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二轮高考题考点汇编:生物技术实践.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56211721 上传时间:2022-11-0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0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生物二轮高考题考点汇编:生物技术实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三生物二轮高考题考点汇编:生物技术实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生物二轮高考题考点汇编:生物技术实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生物二轮高考题考点汇编:生物技术实践.doc(1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考点18】生物技术实践1、(2011广东高考T25)(多选)小李尝试制作果酒,他将葡萄汁放入已灭菌的发酵装置中进行试验(见图10),恰当的做法是A加入适量的酵母菌B一直打开阀b通气C一直关紧阀a,偶尔打开阀b几秒钟D把发酵装置放到4冰箱中进行试验【命题立意】本题以制作果酒为材料,主要考查发酵技术和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思路点拨】解决本题的要点是:发酵的原理和操作。发酵的原理是:在合适的温度下,在无氧环境下,用酵母菌分解葡萄糖产生酒精。酵母菌发酵产生酒精的同时,还产生二氧化碳,为使二氧化碳不影响发酵,多余的二氧化碳必须及时放出。【规范解答】选AC 。在该发酵装置中有发酵底物(

2、葡萄糖),但没有发酵生物(酵母菌),故应在装置中放入适量的酵母菌。所以,A正确。将阀门a一直关紧是为了防止氧气进入发酵装置;偶尔打开阀b几秒钟,是为了排除发酵产生的过多二氧化碳。所以,C正确。如果一直打开阀b通气,则可使氧气进入发酵装置而影响发酵,所以,B错误。酵母菌发酵需要的温度在1825之间,4时温度太低,将影响发酵的速度。所以,D错误。2(2011北京高考T1)在家庭中用鲜葡萄制作果酒时,正确的操作是让发酵装置接受光照 给发酵装置适时排气向发酵装置通入空气 将发酵装置放在45处【命题立意】本题考查果酒制作的知识,同时也是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产问题能力的考查。【思路点拨】解答此题应注意

3、以下关键点:(1)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才能进行发酵产生酒精。(2)酵母菌无氧呼吸不消耗O2但是产生CO2。(3)酵母菌发酵的适宜温度在1825左右。【规范解答】选B。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能进行酒精发酵,发酵装置不需要接受光照,也不能通入空气,发酵过程中会产生CO2气体,所以要适时给装置排气;发酵时一般将温度控制在18253(2011江苏高考T3)某种蛋白酶是由129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的蛋白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蛋白酶分子结构中至少含有129个氨基和l29个羧基B该蛋白酶溶液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C利用透析法纯化该蛋白酶时,应以蒸馏水作为透析液D用含该蛋白酶的洗衣粉去除油渍,效果比

4、其他类型加酶洗衣粉好【命题立意】本题以蛋白酶为载体,主要考查学生对蛋白质的结构、功能以及相关实验操作的理解能力。【思路点拨】解答此题应注意以下关键点:(1)蛋白质的鉴定与结构。(2)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3)蛋白酶作用机理。【规范解答】选B。蛋白酶的本质是蛋白质,蛋白质分子结构中至少含有一条肽链,每条肽链至少含有1个氨基和l个羧基,故A项错误;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的是紫色反应,这是鉴定蛋白质的基本原理,故B项正确;利用透析法纯化该蛋白酶时,应以磷酸缓冲液作为透析液,故C项错误;油渍的主要成分属于脂质,而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则用含该蛋白酶的洗衣粉去除油渍,效果比其他类型加酶

5、洗衣粉差,由此判断D项错误。【类题拓展】文字叙述类选择题解题步骤 读题 获取 信息 搭桥 要解决的问题 明确题意 审题分析综合来源:学。科。网 判断来源:Z_xx_k.Com 推理 知识定位(1)读题,提取信息。这是解题的第一步。信息不仅来自题干,还来自小题;既有外显的又有隐含的信息,要仔细分析。有时还需从要回答的问题入手再读题,直接提取有效信息。(2)审题,明白题意。明白题意就是弄清题中告诉你什么?要你回答什么。(3)知识定位。知识定位就是圈定题目考查的知识范围,从而确定思考的范围和途径,避免盲目思考,无头无绪,一筹莫展。4(2011江苏高考T7)右图表示果酒和果醋制作过程中的物质变化过程,

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来源:学科网ZXXKA过程和都只能发生在缺氧条件下B过程和都发生在酵母细胞的线粒体中C过程和都需要氧气的参与D过程所需的最适温度基本相同【命题立意】本题以果酒和果醋制作过程为载体,主要考查学生对细胞呼吸相关知识的识记和分析能力。【思路点拨】解答此题应注意以下关键点:(1)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原理、条件和过程。(2)区别果酒和果醋制作。(3)比较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规范解答】选C。据图分析,过程是呼吸作用的第一阶段,过程是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过程是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过程是果醋制作。其中过程是细胞呼吸的第一阶段,反应场所是细胞质基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均能进行,因此判断A、B项错误

7、;过程是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需要氧气参与,过程是果醋制作,其中醋酸菌是好氧菌,在将酒精转变为醋酸时需要氧的参与,由此判断C项正确;酵母菌生长繁殖温度在1825 ,醋酸菌是嗜温菌,最适生长温度为3035 ,由此判断D项错误。5(2011江苏高考T19)根据下列相关实验操作,预期结果合理的是编号实验操作预期结果将洋葱表皮分别置于0.2g/mL和0.3g/mL蔗糖溶液中,观察并比较细胞质壁分离的情况0.2g/mL蔗糖溶液中蔗糖表皮细胞质壁分离现象更明显将豆腐分别置于10、20、30的环境中,观察并比较毛霉生长的情况在10环境中毛霉生长最好来源:学科网调查并比较同一地段甲区(腐殖质较丰富)和乙区(

8、腐殖质不丰富)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甲区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更高用两种不同浓度2,4D溶液分别处理月季插条形态学下端,观察并比较扦插后的生根数低浓度2,4D处理的插条生根数总是更多A实验 B实验 C实验 D实验【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生物实验过程的识记和理解能力【思路点拨】解答此题应注意以下关键点:(1)从实验过程推断实验结果。(2)抓住实验操作的细节。【规范解答】选C。将洋葱表皮分别置于0.2g/mL和0.3g/mL蔗糖溶液中,0.3g/mL蔗糖溶液浓度与洋葱表皮细胞液浓度差别大,质壁分离现象更明显(失水多),由此判断A项错误;毛霉生长的最适温度是1518 ,则本题中毛霉在20环境中生长最好,由此

9、判断B项错误;腐殖质较丰富的地方有机物含量高,小动物的种类和数量就多,反之则少,由此判断C项正确;2,4D溶液浓度与2,4D处理的插条生根数的关系图类似于开口向下的抛物线(部分),因而最适浓度不是最低浓度,也不是最高浓度,而是在它们之间,由此判断D项错误。6(2011江苏高考T25)右图1表示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的有关操作,图2是利用固定化酵母细胞进行酒精发酵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刚溶化的海藻酸钠应迅速与活化的酵母菌混合制备混合液B图1中X溶液为CaCl2溶液,其作用是使海藻酸钠形成凝胶珠来源:Zxxk.ComC图2发酵过程中搅拌的目的是为了使培养液与酵母菌充分接触来源:学#科#网Z#X#

10、X#KD图1中制备的凝胶珠用蒸馏水洗涤后再转移到图2装置中【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基本知识的识记能力、读图能力,【思路点拨】解答此题应注意以下关键点:(1)固定化酵母细胞的操作细节。(2)固定化酵母细胞的应用。【规范解答】选BCD。刚溶化的海藻酸钠要冷却至室温,才能与活化的酵母菌混合制备混合液,以免高温使酵母菌失活;混合液加入CaCl2溶液进行固定化酵母细胞,CaCl2作用是使海藻酸钠形成凝胶珠;发酵过程中搅拌的目的是使培养液与酵母菌充分接触,以利于发酵过程的顺利进行;制备的凝胶珠用蒸馏水洗涤(去除残留的CaCl2)后再转移到图2装置中进行发酵。7、(2011山东高考T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11、】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1)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_、_方法从油料作物中提取。(2)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的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法。(3)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_法直接计数;从微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_,以确定其应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技术,可利用_技术使脂肪酶能够重复使用。(4)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_技术。【命题立意】本题以

12、生物柴油的制作过程为材料,主要考查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微生物的培养、酶的固定化技术。【思路点拨】(1)思考从植物体提取有机物的操作过程。(1)思考微生物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的类型。思考灭菌的常用方法。(2)回忆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的方法。思考使酶反复利用的方法。(3)回忆基因扩增常用的方法。【规范解答】(1)植物油的提取方法有蒸馏、压榨和萃取等,具体采用哪种方法要根据植物原料的特点来决定,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提取时不宜采用蒸馏法,而一般采用压榨、萃取法。(2).微生物生长需要碳源、氮源、矿质元素、生长因子和水。脂肪中只含碳不含氮,故属于碳源;高压蒸汽灭菌是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

13、。(3).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一般采用平板记数法和显微镜直接计数法。具有活性的酶才有价值,所以,刚分离的酶应进行活性检测。使酶能够重复使用的方法是固定化酶技术。所以,(3)题三空答案依次为:显微镜直接计数、酶活性、 固定化酶。(4). DNA扩增常用的技术是:PCR扩增技术。【参考答案】(1)压榨;萃取。(注:两空顺序无先后)(2)碳源;高压蒸汽灭菌(3)显微镜直接计数;酶活性(或:酶活力)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4)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8(2011新课标全国高考T37)【生物选修模块1:生物技术实践】下列是与芳香油提取相关的问题,请回答:(1)玫瑰精油适合用水

14、蒸气蒸馏法提取,其理由是玫瑰精油具有 的性质。蒸馏时收集的蒸馏液 (是、不是)纯的玫瑰精油,原因是 。(2)当蒸馏瓶中的水和原料量一定时,蒸馏过程中,影响精油提取量的主要因素有蒸馏时间和 。当原料量等其他条件一定时,提取量随蒸馏时间的变化趋势是 。(3)如果蒸馏过程中不进行冷却,则精油提取量会 ,原因是 。(4)密封不严的瓶装玫瑰精油保存时最好存放在温度 的地方,目的是 。(5)某植物花中精油的相对含量随花的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提取精油时采摘花的最合适时间为 天左右。(6)从薄荷叶中提取薄荷油时 (能、不能)采用从玫瑰花中提取玫瑰精油的方法,理由是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芳香油

15、的性质、提取、保存、影响提取量的因素等问题。【思路点拨】芳香油的性质决定了提取方法、保存、影响提取量的因素等问题。 【规范解答】(1)玫瑰精油属于芳香类化合物,具有芳香类化合物的通性,即易挥发、难溶于水、化学性质稳定等性质。(2)当蒸馏瓶中的水和原料量一定时,蒸馏过程中,影响精油提取量的主要因素有蒸馏时间和温度;当原料量等其他条件一定时,提取量随蒸馏时间的变化趋势是一定时间内随蒸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一定时间后蒸馏量不再增加。(3)蒸馏时玫瑰精油随水蒸气一起蒸馏出来,如果不进行冷却,部分精油会随水蒸气蒸发而流失。(4)玫瑰精油易于挥发,应保存在温度较低的地方。(5)根据图示可以确定提取精油时采摘

16、花的最合适时间为a天左右,此时精油含量最高。(6)薄荷油与玫瑰精油化学性质相似,同样可以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参考答案】来源:学,科,网Z,X,X,K(1)易挥发、难溶于水、化学性质稳定 不是 蒸馏时玫瑰精油随水蒸气一起蒸馏出来,得到的是油水混合物来源:Zxxk.Com(2)温度 一定时间内随蒸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一定时间后蒸馏量不再增加(3)下降 部分精油会随水蒸气蒸发而流失(4)较低 减少挥发(或防止挥发)(5)a (6)能 薄荷油与玫瑰精油化学性质相似9(2011江苏高考T32)某生物兴趣小组开展DNA粗提取的相关探究活动。具体步骤如下:材料处理:称取新鲜的花菜、辣椒和蒜黄各2份每份l

17、0 g。剪碎后分成两组,一组置于20、另一组置于20条件下保存24 h。DNA粗提取:第一步:将上述材料分别放入研钵中,各加入l5 mL研磨液,充分研磨。用两层纱布过滤,取滤液备用。第二步:先向6只小烧杯中分别注入10mL滤液,再加入20 mL体积分数为95的冷酒精溶液,然后用玻璃棒缓缓地向一个方向搅拌,使絮状物缠绕在玻璃棒上。第三步:取6支试管,分别加入等量的2 molL NaCl溶液溶解上述絮状物。DNA检测:在上述试管中各加入4 mL二苯胺试剂,混合均匀后,置于沸水中加热5 min,待试管冷却后比较溶液的颜色深浅,结果如下表。分析上述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1)该探究性实验课题名称是

18、。(2)第二步中”缓缓地”搅拌,这是为了减少 。(3)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并分析。结论1:与20相比,相同实验材料在-20条件下保存,DNA的提取量较多。结论2: 。针对结论1请提出合理的解释: 。(4)氯仿密度大于水,能使蛋白质变性沉淀,与水和DNA均不相溶,且对DNA影响极小。为了进一步提高DNA纯度,依据氯仿的特性在DNA粗提取第三步的基础上继续操作的步骤是: 。然后用体积分数为95的冷酒精溶液使DNA析出。【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实验探究的能力,包括明确实验课题、处理和解释实验步骤、设计可行的实验步骤等。实验变量实验结论实验步骤实验研究课题分析设计分析【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思路图

19、示如下:【规范解答】(1)据题意,该探究实验的自变量有实验材料的种类和温度,因变量为DNA提取量,则该探究性实验课题名称是探究不同材料和不同保存温度对DNA提取量的影响。(2)搅拌过程中常常会发生DNA的断裂,因而该步骤需要”缓缓地”进行。(3) 据表分析,不同自变量条件下的因变量情况,则可得结论2:等质量的不同实验材料,在相同的保存温度下,从蒜黄提取的DNA量最多。低温能使DNA酶的活性受到抑制,从而降低了DNA的降解速率,使DNA提取量增多。(4)根据氯仿的理化性质,可采用氯仿与提取液混合,后去除上清液。【参考答案】(1)探究不同材料和不同保存温度对DNA提取量的影响(2)DNA断裂(3)

20、等质量的不同实验材料,在相同的保存温度下,从蒜黄提取的DNA量最多低温抑制了相关酶的活性,DNA降解速度慢(4)将第三步获得的溶液与等量的氯仿充分混和静置一段时问,吸取上清液10(2011海南高考T25)选修模块1:生物技术实践葡萄发酵可产生葡萄酒,请利用相关的知识回答问题:(1)利用葡萄制作葡萄酒的过程中,发挥作用的微生物是。(2)该微生物通过无氧呼吸可分解,产生的终产物是和。(3)甲、乙、丙三位同学将葡萄榨成汁后分别装入相应的发酵瓶中,在温度等适宜的条件下进行发酵,如图所示。发酵过程中,每隔一段时间均需排气一次。据图分析,甲和丙同学的操作有误,其中甲同学的错误是,导致发酵中出现的主要异常现

21、象是。丙同学的错误是,导致发酵中出现的主要异常现象是。上述发酵过程结束后,甲、乙、丙同学实际得到的发酵产品依次是、。(4)在上述制作葡萄酒的过程中,假设乙同学的某一步骤操作错误导致发酵瓶瓶塞被冲开,该操作错误是。【命题立意】本题通过图示的形式展示了甲、乙、丙三位同学发酵产酵母菌的实验操作,考察了学生识图、析图能力和实验评价能力。【思路点拨】酵母菌能够既能进行有氧呼吸又能进行无氧呼吸,且只有无氧下发酵产生酒精,欲用酵母菌发酵产葡萄酒需要提供无氧的环境,所以对于实验的装置应严格控制为无氧环境。来源:Zxxk.Com【规范解答】(1)利用葡萄制作葡萄酒的过程中,发挥作用的微生物是酵母菌;(2)酵母菌

22、能够利用葡萄糖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3)甲同学未夹住发酵瓶的充气管,酵母菌呼吸产生的乙醇被氧化成醋酸,所以发酵液从充气管流出,发酵液变酸;丙同学错在瓶中发酵液过多,淹没了排气管在瓶内的管口,这样发酵液会从排气管流出;甲中乙醇被氧化成乙酸、乙和丙中都能产生乙醇,所以甲、乙、丙同学实际得到的发酵产品依次是果醋、果酒、果酒;乙同学由于未及时排气,导致发酵瓶中气压过大而冲开瓶塞。来源:学|科|网Z|X|X|K【参考答案】(1)酵母菌(2)葡萄糖乙醇CO2(3)未夹住发酵瓶的充气管发酵液从充气管流出,发酵液变酸瓶中发酵液过多,淹没了排气管在瓶内的管口 排气时发酵液从排气管流出葡萄醋(或果醋)

23、葡萄酒(或果酒)葡萄酒(或果酒)(4)未及时排气11、(2011上海高考十)分析有关微生物的资料,回答问题。1982年澳大利亚学者从胃活检组织中分离出幽门螺杆菌。(1). 幽门螺杆菌的遗传物质集中分布的区域称为 。(2). 上图4支试管分别代表4种微生物在半固体培养基(琼脂含量3.5g/L)中的生长状态,其中号试管代表幽门螺杆菌的生长状态,由图判断,该菌在 条件下不能生长。产甲烷细菌的生长状态最能由试管 代表。(3). 下表是某培养基的配方。成分葡萄糖KH2PO4MgSO4NaClCaSO4CaCO3琼脂蒸馏水含量10g0.2g0.2g0.2g0.2g5g3.5g1L将幽门螺杆菌接种到pH适宜

24、的该培养基中,置于37下培养一段时间后,在该培养基中幽门螺杆菌的数目比刚接种时 ,主要原因是: 。幽门螺杆菌形态如右图所示,该菌在人体中可引起胃溃疡等胃部疾病。(4). 幽门螺杆菌生长的最适pH为67,人体胃腔内pH在12之间,但胃粘膜的粘液层靠近上皮细胞侧pH为7.4左右。若幽门螺杆菌随食物进入胃腔,结合其结构特点以及能导致胃溃疡的特性,推测该菌在胃内如何存活? (5). 依据第十题中信息分析幽门螺杆菌是否属于古细菌? 。原因是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细菌的细胞结构、异化作用类型及其生长因子,考察运用所给信息,解释生物现象的能力。【思路点拨】培养微生物的培养基一般含有水、无机盐、碳源、氮源和

25、生长因子,此外还应满足微生物生长对pH、氧气等的需求。【规范解答】(1). 幽门螺杆菌为原核生物,没有核膜包围的细胞核,遗传物质集中在拟核内。(2). 幽门螺杆菌生活在半固体培养基的中部,说明它不能生活在氧气浓度过高或过低的地方;产甲烷细菌为厌氧型细菌,应生活在半固体培养基的底部。(3).培养基中缺乏氮源,幽门螺杆菌不能正常生活,数量会减少。(4). 幽门螺杆菌进入胃腔后,可以先依靠鞭毛运动至pH较高处缓冲,然后分泌蛋白中和胃酸,提高pH值,以便继续生存和繁殖。(5).古细菌时出现在地球上的极端环境中,而幽门螺杆菌不能生活在极端环境中。【参考答案】(1)拟核(核区)(2)氧气浓度过高或过低 (3)少 缺少氮源(缺少氮源和生长因子)(4).幽门螺杆菌进入胃腔后,首先依靠鞭毛运动至pH较高处缓冲,然后分泌蛋白中和胃酸,提高pH值,以便继续生存和繁殖。(5).否 幽门螺杆菌不能生活在极端环境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