么?(学生自由说) 四、熟悉故事情节 1分角色读课文 2分角色表演 五、拓展训练 1展开想象续编故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