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原理习题与答案杨阳整理.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56209604 上传时间:2022-11-01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8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政治经济学原理习题与答案杨阳整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政治经济学原理习题与答案杨阳整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政治经济学原理习题与答案杨阳整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治经济学原理习题与答案杨阳整理.doc(2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章一、综合选择1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A.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 ) B.社会生产方式( )C.社会生产力及其发展规律( ) D.物质资料生产( )2 反映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是:A.生产工具( ) B.劳动对象( ) C.生活资料( ) D.科学技术( )3 政治经济学如何研究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A.联系生产力和上层建筑来研究( ) B.联系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来研究( )C.从生产资料所有制方面来研究( ) D.从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环节研究( )4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是:A.一切私有制社会共有的经济规律( ) B.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经济规律

2、( )C.一切社会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 ) C.几种社会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 )5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A.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 B.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C.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起点( ) D.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 )6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辨证统一关系包括:A.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产生和变革( ) B.社会生产方式( )C.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 D.生产关系自身发展规律( )7 从社会再生产过程看,生产关系包括下列环节:A.生产( ) B.分配( ) C.交换( ) D.消费( )8 人类社会要进行物质资料生产,必须具备以下简单要素:A.人的劳动( ) B.劳动

3、对象( ) C.劳动资料( ) D.劳动态度(答案(第一章)一、综合选择1.A 2.A 3.A 4.C 5.AD 6.AC 7.ABCD 8.ABC三、分析判断1生产资料与劳动资料都是物质资料,因此,二者没有什么区别。这种观点不正确。因为二者虽然都是物质资料,但它们是有区别的:(1)生产资料是人们从事生产所必需的一切物质条件,它既包括劳动资料,又包括劳动对象。它是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统称。(2)劳动资料仅包括人们用来影响或改变劳动对象的物件和物质条件,并不包括劳动对象。因此,生产资料和劳动资料是不能等同的。2.生产要素与生产力要素二者没有什么区别。这种观点不正确。因为:(1)生产要素有三个即劳

4、动者的劳动、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它们是人们进行物质资料生产所必需具备的条件。而生产力要素是两个即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人和生产工具。这两个要素的结合,形成一种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物质力量。(2)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对象,生产力要素不包括劳动对象。(3)生产要素表明物质资料生产应具备的条件,而生产力要素则表明进行物质资料生产应发挥的能力。因此二者是有明显区别的。3.既然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发展有促进作用,所以,只要不断变革生产关系,就可以促进生产力的巨大发展。这种观点不正确。因为:(1)在人类社会生产活动中,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经常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生产关系则是相对稳定的。(2)生

5、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表现为: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时,就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当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不适应时,就会阻碍甚至破坏生产力的发展。(3)人为地“不断”变革生产关系,只能使生产关系超越生产力的发展阶段,其结果必然使生产力遭到破坏。因此,在变革生产关系时要与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相一致。4.承认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就必然要否定人们的主观能动性。这种观点不正确。因为:(1)经济规律是在一定的经济条件下产生并发生作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们不能随心所欲地“创造”和“废除”经济规律。人们地经济活动必须符合经济规律地客观要求,才能得到预想

6、地结果。否则就会在实践中受到客观经济规律地惩罚。(2)承认经济规律地客观性,并没有否定人们地主观能动性地发挥。因此人们在经济规律目前并不是无能为力地,由于经济规律是客观存在的,人们经过反复的社会实践和学习,可以发现、认识和利用客观经济规律。所以这两者之间是统一的,不存在矛盾。第二章一、单选题1.两种不同的商品能够按照一定比例进行交换的原因是:A.它们都有价值( ) B.它们都有效用( )C.它们都有交换价值( ) C.它们都是劳动产品( )2.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A.生产商品过程中的两次劳动( ) B.生产商品的两种劳动( )C.生产商品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 ) D.生产商品的先后两次劳动(

7、 )3.商品价值的实体是:A.抽象劳动( ) B.交换价值( ) C.私人劳动( ) D.社会劳动( )4.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A.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 ) B.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 )C.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矛盾( ) D.个别劳动与集体劳动的矛盾( )5.货币的本质是:A.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 B.商品交换的媒介物( )C.稳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 D.流通手段( )6.形成商品价值的抽象劳动的特点是:A.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 ) B.反映商品生产者之间社会关系( )C.是永恒的经济范畴( ) D.是商品生产特有的历史范畴( ) 7.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因素是:A.

8、商品价格与本身的价值成反比例变化( ) B.以交换价值为基础而变动( )C.商品价格与本身的价值成正比例变化( ) D.受市场供求关系变化的影响( )二、多选题1.劳动生产率的两种表示方法是:A.单位时间生产的产品数量( ) B.劳动生产力与使用价值量的比例( )C.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劳动时间( ). 社会必要劳动与个别劳动的比例( )2.货币的基本职能是:A.价值尺度( ) B.贮藏手段( ) C.流通手段( ) D.支付手段( )3.一定时期流通过程中所需要的货币量是:A.与待实现的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 ) B.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 )C.与待实现的值品价格总额成反比( ) D.与货币流通

9、速度成正比( )4从对价值形式发展的分析中可以看出: A.在简单价值形式中已经孕育着货币胚芽 ( ) B.货币是商品生产和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C.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D.货币本身是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 )5.商品生产的内在矛盾是:A.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 ) B.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C.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矛盾( )D.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 四、分析判断1.有使用价值的物品必定有价值;但有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使用价值。2.商品的价值是由商品的使用价值决定的,用处大的商品其价值就大;反之则相反。3.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所以,商

10、品价值的每一变化都必然引起商品价格的变化,而商品价格的每一变化也必定反映商品价值的变化。4简单商品生产与资本主义商品生产都属于为交换而进行的生产,因此二者没有什么区别。第二章(答案)一、单选题1.A 2.C 3.A 4.B 5. C 6.D 7. D 二、多选题1. AC 2. AC 3. AB 4 ABCD 5 ABCD四、分析判断1.有使用价值的品必定有价值;但有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使用价值。这种观点不正确。因为:(1)有使用价值的物品不一定有价值。如一种物品虽然有使用价值,但不是人类劳动的产品,它就不具有价值;一种物品虽然有使用价值,同时也是人类劳动的产品,但如果不是通过市场进行交换来满足

11、社会需要,这种物品也不是商品,也不具有价值。(2)有价值的东西必定有使用价值。因为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一种物品如果没有使用价值,就不会具有价值。2.商品的价值是由商品的使用价值决定的,用处大的商品其价值就大;反之则相反。这种观点不正确。因为:(1)各种商品具有不同质的使用价值,在量上是无法比较的。所以,使用价值不能成为决定商品价值量大小的基础,只能是价值或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2)商品的价值实体是抽象劳动。所以,商品价值量的大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量决定的。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量越多,商品的价值量越大;反之,商品的价值量就越小。3.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所以,商

12、品价值的每一变化都必然引起商品价格的变化,而商品价格的每一变化也必定反映商品价值的变化。这种观点不正确。因为:(1)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也是商品价值与货币价值的比率。商品价格的变化,同商品本身价值的变化成正比,同货币本身的价值变化成反比。所以,即使商品的价值没有变,商品的价格也会由货币本身的价值变化而变化。如果商品本身的价值与货币本身的价值按同一程度、同一方向变化,商品的价格并不发生变化。(2)商品的价格变动还受商品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即使商品的价值与货币的价值都没有发生变化,而供求关系发生了变化,商品的价格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当商品供不应求时,价格高于价值。当商品供过于求时,价格低于价值。

13、这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表现形式。所以,商品的价格变动并不一定反映商品价值的变化。同样,商品价值的每一变化也并不一定带来价格的变化。过程中才能表现出来。因此,两者之间有区别,不能等同。4简单商品生产与资本主义商品生产都属于为交换而进行的生产,因此二者没有什么区别。 这种观点不正确。因为:(1)简单商品生产是以商品生产者占有生产资料和以自己劳动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商品生产则以资本家或资本家集团占有生产资料和以雇佣劳动为基础。(2)简单商品生产者生产和交换商品的目的是为了取得生活资料,以满足生产者自己的生活需要。资本主义商品生产者生产和出卖商品的目的是为获取剩余价值,以满足资本价值增殖的需要。(3)简

14、单商品生产反映的是私人生产者之间互相交换劳动的关系,它一般不包括剥削因素。资本主义商品生产不仅反映资本家之间尔虞我诈,追逐利润的关系,更重要的是反映资产阶级共同剥削工人阶级的关系。(4)简单商品生产在价值规律的自发作用下会使它的生产者发生贫富两极分化,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会导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资本主义商品生产是在剩余价值规律的自发作用下,使资本日益集中在少数资本家手中,促使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进一步深化,导致资本主义的灭亡和社会主义的胜利。所以,简单商品生产不同于资本主义商品生产,两者之间有着本质区别。第三章 资本和剩余价值 一、单选题1.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是:A.在流通中进行不等价交

15、换( ) B.劳动力成为商品( )C.小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 ) D.劳动起家勤俭节约( )2.个别资本家之所以要不断改进技术,因为:A.追求超额剩余价值( ) B.生产相对剩余价值( )C.降低劳动力价值( ) D.生产绝对剩余价值( )3.剩余价值率用公式来表示为:A.m=V/m( ) B.m=m/V( ) C.m=m/C( ) D.m=m/(C+V)( )4.剩余价值的产生条件是:A.既不在流通中产生,也不能离开流通而产生( ) B.在流通中产生( )C.不在流通中产生( ) D.在商品交换中产生( )二、多选题1.劳动力成为商品必须具备的条件是:A.劳动力所有者是小生产者( ) B.

16、劳动力所有者必须具有人身自由( )C.劳动力所有者是一无所有的( ) D.劳动力所有者是一无所有的奴隶()2.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是:A.绝对剩余价值生产( ) B.超额剩余价值生产()C.相对剩余价值( ) D.一般剩余价值的生产()3.资本主义工资的基本形式是:A.计件工资( ) B.名义工资() C.计时工资( ) D.实际工资()4.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两重性是:A.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 ) B.生产剩余价值的价值增殖过程( )C.价值形成过程( ) D.商品生产过程( )5.马克思根据资本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不同作用分为:A.不变资本(/) B.商业资本( ) C.可变资

17、本( ) D.生产资本( )6.在等价交换原则基础上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的办法是:A.降低劳动力的价值( ) B.提高两大部类的劳动生产率( )C.降低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价值( )D.把工人工资压低到劳动力价值以下( )7.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包括:A.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价值( )B.维持劳动者家属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价值( )C.劳动力买卖过程中所需的费用( )D.为劳动者掌握生产技术所必需的教育和训练费用( )8.作为反映资本家对工人剥削程度的剩余价值率是:A.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 ) B.剩余劳动与必要劳动的比率( )C.剩余劳动时间与必要劳动时间的比率( ) D.可变资本

18、与不变资本的比率( )9资本主义工资:A.掩盖了劳动力商品买卖的实质( ) B.掩盖了劳动与劳动力的区别( )C.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关系( ) D.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 )10价值增殖过程是超过一定点的价值形成过程,这个“一定点”是指:A.劳动过程的起点( ) B.价值形成过程的起点( )C.必要劳动的终点( ) D.劳动者所必需生活资料价值的时间终点( )11机器人不能创造剩余价值的原因是:A.机器人是先进的机器( ) B.机器人本身的价值渐次转移到新产品中去( )C.机器人属于不变资本( ) D.机器人要依靠技术人员来操纵( )四、分析判断1工人给资本家做工,资本家付给工人工资,因此

19、工资是工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3相对剩余价值与超额剩余价值都是靠提高劳动生产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地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获得的,因此两者没有区别。3剩余价值既不能从流通中产生,又不能离开流通而产生。4如果没有不变资本购买生产资料,雇佣工人就不能创造出剩余价值,所以剩余价值是由资本家的全部资本创造出来的。 第三章(习题答案)一、单选题1.B 2.A 3.B 4. A 二、多选题1.BC 2.AC 3.AC 4.AB 5.AC 6.AB 7.ABD8.ABC 9.ABCD 10.CD 11. ABCD四、分析判断1工人给资本家做工,资本家付给工人工资,因此工资是工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这种观点不正确

20、。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工人出卖的是劳动力而不是劳动,资本家付给工人的工资,不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而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劳动不是商品,它没有价值或价格。因为:1)如果说劳动是商品,它就应有价值,那么劳动的价值量只能由劳动量来决定,这完全是一种毫无内容的同义反复。2)如果劳动是商品,它在出卖以前就该独立存在。3)如果劳动是商品,它在交换是,就应遵守等价交换的原则。资本家就应付给工人全部劳动所创造的价值,这样,资本家就得不到剩余价值,资本主义就不存在了,如果不付给工人劳动的全部价值,实行不等价交换,那就会违背价值规律。所以劳动不是商品。3相对剩余价值与超额剩余价值都是靠提高劳动生产率,缩短必要劳动时

21、间,相应地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获得的,因此两者没有区别。这种观点不正确。因为超额剩余价值虽然从实质上看是属于相对剩余价值,但二者还是有明显的区别的。1)超额剩余价值是个别资本家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结果,是个别资本家追求的直接目的,相对剩余价值是整个社会资本家阶级共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是许多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必然结果。2)超额剩余价值是个别先进企业的资本家获得的,这是一种暂时现象,相对剩余价值是整个资本家阶级共享的,这是长期稳定的现象,因为竞争促使许多资本家都会提高劳动生产率,都力求获得超额剩余价值,所以竞争的结果使资本家获得相对剩余价值。3剩余价值既不能从流通

22、中产生,又不能离开流通而产生。这种观点正确。因为:1)剩余价值之所以不能从流通中产生,是因为流通中商品交换必须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这是价值规律的要求。而商品的等价交换,只能交换商品的价值形式,并不能增加商品的价值量。即使某些资本家贱买贵卖,实行不等价交换,也不能产生剩余价值,只能变更资本家之间财富的分配比例,决不可能增加整个社会物质财富的总量。2)剩余价值之所以离不开流通过程,是因为资本家只有在市场上购买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才能进行剩余价值的生产;同时商品生产出来以后,以只有再进入流通过程,卖出商品,才能实现剩余价值。因此,流通过程是剩余价值产生的必要条件。4如果没有不变资本购买生产

23、资料,雇佣工人就不能创造出剩余价值,所以剩余价值是由资本家的全部资本创造出来的。这种观点不正确。因为:1)资本家为了进行剩余价值生产,必须把他手里的资本分为购买生产资料和购买劳动力两部分,只有把两者结合起来,才能进行生产。2)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是不同的。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那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只能借助于雇佣工人的具体劳动把它自身原有的旧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并不发生价值增殖,所以叫做不变资本。它只能为剩余价值生产提供物质条件,不是剩余价值的源泉;而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那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工人的劳动,能创造比劳动力价值更大的价值。它是剩余价值生产的唯一源泉。所以叫做

24、可变资本。由此可见,剩余价值并不是资本家预付的全部资本带来的,更不是不变资本带来的,而是由资本家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可变资本带来的。第四章 资本积累1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征是:A.扩大再生产( ) B.简单再生产生产( ) C.剩余价值生产( ) D.生产关系再生产( )2资本积累的源泉是:A.资本集中( ) B.资本积累( ) C.剩余价值( ) D.资本家省吃俭用( )3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源泉是:A.资本集中( ) B.资本积累( ) C.劳动生产率提高( ) D.劳动人数的增加( )4资本原始积累的实质是:A.剩余价值资本化( ) B.暴力迫使生产者和生产资料相分离( )C.剥夺剥夺者(

25、) D.资本家之间的相互剥夺( )5资本主义人口过剩的原因是:A.社会上生活资料数量不能养活现有人口( )B.资本主义社会人口自然增长太快( )C.生育过多、人口自然增殖率高( )D.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使资本对劳动者的需求相对减少( )二、多选题1资本有机构成提高、要以个别资本的增大为前提。个别资本增大的形式有:A.资本循环( ) B.资本积累( ) C.资本集中( ) D.资本积聚( )2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征是扩大再生产,原因是:A.不扩大再生产就会阻碍社会发展( ) B.技术进步的客观要求( )C.资本家为了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 ) D.资本家之间的激烈竞争( )3资本集中的方式是:A.以

26、大鱼吃小鱼的方式,兼并中小资本( )B.以组织股份公司的方式,把许多分散的小资本集合成大资本( )C.以民主协商的方式,吸收中小资本( )D.以资本积累的方式,吞并小资本( )4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的区别是:A.资本积聚是以积累为基础( ) B.资本集中可以促进资本积聚( )C.资本积聚能够增大社会资本( ) D.资本集中不能增大社会资本( )5资本主义相对过剩人口经常存在的几种形式是:A.流动过剩人口( ) B.停滞过剩人口( ) C.潜在过剩人口( ) D.自然过剩人口( )6在机器大工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生产社会化的主要表现是:A.企业之间加剧竞争,中小企业被吞并或变成大企业分支机构(/ )

27、B.企业生产是以许多人共同劳动为基础的大生产( )C.各企业、各部门的生产联结为相互依赖的整体( )D.生产为日益扩大的市场而进行,并进一步形成世界市场( )7资本积累的必然结果是:A.资产阶级财富积累( ) B.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矛盾的激化( )C.无产阶级贫困积累( ) D. 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平均分配社会财富( )四、分析判断1资本主义社会出现相对过剩人口,是由于人口的自然增长绝对地超过了物质资料的增长所造成的。2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都是增大个别资本的形式,因此二者没有区别。3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中有许多工人家庭都拥有小汽车、电冰箱等耐用消费资料品,因此,那里的工人已经不存在贫困化了。四、问

28、题解答1马克思是怎样从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过程的分析中进一步揭露资本主义剥削关系的?2为什么说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是一种客观的必然趋势?3为什么说相对过剩人口是资本积累的必然产物,又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一单选题1. A 2.C 3.B 4.B 5.D 二、多选题1.CD 2.CD 3.AB 4.ABCD 5.ABC 6.BCD 7 .ABC四、分析判断1资本主义社会出现相对过剩人口,是由于人口的自然增长绝对地超过了物质资料的增长所造成的。这种观点不正确。因为:1)资本主义社会中存在的相对过剩人口,不是人口的自然增长绝对超过了物质资料的增长,而是人口超过了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而造

29、成的。因此,资本主义的过剩人口不是绝对过剩。2)相对过剩人口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产物。资本积累的发展必然引起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出现两种对立的趋势:一是可变资本相对减少,使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也相对减少;二是劳动力的供给又绝对地增加了。这就必然形成相对过剩人口,即产业后备军。3)相对过剩人口不仅是资本主义的必然产物,也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2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都是增大个别资本的形式,因此二者没有区别。这种观点不正确。因为:1)二者含义不同。资本积聚是个别资本家依靠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来增大资本总额;资本集中则是通过大鱼吃小鱼的吞并形式或入股联合形式,把小资本集中为大资本。2)二者

30、途径不同。资本积聚不仅增大了个别资本的总额,而且使社会总资本的数量得到增加;资本集中只是改变原有资本家之间的分配和组合,并不增大社会资本的总额。3)二者速度不同。资本积聚要受剩余价值绝对量增长的限制,速度缓慢;资本集中则不受社会财富增长程度的限制,它可以在短期内集中大量资本,因而速度快。积聚和集中虽有区别,但二者又是互为前提,互相促进的。3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中有许多工人家庭都拥有小汽车、电冰箱等耐用消费资料品,因此,那里的工人已经不存在贫困化了。这种观点不正确。因为:1)工人阶级贫困化不是看工人有无消费资料,而是看工人出卖劳动力所得的生活资料能不能维持再生产自己的劳动力。不是看工人用所得工资购

31、买了什么东西,而是看他所得工资能否补偿劳动力价值。不是看工人生活需要范围和消费构成有什么变化,而是看变化对工人生活和劳动力再生产得影响如何。2)马克思的工人阶级得贫困化理论认为,工人没有生产资料,不得不出卖劳动力是工人阶级贫困化的原因和前提;实际工资低于劳动力价值是工人阶级贫困化得实质。这是把握无产阶级贫困化得最基本得两条,如果离开这两条去评判无产阶级贫困化,就会把现象当作本质,混淆概念。马克思主义还告诉我们,劳动力的价值是由再生产劳动力的生活资料价值决定的,而各个资本主义国家工人生活资料的范围和数量,又由于历史的和现实的原因而各不相同。在一些国家中某些消费品为进入工人的生活必需品范围,就不能

32、把那些消费品的价值计入劳动力价值。如果象小汽车一类的消费品一旦进入工人的生活必需品范围,其价值就应列人劳动力的价值。所以,劳动力的价值是一个变数,而不是一个常数。如果一国工人的生活资料范围和数量增大,而工人实际工资增长赶不上劳动力价值的增大,劳动力再生产受到影响,就是工人阶级贫困化的表现。3)工人阶级贫困化是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物,是资本主义剩余价值规律和资本积累规律发生作用的结果。因此无论工人拿工资购买什么生活用品,却改变不了工人阶级贫困化的命运。第五章 产业资本的运行一、单选题1划分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依据是:A.生产资本中各部分价值周转方式不同( ) B.生产资本中各部分对价值增殖作用不同(

33、 )C.生产资本中各部分对产品生产效用不同( ) D.生产资本中各部分对劳动者作用不同( )2产业资本循环的第三阶段是:A.流通阶段( ) B.购买阶段( ) C.生产阶段( ) D.销售阶段( )3马克思根据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把资本区分为:A.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 B.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C.货币资本和生产资本( ) D.产业资本和借贷资本( )4资本周转次数的计算公式是:A.n=u/V( ) B.n=u/U( ) C.n=U/u( ) D.n=u/c+v( )二、多选题1资本周转速度与资本周转时间和资本周转次数的关系是:A.资本周转速度与资本周转时间成正比例( ) B.资本周转速度

34、与资本周转时间成反比例( )C.资本周转速度与资本周转次数成正比例( ) D.资本周转速度与资本周转次数成反比例( )2产业资本连续循环的基本条件是:A.产业资本三种职能形态在空间上并存性( )B.产业资本三种循环形态的统一( )C.产业资本三种职能形态在时间上继起性( ) D.产业资本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统一( )3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将影响:A.个别企业预付资本量的大小( ) B.年剩余价值率的高低( )C.商品价值的大小( ) D.为社会提供物质资料量的大小( )4产业资本的三种循环形态是:A.货币资本循环( ) B.生产资本循环( ) C.借贷资本循环( ) D.商品资本循环(/)5年剩

35、余价值率与剩余价值率的区别是:A.年剩余价值率是年剩余价值量和预付可变资本之比( )B.年剩余价值率表示预付可变资本的增殖程度( )C.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 )D.剩余价值率表示工人阶级受剥削的程度( )6.产业资本循环采取的职能形式是:A.货币资本职能( ) B .生产资本职能( ) C.商品资本职能( )D.借贷资本职能( )四、分析判断1不变资本和固定资本都表示为生产资料,具有完全相同的物质内容。所以,不变资本实际上就是固定资本。2剩余价值率和年剩余价值率都是剩余价值对可变资本的比率,因此,二者的实质是相同的。3资本循环和资本周转都是产业资本的运动形式,因此二者没有什么

36、区别。4生产过程和劳动过程都是指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从自然界索取物质资料的过程,因此二者没有区别。五、问题解答1为什么说产业资本的循环不仅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而且是三种循环形式的统一?2怎样理解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区别?3加快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有何影响?六、计算题1某企业投资固定资本10万元,使用年限为10年;投资流动资本5万元,周转时间为3个月;雇佣工人100人,每人月平均工资50元;年产6000件商品;每件商品社会价值为50元。求1)剩余价值率是多少?2)预付资本周转速度是多少?3)年剩余价值率为多少?一、单选题1.A 2. D 3.B 4.C 二、多选题1.AC 2.

37、AC 3.AB 4.AB 5.ABCD 6.ABC四、分析判断1不变资本和固定资本都表示为生产资料,具有完全相同的物质内容。所以,不变资本实际上就是固定资本。这种观点不正确。因为:(1)不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它包括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固定资本则是以劳动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它不包括以原材料等劳动对象形式存在的资本。两者所包含的物质内容有明显的区别。(2)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划分,是依据生产资本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不同作用,其目的在于揭示剩余价值的源泉。而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划分,是根据生产资本的价值周转方式不同,其目的是为了分析资本周转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因此,不变资本和固

38、定资本不仅所包含的物质内容不完全相同,而且划分的依据和划分的目的也是完全不同的,二者不能混淆。2剩余价值率和年剩余价值率都是剩余价值对可变资本的比率,因此,二者的实质是相同的。这种观点不正确。因为:(1)从质的规定性看,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同可变资本之比,它表示的是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年剩余价值率是年剩余价值量和预付可变资本之比,它表示资本家预付可变资本的增殖程度。(2)从量的规定性看,年剩余价值率的高低直接接受资本周转速度的影响,而剩余价值率则不受资本周转速度的制约。因此,剩余价值率与年剩余价值率是不能混淆的。3资本循环和资本周转都是产业资本的运动形式,因此二者没有什么区别。这种观点不正

39、确。资本循环是考察资本从它的出发点复归到原出发点的一次循环过程,阐明资本在运动过程中所经过的阶段和所采取的形式以及各种形式的作用;资本周转则是考察资本运动不断反复循环的周期过程,阐明资本运动的速度快慢、周转时间长短及其对剩余价值生产和实现的关系,从而揭示资本运动的内在规律。因而是有区别的。4生产过程和劳动过程都是指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从自然界索取物质资料的过程,因此二者没有区别。这种观点不正确。因为:(1)生产过程是人们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下生产物质资料的过程。它包括从生产开始,到生产出成品的过程;劳动过程是劳动者有目的地运用劳动工具,改变劳动对象,使它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过程。它只是生产过

40、程的一部分。(2)劳动过程必须同时具备三个要素,即人的劳动、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其中人的劳动是起决定性作用的要素,一但离开了人的劳动,劳动过程便立即中断;生产过程有时可以脱离人的劳动而继续进行。如庄稼离开人的劳动,照样可以在阳光雨露等大自然力的独立作用下生长。(3)生产过程一般比劳动过程持续的时间长。它包括劳动过程和自然力作用的过程。所以,劳动过程一定是生产过程,但生产过程并不全是劳动过程,不能把两者混淆起来。五、问题解答增加的多选题1、资本家经营的畜牧场中的种牛,属于A不变资本B可变资本C固定资本 D流动资本E生产资本 【ACE】2、纺织厂的资本家购买的用于生产的棉花属于A不变资本B固定资本

41、C可变资本 D流动资本E商品资本 【AD】3、下列关于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说法正确的是A以房产、设备存在的资本都属于固定资本B不变资本都属于固定资本 C可变资本都属于流动资本 D流动资本的价值在生产过程中一次性的转移到新的商品中去E以原料、燃料、辅料、工资等形式存在的资本属于流动资本 【ACDE】4、固定资本的有形磨损包括A生产过程中的使用造成的磨损B自然力作用造成的磨损C科技进步生产出了效率更高的机器 D劳动生产率提高造成原有设备贬值E意外造成设备的损失 【ABE】5、下列属于固定资本无形磨损的有 A机器设备因使用而造成的老化 B因劳动生产率提高造成的现有设备贬值 C厂房因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

42、 D发明出更便宜更高效的新机器取代老设备E因自然力作用造成的厂房设备老化 【BD】6、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有A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B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例C生产时间的长短D流通时间的长短E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各自周转的速度 【ACDE】7、提高资本周转速度给资本所有者带来的好处有 A提高剩余价值率B增加年剩余价值额C节省预付资本D减少固定资本的有形损耗E减少固定资本的无形损耗 【BCE】8、研究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基本理论前提是 A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是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 B社会生产分为生产资料生产和消费资料生产两大部类 C社会总产品的价值由c+v+m构成 D社会再生产按其规模是否发生变化

43、划分为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E扩大再生产以其实现方式分为内含的扩大再生产和外延的扩大再生产 【BC】9、对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过程分析的意义在于揭示A. 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中资本运动所采取的形式B. 可变资本是工人创造的价值的一部分C. 不仅可变资本而且全部资本都是工人的劳动创造的D. 工人的个人消费不过是为资本家再生产劳动力E. 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是物质资料再生产与资本主义生产关 系再生产的统一【BCD】第六章 社会总资本的运行一、单选题1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的基本公式是:A.I(v+v+m/x)=II(c+c)( ) B.I(v+m)=II c( )C.II(c+m-m/x)I(v+m/x)( ) D.I(c+v+m)=II c+Ic( )2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A.社会总产品的实现( ) B.两大部分的平衡关系( )C.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 ) D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 )3.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A.生产绝对过剩( ) B.生产相对过剩( )C.产品供过于求的危机( ) D.资金不足的危机( )4经济危机的根源是: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